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散文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令坚:使坚硬。

    [3]冒:蒙、盖。

    [4]范:框子。

    [5]持就火炀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6]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7]字平如砥: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8]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

    [9]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10]燔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11]讫:终了、完毕。

    《小窗幽记》[1]六则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人在病中,百念灰冷,虽有富贵,欲享不可,反羡贫贱而健者。是故人能于无事时常作病想,一切名利之心,自然扫去。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

    【注释】

    [1]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是一本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内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为明代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幽梦影[1](节选)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注释】

    [1]幽梦影:《幽梦影》是一本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清代张潮所撰。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康熙十年(1671年)侨寓扬州,长与戏剧家孔尚任和文学家陈维崧交好。

    《围炉夜话》[1]三则

    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淫奢。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人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注释】

    [1]围炉夜话:《围炉夜话》是一本文学品评著作,乃清代王永彬所撰。作者在文中虚拟了一个与至交好友在冬日里围着火炉畅谈文艺的情境,语言亲切、自然、易读。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1]寒暑不溃[2]。出之烨然[3],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4]十倍,人争鬻[5]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6]。予怪而问之曰:“若[7]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8]、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9]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10]者,洸洸[11]乎干城之具[12]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13]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14]而不知理,坐糜廪粟[15]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16]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解题】

    《卖柑者言》的作者是刘基,文章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地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注释】

    [1]涉:经历。

    [2]溃:腐烂。

    [3]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4]贾:同“价”,价格。

    [5]鬻:购买。

    [6]败絮:破旧的棉絮。

    [7]若:代词,你。

    [8]实:填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

    [9]瞽:瞎子。

    [10]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11]洸洸:威武的样子。

    [12]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

    [13]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

    [14]斁:败坏。

    [15]糜:浪费。廪粟:粮食。

    [16]饫:饱食。

    项脊轩记(节选)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1]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2],雨泽下注[3];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4],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5],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7],亦遂增胜[8]。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9],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10]可爱。

    【解题】

    本文的作者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文章记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流露出对家庭盛衰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

    【注释】

    [1]阁子:指小屋。

    [2]渗漉:即渗漏,水从孔隙漏下。

    [3]雨泽下注:雨水如注而下。下:向下。

    [4]修葺:修补。

    [5]垣墙周庭:在庭院的四周筑起围墙。

    [6]洞然:明亮的样子。

    [7]栏楯:栏杆。楯:栏杆的横木。

    [8]增胜:增加美观。

    [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坐着。冥然:静默的样子。

    [10]珊珊:亦作姗姗,女子缓缓行走的样子。

    病梅馆记

    清·龚自珍

    江宁[1]之龙蟠[2],苏州之邓尉[3],杭州之西溪[4],皆产梅。或[5]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6]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7]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8]诏[9]大号以绳[10]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11]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12]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13],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14],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解题】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注释】

    [1]江宁:地名,旧江宁府所在地,今在江苏南京。

    [2]龙蟠:地名,龙蟠里,今在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今在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

    [6]欹:倾斜。

    [7]固:本来。

    [8]明:公开。

    [9]诏:告诉,一般指上级告知下级。

    [10]绳:约束。

    [11]斫:砍削。

    [12]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

    [13]孤癖:特殊的嗜好。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鬻:卖。

    [14]重价:大价钱。

    曾国藩家书(节选)

    清·曾国藩

    方今天下大乱,人怀苟且之心。出范围之外,无过而问焉者。吾辈当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共守之,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

    阅陶诗[1]全部,取其太闲适者记出,将钞一册,合之杜、韦、白、苏、陆[2]五家之闲适诗纂成一集,以备朝夕讽诵,洗涤名利争胜之心。

    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解题】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注释】

    [1]陶诗:陶渊明的诗作。

    [2]杜、韦、白、苏、陆:分别指的是杜甫、韦庄、白居易、苏轼、陆游。

    《人间词话》三则

    王国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2],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解题】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注释】

    [1]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4]元好问《颖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解题】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多用比喻、对比,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湖心泛月记

    林纾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

    月上吴山,雾霭溟,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裣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解题】

    林纾(1852——1924),福建闽侯人,作家、翻译家。著有小说集《京华碧血》,诗集《畏庐诗存》,笔记《畏庐琐记》,译作《恺撒遗事》、《茶花女遗事》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 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 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 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影的告别

    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在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与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地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

    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

    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摘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解题】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著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苦茶随笔》等。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

    【解题】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沉沦》、《茑萝集》,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闲书》、《屐痕处处》、《达夫日记》等。

    人生的乐趣

    林语堂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生活是艰苦的,政治是肮脏的,商业是卑鄙的,因而,通过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去判断一个人,通常是不公平的。我发现我们有不少政治上的恶棍在其他方面却是十分可爱的人,许许多多无能而又夸夸其谈的大学校长在家里却是绝顶的好人。同理,我认为玩耍时的中国人要比干正经事情时的中国人可爱得多。中国人在政治上是荒谬的,在社会上是幼稚的,但他们在闲暇时却是最聪明、最理智的。他们有着如此之多的闲暇和悠闲的乐趣,这有关他们生活的一章,就是为愿意接近他们并与之共同生活的读者而作的。这里,中国人才是真正的自己,并且发挥得最好,因为只有在生活上他们才会显示出自己最佳的性格————亲切、友好与温和。

    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们食蟹、品茗、尝泉、唱戏、放风筝、踢毽子、比草的长势、糊纸盒、猜谜、搓麻将、赌博、典当衣物、煨人参、看斗鸡、逗小孩、浇花、种菜、嫁接果树、下棋、沐浴、闲聊、养鸟、午睡、大吃二喝、猜拳、看手相、谈狐狸精、看戏、敲锣打鼓、吹笛、练书法、嚼鸭肫、腌萝卜、捏胡桃、放鹰、喂鸽子、与裁缝吵架、去朝圣、拜访寺庙、登山、看赛舟、斗牛、服春药、抽鸦片、闲荡街头、看飞机、骂日本人、围观白人、感到纳闷儿、批评政治家、念佛、练深呼吸、举行佛教聚会、请教算命先生、捉蟋蟀、嗑瓜子、赌月饼、办灯会、焚净香、吃面条、射文虎、养瓶花、送礼祝寿、互相磕头、生孩子、睡大觉。

    这是因为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儿。尽管现代中国受过教育的人们总是脾气很坏,悲观厌世,失去了一切价值观念,但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亲切、和蔼、活泼、愉快的性格,少数人还保持着自己的情趣和玩耍的技巧。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情趣来自传统。人们被教会欣赏美的事物,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无论如何是丑陋的,而某些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社会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抛弃掉,而疯狂地去追求西方的东西,可自己又不具备西方的传统,他们的精神更为丑陋。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园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国式园林,却为一个犹太人所拥有。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床、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国,但上海却是现代中国往何处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它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就像中国的乐队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进,基督的士兵们”一样。传统和趣味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

