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得道见佛者。以菩萨因行。诸佛果德。不离此妙法故也。大章第一开佛知见已竟。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此品显示如来常住法身。直指净土实报真境。欲令众生知此见此。乃为佛之知见也。然此法身真境始自一光东照。圆现生佛始终。乃通示众生心境。之妙。由当机未悟。二圣傍通。出定已来。种种开示。诸子已信自心作佛。但生灭净秽之情见未忘。到此直示法身常住。故七宝妙塔从地涌出。多宝如来全身不散。以消生灭之见。即此秽邦变成净土。以除净秽之执。至于分身云集。充满其中。以彰法界尘尘刹刹。触目皆是实相真境。惟此真境。乃法身之安宅。报化依之而起故。诸佛证之为一切种智。报身踞之为华藏庄严。化身以之为神通妙用。众生迷之为五蕴身心。八万尘劳。修心之士。若不洞见。总属门外止宿。不为实证。故宝塔出现。为示佛知见之象也。见是大众能见之量。宝塔是所见实相之境。梵云塔婆。或窣睹波。此云方坟。亦云高显处。四处起塔。此是先佛入灭之塔。先佛已居今佛并坐。当佛亦然。故以见宝塔立品。又此塔涌出。为证前起后故。证前三周说法。皆是真实。起后者。若欲开塔。须集分身。明玄付嘱。召本弟子。论于寿量。四众皆睹。故云见宝塔品。

    △大章第二示佛知见。分二。初宝塔出现显示实相。二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宝塔涌现。二分身远集。三释迦唱募。且初有六。初塔现之相。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至)高至四天王宫。

    七宝。表七觉支。七圣财。塔表实相之境。为法身所依之处。高五百者。是二万里。竖表因中万行。果中万德。以因望果。即高义也。广二百等。是一万里。横表万善庄严。即广义也。地乃无明心地。涌出者。显生佛平等。法身常住。不离当人心地。但无明封蔀。心地未开。故此塔不出。今涌出者。表破无明而显实相也。住空者。住第一义空也。以无所破而破无明。以无所住而住第一义空。所谓终归于空也。种种者。以众多定慧而庄校也。栏楯是总持义。龛室是无量慈悲之室。幢幡乃神通胜相。垂宝缨络者。表四十地功德。上严法身。下被众生也。宝铃即八音四辩也。四面出香者。四谛道风。吹四德之香也。幡盖表惠物之德。无物不覆也。高四天宫者。表众德尊胜故。

    △二诸天供养。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至)恭敬尊重赞叹。

    △三多宝称赞。

    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至)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此证前开权显实不虚也。大慧即道场所得。云平等者。平无高下。等无差别。此理人人本有。含识同具。所谓奇哉一切众生等也。如是者。一如法相。是叹佛所说。称于实故。二如根性。是叹佛五时方说。不差机故。

    △四时众惊怪。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至)恭敬合掌却住一面。

    大众见此塔。上涌穹霄。风幡呈祥。有骇世之瑞。铃乐和鸣。奏钧天之美。又闻音声称叹。故皆得法喜。怪意有三。塔从地出。住在空中。塔中有声。三事希奇。焉得不疑。故云未曾有。却住一面者。俟有所闻也。

    △五乐说请问。

    尔时菩萨摩诃萨(至)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大众怪未曾有。合掌住立。心各有疑。伫闻开示。此菩萨忍俊不禁。发言启白。欲速决疑也。又此菩萨。与药王同类。上品传三世弘经之方轨。非有功于斯文者。不足以因之。此品会十方诸佛而付嘱。非具无碍之辩者。不足以请问也。问意有三。以何因缘有此塔。何故从地涌出。何故塔中发大音声。以何因缘一句。正显一大事因缘也。下文云集分身。唱入涅槃。募人付嘱。出本眷属。开本寿量。皆隐含之。正启下如来说出多宝愿力。欲以我身示四众彼佛分身还集一处。大乐说愿见分身之问。然后次第敷陈也。

    △六如来垂答。分三。初答第二问。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至)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国名宝净者。以七宝所成。无诸垢秽故。佛号多宝者。以功德法财。惠施无尽故。上问何故从地涌出。今答云。以佛有愿。为证法华。故从地涌出也。

    △二答第一问。

    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至)应起一大塔。

    上问以何因缘有此塔。今答云。由彼佛临灭遗命。令造此塔也。

    △三答第三问。

    其佛以神通愿力(至)从地涌出赞言善哉善哉。

    上问何故发是音声。今答云。彼佛为亲作证明。故发大音声也。大乐说下。结答。释论明多宝佛。不得说法华而取灭度。以是义故。凡说法华经。便随喜作证。私谓但是多宝佛因行愿力故。上文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等。宝塔涌现竟。

    △二分身远集。文分七段。初乐说请见多宝。

    是时大乐说菩萨(至)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以佛神力者。欲开塔须集分身。分身集明付嘱。付嘱即召下方。下方弟子涌出。即应开近显远。此是大事之由。岂非佛力加被哉。乐说虽闻其言。未见容貌形仪。故请愿见佛身。欲令群机决疑生信也。

