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金台即山居后学 大义 集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由前品诸菩萨敬顺佛意。发愿于恶世中。周旋往返。十方国土。不惜身命。忍难通经。诸大士自谓得无生忍。故能忍诸难事。新得记者。畏娑婆多诸患难。自谓未修忍行。力所不堪。愿于他方受持。文殊意谓。末世法师。流通此经。虽能忍难。不若无难。故当机请问。如来说四种安乐。以示菩萨。得此持经妙行。能悟而修。必安而乐。惟此四行。乃世尊之垂训。初心菩萨。守护家业之良规。吾人躬行是行。涉恶世而持经。入尘劳以应物。无往而不安乐矣。动静一如。身无危险。谓之安。道用充洋。心无忧恼。谓之乐。深造自得。躬行实践。谓之行。附上文。着如来衣。则法身安。入如来室。则解脱心乐。坐如来座。则般若导行而进。故名安乐行。附下文住忍辱地。故身安。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故名安乐行。

    △二示方轨。分二。初文殊请问。二如来垂答。初又二。初叹深位如是弘经。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难有下。指持品。深位菩萨。能于恶世。奉命弘经。

    △次问浅行云何宣说。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一万四千新记之者。于恶世中。云何行履。能说是经。得无诸难。必以文殊请问者。示正智发正行也。

    △二如来垂答。分二。先总标章门。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四法下释。继三业云大悲者。以三业既正。则正智真净。既得己利。须起悲利他。必悲智相济。乃于恶世演说是经。方无诸难。四行少一。不可为人师。亦无益于己。岂持经哉。苟持已有法。诸难自远。故当安住四法。

    △次详释四行。分四。初身安乐行。二口安乐行。三意安乐行。四誓愿安乐行。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初总标行近。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处乃身之所践之境。行近乃身之践境之行。趋操谓之行。狎习谓之近。二者不违于道。是菩萨行近之处。此身行之要也。

    △二别释行近。分二。初释行处。二释近处。初又二。先明事行。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二处各有事行理行。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碍。然后说法利生。触处安乐矣。地以持载为义。无所不载。忍辱即地。亦无不载。无取舍爱憎故。化强暴之世。以忍辱自处。故云住。下三句释。谓行处必住忍辱地者。六度虽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于忍。趋事而动。悔吝生焉。故须忍以御之。惟能忍。于刚则柔和以应之。则物不能挫。此柔和非是媚佞。以接物之时。心气温和。不施之于刚暴。不专之于乖忤也。惟能忍。于逆能善顺以接之。则物不能害。此善顺非是谄曲。乃人情活变。不拂其性。诱彼从化也。惟能忍。于事能审。而所施不暴。处事安详。外之柔和善顺也。惟能忍。于微能察。而所遇不惊。心安于理。内之柔和善顺也。所谓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若事上见得透。则一时浮议不能惑。胸中持得定。则一时浮气不能动。此道人处世之良方。亦持经之妙诀也。

    △次明理行。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法即一切行法。虽行是法。而不住相。名无所行。若有所则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敌。横逆有不免焉。即所行之法。而观一切诸法。如实相无相。即无所观。亦无所行。亦不分别。观无所观。行无所行。情识都忘。是非双泯。世出世法。打成一片。方名平等观法。菩萨趋操。如是而已。此中柔和即伏忍。善顺即顺忍。又复等即无生忍。不行不分。即寂灭忍。前二生忍。后二法忍。

    △二释近处。又二。初事行。二理行。事行中先明远。次明近。初又分十。初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恐流俗阿师。窃权势而侈骄奢。取供养苟于媚幸。一有至此。则荒于苞苴肮[骨*藏]。恨有所未详。奔于掉尾乞怜。虑无所不至。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于道哉。由是诫之不可近也。问。如来不弃十六国王。什奘等皆赖人主行道。此诫不近者。何也。答。但诫其不应为而为之。非诫其当然而不然者。况佛法付于王臣。安得一概绝之。果有弘护之王臣。必是法身大士而来。非斯人与而孰与哉。但戒党佞。不戒党贤。展缩之机。贵在活泼。不可泥言失意。然虽近有道。终不至胁肩谄笑。方为吾徒之善道也。

    △二远邪人。

    不亲近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不秉正教。故名外道。梵志即婆罗门。此云净行。又云净裔。其人种类。自谓从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即在家外道。尼犍此云离系。即出家外道。牛狗之戒。断常之见。顺之妨正。逆之取怨。不若远之。息诸异见。所谓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无憾焉。文者歌诗之流。笔者铭赋之类。显德谓之赞。寄情谓之咏。四围之典。尽非方外之谈。六书奇绝。总属雕虫之技。近之无益。避之者良。杜异端也。路伽耶。此云恶论。逆路伽耶。此云恶问。恶问非请益之机。恶论非文会之友。酬答则困于求疵。讨论则封于矛盾。道不同不相为谋。远之为计。离曲辩也。今虽戒。若欲御外侮。不妨习晓。但不可忘弃本宗。一味着耳。

    △三远险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至)种种变现之戏。

    叉打也。扑小击也。那罗此云力。即角力戏。彩画其身。缘幢倒掷。种种变现。幻术之类。以上诸人。礼乐之家。尚有耻于纲常。出俗道者。宁无亏于篇聚。吾党当龙象之权。理合庄重。翔而后集可也。

