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绝句精华(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薛瑩

    瑩,文宗時人,有《洞庭詩集》一卷,已佚,今存詩十首。

    錦

    軋軋弄寒機,功多力漸微。

    惟憂機上錦,不稱舞人衣。

    〔釋〕此詩首二句言織錦女工之辛勞,三四句雖從織錦女工方面着筆,言下有衣錦者但求美觀,不知他人辛苦之意。

    劉得仁

    得仁貴主之子。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歷貴仕,而得仁苦於詩,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

    賈婦怨

    嫁與商人頭欲白,未曾一日得雙行。

    任君逐利輕江海,莫把風濤似妾輕。

    〔釋〕此詩首二句微傷直率,三四句體情恰合。蓋蓄怨甚深者正有此冷誚口吻也。

    趙嘏

    嘏字承祐,山陽人。會昌四年登進士第。大中間,仕至渭南尉卒。嘏爲詩贍美,多興味,杜牧嘗愛其“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吟嘆不已,人因目爲“趙倚樓”。有《渭南集》三卷,編年詩二卷,已佚,今存詩一卷。

    寒塘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經汾陽舊宅

    門前不改舊山河,破虜曾輕馬伏波。

    今日獨經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陽多。

    〔注〕汾陽:郭子儀也。子儀封汾陽王。  馬伏波:馬援也。

    〔釋〕此盛衰無常之感也。結句以景結情。

    冷日過驪山

    冷日微煙渭水愁,翠華宫樹不勝秋。

    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

    〔注〕梨園弟子:《唐書·禮樂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按此詩作者一作孟遲。

    江樓舊感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西江晚泊

    茫茫藹藹失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

    戍鼓一聲帆影盡,水禽飛起夕陽中。

    座上獻元相公

    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雲。

    從來聞説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

    〔注〕陽臺:宋玉《高唐賦序》:“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沙吒利:《章臺柳傳》:“韓翃幸姬曰柳氏,艷絶一時。有蕃將沙吒利劫以歸第。虞侯許俊徑造沙吒利之第,奪柳氏歸於韓翃。”

    〔釋〕《唐詩紀事》:“嘏家於浙西,有美姬惑之。洎計偕,會中元鶴林之游,浙帥窺其姬,遂奄有。明年,嘏及第,固以一絶箴之。浙帥不自安,遣一介歸之。嘏方出關,逢於横水驛,姬抱嘏痛哭而卒。”按《紀事》未言浙帥姓名,《唐人萬首絶句》作元相公,未知孰是?封建社會中,豪强佔人姬妾者屢見不鮮。見諸吟詠者,前有喬知之《緑珠篇》,爲寵婢被武承嗣所奪而作。其歌末句有“百年離别在高樓,一旦紅顔爲君盡”之句。寵婢結其歌於衣帶,投井而死。後有韋莊之《荷葉盃》、《小重山》詞,爲寵姬被王建所奪而作。姬聞之亦不食而卒。此等事,一方面見美色之賈禍,一方面亦以見豪强之暴横,而受其害者惟無告之弱女子耳。

    送弟

    去日家無儋石儲,汝須勤苦事樵漁。

    古人盡向塵中遠,白日耕田夜讀書。

    〔注〕儋石:《漢書·揚雄傳》:“家産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

    〔釋〕以耕讀勉其弟,議論甚正而不腐。

    盧肇

    肇字子發,袁州人。會昌三年登第,初爲鄂岳盧商從事,後除著作郎,遷倉部員外郎,充集賢院直學士。咸通中,出知歙州,移宣、池、吉三州卒。賦集八卷、詩文集十三卷,今佚。

    題清遠峽觀音院(二首)

    清潭洞徹深千丈,危岫攀蘿上幾層。

    秋盡更無黄葉樹,夜闌惟對白頭僧。

    〔注〕清遠峽:《地志》:“清遠峽崇山峻立,中貫江流。”

