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注肇论疏卷第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照不失虚。

    故非实有用即体也。随缘即不变义也。

    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

    斯则者。牒归上也。由体用不二故非实非虚。由非虚实故非有无性。非有无不可以名召。故曰无名之法。名既不立。如何言也。前难者以名求体。殊未达名所不能召也。经义如此。故当信之。

    △二释妨述意。

    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

    妨云。既言般若义者无名无说等。何以云言所不能言也。故今上句领前也。然者。踌躇经旨也。理非诠表。无以传达於后人。故当藉言也。故曰般若义者等文也。故知为物有说。理实无言。

    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圣人言教。终日说般若非有非无等。但为破惑。毕竟於般若。未尝有言说可及。涅盘云。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如是二中间。未曾说一字。何谓经有可言也。此上释妨。下述意。

    今试为子狂言辨之。

    狂言者。不定之语也。且为难者。以不定之语诠辨之。非谓般若可说也。

    △三正显玄旨三。初显体用玄微。

    夫圣心者。

    标圣人所证一心。具权实体用故。

    微妙无相。不可为有。

    妙者。不可思议也。妙之至妙。故曰微妙。妙体无相为是也。不是有故。此明心体也。

    用之弥勤。不可为无。

    弥勤之用。照理达事。不是无也。此明全心之用。

    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

    智用双存。故非无。

    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

    不可思议绝名教诠表。故非有也。前经所谓无名无说非有非无。盖体用同时。不在二边也。

    △二释知无知之意。

    是以。

    牒上体用二言。释言下之意。

    言知不为知。欲以通其鉴。

    前言无所不知。非谓智是有知。盖欲通般若有鉴照异於木石。所以言知也。

    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

    前云寂怕无知。非谓智属无知。盖欲辨般若之体相异於妄心。所以言无知也。

    辨相不为无。通鉴不为有。

    正破难者执前知无知之言也。辨体相故说无。不是定无。通鉴照故说有。不是定有。前何以将知无知定名。取定圣心耶。

    非有故知而无知。

    此下正示非有非无之义。非有故牒上通鉴不为有也。谓灵知即无知。故所以有非有也。

    非无故无知而知。

    非无故。牒上辨相不为无也。谓无知之体。本自灵明。所以无非无也。良由体用知无知。虽有二言。定无二相。

    △三结不二深旨。

    是以知即无知。无知即知。

    全用是体。全体是用。如波即水。全水即波也。

    无以言异。而异於圣心也。

    无以者劝不可也。不可见前知无知言异。而谓圣心体用有异也。

    △三境智问答二。初以境求知难。文三。初泛叙难端。

    难曰。夫真谛深玄。非智不测。

    前云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蹑前先叙境智。反难无知也。真谛无相。唯般若实智能照。自余不可测度。故曰深玄。

    圣智之能。在兹而显。

    兹此也。由见真谛。故名圣智。般若功能在此真谛。而表显之也。故前曰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也。

    △二引经成立。

    故经云。不得般若。不见真谛。真谛则般若之缘也。

    经文语反。由般若故见真谛也。下成立经意云。真谛为发智之缘。故圣智之能。在兹而显也。

    △三结难有知。

    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若以所知发智之缘。推求於智。既有照理之能。智必有知。何谓无知般若耶。

    △二心境同无答三。初以理正答。文三。初正答。

    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此明境智体同用异。且夫真境无相。真智无知。今上句约用纵之。以真境求真智。义分能所。下句就体夺之。真智无知。即真境无相。理实无二。故清凉曰。智体无自。即是证如。

    △二推释。

    何者。

    推也。以缘求智。何以智无知耶。下释。

    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

    缘虑也。识以了别为义。经是简妄反显也。般若不缘虑色境。而生分别妄识。是名般若不见色。若妄心则缘境生分别。故有知见。则知难者以智为知。乃是认妄为真也。

    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

    此明真心真境。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清净者。本来寂灭也。色心既本自清净。故般若体性清净无知。故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

    △三结显。

    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

    此三也字。前二即结上经旨。后一生起后文。以前段就体。推释同虚。此中约用结显。义分能所境智。经云般若清净。即灵智无知。以为能觉也。五阴清净。即真境无相。以为所觉也。此乃以无知心觉心无知。义分能所耳。下句生后。此所知无相境。即发般若之缘。由了无相。方曰般若故。

