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之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

    乌长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 房融 笔受

    西京大兴福寺沙门 惟悫 科

    皇宋首楞大师 可度 笺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

    次来叹许宣。

    笺云。利乐有情问。为宾请益问。

    令诸众生不入邪见。

    笺云。则拨无因果。堕恶趣空。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后广明因果文二。初双因略演文二。初总标。

    笺云。内分则情。外分则想。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

    后别释文二。初单释二因文二。初内畜情因文三。初标。

    因诸爱染。

    次述文二。初述爱生流。

    笺云。则染之一法。

    发起妄情。

    笺云。发起虚妄之情。

    情积不休。

    忆云。今日明日情爱无有休息。

    能生爱水。

    笺云。爱人心下。故感水流。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后广明闻润文四。初心忆珍羞。

    笺云。皆是爱心也。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

    二心忆前人。

    笺云。所忆前人。或怜惜。或嫌恨。俱泪流也。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

    三贪求财宝。

    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四心着行淫。

    阿难。诸爱虽别。

    后结。

    笺云。则心忆珍羞。贪求财宝等。

    流结是同。

    笺云。俱从根本无明变起。或可情之一法。

    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笺云。然情之一法。重浊不能将升。故沈于下。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

    后外凌虚想文三。初标。

    因诸渴仰。

    次述文二。初述想生由。

    笺云。取着前境。如思醋梅。口中水出。如人渴思水。身心仰变。

    发明虚想。

    笺云。然想轻于情。故虚通光明。

    想积不休。

    笺云。今日想。明日想。无有休息。

    能生胜气。

    笺云。能生殊胜气分。则想也。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

    后广述同升文五。初心持禁戒。

    心持咒印。顾眄雄毅。

    二心持咒印。

    笺云。咒则天蓬黑杀等咒。印则结印存想。或正顾。或邪视。雄则威雄。毅则刚毅。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

    三心欲生天。

    心存佛国。圣境冥现。

    四心存佛国。

    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五事善知识。

    阿难。诸想虽别。

    后结。

    笺云。前来一一不同。

    轻举是同。

    笺云。皆是想之一法。

    飞动不沈。自然超越。

    笺云。则轻举也。

    此名外分。

    笺云。想则取象故外。情内可知。

    阿难。一切世间。

    后双明十果文三。初总明交现。

    笺云。是所依。

    生死相续。

    笺云。蕴起名生。蕴灭名死。是能依有情。

    生从顺习。

    则生为顺果乘业。广为三业恒行顺生身意。

    死从变流。

    则乘生所习。业果冥成。果熟酬因。心随业转。变无形之念。成有相之资。乘业迁形。故曰流变。

    临命终时。

    笺云。生有谢。死有至。

    未舍暖触。

    笺云。五六七识一时先去。唯有心暖。则执受八识犹在。

    一生善恶。俱时顿现。

    笺云。向此时间。生平苟造善业。即见楼台殿阁。诸佛境界。苟造恶业。即见蒺梨叉棒。牛头狱卒等事。

    死逆生顺。

    次别释文七。初天文二。初纯想生天。

    笺云。所受异报。逆其在生所造顺身意之业也。

    二习相交。

    笺云。则生有灭。死有现。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笺云。此约纯是想。即生为天人。天以光洁自在为义。

    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后兼因净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

    次仙文二。初单文四。初仙。

    笺云。九分想。一分情也。

    大力鬼王。

    次鬼王。

    笺云。八分想。二分情。

    飞行夜叉。

    三叉。

    笺云。七分想。三分情。

    地行罗刹。

    四刹。

    笺云。六分想。四分情。

    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后助善愿。恒思广益。善心慈念无伤。护法。菩萨大心。护戒。七支清净。随戒。则不违佗志。或咨受依从。护咒。则依法诵持。随咒。则禀依佗教。护禅。自护乃恒居净所。护佗则令不惊狂。净业克充。莲台暗就。据因明果。义有两重。举一而言。意可通悉。

