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就是历史如何能服务于生活。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需要对过去有一定的了解,不管这种了解根据他的目标、力量和需求,是通过纪念式、怀古式,还是批判式历史而获得的。这种需要不是那些只旁观生活的单纯思考者的需要,也不是少数渴望知识并且只会对知识感到满足的人的需要,它总是与生活的目标相关,并处于其绝对的统治和指导之下。这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和一个民族与历史之间的天然联系。饥渴是它的源泉,需求是它的准则,内在的可塑力则规定了它的限度。渴望了解过去,只是为了服务于将来和现在,而不是削弱现在或是损坏一个有生气的将来。所有这些都如真理本身一样简单,并且对于任何没有忙于“历史推论”的人来说,是非常令人信服的。

    现在来很快地看一下我们的时代吧!我们惊愕地飞回来。生活与历史之间联系的清晰性、自然性和纯粹性都已消失了,而现在我们又是在怎样一种夸张与矛盾的混乱之中看到这个问题的!究竟是我们这些看到了问题的人的罪过呢,还是生活和历史真的改变了它们的联系,而且有一颗不祥之星已在它们之间升起了呢?其他人也许会证明是我们看错了,但我只是说出我们相信我们确实看到的东西。确有这样的一颗星,一颗明亮高贵的星,而那联系也真的被改变了————被科学,以及要将历史变为科学的要求而改变。生活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有关过去的知识不再是它的奴仆,界限被推翻了,每件事物都冲破了它的限制,事件的面貌变得模糊,而在这些事件无法限量的整个进程中,这种模糊又扩展开来。没有哪一代人看过这样一出由“宇宙进化的科学”————历史————所上演的全景喜剧,而历史则是凭借着其箴言————为了真理,哪怕毁掉生活 (Fiat veritas pereat vita)————的危险胆量来上演这出喜剧的。

    我来描绘一幅现代人灵魂之中精神活动的景象。历史知识从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向他涌来,陌生的片断汇聚到一起,记忆敞开了所有大门,但总还是打开得不够宽。他的天性忙于接纳所有外来的客人,给他们荣誉,使之各就各位,可这些客人却彼此争斗。如果他想避免毁灭,采取暴力手段似乎是必需的。逐渐适应这种反常的、狂暴的家庭生活,就变为第二天性,尽管这个第二天性与第一天性相比,毫无疑问要更加软弱、更加不安、更加彻底地不健全。现代人体内装了一大堆无法消化的、不时撞到一起嘎嘎作响的知识石块,就好像童话故事中讲的那样。这种撞击显示了这些现代人最显著的特征————与外部世界无关的内心事务的对抗,以及与内心事务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对抗。远古的民族就没有这种情况。知识若是在并不饥饿,甚至是在违背人的愿望的情况下被过量吸收,就会对改变外在的生活毫无影响,而只是隐藏在现代人混乱的内在世界之中,现代人以一种奇怪的自豪称这个世界为“真正的个性”。他说,他有物质,只是需要形式。但这是一种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的、很不现实的对抗。因此,我们的现代文化就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因为若没有那种对抗,它就不能被理解。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而是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一种关于文化的各种思想和感情的综合,从中我们得不出任何关于其方向的决断。能带来可见行动的它的真正动力往往只是一种习俗、一种东施效颦,甚至是一种沐猴而冠。人可能会感到就像是一条吞下了一整只兔子的蛇,静静地躺在阳光下,避免任何非绝对必须的行动。对于教育而言,“内在的生活”现在是唯一重要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则都希望,教育不会因为太难以消化而失败。试想如果一个希腊人遇见此事,他会发现对于现代人而言,“教育”和“历史教育”看起来是一码事,区别仅在于其中一个词长一点罢了。而如果他说起他自己的理论,即一个人不学任何历史,也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人们就会摇头,以为他们听错了。希腊人,其过去仍离我们不远的这个著名民族,在它力量的鼎盛时期培养出了很强的“非历史感”。如果某个时代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孩子被某种魔法送到那个世界中去,他很可能会发现希腊人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这一发现会使现代文化严加保守的秘密暴露在世人面前,遭到嘲笑。因为我们这些现代人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我们只是通过用一些外来的风俗、艺术、哲学、宗教和科学将自己填得满满的,以致都要溢出来了,才变得值得一看。我们是一些会走路的百科全书,一个误入我们时代的古希腊人很可能会这样称呼我们。但一本百科全书的价值只在于其内部、其内容,而不在于写在外面、写在封面或包装上的东西。因此整个现代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内在的;图书装订商在封面上印上这样的字:“供外在野蛮人使用的内在文化手册。”内部 与外部 的对抗使得外部更加野蛮,就好像当一个粗野民族的外在成长只是发展了其原始的内在需要时自然而然会出现的那种情形一样。因为自然能有什么手段来从外部抑制一种太过强大的勃勃生机呢?只有一个手段:尽可能少地受它的影响,把它放到一边,一有机会就将它根除。因此我们就习惯于不再严肃地看待真实的东西,我们养成虚弱的个性,真实和永恒的东西在这样的个性上没能留下什么痕迹。最终,人们对外部的事物变得更加马虎和更加适应,而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巨大裂缝也会加宽,直到人们对野蛮不再有任何感觉时为止。如果人们的记忆不断受到刺激,如果需要人们了解的新事物能不断涌现,还能被整齐地装到他们记忆之柜中,那该多好啊!我认为,与这种野蛮相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被公正地描述为“这个民族生活的每一外在表达之艺术风格的统一体”。一定不能把这误解为只是野蛮与“精美风格”对抗的问题。一个能被称作有文化的民族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生命的统一体,而不是被可悲地分割为形式和物质。如果有人想促进一个民族的文化,让他先试着促进这个较高级的统一体,并为了一种真正的教育而致力于摧毁现代教育体系吧!让他敢于去思考,一个民族如何才能恢复它被历史破坏了的健康,如何才能光荣地恢复它的本能。

    我只想直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