    △二简辨真妄。此下论文。由前难者以缘求智。以智为知。执妄为真。故今简辨令了真妄。文四。初总标境智。

    夫知与所知。

    总标也。真妄二智。俱曰能知。真妄二境。同名所知。

    △二真妄对辨。

    相与而有。

    相者当对也。与者共同也。难者以妄智对境。有知有相故。

    相与而无。

    主家义分能所。以真智对境。无相无知故。

    相与而无。故物莫之有。

    物者指心境也。莫之者不能也。真心境则同虚寂。不能令有。

    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

    妄境智则同幻有。故不能令无。

    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

    妄境为缘。起妄智之分别。

    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

    生起也。所缘之境本寂。不能起能缘之分别。

    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

    境寂心空。故智照所缘。而无分别。故上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此释真境智义也。

    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

    境为缘而起智。是以能知所缘相因。而生分别。故古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此即上难者云。以缘求智。智则知矣。

    △三结示起由。文二。初正示。

    是以知(妄智)与无知(真智)生於所知矣。

    迷自心则执境。智起起之则境生。故妄智曰有知。了自心则境寂智虚。虚而不二。故真智曰无知。故前问者答者俱曰。以缘求智而有知无知之异者。盖迷悟之不同耳。

    △二征释。

    何者。

    真妄二智。何故同生於所知。

    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

    妄智迷真心外取相。故知妄境也。

    真谛自无相。真智何由知。

    真境本无相。真智以无知而契之。故曰何由知。

    △四释成所以二。初牒所以。

    所以然者。

    有何所以故。妄境智则知缘相因而生。真境智则缘所不能生耶。故今牒之。

    △二释成。文二。初释妄。文二。初正释。

    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

    事本空无。妄智不达。执之为有。见有境起。

    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

    因有境故智有分别。故有知心起。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

    既境智相生。即智为境。缘境为智。缘缘会故。境智同有也。

    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

    从缘境智。缘会则生。缘离则灭。既有生灭。故非真谛门中乃称为妄也。

    △二引证。

    故中观云。物从因缘有故不真。

    证上可知。然中观文有二句。上句证前。后句标下。故今取义便。隔彼后句。以就次科也。

    △二释真三。初标。

    不从因缘故即真。

    不藉因缘生者。方名真实。标也。

    △二释。

    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

    今真谛门中无相真境。与无知真智。是一心理智。假分能所。实无二相。既非缘有。故名曰真。

    真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

    无物者。境智既不从缘。故无缘生境智之物。所以曰真境真智无相无知也。

    △三引经。

    故经云。不见有法无缘而生。

    真谛门中不见有境智之法。故无缘相生。上明所以竟。故知难者以妄问真也。简辨已毕。

    △三结答前问三。初述成无知。

    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

    述成真境智。显无知义。以真智不取。是观真谛义也。

    △二释妨除疑。

    然。

    领前也。智实无知。如何契理。下释云。

    智非无知。但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

    智非木石之无知。但以照而常寂。故真境无外相。即真智无知尔。

    △三结难非真。

    而子欲以缘求智。以智为知。

    此牒彼执妄也。

    缘自非缘。於何而求知哉。

    责迷真也。缘自非缘者。真境非外缘。如何发智有所知耶。

    △四两关问答二。初不取违知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云智不取所知者。下叙难。

    为无知故不取。为知然后不取耶。

    开两关也。

    △二两关正难。

    若无知故不取。圣人则冥若夜游。不辨缁素之异。

    夜游者。暗中游方也。缁素者黑白也。智若无知故不取。则圣心冥昧。如人夜行。岂辨境之黑白。何以云真智观真谛也。

    若知然后不取。知则异於不取矣。

    若先有知。后不取者知。即是取与不取有异也。

    △二知即不取答二。初双非有无。

    答曰。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

    不同木石无知。不同妄想有知。木石绝灵照。妄想居攀缘。般若离二边。故非此二。而说不取也。

    △二正答不二。

    知则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当灵鉴时。本无取着。故能无取着。而长鉴知。如摩尼珠现色。而本无色。无色而常现色。此乃全用即体。全体即用。知与不取。说虽前后。义实同时。