    △二佛告分身应集。

    佛告大乐说(至)在于十方世界说法者今应当集。

    若我至现耳。乃多宝愿辞。愿集分身乃出现者。有三义。一表圆会圆证。以多宝全身在塔。必全身方见全身。是摄用归体。古今一相。所以宝塔一开。则多宝释迦同坐一座也。二欲示无生灭之法身。必会有去来之应身。从法起应。摄应归法。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使忘生灭之见。去来之相。一多无碍。方得见法身之本体也。三欲集十方分身。必变娑婆秽土。遣去染净之心。限碍之识。自他之情。方得见实相之真境。有此三义。故集乃现耳。大乐下。谓彼佛既有如是之愿。我之分身今应当集也。应集有二。一多宝佛塔圆现十方。释迦一人分化法界。今集者。显古今道同故。二权小之人。唯知佛化御堪忍。不知分化无方。今集者。显佛智深广故。观佛三昧海经云。释迦东方所现化身。国土。氏族。化法。与释迦相同者。碎大千界尘。犹不能数。一方既尔。况十方乎。

    △三乐说请集分身。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至)礼拜供养。

    △四如来放光远召。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至)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先明依报庄严。次明正报说法。四方四维上下。各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一佛有无数千万亿菩萨。乃是国土无量。诸佛无量。眷属无量。主伴重重。为众说法。光相所照。大众承光。见之无滞也。

    △五诸佛告众同来。

    尔时十方诸佛(至)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彼此一体。原非自他。告众来者。乃随机权应。假分宾主耳。可笑老老大大。作恁么拍盲佛事。

    △六严净堪忍国界。分三。初变娑婆一界。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至)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大泽曰薮。琉璃为地等。显出华藏之净界。无诸聚落等。隐去娑婆之陋污。会众缘熟则留。天人非器则徙。即染而即净。宝树金绳。不知自何而有。城邑山河。不知自何而无。偶见净而不见秽者。以净秽乃群情之见。心境一如。何有无之可论哉。是时下。分身云集。遍大千世界。容一方分身未尽。足见应化之广也。释迦分身。喻如一灯。然百千灯。真应无尽。而器界有穷。故虽大千。不能容受。

    △二更变八方世界。

    时释迦牟尼佛(至)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一佛化境。一方所分之身。坐犹未尽。十方分身。森森云来。不得不更变也。八方者。娑婆外八方也。目真邻等。小大石山也。铁围小大。围小千大千也。须弥云妙高。四宝所成也。通为一佛国者。言十六百万亿那由他国土。通为一国。易染为净。庄严如前。

    △三更变八方世界。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至)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为十方分身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也。尔时东方下。明东方分身来集。十方分身渐至也。此诸佛遍满其中。俨然一幅华藏图也。大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者。此也。又云。诸佛于一念中。示现无量世界。不可言说种种佛身。此证分身也。于一念中。示现无量世界种种庄严。证此净土也。问。净名丈室。广容多座。释迦化土。何分身不能容。而必三变乃尔。答。因事显理。以净土妙境。生佛本具。法身化体。物我无亏。但众生被识惑自蔽。妄尘自局。故因分身之来。特与开示。初变者。表转第三能变六分别识也。二变者。表转第二能变末那识也。三变者。表转第一能变阿赖耶识也。又初表破见思惑。出火宅。二表破尘沙惑。出化城。三表破无明惑。至宝所也。的实而论。即华藏世界。一真无妄之境。却除二乘染净之执。最初将娑婆入华藏世界。说华严。今将华藏入娑婆世界。说法华三周记圆。唱灭不远。到此全无丝毫覆藏。六相十玄。法门万行。如是体相。究竟果报。平等大慧。如此而已。问。三变既皆移置天人。云何又有诸天宝华遍布其地。答。经不云乎。唯留此会众。岂此会无天龙八部耶。问。法华平等大慧。何又移置天人。答。以事论之。他土天人。或时节未至。未入此会。不闻三周。不闻授记。岂可见示佛知见之真境。如二乘不闻华藏。不见舍那。权且移置。至神力品。仍令闻其国名娑婆。佛名释迦。经名妙法。令种缘因善根。不失平等之意。以理论之。移天人者。非移天人身相。乃移其知见。令得佛知佛见。乃见法身之全体。佛国之净相也。

    △七与欲开此宝塔。分五。初诸佛问讯说欲。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至)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各持宝华者。分身释迦。理论则是一人。约迹则分彼此。既分宾主。不无人事。故各遣侍持华申敬也。以病恼为辞者。从世仪也。彼某甲佛者。分身佛各教侍者代称己名也。即知分身不必皆名释迦。所谓我在异国更有异名是也。多宝之愿已酬。乐说之请未遂。故诸佛同欲开此宝塔也。欲者希须为义。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令送心达僧。知无违背。其欲辞曰。大德一心念。彼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诸佛同欲开塔。如僧中作法与欲意同。多宝愿力。须集诸佛。复令时会知分身之多。故知诸佛为开塔而来集。集又不至。各遣侍传讯等。状如说欲。故遣侍申问。无说欲辞也。问。分身欲开宝塔必待释迦。岂神力不若乎。答。释迦是化身本佛。十方分身是化中之化。多宝是全身本佛。必全身方见全身。故开塔必待迦文。非神力之不若也。

    △二释迦右指开塔。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塔在空中。释迦亦住空中者。见一切佛究竟终归于空也。开塔表开权。见佛表显实。却犹除也。关乃横木。持其门者。钥即锁也。表执迹之障除。显本之机动也。