    △四远恶人。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旃陀罗。此云屠子。亦云严帜。谓帜然造业。而自严饰也。白虎通云。四时之畋。总名为猎。易曰。以佃以渔。注云。取兽曰畋。取鱼曰渔。此等皆有杀害之心。名恶律仪。亲近者令人无慈。如是人来。当为善巧说法。回其杀害之心。不可希望利养也。

    △五远二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至)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二乘之人。沉空滞寂。不发大心。近之者令远菩提。西方三乘人不杂居。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化。不妨顺其小志。随宜而说。亦不可有希求之心。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欲想能杀菩提心。深防欲之过患。故戒之。尚不起想。况复形交。或有染其形容姿态。须以九想治之。处女未嫁之称。寡女无夫之谓。女非法器。难为主伴之交。授受不亲。庶免桑间之刺。不生欲想。乃临事之大节。不与共语。斯避讥之细行。不乐见者。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也。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不男坏乱菩提心故。五者。谓生犍妒变半也。生者。从生已来便无。犍者。以刀去其势。妒者。见他行淫方起。变者。遇男变女。遇女变男。半者。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五不女者。谓螺筋鼓角脉也。

    △八远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昔阿难问佛。如来灭后。见女人云何。佛言。勿相见。设相见。勿共语。当专心念佛。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至)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露齿笑。现胸臆。增他不善心故。为女说法。当避讥嫌。尚不宜亲厚。况复余事乎。

    △十远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沙弥初入佛法。多存俗情。畜养易致扰恼。所谓严训乏慈。宽待失教。是皆烦于心。同学无规箴之益。所谓和则疑其狎。切则恶其猜。是皆扰于念。不畜不近。风节自高也。先明远竟。

    △次明近。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至)是名初亲近处。

    前离十种恼乱。即戒。今坐禅是定。远离喧杂。念念与实相相应。故云修摄其心。是名一句。总结。

    △二明理行。

    复次菩萨摩诃萨(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此即慧也。上近处以戒定为体。此以观智为体。远俗尘而戒行精严。敛游念而湛寂斯生。定力既深。智光灼发。三学备矣。六度是修。为正身之妙行。乃成佛之枢要也。观一切法空者。谓修安乐行之菩萨。从正定心中。起观照慧。观察世出世间。一切三科七大。生死涅槃。种种当体真净。不受一尘。故云空。即第一义空也。如实相者。以一切众生心境诸法。皆同诸佛所证实相。十如平等。无动无坏。离妄缘故。不颠倒者。即度一切苦危。远离颠倒。乃实相之用也。不动者。观江河竞注而不流。了知见随缘不变。乃实相之体也。不退者。众生分上实未曾退。真如随缘不减也。不转者。诸佛分上实不曾转。真如随净不增也。不颠倒。正见也。不动转。真知也。见不颠倒。诸法有无亦不分别。心无动转。摄心不动如须弥山。菩萨具正知正见。故如是观一切法也。如虚下喻也。标定虚空无性。言说不及。不生下。释上虚空无生出起名相等性。则诠示不及也。观虚空过去无所有之生性。故不生。察虚空现在无所有之出性。故不出。究虚空未来无所有之起性。故不起。三际皆无。一空独存。空无定名。壅则成色。通则成空也。亦无定相。方器则方。圆器则圆也。实无所有一定之性。诠说不及。故言语道断也。实相理境。亦如是观。实相体中。亦无所有之性。故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以过去不生。现在不出。未来不起。三际不迁故。察实相之无名。无生佛之假名。究实相之无相。无生死涅槃等相。故云实无所有也。无量无边者。虚空不可穷极。是实相之广大也。无碍无障者。虚空不可分辩。是实相之通达也。虚空如是。实相如是。一切诸法性自寂灭。何言说之可及哉。凡可说者。但从因缘而有。颠倒而生。故有一切言说。当知不从缘有。不从倒生。竟不可说。故云一切语言道断也。盖心体本寂。相待成摇。由见颠倒。则法有生有起。故心有动有转。若舟行而岸移也。能如实相而观。于心不动不转。于法不生不起。若风止而波澄也。心法一也。倒心观之则妄境纷拏。实相观之。则真境自寂。修安乐行者。常乐如是而观一切诸法如实相者。是名菩萨第二亲近处也。