    △五是当问答二。初无当违有难。文二。初牒论叙难。

    难曰。论云不取者。

    牒上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正难下句也。

    诚以圣心不物於物。故无惑取也。

    诚实也。不物於物者。不执着於物也。既无惑取之心。故曰不取。

    无取则无是。无是则无当。

    是当之言。诸教少有。此论多说。凡两物不别曰相是。敌对曰相当。亦犹彼此是非。盖诸法相望之通名也。今明境智相当相是。故曰是当。今且以智曰是。境曰当。释之。真心真境同虚。故无惑取。则无心是於境。亦无境当於心。此即难者解不取之义如是也。

    △二以无难有。

    谁当圣心。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

    谁何也。心无是境无当。但可云无知。以何当对於圣心。而云有知耶。无所不知者。有知也。此则难者但解其体。未达其用。故为此难也。

    △二有无双融答三。初领问。

    答曰。然无是无当者。

    前难者虽解境智同真。未了即真心境。故以无难有。今先领彼所解。后示体用双融之正义也。

    △二正答。

    夫无当则物无不当。

    境则全理之事。无相即相。

    无是则物无不是。

    智亦全体之用。无知即知。

    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

    知即无知。照而常寂也。

    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相即无相。触事而真也。若达此知无知不二。相无相无殊。则何疑前云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也。

    △三引证。

    故经云。尽见诸法(境智历然)而无所见者也。

    智无知。境无相故也。

    △六取舍问答二。初舍有滞无难。文三。初呈解立难。

    难曰。圣心非不能是。诚以无是可是。

    此因上是而无是。故立此问。遣后人之余疑。非不能是者。即上云是也。显有照鉴故。诚以无是可是者。意谓由境无所是之相可是。故曰无是。此以有知之智。对无相之境。故曰是而无是也。

    虽无是可是。

    境虽无相可是。

    故当是於无是矣。

    圣心必须对於无相境也。

    △二引经成立。

    是以经云。真谛无相故般若无知者。

    经是正义。真谛无有无相。般若无有无知也。今难者解意不同。意谓般若是有知。由真谛无相可得故。般若无知也。者之一字牒经。不自领经意云。

    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

    信经所说。则知般若定无照有之知。以显唯照无也。

    △三正难滞无。

    若以无相为无相。有何累於真谛也。

    为是也。累滞也。圣心若以无相真境。是无相者。有何所以。滞累此真谛。而取於无相耶。虽不取有。少异於妄心。若取於无。何殊於断见。故此疑问也。

    △二取舍俱离答二。初直非所难。文二。初正破。

    答曰。圣人无无相也。

    般若无此取无相之心也。

    △二推释。

    何者。

    推上也。

    若以无相为无相(牒问)无相即为相。舍有而之无。

    若以无相是无相。无相即是相。虽舍有相而着无相。岂为智照也。

    譬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

    逃避也。峰者山之高处也。壑者溪也。逃避峰之危峻。而赴于溪壑。俱不免害身之患。舍有取无。俱不免乎取相。般若圣智。故非如是也。

    △二显示正义。文二。初示正义。

    是以至人(约人显智也)处有不有。居无不无。

    居处者。智之所诣故。即事造理。故处有不有。理不异事。故居无不无。又处有居无。照理事故。即前是当也。不有不无。泯理事故。则无是无当也。

    虽不取於有无。

    明不取也。非唯不取有。亦不取无也。又即前无当无是义也。

    然亦不舍於有无。

    明不舍也。正不取时。即不舍故。故云然亦。又非但不双取。然亦不双舍。即前物无不是。物无不当也。又初句不有离增益谤。次句不无离损减谤。次句双非有无。离相违谤。末句双照有无。离戏论谤。四谤既无。百非斯绝。是当之义。彷佛圣心也。