    【解题】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作家。有散文集《翦拂集》、《大荒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朱门》,学术论著《语言学论书》等。

    海燕

    郑振铎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解题】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作家、评论家、考古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等。

    谈生命(节选)

    冰心

    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华,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的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解题】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女,作家、翻译家。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短篇小说集《超人》,译作《园丁集》(泰戈尔)、《先知》(纪伯伦)等。

    翡冷翠山居闲话(节选)

    徐志摩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坐、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地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童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并且你不但不须游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身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气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歌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卑斯与五老峰,西西里与普陀山,莱因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和琼花,杭州西湖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紫的黄麦,一般黄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解题】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短篇小说集《轮盘》等。

    哭摩(节选)

    陆小曼

    一转眼,你已经离开了我一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我也不知道是怎样过来的,朋友们跑来安慰我,我也不知道是说什么好。虽然决心不生病,谁知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过我一天。

    摩摩,我虽然下了天大的决心,想与你争一口气,可是叫我怎生受得了每天每时的悲念你的一阵阵心肺的绞痛。到现在有时想哭,眼泪干得流不出一点;要叫,喉中疼得发不出声。虽然他们成天的逼我一碗碗的苦水,也难以补得我心头的悲痛,怕的是我恹恹的病体再受不了那岁月的摧残。我的爱,你叫我怎样忍受没有你在我身边的孤单。你那幽默的灵魂为什么这些日子也不给我一些声响?

    我晚间有时也叫了他们走开,房间不让有一点声音,盼你在人静时给我一些声响,叫我知道你的灵魂是常常环绕着我,也好叫我在茫茫前途感觉到一点生趣,不然怕死也难以支持下去了。摩!大大!求你显一显灵罢,你难道忍心真的从此不再同我说一句话了么?不要这样的苛酷了罢!你看,我这孤单一人影从此怎样去撞这艰难的世界?难道你看了不心痛么?你爱我的心还存在么?你为什么不响?大!你真的不响了么?

    洪水与猛兽

    蔡元培

    二千二百年前,中国有个哲学家孟轲,他说国家的历史常是“一乱一治”的。他说第一次大乱是四千二百年前的洪水,第二次大乱是三千年前的猛兽,后来说到他那时候的大乱,是杨朱、墨翟的学说。他又把自己的距杨、墨比较禹的抑洪水,周公的驱猛兽。所以崇奉他的人,就说杨、墨之害,甚于洪水猛兽。后来一个学者,要是攻击别种学说,总是袭用“甚于洪水猛兽”这句话。譬如唐、宋儒家,攻击佛、老,用他;清朝程朱派,攻击陆王派,也用他;现在旧派攻击新派,也用他。

    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像。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苦痛;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槽,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了。对付洪水,要是如鲧的用湮法,便愈湮愈决,不可收拾。所以禹改用导法,这些水归了江河,不但无害,反有灌溉之利了。对付新思潮,也要舍湮法用导法,让他自由发展,定是有利无害的。孟氏称“禹之治水,行其所无事”,这正是旧派对付新派的好方法。

    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孟氏引公明仪的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现在军阀的要人,都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家产,奢侈得了不得,别种好好作工的人,穷得饿死;这不是率兽食人的样子么?现在天津、北京的军人,受了要人的指使,乱打爱国的青年,岂不明明是猛兽的派头么?

    所以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与猛兽竞争。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不像日本姑娘那样苗条瘦小。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肥肤上之健美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儿?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得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可以说,不但是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中国海岸线之长而且弯曲,照现代艺术家说来,这象征我们母亲富有曲线之美吧。咳!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啊!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欧洲、美洲各位华贵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惭形秽得很呢!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的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制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解题】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革命烈士。著有《可爱的中国》等。

    青年与人生

    李大钊

    我今就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稍有陈说,望我亲爱的青年垂听!

    第一,现代的青年,应该在寂寞的方面活动,不要在热闹的方面活动。近来常听人说:“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我想这“寂寞日子”,并不是苦境,实在是一种乐境。我觉得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现出来。譬如天时,一年有一个冬季,是一年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木枯黄,气象凋落,死寂,冷静,都是他的特色。可是那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不是就从这个寂寞的冬天发现出来的么?一天有一个暗夜,也是一天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种的尘嚣嘈杂,都有个一时片刻的安息。可是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不是从这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的么?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这样讲来,这寂寞日子,实在是有滋味、有趣意的日子,不是忍苦受罪的日子,我们实在乐得过,不是耐得过。况且耐得过的日子,必不长久。一个人若对于一种日子总觉得是耐得过,他的心中,必是认这寂寞日子,是一种苦境,是一种烦恼,那就很容易把他抛弃,去寻快乐日子过。因为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勉强矜持的心,是靠不住的。譬如孀妇不再嫁,苦是本着他自由的意思,那便是他的乐境,那种寂寞日子,他必乐得过到底。若是全因为受传说偶像的拘束,风俗名教的迫胁,才不去嫁,那真是人间莫大的苦境,那种寂寞日子,他虽天天耐得过,天天总有耐不得跟着。乐得过的是一种趣味,耐得过的是一种矜持。青年呵!我们在寂寞的方面活动,不可带着丝毫勉强矜持的意思,必须知道那里有一种真趣味,一种真光明,甘心情愿乐得过这寂寞日子,才能有这寂寞日子中寻出真趣味,获得真光明的一日。

    有不为斋解

    林语堂

    有客问有不为斋斋名用意何在,到底何者在所不为之列。这一问,倒给我发深省了。原来士人书斋取名都颇别致。一派是经师派,如“抱经”、“攀经”、“诂经”、“潜研”之类。一派是名士派,所名多有诗意,如“涵芬”,如“庸闲”,如“双梅影”,如“水流云在”,如“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等。一派是纪事的,如“三希”,如“铁琴铜剑”等。又一派是言志的,如“知不足”,“有恒心”,“知未信”;这些都带有点道学气味,而“有不为”恐怕只好归入此派。亦有言志而只用一字表出的,非常古雅,如“藏园”、“忆园”、“曲园”、“寄园”等。这大概是已有园宅阶级,所以大可以洁身自好,与世无争了。虽然这名有时也靠不住,如租界上有村曰“耕读”,贫民窟有里曰“余庆”,野鸡巢有坊曰“贞德”,甚至大马路洋灰三楼上来一个什么“山房”,棋盘街来一个“扫叶”,本不是不可能的事。横竖不过起一个名而已,我们中国人想。