    笺云。疏言暗就。则亲近佛也。据因明果者。据此因中。曾在人间。或发善心。乃至护禅定故。果感在仙。在罗刹等。亦有此心。义有两重。举一而言者。义两重。人中至仙趣等。举一。则且言仙等。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

    三人道文二。初均生人道。

    笺云。五分情。五分想也。

    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后明根聪钝。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

    四畜文二。初本。

    笺云。前是情少想多。此中明情多想少。六分情。四分想。为畜生类。

    重为毛群。

    后兼。

    笺云。业重者。猪羊马等。

    轻为羽族。

    笺云。业轻者。空中飞禽羽族也。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

    五鬼文二。初本。

    笺云。沉下水轮。水在火上也。生于火际。在水之下火之上。火边际也。受气猛火。气分猛??。一时俱火。

    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后兼。

    笺云。饿鬼饮水。化为脓血。故害于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

    六无间文二。初轻。

    笺云。在火轮之下风轮之上。上火下风。风火相交过。地狱居其中。

    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后重。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

    七阿鼻文二。初本。

    笺云。梵语阿鼻。唐言无间。此举梵语。是罪重者。前无间又轻。

    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后兼。

    笺云。言十方阿鼻地狱。又重于前。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

    后结同分文二。初述私招。

    笺云。此答私招。

    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后明同受。兼有元地者。器界立。同分有定处也。然想为兴运。发业功强。爱念滋烦。能成润种。此则总名都目。绾叙双因。别业千差。形分万类。若不尽搜迷习。对果酬因。何以知佛智穷微。凡愚勖进。

    笺云。此答亦有同分也。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

    后垢净遐明文二。初明垢因招坠文二。初现习垢因文二。初双标二目文二。初则指前招果。

    造十习因。

    后明所习元因文三。初举因。

    受六交报。

    次显果。

    云何十因。

    后徴因。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摩。研摩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

    后别释因差文十。初淫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习惯习也。二根相交接。能所相研摩。从劫至劫不休也。

    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

    次立喻双明。

    笺云。言如人以两手相摩。既久暖现。今既以染为因。地狱之中。即见大火光现。

    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二习相烧然。故有如是感果铁床铜柱皆是于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

    四佛名因相。

    笺云。色目称谓也。同名欲爱之火。

    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五行人观厌。

    二者。贪习交计。

    二贪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则相交计度也。

    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笺云。吸内息也。揽手取也。

    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

    笺云。贪人。心下感水。有益润果。中招积寒等。

    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凌。故有吒吒波波啰啰。

    三感苦彰因。

    笺云。波波下摄取嘘嘘。此四从声立名。受冻之声也。

    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笺云。摄取一红莲。此四取色为名。冻身作此色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

    四佛名因相。

    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五行人观厌。

    笺云。大海之中。有瘴疠气。

    三者。慢习交凌。

    三慢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交相凌灭。

    发于相恃。

    笺云。倚恃自家能解。

    驰流不息。

    笺云。驰骋流逸。不曾止息。

    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

    笺云。如是指因。故有感果。腾身流逸奔波。在业海之中。被水淹浸。

    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砂。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毒海者。言受罪之人。落此海中。多毒龙毒兽毒鱼等。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

    四佛名因相。

    笺云。慢有多种。皆不出我慢。为总执我能知能解。轻慢于人。此乃举总摄别。

    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五行人观厌。

    四者。嗔习交冲。

    四嗔文五。初乘因发相文二。初略。

    笺云。大曰嗔。小曰恚。能所恶气交冲而起。

    发于相忤。忤结不息。

    笺云。相抵忤也。

    心热发火。铸气为金。

    笺云。为金则坚言执是。嗔心坚强也。

    如是故有刀山铁??。剑树剑轮。斧钺枪锯。

    后广。

    如人?冤杀气飞动。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击。故有宫割。

    笺云。宫割。则古者五刑。墨。刻额也。劓。截鼻也。剕。刖足也。宫。淫刑也。大辟。死也。

    斩斫。剉刺。槌击诸事。

    笺云。槌则槌阴。击则击胁。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

    四佛名因相。

    菩萨见嗔。如避诛戮。

    五行人观厌。

    笺云。诛自己。戮六亲也。

    五者。诈习交诱。

    五诈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诈者。谓罔冒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也。诱则诱引于他。

