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异品第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典

    外曰:“汝先言,有、一、瓶异,是亦有过,有何过?”

    内曰:“若有、一、瓶等异,一一无(修妒路)。若有、一、瓶异,各各无。瓶与有、一异者,此瓶非有非一。有与一、瓶异者,非瓶非一。一与有、瓶异者,非瓶非有。如是各各失。

    “复次,若瓶失,有、一不应失;有失,一、瓶不应失;一失,有、瓶不应失,以其异故。譬如此人灭,彼人不灭。”

    外曰:“不然。有一合故,有、一、瓶成(修妒路)。有、一、瓶虽异,瓶与有合,故瓶名有,瓶与一合,故瓶名一。汝言瓶失,有、一不应失者,是语非也。何以故?异合故。异有三种,一合异,二别异,三变异。合异者,如陀罗骠①求那②。别异者,如此人彼人。变异者,如牛粪团变为灰团。以异合故,瓶失一亦失,一失瓶亦失,有常故不失。”

    内曰:“若尔,多瓶(修妒路)。瓶与有合故有瓶,瓶与一合故一瓶,又瓶亦瓶,是故多瓶。汝言陀罗骠与求那合异故,瓶失一亦失,一失瓶亦失者,我欲破汝异,云何以异证异,应更说因。”

    外曰:“总相③故,求那故,有、一非瓶(修妒路)。有是总相故非瓶,一是求那故非瓶,瓶是陀罗骠。”

    内曰:“若尔,无瓶(修妒路)。若有是总相故非瓶,一是求那故非瓶。瓶是陀罗骠,故非有非一,是则无瓶。”

    注释

    ①陀罗骠:译为主谛、所依谛,胜论所立六谛之一,新译曰六句义、又译实句义。认为地、水、火、风、空、时、方、神(又曰义)、意这九种元素,因其是一切物的根据,故名主谛。

    ②求那:依,依附。

    ③总相:一切有生灭的事物,有总别二相,如无常无我之相,通于一切,为一切事物所共有,故谓之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等,为了个别或一类的事物所具有,谓之别相。又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之一,此处总相指事物之本质一致。

    译文

    外道问:“你前面说,有、一与瓶子是不同的,这也是有错误的,有什么错误呢?”

    释子答:“如果有、一、瓶子等不同,任何东西都没有了(修妒路)。如果有、一、瓶子等不同,什么东西都不存在。如果瓶子与有、一不同,那么,这样的瓶子既不是有也不是一。有和一、瓶子不同,有既不是瓶子也不是一。一同有、瓶子不同的话,一不是瓶子也不是有。这样,有、一、瓶子等等都没有了。

    “其次,如果瓶子失去了,有和一不应该失去;有失去,一与瓶子不应该失去;一失去,而有与瓶子不应该失去,因为它们有差别的缘故。譬如,这个人死了,不应该说别的人也死了。”

    外道说:“不对。因为有与一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有、一、瓶子都成立(修妒路)。有、一、瓶子虽然是不同的,但瓶子与有是统一的,所以瓶子叫作有,瓶子与一是统一的,所以说瓶子是一只瓶子。你说瓶子失去了,有、一不应该失去,这种说法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了一起。异有三种,一是结合之异,二是个别之异,三是因变化而异。所谓结合之异,像陀罗骠与求那的关系。所谓个别之异,像这个人那个人之不同。所谓因变化而异,像牛粪变成灰堆。因为不同之结合,所以瓶子没有了,一也就随之消亡,一没有了,瓶子也即不存,而有是恒常的,所以没失消亡。”

    释子说:“如此,是多瓶了(修妒路)。瓶子与有结合,所以有瓶子,瓶子与一结合,所以是一只瓶子,而瓶子也是瓶子,所以是多瓶。你说陀罗骠与求那是不同的结合在一起的缘故,所以瓶子没有了,一也不存,一不存,瓶子也消亡,我要指出的是你对异的错误认识,为什么用异来证明异,应该作进一步的说明。”

    外道答:“因为是总相,因为是依谛,所以,有与一不是一只瓶子(修妒路)。有是总相,所以不是瓶子;一是依谛,所以不是瓶子,瓶子是主谛。”

