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释名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用器第二十一

    【题解】

    用器,指使用的器物,器具。《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郑玄注:“用器,弓矢、耒耜、饮食器也。”本篇解释器物工具之类的得名之由,所列的器具都是农业生产用具,有很多器具我们现在的农村依然在使用。

    21.1 斧①,甫也②。甫,始也,凡将制器③,始用斧伐木④,已乃制之也⑤。

    【注释】

    ①斧:斧子。砍物的工具,有柄。

    ②甫:开始。

    ③制器:制造器物,制作器具。

    ④伐:原作“代”,据蔡天祜刊本、疏证本等改。伐,砍斫。

    ⑤已乃:旋即,不久。

    【译文】

    斧,得名于“甫”。甫,是开始的意思,凡是打算制造器具的,都一开始先用斧头砍伐树木,随即制作器物。

    21.2 镰①,廉也②,体廉薄也③,其所刈④,稍稍取之⑤,又似廉者也⑥。

    【注释】

    ①镰:镰刀。

    ②廉:狭窄。引申指少。

    ③廉薄:窄而薄。

    ④刈(yì):割取。

    ⑤稍稍:渐次,逐渐。也指稍微,微微。即一点一点地,慢慢地。

    ⑥廉者:廉洁的人。

    【译文】

    镰,得名于“廉”,刀体又窄又薄,它所割的东西,一点点地拿取,又好像廉洁的人。

    21.3 斨①,戕也②,所伐皆戕毁也③。

    【注释】

    ①斨(qiāng):斧的一种,古代指装柄的孔为方形者。

    ②戕(qiāng):毁坏,损伤。

    ③戕毁:损坏,毁坏。

    【译文】

    斨,得名于“戕”,它砍伐的物体都损伤毁坏了。

    21.4 銶①,雠也②,所伐则平③,如讨仇雠也④。

    【注释】

    ①銶(qiú):原作“仇矛”,据顾广圻、吴志忠本、吴翊寅校改。銶,古代的一种凿子,一说为独头斧。

    ②雠(chóu):仇敌。

    ③伐:平毁,铲除。

    ④讨:征讨,诛杀。仇雠:仇人,冤家对头。

    【译文】

    銶,得名于“雠”,它铲削的地方变平了,就像讨伐铲除仇敌一样。

    21.5 锥①,利也②。

    【注释】

    ①锥:锥子,尖端锐利的用来钻孔的工具。

    ②利:锋利,锐利。

    【译文】

    锥,十分锐利。

    21.6 椎①,推也②。

    【注释】

    ①椎(chuí):敲打、捶击的工具。

    ②推: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

    【译文】

    椎,得名于“推”。

    21.7 耒①,亦推也②。

    【注释】

    ①耒(lěi):木制的翻土农具。按,本条原与上条相连,据段玉裁、吴志忠本校提行别起,另成一条。

    ②推:原作“椎”,“推”之形讹,据疏证本、吴志忠本等校改。

    【译文】

    耒,也得名于“推”。

    21.8 凿①,有所穿凿也②。

    【注释】

    ①凿(záo):凿子,打孔、挖槽的工具。

    ②穿凿:开凿,挖掘。穿,凿通,穿孔。

    【译文】

    凿,它能穿透挖通物品。

    21.9 镌①,也②,有所入也。

    【注释】

    ①镌(juān):用以破木、雕凿的器具。

    ②(zūn):戈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此指插入地中。

    【译文】

    镌,得名于“”,它能钻刺进入物品。

    21.10 耜①,齿也②,似齿之断物也。

    【注释】

    ①耜(sì):耒下铲土的部件,初以木制,后以金属制作,可拆卸置换。一说,耒、耜为独立的两种翻土农具。

    ②齿:原作“似”,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今本作‘似也’,据《太平御览》引改。”齿,门牙。

    【译文】

    耜,得名于“齿”,像门牙那样能截断物品。

    21.11 犁①,利也,利则发土绝草根也②。

    【注释】

    ①犁:耕地翻土的农具。

    ②发:挖掘。绝:断绝,净尽。

    【译文】

    犁,得名于“利”,锋利就能挖开土地断绝草根。

    21.12 檀①,坦也②,摩之使坦然平也③。

    【注释】

    ①檀(tán):形制未详。疑似耙(bà)、耰(yōu)一类的农具,用以碎土、平地。

    ②坦:原作“垣”,据疏证本、邵晋涵等校改,下同。疏证本曰:“坦,今或讹作‘垣’,据《太平御览》引改。”坦,平直,广阔。

    ③摩:把物体磨平滑,整土使平。

    【译文】

    檀,得名于“坦”,切磨土块使土层平坦。

    21.13 锄①,助也,去秽助苗长也②。齐人谓其柄曰“橿”③,橿然正直也④;头曰“鹤”,似鹤头也。

    【注释】

    ①锄: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

    ②秽(huì):杂草。

    ③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橿(jiāng):锄柄。

    ④橿然:直貌。正直:不偏斜,不弯曲。

    【译文】

    锄,得名于“助”,除去杂草帮助禾苗生长。齐国的人把锄头把儿叫作“橿”,因为它不斜不曲;把锄头的头部叫作“鹤”,因为它的样子像鹤的头。

    21.14 枷①,加也,加杖于柄头②,以挝穗而出其谷也③。或曰“罗枷”,互杖而用之也④。或曰“丫丫”,杖转于头,故以名之也。

    【注释】

    ①枷(jiā):即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

    ②杖:棍棒或棒状物。

    ③挝(zhuā):击,敲打。

    ④互:原作“三”,据疏证本、叶德炯校改。互,交互,交错。

    【译文】

    枷,得名于“加”,把棍棒加在连枷柄的一头,用来敲打谷穗而掉出谷粒。有的人把它叫作“罗枷”,因为是把棍棒交错起来使用的。有的人把它叫作“丫丫”,棍棒在连枷头部旋转作响,所以用它命名。

    21.15 锸①,插也②,插地起土也③。或曰“销”④。销,削也⑤,能有所穿削也。或曰“铧”⑥。铧,刳也⑦,刳地为坎也⑧。其板曰“叶”⑨,象木叶也⑩。

    【注释】

    ①锸(chā):锹。插地挖土的工具。

    ②插:刺入,穿入。

    ③起土:挖土,掘土。

    ④销:掘土削木用具。

    ⑤削:斜切,斜着铲。

    ⑥铧(huá):锹。

    ⑦刳(kū):挖,挖空。

    ⑧坎:坑。

    ⑨板:木板,片状木材。此指锸头破土的扁平部分。

    ⑩木叶:树叶。

    【译文】

    锸,得名于“插”,插进地里挖土。有人把它叫作“销”。销,得名于“削”,它能够挖掘铲削土地。有人把它叫作“铧”。铧,得名于“刳”,因为它挖地成坑。锸的板片叫作“叶”,因为它像树叶。

