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丞[1]

    试邑来勾越[2],风烟复上游,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景祐元年(1034)尧臣年三十三岁作。是年应进士举下第,除德兴县令知建德县事,未赴任先归宣城。方回《瀛奎律髓》评:“圣俞此诗全不似宋人诗,张籍、刘长卿不能及也。”纪昀评:“通体俱饶高韵,六句尤佳。”

    * * *

    [1] 馀姚:今浙江县名。陈寺丞:名最,见欧阳修诗。宋时太常寺、卫尉寺皆有丞,称寺丞。其时官制混乱,寺丞仅为官衔,陈寺丞时知馀杭县事,故首句言试邑。

    [2] 勾越:犹言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索隐:“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之发声,犹言於越耳。”

    聚蚊

    日落月复昏,飞蚊稍离隙,聚空雷殷殷[1],舞庭烟幂幂[2]。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3]。猛蝎亦助恶[4],腹毒将肆螫,不能有两翅,索索缘暗壁[5]。贵人居大第,蛟绡围枕席[6],嗟尔于其中,宁夸嘴如戟。忍哉傍穷困,曾未哀癯瘠[7],利吻竞相侵,饮血自求益。蝙蝠空翱翔,何尝为屏获[8],鸣蝉饱风露,亦不惭喙息[9]。薨薨勿久恃[10],会有东方白。

    景祐元年诗。欧阳修有《和圣俞聚蚊诗》,题景祐元年,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五十二。尧臣应举下第,在这首诗里,充满了愤恨。诗在他的手里,已经成为斗争的武器。蜘蛛、螳螂、蝙蝠、鸣蝉,对蚊子都不能起制止的作用,蝎子还要趁机逞凶,这一切都在诗里得到贬斥。“薨薨”两句,见到他对于前途抱有胜利的信心。欧阳修和诗最后说:“江南何所有,水木正秋明,自古佳丽国,能助诗人情。喧嚣不可久,片席何时征?”显然是在知建德县发表以后的作品,企图对于尧臣加以安慰。

    * * *

    [1] 聚空雷殷殷:《汉书·中山靖王胜传》:“聚蚊成雷。”又《诗·召南·殷其雷》毛传:“殷,雷声也。”

    [2] 幂(mì密)幂:纷蔽貌。

    [3] 螗:螳螂,前有两足,举之如执斧。磔:分裂。

    [4] 蝎:尾有毒刺,用以螫(shì氏)人。

    [5] 索索:虫缘壁声。

    [6] 蛟绡:夏敬观曰:“蛟当作鲛。”《述异记》:“南海出鲛绡,一名龙纱。”

    [7] 癯(qú渠)瘠:瘦。

    [8] 屏获:屏障及捕获。

    [9] 喙(huì晦)息:以口呼吸。

    [10] 薨(hōnɡ烘)薨:群飞之声。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黎体

    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1]。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2],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辀[3]。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4]。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景祐元年诗。这首诗可能和《聚蚊》一样,是一首讽刺诗。句法非常泼刺,表现出尧臣正在探讨如何完成自己的风格。

    * * *

    [1] 毂(ɡǔ古):车轮中心的圆木。咿呦(yī yōu伊幽):车轮声。

    [2] 赘疣(zhuì yóu坠尤):肿瘤。

    [3] 辀(zhōu舟):车辕。

    [4] 俦(chóu愁):相同。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录一首)[1]

    去年伊水上[2],倾府望云岑[3],路转犹回首,人谁不殒心。可怜飞语后[4],挤恨九幽深,从此埋英骨,空令泪满襟。

    景祐元年诗。惟演卒于景祐元年七月,诗当作于是时。尧臣对惟演有知己之感。故有此作。

    * * *

    [1] 随州:故治在今湖北随县。

    [2] 去年:指明道二年钱惟演解西京留守,赴随州崇信军节度使本任事。尧臣有《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一首。伊水:出河南卢氏县东南,流经嵩县、伊阳、洛阳、偃师县南,入洛水。

    [3] 岑:山小而高者曰岑,见《尔雅·释山》。

    [4] 飞语:指御史中丞范讽倾陷惟演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记范讽言“惟演在章献时,权宠太盛,与后家连姻,请行降黜。上谕辅臣曰:‘先后未葬,朕不忍遽责惟演。’即袖告身入对曰:‘陛下今不听臣言,臣今奉使山陵,而惟演守河南,臣早暮忧刺客,愿纳此,不敢复为御史中丞矣。’上不得已,可之”。