    △三四众一同见闻。

    即时一切众会(至)及释迦牟尼佛上。

    众会皆见多宝者。如弥勒弹指。楼阁门开。门门有慈氏。今如来按指。多宝塔开。人人见多宝也。人皆有座塔。人皆有多宝佛。只是现在佛不灵。不能按指。塔户不开。多宝佛亦不现也。快说者。一证前畅怀意。二开后速说意。尔时下。叹奇供养。

    △四二佛分座并坐。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至)坐其半座结加趺坐。

    开塔已尚在虚空。故多宝分座而让焉。佛入塔中。二身相称。如智称境。表报身也。分身来集。表应身也。多宝全身表法身也。从地涌出示不灭也。分座其坐示不生也。入塔示不常也。现塔示不断也。分身示不一也。全身示不异也。多宝让坐示不来也。佛坐半座示不去也。以此八不。皆是真实。前云示真实相者。此也。

    △五四众默念请加。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至)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此显三乘八部。既蒙授记。皆住义空。上分身远集竟。

    △三释迦唱募。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普告下。为法求人也。谁能于此等者。以堪忍界是世尊发心得果之本土。又是大众闻法得记之本国。又此土众生。根利于他土故。不久入灭。付嘱时至也。有在者。若佛在世。随机利物。自说正法。无待他人。今化缘既尽。欲令此法利益无穷。故须付嘱得人。一近令有在。付八万二万。旧在娑婆此土弘经。二远令有在。付本弟子。下界微尘菩萨。触处弘宣也。又以此二字。重看。莫认白纸黑字。为法华经。正谓此一部妙法。浑浑囵囵。巍巍迥迥。绝言绝思。顿在大众面前。只是无人觑破。不肯流通。故十方诸佛。出现于世。只至于今。涌愿塔。集分身。不过将此妙法。觌面指出。付嘱与人。展转流通。无令断火绝烟。故云付嘱有在也。

    △二偈颂。有四十八行。分三。初三行半颂宝塔涌现。二八行半颂分身远集。三三十六行颂释迦唱募。且初三行半。颂宝塔涌现。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至)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云何不勤为法者。谓古佛已证此法。已入灭度。本愿不忘。尚为法来。汝等诸人。虽得闻经。尚未得证不肯发愿者。何也。以多宝之来。勉励时众。当勤修习此法也。法如优昙。故云难遇。彼佛下。明愿力处处听经。

    △二八行半。颂分身远集。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长文有七。今偈略。谓十方诸佛云集于此。不是无端。欲令末世佛种不断。久住于世。故来集耳。为坐下。颂三变净土。诸佛二句。颂分身毕集。如清二句。谓佛在宝树下。如莲华在池。则色相庄严。甚可爱也。其宝树下。如闇中然炬。则照曜严饰。极可乐也。身出下。明众生蒙佛身香熏被。欢喜绝倒。如大风吹小枝。无不披靡。则五分法身香熏。喜不自胜也。以是二句。结显。

    △三三十六行。颂释迦唱募。分二。初八行半。举三佛以劝持经。二二十七行半。举难持以坚誓愿。初又三。初一行半。募觅其人。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至)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双标持说二门。二利兼收。五种具含也。末世弘经。非誓愿不能。故令说誓。

    △二三行。举三佛以劝。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至)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古佛誓愿闻此经。我以大愿说此经。分身远集。欲开宝塔。当知三佛之意。不可孤负。诸佛子下。欲使斯文不坠。应发大愿。

    △三四行。释上劝意。

    其有能护此经法者(至)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若能护持演说此经。即是供养三佛。及见三佛也。诸佛以济物为怀。若说此经。克绍圣道。不负顾命之嘱。与佛心相应。精神交感。乃为亲见三佛也。

    △二二十七行半。举难持以坚誓愿。分二。初二十行正举劝持。二七行半总释劝意。初分三。初一行诫劝。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末世持经。实为难事。具大愿力。方堪承当。愿之所在。即佛之所在。故毗卢愿周沙界。释迦本立誓愿。多宝愿塔证经。皆不离愿也。

    △二十七行正劝。分六。初五行无愿说难。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至)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舌谈群经。手接须弥。动大千于一足。立有顶而传经。四者虽难。不及说法之难者。何也。以持说群经。处众无畏。具富那之辩者能之。握须弥若秋毫。掷大千如小芥。得目连之通者任之。威严处色顶之天。铿锵流余经之响。负身子之智者。足以辩压群贤。若三圣者。尚发愿于他国。其难可知矣。然浊恶之世。二执高大。不啻须弥。无明坚厚。不啻大千。慢心增上。不啻有顶。若说此经。能破二执。能断无明。能灭慢心。不信之人。见之憎嫉骂詈等。若无大愿。便生退屈。是则为难也。

    △二二行。无愿书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至)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太虚无相。犹可把而行之。妙旨垂文。难染之简翰者。以末世怪迹易尚。常道难行故也。然此妙法。虽言辞寂灭。理实称性。即言可行。离言莫证。能书即言之经。则证离言之道。人难信故。易憎嫉故。是则为难也。

    △三二行。无愿读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至)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大地磅礴。有神通可足置于天上。一乘秘藏。非圆根难读之于恶世者。以四大坚执。无明厚重之人。一念回光。暂读此经者。难矣。

