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峰集卷之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整。违期失律。皆足以覆军而丧师。不可以不戒也。故必用重典。以一众心。而后军政可举而武功成矣。故明号令。戢暴乱。作军政篇。

    关津

    古者。关津之吏。讥察出入。以备非常而已。后世从而征之。故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又曰。文王之治岐也。关市讥而不征。又曰。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盖恶后世之为暴。而有志于先王之治也。今我国家关津所在。皆为给田以食津吏。备船以济行旅。而不征其税。虽文王之政。蔑以加此。将见远方之旅。悦而出其涂。如孟子之所论者矣。其临津,碧澜二渡。密迩京邑。特遣别监。以加讥察。亦所以尊京师重根本也。敢有私渡及留行者。各以律论。本仁政。诘奸细。作关津篇。

    厩牧

    牧养畜产之法。在政典论之详矣。军国之用。所系甚重。牧养得其法。则畜产蕃息。不得其法。则损伤必甚。故当著令。使典守者知戒焉。作厩牧篇。

    邮驿

    置邮。所以谨厨传待使命。上以通朝聘。下以宣政令。有国家者所当为急者也。前朝之季。政出多门。使命繁数。前后络绎。以至私门之馈献。私行之往返。皆由驿路。侵扰百端。吏不能堪。逋亡殆尽。殿下自戊辰仗义回军之后。始总国政。悉革旧弊。选遣良士。以为驿丞。招集流亡。使复其役。量其道路紧缓。人马众寡。给田有差。遏私献之运输。禁私行之供费。又简使命。以息其劳。即位以来。尤致存恤。加给其田。悯念邮民既深且切。经国规模。亦甚宏远。仁之至而义之尽也。邮驿之职。掌在政典者。所以定其制也。苟有不体圣意。非理作弊者。刑玆无赦。条目具存。故于此申论之。

    盗贼

    人性皆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盗贼岂人之情哉。无恒产者。因无恒心。饥寒切身。不暇顾礼义。多迫于不得已而为之耳。故长民者。能施仁政。民安其业。使之不夺其时。取之不伤其力。男有馀粟。女有馀布。上足以事父母。下足以育妻子。则民知礼义。俗尚廉耻。盗不待弭而自息矣。然民欲无厌。利心易炽。苟不明刑以制之。亦难禁也。故书曰。杀越人于货。凡民罔不憝。本性善。惩奸寇。作盗贼篇。

    人命斗驱

    人之与人。是为同类。犹吾同胞也。故当相亲而不可以相残。相残而不禁。人类灭矣。故杀人者死。伤人者抵罪。汉法所以为善。古今制律者。莫不以杀伤为重。斗驱次之。盖辟以止辟。欲并生也。呜呼仁哉。作人命斗驱篇。

    骂詈诉讼

    人情乖离。必以恶言相加。腾于口舌曰骂詈。争于官府曰诉讼。虽皆偷薄之至。而非无得失之可议。卑幼辱其尊。虚伪诳其实。尤为偷薄。而不可以不理者也。

    然听讼者先明其德。使民畏服。遏恶惩忿。无讼可听。然后民德厚矣。故作骂詈诉讼篇。

    受赃诈伪

    吏之受赃贪以败官。人之为诈奸以生乱。凡为治者不可忽也。苟明义利之分。以励廉耻之节。二者之患可以去矣。然其刑律亦不可废。故作受赃诈伪篇。

    犯奸

    君子之道。造端夫妇。王者之化。始自闺门。隐微之际。所系甚重。帷薄不修。男女无别。人道乱而王化泯矣。其何以为国家哉。古昔圣王。为礼以节其情欲。为刑以制其淫邪。所以兴至治而美风俗也。故婚姻之制。谨之于礼典。犯奸之令。严之于宪典。盖出乎礼。必入乎刑。礼以正之。刑以惩之。圣人之重之也如此。后之为纪法之宗者。其可忽诸。

    杂犯

    杂犯。刑之细者。然因其事。而亦有不可以轻者焉。故为设刑禁。使民知畏。不以其微而忽之。盖虑愚民无知而轻犯。不欲罔民以刑之。其仁亦至矣。故作杂犯篇。

    捕亡断狱

    捕亡必严。断狱必恕。严则犯者不得以脱漏。恕则刑者不至于枉屈。此皆法之良者也。然法非徒善。惟在得人。故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易曰。明慎折狱。圣人之戒深矣。是必有钦恤之仁。明慎之德。然后可以行其良法也。故臣于总序既已言之。而于此又本之。作捕亡断狱篇。

    营造

    古者。役民岁不过三日。其不欲劳民如此。春秋凡城筑新作。靡不书。谨之重。故书之复。圣人之意可见矣。然宗庙。所以奉祖先也。宫苑。所以尊瞻视也。城郭。所以设险也。若此之类。诚非圣人之得已。则其期限程督。亦不可稽也。