    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

    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1],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2]。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临川[3]。

    景祐元年诗。是年三月,谢绛调开封府判官,中秋尧臣归宣城,与谢绛别于汴京,有此诗。

    * * *

    [1] 舣(yǐ蚁)船:《史记·项羽本纪》:“乌江亭长舣船待。”集解引如淳曰:“南方人谓整船向岸曰舣。”

    [2] 桂吐十分圆:犹言月吐十分圆,古代诗人多谓月为桂宫。

    [3] 临川,诸本皆作“林川”,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二作“临川”。夏敬观曰:“林当为临误。”谢临川:谢灵运曾为临川太守,借指谢绛。

    和才叔岸傍古庙[1]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野鸟栖尘坐,渔郎奠竹杯[2],欲传山鬼曲[3],无奈楚辞哀。

    景祐元年诗,是秋,尧臣南归,由汴河入淮,经大运河,溯长江回宣城,沿途皆有诗。陈衍《宋诗精华录》评云:“写破庙如画。”

    * * *

    [1] 才叔:夏敬观云:“石苍舒,字才叔,《过庭录》称其与韩琦有旧。又王广渊,字才叔,大名成安人,《宋史》有传,未知孰是。”

    [2] 竹杯:以竹为杯,旧时神庙以此卜吉凶。韩愈《谒衡岳庙》:“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

    [3] 山鬼:《楚辞·九歌》篇名。

    自急流口经长芦江入金陵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1],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瓜步逢潮信[2],台城过雁音[3],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景祐元年诗。

    * * *

    [1] 旷然:豁然。

    [2] 瓜步:镇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东有长江,有瓜步山,镇以此得名。

    [3] 台城:在江苏南京市玄武湖侧。

    早渡长芦江

    带月出寒浦,残星侵水[1],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天晴建业近[2],钟岫起孤云[3]。

    景祐元年诗。

    * * *

    [1] :水涯。

    [2] 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三国时孙权建都于此,又称建康。

    [3] 钟岫(xiù秀):钟山,又名紫金山,在南京市东北。

    游响山[1]

    久忆门前胜,聊乘逸兴游,寒篙进溪曲,古木暗城头。鸟过空潭响,船随碧濑流[2],梅花三叠罢[3],烟火起沧洲。

    景祐元年诗。时尧臣已至宣城。

    * * *

    [1] 响山:在安徽宣城南二里,下俯宛溪,有响潭。

    [2] 濑(lài赖):水流砂石上曰濑。

    [3] 梅花三叠:《梅花三弄》,曲调名。

    建德新墙诗[1]

    山廨不营堵[2],筠篁为密篱[3],初年固可蔽,晏岁不能支[4]。已被巢蜂蠹,复为荒葛蔂[5],夏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欹。鸡鹜恣穿逸[6],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7],群走皆不怡[8]。首吏先进白,土疏不可为,潦雨忽暴集,涧流如突驰[9]。我心赜其极[10],斯语其见欺,用竹乃户率[11],破得缘而私[12]。冬敛葺西角,春调完北陲[13],循环日有坏,烦扰无虚时。介决弗尔惑[14],遂饬辟其基,榛莽一芟去,畚锸能悦随[15]。膏润非朽壤,峭削隐金锤[16],荏苒未逾月[17],屹如长云垂[18]。疏堑备水害[19],既圬复蓬茨[20],岂唯御獾豹[21],亦以防狐狸。且有内外隔,绝闻间巷卑,安然兹燕息,来者勿吾隳[22]。

    景祐二年(1035)尧臣三十四岁作。时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事。在这首诗里可以看到他的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运用接近散文的形式,叙述整个事态,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对于当时的黑暗,有一定的批判。

    * * *

    [1] 建德:县名,宋时属江南西路,后改称秋浦县,又改为至德县。今与东流县合并为安徽至东县。

    [2] 山廨(xiè械):山城的公署。堵:土墙。

    [3] 筠篁:竹。

    [4] 晏岁:晚岁。

    [5] 蔂(léi雷):牵蔓。

    [6] 鹜(wù雾):鸭。

    [7] 板筑:建筑土墙,用两板相对夹峙,中实以土,经过捶击而成,故曰板筑。

    [8] 群走:成群的吏役。

    [9] “首吏先进白”四句:为首的吏役指出土质太松,不可筑墙,潦雨暴至,跟着涧水就会冲垮了。

    [10] 赜(zé则):探讨。

    [11] 户率:按户摊派。

    [12] 破得缘而私:夏敬观云:“破疑当作彼。”