    △二偈颂。有二十八行三句。分二。初二十三行。颂上长行。二五行三句。结明行成。初又二。初十五行。颂二处事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无怖畏心。即上住忍辱地心不惊也。增上者。谓于最上人法生慢。未得谓得之类。三藏者。佛在波罗柰。最初为陈如等说修多罗藏。又在罗阅祗。最初为须那提说毗尼藏。又在毗舍离猕猴池测。最初为?耆子说阿毗昙藏。即小乘三藏也。习近小乘。妨弘大法。故须远之。名字者。谓假名罗汉。非实证也。求现灭度者。欲速取证。非大法器。故弘大法者。不得亲近。不希望者。古有未尝为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毫财。方可谓之不希望也。屠杀也。分割其肉曰屠。脍细切肉也。贩者买贱而卖贵也。炫者卖也。此等皆非清净之行。故宜远之。入里乞食者。杂阿含云。有一羊。往粪聚饱食还群。贡高自倨。比丘亦然。得四事供养已。起染着想。不知出要。毁蔑他人。我得彼不得故。是为羊比丘乞食。若师子王。遇大兽即啖。不味不着。得小兽即啖。不鄙不薄。比丘亦然。得四事供养已。不起染着心。自知出要。无增减心。是名师子比丘乞食。又比丘未得食前。应念为修道故。补饥疮故。既得食已。为报施恩。念道不辍。宝云经云。乞食应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一分与丐人。一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八行。颂二处理行。分二。先二行半。颂行处理行。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上中下三乘也。问。中下应不行。上是一乘。菩萨所当行者。今云不行。更行何法。答。即此一乘更无别法。言不行者。非竟不修一乘之意。谓修而无修。行而无行。若实有所行之法当情。即有能行之人在心。物我成。是非起。患难生。而安乐丧矣。有为世间法。故不实。无为出世间法。故实。实相本自绝言不可分别等。此颂又复于法无所行等也。不得二句。谓不得于诸法上生妄知见。当起正知见也。以理融之。无一切差别等相。法法皆同一法故也。

    △次五行半。颂近处理行。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颂上观一切法空等文。无有二句。即真如实相。随缘非常。不变非断。不断不常。果生因灭也。一切诸法。本非断常有无等。但以颠倒妄想分别。是有是无等。竟不知不有不无。非实非虚。无生无灭。究竟平等也。在于下。明置心一处。不使入草。如须弥山安住不动。如实相之理观一切法。如虚空常住一相。无差别相也。

    △二五行三句。结明行成。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由事行成。则外仪无失。由理行成。则内心无滞。故说经无怯弱也。菩萨有时下。释安乐之因。因入静室修禅定。故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正忆念修智慧。故离诸取着。得法无我。内无颠倒。心安不怯。故安乐也。初法。即正身也。身安乐行竟。

    △二口安乐行。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先标章。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应住安乐行。

    标口安乐也。

    △次释行法。分二。初明止行。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口下。不说过。问。人有何过。经有何过。答。经有大乘小乘。人有大机小机。以乘对机。随宜难解。经有显性废权立实之过。破相隐实开权之过。人有执理不信渐修之过。执事不信顿悟之过。苟性相双融。经有何过。事理无碍。人有何过。若说有过。则恼乱其听受之人。非口安乐。故戒之。亦不下。不轻慢。言弘经者不可倚恃法华之圆。而轻蔑偏权之法师也。佛尚以异方便。助圆实之正道。后世弘经。岂可轻慢权小。须顺佛意。将护物机。故戒之。不说下。不叹毁。先不说一切人。盖受质二仪。天然之性。未尝不全。血气之情。未尝不偏。夫人之恶闻其失。故不谈人短。好誉者必善毁。故不称人长。善齐物者。不齐而齐之。则无物不齐矣。次别举声闻。此等根性不定。若赞二乘之美。令彼退大取小。若毁二乘之恶。令其小大俱失。所以毁赞都不应也。大论云。自赞。自毁。赞他。毁他。如是四法。智者不为。何以故。自赞者是贡幻人。自毁者是妖惑人。赞他者是谄佞人。毁他者是谗贼人。一有于此。非口安乐矣。又亦下。不怨嫌。若谓其所承之人。及所秉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谓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安乐行人。为弘大典。将护小行。怨嫌俱舍。方名正行。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心。

    △二明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令得一切种智。

    善修如是。承上不说过乃至不怨嫌。心无所著。必不执大而轻小。但随顺物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济度。但以大乘训导。有二意。若见其无大机而为说小。但令得方便小益。若不见其无大机而为说小。则妨其大缘。但为说大。无二之咎。又小乘但知行布。不识圆融。难问虽多。凡圣依正之法。不出十对。一迷悟乖角难。二事理相违难。三权实未明难。四体用不合难。五性相隔碍难。六心境分别难。七智行参差难。八修证浅深难。九因果各别难。十生佛尊卑难。若未明此十对归一实相者。悉是小乘。设有此难。就其心之易明而引导之。或问一而十难皆通。令彼一言醒悟。回小入大。趋造菩提种智也。

    △二偈颂。有十六行半。分二。初十一行半。颂上长行。二五行。结明行成。初又二。先七行半。颂止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欲口安乐必说法。欲说法必择地。升座。澡浴。着衣。内外一如。然后随问而说。随义而答。皆使发心入道也。懒惰妨勇猛。懈怠妨精进。忧恼妨安乐。菩萨慈心说法。方能离诸障碍。上约止。今约行。故不详对上文。

    △次四行颂观行。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至)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说无上道。颂但以大乘解说。但念成佛。令众成佛。颂一切种智。是则大利。其利有五。一昼夜无间说。显法体常恒益。二缘喻无量说。显妙用无穷益。三咸令欢喜说。显慈悲广大益。四不望四事说。显成就四德益。五自他成佛说。显佛慧平等益。

    △二五行结明行成。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至)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心无等。内无过恶则外难不生。及骂等。详持品偈。智者下。内有善法所以行成。其人下格量。口安乐行竟。

    △三意安乐行。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先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标意安乐也。

