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注肇论疏卷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二答外问中二。初问中二。初上书致意。

    刘公致问

    致立也。远法师传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裔。承积庆之冲粹。体方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尽斯妙。晋文帝义熙中。曾宰江州柴桑县。后弃宦林薮高尚隐趣。即居庐阜。朋亲远师十有二年卒。因生上人入关从学回。乃以般若无知论示之。刘公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因呈之远师。乃抚机叹曰。未尝有也。今致问者。下云但暗者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此亦叩击玄微。欲自他无昧於真旨耳。因先有书叙通问意。今此四字为题。乃后人节段於后。亦犹译者品分於经段焉。

    遗民。

    未见传文。疑其隐山自称之名。必然矣。

    和南(致敬之辞)顷[(歹*又)/食]徽闻。

    去呼。徽美也。采于盛德。故曰徽闻。

    有怀遥伫。

    遥有伫望之怀。

    岁末寒严(十二月书)体中如何。音寄雍隔(秦晋不通故)增用抱蕴。

    用者樊仰也。怀抱蕴积於思咏。

    弟子沉痾艹泽。常有弊瘵耳。

    痾瘵皆病。病时故也。

    因慧明道人北游。

    庐阜望长安。曰北。

    裁通其情。

    作书通意也。

    古人不以形踈致淡。悟涉则亲。

    古人如此。今何不然。下云。

    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年。(形疎)至於企怀风味。

    企望也。君子之德如风。教有义故曰味。

    镜心象迹。

    心向师之教迹。如镜对於物象。

    伫悦之勤。良以深矣。缅(远也)然无因。

    秦晋远隔。无因相见。

    瞻霞永叹。

    瞻向如在云霞。永叹不息。

    顺时爱敬。冀因行李。

    履同古时字少。

    数有承问。

    人来望音。欲承其问。

    伏愿。

    此下伸意译场高德。

    彼大众(逍遥园众)康和外国法师常休纳。

    丘慈罗什。北竺跋陀等。寻常纳休美。

    上人(指论主)以悟发之器。而遘(遇也)兹渊对。

    对罗什深谈。

    想开究之功。

    开解研究於般若义也。

    足以尽过半之思。

    系词云。智者观其彖词思过半矣。解已过半也。

    故以每惟乖阔。(隔远也)愤愧(恨也)何深。

    深叹恨也。

    此山僧(叙庐岳胜事)清常道戒弥厉。

    弥多也。厉策也。戒行多策勤。

    禅隐之余。则惟研(究至理)惟讲。(论教义)恂恂穆穆。

    王肃注论语云。恂恂恭貌也。穆穆和也。行谨而同六和。故曰恂恂穆穆。

    故可乐(落音)矣。

    悦服其事故。

    弟子既以遂宿心。

    昔有林泉之心。今已遂遁。

    而睹兹上轨(又见莲社清节)感寄之诚。(寄托有感)日月铭至。

    铭记也。至极也。心诚不昧。以日月为铭故。

    远法师顷恒履宜。思业精诣。乾乾宵夕。

    易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健也。进趣不息。

    自非道用潜流。理为神御(心神诣至理)孰以过顺之年。

    孰何也。孔子云。六十而耳顺。

    湛气若兹之勤。

    神气不疲。盖资道德。

    所以凭慰。(爱也)既深仰谢逾绝。(谢之不已)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示无知论。才运清俊。旨中沈尤。(深契至理)推涉圣文。婉而有归(援引诸经各有所诣)披味殷勤不能释(舍也)手。真可谓浴心方等之渊。

