关灯
护眼
字体:

注肇论疏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二即离同时答。文二。初章名。

    妙存第七

    妙谓微妙不可思议也。存谓在也。涅盘之道。在乎不出不在之间。而不可以出有无。在有无思议故。曰微妙矣何也。涅盘妙道。非有无而不离有无。非有无故。不变真常。即有无故。随缘起灭。虽随缘而常不变故。不在有无。虽不变而常随缘故。不出有无。不出有无故。应化即真。不在有无生灭非实故。曰微妙之道。存乎不即不离之间矣。

    △二正答。文四。初显超言念三。初叙名相有无。

    无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

    此叙有也。可相者。执相也。徧计执之故。有有无相。生由相立名。因名致言故。可以言而求名相也。

    无相无名。无名无说。无说无闻。

    此叙无也。若离徧计则相灭。名亡无名可说。以何为闻。则有名者。求闻於道殊。不知道无可说。以何为闻也。

    △二陈涅盘超绝。文二。初引经。

    经曰。涅盘非法。

    非即有无法故不在也。

    非非法。

    非离有无法故不出。

    无闻无说。非心所知。

    合云。无说无间。取文□故。不可以是有无。非有无而说之故。无声名句□可闻。亦非解心所知。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

    △二陈意。

    吾何敢言之。而子欲闻之耶。

    理圆言偏。言生理丧。论主既不敢致言。难者欲何可闻。

    △三明假言显旨。

    虽然。

    拟议之辞虽然理绝言诠。

    善吉有言。众人若能以无心而受。无听而听者。吾当以无言言之。

    此明假言诠示也。梵云须菩提。常途三译。一云善吉。无心而受等者。受言无执。心听言无闻。惑此二句。似同而别。闻听属耳识。执受属意识。此则耳识及同时意识闻教。受义无执。滞於断常故。曰无心而受无听而听也。受法之机。无惑说法之者。可以寄言。既以无言之言而说。无受之受而听。则说者听者。同符玄默。净名亦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间无得。斯之谓欤。

    庶述其言。亦可以言。

    庶望也。汝既欲闻。吾於无言之中。亦且寄言。

    △二正示妙存。文三。初引经标宗。

    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盘。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此标妙存之义宗。并引维摩诘经。前即阿舍利弗章全文。次则观众生品意。彼云。天女曰。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烦恼者。根本有六。随有二十。魔者。具云魔罗。此云杀者。即淫怒痴等。杀慧命故。界者。性义。佛此云觉。然三乘教。皆须伏断根随烦恼。种习俱离。方证无为真理。永断淫怒痴性。方入佛性。斯则离妄为真。未得一切解脱故。今欲令其人究竟灭度。则了烦恼实性。本无生灭故曰无为。又邪魔正觉。体性无异故。不出淫怒痴邪性。证入真觉正性。性无邪正故也。然净名据事理不二。天女约真妄体同故。此二文语异而意同。观其大旨。正在妙存。谓烦恼魔界。是有无所摄。今既得涅盘。入佛果故。不在有无也。又涅盘不离烦恼。佛界不出魔界。即不出有无也。是则涅盘佛界。犹是对妄之真。不出不在。真妄两亡。方曰妙存玄道矣。

    △二释经玄旨。

    然则玄道在於妙悟。

    玄道当以微妙而了悟。不可以情计而测度。

    妙悟在於即真。

    悟微妙则在於即事而真。

    即真则有无齐观。

    齐观者。有无即真故。不出与不在齐观也。

    齐观则彼己莫二。

    出有无曰彼圣也。在有无曰己凡也。即出而在。即在而出故。彼己不二。

    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天地万物。皆有无所摄。我者涅盘妙理。非有无也。玄道在於不出不在之间故。天地万物与我涅盘同。不二之根体。