    △次释行法。分三。初释止行。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至)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无怀下。不嫉谄。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形仪。险曲为性。诳者为获供养。矫现有德。诡诈为性。小随之三。嫉妒违慈悲之心。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被障。将何上求佛道。若慈悲有妨。将何下化众生。菩萨修意安乐行者。须戒之也。亦勿下。不轻骂。倚圆行而呵责权行。故云轻骂。倚圆教之长。求权教之短。退彼学佛道者之善根。故戒之也。若比丘下。不恼乱。疑悔者。疑其所得之非。悔其所失之大。所以下。徴释。去道失智之意。厌生死懒化导。名懈怠。悲华经云。二乘为懈怠人也。又亦下。不诤竞。颠倒分别诸法有无等。名戏论诤竞。以上皆意地微细邪行。故止之。遗教经云。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不得脱。是故比丘当须舍离也。

    △二明观行。

    当于一切众生(至)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十二类生。都纳在吾恻隐之心。愍其沉迷。运悲思济。舍我其谁乎。慈父者。我之四十二位功德。尽在如来范围之内。檃括规正。舍如来又其谁乎。大师者。菩萨之道。皆我之成法。文殊成我智。普贤成我行。非观音不成我普门之德。舍净藏孰能与我转邪之益乎。当深心恭敬。集彼十方群贤之法。成我一身之道。非师而何哉。平等者无党心之私。顺法者乃称理之谈。不多不少者。量其机之利钝。不为多说者。贵不失人亦不失言也。爱法多说。心不平等。意岂安乐。

    △三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恭敬尊重赞叹。

    意既安乐。说是经时。一切诸难。何以加焉。故云无能恼乱。得好同学者。我以贤党人。人亦以贤党我。所谓朋自远来也。得众听者。内德自充。必徴信于人。人皆我从矣。所谓德不孤也。听则学我所持之道。持则咏我所诵之德。诵则思我所说之义。说则传我之道。书则笔之于文。自书人书。供养赞叹。行成感报。如是。

    △二偈颂。有六行。分三。初二行颂止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质则朴素。直不偏此。苟能实践。则言行不枉。何谄诳之有。直乃入道之基。故常修之。不轻下。颂上可知。

    △二三行颂观行。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至)说法无障碍。

    忍为四行之宗。故文中每举。修慈下恭上平等之行。能破憍慢。行质直柔和忍辱之道。故无障碍之难也。

    △三一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智者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护机如子。敬佛如父。一心安乐。三业清净。能行是道。孰不爱敬哉。意安乐行竟。

    △四誓愿安乐行。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初明行法。二叹经法。初又分三。初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标誓愿安乐行也。四行标章。五种法师互举。

    △二释行法。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在家出家者。四众也。四众虽有僧俗之别。同在三界之中。皆以苦为乐。安乐行菩萨。于此众中。应生大慈之心。先拔出三界分段之苦。与其三乘圣所称赞之之乐。非菩萨者。不发大心。二乘人也。虽有声缘之别。同出三界。皆以乐为苦。菩萨于二乘中。应生大悲之心。拔出变易生死之苦。与一乘诸佛智慧之乐。应作下。坚固愿力也。则为大失者。以众生具有智慧德相。小圣以小智为足。有如来宝藏而不能得。有广大威神而不能用。故云大失。此句总标。下释三失。如来随宜说法。权智也。谓三乘之法。不得已而随机敷演。实非本怀。二乘不解。执为实证。不求胜进。大失一也。不闻不知不觉者。不解一乘实相也。一乘妙法。实为二乘所说。由不闻是经。是决了声闻法。则不知如来但为教菩萨事。亦不觉自己所证非究竟灭。大失二也。不问不信不解者。谓不知先三后一说法之仪式也。由不问此三乘法。是方便逐机之谈。则不信此一乘法是平等佛慧人皆有分。而不解如来出现大事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大失三也。其人下。正发誓愿。谓三失之人。虽不问三乘是诸佛方便。不信一乘是众生等有。不解是经为彼所说。彼虽如是。我当起大慈悲而度脱之。得菩提。上求也。随在何地。下化也。谓彼虽无意求妙法。随彼在何地位。人天令出三界。二乘令入一乘。皆以如来自在神力。无量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一乘平等妙法之中。究竟得一切种智之果也。

    △三结行成。又二。先明行成无过。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由誓愿安乐。则无嫉恚懈怠谄曲。诸过失也。

    △次明行成利益。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常为下。有大慈悲。故大众悦服。四事供养也。虚空下。行与法胜。故诸天归向。尊法敬人也。凡有问难。必有折挫。得其卫护。则正念不失。说必投机。皆得欢喜也。所以下徴释。显三世佛皆护此经。不但诸天侍护也。

    △二叹经法。分二。初法说。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昔未显说。故昔不得闻。无量国中者。约处则边邦下里。不闻不见。约时四十年前。无量土中。久默斯要也。何况下。显今日得闻。