    “有不为”是有点道学气,我已说过。看来似乎反康有为,而事实不然。因为世上名称愈相反的,气质愈相近。试将反康与拥康者相比,反康营中曾经拥康者十有其六,而拥康党里曾经反康者,亦十有其八。如贞德坊之野鸡,庆余里之贫民,原来不过也是说说叫得好听而已。所以如孟子所说,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正可证明物极必反的道理。但是一人总有他所不为的事。朋友这样一问,使我不得不自己检讨一下。当时既不留心,盘查起来,倒也很有意思。我恍惚似已觉得,也许我一生所做过许多的事,须求上帝宽宥,倒是所未做的事,反是我的美德。兹将所想到,拉杂记下如左:

    我不曾穿西装革履到提倡国货大会演说,也不曾坐别克汽车,到运动会鼓励赛跑,并且也不曾看得起做这类事的人。

    我极恶户外运动及不文雅的姿势,不曾骑墙,也不会翻筋斗,不论身体上、魂灵上,或政治上,我连观察风势都不会。

    我不曾写过一篇当局嘉奖的文章,或是撰过一句士大夫看得起的名句,也不曾起草一张首末得体同事认为满意的宣言。

    也不曾发,也不曾想发八面玲珑的谈话。

    我有好的记忆力,所以不曾今天说月亮是圆的,过一星期说月亮是方的。

    我不曾发誓抵抗到底背城借一的通电,也不曾作爱国之心不敢后人的宣言。我不曾驱车至大学作劝他人淬励奋勉作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训辞。

    我不曾诱奸幼女,所以不曾视女学生为“危险品”,也不曾跟张宗昌维持风化,禁止女子游公园。

    我不曾捐一分钱帮助航空救国,也不曾出一铜子交赈灾委员赈灾,虽然也常掏出几毛钱给须发斑白的老难民或是美丽可爱的小女丐。

    我不曾崇孔卫道,征仁捐、义捐,抗×救国捐,公安善后捐,天良救国捐。我不曾白拿百姓一个钱。

    我不好看政治学书,不曾念完三民主义,也不曾于静默三分时,完全办到叫思想听我指挥。

    我不曾离婚,而取得学界领袖资格。

    我喜欢革命,但永不喜欢革命家。

    我不曾有面团团一副福相,欣欣自得,照镜子时面上未尝不红泛而有愧色。

    我不曾吆喝佣人,叫他们认我是能赚钱的老爷。我家老妈不曾窃窃私语,赞叹她们老爷不知钱从那里来的。

    我不曾容许仆役买东西时义形于色克扣油水,不曾让他们感觉给我买物取回扣,是将中华民国百姓的钱还给百姓。

    我不曾自述丰功伟绩,送各报登载,或是叫秘书代我撰述送登。

    也不曾订购自己的放大照相分发儿子,叫他们挂在厅堂纪念。

    我不曾喜欢不喜欢我的人,向他们做笑脸。我不曾练习涵养虚伪。

    我极恶小人,无论在任何机关,不曾同他们钩心斗角,表示我的手腕能干。我总是溜之大吉,因为我极恶他们的脸相。

    我不曾平心静气冷静头脑地讨论国家,不曾做正人君子学士大夫道学的骗子。

    我不曾拍朋友的肩膀,作慈善大家,被选为扶轮会员。我对于扶轮会同对于青年会态度一样。

    我不曾禁女子烫头发,禁男子穿长衫,禁百性赛龙舟,禁人家烧纸钱,不曾卫道崇孔,维持风化,提倡读经,封闭医院,整顿学风,射杀民众,捕舞女,捧戏子,唱京调,打麻将,禁杀生,供大王,挂花车,营生圹,筑洋楼,发宜言,娶副室,打通电,盗古墓,保国粹,卖古董,救国魂,偷古物,印佛经,禁迷信,捧班禅,贴标语,喊口号,主抵抗,举香槟,做证券,谈理学……

    谈吃

    夏丏尊

    俗语说得好,只有“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中国人吃的范围之广,真可使他国人为之吃惊。中国人于世界普通的食物之外,还吃着他国人所不吃的珍馐;吃西瓜的实,吃鲨鱼的鳍,吃燕子的窠,吃狗,吃乌龟,吃狸猫,吃癞虾蟆,吃癞头鼋,吃小老鼠。有的或竟至吃到小孩的胞衣以及直接从人身上取得的东西。如果能够,怕连天上的月亮也要挖下来尝尝哩。

    至于吃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烤,有炖,有蒸,有卤,有炸,有烩,有醉,有炙,有熘,有炒,有拌,真正一言难尽。古来尽有许多做菜的名厨司,其名字都和名卿相一样煊赫地留在青史上。不,他们之中有的并升到高位,老老实实就是名卿相。如果中国有一件事可以向世界自豪的,那么这并不是历史之久,土地之大,人口之众,军队之多,战争之频繁,乃是善吃的一事。中国的肴菜已征服了全世界了。有人说中国人有三把刀为世界所不及,第一把就是厨刀。

    不见到喜庆人家挂着的福禄寿三星图吗?福禄寿是中国民族生活上的理想。画上的排列是禄居中央,右是福,寿居左。禄也者,拆穿了说就是吃的东西。老子也曾说过:“虚其心实其腹”,“圣人为腹不为目”。吃最要紧,其他可以不问。“嫖赌吃着”之中,普通人皆认吃最实惠。所谓“着威风,吃受用,赌对冲,嫖全空”,什么都假,只有吃在肚里是真的。

    吃的重要更可于国人所用的言语上证之。在中国,吃字的意义特别复杂,什么都会带了“吃”字来说。被人欺负曰“吃亏”,打巴掌曰“吃耳光”,希求非分曰“想吃天鹅肉”,诉讼曰“吃官司”,中枪弹曰“吃卫生丸”,此外还有什么“吃生活”、“吃排头”,等等。相见的寒暄,他民族说“早安”、“午安”、“晚安”,而中国人则说:“吃了早饭没有?”“吃了中饭没有?”“吃了夜饭没有?”对于职业,普通也用吃字来表示,营什么职业就叫做吃什么饭。“吃赌饭”,“吃堂子饭”,“吃洋行饭”,“吃教书饭”,诸如此类,不必说了。甚至对于应以信仰为本的宗教者,应以保卫国家为职志的军士,也都加吃字于上。在中国,教徒不称信者,叫做“吃天主教的”,“吃耶酥教的”,从军的不称军人,叫做“吃粮的”,最近还增加了什么“吃党饭”、“吃三民主义”的许多新名词。

    衣食住行为生活四要素,人类原不能不吃。但吃字的意义如此复杂,吃的要求如此露骨,吃的方法如此麻烦,吃的范围如此广泛,好像除了吃以外就无别事也者,求之于全世界,这怕只有中国民族如此的了。

    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很不调和。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佛家说六道轮回,把众生分为天、人、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如果我们相信这话,那么中国民族是否都从饿鬼道投胎而来,真是一个疑问。

    【解题】

    夏丏尊(1886——1946),浙江上虞人。现代作家。著有《平屋随笔》、《人间爱晚晴》等。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

    丰子恺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吧!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吧!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叫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叫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吧!