    叹此教义是大乘方等真乘如渊流。可以浴涤心尘。使除染着。

    而悟怀绝冥之肆者矣。

    又如市肆。可以观鉴虚实。破三乘冥昧。决乎权疑。

    若令此辩遂通。则般若众流。

    般若有八部。大品。小品。放光。光赞。道行。文殊问。金刚。实相。故曰众流。

    殆(且也)不言而会。可不欣乎。可不欣乎。

    且不待言议而可解。会重言者。欣之至也。

    然夫理微者。辞险。

    高峻曰险。诠旨深故辞高。

    唱独者。应希。

    少也。事出文选。阳春白雪之词唱高而和寡。

    苟非绝言象之表者。

    者人也。自非得意之人。焉契言象之外。

    将以存象。而致乖乎。

    存言象。则乖意趣也。

    意谓。答以缘求智之章。婉转(美而连环)穷尽。极为精巧。

    义尽精诣。文并巧美。

    无所间然矣。但暗者。

    叙问意也。自谦曰暗昧之者。

    难以顿晓。犹有余疑一两。

    一两条疑。向下伸述。

    今輙题之。如别。(别纸)想从容之暇。(闲也)复能粗(略也)为释之。

    △二正致疑问三。初牒疑文。

    论序云。

    刘公指前标宗已下问答之前。为论序云也。

    般若之体非有非无。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前云。其为物也。实而不有等文。

    下章云。(前十八章问答中云)异乎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

    答体用中文也。

    又云。(第十八章中文)用即寂寂。即用(实也)神弥静。应逾动。

    权也。此上文义。如前已释。刘公见文理相违。故牒此为问端也。

    △二陈疑问二。初通致问。二别致问者。然通别二问。即康法师科。或有云。前是从来疑。后是当论疑。文中云。常所弥昧。故曰从来。书无明文。又似疑者之过越。刘公乃远法师之座宾。岂不能开决所疑。不远於千里而求悟也。盖抑扬论旨。穷诘幽微。以晓於未来。此如先佛会中本高迹下诸大士也。今既先牒本论疑文。次开通别二问。文义连续。理必如此。常所弥昧。亦疑者自谦之通语。就通致问中二。初叙所疑。文二。初总。

    夫圣心冥寂。理极同无。

    此下总问前般若体用。今叙述之文皆顺正理。但后有所疑之辞。今先明体。言圣心者。标权实也。冥寂者。显体也。冥暗也。六合冥然千差都泯。权实归体寂而虚焉。故曰冥寂。理者道理也。同无者。似太虚也。虚空略有二义。一平等而住。二体无生灭。故智体道理穷极亦尔。此即叙前般若之体非有非无等也。

    不疾而疾。不徐而徐。

    此疑用也。疾速也。徐缓也。南华云。不徐不疾。得之於手。应之於心。口不能言也。今叙全体智用。言其体则不徐不疾。语其用乃而徐而疾。有感则应故疾。未感未应故徐。不可测故。

    △二别。

    是以知不废寂。寂不废知。未始不寂。未始不知。

    此叙实智体用废险也。知即用也。寂即体也。上二句明体用不相失。下二句明相即。知时即寂。故未始不寂。寂时即知。故未始不知。此疑前用即寂寂即用文也。

    故其运物成功。化世之道。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

    此叙权智体用也。运物成功者。先明其用。圣人运悲愿以拯物为功业。为成此业故。化世令进获出世之益。此行利他之因。故名曰道。虽处有名之中者。牒上用也。佛具十号。百亿垂形。现同类之名相。演同类之言音。种种差别一一不同。即处有名而能应之。体本寂故。与无名无相同也。此疑前应逾动。

    △二陈能疑。

    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矣。

    斯理者。指上所叙体用道理也。玄者深也。理深难晓。固与故同。即所以也。弥甚也。由寂用难同有无不并。此理难晓。所以常有昧心。若观前叙疑之文。岂不知体用深旨。此乃假设疑词。以开未悟也。

    △二别致问中二。初呈疑。

    但今谈者所疑。於高论之旨。欲求圣心之异。

    但语词也。谈者即刘公指谈论之人也。疑论中所说圣心权实体用有无有异。故致下三问。

    △二致问三。初体用必有何无问三。初叙述疑意二。初叙体。

    为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耶。

    此初问因前所说体非有无。用寂相即。动静同时。理既幽玄。故今先叙定而问也。此先定体。言为谓者。审定之辞。先即极也。灵知即智数也。妙尽者。智体无知也。冥符者。智体无知。即与无相理冥合也。耶疑词也。疑意云。为当穷极智数妙尽知照之相。冥符虚无之理。故曰体无知耶。