    △二喻说。分二。初不与珠喻。喻昔未显说。二与珠喻。喻今日得闻。初又二。先喻说。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喻有六。譬如下。威伏诸国喻。俱舍云。南洲人寿八万岁时。有轮王出。人寿减损。众恶渐盛。故佛出。金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具说有四。若刹帝利种。受灌顶王位。于十五日。斋戒之时。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具足毂辋。舒妙光明。来应王所。此王定是金轮王。余三例知。四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慈恩云。金轮望风顺化。银轮遣使方降。铜轮威镇乃服。铁轮奋戈始定。今以轮王喻如来。有禅定智慧。故云强力。轮王为正统之主。握六龙以象干。参七凤以膺鼎。帝心简在。作百世之君师。四海一人。当万民之父母。故云圣王。威伏诸国者。喻阴处界等境。乃文乃武。大彰赫奕之风。来享来王。坐受玉帛之贡。乃轮王之威伏也。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说法教化。降伏烦恼诸魔。乃如来之威伏也。而诸下。小王不顺喻。小王乃傍僭之主。方命虐民。喻诸烦恼五阴等魔。未得无漏智慧调伏。名不顺命。时转下。起兵往伐喻。鸣鼓声罪曰讨伐。种钟兵者。七贤中所修方法为前军。初二果所修方法为次军。三四果所修方法为后军。所破者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寇仇。能破者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王见下。有功欢喜喻。喻佛见众生修进断惑有功。亦大欢喜也。随功下。随功赏赐喻。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城邑。喻四果。衣服喻惭忍善法。严身具。喻助道善法。种种七宝。即七觉支。象马车乘。即尽智无生智。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即七贤位也。小乘破见思有微功。佛随其精进功能。而赐诸禅定等。唯髻下。不与珠喻。髻喻权。珠喻实。言髻中明珠有。实为权所隐也。在顶上者。极果所宗也。有出分段生死之机。为小功勋。有出变易生死之机。为大功勋。未有大功。忽赐髻珠。诸眷惊怪。喻众生大机未动。忽说此经。二乘疑惑。菩萨惊怪也。所谓轮王之宝。不落余人之手也。

    △二法合。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次第合上六喻。如来下。合威伏诸国喻。而诸下。合小王不顺喻。如来下。合起兵往伐喻。王有象马车步种种之兵。佛有贤圣诸将。小乘初果为贤。二三四为圣。又初果为圣者。拣前凡位故。大乘住行向为贤。十地为圣。其有下。合有功欢喜喻。于四下。合随功赏赐喻。根力即七科中根力。修此根力。不漏落于六道生死。故名无漏。涅槃即小果真空。能防见思之非。御生死之敌。故名城。而不下。合不与珠喻。

    △二与珠喻。喻今日得闻。分二。先喻说。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至)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如转下。有大功勋。勤王有补衮之劳。征伐有勘乱之策。喻灭惑有智断之功。进修有大乘之机。故心甚欢喜也。以此下。与珠。四十余年。为权所覆。故云久。解髻即开权。与珠即显实。喻法华开显。久默斯要。秘而不谈。故云不妄与人。

    △次法合。

    如来亦复如是(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如来下。合大功勋。大集经云。知苦坏五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主魔。即欲界主。乐着邪见。憎嫉一切贤圣道法。名天主魔。大功勋者。如来见此贤圣。已除界内烦恼。不为魔网所罩。灭三毒苦。因出三界苦果。破众魔之孽网。得自法性。证自涅槃。故大欢喜也。此法下。合与珠。一切智者。一切法能知能解也。多怨者。如五千退席。犹多怨嫉也。难信者。如中下之机。譬喻因缘方始信解也。于诸说中者。于已说今说当说中为第一也。如彼下。提喻。秘密者。诸佛心宗。如珠在髻中也。最上者。如在王顶也。四十年于生死长夜。守此时机。故云长夜守护也。

    △二偈颂。有三十七行半。分二。初十四行半。颂上长行。二二十三行。总结行成。初又二。先四行。颂释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至)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初一行。明忍辱哀愍。乃能弘经。下颂上可知。

    △次十行半。颂叹经法。分二。初四行颂喻说。二六行半颂法合。初又二。先三行。颂不与珠喻。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至)奴婢财物欢喜赐与。

    前喻有六。今颂随功赏赐。余皆义含次。

    △一行颂与珠喻。

    如有勇健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力能趣实。故云勇健。依理起精进之行。故云能为难事。今佛解权赐实。如王解髻赐珠也。

    △二六行半。颂法合。分二。初三行半。颂合不与珠喻。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至)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虽为法王。于法自在。先以忍辱为涉俗之大力。智慧为自利之宝藏。次以大慈悲心。观机逗教也。受诸一句。世间因果也。欲求一句。出世安乐也。与五阴魔战。破世间果。不受诸苦。与烦恼魔战。灭世间因。不受诸恼也。为是众生。说谛缘种种之法。三乘九部之经。令出三界。而得解脱也。

    △二三行。颂合与珠喻。

    既知众生得其力已(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其力者。精进力也。不妄开示者。大机未熟也。正是时者。开显时也。对长文可知。

    △二二十三行。总结行成。分三。初一行半。结劝四行。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二二十行半。行成感徴。分二。初四行半。明三障感报。二十六行。明梦境徴相。初又三。初一行。报障清净。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此转现报也。转报障者。灭顺现衰恼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由中达外。理诚然也。

    △二二句。业障清净。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此转生报也。转业障者。灭顺生恶业故。恶业之因。应感恶果。由持经力。转业因而得好果。现在不作贫穷业。未来不生卑贱处也。

