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辞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关雎[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2]淑女,君子好逑[3]。

    参差荇菜[4],左右流[5]之。窈窕淑女,寤寐[6]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7]。悠[8]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9]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关雎:指雎鸠的叫声。雎鸠是一种水鸟,又名“王雎”,常常与配偶结伴同游。

    [2]窈窕:据古书记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这里指女子娴静美好。

    [3]好逑:理想的配偶。逑指配偶。

    [4]参差荇菜: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可以食用的多年生水草。

    [5]流:指顺着水流采摘荇菜。

    [6]寤寐(wù mèi):醒来和睡着。

    [7]服:思念。

    [8]悠:形容忧思的样子。

    [9]芼(mào):选择、采摘。

    击鼓[1]

    击鼓其镗[2],踊跃用兵[3]。土国[4]城漕[5],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6],平[7]陈与宋[8]。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9]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0],与子成说[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12]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13]兮,不我信兮。

    【注释】

    [1]击鼓:这首诗描写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士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

    [2]镗(tāng):鼓声。

    [3]兵:刀枪之类的武器。

    [4]土国:在国内修筑土城。

    [5]漕:漕城。

    [6]孙子仲:卫国将军。

    [7]平:调停。

    [8]陈与宋:陈、宋,两国国名。

    [9]爰(yuán):何处。

    [10]契阔:聚散。契即合,阔即离。

    [11]成说:发过誓。

    [12]于嗟(xū jiē):哎哟。

    [13]洵(xún):远。

    黍离[1]

    彼黍离离[2],彼稷[3]之苗。行迈靡[4]靡[5],中心[6]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离:黍离之悲用以指代亡国之痛。黍即糜子,子实去皮后称黄米,有黏性,可酿酒、做糕等。

    [2]离离:庄稼一行行齐整排列的样子。

    [3]稷:谷子,也说高粱。

    [4]行迈:行,道路。迈,行走。

    [5]靡靡:缓慢的样子。

    [6]中心:心神。

    风雨[1]

    风雨凄凄[2],鸡鸣喈喈[3]。既见君子[4],云胡不夷[5]?

    风雨潇潇[6],鸡鸣胶胶[7]。既见君子,云胡不瘳[8]?

    风雨如晦[9],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1]风雨:这首诗描写了风雨交加时,妇人忽然见到心上人时的惊喜。

    [2]凄凄:寒冷的样子。

    [3]喈喈(jiē):鸡互相应和的叫声。

    [4]君子:丈夫。

    [5]云胡不夷:云,语助词。胡,怎么。夷,心情平静。

    [6]潇潇:猛烈而急促的样子。

    [7]胶胶:鸡叫声。

    [8]瘳(chōu):病愈。

    [9]晦:夜晚。这里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

    子矜[1]

    青青子矜,悠悠[2]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3]音?

    青青子佩[4],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5],在城阙[6]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1]子矜(jīn):你的衣领。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城楼上等待恋人的心情。

    [2]悠悠:忧思不断。

    [3]嗣(yí):通“贻”,给、寄、传递。

    [4]佩:佩玉。

    [5]挑兮达(tà)兮:来来回回地张望。

    [6]城阙:城楼。

    鹿鸣[1]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2]。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3]。人之好[4]我,示我周行[5]。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6]。

    视民不恌[7],君子是则是效[8]。我有旨酒[9],嘉宾式燕以敖[10]。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1]。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1]鹿鸣:古人在宴会上唱的歌曲。

    [2]鼓瑟吹笙:指演奏音乐。瑟和笙都是乐器名。

    [3]承筐是将:古时用筐盛礼品送给宾客。承,捧着。将,献上。

    [4]好:关爱。

    [5]周行:大路,可引申为大道理。

    [6]德音孔昭:德音,好声誉。孔,十分。昭,昭著。

    [7]视民不恌(tiāo):视,昭示。恌,轻浮。

    [8]是则是效:则,以……为法则。效,模仿。

    [9]旨酒:美酒。

    [10]式燕以敖:式,语气助词。燕,同“宴”。敖,同“遨”,游玩。

    [11]湛(dān):快活。

    采薇[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2]。曰归曰归,岁亦莫[3]止。

    靡[4]室靡家,猃狁[5]之故。不遑启[6]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7],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8]。

    采薇采薇,薇亦刚[9]止。曰归曰归,岁亦阳[10]止。

    王事靡盬[11],不遑启处。忧心孔疚[12],我行不来。

    彼尔[13]维何?维常[14]之华。彼路[15]斯何?君子[16]之车。

    戎车[17]既驾,四牡业业[18]。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19]。君子所依,小人所腓[20]。