    △二叙用。

    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独感耶。

    次定用也。为将亦审定之辞。心体灵怕并智也。自然者。无所作为也。独感者。常途说。感属生。应属圣。今明圣心唯自感悟。无所应化。曰独感。意谓。为当心体无所作为智用独自感悟。乃曰用无应耶。据此所叙。般若无知为体。无作为用。甚得玄旨。但向下别有疑情耳。

    △二牒问体用。文二。初难体属定慧。

    若穷灵极数妙尽冥符。(牒上智体同无)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

    刘公意谓。冥符体上。必有灵照不昧。故欲立寂照定慧之名。而诠召之由。此故情解未亡。即乖法体。故论主向下不许也。

    △二难用当息应。

    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牒上无为之用)则群数之应。固以几乎息矣。

    群数者。随机不一之智为能应。几者将近也。息止也。刘公虽知灵照无心。未达无心普应。故疑寂怕自然。则应化之心。近於止息矣。此乃错谓无心为不应。故论主向下不许。

    △三牒上请答。

    夫心数既玄而孤运其照。

    此牒上叙体。虽心体虚玄。而灵照孤运。故欲召之为寂照。

    神淳(智用自然)化表。(独感不化曰化表)而慧明独存。

    既无心应用慧明自悟。故曰独存。此牒上叙用也。然据刘公已达般若寂照为体。无作为用。深得玄旨。但不合立寂照之名为体。用中以无心为不应。此乃故问以为将来下请答。

    当有深证。可试为辨之。

    请意云。论主一向以无知为体。无应为用。必当深有证见。且为辨析之。

    △二照用空有不同问四。初呈疑。

    疑者。当以抚会应机睹变之知。不可谓之不有矣。

    此因前云俯仰顺化应接无穷而无照功。疑云。既抚会应机必有知照。何谓而无照功。故曰不可谓之不有。不有即无知也。

    △二引论。

    而论旨云本无惑取之知。而未释所以不取之理。

    前第一问答中。所说本无惑取之知之义。今刘公牒文为疑。若为本无惑取。故曰无知者。而论主未释不取之理。有何所以。

    △三正难二。初开两关。

    谓。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

    欲定圣心知有知无。方可明应会之所以。

    为当唯照无相耶。

    一向照理。即知无也。

    为当咸睹其变耶。

    变即万变事法。一向达事。故即照有也。

    △二明互违。

    若睹其变则异乎无相。

    照事则事有相。与无相之理有异。

    若唯照无相。则无会可抚。

    照理则理空寂。故无应会抚接众生。故下论主答云。岂复真伪殊。心空有异照耶。

    既无会可抚。而有抚会之功。

    既无心接物。何以前明圣心有抚接应会之功。前所谓俯仰顺化等。则必须有知。不可云无知。

    △四请答。

    意有未悟。幸复诲之。

    悟晓也。未晓应而无知之旨。幸乞训诲开示也。

    △三是当是非悟惑问四。初牒前论。

    论云无当则物无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

    此文已释。今先牒之。

    △二叙所解。

    夫无当而物无不当。乃所以为至当。

    刘公已知真境无相之相。为至极当对也。

    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所以为真是。

    又知真智无知之知。此为真实是当之智。此上皆领悟也。但不晓拂迹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故有疑也。今先叙所解。然后致疑。

    △三致疑问。文二。初是非问。

    岂有真是而非是。至当而非当。而云当而无当是而无是耶。

    疑云。论主对至当说非当。故云当而无当。又对真是立非是。故云是而无是。耶之一字即疑辞也。

    △二悟惑问。

    若谓至当非常当。真是非常是。此盖悟惑之言本异耳。

    常是常当者。泛常境智也。本者从来义。刘公又疑论中约悟达者。说前至当真是。约迷惑者。说今常是常当。既悟惑有异。乃云是而无是。当而无当。若然者。则一悟一惑从来自异。何必言之。