    21.16 杷①,播也②,所以播除物也。

    【注释】

    ①杷(pá):原作“把”,“杷”之形讹,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杷,一端有柄,一端有齿,用以聚拢、耙梳谷物或整地等的农具。

    ②播:分散。

    【译文】

    杷,得名于“播”,用来分散或清除杂物。

    21.17 柫①,拨也②,拨使聚也。

    【注释】

    ①柫:原作“拂”,“柫”之形讹,据卢文弨、疏证本、巾箱本校改。疑当写作“朳(bā)”,无齿杷。《方言》第五“杷”晋郭璞注:“有齿曰杷,无齿为朳。”苏舆校:“上已释‘枷’,不应别出‘柫’,此当属‘杷’为义,文有脱误。”

    ②拨:拨动。

    【译文】

    柫,得名于“拨”,拨动散乱的农作物使之聚拢。

    21.18 耨①,以锄②,妪耨禾也③。

    【注释】

    ①耨(nòu):小手锄,除草、间苗的农具。

    ②以:通“似”。

    ③妪:通“伛(yǔ)”。曲背,弯腰。耨:用耨除草。

    【译文】

    耨,像锄头,是弯着腰为禾苗锄草的工具。

    21.19 镈①,亦锄类也。镈,迫也②。

    【注释】

    ①镈(bó):原作“鑮(bó)”,据卢文弨、段玉裁、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镈’本皆作‘鑮’,非。《毛诗·臣工》云:‘庤乃钱镈。’传云:‘镈,鎒。’‘鎒’‘槈’同,字或从‘金’。”镈,古代除草的一种短柄锄,一说为阔口锄。

    ②迫:逼近,接近。

    【译文】

    镈,也属于锄头一类。镈,得名于“迫”。

    21.20 ①,沟也,既割去垄上草②,又辟其土以壅苗根③,使垄下为沟,受水潦也④。

    【注释】

    ①(gōu):镰刀之类。

    ②垄:田埂,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

    ③辟(pì):开,打开。又指开垦。壅(yōng):在植物根部培土或施肥。

    ④受:盛,容纳。水潦(lǎo):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译文】

    ,得名于“沟”,既能割去田垄上的杂草,又能挖开土壤用来为禾苗根部培土,使田垄下面形成水沟,用以接受积水。

    21.21 鉪①,杀也②,言杀草也③。

    【注释】

    ①鉪(dì):卢文弨、疏证本、巾箱本校改作“鏺(pō)”。按,“鉪”应指一种刀类农具,形制未详。疑“鉪”或是“(zhá)”,铡草刀。

    ②杀:灭,除去。

    ③杀草:除草。

    【译文】

    鉪,得名于“杀”,说的是它能除去杂草。

    21.22 铚①,获黍铁也②。铚铚③,断黍穗声也。

    【注释】

    ①铚(zhì):短镰刀。

    ②获:收割庄稼。黍:五谷之一。籽实称黍子,淡黄色,去皮后北方通称黄米,性黏。铁:铁制的器物,指农具。

    ③铚铚:犹“挃挃(zhì)”。收割禾谷的声音。

    【译文】

    铚,是割黍的铁制农具。铚铚,割断黍穗的声音。

    21.23 釿①,谨也②,板广不可得制削③,又有节④,则用此釿之⑤,所以详谨⑥,令平灭斧迹也⑦。

    【注释】

    ①釿(yín):即锛(bēn),平木器,削平木料的平头斧。一种向下向内用力削平木料的工具,形制似镢而较小。也称为“锛子”“锛锄”。

    ②谨:谨严,严格。

    ③制:断切。削:用刀斜切。

    ④节:树木条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⑤釿(yǐn):砍削,锛刨。

    ⑥详谨:审慎,谨慎。详,审慎。

    ⑦平灭:削平,消灭。斧迹:斧头砍削以后留下的高低不平的痕迹。

    【译文】

    釿,得名于“谨”,木板宽广不能砍削,又有结节,就用这个锛刨,因此需要谨慎细致,用它削平消灭斧头砍斫的痕迹。

    21.24 鐁①,鐁弥也②,釿有高下之迹③,以此鐁弥其上而平之也④。

    【注释】

    ①鐁(sī):用以刮平木材的工具,其形类似于刮刀,后演变为刨。

    ②鐁弥:犹“(sī)磨”。摩擦。

    ③高下:高和低。

    ④平:使之平。

    【译文】

    鐁,得名于“鐁弥”,砍斫有高低不平的痕迹,用这种工具磨削它的上面来使它变平。

    21.25 锯①,倨也②,其体直,所截应倨句之平也③。

    【注释】

    ①锯:具有许多尖齿用以剖开木料等的工具。

    ②倨(jù):直。

    ③截:断,割断。应(yìng):符合,适应,顺应。倨句(gōu):物体外表直曲的程度。句,弯曲。平: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

    【译文】

    锯,得名于“倨”,它的形体平直,用它截断的木料适应正直和弯曲的衡量标准。

    21.26 钃①,诛也②,主以诛除物根株也③。

    【注释】

    ①钃(zhú):镢锄之类的农具。

    ②诛:除去,芟除。

    ③主:主宰,主持,掌管。此指功能。诛除:诛灭,灭除。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译文】

    钃,得名于“诛”,功能是用来除去植物根部和主干部分。

    释乐器第二十二

    【题解】

    乐器,指能发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本篇解释各种乐器的得名之由。

    22.1 钟①,空也,内空受气多②,故声大也。

    【注释】

    ①钟:古代乐器。用铜或铁制成,中空,悬挂于架上,以棒叩击发音。

    ②受气:容纳空气。受,盛,容纳。

    【译文】

    钟,得名于“空”,内部空洞容纳的空气多,所以声音宏大。

    22.2 磬①,罄也②,其声罄罄然坚致也③。

    【注释】

    ①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状如曲尺,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②罄:通“磬(qǐng)”。击石声。