    風入古松添急雨,月臨虚檻背殘燈。

    老猿嘯狖還欺客,來撼窗前百尺藤。

    〔釋〕二詩寫觀音院景物,得蕭條岑寂之趣。讀之使人具有設身其境之感。

    朱景玄

    景玄,吴郡人,官翰林學士。著有《唐朝名畫録》。

    飛雲亭

    上結孤圓頂,飛軒出泰清。

    有時迷處所,梁棟曉雲生。

    〔注〕泰清:謂天也。

    四望亭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清川。

    每見晨光曉,階前萬井煙。

    〔釋〕此種詩頗有畫所不到處,寫景佳作也。

    項斯

    斯字子遷,江東人,會昌四年登第,終丹徒尉。詩今存一卷。

    江村夜歸

    月落江路黑,前村人語稀。

    幾家深樹裏,一火夜漁歸。

    〔釋〕光景如見。

    薛能

    能字太拙,汾州人。登會昌六年進士第。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李福鎮滑,表能署觀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員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攝嘉州刺史,選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權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廣明元年,徐軍戍溵水經許。能以前帥徐,軍吏懷恩,館之州内。許軍懼徐人見襲,大將周岌因乘衆疑,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能僻於詩,日賦一章,有集十卷,今佚。

    吴姬(十首録一)

    取次衣裳盡帶珠,别添龍腦裛羅襦。

    年來寄與鄉中伴,殺盡春蠶税亦無。

    〔釋〕此詩三四句,蓋憤税重殘民也。衣珠熏香者何嘗知養蠶織絲之苦。故首寫此輩之奢華以增結句之憤慨。

    宋氏林亭

    地濕莎青雨後天,桃花紅近竹林邊。

    行人本是農桑客,記得春深欲種田。

    折楊柳(十首録一)

    和花香雪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

    惟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釋〕楊慎《昇庵詩話》評此詩云:“此詩意言粉飾太平於京都,而廢弛防守於邊塞也。”按楊評是也。蓋用對比作法,不明言作意而自見。

    韓琮

    琮字成封,初爲陳許節度判官,後歷中書舍人,湖南觀察使。

    暮春浐水送别

    緑暗紅稀出鳳城,暮雲宫闕古今情。

    行人莫聽宫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注〕浐水:《説文》:“浐水出京兆藍田谷。”  鳳城:《事原》:“秦繆公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其後言京都之城曰鳳城。”

    〔釋〕此詩因送客出城,忽睹暮靄蒼茫中之宫闕,覺其中消逝了無限興亡往事,乃感於人世光陰,皆從無形無朕中流盡,故有三四句。讀之知詩人對此感慨甚深,與李商隱登樂游原而傷好景難常,可謂異曲同工,蓋晚唐衰微景象,激刺着詩人心情,而有此反映也。

    崔櫓

    櫓(一作魯)大中時舉進士,仕爲棣州司馬,有《無機集》四卷,今佚,存詩十六首。

    華清宫(四首録一)

    門横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雲如夢雨如塵。

    〔釋〕此題唐人作者甚多,崔氏但從眼前所見淒涼景象描寫而昔盛今衰與荒淫召亂之故,皆可從言外得之。

    李群玉

    群玉字文山,澧州人。性曠達,赴舉一上而止,惟以吟詠自適。裴休觀察湖南延致之,及爲相,以詩論薦,授弘文館校書郎,未幾,乞假歸卒。集三卷、後集五卷,今存。

    静夜相思

    山空天籟寂,水榭延輕涼。

    浪定一浦月,藕花閒自香。

    〔注〕天籟:《莊子·齊物論》:“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按籟本簫名,莊子以喻天風。

    〔釋〕詩但寫空寂夜景而相思之意在言外。蓋凡境過於静寂,易生遠思。所思或不一,故不可指實。

    寄人

    寄語雙蓮子,須知用意深。

    莫嫌一點苦,便擬棄蓮心。

    〔釋〕此樂府體,“蓮”以隱喻“憐”也。

    漢陽太白樓

    江上晴樓翠靄間,滿簾春水滿窗山。

    青楓緑草將愁去,遠入吴雲暝不還。

    南莊春晚(二首録一)