    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於会通。

    万物同真。则有无自尽。有无与非有。非无有异故。乖於会通之道。

    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

    释成妙存。此则理事存泯。同时方为正解也。

    △三重征再释。

    何则。

    何谓不出不在道存乎其间。

    夫至人(寄人显法)虚心冥照。理无不统。

    虽有能证之人。无别所证之体故。能照之心。虚而冥寂。即所证理。不二之理。无不统摄。

    怀六合於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虚。

    怀藏也。胸中内也。六合者。四方及上下也。灵鉴心也。有余者。庄生云。恢恢焉犹有余地者哉。盖美道之无际也。且六合已无边表藏於灵鉴妙心。而灵鉴之心。犹有遗余。此则绝待之体。无处不周。非谓大有一物。都包六合。而更有余镜喻也。方寸与神。皆心也。镜现万象而常净。心现万有而常虚。上句释天地同根。此句释万物一体。

    至能拔玄根於未始。即群动以静心。恬淡(上)渊默。妙契自然。

    上标至人。此显能德能如是证也。拔取也。涅盘玄根无始无终。唯圣人得之。群动者。二死两障。是群数扰动之物。即此契於寂静妙心故。淡默之理。本自如然。方曰妙契。故曰妙存。

    所以处有不有。居无不无。

    此则即不出。而不在有无也。

    居无不无故。不无於无处。有不有故。不有於有。

    此则即不在。而不出有无也。

    故能不出有无(有无即真故)而不在有无(真非有无故)者也。

    结成也。

    △三述成真旨。

    然则法无有无之相。圣无有无之知。

    理事平等。为所了境。真俗不二。为能了智。故智无有无知。境无有无相境。即前第一义谛智。即前般若无知耳。

    圣无有无之知。则无心於内(智体本无妄想)法无有无之相。则无数於外(第一义谛本无名相)於外无数(名相即无如如)於内无心(妄想即正智)此彼寂灭。物我冥一。

    正智如如。不二理智。冥无二体。故无如外智。能证於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故。曰物我冥一。

    怕尔无朕。乃曰涅盘。

    怕谓寂怕。无理智之朕迹。平等无二。故曰无为涅盘。无名正解。圆於此矣。

    涅盘若此图度绝矣。

    图量测度也。在有无出有无俱不可量度。此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四结责前非。

    岂容可责之於有无之内。

    前核体中。以有无名相。推责涅盘真体故。今责之。

    又可征之於有无之外耶。

    又前征出中。出有无求涅盘真体。今亦责之。又搜玄中。双问不出不在之旨故。今双遣之。是知妙道存不出不在之间。而不可以不出不在而求故。曰妙存此。上就真应明等解竟。

    △次四对三乘明等行。文二。初通对三乘行。二别对菩萨行。初中三。初对三会一。文二。初解一疑三。问又二。初章名。

    难差第八

    难谓难问也。差谓差异。即三乘及菩萨。有诸位差别。此因上说物我冥一。乃曰涅盘则平等一味。更无高下。何故修证此法。人有三乘。位有高下。此则以解中法。一难行中人差也。

    △二本。文三。初牒前法一。

    有名曰。涅盘既绝图度之域。则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独存(牒前也)斯则穷理尽性。究竟之道妙一无差。理其然矣。

    结成法一。易云。穷理尽性。已至於命。今於心境诸法。穷缘性理。极於真性。真性平等。人法不二。方为究竟妙一之道。境智无差之理。定当如是故。前曰物我冥一乃曰涅盘。

    △二别叙人三中二。初通疑三乘。

    而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无为。而有差别。

    此经亦同。金刚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声闻缘觉菩萨。因证无为。而有浅深故。有三乘差别。

    △二别疑菩萨。

    佛言。我昔为菩萨时。名曰儒童。於然灯佛所。已入涅盘。儒童菩萨时。於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