    ③罄罄:犹“磬磬”“铿铿(kēng)”。形容声音洪亮。坚致:坚固细密。

    【译文】

    磬,得名于“罄”,它的声音铿铿响显得坚硬细密。

    22.3 鼓,郭也①,张皮以冒之②,其中空也。

    【注释】

    ①郭:通“廓”。广大,空阔。

    ②张:本指把弦绷在弓上。此指绷皮。冒:蒙住。

    【译文】

    鼓,得名于“郭”,绷上兽皮蒙住它,里面是空的。

    22.4 鞉①,导也②,所以导乐作也③。

    【注释】

    ①鞉(táo):鞉鼓,有柄的小鼓。

    ②导:引导。

    ③所以:用以,用来。作:发出音响,演奏。

    【译文】

    鞉,得名于“导”,是用来引导音乐演奏的。

    22.5 鼙①,裨也②,裨助鼓节也③。

    【注释】

    ①鼙(pí):古代乐队用的小鼓。

    ②裨(bì):增加,增补,补益。

    ③裨助:增益,补益。节:节奏,节拍。

    【译文】

    鼙,得名于“裨”,是增补帮助鼓的节拍的。

    22.6 声在前曰“朔”①。朔②,始也。在后曰“应”③,应大鼓也④。

    【注释】

    ①朔:一种小鼓。

    ②朔:初,始。

    ③应(yìng):一种小鼓。

    ④应:应声,应答。

    【译文】

    在大鼓之先发声的叫“朔”。朔,得名于“始”。在大鼓之后发声的叫“应”,是响应大鼓的。

    22.7 所以悬钟鼓者①,横曰“簨”②。簨,峻也③,在上高峻也④。从曰“虡”⑤。虡,举也,在旁举簨也。簨上之板曰“业”⑥,刻为牙,捷业如锯齿也⑦。

    【注释】

    ①钟: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钟’字,据《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增。”

    ②簨(sǔn):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架子上的横梁。

    ③峻:高,陡峭。

    ④高峻:原指雄伟峭拔的山岭,泛指高耸峭拔。

    ⑤从(zòng):同“纵”。竖向的。虡(jù):古时悬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

    ⑥业: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版,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⑦捷业:参差不齐的样子。锯齿:锯条上的尖齿。

    【译文】

    用来悬挂钟鼓的架子,横着的叫“簨”。簨,得名于“峻”,在架子上边高耸峭拔。竖着的叫“虡”。虡,得名于“举”,在两旁举着簨。簨上边的板子叫作“业”,刻出牙齿的形状,参差不齐的像是锯齿。

    22.8 瑟①,施弦张之②,瑟瑟然也③。

    【注释】

    ①瑟:拨弦乐器。形似古琴,但无徽位,有五十弦、二十五弦、十五弦等种。上下移动,以定声音。

    ②施:设置,安放。张:谓拉紧乐器上的弦。

    ③瑟瑟:象声词。

    【译文】

    瑟,安上丝弦绷紧它,发出瑟瑟的响声。

    22.9 筝①,施弦高急②,筝筝然也③。

    【注释】

    ①筝:拨弦乐器。形似瑟,其弦数历代由五弦增至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等。

    ②高:声音响亮或尖锐。急:指声音急促。

    ③筝筝:象声词。

    【译文】

    筝,安的弦声音又响亮又急促,发出筝筝的响声。

    22.10 筑①,以竹鼓之②,巩柲之也③。

    【注释】

    ①筑(zhú):古击弦乐器。其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②鼓:敲击或弹奏乐器。

    ③巩柲之也:篆字疏证本在此句后补出“如筝,细项”四字,曰:“今本无此句,据《太平御览》引增。”巩,原作“筑”,据卢文弨、段玉裁、疏证本校改。巩,用同“拱”。执,持。柲(bì):又作“”。推击。

    【译文】

    筑,一手用竹尺弹奏它,一手托着它按弦。

    22.11 箜篌①,此师延所作②,靡靡之乐也③。后出于桑间濮上之地④,盖空国之侯所存也⑤。师涓为晋平公鼓焉⑥,郑卫分其地而有之⑦,遂号“郑卫之音”⑧,谓之“淫乐”也⑨。

    【注释】

    ①箜篌:古拨弦乐器。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②师延:商纣时的宫廷乐师。周武王灭纣时投濮水自杀。

    ③靡靡(mǐ)之乐:柔弱、颓靡的音乐。

    ④桑间濮(pú)上:桑间在濮水之岸,古代卫国之地。《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⑤空国:谓无国君主政或贤臣辅政之国。

    ⑥师涓:春秋时期卫国著名音乐家。晋平公: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⑦郑卫: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并称。郑,原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周平王东迁,郑徙于潧(zhēn)、洧(wěi)之上,是为新郑,即今河南新郑。卫,大致位于今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

    ⑧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

    ⑨淫乐:靡靡之音。旧指不同于正统雅乐的俗乐。

    【译文】

    箜篌,它是师延创作的,是柔弱颓靡的音乐。后来出现在卫国濮水之岸的桑间之地,大概是没有国君主政或贤臣辅政之国留存的。师涓在这里为晋平公弹奏,郑国与卫国分割了晋国的土地而占有它,于是命名为“郑卫之音”,认为它是淫靡的音乐。

    22.12 枇杷①,本出于胡中②,马上所鼓也③。推手前曰“枇”④,引手却曰“杷”⑤,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注释】

    ①枇杷:即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

    ②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的称呼。

    ③马上:马背上。

    ④推手:推出手。前:向前,指向左前方弹出。枇:“批”之形讹。批,用手背反击。

    ⑤引手:拉回手。却:退,指向后弹入。杷:“把(pá)”之形讹。把,同“爬”。搔。此指拨弦动作。

    【译文】

    枇杷,本来出自西北少数民族那里,是在马背上弹奏的。推出手向左前方弹出叫作“枇”,拉回手向后弹入叫作“杷”,像是弹奏时的动作,因此用作名称。

    22.13 埙①,喧也②,声浊喧喧然也③。

    【注释】

    ①埙(xūn):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大如鹅蛋或鸡蛋,顶部稍尖,底平,中空,有球形或椭圆形等多种。

    ②喧:声音大而嘈杂。

    ③浊:指音质厚重低沉。喧喧:形容声音喧闹。

    【译文】

    埙,得名于“喧”,声音低沉很喧闹的样子。

    22.14 篪①,啼也②,声从孔出,如婴儿啼声也。

    【注释】

    ①篪(chí):古代竹制的管乐器之一。像笛,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

    ②啼:号哭。

    【译文】

    篪,得名于“啼”,声音从音孔里发出,像婴儿啼哭的声音。

    22.15 箫①,肃也②,其声肃肃而清也③。

    【注释】

    ①箫:一种竹制管乐器。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依音阶高低排列而成,有底,亦称为“排箫”。后代专称单管竖吹的乐器,也叫“洞箫”。

    ②肃:庄严,宁静。

    ③肃肃:阴沉,萧瑟,清冷。清:清越,清脆悠扬。

    【译文】

    箫,得名于“肃”,它的声音萧瑟清越。

    22.16 笙①,生也,竹之贯匏②,象物贯地而生也。

    【注释】

    ①笙:一种簧管乐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装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等多种形制的底座上制成。