    △四求示诲。

    固论旨所以不明也。

    固者。承上之词。虽以是非悟惑。疑其所说如此。尚未明决定之义。故曰不明。

    愿复重喻。以祛其惑矣。

    喻明也。祛遣也。愿论主再为明之。遣迷惑之心也。

    △三总结问二。初叙宗乘结问。

    论至日(至庐山日也)即与远法师详省之。

    刘公在白莲社。故与远法师同见此论。详而寻省。

    法师亦好(句去呼)相领得意。

    远师亦好尚此文。兼领得意趣。此上明解同。下明疑异。

    但标位似各有本。

    标位者。标指师承之位也。各有本者。宗各有本。然般若论最为先作。刘公未见前五名一义之宗。故自云。论主师罗什以一音为宗。刘公师远法师以法性为宗。宗本各别。故有所疑也。

    或当(平)不必理尽同矣。

    连为一句读。或当者。恐也。即疑辞意谓师承各别。或恐见理不必尽同。故有所不晓。乃致前问也。

    △二叙同友结问。

    顷兼以班诸有怀(句)屡有击其节者。而恨不得与斯人同时也。

    顷者向也。非唯远法师同问。兼诸友人疑意亦然也。班分布也。有怀者怀道同人也。击节者扣击节要也。者即人也。斯人者。彼指论主也。谓得此论日。又分布示诸同人。屡有扣击节要之者。皆有所恨。不得与论主同处一时而决所疑也。

    △二释答文。二。初回书叙答。

    法师释答

    论主释答前问。亦先有书叙答意。此亦后人题之耳。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

    疎也。疎通情意。即前书也。

    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如暂面对)凉风届节。顷常如何。

    尔雅云。北风曰凉。秋风多北。

    贫道。

    自谦也。乏道德曰贫道。

    劳疾。

    勤劳未息。患不知道故。

    多不佳耳。(佳胜也)信(书也)南返。不悉。

    不备悉也。返复南方故。

    八月十五日。释僧肇疏答。

    古者书有广略。此上略陈。下广云。

    服像虽殊。

    虽僧俗像异。服饰亦殊。

    妙期不二。

    微妙为期。彼此不二。

    江山虽缅。(远也)理契即邻。(近也)所以望途致想。虚[怡-台+禁](心也虚自心致想)有寄。(如有所托)君既遂嘉遁之志。(遁隐也)标越俗之美。独恬(心静曰恬)事外。欢足方寸。

    尘外之欢。足悦於心。心曰方寸。

    每一言集。(聚也)何尝不远。

    指彼聚集言论。何有不远。

    喻林下之雅咏。高致悠然。

    喻比也。悠然远也。晋有七贤。即刘灵向秀等。俱隐山阳竹林。高远雅咏。刘君比之亦然。

    清散未期。(未期相见)厚自保爱。每因行李数有承问。愿彼山僧(祝颂庐山清众)无恙。(尔雅云。恙忧也安曰无恙)道俗通佳。

    远师领徒七百。於时周续之雷次宗等入莲社。故曰道俗。佳者胜也。

    承远法师之胜常。以为欣慰。(道行异常)虽未清承。(清心承禀)然服膺高轨。企伫之勤为日久矣。(伫望日久)公(远公)以过顺之年。湛气弥厉。(弥多也厉勤也)养徒幽岩。抱一冲谷。