    △四二行。无愿持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至)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劫火洞然。大千俱坏。负草不烧。出于神通诚信。恶世持经。在乎机器不怠。若无愿力。终生退屈。是则为难。

    △五三行。无愿听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至)问是义趣是则为难。

    八万法藏。未若一乘之圆顿。六种神通。岂如三身之极证。恶世之中。能耳聆妙法之言。神资实相之味。能问一乘因果之宗。四种安乐之行。若无大愿。耳虽听而心不受。口虽问而身不行。是则为难也。

    △六三行。无愿奉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至)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化恒沙人得证小果。不如奉持此经者。谓供养妙法。一色一香。皆成菩提。持说恭敬。合掌低头。悉得成佛。若无大愿。不能供奉。福慧双修。是为难也。呜呼。擎空掷地。人世所无。说此经法。即今所有。但隐怪之徒。好奇异而恶常道。曲高和寡。得人者稀。故佛以非喻为喻。数数劝持也。

    △三二行结劝。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至)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于诸经中为第一者。乃群经之关键。千圣之命门也。能持持佛身者。以诸佛全身不离此经故。若持闻思修。本妙灵机。当体全彰。触处即是菩提。岂易持哉。

    △次七行半。总释劝意。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至)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诸善下。募持经人。此经下。明难持能持。诸佛欢喜。暂持者。谓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是经者。勿论。即有一念回光。遵佛语而暂时持诵者。诸佛亦皆欢喜称叹也。是则下。明叹持能持。即成胜行。要以是道。内自摄持。得无畏力。则是勇猛。心不退屈。尽行道法。则是精进。内外自正。理摄三聚。则是持戒。脱体无染。尘势自净。则是头陀。疾得佛道者。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化浇漓之世。必藉淳风。止于至善。从法化生。证法身理也。开人天眼。实资解义。故能解能说者。一切天人。应当供养。上宝塔出现显示实相已竟。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此品显平等大慧是一。而悟有难易也。以声闻久怀佛道长远之怖。不起好乐。今既授记。多劫乃得证果。恐彼不肯勤求。故佛自引本事。昔为国王。人中极尊。不惜身命。为奴求法。圣中大智最易教者。只至于今。得成菩提。此显易中之难也。恐彼难而不进。又说文殊龙宫教化。龙女献珠之顷。成等正觉。海为生死沉溺之地。龙乃三毒之一。女为浊垢之品。最难化者。当下即能现证。此显难中之易也。提婆达多。此云天热。以初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亦云天授。从天祈得故。是斛饭王之子。阿难之亲兄。入大乘论问。彼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言是菩萨。答。若是怨者。云何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转远。岂得为伴。报恩经云。若言达多实是恶人入地狱者。无有是处。大云经云。达多不可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若夫自造逆罪。及教阇王害父。如此等事。皆是大权示现。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弘道益物。故知现逆事者。为惧恶人。令不起恶耳。又此品题。标人以显行。菩萨行出尘沙。今取四圣功业。以明五行。天授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病行也。龙女悟理。刹那证果。天行也。佛修六度而取菩提。圣行也。文殊入海。大慈无染。梵行也。四行随机施化。婴儿行也。非天行不能证理。非梵行不能涉有。自修唯在圣行。利生须假婴病二行。

    △二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分二。初明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二明文殊弘经。龙女因之成佛。初又三。初师弟原委。二结会古今。三劝信生善。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四。初明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举昔多劫勤求妙法。激励诸人。云何而不勤求也。

    △二正明求法。又二。初明发愿。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二明修行。又二。先明六度行满。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先愿后行。行愿相资。方成佛道。小教事度。初教理度。分教次第度。后三圆融度也。舍依正名檀度。防七支名戒度。打骂不报名忍度。为事始终名精进度。禅定名禅度。智慧名般若度。六波罗蜜者。谓行此六法。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满足者。如尸毗王代鸽。檀满。普明王舍国。尸满。仙人为王割截。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精进满。尚阇黎雀巢顶上。禅满。劬宾大臣。分地息诤。智满。勤行下。施依正。

    △次明推求妙法。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三求得法师。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至)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仙人白王。感应道交也。非此王则仙人无以取之为友。非仙人则此王无以尊之为师。王正求师。仙人即来。师资允谐。希世之遇也。然此妙典。五明不能梗其轴。四围难以齐其驾。理超四含。故名大乘。义控一乘。故名妙法。不违我者。以道师人。必言听事遵。非冒名沽宠而已。又试其有所挟否。如挟贵挟势。不足以语道也。匹夫而为百世之师者。此仙人也。

    △四受法奉行。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至)精勤给侍令无所之。

    身无倦。役役勤劳。心无倦。孳孳妙法。捐舍四海之富。顿忘龙凤之姿。仆仆任婢之劳。下心至此。何其切也。千岁不倦。学而无厌。侍给不乏。恒心不辍。然仙人高尚其事。能下王者之心。有道之士。不臣天子。不友王候。仙人至矣。知有其师。不知有其身。知有其道。不知有天下。则王者至矣。

    △二偈颂。有七行半。分五。初二句。颂求法时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二一行半。颂正明求法。