    [13] 北陲:北边。

    [14] 介决:坚决。

    [15] 畚(běn本)锸:盛土器和铲土的锹。悦随:乐从。

    [16] 隐金锤:《汉书·贾山传》言秦始皇筑驰道“隐以金椎”。注引服虔曰:“隐,筑也,以铁椎筑之。”

    [17] 荏苒(rěn rǎn忍染):迁延。

    [18] 屹(yì意):高耸貌。

    [19] 堑(qiàn欠):沟堑。

    [20] 圬(wū污):涂泥。蓬茨:以蓬草覆盖墙头。

    [21] 獾(huān欢):又称狗獾,哺乳类动物,通常筑洞于土丘或大树下。

    [22] 隳(huī灰):毁坏。

    往东流江口寄内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鲦[1]。呼鸣乃不已,共啄向苍洲[2],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 * *

    [1] 喙(huì惠):口。鲦(tiáo条):鱼名,又称白条鱼。

    [2] 苍洲:同沧洲。

    代内答

    结发事君子[1],衣袂未尝分[2],今朝别君思,历乱如丝棼[3]。征仆尚顾侣,嘶马犹索群,相送不出壸[4],倚楹羡飞云[5]。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并作千里愁,愁极翻成泣。

    景祐二年诗。东流为建德邻县,尧臣因事至东流,有此二诗。寄内,寄谢氏,代内答,代谢氏作答也。

    * * *

    [1] 结发:犹言束发,古代男子二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束发加笄,始为成人之服,可以婚配。苏武诗:“结发为夫妻。”

    [2] 衣袂:《拾遗记》:“萧凤使玉门关,劝酒频频,谓兄曰:‘醉中庶分袂不悲。’”袂,衣油,分袂犹言分手。

    [3] 棼(fén焚):乱。

    [4] 壸(kǔn阃):宅内长巷。

    [5] 楹(yínɡ盈):庭柱。

    夏雨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1],润裛衣巾上[2],凉生竹树间。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3],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景祐三年(1036)尧臣三十五岁作,时在知建德县事任内。

    * * *

    [1] 闭重关:犹言掩重门。

    [2] 润:水气。裛(yì邑):沾濡。

    [3] 暝:暗。

    彼吟[1]

    断木喙虽长[2],不啄柏与松,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嘴[3]。主人赫然怒[4],我爱尔何毁,弹射出穷山,众鸟亦相喜。啁啾弄好音[5],自谓得天理,哀哉彼禽,吻血徒为尔。鹰鹯不搏击[6],狐兔纵横起,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7]。

    景祐三年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八,记是年五月初九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范仲淹落职知饶州。仲淹言事无所避,大臣权幸多恶之。时吕夷简执政,进者往往出其门。仲淹言‘官人之法,人主当知其迟速升降之序,其进退近臣,不宜全委宰相’。又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不可不察也。’夷筒滋不悦。帝尝以迁都事访诸夷简,夷简曰:‘仲淹迂阔,务名无实。’仲淹闻之,为四论以献,一曰帝王好尚,二曰选贤任能,三曰近名,四曰推委,大抵讥指时政。……夷简大怒,以仲淹语辨于帝前,且诉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仲淹亦交章对诉,辞愈切,由是降黜。侍御史韩渎希夷简意,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从之。”吕夷简和范仲淹之间的政治斗争,是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宋王朝的重大事故。尧臣虽然远在建德,但是政治立场是非常坚定的。这首诗爱憎分明,充分地说明他的态度。

    * * *

    [1] (liè列):斫木鸟,又作啄木鸟。

    [2] 断木:夏敬观云:“断当作斫,《尔雅》‘斫木’。”

    [3] 圬蝎:夏敬观云:“各本作圬,非其义,当是朽讹。”按《宋诗钞》作朽,当作朽。蝎(xiē歇),木中蠹虫总名。

    [4] 赫然:怒貌。

    [5] 啁啾(zhōu jiū周究):繁碎之声。

    [6] 鹰鹯(zhān占):猛禽类。《左传》:“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犹鹰鹯之逐鸟雀也。”

    [7] 滨死:犹言迫近于死。

    腊日出猎因游梅山兰若[1]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2]。鹰想支公好[3],人思灞上狂[4],归来何薄暮[5],烟火照溪光。

    景祐三年诗。

    * * *

    [1] 腊日:腊祭之日,古代于十二月合祭诸神,称为腊祭,因此十二月亦称腊月,腊月之日称为腊日。梅山:在建德县。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略称,僧人的居处。