    抱一者。心契一乘。玄门冲深也。

    遐迩(远近也)仰咏。何美如之。每亦翘想一隅。

    方也。想远师所居。

    悬庇霄岸。

    如在云霄之下。承彼庇荫故。

    无由写敬。致慨(叹也)良深。君清对终日。快有悟心之欢也。

    刘君清对远师。故有悟心之欢悦。

    即此大众寻常。

    答前问逍遥园事。

    什法师如宜。(常也)秦王(后秦第二主讳兴)道性自然。

    道法自然。秦王得之。

    天机迈俗。(迈超也)城堑三宝。

    城下河曰堑。此护其城。故可比秦王护三宝也。

    弘道是务。(以弘道为务)由使异典(下云。新经二百余部)胜僧(下文可见)方(始也)远而至。灵鹫之风萃於兹土。

    昔日世尊说上乘於灵鹫山。真风玄范。今并聚於秦国。

    领公远举。

    往也。支法领往西土取经。

    乃千载之津梁。

    桥梁可以渡流溺。比至教可以越尘劳。故曰津梁。

    也於西域。还得方等新经二百余部。(古华严等经)请大乘禅师一人。

    即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善得大乘禅观故。於时慧观慧严等於西域。请一大德东归。彼诸德曰。非佛陀。余人不可遂共来之长安。后庐山远法师迎接人山。翻译禅经。从其禀受。后於扬州谢司空寺。译古华严经。

    三藏法师一人。

    虽解通三藏而传译律乘。即弗若多罗。

    毗婆沙法师二人。

    论师译毗婆沙论。即昙摩掘多与昙摩耶舍。

    什法师於大石寺。出新至诸经。法藏渊旷。日有异闻。

    即法华金刚等经。

    禅师於瓦官寺教习禅道。门徒数百。

    三四已上皆数。徒者属也。教习禅心道业。

    夙夜匪懈。

    毛诗次句云。以事一人即策勤不舍朝夕也。

    邕邕(和也)肃肃。(整齐也)致可欣乐。(爱乐也)三藏法师於中寺出律藏。本末精悉。

    弗若多罗也。同罗今译十诵律六十一卷淫盗杀妄四戒为根本。僧伽已下枝末译之。无失曰精悉。

    若睹初制。(如见佛之初制)毗婆沙法师於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昙(秦言无比法)胡本。

    胡是梵也。论有二十二卷。或三十卷。道标法师序。

    虽未及译。时问中事。发言奇新。

    弘始十年译。十一年罗什亡。即知。此书是九年中事。预问论中事理。言论奇新也。

    贫道一生猥参嘉运。遇兹盛化。

    猥弊也。谦云弊迹。嘉运者。善时见闻。异典胜僧故。盛化即遇秦王明化故。

    自恨不睹释迦祗桓之集。

    但恨不在祇园亲预佛会。

    余复何恨。(余无所恨)而慨(叹)不得与清胜君子同斯法集耳。

    不得与刘公同会逍遥法集。又有此恨也。

    生上人顷(向也)在此同止数年。(生公在秦三年)至於言话之际。常相称咏。(叹也)中途还南。

    中途指前路也。已归庐阜。故曰还南。

    君得与相见。未更近问。惘悒何言。

    惘悒者。心之悬想无已何以言也。

    威道人至。

    昙威亦庐山人。至长安也。

    得君念佛三昧咏。并得远法师三昧咏及序。

    三昧此云正受。此通事理。正念於佛故云念佛三昧。远法师序咏此事。刘君继和威道人。示论主故今美之。

    此作兴寄既高。

    毛诗序云。诗有六义。曰风。曰贼。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念佛之咏乃寄兴之义。美其高作也。

    辞致清婉。(美也。立文清美)能文之士。率称其美。

    率伏也。作者皆率伏称美。

    可谓游涉圣门。叩玄关之唱也。

    咏念佛之旨故。游涉圣门叩击玄关也。

    君与法师当数有文集。因来何少。(求见广集)什法师以午年。(弘始八年。属丙午)出维摩经。(译出也)贫道时预听次。参承之暇。輙复条记诚言。以为注解。

    什师随译而讲。肇师随听而注。即今现行四注之一也。条记者。逐文记录也。诚言者。讲者谛实之辞也。

    辞虽不文。然义承有本。

    承讲者。所说为本据。

    今因信持一本往南。(南附呈刘公)君闲详。试可取看。

    得闲详。审且试取看。

    来问婉切。

    正叙。前问婉美切当也。

    难为郢人。

    庄子云。郢人以污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釿成风听而斫之尽污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今比刘公切问如彼匠石。论主自谓难为对受故如郢人。