    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至)身当为奴仆。

    △三一行半。颂求得法师。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至)吾当为汝说。

    阿私。此云无比。其形与法。皆无比也。即达多昔名也。

    △四二行。颂受法奉行。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至)身心无懈倦。

    木实曰果。桃李之属。草实曰蓏。爪瓞之属。

    △五二行。结证劝信。

    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至)今故为汝说。

    师弟原委竟。

    △二结会古今。分二。初正结会古今。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今之释迦。昔之国王。昔之仙人。今之达多。形虽迁。有不迁者存焉。神虽不更。有更者代耳。不迁不更者。二圣之神也。有迁有更者。二圣之形也。所谓吾犹昔人。吾非昔人也。

    △二明师弟功满。分二。初明弟子功报圆满。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由提下。因圆满。善知识有三。一外护。不拣黑白。但能营理所需。如母养儿。调理得所。旧行道募缘者是也。二同行。更相?发。不昏不散。日有其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舡。互相敬重者是也。三教授。宣传圣言曰教。训诲于我曰授。内外方便。通塞妨障。皆能决了。善巧说法。示教利喜者是也。增一云。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人。恶名遍天下。善人反此。令我具足等者。明昔愿。昔宝藏佛时。佛为宝海梵志。发五百大愿。时有裸形梵志。名乱想可畏。曰。善丈夫。汝未来无量劫中。行菩萨道时。我于汝边。求乞国城头目等。助汝满足六度。早成佛果。我为弟子。与我授记。宝海曰。真我善知识无上道伴也。慈悲喜舍。从境得名。以所缘众生之境无量。故能缘之心亦无量也。能与他乐。能拔他苦。庆他离苦得乐。缘他无憎无爱。亦名四无量定。三十二下。明果满。始自足下安平。乃至顶上肉髻。有三十二种。始自无见顶。乃至手足有德相。有八十也。十力者。始是处非处力。乃至漏尽力。四无畏者。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苦尽道无所畏。四摄法者。一布施摄。若为乐财众生。即以财施。乐法众生。即以法施。二爱语摄。以善软心。随顺一切众生。安慰开喻。一切众生。生亲爱心。依附受道。三利行摄。随起身口意行。能令一切众生。各沾利益。四同事摄。明见众生。分形散影。普和其光。同彼事业。各使沾益。云摄者。众生情之所爱。唯此四法。用此四法。同情接引。导以大乘正道而度脱之。所谓先以欲牵。令入佛道也。十八不共者。始自身口意无失。终至知过现未来。皆因下结。以仙人非常之规模。鋾铸释迦非常之德业。故云皆因等。

    △二明法师妙果当成。又三。初正明得果。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世界名天道。

    人天教中。率性而修。即人事而达天理。故完天道。大乘宗中。率佛性而修万行。即诸法而证实相。以完本然之理。故世界喻天道。而佛号天王也。问。达多造罪入狱。佛说法尚未出狱。何得授记。答。达多在狱。阿难往问。达多云。如受三禅之乐。只此一语。便是天王如来。何待授记。今授记者。要知达多今日之憎心。不异昔日之妙法。释迦今日之怨家。不异昔时之知识。必如是方显一乘实相。平等大慧。无怨无亲也。

    △二明果后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天王佛住世说法。一切众生。闻法得果也。

    △三明灭后利益。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灭后起塔供养得果也。结会古今竟。

    △三劝信生善。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闻经生信。不堕三途。而生三善处也。无而忽有曰化。以非化言化。如莲华化生为父母也。问。以何信方得净信不疑。答。有三。一信实相平等不异。即免饿鬼。生十方佛前。常得闻经。二信不善人是善人之资。即免畜生。生人天中。受胜妙乐。三信佛心怨亲无间。即免地狱。生净土莲华化生。又此劝信之意。以达多恶名素著。今得妙果。因果悬殊。封教之流。孰不疑焉。若能敬信不疑者。契圣贤自觉之境。感世出世间之果。必矣。上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竟。

    △二文殊弘经。龙女因之成佛。分二。初明文殊通经。二明通经利益。初又分五。初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意谓多宝出现。为证此经。证经已讫。是故请退。

    △二释迦止之。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止之之意。虽迹门事讫。本门未彰。故托文殊以留多宝。佛之密意。非菩萨之所知也。

    △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住一面。

    华表因行。轮表圆具。娑竭罗。此云碱水。须弥山外香水海。香水海外七金山。七金山外有碱水海也。问。序中文殊在会。未见云去。何自海而来。答。龙宫在娑婆世界。灵山相去不远。如在本山。故不言去。又圣人一动一静。随机显法。今借龙宫所化之事。显性海本觉之理。故从海而来。又文殊具大智神通。岂以凡情测度。不起此会。于海化物。理亦应然。如十通品云。菩萨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礼敬求法。不曾动其本处。况在娑婆之龙宫。可执往来相乎。所以智积不来相而来。故请还本土。文殊不去相而去。故诣灵鹫山。问。三千大界之外。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土。无复大海。移置天人。今文殊所化龙众。何故仍从海涌出。答。有三义。一既移置天人。及变大海。大智神通。从所移不变处来。二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宫虽不动。而所居已变。大智神通。从变而不变处来。三无缘者释迦移去。有缘者从文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以佛神力会众不见。文殊既不起而往。其土亦即秽而净。净名云。移置天人他土。都不使人有来往相者。此也。