    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打橘子

    俞平伯

    陶庵说:“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其中有一种是塘栖蜜橘(见梦忆卷四)。这种橘子我小时候常常吃,我的祖母她是塘栖人。橘以蜜名却不似蜜,也不因为甜如蜜一般我才喜欢它。或者在明朝,橘子确是甜得可以的,或者今日在塘栖吃“树头鲜”,也甜得不含糊的,但是我都不曾尝着过。我所记得,只是那个样子的:

    橘子小到和孩子的拳头仿佛,恰好握在小手里,皮极薄,色明黄,形微扁,有的偶带小蒂和一两瓣的绿叶,瓤嫩筋细,水分极多,到嘴有一种柔和清新的味儿。所不满意的还是“不甜”,这或者由于我太喜欢吃甜的缘故罢。

    小时候吃的蜜橘都是成篓成筐地装着,瞪眼伸嘴地白吃,比较这儿所说杭州的往事已不免有点异样,若再以今日追溯从前,真好比换过一世界了。

    城头巷三号的主人朱老太爷,大概也是个喜欢吃橘子的,那边便种了七八棵十来棵的橘子树。其种类却非塘栖,乃所谓黄岩也。本来杭州市上所常见的正是“黄岩蜜橘”。但据K君说,城头巷三号的橘子一种是黄岩而其他则否,是一是二我不能省忆而辨之,还该质之朱老太爷乎?

    从橘树分栽两处看来,K君的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其一在对着我们饭厅的方天井里。长方形的天井铺以石板,靠东墙橘树一行,东北两面露台绕之。树梢约齐台上的阑干,我们于此伸开臂膊正碰着它。这天井里,也曾经打棍子,踢小皮球,竹竿拔河,追黄猫……可惜自来嬉戏总不曾留下些些的痕迹,尽管在我心头每有难言的惘惘,尽管在他们几个人的心上许有若干程度相似的怀感。后之来者只看见方方正正的石板天井而已,更何尝有什么温软的梦痕也哉!

    另一处在花园亭子的尽北犄角上,太湖山石边,似不如方天井的那么多,那边有一排,这儿只几株橘子而已。地方又较偏僻,不如那边的位居冲要易动垂涎,所以著名之程度略减。可是亭子边也不是稀见我们的脚迹的,曾在其间攻关、保唐僧、打水炮,还要扔白菜皮。据说晾着预备腌的菜,有一年特别好吃,尽是白菜心,所以然者何?乃其边皮都被我们当了兵器耳。

    这两处的橘子诚未必都是黄岩,在今日姑以黄岩论,我只记得黄岩而已。说得老实点,何谓黄岩也有点记它不真了:只是小橘子而已。小橘子啊,小橘子啊,再是一个小橘子啊。

    黄岩橘的皮麻麻扎扎的蛮结实,不像塘栖的那么光溜那么松软,吃在嘴里酸浸浸更加不像蜜糖了。同住的姑娘先生们都有点果子癖,不论好歹只是吃。我却不然,虽橘子在诸果实中我最喜欢吃,也还是比他们不上,也还是不行。这也有点可气,倒不如干脆写我的“打橘子”,至于吃来啥味道,我不说!————活像我从来没吃过橘子似的。

    当已凄清尚未寒冽的深秋,树头橘实渐渐黄了。这一半黄的橘子,便是在那边贴标语“快来吃”。我们拿着细竹竿去打橘子,仰着头在绿荫里希里霍六一阵,扑秃扑秃的已有两三个下来了。红的,黄的,红黄的,青的,一半青一半黄的,大的,小的,微圆的,甚扁的,带叶儿的,带把儿的,什么不带的,一跌就破的,跌而不破的,全都有,全都有,好的时候分来吃,不好的时候抢来吃,再不然夺来吃。抢,抢自地下,夺,夺自手中,故吃橘而夺,夺斯下矣。有时自己没去打,看见别人手里忽然有了橘子,走过去不问情由地说声:“我吃!”分他个半只,甚而至于几瓤也是好的,这是讨来吃。

    【解题】

    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作家、学者。著有诗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燕郊集》,学术论著《红楼梦辨》等。

    落花生

    许地山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底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底茅亭举行。

    那晚上底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底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底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爹爹说:“花生底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底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

    【解题】

    许地山(1893——1941),福建龙溪人,作家、学者。著有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集《缀网劳蛛》、学术论著《中国道教史》等。

    茶毗

    金克木

    火葬,佛教徒称为“茶毗”或“荼毗”。前两个字也一样,本是一个字。又叫“阇维”,字异音同。这些都是一个印度古字用汉字记音。意思大概是火化了,变成了一堆灰,或者说是吹熄了火。一阵风或是一口气吹过去,火灭了,熄了,这叫做“涅槃”,又是印度古字译音。这字是佛教徒创用的,汉语意译是“寂灭”。照宗教信仰说起来,可就是另一番境界,有点神秘说不明白了,但说来说去离不开“寂灭”,不过是成为专门术语特殊符号了。

    可惜的是此时此刻我还没有“茶毗”,更不能说是“入涅槃”。还活着,所以还存在,还思考,这就免不了要受苦。不能不思,那就思一思这个“思”行不行?