    △二出所以。

    所以和光尘劳。周旋五趣。

    此显已证之所以也。和者谓浑杂也。光者智用也。圣人光有二。一身光。二教智光。今明教智光。尘劳者。三界中五尘坌污劳扰之处。是群生之所居。圣人浑和其间。以教智光。而开导之也。周旋者。周徧返覆也。五趣者。天人狱鬼畜。鬼开修罗。即六趣也。四生不过五趣。圣人垂形於五趣。周徧返覆也。前明说教。此显现身。盖圣人从根后智。起大悲之化用也。

    寂然而往。怕尔而来。

    虽往来於三界。往无往相。故曰寂然而往。来无来相。故曰怕尔而来。前明处有。此显不有。

    恬淡(上呼)无为。而无不为。

    心静曰恬。智纯曰淡。虽无作为之心。而常照理达事。故无不为。此明上居无不无也。

    △七应会问答。文二。初无知生灭问。又二。初牒前叙难。

    难曰。圣心虽无知。然其应会之道不差。

    即前云会而不差也。由无为而为。故应会众生。不差失於机宜也。

    是以可应者应之。不可应者存之。

    释不差之义。根熟则应之令入道。未熟则存之令熟。则金刚所谓护念付嘱之义。

    △二正难。

    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得然乎。

    根熟则能应心生。未熟则能应心灭。既曰当而无是。则无知无为。何得有此生灭。

    △二用无生灭答四。初真妄对明。

    答曰。生灭者(牒所问也)生灭心也。

    妄心取相。故随境生灭。

    圣人无心。生灭焉起。

    圣心无取。故曰无心。既不取境。何有生灭。

    △二释妨正答。

    然。

    牒上领问也。问云既无心生灭。何有应而不差之义耶。故今领之。

    非无心。(非同木石之无心)但是无心(无取着心)心耳。

    灵明之心。长在此为应。本经云。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竟空。

    又非不应(非同二乘之不应)但是不应(不起分别之应)应耳。

    机感应生。则悲应之心常存。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三举喻结答。

    是以圣人应会之道。则信若四时之质。直以虚无为体。

    质实也。应之不虚故。直但也。权智无心之心。不应而应。其由春夏秋冬。虽应不失时。虚而无体。权智无心而应。类此可知。

    △四结非所问。

    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灭也。

    △八真妄问答二。初惑智同真问。文二。初呈解。

    难曰。(解中疑问)圣智之无(圣人无心生灭焉起)惑智之无。

    境有生灭。智乃随之。离境智无。生灭何有。难者因前而解。故此呈之。

    △二疑问。

    俱无生灭(同也)何以异之。

    如何分真妄之异耶。

    △二真妄同异答三。初总标。

    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

    体本无知故。

    惑智之无者。知无。

    了知无体故。此上标真妄。

    其无虽同(同无生灭)所以无者异也。

    无之所以。真妄有异。此标同异也。

    △二释真妄中二。初推释。

    何者(推上异之所以)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

    智体本无知见。故曰虚静。三际常然。可无生灭也。

    可曰无知。非谓知无。

    此明真异於妄。不假知了。

    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

    惑智取境。随境生灭。智性空无。生灭不有也。

    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

    此显妄异真也。前则本无故无。此则了空故无。所以异也。

    △二结会。

    无知。即般若之无也。

    智体本无生灭。故曰般若之无。

    知无。则真谛之无也。

    结会妄智。为真境也。难者既了惑智性空。则惑智为所了境。由了始无即事而真。故曰真谛之无也。故知无生灭则虽同。本无今无有异也。

    △三释同异三。初正明。文二。初显体同用异。

    是以般若之与真谛。

    牒上同无之境智也。

    言用即同而异。

    即同无而理智不泯。是用也。

    言寂即异而同。

    虽理智宛然而同一虚无。是寂也。

    同故无心於彼此。异故不失於照功。

    体同故心境彼此无殊。用异故不失能所之功。

    △二述成不二。

    是以辨同者同於异。辨异者异於同。

    辨者解了也。欲解同无。但观理智。欲明理智。须了同无。此明互即。下显双亡。

    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

    辨异於同。故不可得异。辨同於异。故不可得同。同异两亡。此答前云俱无生灭。何以异之也。

    △二推释文二。初双征。

    何者。

    何故不可异。而又不可同。

    △二各释中二。初释不可同。

    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

    约心为内。以境为外。盖指拄如此。非有内外之相。独鉴之明者。智也。即心之照。心外无法。故曰独鉴。又以对下万法故。万法之实者。理也。理为万法之体故也。

    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

    事本即真。非智不显。

    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

    与共也。由智显理。理显曰智。故共成鉴照之功也。

    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

    结异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同者。此明照用也。

    △二释不可异。

    内虽照而无知(照体本寂)外虽实而无相(真理本空)内外寂然。相与俱无(境智同寂)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

