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尧臣诗选 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猛虎行[1]

    山木暮苍苍,风凄茆叶黄[2],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3]。掉尾为旗纛[4],磨牙为剑铓,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5]。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6],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7],安得为不祥,麋鹿岂非命[8],其类宁不伤。满野设罝网[9],竞以充圆方[10],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11]。

    景祐三年诗。夏敬观曰:“此诗当是讥司谏高若讷。”按其时若讷附和吕夷简,不足当猛虎之称,此诗当是指吕夷简。全篇从猛虎的吃人逻辑出发,讽刺辛辣,为自古诗中所罕见。

    * * *

    [1] 猛虎行:乐府平调曲名。

    [2] 茆叶:同茅叶。

    [3] 罴(pí疲):哺乳类动物,似熊而体大,俗称人熊。

    [4] 纛(dào到):大旗。

    [5] 蹑封狼:蹑,疑当作“慑”。封狼,大狼。

    [6] 藩:篱。

    [7] 分:读去声。

    [8] 麋(mí迷):哺乳类动物,似鹿而体长大,高七尺许。

    [9] 罝(jū居):兔网。

    [10] 圆方:古代食器方者为簠,圆者为簋。

    [11] 馁(něi内上声):饥饿。

    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利才畎浍间[1],功欲霖雨并,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罂[2]。

    景祐四年(1037)尧臣年三十六岁作,时在知建德县事任内。从这首诗里,看到尧臣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级一般都爱向后看,因此提倡“忘机”,否定推动社会发展的成就,这是尧臣所不取的。

    * * *

    [1] 畎(quǎn犬):田中小沟。浍(kuài快):田间渠道。

    [2] “不学假混沌”二句:《庄子·天地》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混沌,同“浑沌”;亡机,同“忘机”。

    禽言四首(录二首)

    子规[1]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万木兮参云,蜀天兮何处。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竹鸡[2]

    泥滑滑,苦竹岗,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3],此鸟为君应断肠。

    景祐四年诗。其后苏轼作《五禽言》,自序谓“梅圣俞作四禽言,余寓居定惠院,春夏之交,鸟鸣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用圣俞体作五禽言”。

    * * *

    [1] 子规:一名杜鹃。旧传蜀帝杜宇死后,其魂化为子规。不如归去,为象声词。

    [2] 竹鸡:生南方,形如鹌鹑而略小,泥滑滑,亦象声词。

    [3] 凌兢:寒冷战栗貌。

    读《汉书·梅子真传》[1]

    子真实吾祖,耿介仕炎汉[2],权臣始擅朝[3],忠良被涂炭[4]。辇下莫敢言[5],上书陈治乱,是时卿大夫,曾不负愧汗[6]。其文信雄深,烂然今可玩[7],危言识祸机[8],灭迹思汗漫[9]。一朝弃妻子,龙性宁羁绊[10],九江传神仙[11],会稽隐廛闬[12]。旧市越溪阴[13],家山镜湖畔[14],唯馀千载名,抚卷一长叹。

    景祐四年诗。在这首诗里,尧臣表示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态度。

    * * *

    [1] 梅子真:《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去官居寿春,屡上书言事。王莽时,一朝弃妻子,去九江,相传以为仙去,后有人见于会稽者。

    [2] 耿介:守正不阿。炎汉:古代信五行相生之说,以为汉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3] 权臣始擅朝:权臣指王凤,成帝时为大将军。擅朝,专擅朝政。

    [4] 忠良被涂炭:忠良指京兆尹王章,讥刺王凤,为凤所杀。涂炭指泥涂炭火,极言忠良被害如陷泥坠火。

    [5] 辇(niǎn捻):皇帝所乘的车子,辇下指京城。

    [6] 曾不负愧汗:用节略句法,犹言不曾不负愧汗。梅诗有此句法,《黄河》“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两句与此同。愧汗,因自惭而流汗;负愧汗,白白地自惭流汗。“是时卿大夫”两句指出当时的大官们看到梅福上书直言,尽管自惭流汗,但是还不敢直言,白白地流了大汗。

    [7] 烂然:有光采。玩:学习。

    [8] 危言:直言。宋荦本作“危亡”。

    [9] 汗漫:广泛莫测。孟浩然《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诗:“应是神仙辈,相期汗漫游。”