    梵云摩衲婆。此曰儒童。经说。释迦因中。实经三阿僧祇劫。初劫满遇宝髻佛时。位在初地。次劫满遇然灯佛时。位在七地。后劫满遇胜观佛时。位在十地。今据次劫满时。故曰七住。初在然灯佛所也。七住即七地。古多此译。若以七住。约下贤位第七。即合云进修三十三位。又初劫尚未满。非值然灯时故。知即七地也。又仁王。以五忍配位。无生忍在七地位中得故。言已入涅盘者。证无为理也。若约始教。初地已来分证无为。若约终教。初住证真。今约七地说证者。据获无生忍深证悟说。非谓前地未证无为。以七地已前。未得纯无相观。七地已后。有相有为永不现前。故说七地已后入纯无相观。於无相观。进修八九十之三位。如顺流舟。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据斯深证。故曰已入涅盘。言获无生忍者。华严七地云。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语意业。无相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今引佛意。但欲明证法之人。证一味法。何有诸位差别。

    △三以一难三。

    若涅盘一也。则不应有三。

    人得平等法。不应有三乘。及三位高下故。

    如其有三。则非究竟。

    人既得法有三。则知法非究竟一味。

    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

    升降即高下。若皆得究竟一味。何以有升降殊异。

    众经异说。何以取中耶。

    中正也。若以众经之说。与论旨有异。取何为正义也。此下先答三乘。至第十四章再问三位。

    △二开一成三答。文二。初章名。

    辨差第九

    以涅盘法一。辨别三乘人差别。皆即一而三。三皆即一。故曰辨差。然既一而三之义。正为开显三乘即一佛乘。不碍存三乘。断证行相故。教义章云。一切三乘本未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以三乘望一乘有二门。谓不异不一也。初不异有二。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二故不异。二不一者。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一。非一也。今论正用彼不异门中二义。此章是一即三故辨差。□是三即一故会异。既一乘不待泯三乘故。后章明渐广有句义。如该摄门明之。

    △二正答三。初领前法一。

    无名曰。然究竟之道。理无差也。

    以三乘归一佛乘。方为究竟之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理无差。然此一乘体。即一心法。本具智慧德相。为佛正因。故起信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於此心。显示摩诃衍义。贤首疏云。法者出大乘法体。义者辨大乘名义。又云。出其法体。谓如来藏心。具三大义故。名为大也。有二运转。故名乘也。是知究竟大乘法体名义。全依具德一心。故理无差也。

    △二开显三乘。文二。初开一为三。文二。初引经显。

    法华经云。第一大道无有两正。

    古译经文。最上无过故云第一。无涯融通故云大道。绝待无二故无两正。非独超越诸乘故云第一。实由一乘体外。无别诸乘。方称第一也。

    吾以方便。为怠慢者。於一乘道。分别说三。

    正辨差也。为对三乘之机。故说一乘以为三乘。即无差而差也。吾我也。即佛自指。方便者。权方宜便故。怠慢者。慢有多种。心不能速进曰慢。怠谓懈怠。但机劣根钝。不能直进一佛乘。皆曰怠慢之者。分别说三。三转四谛。为声闻乘。十二因缘。为缘觉乘。四心六度。为菩萨乘。故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然此三乘。能乘是智。智有单。双。所乘是理。理有偏圆。谓二乘但得生空智。见生空理。但除我执。断烦恼障。自求灭度耳。於中根稍利者。能观三世因果。十二因缘。名为缘觉。根钝者。唯观现在因果。名曰声闻。若菩萨者。得二空智。见二空理。双除二执。双断二障。双行二利。名曰大乘。故法华云。内有智性。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求一切智。利益人天。是名大乘。此则全一成三。皆方便教也。

    △二引喻指。

    三车出火宅。即其事也。

    秦译法华有三车喻。长者於火宅中。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而三车无实。故贤首云。界内示三车为教。出为义。而教义无体。故今指云即分别说三之事也。

    △二开三为一。

    以俱出生死。同称无为。

    三乘人俱出三界生死。各得无为自果。法华云。但尽生死。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如诸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而未得车。故清凉大疏。以始教名三乘同教。谓同出生死。同坐解脱床。即此中文意。