    四牡翼翼[21],象弭鱼服[22]。岂不日戒[23],猃狁孔棘[2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5]。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采薇:薇,豆科植物,野豌豆苗,俗称大巢菜,可食用。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在返乡途中的所思所想。

    [2]作止:作,冒出地面。止,句尾语气助词。

    [3]莫:即岁暮,指一年将尽之时。莫是“暮”的本字。

    [4]靡:没有。

    [5]猃狁(xiǎn yǔn):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春秋时称为狄,战国、秦汉时称为匈奴。

    [6]遑启:遑,闲暇。启,跪坐。

    [7]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这里指心急如焚。

    [8]聘:探问、探望。

    [9]刚:薇菜由嫩变粗硬。

    [10]阳:阴历十月。

    [11]盬(gǔ):休止。

    [12]孔疚:非常痛苦。

    [13]尔:鲜花盛开的样子。

    [14]常:棠棣。

    [15]路:同“辂”,指高大的马车。

    [16]君子:这里指军队的统帅。

    [17]戎车:兵车。

    [18]四牡业业:这里指驾车的四匹公马高大威猛。

    [19]骙骙(kuí):马匹强壮的样子。

    [20]小人所腓(fěi):小人,这里指士兵。腓,隐蔽。

    [21]翼翼:军容整齐的样子。

    [22]象弭鱼服:象牙装饰的弓和鱼皮制成的箭袋。

    [23]日戒:指每日警备。

    [24]棘:同“急”。

    [25]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橘颂

    战国·屈原[1]

    后皇[2]嘉树,橘徕[3]服兮。受命[4]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5]兮。绿叶素荣[6],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7],圆果抟[8]兮。青黄杂糅,文章烂[9]兮。

    精色[10]内白,类任道兮[11]。纷缊宜修[12],姱[13]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14]其无求兮。苏世独立[15],横而不流[16]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17]德无私,参[18]天地兮。

    愿岁并谢[19],与长友兮。淑离[20]不淫,梗[21]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22]兮。行比伯夷[23],置以为像[24]兮。

    【注释】

    [1]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

    [2]后皇:代指天地。

    [3]徕服:徕,通“来”。服,习惯。指橘树适合在楚地生长。

    [4]命:这里指橘树的禀性。

    [5]壹志:专一的意志。

    [6]素荣:白色的花。

    [7]曾枝剡(yǎn)棘:曾枝,繁茂的枝条。剡棘,尖利的刺。

    [8]抟(tuán):通“团”,圆圆的;一说同圜(huán),环绕,楚地的方言。

    [9]文章烂:色彩灿烂。文章,纹理色彩,这里指橘子的皮色。烂,灿烂的样子。

    [10]精色:鲜亮的颜色。

    [11]类任道兮:如同担负重任的君子。类,好像。任,承担。

    [12]纷缊(yūn)宜修:长得繁茂,修饰得体,恰到好处。

    [13]姱(kuā):美好。

    [14]廓:心胸开阔。

    [15]苏世独立:清醒地独立于世。苏,苏醒,指对浊世有所觉悟。

    [16]横而不流:横,充盈。不流,不随波逐流。

    [17]秉:坚持。

    [18]参:合。

    [19]愿岁并谢:这里指岁月逝去。岁,年岁。谢,离去。

    [20]淑离:善良美丽。淑,善良。离,通“丽”。

    [21]梗:正直。

    [22]可师长:当橘树为楷模。师,以……为楷模。

    [23]伯夷: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因反对周武王灭商,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

    [24]像:榜样。

    渔父[1]

    战国·屈原

    屈原既放[2],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4]与[5]?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6]。”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7]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歠其醨[8]?何故深思高举[9],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10]者必弹冠,新浴[11]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12],受物之汶汶[13]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14]而笑,鼓枻[15]而去,乃歌曰:“沧浪[16]之水清兮,可以濯[17]吾缨[18];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1]渔父(fǔ):父通“甫”,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放:放逐。

    [3]枯槁(gǎo):憔悴、枯瘦。

    [4]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谱牒等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5]与:通“欤”,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