    释子说:“如果这样,没有瓶子(修妒路)。如果有是总相,所以不是瓶子,一是依谛,所以不是瓶子。瓶子是主谛,所以既非有又非一,这就没有瓶子了。”

    原典

    外曰:“受多瓶(修妒路)。汝先说多瓶,欲破一瓶,更受多瓶。”

    内曰:“一无故多亦无(修妒路)。汝言瓶与有合故有瓶,瓶与一合故一瓶,又瓶亦瓶,若尔,世界①言一瓶,而汝以为多瓶,是故一瓶为多瓶。一为多故,则无一瓶,一瓶无,故多亦无,先一后多故。

    “复次,初数无故(修妒路)。数法初一,若一与瓶异,则瓶不为一,一无故多亦无。”

    外曰:“瓶有,有合故(修妒路)。瓶与有合,故瓶名有,非尽有。如是瓶与一合,故瓶名一,非尽一。”

    内曰:“但有是语,此事先已破。若有非瓶,则无瓶,今当更说。瓶应非瓶(修妒路)。若瓶与有合故瓶有,是有非瓶;若瓶与非瓶合者,瓶何以不作非瓶?”

    外曰:“无无合故非非瓶(修妒路)。非瓶名无瓶,无则无合,是故瓶不作非瓶。今有有故应有合,有合故瓶有。”

    注释

    ①世界:又作世间。与出世间相对,世有迁流破坏义,间在中义,合指世俗世界,包括有烦恼生灭的有情众生和其所处的周围环境。

    译文

    外道说:“领受到多只瓶子(修妒路)。你前面说多只瓶子,要指出不是一只瓶子,更会领受到多只瓶子。”

    释子答:“没有一,所以也没有多(修妒路)。你说瓶子与有是和合在一起的,所以有瓶子,瓶子同一和合在一起,所以有一只瓶子,而且瓶子也是瓶子,如此,则世俗所说是一只瓶子,但你认为是多只瓶子,所以一只瓶子是多只瓶子。因为一是多,那么就没有一只瓶子,一只瓶子没有,那么多也就没有,这是因为你先主张一,而后又说是多的缘故。

    “其次,又因计数是由无而起(修妒路)。计数的方法最先由一开始,如果一与瓶子不同,那么瓶子不是一,没有一,所以也就没有多。”

    外道说:“瓶子是有,所以是统一的(修妒路)。因为瓶子与有是结合在一起的,瓶子是有,但不是包括了所有的有。这样,瓶子与一和合,所以叫瓶子是一只瓶子,也不是包含了所有的一。”

    释子答:“只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事已指明了它的错误。如果有不是瓶子,那么就没有瓶子,如今再重予以论说。瓶子应是非瓶(修妒路)。如果瓶子与有和合,所以瓶子是有,这是有而不是瓶子;如果瓶子与非瓶和合的话,为什么不把瓶子当作非瓶?”

    外道说:“没有具备统一性的东西是不能和合的,所以不是瓶子之外的他物(修妒路)。非瓶叫作没有瓶子,无则没有和合统一,所以瓶子不能当作非瓶。如今是有与有的东西,所以应当有其统一性,有其统一性所以有瓶子。”

    原典

    内曰:“今有合瓶故(修妒路)。若非瓶则无有,无有则无合。今有合瓶,故有应为瓶。若汝谓瓶未与有合故无,无故无合。如先说,无法故无合。如是未与有合时,瓶则无法,无法故不应与有合。”

    外曰:“不然。有了瓶等故,如灯(修妒路)。有法非但瓶等诸物因,亦能了瓶等诸物。譬如灯能照诸物,如是有能了瓶故,则知有瓶。”

    内曰:“若有法能了,如灯,瓶应先有(修妒路)。今先有诸物,然后灯能照了,有若如是者,有未合时,瓶等诸物应先有。若先有者,后有何用?若有未合时,无瓶等诸物。有合故有者,有是作因,非了因①。

    “复次,若以相②可相成,何故一不二(修妒路)?若汝以有为瓶相,故知有瓶者,若离相,可相之物则不成,是故有亦变更有相。若更无相,知有法为有者,瓶等亦应尔。灯喻已先破。

    “复次,如灯自照,不假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