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一 帝王与士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国文化有一特征,即自西周开国,周公制礼作乐,列国诸侯贵族阶级,无不受诗书理想之教育。迄于东周,左氏传所载春秋时代君卿大夫遗闻逸事,嘉言懿行,随在可证。孔子始在社会讲学,百家继起,战国诸君,尊贤养士,其风益炽。秦汉一统,封建改为郡县,乃有士人政府之成立。受教育之士,未必全上政治舞台,多数隐沦在下。从政受职,亦有高卑。但政府礼贤下士之风,则相承不辍。虽帝王宰相,其对卑职下僚,乃至遁退在野者,亦多崇敬,史不绝书。直迄清代之末,古今一贯,其风犹存。近代国人,则多斥自秦以来两千年政治传统为帝皇专制,然即以此一政风,加入思考,可知君尊臣卑,乃政治制度所宜然,而士贵王贱,亦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特殊观念特殊风气,有非晚近国人高呼民主政治者之所能想像。下文偶举数例,恕不能详。尝鼎一脔,亦庶略知其味。

    汉高祖以一泗水亭长,略如当前偏县小乡一警察派出所所长。其人本未受良好教育。遇人戴儒冠,则取而溺之。其无礼如此,亦乃表现其一种反抗心理。及其得天下,尝过鲁,乃以太牢祠孔子墓。则其心中已受尊儒感染可知。晚年昵戚夫人,欲易太子。吕后用张良策,卑辞厚礼,为其子惠帝邀致商山四皓,年皆八十余。一夕,四皓从太子见高祖,须眉皓白,衣冠甚伟。高祖怪问之,四皓答。高祖惊谓:“吾求公等数岁,公等避逃我,今何自从吾儿游。”四皓对:“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太子仁孝,恭敬爱士,故臣等来耳。”事毕,高祖召戚夫人,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遂为戚夫人楚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汉高祖毕生在戎马中,跃登开国皇帝之大位。晚年诛戮功臣,韩信、彭越虽拥广土强兵,曾不厝怀虑间。乃于此隐遁山林四老人,独踌躇崇重,爽然自失,内心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压迫感。纵以儿女私情,亦不得不翻然改图。此种心理,实大值后代国人之玩味。

    汉文帝召见贾谊,谊年二十余,文帝大赏异之,欲不次超迁。绛、灌诸功臣言,洛阳少年初学,专欲擅权。文帝不得已,出以为长沙王太傅。岁余征见,宣室对语至夜半,问及鬼神事。文帝不觉自移其座席近贾谊。语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又拜为所爱少子梁怀王太傅。梁王出猎,坠马死,贾谊亦愧怍而卒,年仅三十三。文帝孙武帝,又召贾谊孙二人任用之,位至郡守。其一贾嘉,最好学,昭帝时列为九卿。此见文帝之不获任用贾谊,乃为异世所同情。故武、昭皆著意擢用贾生之后人,而史官又备载其事以传。又何帝王专制之足云。

    东汉光武帝,以王莽时一太学生,起兵光复汉室。一时太学同学如邓禹等,攀龙附凤,位登宰辅。严光独变名姓,隐身不见。光武心念旧游,图其形貌遍国求之,得于会稽钓泽中,安车征至。光武亲幸其馆。又引入宫内,论谈旧故,相对累日。因问,朕何如昔时。光对,陛下差增于昔。夜留共卧。欲官之,不屈。归耕富春山。此一故事,千古流传。西汉商山四皓,已老年,尚屈赴太子之召。严光与光武同学,光武有天下,严光尚年壮,慕为巢父,而光武终物色得之。同榻留宿,情同手足,乃竟放归。光武在帝位十七年,复加特召,光竟不至。八十卒于家。光武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谷。中国自秦代亡,而上古封建贵族之王室遂以消失。两汉之兴,皆以平民为天子。而光武犹能不忘其早年士人修养之情意与风范。明、章继承,家风家教,益明益显,较之西汉惠、文二帝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则帝王专制之制度又何由而来。

    郭泰亦一太学生,获见河南尹李膺。膺时名高海内,士被容接,名为登龙门。乃忘其名位,而与泰友善。泰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泰唯与膺同舟而济。众宾视之,以为神仙。自郭泰事,稽之上古,下考后代,中国政府之帝王卿相,以及社会中之士人,其身份阶级,可分可合,若即若离。故曰“作之君作之师”,又曰,“天地君亲师”,则在全国人心中,君师并尊,而士人之为师,抑犹有高出于为君之上者。如孔子之为至圣先师是已。即如汉文与贾谊之宣室夜话,如光武与严光之宫内共卧,如李膺与郭泰之同舟济河,彼等当时之心情意态,岂不从政者忘其尊严,而在不自觉中,一如同为一士人。故中国传统政治,其中央、地方之政府,尽由士人组成,当名为士人政府。士人则代表民众,帝王世袭,则利便于广土众民一大国之一统。而为帝王者,亦必深受士人之教育。其中所涵蕴之精义,则有难于详申者。一诵史乘,事证俱在,亦可不烦详申矣。

    下及三国,天下已乱,但从政阶层与士人阶层之融和会合,沆瀣一气,则更深更甚。曹操为汉相,刘备奔迸流离,穷而归之,操表以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一日,操从容谓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备方食,失匕箸。于时正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两人皆一世枭雄,此番对话,固是充满了不同寻常之心情与机变。但其相与之间,亦皆不失一种书生本色。今人读史,其自身已远离了中国传统所酝酿之士人风情。则对此故事,亦将难以体会其当时之真味。及备去荆州,闻诸葛亮名,三顾于草庐。时亮年二十余,躬耕于野,固是绝无所表现。而备以汉朝左将军之尊,并为举世群雄所重视,而不惜三度枉驾,乃始得见。两人从此情好日密。备自称得遇诸葛,如鱼之得水。及备永安病笃,召亮,嘱以后事。谓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为诏敕后主曰:“吾亡,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此等处,岂当以政治体制看?以君臣身份地位看?唯若以中国传统读书人间之相往还视之,则寻常可解。

    两晋以下,门第鼎盛,士人阶层与政治阶层间更形混一。抑且士阶层之气势地位,尤见为凌跨在政治阶层之上。元帝东渡,登尊号,百官陪列。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元帝引之弥苦。导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若谓秦汉以来,中国政治已走上了帝王专制一途,则何以到此又忽然冒出门第来,有此王与马共天下之形象。大抵南朝诸帝,其朝位固犹踞百官之上,其君臣间之尊卑倒置,则率可以此为例。

    下及唐代,复睹统一盛运,唐太宗尤为中国历史上一杰出英明之帝王。高祖武德四年,寇乱稍平。太宗为天策上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