    ②贯:穿通。匏(páo):葫芦的一种,即瓠(hù)。

    【译文】

    笙,得名于“生”,竹管穿破葫芦,像植物穿破地面生出那样。

    22.17 以瓠为之①,故曰“匏”也②。竽亦是也③,其中污空④,以受簧也⑤。

    【注释】

    ①瓠(hù):即葫芦。也称瓠芦、匏瓜。

    ②匏(páo):笙竽一类的乐器,为八音之一。古以匏(瓠)为座,上设簧管,故亦以称此类乐器。

    ③竽(yú):一种竹制簧管乐器。与笙相似而略大。

    ④污:低洼,凹陷。

    ⑤受:盛,容纳。

    【译文】

    用葫芦做成的,所以叫作“匏”。竽也是这样的,它的里面凹陷空洞,用来容纳簧片。

    22.18 簧①,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②。

    【注释】

    ①簧:乐器里有弹性的薄片,用竹箬(ruò)或铜片制成,作为发声的振动体。也指笙、竽之类的乐器。

    ②是:正确。

    【译文】

    簧,得名于“横”,在管子的端口横着设置在管口的中间,用竹箬、铜片制作而成。说簧得名于放在口中横着吹奏的方式也对。

    22.19 搏拊也①,以韦盛糠②,形如鼓,以手附拍之也③。

    【注释】

    ①搏拊(fǔ):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也叫“拊搏”“拊”。

    ②韦:去毛熟治的兽皮,柔软的皮革。糠:稻、麦、谷子等籽实上脱下的皮或壳。

    ③附:通“拊”。抚,拍。

    【译文】

    搏拊,用去毛的兽皮盛装谷糠,形状像鼓,用手拍打发声。

    22.20 柷①,状如伏虎②,如物始见柷柷然也③。祝,始也④,故训“柷”为“始”⑤,以作乐也⑥。

    【注释】

    ①柷(zhù):古乐器名。木制,形如方斗,奏乐开始时击之。

    ②伏虎:蹲伏着的老虎。

    ③物始: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作‘如见柷柷然也’,据《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补正。”柷柷:同“祝祝”。象声词。《说文解字·吅部》:“喌,呼鸡重言之。……读若‘祝’。”段玉裁注:“谓‘喌喌’读若‘祝祝’也。《左传》‘州吁’,《穀梁》作‘祝吁’。《博物志》云:‘祝鸡翁善养鸡,故呼祝祝。’”

    ④祝,始也: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吴翊寅校议:“此三字,毕据《北堂书钞》引补,依谊当云:‘柷,祝也;祝,始也。故训柷为始,以作乐也。’《释亲属》亦云:‘祝,始也。’是其证。‘柷’与‘敔’对文,‘敔’用转训,‘柷’当与同例。”

    ⑤柷:原书无,据卢文弨、段玉裁、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柷’字,据《北堂书钞》引补。”

    ⑥作乐:开始奏乐。作,开始。

    【译文】

    柷,形状像蹲伏着的老虎,就像刚见到那物件时“啧啧”的情景。祝,是“开始”的意思,所以把“柷”解释为“始”,是用来开始奏乐的。

    22.21 敔①,衙也②。衙,止也,所以止乐也。

    【注释】

    ①敔(yǔ):古乐器名。形如伏虎。雅乐将终时击以止乐。

    ②衙(yù):通“御”。遏止,阻拦。

    【译文】

    敔,得名于“衙”。衙,“止”的意思,是用来终止音乐的。

    22.22 舂牍①:舂②,撞也;牍③,筑也④,以舂筑地为节也。

    【注释】

    ①舂牍(chōng dú):原书无,据疏证本、吴志忠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此二字,据下义增。”舂牍,古撞击乐器,亦称“顿相(xiàng)”。取大竹筒,凿通,两头开孔,筒身绘彩画。演奏时,双手持顿地以击节,如使舂杵。

    ②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③牍:古乐器名。

    ④筑:捣击。

    【译文】

    舂牍:舂,得名于“撞”;牍,得名于“筑”,把捣地动作作为音乐的节拍。

    22.23 籥①,跃也②,气跃出也。

    【注释】

    ①籥(yuè):古代一种管乐器。甲骨文作“龠”,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有吹籥、舞籥两种。吹籥似笛而短小,三孔,舞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②跃:迅疾的样子。

    【译文】

    籥,得名于“跃”,气流迅速冲出。

    22.24 篴①,涤也②,其声涤涤然也③。

    【注释】

    ①篴(dí):同“笛”。

    ②涤(dí):指音乐节奏疾速。

    ③涤涤:象声词。形容声音疾速短促的样子。

    【译文】

    篴,得名于“涤”,它的声音涤涤地响。

    22.25 铙①,声譊譊也②。

    【注释】

    ①铙(náo):用以止鼓的乐器。青铜制,体短而阔,原无舌,以槌击之而鸣。

    ②譊譊(náo):原作“铙铙”,据孙诒让校改。孙诒让《札迻》:“案《通典·乐四》引作‘声譊譊也’,是,当据正。”譊譊,争辩,论辩。引申为喧闹嘈杂。

    【译文】

    铙,它的声音喧闹嘈杂。

    22.26 人声曰“歌”①。歌,柯也②,所歌之言是其质也③,以声吟咏有上下④,如草木之有柯叶也⑤。故兖、冀言“歌”⑥,声如“柯”也。

    【注释】

    ①声:唱,吟咏。

    ②柯(kē):草木的枝茎。

    ③歌:歌唱。言:歌辞。质:主,主体。

    ④吟咏:歌唱。上下:升降。

    ⑤草木: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柯叶:枝叶。

    ⑥兖(yǎn):兖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冀:冀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大致为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

    【译文】

    人的吟唱叫作“歌”。歌,得名于“柯”,唱的歌词是主体,用声音歌唱有升降,就像草木有枝叶。所以兖州、冀州说“歌”,发声像“柯”。

    22.27 竹曰“吹”①。吹,推也,以气推发其声也②。

    【注释】

    ①竹:古乐八音之一。指竹制管乐器箫管笙笛之类。吹:吹奏。

    ②推发:推送,发出。

    【译文】

    演奏竹制管乐器叫作“吹”。吹,得名于“推”,是用气流推送发出声音的。

    22.28 吟①,严也②,其声本出于忧愁③,故其声严肃④,使人听之凄叹也⑤。

    【注释】

    ①吟:吟咏。又指叹息,呻吟。

    ②严:肃穆,端庄。

    ③忧愁:忧虑愁苦。

    ④严肃:庄敬,庄重。

    ⑤凄叹:悲伤,叹息。

    【译文】

    吟,得名于“严”,吟唱者的声音本来出于忧虑愁苦,所以他的声音严正庄重,让人听了悲伤叹息。

    释兵第二十三

    【题解】

    兵,指与军事有关事物的统称,包括兵器、兵卒(军队)、军事(战争)、军需等。本篇解释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武器、军事用品的得名之由。

    23.1 弓①,穹也②,张之穹隆然也③。其末曰“箫”④,言箫梢也⑤;又谓之“弭”⑥,以骨为之,滑弭弭也⑦。中央曰“弣”⑧。弣,抚也⑨,人所持抚也⑩。箫、弣之间曰“渊”?。渊,宛也?,言曲宛也?。