    所乘不一。故有三名。

    乘六波罗蜜十二因缘四谛理不一。故有三乘。如诸子虽同出火宅。而求车有异。

    统其会归。一而已矣。

    统摄会归也。三乘皆一乘之方便。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故。此显差即无差也。如宅内三车。皆为赐白牛大车之方便。到露地已。等与大车故。贤首云。若先以三乘。令其得益。后乃方便得一乘者。属同教摄。亦名回三入一教。如法华说。又清凉疏。终顿教名一乘同教。谓同归一乘。即今文意。

    △三答前所问四。初牒前正答。

    而难云。三乘之道。皆因无为而有差别。(牒前也)此以人三。三於无为。

    方便教中由人三故。说三乘各证无为有三也。

    非无为有三也。

    遣疑。非谓所证无为本性有三差别。是知宗本法体。不失常恒一相也。

    △二引经证答。文二。初引经。

    故放光云。涅盘有差别耶。答曰无差别。

    一乘大道理无二故。

    但如来结习都尽。声闻结习不尽耳。

    结谓结使。有五利五钝。依无明起。即二障现行。习谓习气。即二障种子。或种子之后开习气。俱是微细。但开合有异。声闻但断烦恼结习。未断所知故。结习不尽。唯佛如来金刚道中。二障种子。方毕竟尽。或云。声闻断结不断习。故云不尽人。以声闻断惑最浅。望佛断惑最深。以例中间三乘贤圣。皆由断惑差别。故涉理有浅深。非谓无为理性有三。此则开三会一。皆大乘同教义矣。

    △二立喻。

    请以近喻。以况远旨。(近取其事。以况深理)如人(喻三乘人)斩(喻断也。刀喻三乘智)木(喻二障惑)去尺无尺。

    去一尺木得一尺无。喻如来以二空智。伏断二障双得二空。

    去寸无寸。

    去一寸木得一寸无。喻声闻伏断烦恼。单得我空。此上喻人有差别。

    修短在於尺寸。不在无也。

    修长也。约断木有尺寸。故说得无有尺寸差别。且所得尺寸之无。即太虚空。不可言其短长也。故知三乘人。断惑不同。故说证有高下。若以三乘所证之理。即真心之空。则无为本无差别。

    △三叙根行答。文二。初正叙有差。

    夫以群生万端。

    万是大数。端者绪也。此句总言。下别明。

    识根不一。

    识心明则根利。暗则根纯。於利钝中。熏习有邪正。於正熏中。复有多种。故云不一也。

    智鉴有浅深。

    由熏习不一故。从闻思而发智鉴。答有深浅。照理亦异。所谓生空及二空故。

    德行有厚薄。

    德得也。行之所招曰德。鉴生空者。多行自利。鉴二空者。兼四心六度。双行二利。自利者行劣德薄。二利者行大德厚。此皆由利钝熏习所致。故有三乘不同也。

    △二释成无差。

    所以俱之彼岸。

    梵云波罗蜜。此云到彼岸。生死为此。无为为彼。三乘所证。理实无二。故曰俱之。

    而升降不同。

    观现在苦集空者下乘也。了三世因缘空者中乘也。达我法二空者上乘也。故於空理。有升降也。

    彼岸岂异。异自我耳。

    真空理性则无异。但由三乘人。见有差别。若会浅深之见。俱到无差理性。即三而一故曰同归。此则不待泯三。而一乘现矣。故演义云。若约三乘理行。即是一理佛因。则会取昔三。为今之一。若约教果。即癈三立一。则会於昔三。归今之一。今明会取。废立自显故也。

    △四结会众经。

    然则众经殊辨。其致不乖。

    前云。何以取中。今中诸经所说三乘。必归一致。此理不乖。斯为正义。

    △二推三得一。文二。初一异无三问。文二。初章名。

    责异第十

    责问也。异者三乘人异。谓疑能证所证。一亦无三。异亦无三。责问三乘因何有异。然前难差。但约人法一体。法一不合人三。今问一异。俱无三乘。此欲令知会权归实之教。不坏三而常一。特为此问。

