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讲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针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在有利情境下辨别出有问题的人生原型,尽管难度极高,我们至少也要意识到它的存在。有些迹象可以视为人生原型已经出错的明确指标。比方说,想吸引别人注意并缺乏社会兴趣的孩子,通常都不爱干净;他们借由不修边幅来占据他人的时间心力。他们也不会乖乖上床睡觉,晚上常会哭闹或尿床。他们懂得如何操弄焦虑,把焦虑当成一种武器,用来强迫别人顺从。这些迹象都会在有利的情境出现,察觉之后,我们就比较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前述这个人生原型出了错的男孩,到了十七八岁即将成年时,会过着怎样的人生。他过去的人生中有一大片秘境,这片秘境隐晦不显,要探索并非易事,想看出他的目标与人生原型也很难。不过当他正面面对人生,就一定会碰上我们所说的人生三大问题:社会的问题、工作的问题,以及爱情与婚姻的问题。我们和周遭的人建立起关系时,绝对会遇到这些问题。社会问题涉及我们待人接物的种种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人类及人类未来的态度。社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人的生命有限,唯有汇聚众人的力量,生命才得以延续。

    至于工作问题,我们可以透过观察这个男孩之前在学校的行为,作为判断的依据。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如果这个男孩怀着比他人优越的心态找工作,求职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对刚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找到没有顶头上司,或不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有鉴于这个男孩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我们知道他绝对不会满足于只当个小员工。这样的人并不是值得信赖的工作或事业伙伴,因为他永远都将个人利益摆在公司整体利益之前。

    我们现在大概可以如此下定论:工作上的成就取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能理解同事与客户的需求,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受,在企业里将会是极大的优势。而且这么做才能不断进步。但我们正在研究的这个个案根本做不到,因为他追求的永远都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只能发展出部分能力,只能有些许进步,所以在职业生涯中往往沦为输家。

    在大多情况之下,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或者总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踏入职场。他们可能三十岁才开始工作,却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们会学习新事物,但只有三分钟热度。他们也很常换工作。种种迹象都显示,他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无法适应。

    有时我们会看到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虽然努力向上,却毫无方向与目标。面对这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就业的建议。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还有机会从头开始培养新的兴趣,并接受适当的训练。

    人的生命有限,唯有汇聚众人的力量,生命才得以延续。

    * * *

    For human life is so limited that we can carry on only if we put together.

    发现快成年的孩子对于未来志向茫然无措时,着实令人烦恼。这类孩子多半什么事都做不好。不管是家人或师长,都应该努力激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尽早思考未来要从事哪一行。譬如说,学校师长可以指定作文题目,如“我的志愿”,让学生书写。在写作时,学生们就必须正视这种问题;不然的话,他们很可能迟迟不去面对,直到为时已晚。

    年轻人必须面对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爱情与婚姻。人既然分成男性与女性,这个问题当然至关重要。如果人类只有一种性别的话,世界肯定会大不相同。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必须训练自己如何与异性相处。下一讲会详细讨论爱情与婚姻的问题,因此这里只稍加说明此问题与社会适应问题之间的关联。缺乏社会兴趣,是导致个人在社交及工作上适应不良的原因,也会致使一个人无法和异性良性互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没有做足准备,无法经营亲密关系。的确,性本能(sex instinct)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某人拉出独处的小天地,让他做好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必须在性本能全然启动之前先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得做好准备,不能只着眼自身,而是必须融入更广大的社会,否则性本能将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方才那名5岁男孩的案例做出一些结论了。我们发现他在面对人生三大问题时,感到绝望且害怕被击溃。我们也看到,他追求的优越感目标只考虑到自己,却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将人生所有问题都排除于外。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呢?未来他将无法融入社会;他会对他人怀抱敌意、疑神疑鬼,甚至远离人群。他对他人不再有任何兴趣,也不在乎自己在人前的模样,因此往往衣衫不整、脏乱不堪————整个人看起来就像精神失常患者。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必备的沟通途径,但这位个案却不想使用语言,他甚至根本不开口说话————而这也是精神分裂症[1]的特征之一。

    这位个案因为自己设下的障碍,而逃避了人生所有问题,终究被送进了疗养院。他那充满优越感的目标,致使他与外界隔绝,并扭转了他的性驱力(sex drive,又称性冲动)发展方向,把他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人。他时而试着飞上天,时而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或中国皇帝,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充满优越感的目标。

    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社会问题。不论是幼儿园、公立小学以及友谊、政治与经济生活……

    都看得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因此,每个人拥有的一切能力都必须以社会为中心点,进而导向有利于全体人类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人会缺乏社会兴趣,皆始于人生原型,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尽早纠正。如果我们能教导为人父母者如何防范严重的错误,也能告诉他们怎么去判断人生原型已然出错的微小信号、迹象及修正方法的话,将会是一大福音。但事实是,我们在这方面能做的有限。很少有父母愿意了解错误并防患于未然。他们对于心理学与教育方面的问题缺乏兴趣。大多数父母可能会宠溺孩子,或敌视不把自家孩子捧在手掌心上的人,但也可能对孩子漠不关心。因此,我们很难透过父母来拯救问题儿童。事实上,光是对他们描述孩子的问题和给予建议就旷日费时,因此根本无须考虑要在短时间内让父母清楚了解整个情况,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寻求医师的协助会是比较好的做法。

    除了让孩子接受专科医师和心理医师的治疗外,唯有透过学校体制与教育,才能有最好的效果。人生原型当中的错误,多半在孩子上学之后才会显现。熟知各种个体心理学方法的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人生原型是否出错,并看出哪个孩子能与他人融洽相处、哪个只想成为注目的焦点。老师也能观察孩子是否具备勇气。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周便能看出学生人生原型中的问题。

    从老师所具有的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又称社会作用)来说,对于如何修正孩子的错误,老师受过更为完善的训练。人类之所以创办学校,是因为家庭无法依照社会的需求适当地教导孩子。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孩子有一大部分的人格特质是在学校型塑完成的。孩子也能在学校学到应当勇于面对人生的问题。

    校方与老师都必须具备心理学的洞见,才能善尽职责。未来,学校教育一定会更仰赖个体心理学的方针,因为学校真正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

    * * *

    【注释】

    [1] 原文为dementia praecox(早发失智症),早期对精神分裂症的称呼。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学校真正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

    * * *

    The school is the prolonged hand of the family,The true purpose of a school is to build character.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