    [6]是以见放:是以,因此。见,被。

    [7]淈(gǔ):搅浑。

    [8]哺(bǔ)其糟而歠(chuò)其醨: ,吃。糟,酒糟。歠,饮。醨,薄酒。

    [9]高举:清高的举止。

    [10]沐:洗头。

    [11]浴:洗澡。

    [12]察察:洁白的样子。

    [13]汶(mén)汶:玷污。

    [14]莞尔:微笑的样子。

    [15]鼓枻(yì):划动着船桨。

    [16]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今湖北省境内。

    [17]濯(zhuó):洗。

    [18]缨: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结在颔下。

    接舆歌[1]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2]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3]。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4]乎已乎,临[5]人以德。殆[6]乎殆乎,画地而趋[7]。迷阳[8]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9],无伤吾足。

    【注释】

    [1]接舆歌:相传为楚国狂人接舆为劝说孔子不要热衷政治而作。

    [2]生:支撑。

    [3]载:承载。

    [4]已:算了、罢了。

    [5]临:靠近。

    [6]殆:危险。

    [7]画地而趋:画定某处,让人们在此范围内进退。这里比喻苦于被礼法拘束。

    [8]迷阳:荆棘。

    [9]郤(xì)曲:指道路曲折。

    白头吟[1]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2]。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3]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4]御沟[5]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6],鱼尾何簁簁[7]。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8]为!

    【注释】

    [1]白头吟:乐府旧题,《相和歌·楚调曲》。

    [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皑,白色,通常用以形容雪的洁白。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的洁白。

    [3]斗:盛酒的容器。

    [4]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

    [5]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河道。

    [6]袅袅:动摇的样子。

    [7]簁簁(shāi):跳跃的样子。钓鱼是男女求偶的隐语,这里比喻男女相爱的幸福。

    [8]钱刀:刀形钱币。

    有所思[1]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2]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3]之。闻君有他心,拉杂[4]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5]兄嫂当知之。妃呼豨,[6]秋风肃肃晨风飔,[7]东方须臾高知之。[8]

    【注释】

    [1]有所思:指思念的那个人。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遭受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心绪。

    [2]问遗(wèi):“问”、“遗”二字同义,赠。

    [3]缭:缠绕。

    [4]拉杂:拉,折断;杂,碎。

    [5]鸡鸣狗吠: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

    [6]妃呼豨(xī):语助词。

    [7]秋风肃肃晨风飔:肃肃,形容风声疾速。飔(sī),凉。

    [8]东方须臾高知之:须臾,一会儿。高同“皜”(hào)、“皓”,明亮洁白之意。

    上邪[1]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2],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

    [1]上邪(yé):天哪。

    [2]陵:峰棱。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1]。

    阳春布[2]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3]华[4]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5]徒伤悲。

    【注释】

    [1]晞(xī):干燥。

    [2]布:散布。

    [3]焜(kūn)黄:枯黄。

    [4]华:同“花”。

    [5]老大:长大以后。

    行行重行行[1]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2]。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3]依北风,越鸟[4]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5],衣带日已缓[6]。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7]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1]行行重行行:行了又行,一直在走。重(chóng),又。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思念离家远行的丈夫的心情。

    [2]一涯:一方。

    [3]胡马:北方的马。

    [4]越鸟:南方的鸟。

    [5]日已远:一天比一天远。

    [6]缓:宽松,这里是指人因相思而日渐消瘦。

    [7]弃捐:抛弃。

    胡笳[1]十八拍(其一)

    三国·蔡琰[2]

    我生之初尚无为[3],我生之后汉祚[4]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5]兮道路危,民卒[6]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7]盛,志意乖[8]兮节义亏。

    对殊俗[9]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注释】

    [1]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

    [2]蔡琰:(177——?),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三国时期著名诗人、音乐家。《后汉书》:“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南匈奴,嫁给了匈奴左贤王,于匈奴诞下二子,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与挚友及恩师蔡邕的情谊,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这里选录了第一拍。

    [3]无为:社会安定。

    [4]祚(zuò):福运。

    [5]寻:接连不断。

    [6]卒(cù):同“猝”,仓促、急速。

    [7]胡虏:匈奴人。

    [8]乖:违背。

    [9]殊俗:不同的风俗。

    挽歌(其一)

    东晋·陶渊明[1]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2]。 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3]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4]来相送人,各以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讬体[5]同山阿。

    【注释】

    [1]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担任过几年小官,后来辞官隐居山林,终身不仕。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被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2]嶕峣(jiāo yáo):高耸的样子。

    [3]幽室:墓穴。

    [4]向:当初。

    [5]讬(tuō)体:讬,同“托”,寄托身体。

    归园田居(其一)