    △三三行。烦恼清净。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至)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转后报也。转烦恼障者。灭顺后粗报故。众生下。明转贪障。多贪欲者。为人忽慢。障生梵天。今贪欲障转。故人人乐见。不敢忽慢。人人景仰。如慕贤圣。天童给使者。不障生梵天也。刀杖下。明转瞋障。瞋如刀箭。瞋似毒药。瞋能恶口。内瞋障转。内之刀杖既舍。则外刀不伤。内之毒药既除。则外毒不害。内瞋既无。不触犯于人。纵欲恶骂。非理枉加。口则闭塞。不能恶骂也。既不为人加害骂辱。则游行之处。无所畏惮。怖障永离。游优自在。故如师子王。智慧下。明转痴障。愚痴能障智慧。今愚痴既转。则智慧灼发。光明如日之照也。

    △二十六行。明梦境徴相。分六。初一行半。梦诸佛说法。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至)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由前四行功成。加以弘经之力。化功归己。果相先彰。故于梦中。见种种妙事。并是未来后报之相。

    △二一行。梦八部围绕。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

    △三二句。梦自身说法。

    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四六行半。梦闻法得记。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至)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又见下。见佛放光说法。见身下。闻法欢喜供养得证。佛知下。蒙佛授记。

    △五一行半。梦修禅见佛。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六五行。梦八相成道。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至)如烟尽灯灭。

    初四句结前起后。又梦下。历见修进成佛始终之行也。诸佛之果。由行以致。安乐行人。先见其相。克果必矣。梦作国王。即降兜率。托阴。降生。三相。舍宫殿五欲。诣道树等。即出家之相。成道必降魔。即成道降魔二相。转法轮。入涅槃。二相如文。畑尽灯灭。喻机尽应灭也。然皆以梦而说者。欲令行人观一切法空。无所有。但以因缘颠倒生。自虽见佛闻法。乃至圆成佛果。皆为梦事。了不可得。无有常住。亦无起灭。常观是相。然后于一切处。得真实安乐行也。

    △三一行。总结利益。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上因迹门弟子通经。文殊请问。如来示规四行已竟。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由前安乐四行。能令行人。现生转障。当来成佛。有此胜利。恐人闻是法。无有证据。故假他方菩萨。闻四行之妙。即请娑婆弘经。佛即止之。意显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故从地涌出。若干等众。唱导之首。以四行立名。证佛言不虚。发事不妄。为使而今而后。谛信无疑。进修有据也。师严道尊。鞠躬祇奉。如来一命。四方奔涌。故言从地涌出。又以人显法。借事明理。以立其名。所言地者。菩萨智所住地。诸佛本所源地。一切诸法寂灭无为。实际理地。言涌出者。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圆彰化育也。又前明所修四行。住忍辱地为宗。今能修之人。若干等众。皆从忍辱地涌出故。文中不许他方者。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地涌出者。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此品虽是结前妙行之要。实为破近显远。开本寿量之由致也。

    △二发本门弟子通经。弥勒腾疑。如来开本寿量。分三。初从地涌出。二弥勒疑问。三如来详答。初中又三。初他土菩萨请命。二如来止他召此。三下方菩萨涌出。且初地土菩萨请命。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他土菩萨。闻四行功德。发愿住此弘宣。是故请也。

    △二如来止他召此。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护持读诵广说正经。

    如来止他有三意。他方菩萨。各有己任。若住此弘经。废彼利益。又他土菩萨。于此土结缘事浅。虽欲弘经。必无巨益。又若许他方不得召下方。下方菩萨不出。近迹不得破。远本不得显。有此义故。止而不许。召下方菩萨亦三。以是我弟子。应弘我法。又结缘深广。必获巨益。又得开近显远。是故止彼召此也。

    △三下方菩萨涌出。分二。初经家叙相。二赞叹问讯。初又分五。初地裂涌出。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地裂者。地下覆本眷属。如迹隐本。今欲开迹显本故地裂以表之。夫圣贤之道。出处有时。地未裂之先。乃潜龙之象。故群贤之道。屈而隐之。既裂之后。乃见龙之象。群贤之道。当申而显之。此隐以处己。显以利物。悲智兼济也。承召而来。如龙吟雾起。虎啸风生之状。故云同时涌出。

    △二菩萨身相。

    是诸菩萨身皆金色三十二相无量光明。

    △三菩萨住处。

    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屈子天问云。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灵曜安藏。周拱辰曰。安藏者。藏于何所也。山海经云。常阳之山。日月所入。穹天论云。日绕辰极。没西而还东。不出入地中。据山海则日藏地中。据穹天则日藏空中也。吾安得凌倒景。骑日月。出入天地。而一扪视乎。晋书天文志云。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苟地不空。日何行焉。是皆不知日月绕须弥也。今准内教。日月在须弥山腰。转照四洲。因娑婆是侧世界。故见日月有上下也。华藏世界。有无量幢。一幢有二十重世界。今娑婆在华藏一幢中。第十三层。涌出之众。在十三层下。十二层上。虚空中住也。晋书虽云地空。不知地下有世界也。又下方者。法性之渊底。玄宗之极地。在下不属此。空中不属彼。非彼非此。住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亦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中道也。问能修之人。不言别世界。而言此娑婆者。何也。答。娑婆名堪忍。安乐行以堪忍为栖止之地故。问。在此界不在上方在下方空中住者。何也。答。四行以忍为宗。修忍以谦下为本。住下空中者。则谦卑忘我。以无住为空故。