    发于相调。

    笺云。调弄于佗。

    引起不住。

    笺云。延引也。

    如是故有绳木绞校。

    笺云。以绳为绞。以木为校。周易云。荷校灭耳。

    如水浸田。草木生长。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项曰枷。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

    四佛名因相。

    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五行人观厌。

    笺云。豺亦狼属。说文云。似犬锐颈而白颊。

    六者。诳习交欺。

    六诳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诳者。谓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或欺慢于人。

    发于相罔。诬罔不止。

    笺云。罔则欺罔。

    飞心造奸。

    笺云。飞心起心也。

    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

    笺云。故有尘土。是诳生罔冒故招。如晴明空忽生尘土。如正真心妄志诡谲也。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

    二立喻双明。

    二习相加。故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

    三感苦彰因。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

    四佛名因相。

    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五行人观厌。

    笺云。虺者。南中蛇也。尔雅释鱼篇云。蝮虺博三寸。首大如臂。注云。身长三寸。首如臂指。此白种蛇。为蝮虺也。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

    七怨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怨者。含恨不休为性。

    如是故有飞石投礰。

    笺云。礰释名小石也。

    匣贮车槛。瓮盛囊幞。

    笺云。车槛。未见余经所述。王法或有之。昔有王作车。八十八辐。无辋。相如柜。有四面。四面各窜其钉。置罪人向中。以牛驾走。

    如阴毒人。怀抱畜恶。

    二立喻双明。

    笺云。阴隐也。隐毒在心。畜恶可知。

    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吞犹含恨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

    四佛名因相。

    笺云。违害鬼。则损舍利弗之鬼也。

    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五行人观厌。

    笺云。广志云。其鸟大如鹗。紫绿色有毒。头长七八寸。食蛇蝮。以其毛历饮食则杀人。

    八者。见习交明。

    八见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妄见交相明白也。

    如萨迦耶。

    笺云。则身见。是总为妄执身为我解也。

    见。禁戒。取。

    笺云。见。则边见。但见一边。如见断一向断。见常一向常。禁戒。则戒禁作鸡狗二戒也。取。是见取。见。是能见。取。则所取之境。

    邪悟诸业。

    笺云。则邪见也。

    发于违拒。

    笺云。于诸佛正见。相违拒也。

    出生相返。

    笺云。邪见出生一切恶法。正见出生一切善法。故相返也。

    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

    笺云。王则阎罗王。使则使者。主狱主。吏典吏。

    如行路人来往相见。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鞠。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词辩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权。用权道诱引。诈。乃诈问于佗。考。则穷考。讯。则问讯。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

    四佛名因相。

    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

    五行人观厌。

    笺云。壑中有毒蛇毒龙等。谓之毒壑。

    九者。抂习交加。发于诬谤。

    九抂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抂者。抑压良善。加诸非过为性。

    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

    笺云。硙小磨也。

    如谗贼人。逼抂良善。

    次立喻双明。

    二习相排。故有压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事。

    二感苦彰因。

    笺云。相排则排比也。压将物压之。捺以木捺住之。衡度则钉人之具。以□□木为衡似门木。随人身手为度。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

    四佛名因相。

    笺云。谗虎。未见余文。昔魏国君使于庞恭入赵。恭惧有谗人。临行谓魏君曰。今有一人。言市中有虎。君信之乎。答言。不信。恭曰。二人言之。君信之乎。答言疑之。恭曰。三人言之。君信之乎。答曰信。恭曰。夫市无虎明矣。三人言诚有虎。赵魏相去。远于市矣。而谗臣者。非止三人。愿君察之。于是辞行。未及还。而乃谗言先至。果不得见于魏君矣。