    △四智积请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意谓龙宫卑湿。非说法之地。龙性憍慢。非载道之器。其被化者。恐难于多。故云其数几何。

    △五文殊垂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意谓善说法者。不择其地。善度生者。不择其机。地愈卑而法化愈广。机愈憍而得道愈速。故云其数无量等。所言下。蒙化集证也。本声下。先秉权教住小道。但说苦集等事。今皆下。今闻实相。悉住大乘空义。文殊下。结其利益。谓涉海行化。所度若斯。

    △二明通经利益。分十。初智积偈问。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至)令速成菩提。

    初一行。叹人。次一行。叹法。正法华云。至人慧无量。化海众无数。惟为露圣旨。分别说其意。上二句叹人。下二句叹法也。露圣旨者。随自意语。唯说实相。分别说者。随他意语。方便说三。彼经问义明显。今经隐含。谓汝所化之多众。为是演畅实相之义而化之乎。为以一乘实相开阐种种权门。引导众生终归一乘。令速成菩提乎。必有问意。方与下文相应。

    △二文殊略答。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祖述灯明。宪章释迦。传唯心之要旨。披圆顿之方册。故云唯常宣说等。

    △三问有得果。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罄千佛之底蕴曰甚深。尽性相之幽宗曰微妙。衍义无竭。似摩尼珠。乃希世奇观。群经莫及。此叹经旨也。颇有人依此勤修。一生顿证否。此问化机也。

    △四答有其人。

    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有娑一句。指族标人。年始一句。显童蒙之年。有高远之智。智慧下。明慧利观机。得陀下。明总持法藏。深入二句。明定慧具足。于刹下。明具德速证。四悉随机曰微妙。皆归一乘曰广大。慈悲济物。仁让克己。和则处物不乖。雅则正己不苟。有此风格。立地成佛。故云能至菩提。此中于刹那顷。应下龙女成佛。谓时之促。显证之速也。发心在住位之初。不退当八地。辩才当九地。慈悲长养。大悲功终。当十地。功德具足。修证圆满。金刚等觉位。此发心证果。不离一刹那也。所谓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如斩丝染色。一刹那顷。能至菩提。岂存次第乎。

    △五智积疑问。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难行能行者。舍头目等。积功累德者。积千善而成千福相好。累万德而成万德庄严也。三千下。总结难行苦行。广显释迦舍身之多。无芥子许处也。不信此女等者。智积意谓。以妙法之希有。得善说与能行。成佛固当生信。但以积功累德之能仁。校初心八岁之龙女。迟速不能无疑。若信速者。则疑释迦为无智钝根。若信迟者。则疑龙女刹那发心。焉能顿超释迦之多劫哉。故云不信等。

    △六龙女释疑。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至)度脱苦众生。

    言论下。经家序现申敬。偈中龙女赞佛证已。深达二句。明实智朗照无遗。谓如来深达罪福。自当证知我须臾而成佛也。一往论之。三途为罪。人天等为福。克论之。九界为罪。唯佛界为福也。凡情观之。则见有九界罪相。佛界福相。既有罪福相可得。不名深远明达。若如来以不思议妙智观之。不见有九界之罪相。亦不见有佛界之福相。了达一切诸法。唯一实相。不见有罪福之相可得也。然龙女以深达罪福而赞佛者。盖智积不信能得菩提。以龙女畜类。是一苦罪众生。见如来是福德庄严也。若能深达罪福之相。则不见龙女是苦罪。如来是福严。自信龙女须臾成佛无疑。十方即十界。既深达罪福。不见九界佛界之相可得。而十界泯绝矣。虽则十界泯绝。不妨十界宛然。以不思议妙智。遍照十方。十界宛然。罪福不失故也。微妙下。明法身清净圆满。天人下。明八部敬仰宗奉。又闻下。证己成佛度生。引佛证见。能至菩提。以消智积之疑也。我阐二句。应下即往南方成佛。演说妙法等。

    △七挟权难问。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汝谓下。总举难端。述彼所说。陈己所疑也。意谓我等秉丈夫之资。负拔俗之秀。终年幸闻此法。成道犹待多劫。况尔异类女质。视佛果若此之易。恐大言伤实。取信良难。所以下徴释难信。一者秽躯难信。二者无因难信。三者有障难信。云五障者。梵王净行。女人多染。帝释少欲。女人多欲。魔王坚固。女人濡弱。轮王仁慈。女人妒害。佛具万德。女具烦恼。故超日月三昧经云。净修四禅为梵王。淫恣无度受女身。勇猛少欲作帝释。娇姿多态受女身。具十善法。敬事三宝。作魔王。轻慢不顺。毁失正教。受女身。行菩萨道。慈愍众生。作轮王。无净行受女身。具菩萨行。方得作佛。女无此行。故不作佛。闻如是障。当厌女身。修丈夫行。方得作佛。

    △八献珠除疑。又二。先献珠以表圆解。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龙女意谓。智积乃多宝之良胤。身子乃释迦之上足。智积之疑犹略。身子攻难愈详。二贤若此。群贤可知。若更持词以辩。终以为佞。故借宝珠以为质。欲显速证也。珠表智。佛表理。以智契理。将因趋果也。受疾。表龙女证果之速也。