    贫道思不关微。兼拙於笔语。

    并谦语也。心不涉玄语多短拙。

    且至趣无言。言必乖趣。

    理本绝言问答皆失。

    云云不已。竟何所辨。

    今问答不已。则乖旨失趣。何所辨耶。下云相期於文外耳。

    聊以狂言示酬来旨耳。

    无言强言曰狂言。所为酬来旨也。

    △二正答所问三。初总答疑意二。初略牒所问。

    疏云。

    古多以书曰疏疏疎也。疎通情意。今指彼书云。

    称圣心冥寂。理极同无。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斯理之玄。故常所弥昧者。

    称者。指彼所说也。者字是牒。

    △二劝令证悟。

    以此为怀。自可忘言内得取定方寸。

    为前刘公述所疑。皆合正理。但能疑之心。自称弥昧故。今更不别答。但劝令舍执除疑。苟不滞言理当自显。既以至论在怀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故当内照而亡言得旨。取定在心不在言也。下责之云。

    复何足以人情之所异。而求圣心之异乎。

    前云。欲求圣心之异。世人断常情执。则有异圣心。岂有异也。

    △二别答三问三。初体用不二真常答。文四。初正明体用答二。先牒问。

    疏曰。谈者谓。

    牒彼疏曰。指彼谈论之者所谓也。

    穷灵极数妙尽冥符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耳。若心体自然灵怕独感。则群数之应故以几乎息矣。

    △二正答。文二。初双非显不二。

    意谓。

    论主自意所谓也。

    妙尽冥符不可以定慧为名。

    穷极智体以至於无知。妙尽冥符之义甚显。寂照定慧。但此体具非即是体。以体绝思议故云不可也。此则许刘公已知体性灵寂。但不合立定慧寂照之强名故知解不亡。岂能证入。

    灵怕独感。不可称群数以息。

    已知智用灵怕自感。此为应本有缘。则应何尝止息故云不可。此如明镜无心随照现像之义。今许刘公。已达无心之心。但不合以无心为不应故今双非之也。

    两言虽殊妙用常一。

    一体一用曰两言。体不碍用故无知而知。用不碍体故应而无应。既全体全用故曰妙用常一也。或体有知无知两言用有应无应。两言总之。则有无两言在般若常一也。

    迹我而乖。在圣不殊也。

    迹言也。言是心之迹执我之言。则体用有无见异在圣人得之体。未尝殊用用未尝异体。所以虚不失照照不失虚也。

    △二推释明体用二。初推。

    何者。

    何故体不可名定慧用不可称息应。

    △二释中二。初释体。

    夫圣人(举人显智)玄心默照。理极同无。

    玄心者。心智虚玄。照无照相故曰默照。此则玄心犹属智。默照即理也。智即理故极同。虚无此即前所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也。清凉云。照体无目即是证如。理智虽有二名而无二体。此正明一心理智也。

    既曰为同。同无不极。

    无不极者。盖言於至极也。许刘公既推智即於理。此乃达之於至极不夺云。

    何有同无之极。而有定慧之名。

    定慧者。华严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定者心一境性也。即心冥境之一性曰定。了境之性一曰慧。此皆心境照用也。今既始觉合本内证自心。岂容更立心境可定可慧之解心耶。故责云何有也。若有解心即同分别。

    定慧之名非同(句)外之称也。

    定慧名义即所解之境。必有能解之心。故非同无之妙契。乃知。是妙尽冥符外之名称耳。下先释非同云。

    若称生同内。有称非同。

    若有定慧之称须具心境能所。故非理智同无也。故观云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次释外之称云。