    三百多年前欧洲出了一个笛卡儿,追究过这个“思”,说是“理性”(这词本来是译音兼译意)。两百多年前欧洲又出了一个康德,更加追根究底盘问这个“思”,对“理性”大加分析批判。一百年以内还有人追问。欧洲又有个维特根斯坦干脆以为思维离不开语言和逻辑(这又是音义兼译的词),因此问这以外的问题是白费脑筋。对逻辑(也是数学)的认识不大容易,对语言的认识比较不那么难,个个人天天都在说话嘛。于是对语言的探索大有发展,把种种语言当做思维的种种符号。符号不仅运载信息,而且制约思维,还在接收者那里变化信息。这种想法正在有些人的思想中爆炸。抽象难懂的物理学化为原子弹,大家就知道它的利害了。对符号的种种看法会不会也这样?那就要看种种通信方式的变化和电脑、遥控及所谓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发展了。那些都是靠符号输入、输出信息才会有的新东西的胚胎。岂但机器人?活人也免不了在符号圈子里转。大庙放火,小庙烧香,拜神像,佩戴神符,重复不断念咒语,这不都是符号在作怪吗?这类行为都不用思考,出了笛卡儿和康德等思想家的圈子以外了。

    人是创造符号的动物,早就开始了符号活动,不仅是会用语言符号。但认识到符号的神通广大是最近才开始的。人创造了它,又受它的愚弄支配。这个孙猴子是不能压在五行山下的。符号是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类自己。我“茶毗”了,这才明白过来。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一)

    季羡林

    大概是1926年,我在正谊中学毕了业,考入设在北园白鹤庄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文科去念书。这里的教员可谓极一时之选。国文教员王崑玉先生,英文教员尤桐先生、刘先生和杨先生,数学教员王先生,史地教员祁蕴璞先生,伦理学教员鞠思敏先生(正谊中学校长),伦理学教员完颜祥卿先生(一中校长),还有教经书的“大清国”先生(因为诨名太响亮,真名忘记了),另一位是前清翰林。两位先生教《书经》、《易经》、《诗经》,上课从不带课本,五经四书连注都能背诵如流。这些教员全是佼佼者。再加上学校环境有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过的地方。

    我有意识地认真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支配的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能算坏,总在班上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我毫不在意,照样钓鱼、摸虾。到了高中,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其他课程考个高分并不难,只需稍稍一背,就能应付裕如。结果我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是全校唯一的一个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样被别人一指,我的虚荣心就被抬起来了。从此认真注意考试名次,再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威名大震。

    在这一段时间内,外界并不安宁。军阀混乱,鸡犬不宁。直奉战争、直皖战争,时局瞬息万变,“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一年山大祭孔,我们高中学生受命参加。我第一次见到当时的奉系山东土匪督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钱和多少姨太太的张宗昌,他穿着长袍、马褂,匍匐在地,行叩头大礼。此情此景,至今犹在眼前。

    到了1928年,蒋介石假“革命”之名,打着孙中山先生的招牌,算是一股新力量,从广东北伐,有共产党的协助,以雷霆万钧之力,一路扫荡,宛如劲风卷残云,大军占领了济南。此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想趁火打劫,出兵济南,酿成了有名的“济南惨案”。高中关了门。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的心镜中照出来的影子是封建又兼维新的教育再加上军阀混战。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二)

    季羡林

    1929年,日军撤走,国民党重进。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从此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此时,北园高中关了门,新成立了一所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是全省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我没有考试,就入了学。

    校内换了一批国民党的官员,“党”气颇浓,令人生厌。但是总的精神面貌却是焕然一新。最明显不过的是国文课。“大清国”没有了,经书不念了,文言作文改成了白话。国文教员大多是当时颇为著名的新文学家。我的第一个国文教员是胡也频烈士。他很少讲正课,每一堂都是宣传“现代文艺”,亦名“普罗文学”,也就是无产阶级文学。一些青年,其中也有我,大为兴奋,公然在宿舍门外摆上桌子,号召大家参加“现代文艺研究会”。还准备出刊物,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现代文艺的使命》,里面生吞活剥抄了一些从日文译过来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句。译文像天书,估计我也看不懂,但是充满了革命义愤和口号的文章,却堂而皇之地写成了。文章还没有来得及刊出,国民党通缉胡先生,他慌忙逃往上海,一两年后就被国民党杀害。我的革命梦像肥皂泡似地破灭了,从此再也没有“革命”,一直到了解放。

    接胡先生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他算是鲁迅的小友,北京大学毕业,翻译了一本《争自由的波浪》,有鲁迅写的序。不知道怎样一来,我写的作文得到了他的垂青,他发现了我的写作“天才”,认为是全班、全校之冠。我有点飘飘然,是很自然的。到现在,在六十年漫长的过程中,不管我搞什么样的研究工作,写散文的笔从来没有放下过。写得好坏,姑且不论。对我自己来说,文章能抒发我的感情、表露我的喜悦、缓解我的愤怒、激励我的志向。这样的好处已经不算少了。我永远怀念我这位尊敬的老师!

    在这一年里,我的心镜照出来的仿佛是我的新生。

    经过了痛苦的思想矛盾,经过了细致的家庭协商,决定了向前迈步。好在原定期限只有两年,咬一咬牙就过来了。

    我于是在1935年夏天离家,到北平和天津办理好出国手续,乘西伯利亚火车,经苏联,到了柏林。我自己的心情是:万里投荒第二人。

    在这一段从大学到教书一直到出国的时期中,我的心镜中照见的是:蒋介石猖狂反共,日本军野蛮入侵,时局动荡不安,学生两极分化,这样一幅十分复杂矛盾的图像。

    马前的桃花,远看异常鲜艳,近看则不见得。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三)

    季羡林

    德国人民怎么样呢?经过我十年的观察与感受,我觉得,德国人不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民之一。文化昌明,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大音乐家、大科学家,近代哪一个民族也比不上。而且为人正直、淳朴,各个都是老实巴交的样子。在政治上,他们却是比较单纯的,真心拥护希特勒者占绝大多数。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希特勒极端诬蔑中国人,视为文明的破坏者。按理说,我在德国应当遇到很多麻烦。然而,实际上,我却一点麻烦也没有遇到。听说,在美国,中国人很难打入美国人社会。可我在德国,自始至终就在德国人社会之中,我就住在德国人家中,我的德国老师,我的德国同学,我的德国同事,我的德国朋友,从来待我如自己人,没有丝毫歧视。这一点让我终生难忘。

    这样一个民族现在怎样看待垂败的战局呢?他们很少跟我谈论战争问题,对生活的极端艰苦,轰炸的极端野蛮,他们好像都无动于衷,他们有点茫然、漠然。一直到1945年春,美国军队攻入哥廷根,法西斯彻底完蛋了,德国人仍然无动于衷,大有逆来顺受的意味,又仿佛当头挨了一棒,在茫然、漠然之外,又有点昏昏然、懵懵然。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六年,现在终于闭幕了。我在惊魂甫定之余,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十年了,我在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几经交涉,美国占领军当局答应用吉普车送我们到瑞士去。我辞别德国师友时,心里十分痛苦,特别是西克教授,我看到这位耄耋老人面色凄楚,双手发颤,我们都知道,这是最后一面了。我连头也不敢回,眼里流满了热泪。我的女房东对我放声大哭。她儿子在外地,丈夫已死,我这一走,房子里空空洞洞,只剩下她一个人。几年来她实际上是同我相依为命,而今以后,日子可怎样过呀!离开她时,我也是头也没有敢回,含泪登上美国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这十年在我的心镜上照出的是法西斯统治,极端残酷的世界大战,游子怀乡的残影。