    △二正问三。初法喻定难。

    有名曰。俱出火宅。则无患一也。

    喻也。无患者。到门外也。

    同出生死。则无为一也。

    法也。三乘同出界内生死。证真理一也。

    而云彼岸无异。异自我耳。(牒前文)彼岸则无为岸也。我则体无为者也。

    定前名义。前说彼岸。是所证无为理。前云我。是体究能证之人也。

    △二正陈疑难。文二。初开两关。

    请问(有名者。请问无名家)我与无为。为一为异。

    前说法一人三。未审人法为同一体。为各有体。

    △二立二问中二。初难同。

    若我即无为。无为亦即我。

    人即法。法即人。更无二体。

    不得言无为无异。异自我也。

    人法既一。如何说法一人三耶。此以妙存中物我冥一难。辨差中法一人三也。

    △二难异。

    若我异无为。

    人法有异体者。

    我则非无为。

    则三乘人。不以无为为体。

    无为自无为。

    法自是一无为理。

    我自常有为。

    三乘人。异无为法。自属有为也。

    冥会之致。又滞而不通。

    冥契也。会合也。则一切圣贤。皆证真之义。滞而不通。何名物我冥一。曰涅盘耶。此但翻前难也。

    △三结三乘无由。

    然则我与无为一亦无三。

    此中正责异也。人法体一。法定一则人无三矣。

    异亦无三。

    人与法异。则非圣贤。何有三乘也。

    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也。

    由因也。未知三乘名字因何而有。

    △二人法一异答。文二。初章名。

    会异第十一

    会谓会融。异则三乘殊异。前问人法一异俱无立三乘之由。今明一中有三。非异中有三也。此则一乘是立三乘之由。谓一无为法。巧顺三机。故今融会三乘。即一而异。故曰会异。如即水之波波异。今会波归水曰会异。前教章。以三即一故不异。即此章明之。

    △二正答五。初正答问。

    无名曰。夫止此而此。适彼而彼。

    此立迷悟二门。止住也。适造也。此即生死。彼谓无为。迷真理则住生死。而曰此岸。悟真理则造无为。而曰彼岸。是知理无高下。人有悟迷。今明真理。随迷悟二缘故。有圣凡二相。下明随缘之义云。

    所以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

    真理随悟缘。则同三乘之得者。则三乘得者。皆得於无为。真理随迷缘。则同凡夫之失者。则凡夫失者。迷失於无为。此则迷悟得失在人。人有多端。凡夫失者。尚不离真。况三乘圣贤。岂离真而有异也。

    我适无为。我即无为。

    我者三乘人也。三乘皆造无为法。则三乘皆即一乘。故曰物我冥一。

    无为虽一。何乖不一耶。

    法虽是一。证有浅深。故不妨三。故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此同法华中开显三乘即一乘。而不待泯三之意。故云何乖不一。彼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具足悉当成佛等文。