    [2] 胡床:即交椅,古代北方民族的坐具,故称胡床。

    [3] 支公:即支遁,晋高僧。《建康实录》:支遁好养鹰马而不乘放,人或问之,曰:“爱其神骏。”

    [4] 灞上:长安附近,游猎之所。

    [5] 薄暮:近暮。

    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1],空收一束萁[2],无物充煎釜。

    景祐三年诗。在这首和下一首诗,看到尧臣虽然做了县官,但是和人民同呼吸,共甘苦,因此诗中充分反映劳动人民所遭遇的苦难。

    * * *

    [1] 荚:豆荚。

    [2] 萁(qí其):豆茎。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1]。

    景祐三年诗。在这首诗里,尧臣把劳动人民和剥削阶级的形象完全对立起来。他的感情是完全站在劳动人民方面的。

    * * *

    [1] 鳞鳞:细密整齐貌。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1]

    共在西都日[2],居常慷慨言,今婴明主怒[3],直雪谏臣冤。谪向蛮荆去,行当雾雨繁,黄牛三峡近[4],切莫听愁猿。

    景祐三年诗。

    * * *

    [1] 夷陵:今湖北宜昌。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贬饶州,欧阳修时为馆阁校勘,给右司谏高若讷去信,责备他不能尽职,又说:“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余靖)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若讷把这封信缴给仁宗,五月二十一日,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2] 西都:西京洛阳。

    [3] 婴:触犯。

    [4] 黄牛:峡名,在宜昌西北八十里。三峡:其说不一,通常指巫峡、西陵峡、归峡,皆在宜昌上游。

    闻尹师鲁谪富水[1]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宁作沉泥玉,无为媚渚兰,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2]。

    景祐三年诗。

    * * *

    [1] 尹师鲁:范仲淹既贬饶州,太子中允、馆阁校勘尹洙上言:“臣常以范仲淹直谅不回,义兼师友,自其被罪,朝中多云臣亦被荐论。仲淹既以朋党得罪,臣固当从坐。”由此尹洙贬为崇信军节度掌书记,监郢州酒税。富水:郢州一称富水郡。

    [2] 斗牛:指斗宿、牛宿。《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乃邀雷焕仰观。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此言尹洙之才,不会沉没,终当上达。

    寄饶州范待制[1]

    山水番君国[2],文章汉侍臣,古来中酒地,今见独醒人[3]。坐啸安浮俗,谈诗接上宾,何由趋盛府[4],徒尔望清尘。

    景祐三年诗。这首诗和上二首,是在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三人被贬以后的作品。尧臣把自己对于三人在思想感情、政治抱负上的共鸣,完全透露出来。

    * * *

    [1] 饶州:今江西鄱阳。范待制:范仲淹官衔为天章阁待制,故称范待制。

    [2] 番(bō波)君:《史记·项羽本纪》:“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集解引韦昭曰:“初,吴芮为鄱令,故号曰鄱君,今鄱阳县是也。”

    [3] “古来中酒地”二句:活用《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 盛府:对于饶州官署的尊称。

    咏王右丞所画阮步兵醉图胡公疏新勒石[1]

    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2],独画来东平[3],倒冠醉乘驴。力顽不肯进,俯首耳前趋[4],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捉鞍举双足[5],闭目忘穷途[6],想象得风度,纤悉古衣裾[7]。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8],而今几百岁[9],乃有胡公疏。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白黑就仿佛,毫芒辨精粗[10]。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景祐三年诗。

    * * *

    [1] 王右丞:唐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历官尚书右丞。右丞,正统本、宋荦本皆作“右丞”,万历本作“右军”。阮步兵:魏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籍闻步兵厨人善酿酒,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胡公疏:尧臣同时人,本集又有《送胡公疏之金陵》、《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两题,称为“建康从事”。

    [2] 思玄虚:指思想深入玄奥的境界。

    [3] 东平:魏时有东平国,今山东东平县地。阮籍拜东平相,乘驴到郡。

    [4] 俯首:指驴俯首倾耳,不肯前进。

    [5] 捉鞍:夹鞍,指阮籍举足,斜夹鞍上。

    [6] 穷途:《晋书·阮籍传》称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7] 纤悉:细致详密。裾(jū居):衣襟。

    [8] 渝:变。

    [9] 几百岁:自王维(699——759)至此约四百年。

    [10] “白黑就仿佛”二句:极言拓本之精。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