    艺术家之功夫

    徐悲鸿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吾辈之习绘画,即研究如何表现种种之物象。表现之工具,为形象与颜色。形象与颜色即为吾辈之语言,非将此二物之表现,做到功夫美满时,吾辈即失却语言作用似矣。故欲使吾辈善于语言,须于宇宙万象,有非常精确之研究,与明晰之观察,则“诚笃”尚矣。其次学问上有所谓力量者,即吾辈研究甚精确时之确切不移之焦点也。如颜色然,同一红也,其程度总有些微之差异,吾人必须观察精确,表现其恰当之程度,此即所谓“力量”,力量即是绝对的精确,为吾辈研究绘画之真精神。试观西洋各艺术品,如全盛时代之希腊作品,及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提香等诸人之作品,无一不具精确之精神,以成伟大者。至如何涵养此种之力量,全恃吾人之功夫。研究绘画者之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吾人基本之学问,亦为绘画表现惟一之法门。素描拙劣,则于一个物象,不能认识清楚,以言颜色更不知所措,故素描功夫欠缺者,其所描颜色,纵如何美丽,实是放滥,凡与无颜色等。欧洲绘画界,自十九世纪以来,画派渐变。其各派在艺术上之价值,并无何优劣之点,此不过因欧洲绘画之发达,若干画家制作之手法稍有出入,详为分列耳。如马奈、塞尚、马蒂斯诸人,各因其表现手法不同,列入各派,犹中国古诗中之潇洒比李太白、雄厚比杜工部者也。吾辈研究各派,须研究各派功夫之所在(如印象派不专究小轮廊,而重色影与气韵,其功夫即在色彩上),否则便不能洞见其实际矣。其次有所谓“巧”字,是研究艺术者之大敌。因吾人研究之目标,要求真理,唯诚笃,可以下切实工夫,研究至绝对精确之地步,方能获伟大之成功。学“巧”便故步自封,不复有为,乌能至绝对精确,于是我人之个性亦不能造就十分强固矣。

    二十岁至三十岁,为吾人凭全副精力观察种种物象之期,三十以后,精力不甚健全,斯时之创作全恃经验记忆及一时之感觉,故须在三十以前养成一种至熟至精确之力量,而后制作可以自由。法国名画家莫奈九十岁时之作品,手法一丝不苟,由是可想见其平日素描之根底。故吾人研究绘画,当在二三十岁时,刻苦用功,分析精密之物象,涵养素描功夫,将来方可成杰作也。

    诸位,艺术家之功夫,即在于此。兄弟不信世界上有甚天才,是在吾辈切实研究耳。诸位目今方在二三十岁之际,正当下功夫之时期,还望善自努力也。

    【解题】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

    书房的窗子(节选)

    杨振声

    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幕合拢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堆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你说古老的粉墙?一点不错。最低限度的要老到透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清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滋,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窗上迷离的是潇潇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退;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阴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清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解题】

    杨振声(1890——1956)字今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人,教育家、作家。著有《玉君》、《杨振声选集》等。

    神曲(节选)

    [意大利]但丁

    但丁迷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遇见豹、狮、母狼;诗人维吉尔的灵魂来救护他。

    当人生的中路,我迷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之中。要说明那个森林的荒、严肃和广漠,是多么的困难呀!我一想到它心里就一阵害怕:不下于死的光临。在叙述我遇着救护人之前,且先把触目惊心的景象说一番。

    我怎样会走进那个森林之中,我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我在昏昏欲睡的当儿,我就失掉了正道。后来我走到森林的一边,害怕的念头还紧握着我的心,忽然到了一个小山的脚下,那小山的顶上已经披着了阳光,这是普照一切旅途的明灯。一夜的惊吓,真是可怜,这时可以略微安心了。从海里逃上岸来的,每每回头去一看那惊涛骇浪,所以我在惊魂初定之后,我也就回顾来路,才晓得来路险恶,不是生人所到的。

    我休息了一会儿,就立起来赶我的路程,一步一步爬上荒凉的山坡。没有爬得多么高,前面忽然有一只敏捷的、五色斑斓的豹,正拦住我的去路,我几次想回头逃避它。那时天晓了,太阳正同着美丽的群星从东方升起;这样清快的早晨,这样温和的季候,使我有克服那眩眼的走兽之希望。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只狮子又出现了,它似乎向着我冲过来,它的肚子饿极了,高抬它的头,呼呼的口气吓煞人。同时还有一只瘦瘦的母狼,它似乎是饥不择食的,而且已经有许多人受了它的灾害。它的一双眼睛盯着我,吓得我全身发抖,于是我只好放弃爬到山顶的企图。

    我好比那渴望着金钱的人,忽然受到一个失败的打击,而沉迷于痛哭悲哀的情境,我受到那只母狼的压迫,它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使我不得不退往那黑暗无光的森林。当我后退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他似乎是静默了长久,因此不会说话一样。在此荒山旷野,居然来了救星,我就叫道:“请你快来救我,不问你是什么,一个影子也好,一个真人也好。”

    他回答道:“我从前是人,现在不是人了。我的父母是伦巴第人,他们的国度是曼图阿。我生于恺撒王朝,但是迟了一点,后来住在罗马,受奥古斯都王的保护,那时还是异教流行。我是一个诗人,我歌吟真正的英雄,安奇塞斯的儿子,他从特洛亚城逃出来,因为那个雄壮的城已被希腊人烧掉了。但是你为什么这样惊慌失措?为什么不爬过这座明媚的山,这是一切幸福的源头?”

    地狱之门;地狱之走廊,儒大受刑之地。惨淡的阿刻隆河;老船夫卡隆。

    “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走进罪恶之渊,走进幽灵队里。正义感动了我的创世主:我是神权、神智、神爱的作品。除水存的东西之外,在我之前没有所造的物,我和天地同在:你们走进来,把创造的希望抛在脑后罢!”