    △四闻召故来。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发来之意。闻命故来。弘法故来。破执故来。显本故来。

    △五眷属众多。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唱导之首是师也。各将六万恒沙。是六万恒沙之师。一一各将六万恒沙之徒也。此一师有六万恒沙之徒。而六万恒沙之师。所有之徒不可知其数也。此是能况。况将下。是所况。文有八层。皆是前止他召此科中。自有六万恒沙等。等字中之所发出。今所况之众。是六万恒沙首领之外。更有首领。徒众之外。更有徒众。故佛以等字摄之。经家以五万四万。乃至一千一百。一十一弟子等。表而出之。所况之首领。所将之徒众。各各不同。有将五万恒沙眷属者。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沙眷属者。此一层。徒少师多转过上也。况复乃至一恒沙。至那由他分之一者。此二层。亦师多徒少而过上也。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者。此三屠。减其徒而增其师也。况复亿万眷属者。此四层亦减徒而增其师也。况复千万。乃至一万者。此五层。徒少师多也。况复一千。乃至一十者。此六屠。徒少师多也。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此七层。亦徒少师多也。况复单己者。此八层。不领徒众之人。反多于上领徒眷之数也。愈况愈多。弥显无穷无尽。故以七重况复字显出。单己乐远离者。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人我双忘。情识都遣。生佛平等。无二无别。故云单己。远离者。离二种生死之行。二种涅槃之行。唯乐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故上云虚空中住也。此中以人情往望。谓领六万五万者为多。三二一者为少。单己者只独。若依文推寻。六万五万者为少。单己者为多。下偈云单己独处者。其数转过上。乍观之。有师弟之分。多少之别。细察其人。则后后多于前前之数。详审其行。则后后胜于前前之德。此涌出之来仪甚妙。而经家之行文更巧也。如是等众。从下发来。雍雍肃肃。如水涌云奔。塞满虚空。难以数知。故云如是等所不能知。

    △二赞叹问讯分五。初海众赞叹。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至)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种种赞法者。或赞多宝愿力弘深。处处听法。或赞本师随机敷演。不生疲劳。或赞分身神通妙用。感应自在故。默然坐者。摄尽今时。全归实际也。四众亦默然者。师资道合。不动纤毫也。五十小劫如半日者。明不思议延促之事。自在神通之力也。令众如半日者。促彼长劫。令其见短也。问。降生皇宫。入灭双林。自始至终。仅八十年。今菩萨赞佛五十小劫。如来默然亦五十小劫。令诸大众如半日。得无大荒唐乎。答。此佛不思议境界。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延促自在。念劫圆融。不可心量测其长短。大经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安置过去世。即长即短。又何疑乎。尔时四众下。即狭而见广也。凡夫肉天二眼。通碍不同。圣人法慧二眼。胜劣各别。任其自力。所见不远。今忽见远者。即如来神力也。遍满虚空者。显菩萨所证。弥法界之真理也。

    △二上首问讯。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身乃履践。万行赖修。故正身名上行。口能宣说。无边妙义。故正语名无边行。意无嫉谄。平等说法。故正意为净行。大悲愿力。令众住是法中。故正大悲为安立行。启发法门名之为唱。引接物机名之为导。此四菩萨。乃六万恒沙师中首领。故云唱导之师。少病少恼二句。问如来安乐。已离世间有漏五阴。岂有病恼。盖欲示同人法。顺土常仪。故须问病恼耳。所应度下。问众生易度。身乃载道之器。吉凶忧豫。日用相关。故首问之。众生乃受道之资。道之穷通。盖系乎此。故次问之。偈颂二问。可知。

    △三佛答安乐。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先答安乐。次答易度。所以下。徴释易度之意。有二是诸下。明根利德厚者。世世已来。常受大化。正显寿量本门所化故。始见我身。即秉华严。入如来慧。果熟易落。此一类众则易度也。除先下。明根钝德。薄者。世世已来。不受大化。乐小求证。为此等人。故须开顿说渐。历前诸教。而调伏之。亦令此人。今闻法华。入于佛慧。所谓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去来坐立。曾无他事也。

    △四偈颂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重言善哉者。赞佛权实双用。大小等利也。能问者。身子等三请也。甚深智慧者。三周开示诸法实相也。信行即信解体信。又信作佛时行菩萨行也。又能问四句。起下弥勒请问。开本寿量。我等随喜也。

    △五如来述叹。

    尔时世尊赞叹上首(至)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嘉其能发随喜。故重言善哉。正显能于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也。上从地涌出竟。

    △二弥勒疑问。分二。初此土菩萨疑。二他土菩萨疑。初又二。初长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至)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弥勒并诸菩萨。所以疑问者。自初寂场已来。至今灵山已往。十方大士来会。虽不可限。我以补处智力。悉知悉见。而于此众不识一人。然我游化十方。觐奉诸佛。所有大众。决所谙知。今就履历之处推之。亦所不识。又彼大士前进。弥勒末学。后不知前。故所不识。又彼大士本实相底。应现十方。所有真应。非弥勒境界。是故不识。又佛托弘经。召诸菩萨。密开寿量。非时众所知。故假弥勒等疑念。以发起耳。时弥勒下。意谓群贤下涌。已骇众心。多劫半日。孰能不怪。八千恒沙菩萨。既惑已然之迹。慈氏以补处之智。欲究所以然之故。故疑迹成颂而请。用释自他之疑也。