    结同也。圣智与理。所以不可得而异者。此明寂也。

    △三引证三。初证辨同於异。

    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

    诸法者心境也。不异者同虚寂也。者字是牒经。下释之云。

    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

    续凫截鹤。语出真经。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等。夷平也。岳山也。盈满也。壑溪也。此则反释经意。岂谓令凫鹤长短。溪山高低。等无差别。而谓诸法不异。非此说也。下顺释云。

    诚以不异於异。

    不异之义。於殊异中也。则高低长短。性不可异。故曰不异也。

    故虽异而不异也。

    此证上辨。同者同於异也。

    △二证辨异於同。

    故经云。甚奇世尊。於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

    大品经。空生叹佛赞法。虽诸法同真无异。而境智宛尔差殊。此证上辨异者。异於同也。

    △三证同异不二。

    又云。般若(智)与诸法(境)亦不一相。

    能所各存。证上不可得而同也。

    亦不异相。

    同一真体。证上不可得而异也。

    信矣。

    佛语实不虚。故自信信他也。

    △九寂用问答二。初寂用何异难。文二。初牒论。

    难曰。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

    牒上云圣所不能同用也。圣所不能异寂也。

    △二正问。

    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

    此是请益。问般若真一无差。何以有一用一寂之异。未详审也。

    △二用寂同时答二。初正答同时。

    答曰。用即寂。

    不离境智之二。而同一寂灭也。故胜鬘云。二而不二。难可了知。如全波是水故。

    寂即用。

    同一虚寂。而能所历然。胜鬘又云。不二而二。难可了知。如全水是波故。此中言寂。即权实同体。言用。即二用双明。并体用同时故也。

    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

    言体者。非所依真体。此明相依之体用依於寂。以寂为体。寂依於用。以用为体。相依故体一也。同出而异名者。寂出用。用出寂。故有寂用之异名。非谓别有一体。为用寂之出处也。

    更无无用之寂。而主於用也。

    又合云。更无无寂之用。而主於寂也。今文影略。更者定义也。意云。定无无用之单寂。而为用之。依主。又定无无寂之单用。而为寂之。依主。不有则已。有则用寂。同时既无二体。如何一有一无。

    △二结会权实九重问答。本因权实体用而起。今迹亡疑尽。理显义圆。故今结会归前。显体用不二也。文三。初结义归前。

    是以(承上用寂不二故)智弥昧。照逾明。

    结实也。弥极也。逾过也。体本无知故。昧之弥极。即体之照。照彻理源。其明过逾於常照也。即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

    神弥静。应逾动。

    结权也。体本无虑。故静之弥极。即体之应常。应有缘故。动之逾越也。即前云。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下总责疑者。

    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

    明与昧。动与静。岂当执异也。

    △二引文为证。

    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

    证上权智静而常用。

    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

    证上宝智。即昧而明也。净名上卷实积偈赞云。以无心意而现行。今则小变其文也。

    △三总结文意。

    斯则(总指标宗已上问答等文也)穷神(权也)尽智(实也)极象外(有无曰象)之谈也。

    般若体用不二。故极有无之象外也。谈者指上所说也。

    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

    结也。明文者。如证而说。故曰明了之文。思之可解。又或近指上二经。曰明文。问答终此。

    第三般若论毕。

    注肇论疏卷第三

    音切

    骁

    (古公切)

    苌

    (除良切)

    袭

    (似力切)

    韬

    (他刀切)

    洽

    (胡夹切)

    拓

    (他各切)

    韫

    (於昆切)

    渝

    (弋朱朱)

    忒

    (他得切)

    瞽

    (公五切)

    彷佛

    (上芳往切下芳勿切)

    凫

    (扶音)

    胫

    (经郢切)

    惘

    (文两切)

    抗

    (可浪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