    我看见上段文字,黑沉沉地写在大门上;我说:“老师,这些文字的意思叫我很难懂。”他像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对我说:“到了这个地方,一切的恐怖和畏惧都要放在脑后。我们已经到了我对你说起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将要看见一群苦恼的、不懂什么叫幸福的幽灵。”于是他拉了我的手,脸上露出微笑,使我心里得到安慰,他引导我走进幽冥之国。

    在这里,叹息声、抱怨声、悲啼声,在没有星光的昏暗的空气里应和着。我一阵心酸,不觉掉下泪来。千奇百怪的语音,痛苦的叫喊,可怕的怒骂,高喊和暗泣,拍手和顿足,空气里面喧闹不已,永无静寂,又好似风卷沙尘,遮天蔽日。那时我毛骨悚然,问道:“老师,我所听见的是什么?发出这样痛苦呼声的又是什么人类呢?”他答道:“这些都是无有名声的懦夫,还混杂了一些卑微鄙陋的天使:他们是只知自利的骑墙派,他们对于上帝既不反叛,也不忠实;这一班幽灵既为天国所排斥,因为天国要保持他的纯洁,又不为地狱所收容,因为罪恶之徒尚有一点自夸之处呢。”我说:“那未他们受了什么刑罚,使他们这样痛苦呢?”他答道:“我可以极简单地对你说。他们既没有寂灭的希望,只是过着昏聩平庸的活,也没有改进的可能。世界上对于他们没有记载;正义和慈悲都轻视他们:我们也不必再谈论他们了,看看就走罢!”

    瓦尔登湖(节选)

    [美国]亨利·大卫·梭罗

    在我做完一天的锄地工作后,有时我会去看望一下我那不耐烦的伙伴,他从清晨开始就在湖边钓鱼,安静地一动不动,宛如一只鸭子,一张漂浮的落叶,在思考他各式各样的哲学,在我来到之前,他大概已认为自己修炼成修道院中的权威老僧了。有一位老者,他是位好渔夫,尤其擅长各种木工,他很喜欢把我的房子当做是为渔民提供便利而建造的,这让我很高兴,他经常坐在我的屋门口摆弄钓丝。我们有时会一起泛舟湖上,他坐在船的这一端,我坐在船的那一端,我们并没有多少交流,因为近年来他双耳失聪,不过偶尔他也会哼哼一首圣诗,这与我的哲学非常和谐。我们精神的交流实在是非常和谐,回想起来我都感到一阵阵的美妙,而且比我们的谈话要有趣得多。我经常这样:当无人可谈时,我会用木桨叩击船舷,在四周的森林激起一圈圈扩展着的回声,就像动物园管理员吵醒了兽群那样,每个山林和翠谷最后都发出一阵阵咆哮怒吼之声。

    在温和的黄昏中,我经常坐在船里吹起晚笛,看着鲈鱼围着我游泳,好像我的笛声婉转悠扬让它们痴迷,月光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水倒映着森林的丛丛树影。很久以前,我和一个同伴一起,像探险一样无数次来到这个湖边,在夏夜的湖岸上生起一堆火,以吸引鱼群,然后在鱼钩上放虫子作为鱼饵,钓起一条又一条鳕鱼。这样一直到深夜,我们才把火棒高高地抛往空中,它们如流星烟火一般,从空中落入湖中发出咝咝的响声便杳无踪影了,于是我们又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我一边摸索,一边用口哨吹着歌,穿越黑暗,回到人类的群居处,但是如今我在湖岸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

    我的信念(节选)

    [法国]玛丽·居里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一直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示给我更新的远景。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也是一个小孩,他好像沉醉于神话故事中那样,沉醉在大自然的景色当中。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国]海伦·凯勒

    书籍不但给予了我智慧与快乐,而且给予了我知识,这些知识对别的人来说可以靠视听获得,而我只有依赖书。事实上在我所受的教育中,书籍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

    1887年5月,我第一次阅读了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那时我才七岁,从那时到现在,我如饥似渴地吞食我的手指所接触到的一切书籍。正像前面所说的,我早年接受教育时并没有进行正规的学习,读书同样也很没有章法。起初我只有几本凸印书、一套启蒙读本、一套儿童故事和一本叙述地球的书————《我们的世界》,我的全部书库仅此而已。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上面的字磨损得无法辨认。有时候,莎莉文小姐读给我“听”,把她认为我能懂得的故事和诗歌写在我手上。但我宁愿自己读,而不愿人家读给我“听”,因为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觉得有趣的作品。

    在第一次去波士顿时,我才真正开始认真地读书,那时,我被允许每天花上一段时间到学校图书馆读书。我在书架间自由地走动,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管书中的文字我能认识多少,即便十个只有一个或者一页中才有两个文字认识,我仍然执著于读书。文字本身使我入了迷,但我没有有意识地把读过的东西都记到心里。然而在那段时期我的记忆力很好,许多字句虽然我一点儿也不明白其含义,但都记在了脑子里。后来当我开始了说和写的时候,这些字句很自然地冒了出来,朋友们都很惊奇我的词汇竟如此丰富。我其实是不求甚解地读过很多书的片段(那段时期我从未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书)以及大量的诗歌,直到发现《方德诺小伯爵》这本书,我才算第一次把一本有价值的书读懂、读完。

    宽容(节选)

    [美国]房龙

    先知老人本想宽大为怀。他们从未忘记那个人母亲的那双奇异闪亮的双眸,也回想起三十年前他父亲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可是,律法毕竟是律法,不能不遵守。先知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他们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大家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由于饥渴,漫游者身体还很衰弱,老者让他坐下。他拒绝了。他们让他闭嘴。可他偏要说话。他转身背向老者,搜寻不久之前还同他志同道合的人。

    “听我说,”他恳求地说道,“听我说,都高兴起来吧!我才从山的那边过来,我的脚踏上了新奇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别的民族的抚摸,我的双目看到了美妙的景观。而小的时候,我的世界仅仅是父亲的花园。山的那边有牧场,牧草一样肥沃,男男女女有相同的血肉,城市因一千年的细心雕琢而熠熠生辉。我已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道路,我看到了更为幸福的生活的曙光。跟我走吧,我引领你们奔向那儿。上帝的微笑不单单在这儿,也在别的地方。”

    他停了下来,人群里发出恐怖的叫声。

    “亵渎,这是对上帝的亵渎。”老人们大声喊道,“给他的罪行该有的惩罚吧!他已失去理智,居然嘲弄一千年前便定下来的律法。他罪该万死!”

    人们举起了沉甸甸的石头。这个漫游者被人们杀死了。他的尸体被大家扔到山崖脚下,用来警告胆敢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过了不多久,一场特大干旱爆发了。潺潺的知识小溪干涸了,牲畜也干渴得死掉了,庄稼也因天干而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饥声一片。可是,先知老人们并未因此而灰心。他们预言,所有的一切都会转危为安的,那些圣书里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何况,他们已很老了,只需一点点食物就可以了。

    冬天到了。村庄里人烟稀少,显得十分空荡。半数以上的人因为饥寒交迫已离开人世。山脉那边是活着的人唯一的希望。

    可是律法说,“不可以!”