    △二举喻答。

    譬犹三鸟出网。同适无患之域。

    三鸟在网喻凡。出网喻圣。既出网鸟。空空无患碍。

    无患虽同。而鸟鸟各异。

    三鸟在空。必有远近之异。喻三乘证一理。有浅深不同。

    不可以鸟鸟各异。谓无患亦异。

    不可以鸟三。而说空有三。喻所证一理无差。

    又不可以无患既一。而一於众鸟。

    又不可以空一。而一於三鸟。喻能证三乘自异。

    然则鸟即无患。无患即鸟。无患岂异。异自鸟耳。

    此结喻也。由三鸟冥虚故说同。空有远近。以喻三乘契理一。理有浅深也。

    △三法合答。

    如是三乘众生。

    合上三鸟。

    俱越妄想之樊。

    樊谓樊笼。合上出网。

    同适无为之境。

    同得无为之法。合上同到太虚。

    无为虽同。而乘乘各异。

    法本自一。人根有三。

    不可以乘乘各异。谓无为亦异。

    不可执权教三乘。而废一实。以理无二故。

    又不可以无为既一。而一於三乘也。

    又开显一实。不待泯三乘。以根有优劣故。

    然则我即无为。无为即我。

    三人同证一理。一理随根有三。此则答前物我冥一也。

    无为岂异。异自我耳。

    法自一。人自三。此答前彼岸岂异异自我耳。前则异中辨同。此则同中辨异。

    △四释所以。

    所以无患虽同。而升虚有远近。

    释喻也。

    无为虽一。而幽鉴有浅深。

    释法也。理虽一味。二乘但以生空智鉴。曰证生空真如。菩萨以二空智鉴。曰证二空真如。则人有利钝。鉴有浅深。而所证理等无高下。

    △五结成答意。

    无为即乘也。乘即无为也。

    结人法不异也。

    此非我异无为。以未尽无为故有三耳。

    结一乘不待泯三。非谓人三异於法一。但於一法未能究尽。故有三乘。

    △就一明三。文二。初法同人异问中二。初章名。

    诘渐第十二

    诘难也。渐阶次也。因闻上法同而人异。故今诘难。既同证一法。何以人有三种之渐次耶。

    △二正问三。初明断证同。文二。初泛陈迷悟。

    有名曰。万累滋彰。本於妄想。

    迷也。惑障不一故云万。皆能缠缚有情曰累。滋多也。彰显也。妄想者无明也。由迷至理。妄念忽动。万惑俱兴也。

    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

    悟也。三乘同证无为。破妄出缠。只合等无高下。此以三乘俱破惑出离。同证一理。疑三乘人未尽无为之渐也。

    △二正叙所同三。初智同。

    二乘得尽智。

    即生空智。我生已尽故。

    菩萨得无生智。

    即二空智。推检我法。四俱无生。谓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故。生之与法无生故空。又清凉五地疏云。尽无生智者。无生是灭。因亡曰尽。即尽智也。后果不起。名为无生。即无生智。此尽无生。是其灭体。无学之智。如是而知。意在取灭为灭谛道。据斯所释。则二乘但以因亡取灭曰尽智。菩萨兼果丧为灭。曰无生智。乃道谛中智有上下。取灭有浅深。故分二名也。

    △二断同。

    是时妄想都尽(本除)结缚永除。

    末丧也。是时者。三乘到无学之时也。言妄想都尽者。惑除也。三乘无学。俱无发业润生。故曰结缚永除。

    △三证同。

    结缚既除。则心无为。

    三乘既无十使系缚。则障尽智圆。同契无为真理二乘以我空证。菩萨以二空证也。然三界系缚。正在烦恼障。能发业润生故。所知障即无此能。但以菩萨入假利生。恐障法空理。故须双伏双断。今就三乘出离证真。俱约烦恼障论。故云结缚永除。则心无为也。

    心既无为。理无余翳。

    三乘心契无为。於理更无余障。

    △二引证同义。

    经曰。是诸圣智不相违背。不出不在。其实俱空。

    此引证智同也。虽所了生空与二空不同。而能了智不相违背。大悲菩萨了三界故不出。一切二乘离三界故不在。其实俱证空理故同也。

    又曰。无为大道平等不二。

    此引证所证理同故也。

    既曰无二。则不容异二。

    再定理智同一之义。既曰所证理无二。则知能证心不可说异也。

    △三正诘渐次。

    不体则已。体应穷微。而曰体而未尽。是所未悟也。

    体者解也。三乘起智断证既同。同证空理。本合归一。不解则止而不论。解则必臻微妙。何以前云未尽无为故有三耳。未晓此旨也。此一章为乍闻实教谈一理无差之人。未晓权中差别之旨。便欲坏三立一。而不知实教接权。但就三会一。非独即三而一。亦不妨即一而三。不知此者。未为得旨耳。