    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

    若知。定慧之称。是内证外之名字。即知非我智体所有也。故上云不可以定慧为名。

    △二释用。

    又。

    释上所推何。故用不可言息应。

    圣心虚微妙绝常境。

    能应之心。本无思虑故。虚寂玄微也。即前所谓心体自然。常境者。常情有无境也。妄心因境而起随境。有无圣智灵明永悟。故妙绝常境即灵怕独感。此明虚无为体。长存以为应本也。

    感无不应。会无不通。

    感属生。应属圣。会即合也。易云。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圣人无心而长应。应之于有感。众生根感则圣应。无不会合。故能应之心无所不通也。

    冥机潜运。其用不勤。

    枢机乃运动之处以喻於智。今由冥寂潜密。即无用之用。故用无勤劳也。前所谓神弥静。应逾动。下责所问云。

    群数之应。亦何为而息耶。

    亦何为者。本自不为也。今何说息耶。故云不可称群数。以息然。刘公所问已达心体。虚无用常无作。但欲体上立定慧之名。用中疑其不应。今但除其疑。不除其解。疑情果遣。体用不二之理自明。则寂而常用。用而常寂。何所惑也。

    △二拣异断常答四。初对妄显真。

    且夫心之有也。

    前问意。所谓体必有知。用必有应。盖以断常之心欲求圣智之异故。今拣破。且夫者。泛叙之辞。心之有者心有知用也。

    以其有有。有不自有。

    有有者。有境故心有知用也。则知用之有不自常有。既由境有则心有。境无则心亦无。此体。此用。不离断常也。

    故圣心不有有。

    圣人之心。体用真常。不因有境而暂有也。

    不有有故。有无有。

    有无有者。有体。有用。全同虚无之有也。

    有无有故。则无无。

    既真心体用虚无长有故。无断见之永无。

    无无故(牒上也)圣心不有。不无。

    不同常见之有。亦不同断见之无。

    不有不无其神乃虚。

    神者。不测也。智之体用不可以有无。测者乃同虚寂故也。此明般若一心体用不同。断常之情惑也。

    △二推释真妄二。初总推。

    何者。

    何故妄心不离有无。真心不有不无也。

    △二别释中。二。初释妄心。

    夫有也无也。心(真也)之影响也。

    有无者妄心也。影响者喻不实也。影有光影及照物成影。今取后义。响有声响及谷中答响。今亦取后义。因物有影。因呵有响。以喻全真心起妄心。由境有故心有境无故心无。有无妄心乃即真之影响也。

    言也象也。影响之所攀缘也。

    言象有无乃妄心攀缘之所。此明刘公以妄心取言象。有无为般若也。略例云言生於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於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又云。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所以达心境有无者。当即妄以会真也。

    △二释真心二。初明即妄之真。

    有无既废则。心(相也)无影响。

    有无妄心由即真。故废而自尽即真。心本无影响之虚妄如。即波了水波相自尽。

    影响既沦。则言象莫测。

    沦没也。泯绝之义。影响妄情既泯。则言教义象。亦绝故云莫测。

    言象莫测。则道绝群方。

    道谓教道也。群方者。不一之法门。所谓寂照定慧体用有无等。本为遣情故立义解。今情亡解。泯教道。法门并绝故曰道绝群方。即观云不可亦不可也。

    道绝群方。故能穷灵极数。

    教道绝故唯证相应。故能穷极智数以至於虚玄也。

    穷灵极数乃曰妙尽。

    妙尽者。智即无知也。

    妙尽之道。本乎无寄。

    智无知故同真理之寂灭。理智不二回绝无可寄也。此则无分别智合无差别理。故清凉云。照体无自即是证如前。所谓妙尽冥符理当如此。岂於此存寂照。定慧之虚名也。

    △二显即体二用。谓问者。体用各陈故有无疑异。今由即妄显真真能境智。故次明即体之用。文二。初正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