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重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提到这个话题,最难受的就是欣妃,她充耳不闻,召来侍婢斟酒。今日饮酒只有一味,便是菊花酒,在菊花开时取茎叶,杂黍酿之,到了重九正熟。欣妃喝了两杯,殿中已布满菊酒的清香,众妃嫔都纷纷举杯。

    皇帝无声走到榻前,伸手在她的额上轻抚。子虞睁开眼,孱弱地对他一笑。

    只有太子妃才可以如此随意,她未嫁时是皇后的侄女,嫁了后又是媳妇。皇后向来纵容她,摆手让她坐到身边。两位侧妃各有妙处,但神态却唯唯诺诺,只捡了个角落入宴。在这之后又有一个身着罗衣的女子到席前拜贺。皇后摆手道:“晋王妃也坐到我身旁来。”

    皇帝含笑走入宴席,走过子虞身前时缓了缓,从宦官捧着的托盘中取了一株茱萸,递到她手中,虽一言不发,但神态款款温情,足以让众妃嫔眼热。

    “奴婢知道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了,圣上念我家娘娘与南朝新帝是嫡亲兄妹,所以特准递传家书。娘娘命我来问您,可有什么话要托付南朝惠妃的,可以一起带去。”

    宫中最高的一处宫殿是广明殿,依山而建,起地四丈余,香木栋檬,杏木梁柱,登殿扶栏而远,半个京城都在眼下,最适合重阳登高。

    “娘娘所问,我也只知其中一二,”绛萼垂下头,“新帝当初仓促离京,家眷来不及带走,前太子闻讯后,将阖府围困,以此要挟。不知为何,只有文嫣一人幸免,并被带入宫中……此后的事,就如娘娘所听到的。”

    重阳秋狝本是传统,皇帝也欣然欲往,只是今年许多功爵子弟随军南征,又经皇后竭力劝阻,重阳庆典最后定在了宫中菊宴。

    子虞几日来都为文嫣担忧伤怀,一听人提及,就心生不妥,以为有什么坏消息带来。一失神,手里的花钿掉落地上,她倏地转过身问:“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娘娘可是听说,有一个宫嫔偷出令符,星夜迎新帝入城?”绛萼问。

    欣妃想要饮酒,子虞佯作不悦,只是不允。两人坐着闲谈,欣妃见天晴日朗,不由脱口说道:“只见晴不见雨的日子倒也无聊。”

    绛萼头垂地更低,黯然道:“惠妃有孕。”

    以前退一步还有一线希望翻身,如今退一步,真是万劫不复,永无宁日了。

    殷陵握住她的手:“娘娘说的什么话,我们是一家子。”

    “好点了吗?”他问。

    子虞蹙起眉,因这句话隐隐生出警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直觉。

    二皇子带兵冲入皇城,太子已于玉虹殿纵火自焚。虽然竭力救火,以玉虹为主的几座宫殿已化为灰烬。二皇子跪在殿前长哭,叩拜先帝。这时才有常侍先帝的老宫人前来,拿出先帝遗旨,旨称帝位传于二皇子。到了此时,京城外的四皇子方才得信。勤王的大军匆匆赶到,发令的太子却已殒命。大将军下令,在城外卸甲,至此大势已定。

    这番举动让子虞心生好奇,等了两日,还没有等她命人去打听,消息就已经传来。南国诸王争位终于分了胜负。二皇子和七皇子挥兵回京,四皇子的封地正好靠近金河,有北国大军虎视眈眈,他不敢擅离。太子虽然遣兵调将,但是人人传他弑父杀君,不是仁君所为,将领敷衍了事,二皇子和四皇子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直抵京城。

    一别近五年,她的妹妹竟经历了这么多。

    明妃一笑,又故意逗她:“都说我们宫里有两个玉样的美人,晋王妃你瞧瞧说的是谁?”晋王妃魏蔷原是左武侯家的小姐,也并非深闺不知事的,未嫁之前就已经知道晋王府前前后后的事,一听明妃的话,已觉得不怀好意,只因辈分有别,只好强打精神应付。南国盛产美玉,为北国人所喜,这玉样美人指的就是宫中两位来自南国的妃嫔,欣妃早已经见过,剩下的一位……她眼光流转,看到子虞时愣了一下,面色微微泛白,说道:“妾是后辈,岂敢品评长辈。”

