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佩尔西科夫抓到了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教授把天赋异禀的眼睛凑到目镜上时,他这辈子头一回注意到,彩色的卷须中有一道特别耀眼而又强烈的光线。这道鲜红艳丽的光束从卷须中透了出来,纤细如微,嗯,怎么说呢,大概也就一根针般大小的样子吧。

    只不过不凑巧的是,这道光线偏偏被一位巨擘训练有素的眼睛凝神盯了几秒钟。

    就是在这道光线中,教授发现了比光线本身更为重要千万倍的东西。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产儿,在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移动时极为偶然地呱呱坠地了。这应该感谢助教当时把教授叫了出去,阿米巴虫在这束光线的照射下被搁置了一个半小时,于是就发生了反应:尽管在光线照射范围以外,一些颗粒状的阿米巴虫绵软无力无精打采地躺在载玻片上,但是那道利刃般的红色光芒所到之处,却发生了诡异的现象。在红色光带的内部竟然出现了生命沸腾的迹象。灰不溜秋的阿米巴虫一个个伸出伪足,拼尽全力地接近红色光带,抵达光带后,便在那里(就像着了魔一样)变得生机勃勃。似乎有某种力量激发了生命的气息。阿米巴虫成群地向光带爬去,彼此你争我夺,只为了能在光带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在光带内部的阿米巴虫,正以疯狂————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来描述了————的速度进行着繁衍。这一刻,所有那些佩尔西科夫了如指掌的定律法则都被这些阿米巴虫践踏、摧毁了。阿米巴虫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芽生殖。它们在光带中不断裂解,裂解出的部分仅用一两秒的时间又生成新鲜的个体。这些新生个体转眼间便成长为成熟的活体,而成熟活体的形成也仅仅是为了瞬间能产生下一代。就这样,先是红光照射的部分,接着是整个载玻片上,很快就变得拥挤不堪,于是阿米巴虫之间的斗争也就难以避免了。刚一诞生的活体彼此恶狠狠地扑向对方,把对方活生生撕成碎片,相互吞噬。新生活体之间横亘着为生存而杀戮的牺牲者的尸体。体格强壮而又凶猛的自然会获胜,但这些获胜者却十分可怕。首先,它们的体型几乎比普通的阿米巴虫超出两倍多,其次,它们似乎特别凶残而又灵敏。它们的动作格外迅捷,伪足也比正常的阿米巴虫长得多,而且它们运用起伪足来是那么地娴熟自如,毫不夸张地说,就像章鱼在使用自己的触须一样。

    第二天晚上,教授研究了阿米巴虫的新生代,消瘦而又憔悴的他粒米未进,全靠一根又一根手捻的粗粗的卷烟来刺激自己。到了第三天,他又回头开始研究事件的最初起因,也就是那一束红色的光线来。

    煤气灯咝咝地燃着,马路上又响起了车水马龙的喧闹。这时,已遭受上百支卷烟毒害的教授才微微合上双眼,仰身靠上了旋转扶手椅背。

    “明白了————终于都明白了。它们是被这束光激活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光线,没人研究过,也没有被人发现过。现在首先必须搞清楚的是,这种光线只能从电灯光中获取呢,还是同样可以从阳光中分离出来。”佩尔西科夫自言自语道。

    又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佩尔西科夫在三台显微镜下捕捉到了三种光线,太阳光的照射并没有引发任何特殊现象,于是他阐述道:

    “可以断定,这种光线并不存在于太阳光谱……哼……嗯,简单说来,可以认为,只有电光照射才能获取它。”他亲切地望了望天花板上柔和的球形顶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便把伊万诺夫叫到了自己的实验室来。他不但从头到尾把这件事告诉了对方,还给他看了阿米巴虫。

    这位编外副教授被震惊了,同时也懊丧不已: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像针那样细的一丝光线,怎么先前就没能发现呢,真是见了鬼!其实谁都有可能发现啊,哪怕就是他,伊万诺夫自己,不过这事情本身的确骇人听闻!只要仔细看一眼……

    “弗拉基米尔·伊帕齐耶维奇,您快看!”伊万诺夫吓得把眼珠子贴到了目镜上,“这是怎么回事?!……它们就在我眼皮底下生长呢……看啊,快看……”

    “我已经观察它们两天多了。”佩尔西科夫没有掩饰自己的兴奋。

    接着,两位学者之间进行了一场对话,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编外副教授伊万诺夫负责用透镜和视镜搭建一个暗箱,用于获取不依靠显微镜就可放大多倍的光线。伊万诺夫觉得,甚至坚信,这个任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他肯定能获取光束,弗拉基米尔·伊帕齐耶维奇对此可以完全放心。但说到这里,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尴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