    【注释】

    ①弓:由弯成弧形的木条系上丝绳制成用以发射箭矢或弹丸的器具。

    ②穹(qióng):物体中间隆起周边下垂。

    ③张:拉紧弓弦。穹隆:中间隆起周边下垂的样子。

    ④箫:弓的末端。

    ⑤箫梢:斜出貌。

    ⑥弭(mǐ):无彩缴缠饰,饰以角、骨的弓末端。

    ⑦滑弭弭:犹今言“滑溜溜”“滑腻腻”。弭弭,犹“弥弥”。有光泽貌。

    ⑧弣(fǔ):弓把中部。

    ⑨抚:握持。

    ⑩持抚:执持,握持。

    ?渊:弣和箫之间的弓臂。

    ?宛:曲折,弯曲。

    ?曲宛:犹“宛曲”。弯曲,曲折。

    【译文】

    弓,得名于“穹”,把它张开来呈现出中间隆起而两端下垂的样子。弓的末端叫作“箫”,是说它斜出的样子;又叫作“弭”,用兽骨做成,滑溜溜的样子。弓把的中间部位叫作“弣”。弣,得名于“抚”,是人手握持的地方。弓的末端到中间的部位叫作“渊”。渊,得名于“宛”,是说它弯曲屈折。

    23.2 弩①,怒也②,有势怒也③。其柄曰“臂”④,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⑤,似齿牙也⑥。牙外曰“郭”⑦,为牙之规郭也⑧。下曰“悬刀”⑨,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机”⑩,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注释】

    ①弩(nǔ):用机械发箭的弓。

    ②怒:强健,威武。

    ③势:力量。

    ④臂:器械伸长的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等。

    ⑤钩弦:钩住弓弦。牙:弩牙。是弩机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又名“机牙”。

    ⑥齿牙:牙齿。

    ⑦郭:外框,周边。

    ⑧规郭:即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

    ⑨悬刀:弩牙下部如刀形的零件。

    ⑩机:弩上发箭的装置。

    ?机:机械,机关。巧:工巧,精致。

    ?门户:门。户,单扇门。枢机:枢与机。也叫“机枢”。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枢,户枢,门的转轴或承轴之臼。机,门限,门槛。

    ?开阖(hé):开启与闭合。有节:有节度,有节制。节,节制,管束。

    【译文】

    弩,得名于“怒”,有力量而强健威武。弩的把儿叫作“臂”,像是人的胳膊。钩住弓弦的叫作“牙”,像牙齿的形状。弩牙的外面叫作“郭”,是弩机的外壳。弩的下面叫“悬刀”,因为它的外形就像垂悬的刀。牙和悬刀合起来称说就叫“机”,是说它像机械那样精巧,也说的是像门户的转轴和门槛,开关有节制。

    23.3 矢①,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②。又谓之“箭”,前进也。其本曰“足”③,矢形似木,木以下为本④,本以根为足也。又谓之“镝”⑤。镝,敌也,可以御敌也⑥。齐人谓之“镞”⑦。镞,族也⑧,言其所中皆族灭也⑨。关西曰“釭”⑩。釭,铰也?,言有交刃也?。其体曰“干”?,言梃干也?。其旁曰“羽”?,如鸟羽也。鸟须羽而飞?,矢须羽而前也。齐人曰“卫”?,所以导卫矢也?。其末曰“栝”?。栝,会也?,与弦会也。栝旁曰“叉”?,形似叉也。

    【注释】

    ①矢:箭。以木或竹制成。

    ②指向:对着,朝着。迅疾:迅速。

    ③本:杆状或狭长物的根端或粗的一段。此指箭头部位。足:支撑器物的脚。此称箭头。

    ④本:草木的茎、干。此指树的主干。

    ⑤镝(dí):箭头,箭。

    ⑥御敌:防御敌人。

    ⑦齐:古国名。在今山东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镞(zú):箭头。

    ⑧族:诛灭,诛杀。

    ⑨中(zhòng):箭射着目标。泛指击中或被击中。族灭:诛灭。

    ⑩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釭(gāng):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此代称箭头。

    ?铰:通“骹(qiāo)”。用以装矛柄的口。在此指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

    ?交刃:当为“骹刃”。骹与刃,为箭镞尾部用以装箭杆的孔与箭镞头部的尖刃。

    ?体:指草木的茎干。此指箭的杆体部位。干(gàn):指器物、事物的主干。此称箭杆。

    ?梃(tǐng)干:主干。梃,植物的干、茎。

    ?羽:箭杆上的羽毛。

    ?须:依靠。

    ?卫:箭旁的羽毛。

    ?导卫:引导并护卫。

    ?栝(kuò):箭末扣弦处。

    ?会:交会,聚会。

    ?叉:一端有分歧的器物。此指箭末端的分杈。

    【译文】

    矢,得名于“指”,是说它朝着一个地点飞行迅速。又叫作“箭”,因为它向前行进。矢的头部叫作“足”,它的形状像树木,树木以下端为主干,主干以树根为脚。又把它叫作“镝”。镝,得名于“敌”,可以用它防御敌人。齐国的人把它叫作“镞”。镞,得名于“族”,是说它射中的人都被消灭了。关西的人把它叫作“釭”。釭,得名于“铰”,是说尾部有装箭杆的孔而头部有尖刃。箭矢的杆体叫作“干”,是说它为主干。箭的两旁叫作“羽”,就像鸟的羽毛。鸟儿依靠羽翅飞翔,箭矢依靠羽毛前行。齐国的人把它叫作“卫”,是用来引导和护卫箭矢的。它的末尾叫作“栝”。栝,得名于“会”,是跟弓弦交会的。栝的旁边叫作“叉”,形状像叉。

    23.4 其受矢之器①,以皮曰“箙”②,谓柔服用之也③。织竹曰“笮”④,相迫笮之名也⑤。步叉⑥,人所带,以箭叉其中也⑦。马上曰“鞬”⑧。鞬,建也⑨,弓、矢并建立其中也⑩。

    【注释】

    ①受:盛,容纳。矢:原书无,据段玉裁、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矢’字,据《初学记》引增。”按,本条原与上条相连,据邵晋涵、疏证本等校分开另起。

    ②箙(fú):盛弓箭的袋。

    ③柔服:柔软顺服。又指使之柔软顺服。

    ④笮(zé):盛箭的竹器。

    ⑤迫笮:逼近,迫促,急促。笮,困迫,挤压,逼迫。

    ⑥步叉:同“鞴靫(bù chā)”。盛箭器,即箭箙、箭袋。

    ⑦叉:插。

    ⑧马上:马背上。鞬(jiān):马上盛弓矢的器具。

    ⑨建:竖起。

    ⑩并:皆,都。

    【译文】

    那盛装弓箭的器具,用兽皮制成的叫作“箙”,说的是让它变得柔软顺服而使用它。用竹篾编织的叫作“笮”,因竹篾之间互相逼近迫促而有这样的名称。步叉,是人身上带的,把箭插在里面。骑在马背上用的叫作“鞬”。鞬,得名于“建”,弓箭都竖立在里面。