    草暖沙長望去舟,微茫煙浪向巴丘。

    沅湘寂寂春歸盡,水緑蘋香人自愁。

    黄陵廟

    黄陵廟前莎草春,黄陵女兒茜裙新。

    輕舟短棹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注〕黄陵廟:《水經注》:“湘水又北徑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徑二妃廟南,世謂之黄陵廟也。”

    沅江漁者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

    長歌一曲煙靄深,歸去滄浪緑波遠。

    〔注〕桃花飯:蘇軾《物類相感志》:“桃花飯,做飯了以梅紅紙盛之,濕後去紙和匀則紅白相間。”按此詩則指漁人所食之紅米飯也。

    〔釋〕群玉詩多寫煙水微茫景象,録此四詩以見一般。

    賈島

    島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人。初爲浮屠,名無本。來東都時,洛陽令禁僧,午後不得出,島爲詩自傷。韓愈憐之,因教其爲文,遂去浮屠,舉進士。島詩思入僻,當其苦吟,雖逢公卿貴人,不之覺也。累舉不中第,文宗時,坐飛謗,貶長江主簿。會昌初,以普州司倉參軍遷司户,未受命卒。有《長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存。

    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鄉。

    〔注〕桑乾:《太平寰宇記》:“桑乾水西北自昌平縣界來,南流經府西,又東流經府南,與高梁河合。”按永定河即古桑乾河,亦名盧溝河。  并州:《元和郡縣志》:“開元十一年又建北都,改并州爲太原府。”按今山西太原縣治。

    〔釋〕王世懋《藝圃擷餘》:“此島思鄉作。其意恨久客并州,遠隔故鄉。今非惟不能歸,反北渡桑乾,還望并州又是故鄉矣。并州且不得住,何況得歸咸陽。”按王説是。

    題興化園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

    薔薇花落秋風起,荆棘滿庭君始知。

    〔釋〕《唐詩紀事》:“晉公度初立第於街西興化里,鑿池種竹,起臺榭。島方下第,或以爲執政惡之,故不在選,怨憤題詩。”按此雖出於怨憤,然以警豪貴之家,亦一劑清涼散也。

    温庭筠

    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孫。少敏悟,才思艷麗,韻格清拔,工爲詞章小賦,與李商隱皆有名,稱“温李”,然行無檢幅,數舉進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成,時號温八叉。徐商鎮襄陽,署爲巡官,不得志歸江東。後商知政事,頗右之,欲白用。會商罷相,楊收疾之,貶方城尉,再遷隋縣尉卒。集二十八卷,今存集七卷、别集一卷。

    彈筝人

    天寶年中事玉皇,曾將新曲教寧王。

    鈿蟬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

    〔注〕寧王:《宗室世系圖》:“睿宗六子,長長憲稱寧王房,憲初立爲皇太子,以楚王有定社稷功,讓位玄宗,薨,追册爲讓皇帝。”  鈿蟬:李嶠《詠筝》詩:“鈿裝模六律,柱列配三才。”張羽詩:“淺按紅牙拍,輕和寶鈿筝。”按鈿蟬金鳳皆指筝飾,其形制不可考。伊州:《樂苑》:“《伊州》商調曲,西涼節度蓋嘉運所進也。”

    〔釋〕彈筝人當係唐明皇宫伎,詩語系追憶昔時而生感嘆,必彈筝人自述而詩人寫以韻語也。

    瑶瑟怨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

    雁聲遠向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釋〕瑟有柱以定聲之高下,瑟絃二十五,柱亦如之,斜列如雁行,故以雁聲形容之。結言獨處,所謂怨也。

    楊柳枝(八首録一)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

    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釋〕結句乃進一層説。塞上三月尚無柳,故曰“三月猶蕭索”。結言縱有柳亦不覺是春時,征人之情苦矣,此所以思之垂淚也。

    添新聲楊柳枝詞(二首)