    子虞听了她的话,闭上眼呼吸了几瞬,淡淡开口道:“告诉她,没有什么比保存自己更重要的了”

    殷陵面显踌躇,叹气道:“娘娘,大事不好了。”

    宫女斟酒时不慎将酒液洒到皇帝的衣袖,皇后见了,用罗帕轻轻为他拭去,皇帝面含温柔笑意:“皇后有心了。”皇后笑笑不提。

    明妃似笑未笑,不等晋王妃坐定就说:“为何侧妃未来?”众妃嫔皆知晋王侧妃穆氏怀孕已有六月足,行动不便,只当是明妃有意取笑,个个拿眼瞅着晋王妃。

    子虞低声念了两遍,面色一沉,北鱼南燕取自同音,不正好暗合她和文嫣的名字。

    绛萼又说道:“新帝衷心喜爱她,不以前事为忤,封其惠妃。”

    绛萼道:“她是娘娘的妹妹。”

    她心里暗恨,除了眉间还有一点愁意,脸上已平静如初:“回去告诉相爷,得他一点襄助,我心里总算有底了。”

    子虞点头:“妾无大碍,就是一时气血不畅。”她低下头,暗暗垂泪。

    子虞听了心中怅然,南国到底是故国,离开不过经年,已经是天地换日,物是人非。她也明白当时欣妃心中的惊惶,二皇子固然是胞兄,太子也是兄长,如今都陌生的叫人不敢认了。

    殷陵见她面色沉稳镇定,脸上一红,倒自悔刚才在宫女面前失言,可想起事态紧急,又顾不上那么多,说道:“娘娘可知上月发生食日之象。其实并非南朝,我朝南方都已得见。现在民间都在流传天象不吉,必有祸端。前几日京中已开始流传一句谶语‘北鱼南燕兮乱其国,望日有缺兮为女祸’。”

    过了一日,绛萼忽然求见。子虞听多了外面的流言,对其中几分真几分假始终抱疑,绛萼是欣妃的得力人,消息自另有来源,正好让她进来讲述一番。

    殷陵显然也有所知,说道:“父亲与娘娘想到了一块。星官虽没有派系,游学时曾得兰嫔父亲的资助——暗箭由谁而发,八九不离十了。”

    皇后神态自若地请皇帝入席,帝后居高位,妃嫔依次而下。因为皇帝的加入,气氛更加热络,众妃或有言语伶俐的,或有性格乖巧的,却都不及皇后才情出众,犹如众星拱月一般鲜明。

    子虞摆手让伺候梳妆的宫女退下,平静地问:“什么事不好?”

    过了一会儿,典赞报与皇后“诸王妃来贺”。皇后方才已让人去请,此刻听见来了,露出笑颜:“让她们进来。”太子妃和两位侧妃先走了进来,未见其人,已听见笑语:“母后真是挑了一处好地方。”

    重阳将至,宫中气氛骤然变得热闹起来。各宫赏赐新衣。子虞趁此机会,将宫中好好整理了一番。秀蝉升为秉义,歆儿为女史,另有承仪,令人等等,依次而下。子虞挑选了一批面生的女官,填满了步寿宫所有的女官名额。下面的宫人见玉嫔提拔不拘一格,各自生了希望,上下倒显得一心。

    众妃嫔瞧足了好戏,互觑之间神色暧昧,掩口哄笑不停。

    皇帝命人从重阳花宴中挑选菊花名品,尽数送来了步寿宫。欣妃闻讯,约了日子前来赏玩,只见步寿宫前的长阶上堆满秋菊,常见的佳品斑中玉笋、芳溪雨、松针、紫瞳丛丛如云,就是南国而来的黄翠莺、月下白也有好几盆。

    皇帝温柔地看着她,说道:“是不是听说了那些谣言?”

    倒是秀蝉老成,有时提醒子虞,轻易提拔不知深浅的宫人,只怕会混入宵小之徒。子虞含笑不提,世上岂有万全之法,她从不忌讳宫中有他人的眼线,日久自然会见人心,她要做的,是在这份日久的岁月里,慢慢剔除沙子,留下真正可留之人。

    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皮毛,她已觉得心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