    河防

    河防之设。有益于人者大矣。或开其新。或修其旧。随其地势之便。而以为漕运灌溉之利。然则其所以时其役而程其力者。皆有法存焉。有司之所当知也。

    后序

    臣又按宪者。六典之一。而五者莫不资是以有成。故吏典之黜陟。非宪则无以公其选。户典之徵敛。非宪则无以均其法。礼典之节度。非宪则无以肃其仪。政典之号令。非宪则无以威其众。工典之兴作。非宪则无以省其力而合其度矣。若夫刑律。又即宪中之宪也。盖五者各一其事。有错见于六典之中者。则各于其典随其义而论之。而宪典无乎不在。辅治之法。莫备于此也。然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观此可以知本末轻重之伦矣。今我殿下。德敦乎仁。礼得其序。可谓得为治之本矣。其议刑断狱以辅其治者。一以大明律为据。故臣用其总目作宪典诸篇。又述其略。作后序云。

    工典

    总序

    六官之目。工居一焉。(一焉。一本作其一。)书曰。百工惟时。又曰。不作无益害有益。为国家者。不可不节用而爱民。故百工之事。当崇俭朴而戒奢纵也。夫不节国用。则妄费而至于财殚。不重民力。则劳役而至于力屈。财力竭而国家不危者。未之有也。若稽古昔。治乱存亡。靡不由此。可不慎哉。是以春秋。凡用民必书。其所兴作。不时害义。固为罪矣。虽时且义亦书。见劳民为重事也。人君而知此义。则知慎重于用民力矣。凡工之事非一。请枚举而言之。曰宫苑。所以尊朝廷而正名分也。曰官府。所以处百僚而供其职也。曰仓库。所以纳贡赋而慎盖藏也。曰城郭。所以御外侮而备不虞也。曰宗庙。所以祀祖宗也。曰桥梁。所以通川陆而利往来也。曰兵器。所以备奸寇而卫王室也。日卤簿。所以(一本无所以二字)严禁卫而昭文章也。其他金工玉工木工石工塼埴之工。丝枲之工。攻皮之工。毡??之工。画塑之工。各有其属。前朝之季。用度无节。使民不以其时。民怨天怒。自底灭亡。惟我殿下天性勤俭。凡所兴作。必不得已然后为之。而其使民皆于农隙。故百工久釐。庶绩咸熙。其节用爱民之美意。度越古昔万万矣。宜著于篇。以示后来。作工典。

    宫苑

    宫苑之制。侈则必至劳民伤财。陋则无以示尊严于朝廷也。俭而不至于陋。丽而不至于侈。斯为美矣。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与其侈也。宁俭。茅茨土阶。终致时雍之治。瑶台琼室。不救危亡之祸。阿房作而????????????????????????????????????????????????????????????????????????????????

    心之一端。于此亦可见焉。

    官府

    百司庶府。各有其职。则其听政之所不可不完具也。国家上自都评议使司,门下府,三司,中枢院,司宪府。下而六曹诸寺诸监诸署诸局。以至外郡有司。各有攸宇史胥之属。案牍之具。无一不完。庶事无滞。呜呼美哉。

    仓库

    国无三年之储。国非其国。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则仓廪府库之于国家。关系实重。其所以充实与虚竭。在乎慎其盖藏。量入为出之如何耳。国家凡诸仓库之名。皆因前朝之旧。曰广兴。所以支百官禄俸。曰丰储。所以储国用。备凶荒不虞之灾。曰长兴。曰义仓。所以赈贷于贫乏者也。曰义成。曰德泉。曰内藏。曰保和。曰义顺等五库。所以供内用也。前朝之季。权臣李仁任,林坚味等用事。瘠公肥私。攘夺士田。笼络山野。而又辛祦用度无节。帑藏皆归于宦寺妇人之手。以至仓廪空竭。几无儋石之储矣。惟我殿下。正经界而均田。崇俭素而节用。重禄有劝士之风。太仓有红腐之粟。则其所以营造修葺。诚有不获已者也。

    城郭

    城郭。所以捍外而卫内者也。有国家者所不得已。然城有制役有时。不可不谨也。大都不过三国之一。邑无百雉之城。制也。凡土工。龙见而戒事。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时也。城不踰制。役不违时。又当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揣厚薄。任沟洫。具糇粮。度有司。量功命日。不愆于素。然后为之可也。苟失其时制。妄兴大作。其如爱养斯民之义何哉。隐公城中丘。城郎。而皆以夏。春秋书之。以其妨农务而非时也。庄公冬筑郿。虽得其时。春秋书之。又书大无麦禾。所以著庄公不视岁之丰凶。而轻用民力于其所不必为也。惟我殿下开国之初。因松京故都。虑其旧城颓圮。且其基阔远。难于防守。约旧基三分之一而筑之。臣尝读孟子曰。地利不如人和。唐史又谓李绩隐然若长城。则自古国家之安。非徒恃于城池之险固也。殿下任用贤材。爱养生民。以人心为城。亦可谓知所本矣。