    △二偈颂正问。十九行半。分五。初一行一句。问从所来。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至)是从何所来。

    问发足之处也。意谓黄河九曲。出自昆仑。人行万里。岂无原籍。依正相依。原居何地。

    △二一行三句。问何缘来。

    以何因缘集巨身大神通(至)为从何所来。

    问地涌之由也。凡物之动变。犹关休咎。人之举措。能无谓乎。故云以何因缘集。巨身下。谓地涌之众。容仪挺特。智力异常。众所乐见。故耸动众问也。

    △三九行叙数无量。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四二行问师是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修习何佛道。

    谁为说法教化者。谓闻思之益。非无所师。开茅塞者其谁乎。谁发心者。谓图南九万。贵在初步。指南者又谁乎。称扬佛法以利他。受持读经以利己。修之习之。非无授受。敢问所宗之师。复是谁乎。所谓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也。

    △五五行半请答原委。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至)惟愿决众疑。

    初二句叹德。住在空中。神力也。种种赞法。智力也。四方下。请答来处。如是涌众。不远而来。必自何处。愿说其国土。当何名乎。我常下。请答因缘。我所经之国。周游亦多。所师所友。会亦不少。如斯之众。曾不识一。忽从地涌。不无因由。惟愿说之。今此下。大众乐闻。是诸菩萨本末因由。不无所自。圣言一举。方释众疑也。

    △二他土菩萨疑。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其佛侍者。即他土菩萨。是分身眷属。横在八方者。与弥勒同疑。俱不知如来本地成佛甚久。于是各各以疑陈于己佛。佛皆抑待弥勒。故云汝等自当因是补处之问。得闻从地涌出之所以也。八方侍者问意。要分身。证成化迹。发起寿量之义。分身不答。意谓此事不轻。世尊一化。未曾显说。因此一问。广显寿量。一代玄秘。在佛自开之耳。弥勒疑问竟。

    △三如来详答。分二。初诫听。二正答。初又二。初长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阿逸多是名。此云无能胜。如是大事者。乃开近迹显远本。三世益物。化化不绝之大事也。弥勒为补处之主。不识地涌之众。示此一问。开发诸佛甚深智慧。故双赞善哉以美之。汝等下诫。一心诫勿散乱。被铠诫勿懈怠。精进诫勿退怯。坚固诫勿疑惑。将欲说而先诫者。令其勇猛谛听。闻已信行。不可以意趣幽深。而生疑退也。如来下。明果智。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人不能知。今借地涌之众。开示寿量。以显如来甚深智慧。故云显发等。始于一光。圆现始终。乃至七宝塔涌。三变云集。是如来今会所作佛事。名为自在神力。今涌无数菩萨。赞叹五十小劫。谓如半日。正显成佛已来。历劫所化因缘。应念自在。故云今欲显发自在神通之力。始于华严。终于法华。中开三乘。今入一乘。但知一生出世本怀。唯为一事。是师子奋迅。今地涌之众。纯是菩萨。皆得一切智。正显如来多劫出世本怀。唯为一事。故云今欲显发师子奋迅之力。而来授记声闻。有数有限。但见四十年中。为人不倦。是威猛大势。今则地涌无量无边。称性无穷。正显如来度生不息如大将威猛。故云今欲显发威猛大势之力。若发下品之意。自在神力者。即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此过去益物也。师子奋迅者。即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此现在益物也。威猛大势者。即亿载阿僧祇。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此未来益物也。今欲宣示如此大事。故从地涌出。无数菩萨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至)汝等一心听。

    当精进下。诫也。佛智下。颂果智也。信为道元。生之可以入道。善为道资。忍之可以成果。疑惧者。疑其所化之迹。惧其所成之大也。佛无下。诫听诚言。所谓日月堕落。须弥倾动。诸佛实言。无有异也。

    △二正答。分二。初略开近显远。二广开近显远。初又二初开近显远。二因疑更请。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又二。初答师弟。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由我教化。调伏其心。由我开导。令发道意。此答谁为说法教化。从谁发心之问。

    △二答处所。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此界即下方也。此答愿说所从国土名号之问。于诸下。赞地涌之德。半满之教。精练于胸中。堂奥之宗。默识于言外。故云通利。正忆念者。推穷寻逐。惟念实相也。性分之学。贵于自得。不贵人知。故不乐在众。贵得于心。不贵于辞佞。故不乐多说。贵乎内全。不贵于外为。故常乐静处。所谓真知生于恬静。妄惑起于世务。欲修正智。要须静处以宅身也。造道之要。不容玩怠。故云勤行精进。废寝忘食。不知其劳。故云未曾休息。亦不下。释住下方空中之意。人多滞着。天住净福。不依人天。表住中道义空也。常乐下。志求佛智。法乃教道。慧乃证道。教为证因。证乃教果。二者相资。故须并举耳。

    △二偈颂。有八行半。分二。初五行半。颂长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至)其心无所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