    [10] 龙性:刚健的性格。颜延之《五君咏》:“龙性谁能驯。”羁绊:束缚。

    [11] 九江:汉郡名,今江苏北部及安徽北部,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12] 会稽:汉郡名,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地。廛(chán蝉):古时一户所占的房地。闬(hàn汗):里门。

    [13] 越溪:越地即浙江的溪水。

    [14]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

    古意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1],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景祐四年诗。尧臣指出在政治斗争失败中,不能丧失信心,还得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 * *

    [1] 魄:月色无光之处。

    闻雁寄欧阳夷陵[1]

    闲坐独无寐,雁来更未阑[2],声长河汉迥[3],影落户庭寒。荆楚橘包熟[4],潇湘枫叶丹,南飞过三峡,试问故人看。

    景祐四年诗。

    * * *

    [1] 欧阳夷陵:欧阳修时为夷陵令。

    [2] 更未阑:更未残。

    [3] 迥(jiǒnɡ窘):远。

    [4] 橘包:韩愈《送廖道士序》:“橘柚之包。”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1]

    春洲生荻芽[2],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3],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4],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5],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餐笼蛇[6],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7],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8]。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9],此言诚可嘉。

    景祐五年(1038)十一月改元,史称宝元元年,尧臣年三十七岁作。是年解知建德县任,入汴京。欧阳修《诗话》:“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止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此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

    * * *

    [1] 范饶州:范仲淹时知饶州。河豚:鱼名。

    [2] 荻:禾本科,生水边及原野。

    [3] 忿腹:河豚易怒,怒则腹大而上浮。封豕:大豕。

    [4] 镆铘:利剑名,一作莫邪。

    [5] 美无度:《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无度。”

    [6] “退之来潮阳”二句:韩愈谪潮州,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笼蛇,宋本《皇朝文鉴》作“龙蛇”。

    [7] “子厚居柳州”二句:柳宗元谪柳州,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8] 舛(chuǎn喘)差:差错。

    [9] 称:相当。《左传》:“晋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曰:‘吾闻之,甚美必看甚恶。’”

    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1]

    乘闲多远兴[2],信马与君行,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3]。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日暮吾庐近,还歌空复情。

    宝元元年诗。

    * * *

    [1] 元舆:徐元舆,继尧臣知建德县事。

    [2] 远兴:《广群芳谱》作“野兴”。

    [3] 曲抱城:宋荦本作“抱曲城”。

    离芜湖至观头桥[1]

    江口泊来久,菇蒲长旧苗,争雏洲鹊斗,遗子浦鱼跳。宿岸欣逢戍,归船竞趁潮,时时望乡树,已恨白云遥[2]。

    宝元元年诗,尧臣自建德回宣城,复自宣城回京,时方乘舟离芜湖。

    * * *

    [1] 芜湖:今安徽芜湖市。

    [2] 白云遥:《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宿州河亭书事[1]

    远泛千里舟,暂向郊亭泊,观物趣无穷,适情吟有托。林中鸦舅狞[2],席上蝇虎攫[3],雨久草苗盛,田芜瓜蔓弱。香粳稚子惯,脱粟家人薄[4]。少年都下来,聊问时所作,新衣尚穿束[5],旧服变褒博[6]。我今贫且贱,短褐随宜著[7]。

    宝元元年诗。这首诗托物起兴,五至八句言政治斗争的激烈,九、十两句自言弱点,“少年”四句言政争的不利情况,最后两句提出自己的抱负。这里正见到尧臣不甘屈服的决心。

    * * *

    [1] 宿州:今安徽宿县。

    [2] 鸦舅:鸟名。《广博物志》:“鸦舅,似鸦而小,黑色,嘴边有毛甚劲,能逐鸦,鸦见避之。”

    [3] 蝇虎:蜘蛛类,常徘徊墙壁上以捕食蝇及小虫。

    [4] 脱粟:粗米仅脱稃壳者曰脱粟。

    [5] 穿束:犹言紧束。

    [6] 褒博:褒衣博带,言儒者之装束。《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7] 短褐:贫士之服。褐,粗毛布衣。

