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奥兰介泊加冕后之初政|宗教政策之改变|麻剌赛王昔外嘉|奥兰介泊之南征及其政策失败之原因

    奥兰介泊在马背上

    一六五八年,奥兰介泊起兵,败杀二兄一弟,并囚其父,遂握政府之实权,且自称王矣,明年,举行加冕之礼。其残杀兄弟也,尝致书于其师以自辩,谓其动机,出于自卫。吾人苟以蒙古儿皇室之往事为证,其言殊确,然既战败其兄,土酋献之,更何必虐杀之耶!及其即位,诏除苛税,而禁官吏征收;第当时之著名史家,谓国中之官吏征税如故,盖王徒以具文,借博人民之爱戴,而官吏又营私舞弊也。王之为人也,富于经验;即位之时,年逾四十,信奉顺立派之回教甚虔,而欲扩张其势力于印度,乃变其先祖阿刻巴之信仰自由政策,以摧残异教及其他派别之回教。故不问若大之牺牲,人民之反抗,而自信其宗教责任,事必当行也!就王之能力而言,其思想力强,文学优美,善于外交,将兵勇敢,治政精明,判狱平允,信神虔诚,顾以狂谬之宗教观念,而其所行之政策,徒召人民之愤怒,而竟归于失败也。

    奥兰介泊之争位也,降将密尔·救那率其精兵炮卒助战,及其大败二兄苏介,命救那统兵逐之于东方,事定,任为孟加拉总督。无何,缅甸人侵入境内,劫夺军械而去;救那大怒,将兵伐之,且将乘势征服其地,大军深入雅鲁藏布江流域。其地多山,军行困难,既入山中,会天大雨不已,军不能前,而粮糈缺乏,乃下令退军。及抵孟加拉,全军人数,其生归者,寥寥无几;实际言之,则未有所得也。救那积劳气愤而死,奥兰介泊闻之大喜,盖心忌其能也,改命其族人业斯大汗Shyista Khan继之。汗初为德干总督,不能防贼,而几为其所杀,上奏辞职,故有是命。其治孟加拉也,垂三十年,后逐葡人,除灭海盗;英人尝至其地贸易,而欲攻取蒙古儿帝国,汗战败之。

    奥兰介泊的匕首

    奥兰介泊即位之初,国内除边境而外未有战祸者,凡二十年。迨其王位巩固,乃本其狂谬之意见,而将实行其政策,即毁印度教之神庙,而禁异教也。一六六九年,诏令各省总督,毁印度教寺,而严禁其学者教授生徒,及祈祷偶像;斯诏也,不啻与印人宣战。其远地总督,因其困难,自不能一一奉行,然其所毁之神庙,已不知凡几矣。王自取其珍宝,而以其材料,建筑清真寺;印度之著名大寺,得免于毁者,其数盖少;于是渐起来介之怒;来介者,犹言来介泊得之王也。其领袖为印人所敬而王所畏者,则介斯温得信Jaswat Singh也。会信统军御贼于南方,不胜;奥兰介泊罢免其职,而命其将兵于印得斯河之西以辱之,盖印度教徒谓其地不洁故也。一六七八年,将军忽死,或谓奥兰介泊遣人毒人所致,死者之二子犹在襁褓,王命人夺之,而欲养诸宫中,借以改其宗教。其侍卫忠于故主,不可,格斗而死,二子得免。其母携之,归其要塞。奥兰介泊出师来讨,其邻之来介闻之大怒,出兵助战,蒙古儿军队攻之不下,后王亲征,亦不能取其地也。

    介斯温得信死后之明年(一六七九年),奥兰介泊反对异教益力,竟欲恢复其祖业已废除之印度教徒之人口税,以困难印人之生活,而明示其改奉回教也。臣下言其不可,上奏极谏,其文甚长,吾人不能述之于此。其大意则为“废除人口税制,乃本朝先王之盛德也。先王因之战胜强敌,国势兴隆,而小国要塞相继臣服。及陛下嗣位,疏外臣民,境内不安,终则将有失地之虞,人民深受痛苦,而各省患贫,人口数减。陛下所信之上帝,乃世人之上帝,而非独回人之上帝也。其奉回教或否者,皆平等于上帝之前;是故摧残人之宗教习惯,不足以得上帝之愉乐也!要之,人口税之专征印人,至不公平,亦非良善之政策,既能贫国,而又违反印度斯坦之律法也”。奥兰介泊之意已决,得其奏文,置之不问,终下征税之令。印度教徒之痛心于王,不待言矣。先是,王罢史官,并禁私人著述历史,其心殊不可知,或患臣下引古以议其政也。故其大事发生之年月,史家所传,或不同也。