    东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2]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3]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4],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5]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适俗韵:适应风俗的气质。韵:气质、风度。

    [2]尘网:罗网一般的尘世。比喻官场。

    [3]墟里:村落。

    [4]尘杂:尘世间的俗事、杂事。

    [5]樊笼:关鸟的笼子,这里比喻官场、仕途。

    杂诗(其一)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1]。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2]。得欢当做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1]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体,即不再是盛年、壮年时的身体了。

    [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应当把世人都视同兄弟,何必只有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拟咏怀

    北朝·庾信[1]

    寻思万户侯,中夜[2]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3],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4]连珠下,萤飘碎火[5]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释】

    [1]庾信:(513——581),字子山,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

    [2]中夜:半夜。这里是说诗人夜不能寐。

    [3]梦蝴蝶: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后竟然分不清在梦中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4]露泣:意为露珠下落,就好像是在哭泣流泪一般。

    [5]碎火:形容萤火点点的样子。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1]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2]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

    [1]鸦雏色:形容头发像小鸦的羽毛那样乌黑亮泽。

    [2]伯劳:一种鸣禽,常用来比喻夫妻、情侣、亲人、朋友之间的分离。《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终南别业

    唐·王维[1]

    中岁[2]颇好道[3],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4]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王维:(701——761),字摩诘,人称“诗佛”,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他在诗、画、音乐方面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著名,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有《王右丞集》。

    [2]中岁:中年。南朝齐谢朓《赋贫民田》:“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3]好道:信奉佛教。

    [4]胜事:愉快的事、快意的事。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1]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2]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1]新丰:古县名,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古时产美酒。

    [2]意气:感情投合。

    滕王阁诗

    唐·王勃[1]

    滕王高阁临江渚[2],佩玉鸣鸾[3]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4]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5]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1]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并称为“初唐四杰”。其在文学上主张崇尚实用,一反当时盛行以上官体为代表的诗风。著有《王子安集》。

    [2]渚:水中的小沙洲。

    [3]鸣鸾: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4]浦:水边,多用于水边的地名。

    [5]槛:栏杆。

    二十四诗品[1](节选)

    唐·司空图

    其六·典雅

    玉壶买春[2],赏雨茆[3]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其十一·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如渌[4]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5]。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注释】

    [1]二十四诗品:晚唐诗人司空图探讨诗歌美学风格的理论著作。

    [2]玉壶买春:提着玉壶去买酒。

    [3]茆(máo):同“茅”。

    [4]渌(lù):同“漉”,渗滤。

    [5]沤(ōu):水泡。

    其十八·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1]希音。

    其二十三·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2]酒,日往烟萝[3]。

    花覆茆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4]行歌。孰不有古[5]?南山峨峨。

    【注释】

    [1]泠(líng)然:寒冷,清凉。

    [2]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容器。

    [3]烟萝:烟雾苍茫、萝藤遍野的幽静之地。

    [4]藜:野生植物,质地坚韧,可以做拐杖。

    [5]古:死亡。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2]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3],忽复乘舟梦日边[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5]沧海。

    【注释】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诗侠”,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有《李太白集》。

    [2]直:价值,同“值”。

    [3]垂钓碧溪上:传说姜太公在遇到文王之前就曾在磻溪(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面)垂钓。

    [4]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被商汤发掘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边。

    [5]济:渡,渡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1],影徒[2]随我身。暂伴月将[3]影,行乐须及春[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5]游,相期[6]邈云汉[7]。

    【注释】

    [1]不解饮:不懂得喝酒。

    [2]徒:徒然,白白地。

    [3]将:和。

    [4]须及春:应该趁着春暖花开之时。

    [5]无情:忘情,指超乎一般的情谊。

    [6]期:约会。

    [7]邈云汉:遥远的银河。

    菩萨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1]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2]。瞑色入高楼,有人[3]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4]。

    【注释】

    [1]漠漠:广阔、平远的样子。

    [2]伤心碧:晚山之青,有如碧玉。

    [3]人:指思念征夫的女子。

    [4]亭:大道上行人休息停留之处。《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1]

    洛阳城东桃李花[2],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3],更闻桑田变成海[4]。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5],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6]池台文锦绣[7],将军[8]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9]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注释】

    [1]刘希夷:(约651——约679),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善于演奏琵琶。其诗尤其以歌行见长,内容以闺情居多。后被人所害,死时年纪未到三十。大多数诗歌均已失传。