    23.5 刀,到也,以斩伐①,到其所,刀击之也。其末曰“锋”②,言若锋刺之毒利也③。其本曰“环”④,形似环也。其室曰“削”⑤。削,峭也⑥,其形峭杀⑦,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琫”⑧。琫,捧也⑨,捧束口也⑩。下末之饰曰“琕”?。琕,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

    【注释】

    ①斩伐:征伐。又指诛杀、砍伐。

    ②锋:刀、剑等有刃的兵器的尖端或锐利部分。

    ③锋:通“蜂”。毒利:极其锋利。

    ④本:根基部位或根端。

    ⑤室:刀剑的鞘。削(qiào):鞘。刀剑的套。

    ⑥峭(qiào):陡直,高峻。

    ⑦峭杀:指末端渐小,稍稍收杀。一说“杀”表示程度之深。

    ⑧琫(běng):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

    ⑨捧(pěng):承托。

    ⑩捧束:承托,收束。

    ?琕(bǐng):刀鞘下端末尾的装饰。又指整个刀鞘。

    ?卑:低。与高相对。

    ?拍髀(bì):佩刀名。髀,大腿骨。

    ?露拍:即“露陌”。宝刀名。

    ?露见(xiàn):显现,显露。

    【译文】

    刀,得名于“到”,用来斩杀砍伐,到达那个地方,用刀砍击。刀的末尾叫作“锋”,说的是像蜂子的尾刺那样极其锋利。刀的根部叫作“环”,形状像环。刀鞘叫作“削”。削,得名于“峭”,它的形状是末端渐小稍稍收杀,包裹住刀身。刀鞘口上的饰物叫作“琫”。琫,得名于“捧”,承托收束鞘口。下面末端的饰物叫作“琕”。琕,得名于“卑”,说的是在最下边。短刀叫作“拍髀”,佩戴的时候会轻拍大腿骨的侧面。又叫作“露拍”,说的是它能显露出来。

    23.6 佩刀①,在佩旁之刀也②。或曰“容刀”③,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④。

    【注释】

    ①佩刀: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

    ②佩:即玉珮。古人佩带的饰物。

    ③或:有人。容刀:作装饰品用的佩刀。

    ④备:美好。也指使之美好。仪容:仪表,容貌。

    【译文】

    佩刀,在玉佩旁边佩带的刀。有人把它叫作“容刀”,因为它有刀的形状却没有刀刃,只是用来美化仪表罢了。

    23.7 剪刀,剪,进也,所剪稍进前也①。

    【注释】

    ①稍:渐,逐渐。进前:犹“前进”。向前。

    【译文】

    剪刀,剪,得名于“进”,剪裁时剪刀逐渐向前推进。

    23.8 书刀①,给书简札②,有所刊削之刀也③。

    【注释】

    ①书刀:在竹木简上刻字或削改的刀。

    ②给(jǐ):供给,供应。书:书写,记录,记载。简札: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札,原作“扎”,形讹。

    ③刊削:削除。刊,砍斫,削除。

    【译文】

    书刀,是供人在简札上书写时,削除不要的文字而使用的小刀。

    23.9 封刀、铰刀、削刀①,皆随时名之也。

    【注释】

    ①封刀:刀名。形制、功用不详。铰刀:剪刀。削刀:用以刊削的刀。

    【译文】

    封刀、铰刀、削刀,都是按照使用的时机而命名的。

    23.10 戟①,格也②,旁有枝格也③。

    【注释】

    ①戟(jǐ):合戈、矛为一体,兼有戈之横击、矛之直刺两种作用的兵器。

    ②格:树的长枝条。

    ③枝格:长枝条。

    【译文】

    戟,得名于“格”,旁边有长枝条状的部件。

    23.11 戈①,句孑戟也②。戈,过也③,所刺捣则决过④,所钩引则制之⑤,弗得过也⑥。

    【注释】

    ①戈: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的兵器。

    ②句孑(gōu jié)戟:戈的别名。孑,原作“矛”,据疏证本、邵晋涵校改。疏证本曰:“孑,今本讹作‘矛’,据《太平御览》引改。郑据《周礼·叙官·司戈盾》云:‘戈,今时句孑戟。’又注《考工记·冶氏职》云:‘戈,今句孑戟也。’”句,同“勾”。弯曲。孑,戟。

    ③过:超过,超越。

    ④刺捣:戳刺,冲撞。决过:穿过,穿通。决,穿通。

    ⑤钩引:钩住且拉引。制:管束,阻止。

    ⑥弗:不。

    【译文】

    戈,就是带钩的戟。戈,得名于“过”,它戳刺捣击的物体就会被穿通,它钩住拉拽的物体就会被制服,不能过去。

    23.12 车戟曰“常”①,长丈六尺②,车上所持也③。八尺曰“寻”④,倍寻曰“常”⑤,故称“常”也。

    【注释】

    ①车戟:战车上插置的戟。车,特指战车,又称兵车。

    ②丈:长度单位。十尺为一丈。

    ③持:拿着,握住。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

    ⑤倍:照原数等加。常:古代长度单位。为寻的两倍。

    【译文】

    战车上插置的戟叫作“常”,长度是一丈六尺,是战车上的人手持的兵器。八尺的戟叫作“寻”,寻的两倍叫作“常”,所以把车戟称为“常”。

    23.13 手戟①,手所持摘之戟也②。

    【注释】

    ①手戟:手持的小戟。

    ②摘:通“擿(zhì)”。投掷。

    【译文】

    手戟,就是手持的投掷的小戟。

    23.14 矛①,冒也②,刃下冒矜也③。下头曰“”④,入地也⑤。

    【注释】

    ①矛:在长柄上装以矛头,用于刺杀的兵器。

    ②冒:覆盖,笼罩。

    ③矜(qín):矛柄。

    ④(zūn):戈柄下端圆锥形的金属套,可以插入地中。矛戟柄末的金属套也通称。

    ⑤:插,刺。

    【译文】

    矛,得名于“冒”,矛刃下面覆盖矛柄。矛柄的下头叫作“”,插入地下。

    23.15 松椟①,长二丈②,其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椟也③,前刺之言也④。

    【注释】

    ①松椟(dú):矛类古兵器。按,本条原与上条相连,据段玉裁校分开另立一条。

    ②二丈:原作“三尺”,据叶德炯校改。叶德炯曰:“《御览》‘三丈’盖‘二丈’之讹。《诗·无衣》:‘修我矛戟。’毛传:‘矛长二丈。’《说文》:‘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明此‘三’字是‘二’字之误。”按,“修我矛戟”应是“修我戈矛”。