    一尺深紅蒙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裏許元來别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釋〕此二首皆樂府詞也。前首起句當指衣服言,麴塵色淺黄,深紅一尺,裙色也。此指深紅裙上蒙以淺黄之衣。結句“人”字當本作“仁”,果核内有仁以隱喻合歡之人心中别有人,蓋以諷喜新厭故者,故曰“舊物不如新”也。次首“燭”字隱喻“囑”,“圍棋”隱喻“違期”。“長行”,本古之雙陸戲名,以隱喻“長别”。此首言與郎長别時,曾深囑勿過時而不歸。三四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骰子各面刻有紅點,以喻入骨之相思也。閨情詞作者已多,此二首别開生面,設想極爲新穎,庭筠本長於樂府也。

    蔡中郎墳

    古墳零落野花春,聞説中郎有後身。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詞人。

    〔注〕蔡中郎墳:《吴地志》:“墳在毘陵尚宜鄉互村。”按蔡邕仕至左中郎將,故稱中郎。

    〔釋〕此感己不爲人知而作,以蔡邕曾識王粲,欲以藏書贈之,傷今日無愛才如蔡者,故有“莫抛心力”之句。古來才人類多困厄,然如温之遭際者亦不多。考其生平,既不識宣宗於逆旅,又譏令狐绹之不學,已得罪於庸君權相。既被抑於沈詢,又爲楊收所疾,終生不得一第。既爲親表所侮辱,至不得不改名,又被邏卒所笞,訴之鎮帥而不理。其遭遇如此,故過蔡墳而感慨繫之也。相傳蔡爲張衡後身,未聞何人爲蔡後身,次句不詳。

    段成式

    成式字柯古,河南人,世客荆州,宰相文昌之子也。以蔭爲校書郎,研精苦學,秘閣書籍,披閲皆遍。歷尚書郎、太常少卿,連典九江、雲、廬陵三郡,坐累退居襄陽。集七卷,今存詩一卷。

    漢宫詞(二首録一)

    歌舞初承恩寵時,六宫學妾畫蛾眉。

    君王厭世妾頭白,聞唱歌聲却淚垂。

    〔注〕厭世:倦於世事,猶言死去也。厭,倦也。

    〔釋〕此題曰《漢宫》,實言唐事,與温庭筠《彈筝人》詩同。

    折楊柳(七首録一)

    枝枝交影鎖長門,嫩色曾沾雨露恩。

    鳳輦不來春欲盡,空留鶯語到黄昏。

    〔釋〕此雖詠柳,實借柳以嘆今昔盛衰也。

    劉駕

    駕字司南,江東人。登大中進士第,官國子博士,存詩一卷。

    曉登迎春閣

    未櫛憑欄眺錦城,煙籠萬井二江明。

    香風滿閣花滿樹,樹樹樹梢啼曉鶯。

    〔釋〕此詩寫出城市曉景,如在目前,人但賞其能用叠字,未免皮相。

    李郢

    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御史。存詩一卷。

    山行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涼。

    自憶東吴榜舟日,蓼花溝水半篙强。

    南池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注〕接:《晉書》:“山簡鎮襄陽,童兒歌曰:‘時時能騎馬,倒着白接。’”按接,白帽也。

    〔釋〕二詩皆即目所見,寫來親切有味。

    曹鄴

    鄴字業之,大中第進士。能文,有特操,咸通初爲太常博士,議白敏中謚曰醜,議于璩謚曰刺,其守正不阿如此。後以祠部郎中知洋州。晚唐以五言古詩鳴者,鄴與劉駕、聶夷中、于濆、邵謁、蘇拯數家,鄴才穎較勝。

    庭草

    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

    低迴一寸心,不敢怨春風。

    樂府體

    蓮子房房嫩,菖蒲葉葉齊。

    共結池中根,不厭池中泥。

    〔釋〕此二詩皆有所指。讀者不必强加附會,但從詩語得其大意,自可應用於各種具體之事。詩意主要在三四句上,前首“不敢怨”,後首“不厭”,即詩人命意所在。

    怨詩(四首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