    [2]洛阳城东桃李花:代用乐府诗《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3]松柏摧为薪:松柏都被砍伐下来作为柴薪。

    [4]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5]红颜子:这里指少年。

    [6]光禄:也就是光禄勋。

    [7]文锦绣:用锦绣来装饰池台中的物品。

    [8]将军:指东汉时期的外戚梁冀,他曾经任大将军一职。

    [9]宛转蛾眉:代指青春年华。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4]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5]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6]?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7]光不度,鱼龙潜跃[8]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9]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张若虚:(约660——约720),唐朝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作基本全部佚失,仅存两首流传至今,其中之一便是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2]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原指雪粒,这里指月光下的花朵。

    [4]汀:河边的沙地。

    [5]青枫浦:地名,在今湖南省浏阳县。这里代指遥远的河岸。

    [6]扁舟子:指那种浪迹江湖的游子。

    [7]鸿雁长飞:暗含“雁足传书”的典故。《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比喻身在两地的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8]鱼龙潜跃:暗含“鱼传尺素”的典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也是比喻身处两地的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9]碣石潇湘:泛指北方与南方。碣石,山名,在北方,出自曹操《短歌行》。潇湘,分别指潇水与湘水,都在南方。

    古从军行

    唐·李颀[1]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3]入汉家。

    【注释】

    [1]李颀:(690——751),唐朝诗人,曾任新乡县尉,晚年隐居。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最为出名。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有《李颀集》。

    [2]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来煮饭,晚上敲击用来打更。

    [3]蒲桃:即葡萄。

    赠卫八处士[1]

    杜甫[2]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3]。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4]。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5]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6],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7]黄粱[8]。主称会面难,一举累[9]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10]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1]处士:这里指不入仕途的隐居者。《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2]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其诗被誉为“诗史”。另外,因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3]参与商:都是二十八星宿名。参,即参宿,位于天空西面;商,即心宿,位于天空东面。两星此起彼伏。

    [4]热中肠:形容内心激动而悲怆。

    [5]君子:这里指卫八处士。

    [6]父执:父亲的好友。此语出自《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孔颖达注曰:“见父之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7]间:混杂,掺和。一作“闻”,意为闻到黄粱的气味。

    [8]黄粱:一种粟米的名字,也就是黄小米。

    [9]累:连续、接连。

    [10]故意:老朋友相互交往且思念的情意。

    新安吏[1]

    唐·杜甫

    客[2]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3]无丁?”“府帖[4]昨夜下,次[5]选中男[6]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7]?”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8]。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9],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10]。就粮近故垒[11],练卒依旧京[12]。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13],抚养甚分明[14]。送行勿泣血,仆射[15]如父兄。”

    【注释】

    [1]新安吏:诗人曾在题下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位于洛阳市的西面。

    [2]客:这是杜甫的自称。

    [3]更:再。

    [4]帖:军帖,古代征兵的文书。

    [5]次:按顺序,依次。

    [6]中男:唐高祖在武德七年(624年)在征兵方面曾定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至天宝三年(744年)又降优制: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上》)

    [7]王城:指东都洛阳。洛阳是周代的王城。

    [8]伶俜(líng pīng):形容孤独的样子。乐府《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9]取相州:根据《通鉴·唐纪三十七》记载,在乾元二年的二月,史思明将兵从魏州引至邺(也就是相州),然后用尽各种方法劫掠唐军营地,断绝了他们辎重与粮食的供给。三月份的时候双方开始决战。

    [10]星散营:形容官兵溃败之后军营变得散乱零落。

    [11]故垒:过去的营地,旧营地。《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

    [12]旧京:指东都洛阳。

    [13]顺:这里是出师有名的意思。

    [14]甚分明:指王师对士兵的亲切抚爱是毋庸置疑的。

    [15]仆射(yè):官名,这里指郭子仪,至德二年(757年)五月他被封为左仆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1]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3]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4]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5]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6]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7]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安得[9]广厦千万间,大庇[10]天下寒士[11]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12]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1]秋高:秋深。

    [2]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3]挂罥(juàn):悬挂。

    [4]俄顷:不久、顷刻之间。

    [5]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6]恶卧:睡相不好。

    [7]雨脚:雨点。

    [8]彻: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

    [9]安得:如何能得到。

    [10]庇:遮蔽、保护。

    [11]寒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此处泛指贫寒的人们。

    [12]突兀:高耸的样子。

    梦李白(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2]常局促[3],苦道[4]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5]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6]平生志。冠盖[7]满京华,斯人[8]独憔悴!孰云网恢恢[9]?将老[10]身反累[11]!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化用了《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游子,这里指李白。至,归来的意思。