    菩萨见抂。如遭霹雳。

    五行人观厌。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

    十讼文五。初乘因发相。

    笺云。讼辞讼于人也。发于藏覆者。发佗人阴私之事也。

    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次立喻双明。

    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三感苦彰因。

    笺云。恶友则证于人。业镜火珠。则照于人。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

    四佛名因相。

    笺云。阴贼。则心下阴隐如贼。

    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五行人观厌。然群生造业。业乃恒沙。举簳收枝。总言于十三为根本。慢亦俱生怨抂讼嗔上。傍生诳诈二。贪边附起五利使。迷真妄度。痴族同收。淫亦贪。收慢为痴摄。贪因痴起。嗔约贪生。推本穷源。无明殖始。迷一真为二分。失一寂为四生。分一妄八万四千尘劳。纵一迷弥轮六趣。略陈因义。果相标名。勖进迷徒。宜令广辩。

    云何六报。

    后当乘业果文二。初明异熟文三。初总标文三。初徴招果。

    笺云。六交报。有二说。或眼根交耳鼻等根。六根各相交也。或因与果交。

    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

    次识造根流。

    笺云。眼识乃至意识。各各造业不同。因中为能造。地狱中为所造。然前五识造业。地狱中果相现前受别报。六识是总报。何不言第七与第八。唯言六识。谓第六识。对境强盛分别。第七唯内缘不对境。第八白净无记。

    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笺云。因地狱中果相现。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

    后徴根尘报。然增上果。则异熟等流皆有。思之可解。或一具三。此陈偏胜。

    笺云。夫言三果。异熟等流皆有。思之可解者。如地狱中种种苦具增上。此是异熟增上。如地狱受苦与生时。六根所造。等齐而有增上苦具。亦等流增上。或一具三者。或地狱中果。异时而熟。是异熟。或与生时。等齐流类。故言等流。或有种种苦具。增上殊胜故。故言增上。

    一者。见报招引恶果。

    次别释文六。初眼根文五。初标因引果。

    笺云。因中眼缘前境。果感招引恶果。因中为能招引。果中为所招引。

    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

    次业相先呈。

    笺云。则临终时。招报之时也。

    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

    三中阴乘生。

    笺云。神识。中阴身识也。地狱居下。则亡者飞上。然后倒头从下入地狱。此顺诸教所论。

    发明二相。

    四睹前幽显文三。初标。

    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

    次明。

    笺云。毒龙蛇等。种种恶物。然五识有对境。有不对境之时。

    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后暗。

    笺云。暗见则无见。此是不对境时。

    如是见火。

    五业流交报文五。初烧听。

    笺云。此句下少一句经。应云烧见能为热砂热灰。在眼合有此句。恐文失落。

    烧听。能为镬汤洋铜。

    笺云。为耳为坎。坎属水。水遭火烧。故成镬汤。

    烧息。能为黑烟紫??。

    次烧息。

    烧味。能为焦丸铁糜。

    三烧味。

    笺云。焦丸。热铁为丸也。糜粥也。以铁粥灌罪人口。

    烧触。能为热灰炉炭。

    四烧触。

    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五烧心。

    笺云。谓轻安一种。欲界全无。一切众生第六识心。攀缘逐境。喧嚣动掉。果中。招感星火迸洒空界。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

    二耳根文五。初标因引果。

    此闻业交。则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

    次业相先呈。

    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无间狱。

    三中阴乘生。

    笺云。降注从水中下。乘流头车入无间狱。

    发明二相。

    四睹前幽显文三。初标。

    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愗乱。

    次开。

    笺云。愗闷也。开听。则闻于前境。

    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沉没。

    后闭。

    笺云。闭听不闻前境。沉没者。深沉没溺也。

    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

    五业流交报文六。初注闻。

    笺云。注闻乃耳根也责则勘责。诘则诘问。

    注见。则能为雷为吼。为恶毒气。

    次注见。

    笺云。毒龙毒蛇等气。

    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遍身体。

    三注息。

    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

    四注味。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