    △次果满正除众疑。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忽然成男者。万法如幻。无有定相。当何转乎。不转而变。即女而男也。具菩萨行。因圆也。坐华等。果满也。普为下。说法也。南方虚明之地。自北而南。从迷入悟。而成一切种智也。一珠称性之施。义摄万行齐圆。不住法施。用力少。收功多。岂假大千身命。多劫六度乎。所谓千年之鸟。不及朝生之凤。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者。即此意也。

    △九时众得益。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尔时下。会众欢喜礼敬。无量众生下。彼土蒙益也。娑婆世界下。此土蒙益也。两土之缘。厚薄不等。入道之机。多少之别。既言众生。皆是凡夫顿证。住不退地。

    △十会众默然。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智积未信为疑。身子挟权为难。到此方知龙女依圆修行。速疾成佛。目睹其实。心允其说。理屈于辩。施命之执。自泯。五障之难冰释。故与一切众会。默然信受。上二品示佛知见已竟。

    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

    此品至寿量为悟佛知见。由前二品显平等大慧。无生无灭。无冤无亲。法华神功。不可思议。故如来唱灭募人。欲令此道常存。斯文不坠。末世弘经。非愿力不能也。所以此品有诸菩萨。并新记声闻。发愿弘经。忍难虽善。不若无难为美。果能三轨自持。四行自守。杜诸难于未然之先。又何须忍难于已然之后。由是他方大士。数过八恒河沙。发愿此土弘经。如来止而不允。以待本门弟子从地涌出。其数无量。慈氏疑问。启下寿量。开师门之近迹。显佛地之远本。法会大众。悟得毗卢性海。佛地远本。三世益物。法身常住。化化不穷。无古无今。空劫已前未为始。尽未来际犹未终。极尽穷源。故此四品为悟佛知见之文。此品以持字标名者。以二万菩萨奉命弘经。故云任持。若以青莲目视八十万亿那由他等。令其发愿。当云劝持。以二万菩萨是法师品别命之数。八十万亿等。前无别命。今以目视。有劝意焉。双该任持劝持。故云持品。

    △大章第三悟佛知见。分二。初因迹门弟子通经。文殊请问。如来示轨四行。二发本门弟子通经。弥勒腾疑。如来开本寿量。初有二。初明持经。二示方轨。初又二。初明受持。二明劝持。初又三。初菩萨奉命此土弘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药王二万等。是法师品所因所告之人。乐说又是宝塔品之当机。既闻如求唱灭求人。发愿弘经。故诸大士即奉命而发愿也。惟愿不为虑者。谓圣道载于典籍。恢弘力在智者。若未得其人。则微言绝矣。使斯文不明之于其人。复不得行之于其世。苍生若八沟壑。诚圣心之忧也。今既克任此事。故愿圣心无虑也。善根少。众生浊也。增上慢。见浊也。贪利养。烦恼浊也。增不善。命浊也。远离一句。劫浊也。世道交丧。异端竞作。五浊之世。正信者少。邪见者多。惟以徇利以丰四肢。岂能存心而却五欲。十恶自滋。三空渐远。人伦之道。尚有失于纲常。方外逸宗。宁得入于神化。故云难可教化。起大忍力者。非深位大士。忍力成就。不能读诵也。忍众恶而外形骸。历艰难而行此道。故云不惜身命。非土木身躯。梦觉生死者。不能成此志也。

    △二声闻发愿他土弘经。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此等道力未充。难堪恶世。发愿他方异土。弘法利生。畏堪忍之难调难伏也。所以下徴释。弊恶者。谓损坏性德。造积恶业之人也。怀增上者。未得谓得。举一兼七。功德薄者。纵有少善。皆是有漏。非称性之因也。瞋含贪痴。浑浊慧性也。谄曲即巧言令色。阿附苟合之类。此中瞋慢乃根本之二。谄乃随眠之首。以二兼四。以首统余。根随全具。成上弊恶义也。具此诸恶。伪诈无信。故云心不实故。以不实故。难以语道。故誓于他方异土。广说此经。良由二乘见地偏枯。不解扬波啜糟之变。难以化于浊醉之世。不得不若斯也。

    △三六千比丘尼众请记。分三。初波阇波提请记。又二。先请记。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憍昙弥。乃尼众之主。故统六千而请记也。众尼见声闻授记。龙女成佛。感发其志。谓若以声闻言之。彼声闻也。我亦声闻也。闻法既同。理应不异。何授记不及于我等。以女言之。龙女女也。我等亦女也。既同其伦。必同其道。我等岂龙女不若乎。由是心虽自肯。踟蹰未决。故悱悱然。口欲言而又难其所言。但翅首目视。俟闻命焉。

    △次与记。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先总说。即指五百弟子品末。迦叶汝已知等。一行半偈也。今汝下。因记。当得下。果号。一切喜见者。因为法师。以法喜悦人。故果亦称之。是一切下。转次授记。六千又云菩萨者。指六千当来。具菩萨道而言也。

    △二耶输陀罗请记。亦二。先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既闻总记。岂不自知有分。但见圣母觌面得记。故亦请命其名。欲以彰己德而抚群望也。