    [2]告归:告别辞归。

    [3]局促:匆促不安,也指因匆促而不能久留。

    [4]苦道:再三表示、再三地说。

    [5]楫(jí):船桨。

    [6]若负:好像辜负的意思。

    [7]冠盖:泛指官员的冠冕与车盖,这里代指京城的达官显贵们。《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8]斯人:指李白。

    [9]网恢恢:天网无限广大,网孔虽然稀疏,但绝不会有所漏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将老: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了。

    [11]反累:反而无辜受到牵连拖累。这首诗是杜甫听到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的消息后,积思成梦而作。

    枫桥[1]夜泊

    唐·张继[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3]城外寒山寺[4],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西郊阊门外。

    [2]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又被任命为员外郎,后入内成为检校员外郎,没过多久又提升为检校郎中,最后任职盐铁判官,掌管洪州财赋,一年后病逝于任上。

    [3]姑苏:苏州。

    [4]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建于南朝梁代。据说因僧人寒山住此而得此名。

    雁门太守行[1]

    唐·李贺[2]

    黑云[3]压城城欲摧,甲光[4]向日金鳞开。

    角[5]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6]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7],霜重鼓寒[8]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9]为君死。

    【注释】

    [1]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相和歌·瑟调曲》。雁门,位于今山西省西北部地区。

    [2]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

    [3]黑云:厚重的乌云。这里形容攻城敌军的气势以及因出兵而引起的漫天尘土。

    [4]甲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士兵的铠甲反射出来的光芒。

    [5]角:古代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用来发号施令的吹奏乐器。

    [6]燕脂:也就是胭脂,深红色。这里代指暮色霞光。

    [7]易水:此处借用这个水名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悲壮的气氛。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霜重鼓寒:因夜里寒冷霜重使得鼓声沉闷。

    [9]玉龙:宝剑的代称。传说晋朝初年雷焕在丰城县得到一个玉匣,里面藏了两把剑,将剑放入水中便变成了龙。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1]

    赠君[2]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3]与祝蓍[4]。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5]恐惧流言日,王莽[6]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河南新郑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钻龟:古人钻龟壳后看其裂纹来占卜吉凶。

    [4]祝蓍(shī):古人也拿蓍草的茎来占卜吉凶。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以入药,茎、叶可用来制香料。

    [5]周公: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周公要害成王的流言,于是周公就躲了起来。后来成王发觉这个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并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6]王莽: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在篡夺东汉政权之前,为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的姿态示人,后来却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对酒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蜗牛角上[1]争何事,石火光中[2]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注释】

    [1]蜗牛角上:比喻人类在世界上占据的空间就像蜗牛角那么小。《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2]石火光中:比喻人生就像击石时发出的火光那样一闪即逝。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2]花丛懒回顾,半缘[3]修道半缘君。

    【注释】

    [1]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曾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世人常把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

    [2]取次:循序渐进。

    [3]半缘:一半是因为。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1]

    王濬[2]楼船下益州[3],金陵王气[4]黯然收。

    千寻[5]铁锁沉江底[6],一片降幡出石头[7]。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8]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籍洛阳,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2]王濬(jùn):晋时的益州刺史。

    [3]益州:晋时的郡治,位于今成都市。

    [4]金陵王气:金陵是当时吴国的都城。古人非常相信望气之术,认为帝王所居住之地有“王气”,即与帝王命运相关的祥瑞之气。一旦国亡,王气也会随之衰竭。《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舂陵城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郁郁葱葱。’”

    [5]寻:古代的长度单位。

    [6]铁锁沉江底:当时的吴国人用铁索来横绝江面,以此阻拦晋国的船队,而晋国人则用火来对抗,用火将铁索熔化。

    [7]降幡出石头:王濬当时从武昌顺流而下直逼金陵,最终攻入石头城,而吴主孙皓亲自到营门外投降。降幡,投降时用的旗帜。

    [8]四海为家:即天下统一,四海归为一家。《史记·高祖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望江南二首

    五代·李煜[1]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2],满城飞絮辊[3]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

    [1]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

    [2]渌(lù):水清澈的样子。

    [3]辊(gǔn):翻滚、转动。

    天道

    五代·冯道[1]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注释】

    [1]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人,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

    菩萨蛮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