    王时以来介泊得叛乱,遣其三子次第往讨,战祸几及三十年之久,而不能平。爱子阿刻巴Akbar且欲借来介泊得之兵力,而自称帝,一六八一年一月一日,叛而从敌。奥兰介泊爱子心切,致书与之,许赦其罪,并陈利害,招其来归。书中诋来介为人形之魔鬼,备有兽容兽心之罪恶人也。阿刻巴复书,首为诸子之地位相同,得有父业。“夫以子叛父者,陛下也,今师陛下之故智,步陛下之后尘,而陛下其能非之耶!”中论先祖阿刻巴,尝得来介泊得之兵力,而定印度斯坦。来介不爱其身,而助先王,今则视如寇仇。继言国内不治,贿买官爵,官吏贪墨,残贼百姓。末劝其父逊位,而修养其灵魂,且讽刺其不能孝敬其父,而重责其子也。王子之答书,措辞尖俏,意极刻薄,然其才能固不如父也,乃贪于娱乐,不即引兵进攻,及其前进,而王之援军大至。奥兰介泊复施诡计,遣人诈称王子来归,以离间其援兵;来介泊得果中其计,按兵不动,迨知王计,而时机已失,大势一去而遂不能有为矣!王子败逃于南,后入波斯,而死于其国中。奥兰介泊既久攻来介泊得而力不胜,乃许之和。

    奥兰介泊不能逞志于来介泊得,而欲用兵于德干,收并其地,且将逐其叛子阿刻巴也。会闻强国麻剌赛Maratha王病死,遂于一六八一年,亲征南方。麻剌赛地在德干西部,北起于那败戴河之南,迄于过那,东界大河,西濒阿拉伯海,都曰补来Poona。观其地势,则立国于西高止山中;其山巅之平地,宜于居住耕种,下有天然之险要护之。后因形势雄胜之地,建有坚固之要塞,山中又复多水,故能坚守,而敌不易进兵仰攻。居民皆操麻剌赛言语。古代书籍无其国名,亦无其人之活动记录也。其人身短力强,各部均适,唯不美丽耳!其行动也,活泼耐劳;其处事也,重视结果,而未尝顾及方法之当否。其成强国者,则其王昔外嘉Sivaji之力也。

    昔外嘉生于一六二七年,初,其父土酋也,先仕于阿麻乃格,后降而臣于巴介泊,其王委为总督;其母信奉印度教甚虔,影响其子者颇深。昔外嘉年及十九,弃家潜逃,出而为盗,收聚党羽而为之首,扰于巴介泊之境内。其王遂疑昔外嘉之父,命械囚之,尝有性命之忧。既而昔外嘉之党徒大增,占据要塞,收服西高止山土人。土人愚拙,素有野蛮民族之称,昔外嘉练之为兵,皆勇敢耐劳,忠于其主;其人居于山中,熟于山道,登高奔驰,捷若猿猴。于是昔外嘉之势渐盛,并其邻近之部落,而筑坚强之要塞。当斯时也,巴介泊方患蒙古儿军队之攻入,不敢分兵出讨。一六五九年,奥兰介泊率其大军,争王位于北方,王乃遣大将统精兵万人往讨,军有重炮战马,声势张旺。昔外嘉知其可以智计,而不能力敌也,遣使请和。大将命婆罗门某往,使者反与之相结,议定计划。及归,言其诚心受抚,约见于某地,并谓率卫兵而往,则有胁服之迹,不如只身见之。大将信而从之,及期而往,从者一人随之,昔外嘉偕一从者亦至。既见,拜泣于大将之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