    某天夜里叛乱爆发了。绝望赋予那些因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以勇气。老人们被推到一边,他们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公,咒骂孩子们的忘恩负义。然而,当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庄的时候,他们把车夫拦住了,强迫他带走他们。如此,一场投靠未知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很多年了,因此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不是很容易。数以万计的人死了,踏着他们的尸骨,人们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块堆砌而成的路标。以后,旅程中不再有那么多的磨难了。那位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与无际的荒野乱石中标记出了一条宽阔大道。它一步一步把大家引领到新家园的绿色牧场。大家相对无言。

    “到底他是对了,”大家说,“他是对的,先知老人错了。”

    【解题】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人类的故事》、《宽容》等。《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

    美德书(节选)

    [美国]威廉·贝内特

    感恩的心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予的快乐。

    ————卡耐基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里,一个殷实而且心地善良家庭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

    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拥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有一个叫艾丽斯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回家。

    第二天,面包师又把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艾丽斯只得到一个比前一天还小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艾丽斯,赶快去!”当艾丽斯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她激动地跑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是她的感恩之心得到的回报。

    一个心中不知感恩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人。怨天尤人是他们的习惯,嫉妒是他们内心的火焰,在这样的人心中,别人的成果与成功都是靠运气得来的。他们整天被怨恨的情绪所啃噬,搞得自己痛苦不堪。

    而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因为他们懂得珍惜。那些常常抱怨生活,总爱发泄怨气的人,就算在人人羡慕的地方工作,在舒适的豪宅里居住,他们也不会感觉到幸福。

    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心中充满了美好,他会感激一切让他快乐的人和事。

    贝多芬的遗嘱(节选)

    [德国]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给我的弟弟卡尔和约翰·贝多芬:

    噢,你们这群人啊,怎么能把我当做、或让我被人看做是一个满腹怨恨、疯癫、愤世嫉俗的人呢?你们对我太不公平了!你们根本不清楚隐藏在外表下的原因!自童年时起,我的心灵和精神便趋向于温柔、仁慈的情感,并一直准备着去做一些伟大的事业。但是,你们想想看,六年来,我的身体情况是何等的糟糕,还被一些冒牌庸医误诊,一年又一年被他们欺骗,还幻想着有一天会好转,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种“永久的病症”,即使有一丝希望能够康复,那也要等上许多年。我虽然生来具有一种热烈而积极的性格,甚至能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消遣,但我却较早地被人类驱除,成为形单影只的可怜人。有时我真想克服这一切,啊!但每次我都无可奈何地被残疾,被这个不断翻新的悲惨经验所阻止!然而我又无法跟别人说:“请讲大声点,大声喊,因为我是个聋子!”啊!你叫我怎么开口告诉别人我的一种感官出了毛病呢,这种感官对于我来说,要比别人的更加完美、更加优秀。而它从前是最完美的,在我从事音乐这一行中,很少有人能像我的这个感官那么完美!———— 噢!我说不出口啊!———— 因此,如果当我本想与你们做伴而你们又看到我孤僻自处的话,请你们多加谅解。我的不幸让我痛苦不堪,我常因为它而被人们误解。在交往中,在微妙的谈话时,在大家彼此倾诉彼此安慰时,我却无法得到一丝慰藉。孤单,完全的孤单。我越是迫切需要在交际场合露面,越是不能冒险。我只得像一个被放逐者似的生活。如果我走近一个交际场合,我立即有一种揪心的忧虑,生怕被人发现我有残疾。

    由此,我在乡下住了半年。我那高明的医生劝我要保护好听觉,这当然也是我的心愿。然而,很多次我都渴望与人接触,并禁不住要过去。但是,当我旁边的一位听见远处有笛声而我什么都听不见时,或者他听见牧童在歌唱,而我却什么也没听到时,那是何等的屈辱啊!这样的一些经历使我彻底陷入绝望之中:我差一点就要了结自己的生命了。————是艺术,挽救了我。啊!我感到,在完成被赋予的全部使命之前,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就这样,我苟且偷生————那真是一种悲惨的生活———— 这副身躯是那么的虚弱,哪怕有一丝变化都能使我从最佳状态转入最糟糕的境地!“要忍耐!”———— 别人都这样说,现在,我也只能把它当做向导。我有耐心了。———— 愿我勇于抗御的决心能够保持得长久,直到无情的死神来掐断我的生命线的时候。这样也许是好的,或许并不好: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二十八岁,我不得不看破一切,这不是容易的事。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一点比其他人更加艰难。

    神明啊,你能从苍穹渗入我的内心深处,你了解它,你知道它抱有对人类的爱和行善的愿望!啊,人啊,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这句话,想一想,曾经你们是怎么不公平地对待我;希望不幸之人看到一个像他这样的落难者时,能聊以自慰,不顾自然的种种障碍,竭尽自己之所能,以跻身艺术家和精英们的行列。

    我的兄弟,在我去世之后,如果施密特教授尚在人世,你们就以我的名义请求他将我的病情详细地描述出来,再加上这封信,我想,在我死后人们会尽可能地与我言归于好。————当然,我承认你们是我那微薄的财产(如果可以这么称谓的话)的继承人。希望你们能公平分配,以后要相亲相爱,同舟共济。对于你们带给我的伤害,你们心里清楚我早就不追究了。卡尔兄弟,我要特别感谢你,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对我的关怀体贴。我祝愿你们能生活得更加幸福,远离忧愁,不要像我这样被烦恼围绕。一定要教导你们的孩子讲道德:因为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道德使我在穷困潦倒时坚持着,支撑着我,多亏了它;另外还有艺术,我才没有以自杀来结束我的生命———— 永别了,你们相亲相爱吧!———— 我感谢所有的朋友,尤其是李希诺夫斯基亲王和施密特教授。我希望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的乐器能够保存在你们之间任何一个人手中,但你们千万不要因此而发生争执。如果它们对你们有什么益处的话,可以把它们卖掉。如果躺在墓穴中的我还能帮你们一把,我将多么的高兴啊!

    若真能如此,我将快快活活地迎接死亡。———— 如果死神在我有机会一展艺术天赋之前来临,那么,尽管我命运多舛,我还是希望它能迟些到来。———— 但即使如此,我也很高兴。难道不是它把我从一种无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吗?死亡可以随时到来,我表示欢迎,而且是勇敢快乐地欢迎。————永别了,别把我完全遗忘在坟墓之中;我还是值得你们缅怀的,因为我在世时经常思念你们,想让你们幸福。但愿你们幸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802年10月6日 写于海林根施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