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口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富兰克林生产之处

    一千七百六年(清康熙四十五年,民国前二百六年)一月十七日,富兰克林生于波士顿。是日为星期,邻里多赴北寺听讲者。北寺为波士顿最古之寺,离富兰克林家数弓地耳。啼声初闻,其父抱往寺中,受洗礼。请于牧师曰:必以吾弟朋极明(Benjamin)之名为名。盖其兄弟夙相友爱故也,牧师笑而许之。

    富兰克林之家,只有小屋四间,兄弟中长者已成人,幼者方扶床,一十三人,实逼处此。后人为之设身处地,闭目一想,疑当日聚十三顽童于此小室之中,殆有塞破屋子之概。其实不然。每诸童聚会时,因室中坐具无多,或蹲于地,或坐于桌,并头促膝,转觉相亲。不以为忤天高地厚、俯仰皆宽,盖未尝有屋小如舟之叹。

    富兰克林受洗礼之古寺

    富兰克林七岁时,有一极可记之事。此老于六十六年之后,犹举以告人也。盖其时富兰克林之母,给与办士(英国所用之铜币,此时美尚属英,故通行之)数枚。富兰克林受之,玩之极可爱,而不知此物之万能也。问诸母曰:“儿得此将何用乎?”母曰:“儿当宝之,此可市物。”

    富兰克林知此可以市物,则大喜。又恍然市中之列百物而供人之求,徒为此耳。又问母曰:“若然则此区区者极易尽耳。不识吾母能更有以给儿耶?”母正色曰:“无矣,儿勿妄费也。”

    富兰克林纳钱衣袋中,狂奔至市。钱在袋中作响,富兰克林闻之,尤喜心翻倒矣。当富兰克林之世,波士顿仅一小镇,非若今日之店肆林立、百物咸备。富兰克林遍观市中,则糖果与玩物,二者皆所欲。因家素贫困,衣食之外,他无所有。故其爱糖果及玩物也,实甚于他儿。

    富兰克林正徘徊不决之时,忽遇一童子,横吹口笛,其状甚适。乃曰:“吾亦买此耳。”卒至一肆,见玩物之多,不啻充栋。富兰克林大喜,亦不暇叩其价之多寡,探囊尽出乃母所赐之钱,双手奉之曰:“此可易一口笛否?”肆主数之曰:“可矣。”投钱入柜中,随手付与一枚,比归,群从诘之,则已出过当之值。于是富兰克林悔极而啼,并掷其口笛,勿复爱之矣。富兰克林虽见欺于市人乎,然自此以后,见非必需之物,则决不购,至老如此。常以此戒后生曰:“尔莫为口笛多费(Don’t give too much for the whistle)。”

    【批评】

    人至亲莫如兄弟姐妹。方其少也,衣食相共,枣梨相让,一堂怡怡,几如同命之鸟。偶有争端,事过即忘,初无芥蒂。故小儿群居,在小儿心中,终不嫌屋小,偶居无猜,数十小儿,不啻一儿也。长成以后,倘勿以世故之心、妇女之口,加诸昆弟姐妹之间,则一家之中,和气翔溢,昌大必矣。

    少年初入世时,本其一味之天真,入此万恶之社会,见欺于人也必矣。虽然,见欺亦何妨?见欺而即能觉悟,则彼亦我师也。富兰克林以买口笛费钱,至于终身牢记,成一俭朴之人,得力岂不多哉?

    富兰克林之母赐予办士时,何勿教以储蓄之法?吾闻近日美国人教童子储蓄之法极盛,农家子弟,其父母或予以田地数畦,或予以蜜蜂数房,使之力作,得钱则储蓄之。至于成年,即能自立,此法无间然矣。

    公元1706年1月17日(清康熙四十五年,民国前260年),富兰克林在美国波士顿出生。这天是星期日,街区邻人很多都到波士顿的旧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去做礼拜。旧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是波士顿最古老的教堂,距离富兰克林的家非常近。富兰克林一出生,他的父亲就把他抱到教堂接受洗礼,又由于他父亲与他叔叔兄弟二人间感情一向深厚,因此他父亲向牧师请求道:“请一定要以我弟弟本杰明(Benjamin)的名字来为我儿子命名。”牧师笑着答应了。

    富兰克林的家不大,只有四间小屋,却生活着十三个小孩。且孩子们彼此年龄差距很大,其中大的孩子已经成年了,小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