    ③速椟:犹“速独”“束躅”。频频踏足前进。

    ④前刺:向前冲刺。

    【译文】

    松椟,长二丈,它的杆柄适宜使用较轻的材料,所以用松木做成。椟,就是“速椟”,说的是向前冲刺。

    23.16 矛长丈八尺曰“矟”①,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②。又曰“激矛”,激③,截也④,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

    【注释】

    ①矟(shuò):长矛,即槊(shuò)。头部或细长或宽大,既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

    ②矟矟:犹“梢梢”。细貌,劲挺貌。便:有利,又指适合,适宜。

    ③激:冲击。

    ④截:断,割断。

    【译文】

    矛长一丈八尺的叫作“矟”,是人在马背上手持的,说的是它细长劲挺有利于攻杀。又叫作“激矛”,激,得名于“截”,是可以用来冲击截断敌人阵形的长矛。

    23.17 仇矛①,头有三叉②,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③。

    【注释】

    ①仇矛: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②三叉:三棱锋刃。

    ③仇敌:有深恨的敌人。

    【译文】

    仇矛,矛头上有三棱锋刃,说的是可以用来讨伐敌人的矛。

    23.18 夷矛①,夷②,常也,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③,亦车上所持也。

    【注释】

    ①夷矛:古代车战和守城用的一种长矛。

    ②夷:平常,通常。又指诛灭。

    ③夷灭:诛杀,消灭。

    【译文】

    夷矛,夷,得名于“常”,它的杆柄长一丈六尺。不叫作“常”而叫作“夷”,说的是它可以诛灭敌人,也是战车上的人手持的兵器。

    23.19 徐本作“移”矛①,长九尺者也。,霍也②,所中霍然即破裂也③。

    【注释】

    ①(xù)矛:矛类兵器。,同“”。

    ②霍:象声詞。

    ③霍然:象声词。引申指突然,忽然。破裂:开裂,破损裂开。

    【译文】

    矛,是长九尺的矛。,得名于“霍”,被刺中的东西会“哗”的一声破损裂开。

    23.20 殳矛①,殳,殊也②,长丈二尺而无刃③,有所撞挃④,于车上使殊离也⑤。

    【注释】

    ①殳(shū)矛:杖类兵器。以竹或木制成,八棱,顶端装有圆筒形金属,无刃。亦有装金属刺球、顶端带矛的。

    ②殊:死亡。

    ③刃:刀锋,刀口。

    ④挃(zhì):捣,撞击。

    ⑤殊离:死伤。殊,死亡。离,断绝。

    【译文】

    殳矛,殳,得名于“殊”,长一丈二尺却没有锋刃,用来捣撞,在战车上使敌方死伤。

    23.21 盾①,遁也②,跪其后③,避刃以隐遁也④。大而平者曰“吴魁”⑤,本出于吴⑥,为魁帅者所持也⑦。隆者曰“滇盾”⑧,本出于蜀⑨,蜀滇所持也⑩。或曰“羌盾”?,言出于羌也。约胁而邹者曰“陷虏”?,言可以陷破虏敌也?,今谓之曰“露见”是也?。狭而长者曰“步盾”?,步兵所持?,与刀相配者也。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孑,小称也。以络编板谓之“木络”?,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

    【注释】

    ①盾:古代作战时用来抵御敌人刀箭等的兵器。

    ②遁(dùn):隐匿,隐避。

    ③跪:屈膝,引申为屈曲。

    ④刃: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补。疏证本曰:“今本无‘刃’字,据《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增。”隐遁:隐匿身形。

    ⑤吴魁:大而平的盾。

    ⑥吴:古国名。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

    ⑦魁帅:主将,首领。

    ⑧隆:高,突起。滇(diān):原作“须”,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滇’皆作‘须’,据《太平御览》引改。”滇,古族名。战国至秦汉时,分布在今云南滇池附近,中心在今晋宁。为当地定居农业民族。

    ⑨蜀:古族名、国名。分布在今四川西部。

    ⑩蜀滇:原作“须”,据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蜀’字不重,据《太平御览》引增。”注:“蜀滇所持,谓蜀滇人所用。”

    ?羌(qiāng):古族名。旧称西戎,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

    ?约:屈折。胁:通“翕(xī)”。收缩。邹(zōu):狭小。

    ?陷破:攻陷。虏敌:犹“敌虏”。对敌人的蔑称。一说“陷破虏敌”当作“陷虏破敌”。

    ?露见(xiàn):疑当作“虏陷”,为“陷虏”之倒语。

    ?步盾:步兵手持护身之盾牌。

    ?步兵:徒步作战的士兵。

    ?孑(jié)盾:兵车上的小盾。孑,短,小。

    ?木络:用绳索绑扎的木板。络,原作“缝”,据吴志忠本校改。

    ?犀皮:犀牛皮。犀盾:以犀牛皮制作的盾牌。

    【译文】

    盾,得名于“遁”,人屈曲在盾的后面,避开刀箭的锋刃用来隐匿身形。体大而板平的叫作“吴魁”,原本出产于吴国,是主帅持有的盾。隆高的叫作“滇盾”,原本出产于蜀地,是蜀地和滇地的人持有的盾。有人把它叫作“羌盾”,说的是出产于羌族。收缩而狭小的叫作“陷虏”,说的是可以用来攻破敌虏,现在叫作“露见”的就是这种盾。狭小而细长的叫作“步盾”,是步兵持有的,与战刀互相配合的盾。狭小而短的叫作“孑盾”,是在战车上使用的盾。“孑”,是对微小的称呼。用绳索编连木板的叫作“木络”,用犀牛皮蒙住的叫作“犀盾”,用整块木板做成的叫作“木盾”,都是根据所用的材料来命名的。

    23.22 彭排①,彭②,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③。

    【注释】

    ①彭排:盾的别称。又称旁排。似盾牌,置于车上,进攻中以防敌之箭矢。

    ②彭:通“旁”。旁侧。

    ③排:推挡,推挤。御攻:抵御攻击。

    【译文】

    彭排,彭,得名于“旁”,在战车的旁边推挡敌人以抵御攻击。

    23.23 铠①,犹垲也②。垲,坚重之言也③。或谓之“甲”④,似物孚甲⑤,以自御也⑥。

    【注释】

    ①铠(kǎi):古代作战时护身的金属或皮甲服装。

    ②垲:通“磑(ái)”。坚固。

    ③坚重:坚固而沉重。

    ④甲:用皮革、金属等制成的护身服。

    ⑤孚甲:植物籽实的外皮。

    ⑥自御:自我防御,自己保护自己。

    【译文】

    铠,犹如说“垲”。垲,坚固而沉重的意思。有人把它叫作“甲”,就像植物籽实外面的皮壳,用来保护自己。

    23.24 剑,检也①,所以防检非常也②。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③。其旁鼻曰“镡”④。镡,寻也⑤,带所贯寻也⑥。其末曰“锋”⑦。锋,末之言也⑧。