    晚泊观斗鸡

    舟子抱鸡来,雄雄跱高岸[1],侧行初取势,俯啄示无惮。先鸣气益振,奋击心非愞[2],勇颈毛逆张,怒目眦裂盰[3]。血流何所争,死斗欲充玩,应当激猛毅,岂独专晨旦。胜酒人自私,粒食谁尔唤。缅怀彼兴魏[4],傍睨当衰汉,徒然驱国众,曾靡救时难。群雄自苦战,九锡邀平乱[5],宝玉归大奸[6],干戈托奇算。从来小资大,聊用一长叹。

    宝元元年诗。这首诗同样是托物起兴,归结到全国纷争,生民涂炭,徒然给野心家造机会,他们盗窃了斗争的果实,自认为神机妙算,建立大功。

    * * *

    [1] 跱(zhì治):耸立。

    [2] 愞(nuò懦):怯弱。

    [3] 眦(zì字):目眶。盰(ɡàn干):张目。

    [4] 缅怀:远怀。

    [5] 九锡:古代天子赐诸侯有大功者衣物凡九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则,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弓矢,八曰斧钺,九曰秬鬯。

    [6] 宝玉:《左传》定公八年:“阳虎说(同脱)甲如公宫,取宝玉大弓以出,舍于五父之衢。”这事《春秋》的记载里,称为“盗窃宝玉大弓”。

    庙子湾辞[1]

    庙子湾风俗云,有白鼋凭险[2],日为波潮以惊异上下。余过而作辞云。

    我之东来兮过彼雍丘[3],舟师奏功兮浊水湍流[4],历长湾兮势曲钩,倾高斗折兮若奔虬[5]。潜伏怪物兮深幽幽,发作暴涨兮为潮头,土人立祠兮在彼沙洲,老木苍苍兮蝉噪啾啾。输卒引兮蓬首裸体剧缧囚[6],赤日上煎兮胶津蹙气塞咽喉[7],胸荡肩挨同轭牛[8],足进复退不得休。竟持纸币挂庙陬[9],微风飘扬如喜收。我今语神神听不,何不归海事阳侯[10]。穹鱼大龟非尔俦[11],奚必区区此汴沟[12],惊愚骇俗得肴羞,去就当决何迟留。

    宝元元年诗。尧臣同情劳动人民,诗句亦动荡跳跃,为一般诗人所罕有。

    * * *

    [1] 庙子湾:在河南杞县西。

    [2] 鼋(yuán元):鳖类,长约八尺,宽约七尺,生江河中。

    [3] 东来:宋荦本作“东莱”。雍丘:今河南杞县。

    [4] 湍(tuān团阴平):急流。

    [5] 虬(qiú求):龙子有角者。

    [6] 输卒:纤夫。(lǜ律):大索。剧缧囚:甚于缧囚。缧囚,被缚的罪犯。

    [7] 胶津:津液胶结。蹙气:呼吸短促。

    [8] 轭(è厄):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

    [9] 纸币:古代祭神的纸钱。庙陬(zōu邹):庙隅。

    [10] 阳侯:水神名。

    [11] 穹(qiónɡ穷):隆起。韩愈《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

    [12] 汴沟:汴河,又称汴渠,宋时自河南荥阳县境受黄河水,流经郑州、开封,至江苏入泗水。

    送马廷评之馀姚[1]

    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2]。

    宝元元年诗。

    * * *

    [1] 廷评:汉时有廷尉平,隋以后改称大理寺评事。馀姚:今浙江县名。

    [2] 桡(ráo饶):船旁拨水之具,亦称桨。

    腊日雪

    风毛随校腊[1],浩浩古原沙,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马头迷玉勒[2],鹰背落梅花[3],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宝元元年诗。纪昀云:“风毛二字双关而不纤,三、四亦好,五犹稍可,然亦俗,六巧而太纤,便成俗笔。”实则五、六皆有出处,用来恰如其分,未可即指为俗。方回《瀛奎律髓》云:“五、六绝佳。”

    * * *

    [1] 风毛:用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校腊:方回《瀛奎律髓》作“校猎”。自注:“刊本误以猎为腊,余辄改定,乃是猎而遇雪。”

    [2] 玉勒:马头络衔称为勒,以玉饰者为玉勒。庾信《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3] 梅花:李商隐《对雪》诗:“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1],下马浣征衣[2],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3]。