    △次与记。

    佛告耶输陀罗(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耶输示迹。盖表大悲。法喜称适大智。智悲双运。然后万德具足。千相光严。故果号具足千万光相。取相好庄严。身光无尽之意。寿无量等。既曰善国。仁人相踵。秉命悠长。故随机之寿。住世亦永也。悲华云。姨母元为水神。生生愿为佛姨母。耶输元为须弥山神。生生愿为佛妇。求佛出家。得道受记。今与记者。满宿愿也。

    △三尼众领解发愿。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至)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至)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欢喜偈赞。发愿弘经。文显可了。上受持竟。

    △二明劝持。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先如来目视。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以目视者。观诸大士。位当亚圣。道越小贤。才足以任大道。风足以维浇俗。默然心遣。令彼自荐也。又此土他土。分筹定款。不合圣意。故视诸菩萨。令其发愿也。

    △次菩萨发愿。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至)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是诸下。序德位。承目视之意。故避座向前。思欲持经。柰色在已而言未及。故作念请敕。复作下。谓今佛默然。意必有在。未闻其命。为计若何。不敢自专意。敬佛意有二。一者目视即是遣使。不待言也。二者欲人担荷此法。持说不泯故。我等继志述事。便是敬承圣意。何待言命。然后发愿也。本愿者。一乘之道。已觉于己。复以觉人。上使法鼓常鸣。下惊群迷不寐。此是本愿也。一举两得。故云敬顺自满。踌躇已定。近前举愿。任此难事。发言无畏。故云师子吼也。周旋十方者。以诸贤各司一方。分疆立界。然世间无不可化之人。亦无不可行道之处。果时清道泰。圣人何为。故发言不拣善恶。遍一切处。令一切众生。书写解说以利人。正念修行以自利也。此菩萨不同前二。前乃自持。此承如来付嘱之意。普令人持也。皆是佛力者。归功于佛。以佛三轮加被故。惟愿等者。以此法乃诸佛慧命。非余人所能。虽本愿如是。非佛力不克。故赖其护念。庶灵峰仙轸。历险直驱。浊世含灵。乘载脱苦也。

    △二偈颂。有二十行。分三。初十七行。广明忍难。二二行。略明通经。三一行。总结誓愿。初又二。初一行。总明恶世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圣人去世。无人救正。伤风败伦者多。故云恐怖恶世。以圣道训世。令人迁善崇德。故当广说。

    △二十六行。广明所忍之境。又四。初一行。总明忍恶。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正斥曰骂。傍及曰詈。下愚无信。视正如怨。嫉其法。恶其人。恶言毁之不足。加刀杖而害之。菩萨怨亲平等。不校不报。以理自责。以忠自恕。惟道是务。皆当忍之。

    △二三行三句。邪慢行事。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至)假名阿练若。

    此是弘经菩萨。拟末世邪智人之行事也。初一行。邪慢存心。或有下。异言异服。诳惑世俗。是人下。结恶显假。阿练若。此云闲静处。亦云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具四德当住此处。一多闻。总持不忘。二分别。能解妙义。三正念。常不放逸。四随顺。如教而行。宝云经云。阿练若者。不与世诤。不近不远。便于乞食。有树阴。多华果。足净水。无难事。独无侣。诵所闻。凡居此者。谓调烦恼故。自谓真道。无多闻也。与白衣说法。不解妙义也。怀恶心。无正念也。念俗事。不顺教而行也。自举蔑他。非无诤行。故云假名阿练若也。

    △三五行三句。出过谤毁。

    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至)皆当忍受之。

    此拟恶世慢流。谤弘经菩萨。种种轻毁之语也。上假名练若。身业不善。怀恶念俗。意业不善。此中口业不善。其谤有五。一谤贪利。二谤邪说。三谤自作。四谤诳世。五谤求名。国王等。乃菩萨之檀越。对彼言过。巧用间计。令疏彼亲己耳。我等下。敬佛付托告敕之命。而忍诸恶。为斯轻言者。当面讥刺之辱。汝等是佛者。言似称赞。意实讥刺。菩萨若闻不闻。默然忍受。以至人四相皆空。是非一致。尚不知有我。况校是非哉。

    △四五行半。敬佛忍难。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至)皆当忍是事。

    此菩萨敬佛弘经徇身忍难也。辅行云。一切行中。瞋害尤甚。故忍最难。大论云。天帝问佛。若行忍者。唯有一事最不可耐。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故不应忍。佛言。若以小人轻慢为怖畏欲不忍者。不忍之罪。莫甚于此。何故。不忍之人。贤圣之所轻慢。忍辱之人。小人之所轻慢。二轻之中。宁取何轻。故知宁为小人之所轻。不为圣贤之所贱。无智之人。轻于不可轻。贤圣之人。贱于所可贱。为是义故。须行忍辱也。广明忍难竟。

    △二二行。略明通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至)愿佛安隐住。

    凡有求法之处。菩萨往到其所。以无所畏。说此妙法也。我当二句。任持弘经。愿佛无虑。安隐而住也。

    △三一行。总结誓愿。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问。此诸菩萨神通智力。不可思议。纵在末世说法。谁敢不信。而说如是种种弊恶者。何也。有三意。一者欲现前发愿弘经者预知末世有此弊恶。使临难不怖故。二者欲当来听法修行者。知有此过。当反邪归正故。三者欲世尊说以御难之方。俾五种法师。皆安乐故。初明持经竟。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