    △二就法显人答。文二。初章名。

    明渐第十三

    明辨也。辨别同归一乘之人。从权入实。本有三乘之渐次。既知全一成三。故明三乘之渐次也。

    △二正答三。初领前法一。

    无名曰。无为无二。则已然矣。

    人虽於理有偏圆。理本无二。是故究竟真实。同归一乘无二之法。理当如是矣。

    △二责前人同。

    结是重(平)惑。而可谓顿尽亦所未喻。

    此约方便教中三乘显然。以机不等故。结者二障。分别俱生即用也。惑是无明即体也。无明体上重重之结。故云重惑。二乘但伏断烦恼。菩萨伏断二障。三乘五位。位位渐除。而前曰妄想都尽。结缚永除故。亦未晓此旨。是知即实而权。则三乘显然。即权而实。理同一味。但谓一理无差。便泯三乘修证渐次者。未为知悟也。

    △三正答渐次四。初法喻正答。文二。初引喻。

    经曰三箭中(去)的。

    的谓红心。三箭同中一的。喻三乘同证一理。

    三兽渡河。

    象马兔三兽同渡一河。喻三乘同断三界结惑。

    中渡无异。而有浅深之殊。

    同中一的。同渡一河则无异。喻同断结惑。同证真理。而三箭到的有浅深。三兽入河。有深浅各别。喻三乘断惑有深浅。证真有渐次。

    者为力不同故也。

    为者由也。由为三箭三兽力有大小故。入水中的有浅深之三。非为河的有异也。

    △二法合。

    三乘众生(合三箭三兽)俱济缘起之津。

    济渡也。津河也。缘起则十二因缘。以法兼喻也。合上渡河。

    同鉴四谛之的。

    合上中的。然四谛十二因缘三乘别说。互不相通。如前引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等。若约互通。自有二义。一通观义。如经云。上智观苦。得菩萨菩提。中智观苦。得缘觉菩提。下智观苦。得声闻菩提。上上智观苦。得佛菩提。则知二乘同观四谛。通离十二因缘三世因果。但智用利钝不同。二互观义。说合十二因缘中。过现五支因为集谛。现未七支果为苦谛。则声闻观苦集。已了十二因缘。辟支观十二因缘。已了苦集证灭修道。二乘皆然。但不如菩萨大悲行愿。长行六度尔。菩萨五六双修。圆证二空。岂不达三世因果。具道灭耶。此则三乘行门互具。故缘起四谛。通三乘断证。今论本意。正约断证二门。以缘起是三世因果。不出惑业苦三。则三乘通断。故云俱济缘起之津。四谛是谛审世出世因果。如实真理。不过二空。三乘通证。故云同鉴四谛之的。三乘既通名出世证真故。不约别分行相也。

    绝伪即真(合上渡无异)同升无为(合上中无异)。

    三乘人同离三界生死。同到无为彼岸也。

    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

    所乘不一者。指三乘智行不同也。声闻乘我空四谛出。缘觉乘我空十二因缘出。菩萨乘二空六度出。何故如此。下云。谓智力有大小不同故也。合上浅深之殊。为力不同也。故知。诸佛本意。普欲令其如我无异。为彼智力未及。教有渐次也。

    △二校二乘智量。

    夫群有虽众。然其量有涯。

    群者不一之谓。万有也。言其万有则通一切有境。若在佛智。必尽无边。

    正使智犹身子。辩若满愿。

    梵云舍利弗怛罗。此云身子。弟子中智慧第一。梵云富楼那。此云满愿。亦云满慈。弟子中辩才第一。

    穷才极虑。莫窥其畔。

    穷极二声闻辩才智虑。不能窥度群有之边畔。

    况乎虚无之数。重玄之域。其道无涯。欲之顿尽也。

    虚无重玄。即一佛乘。真常妙道。横竖无涯。如何欲令二乘尽证。有边事相尚未尽知。况无边法体岂能尽证。则知二乘浅智力劣。故有阶渐也。

    △三引外书明渐。

    书不云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书是道经。今借文用。为者修义。学者敩也。道者履於性也。修学者。日益於见闻知解。修道者。履於自性也。则日损於知解惑结。吾教有学有修。止在於等觉。

    为道者。为於无为者也。为於无为。而日日损。此岂顿得之谓。

    修无为者。解惑渐除而无为渐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