    宝元二年(1039)尧臣年三十八岁作。是年调知襄城县事,未到任前曾至南阳访知邓州谢绛。

    * * *

    [1] 社燕:古代农民祭神曰社,春日求丰收之祭曰春社,秋日报谢之祭曰秋社。此指春社,在立春后之第五戊日。社日来往之燕曰社燕。

    [2] 浣(huàn换):洗衣。

    [3] 息机:忘机,心理平静没有营求的思念。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一书冤逐客[1],四咏继称贤[2]。自谓临江徼[3],相逢莫我先,白醪封画榼[4],素鲤养泓泉[5]。戒吏收山栗,呼童惜沼莲,只期东浦过,共醉小溪边。日日占风势,时时到水堧[6],安知贪挂席[7],不肯暂回船。自尔皆无定,归欤亦未然,指程几一月,溯险历三年[8]。鱼鸟都难问,音尘杳莫传,因之走羸仆,试与访南迁。比及过牛峡,还问迎璧田[9],报言虽不获,吉语喜多全。我解归尧阙[10],君移近汉渊[11],问途曾未远,命驾亦何缘。衰野今行矣[12],隆中有待焉[13],乡亭瓜接轸[14],风化蚁同膻。即欲朋簪盍[15],翻为俗事牵,爱婴娇哑哑[16],嗜寝复便便[17]。鸡黍烦为具,轮辕岂得前,寄声勤以谢,幸子恕而怜。来贶诚为望,论情恐未捐,尝亲马南郡[18],果谒谢临川。遂得窥颜色,重忻论简编,聊咨别后著,大出箧中篇。问传轻何学[19],言诗诋郑笺[20],飘流信穷厄,探讨愈精专。道旧终忘倦,评文欲废眠,宁知主人贵,但见左鱼悬[21]。所至同风月,相欢忆涧瀍[22],清歌嗟在耳,素发怪侵颠。翠堞时登眺,芳洲屡溯沿,难醒拨醅醁[23],殊厌落头鲜[24]。坐竹听啼鸟,临流聒嚖蝉[25],孤亭起归梦,南陌去扬鞭。出饯陪双旆[26],方蕲历广鄽,始生山吏敬,颇释利途邅[27]。会面辞何吐,离膺事已填[28],空馀郡楼望,野色际平烟。

    宝元二年诗。尧臣至邓州访谢绛,与欧阳修会于境上。这是别后的叙述。用五言排律,而一气回旋,不为排偶所缚。

    * * *

    [1] 一书:指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2] 四咏:范仲淹、余靖、欧阳修、尹沫相继贬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不肖指司谏高若讷,若讷缴上欧阳修书,修以此贬夷陵令。

    [3] 临江徼(jiào叫):居江边障塞之地,指在建德事。

    [4] 醪(láo劳):酒滓。

    [5] 泓:深。

    [6] 堧(ruán软阳平):水边地。

    [7] 挂席:犹言挂帆。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8] 三年:正统本、宋荦本作“三千。”

    [9] 还问迎璧田:用《左传》桓公二年“郑伯以璧假许田”。欧阳修以景祐三年贬夷陵令,四年十二月调光化军乾德县(今河南光化县地)令。

    [10] 尧阙:指汴京。

    [11] 汉渊:汉水之渊。

    [12] 衰野:夏敬观云:“衰当为襄讹。”

    [13] 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二十里。

    [14] 瓜接轸(zhěn诊):贾谊《新书》:“梁大夫宋就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楚边亭皆种瓜,……宋就乃令人夜往窃为楚灌瓜。”轸,田间小道。

    [15] 朋簪(zān糌)盍:《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夫不信于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则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16] 爱婴娇哑哑:指尧臣女,后嫁河东薛通。

    [17] 便便: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夏日假寐,弟子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见《后汉书·边韶传》。

