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仙郡三年亢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凤仙郡三年不雨,“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百姓生活艰苦极了。亢旱三年,据《西游记》所言,乃郡侯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因此,玉帝赫然震怒,下令龙王不再降雨。我看到这里,固然感觉郡侯之罪甚小,三年亢旱,其罚过重。何况“郡侯十分清正贤良,爱民心重”。他知道孙行者能够求雨,即整衣步行,亲至市口,以礼相请;既闻孙行者愿送他一场大雨,又请行者上坐,低头下拜。(第八十七回)爱民如此,纵有小罪,亦应赦宥。玉帝滥刑,我在本书《卷帘大将失手打碎了琉璃盏》一文中已有论述。我们所最不能了解的,郡侯冒犯上天,何以不罚郡侯,而乃三年不雨,遗害黎民。小说家有此描写,乃基于社会意识,而这社会意识,亦有其发生的原因。

    郡侯不仁,(“不仁”二字乃玉帝批评郡侯之语,见第八十七回)所以天降灾异。这种因果关系是否合理,姑舍而不谈。人们由此又基于错误的逻辑,而谓天降灾异,必因郡侯不仁。一郡亢旱,郡侯既应负责,则天下大旱,天子亦宜负责。换言之,一郡亢旱若是由于郡侯不仁,则天下大旱自应视为天子不仁。旱之有无是客观的事实,政之得失往往依主观的见解而异其判断。以客观的旱灾归咎于主观的失政,盖欲人主“虔恭寅畏,动必思义,虽在幽独,如承大事,知神明之照临,惧患难之及已”,(《旧唐书》卷三十七《五行志》)而能责躬省咎,修德消灾。这种神道设教,除小说外,又散见于正史之上。

    一部二十四史随处都有神权思想。在神权时代,君主所恃以统治人民者在于“天佑吾皇”。朝代将亡,必曰“天命殛之”,朝代将兴,亦曰“皇天眷佑”。吾人于《汤誓》及《泰誓》之中,可以发见许多“上帝”、“天命”、“上天”、“天罚”等的文字。古人所说的“天”,除自然的天及自然的理之外,尚指神祇,即所谓上帝。孟子云:“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孟子·万章》上)天指神祇,观此可以知道。纣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项羽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即兴亡成败均谓为决定于神,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专制君主所恃以统一全国者,就是这个神权观念。“天佑吾皇”,你们小民何敢反抗。因此,人们要想革命,亦须利用神权观念。革命是以破坏旧的政权而建立新的政权为目的。要破坏旧的政权,须先推翻旧的神权观念。怎样推翻?假托神怪,以惑乱人心,是最好的方法,秦始皇末年,社会上传播了许多“亡秦者胡也”,“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等的谣言。(《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及三十六年)不过这个方法只能推翻旧的政权,要建立新的政权,亦须利用迷信,说明新的政权基于天意。陈胜吴广起事之时,利用罩鱼狐鸣,使人相信“大楚兴,陈胜王”,(《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就是其例。

    古来最善利用神权观念以觊觎大位的,莫过刘邦。

    高祖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高祖所居,上有云气,别人看不见,看得见的只有吕后一人,而吕后说了之后,沛中子弟闻之,“多欲附者矣”。“刘季固多大言”,(同上,萧何之语)“吕后为人刚毅”,(《史记》卷九《吕后本纪》)以大言之夫配以刚毅之妻,雄心勃勃,在国家将乱之时,利用神权,以取得人们拥护。所以陈胜起义之后,沛县父老杀了沛令,“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乃立季为沛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刘邦与吕后的计划果然成功了。

    依正史所载,每朝创业之主,不问一统或偏安,大率均有神异之处。这个神异不但表示他与凡人不同,且又表示其即帝位,是依“上天”即“上帝”之意。董仲舒说:“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春秋繁露》第二十三篇《三代改制》)皇帝之位授之于天,天命不佑,而后才会失掉帝位。古代没有法律能够拘束君主,也没有机关能够监督君主,虽置御史及谏议大夫,而君主对于他们所言,又有接受与不接受的自由。皇帝不受任何拘束,其所畏惧的只有“上天”。天不言,如何而能推测天意?《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引自《旧唐书》卷三十七《五行志》)政修则天赐祥瑞,政失则天降灾异。比方日蚀,《汉书》云:“凡日所躔而有变,则分野之国失政者受之。人君能修政,共御(恭御之意)厥罚,则灾消而福至。不能,则灾息而祸生。”(《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下《五行志》)《后汉书》亦说:“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为阴所乘,故蚀。”(《后汉书》卷二十八《五行志》)古代帝王看到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蝗虫,无不悚然忧惧,以为上天震怒,而谋所以补过之道。昔,武王死,成王立,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放言于国,以诬周公。成王颇信流言,周公避居东都,秋大熟未获,天大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成王启金縢,知周公勤劳王家,泣曰:“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遂遣使者往迎。“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岁则大熟。”(《尚书·金縢》)这固然是一种神话,然其影响于后世人主者甚大。汉惠帝崩,吕后称制,七年正月乙丑日食,昼晦,太后恶之,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