    【注释】

    ①检:戒备。

    ②防检:防范,戒备。非常:突如其来的事变。

    ③敛也,以: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补。疏证本曰:“今本脱‘敛也,以’三字,据《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增。”拱:弯曲成弧形。敛:收拢。

    ④鼻:器物上带孔的部分。镡(xín):剑柄上端与剑身连接处两旁突出部分。也称“剑鼻”“剑口”等。

    ⑤寻:依附,依循。

    ⑥带:系物的带子。贯:连接,串连,连结。

    ⑦锋:剑等有刃的兵器的尖端部分。

    ⑧末:物的端、尾。

    【译文】

    剑,得名于“检”,是用来戒备防范突如其来的事变的。又说的是“敛”,因为在人身体弯曲成弧形时把它收拢在臂弯里面。剑柄旁边的孔洞叫作“镡”。镡,得名于“寻”,带子串连依附的地方。剑的末梢叫作“锋”。锋,说的是末尾的意思。

    23.25 鋋①,延也②,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③。

    【注释】

    ①鋋(chán):铁柄小矛。

    ②延:达到,及于。

    ③去:离开。

    【译文】

    鋋,得名于“延”,也是达到,说的是离开这里到达那里的意思。

    23.26 钩镶①,两头曰“钩”,中央曰“镶”②。或推攘③,或钩引④,用之之宜也⑤。

    【注释】

    ①钩镶(xiāng):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盾以推挡,钩以钩束。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之挡、钩,右手持刀剑砍杀。

    ②镶: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指把手。

    ③或:有时。攘(rǎng):原作“镶”,据孙诒让《札迻》校改。孙诒让曰:“推镶,‘镶’当作‘攘’。《急就篇》注云:‘镶,亦刀剑之类,其刃欲偃而外利,所以推攘而害人也。’即本此。”攘,推,抵御。

    ④钩引:钩住且拉引。

    ⑤宜:适宜的事。

    【译文】

    钩镶,两头叫作“钩”,中间叫作“镶”。有时用来推挤,有时用来钩拽,都是使用它的适宜情形。

    23.27 九旗之名①,日月为常②,画日月于其端③。天子所建④,言常明也⑤。

    【注释】

    ①九旗:以不同徽号表示不同等级和用途的常、旂、旃、、旗、旟、旐、旞、旌等九种旗帜。

    ②常:古代九旗之一。

    ③端:顶部,锋尖,末梢。

    ④天子:古以君权为天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⑤常明:长久明亮。常,长久,永远。

    【译文】

    九种旗帜的名称,有太阳和月亮图案的叫作“常”,在旗子的顶部画着太阳和月亮。这是为帝王树立的,表示长久明亮。

    23.28 交龙为旂①。旂,倚也②,画作两龙相依倚也③。诸侯所建也④。

    【注释】

    ①交龙:两龙蟠结的图案。旂(qí):古代画有两龙并在竿头悬铃的旗。

    ②倚:偎依,贴近。

    ③画作:画成。依倚:依傍,倚靠。

    ④诸侯所建也:原在下条“无文采”之后,“通帛为旃”之前,据疏证本等改。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译文】

    画有两龙蟠结图案的旗子叫作“旂”。旂,得名于“倚”,画成两条龙相互依傍的形象。这是为诸侯树立的。

    23.29 通帛为旃①。旃,战也②,战战恭己而已也③。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④。三孤所建⑤,象无事也⑥。

    【注释】

    ①通帛:用纯赤色丝帛制作的旗帜。旃(zhān):赤色、无饰、曲柄的旗。按,本条原与上条不分,据内容分开另立为条。

    ②战:恐惧,发抖。

    ③战战:戒慎貌,畏惧貌。恭己:恭谨以律己。

    ④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此九字原在上条“画作两龙相依倚也”句后,据段玉裁、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司常职》云:‘通帛为旃。’郑注云:‘通帛谓大赤,从周正色,无饰。’又云:‘孤卿建旃。’郑注云:‘孤卿不画,言奉王之政教而已。’今本‘通以赤色为之,无文采’九字在‘诸侯所建’之上,误也,据《司常》文更正之。”通,整个,全部。文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

    ⑤三孤:指少师、少傅、少保。

    ⑥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译文】

    用纯赤色的丝帛制作的旗子叫作“旃”。旃,得名于“战”,小心谨慎恭敬律己罢了。整面旗子全部用红色做成,没有艳丽错杂的色彩。这是为少师、少傅、少保树立的,象征平安无事。

    23.30 熊虎为旗①。军将所建②,象其猛如虎,与众期其下也③。

    【注释】

    ①熊虎: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

    ②军将:军中的主将。

    ③众:兵,军队。期:会,会合。

    【译文】

    画有熊和虎图案的叫作“旗”。它是为军中的主将树立的,象征他的勇猛犹如老虎,与军队会合在旗子的下面。

    23.31 鸟隼为旟①。旟,誉也②,军吏所建③,急疾趋事④,则有称誉也⑤。

    【注释】

    ①隼(sǔn):又名“鹘(hú)”。鹰类中最小者,性敏锐,飞速极快,善袭击其他鸟类。旟(yú):古代画有鸟隼图案的军旗。

    ②誉:称赞,赞美。

    ③军吏:军中的将帅官佐。

    ④急疾:快速,急切。趋事:办事。

    ⑤称誉:称扬赞美。

    【译文】

    画有隼鸟图案的叫作“旟”。旟,得名于“誉”,它是为军中的将帅官佐树立的,快速办事,就能获得称扬赞誉。

    23.32 杂帛为①,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也②。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③。

    【注释】

    ①杂帛: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wù):原作“旆”,据卢文弨、疏证本等校改。疏证本曰:“《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或从‘’作‘。’……今当依《说文》作‘勿’或‘’为正。”今据改。,古代九旗之一。

    ②杂色:多种颜色。缀:缝合,连缀。燕尾:像燕子的尾羽那样末端分叉的东西。燕,原作“翅”,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燕,今本误作‘翅’,据《初学记》引改。”

    ③色:原书无,据卢文弨、疏证本校改。疏证本曰:“今本脱‘色’字,据《太平御览》引补。”

    【译文】

    有杂色装饰物的旗子叫作“”,用杂色的布帛连缀在旗子边缘呈燕子尾巴的形状。它是为将帅树立的,像事物的杂乱颜色。

    23.33 龟蛇为旐①。旐,兆也②,龟蛇知气兆之吉凶③,建之于后,察度事宜之形兆也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