    [18] 马南郡:后汉马融,尝为南郡太守,和下句的谢临川,皆指谢绛,谢绛知邓州,与南郡地近。

    [19] 问传轻何学:何指何休,有《春秋公羊解诂》。

    [20] 言诗诋郑笺:郑指郑玄,有《毛诗笺》二十卷。

    [21] 左鱼悬:鱼指鱼袋。宋代升朝文武官皆佩鱼袋,见《宋史·舆服志》。

    [22] 涧瀍:二水名,涧水出河南新安,至洛阳入于洛水,瀍水出河南孟津西北,南流经洛阳东,亦入洛水。

    [23] 拨醅醁(pēi lù胚陆):未漉之酒称为醅。醁,酒名。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吟罢自哂,揭囊拨醅,又饮数杯,兀然而醉。”

    [24] 落头鲜:指鱼。

    [25] 嘒(huì惠):蝉鸣。

    [26] 旆(pèi沛):大旗。

    [27] 利途邅(zhān沾):功利途中的弯路。

    [28] 离膺(yīnɡ英):别离时的怀抱。

    一日曲此而下离南阳作

    妾家邓侯国[1],肯愧邯郸姝[2],世本富缯绮[3],娇爱比明珠。十五学组[4],未尝开户枢[5],十六失所适,姓名倾里闾[6]。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娱[7],自兹著乐户[8],不得同罗敷[9]。凉温忽荏苒,屡接朝大夫,相欢不及情,何异逢路衢。昨日一见郎,目色曾不渝,结爱从此笃,暂隔犹恐疏。如何遂从宦,去涉千里途!郎跨青骢马[10],妾乘白雪驹,送郎郎未速,别妾妾仍孤。不如水中鳞,双双依绿蒲,不如云间鹄[11],两两下平湖。鱼鸟尚有托,妾今谁与俱!去去约春华[12],终朝怨日赊[13],一心思杏子,便拟见梅花[14]。梅花几时吐,频掐栏竿数,东风若见郎,重为歌金缕[15]。

    宝元二年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余阅《宛陵集》,见《一日曲》,味其辞意,乃为南阳一娼语离而作。然则,谨厚者亦复为之耶?”

    * * *

    [1] 邓侯国:春秋时有邓侯,其封地在宋时邓州。

    [2] 邯郸姝:战国时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地,燕赵古多美女。姝,美女。

    [3] 缯(zēnɡ曾):帛之总名。绮(qǐ起):缯之有文者。

    [4] 组(xún巡):编织的工作。

    [5] 枢:门户的转轴。

    [6] “十六失所适”二句:言所嫁不得其所,因此流落。

    [7] 使君:官长。

    [8] 著乐户:编入官妓的队伍。

    [9] 罗敷:古美女名,指良家妇女。

    [10] 骢(cōnɡ聪):青白杂色马。

    [11] 鹄:鸟名,一称天鹅,栖河湖近傍及水滨。

    [12] 去去约春华:临去时相约在春天再见。

    [13] 赊:远。

    [14] “一心思杏子”二句:急于再见,从杏花盛开的二月,提前到梅花初放的正月。

    [15] “东风若见郎”二句:春初再见的时候,重行歌唱《金缕曲》。

    襄城对雪(二首录一首)[1]

    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谁思五原下[2],甲色千里屯。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念彼无衣褐[3],愧此貂裘温。

    宝元二年诗。时尧臣已抵襄城县任所。从这首诗里,看到他对人民的深厚同情。

    * * *

    [1] 襄城:今河南县名。

    [2] 五原:汉郡名,今内蒙古河套地区。

    [3] 无衣褐:《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1]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远风清。

    宝元三年(1040)二月改元,史称康定元年,尧臣年三十九岁作。是年解知襄城县事任。

    * * *

    [1] 周襄故城:在今河南襄城。

    闻尹师鲁赴泾州幕[1]

    胡骑犯边来,汉兵皆死战[2],昨闻卫将军[3],贤俊多所荐。知君虑不浅,求对未央殿[4],天子喜有言,轺车因召见[5]。筹画当冕旒[6],袍鱼赐银茜[7],曰“臣岂身谋,而邀陛下眷[8]”。青衫出二崤[9],白马如飞电,关山冒风露,儿女泣霜霰[10]。军客壮士多,剑艺匹夫衒[11],贾谊非俗儒[12],慎无轻寡变。

    康定元年,西夏的大军向宋王朝进攻。当时范仲淹、韩琦、尹洙、梅尧臣、欧阳修都主张坚决抗战。在这首诗里,尧臣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