    宗庙

    祀。国之大事也。故有国家者。必先立宗庙。而社稷次之。其酌献之仪。详著于礼典之中。如有不恪者。纠之

    以宪。其营缮之制。则又于此著之矣。不宁惟是。风云雷雨之祀。城隍岳渎之祠。各有其所。无不致其周完。其所以答神休报灵贶之意。为如何哉。

    桥梁

    孟子曰。十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有国家者。作桥梁以通往来。亦王政之一端也。

    兵器

    武备莫大于兵器。弓矢载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文王所以遏徂莒也。善敹乃甲胄。矫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砺乃锋刃。无敢不善。鲁侯所以征徐戎也。盖镇压内奸。捍御外寇。非兵器。无以为也。何者。虽孟贲,乌获之徒。苟无兵器。不可以赤手而赴难。虽怯懦无勇之辈。苟使被甲胄执戈矛。群聚而成阵。则敌且畏缩。不敢长驱而进矣。况其仡仡勇夫。被坚执锐。则所谓虎而翼者也。然则器械可不修乎。我国家置军器监。造弓剑戈矛介胄火药等物。至于旗鼓铙镯之类。无一不具。必于每月晦。献其月内所造。藏之武库。有司守之。又令诸道都节制使。监督道内所铸兵器。无或不谨。其讲武备也尽矣。

    卤簿

    卤簿。所以示尊严也。内而朝会。外而行幸。苟无仪仗环侍左右。则孰知人主之尊乎。国家命攸司凡诸仪卫。曰旗常曰纛旄曰伞盖等物。致其华丽。无一不完。吁盛矣哉。然尽文备物。当祭宗庙郊社则为之。其馀则简焉。所以致敬于天地祖宗。而自处以薄。此又不可不辨也。

    帐幕

    帐幕铺设。所以备行幸供宾客之用也。前朝置司设。以掌铺设。置司幕。以掌帐幕。一职而二任。识者讥之。殿下即位。改革官制。盖欲汰其烦冗。而草创更始。未遑及改。如此类者或有之。则其造作工役亦分矣。佗曰闲暇之时。论议之士。取此等事。釐而正之可也。

    金玉石木攻皮塼埴等工

    百工之技。虽其卑且贱者。其于国家之用。实为紧要。皆不可废也。小者不可枚举。姑举其大者言之。兵器若介胄剑戟。器皿若锜釜鼎铛。苟无金工。何以锻鍊镕范。以成其物。符瑞如圭璧琬琰。服饰如玉佩琼琚。若无玉工。何以雕琢磨砻以成其器哉。有石于斯。若无攻石之工。何以树碑碣。何以筑砌础哉。有木于彼。若无攻木之工。何以立宅舍。何以作舟车哉。不宁惟是。其佗攻皮之工。塼埴之工。丝枲之工。绘画之工。皆切于用。不可缺焉。然务俭约而戒奢华。乃其本也。俭则治安之道。奢则祸败之端。于斯二者。不可不论焉。我殿下天性俭素。爱民节用。凡诸工作。必出于不得已然后使之。故百工惟时而庶绩咸熙矣。书曰。工执艺事。以谏。释之者以为理无往而不在。故言无微而可略。此实人主之所当知也。故臣并书之。

    序

    序[郑总]

    六典之作。尚矣。若稽周礼。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治则吏也。教则户也。政则兵也。事则工也。自古以来。天下国家之治乱兴亡。昭然可考。其所以治且兴者。以明夫六典也。其所以乱且亡者。以昧于六典也。高丽氏之季。政教陵夷。纪纲颓败。所谓六典者。名存实亡。有志之士。扼腕叹息者久矣。乱极复治。理之必然。惟我殿下应天顺人。除残去暴。乃革旧弊。一新教化。以时考绩。黜陟幽明而治典明矣。轻徭薄赋。休养生民而教典明矣。车服有章。上下有别。则礼典可谓明矣。克诘戎兵。折冲御侮。则政典可谓明矣。议狱得情。民无冤抑。刑典不可谓不明也。允釐百工。以熙庶绩。事典不可谓不明也。于是判三司事奉化伯臣郑道传作为一书。名之曰经国典。以献殿下。宸心是悦。付诸有司。藏之金匮。爰命臣总序其编端。臣总窃伏惟念。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苟非明良相得。有同鱼水。则何以臻此焉。今我殿下。推赤心。委任宰相。而三司公以天人之学。经济之才。赞襄丕基。驰骋雄文。克成大典。非唯补于殿下乙夜之览。且为子孙万世之龟鉴也。于戏其至矣乎。若视为文具。则书自书人自人矣。何益于治道哉。子思之作中庸也。论九经曰。其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何。谓诚也。臣于是书。亦以此言焉。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三月中浣。纯忠佐命开国功臣。资宪大夫艺文春秋馆大学士。同判都评议使司事。世子右宾客。西原君臣郑总。谨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