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机缘品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种对外在现象的执着。

    4 灵光:众生本具的佛性,清净无染,灵灵昭昭,常放光明。

    译文

    六祖惠能说:那位大师所说的,仍然存在着知见,所以不能使你全然明白。我现在给你一首偈语:

    不见一法犹心存无见,就好像浮云遮蔽日光。

    不知一法犹执守空知,依然像太虚中生闪电。

    这个知见是瞬起暂现,然而却如此错认知见,哪里曾了解随缘方便?

    你应当要能一念知非,好让自性灵光经常显现。

    赏析与点评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祖师为了传法而考验弟子跟随自己学法的心得。

    门人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很显然,道副已悟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用而不执。然而,达摩还是评论说:“你仅仅悟得我教法的皮毛。”

    然后是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众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尼总持已悟得念念不住之法,而达摩仅认为她只悟得自己心法的“肉”。

    道育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道育已悟得法空,达摩仍然认为他仅悟得自己心法的“骨”。最后是慧可站起来礼拜达摩后,默然不语,达摩却认为他才真正悟得自己心法的“精髓”,慧可因而成为他的衣钵继承人。

    在以上公案中,前三位学人已远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而慧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空去能证的智慧与所证的清净佛果,一法不执,悟入毕竟空理,方能于般若无相生一念清净心,见到自己的本性。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1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2?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1 着相:执着于相状。这里指对“存无见”和“守空知”的执着。

    2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悟”本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一个“无”的念头,或自以为悟了,正好说明没有觉悟,反而是处在“迷”的情况。

    译文

    智常听了偈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

    无缘由的生起知见,执着外相觅求正觉,

    只要存有悟的念头,哪能出离昔时迷惑?

    自性中觉悟的源体,仍随知见徒然迁流,

    若非进入祖师丈室,依旧茫然执着两端。

    赏析与点评

    有人向唐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求佛,他当众宣布:“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这类呵佛骂祖的言论常在禅门文献中见到,其用意并非谩骂佛祖,而是提醒世人:悟得性空之理,明心见性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一个“空”念、“佛”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仍未了道,应空去一切名言差别相,达到《心经》中所说的“无智亦无得”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悟道。这正是智常所领悟的“道”。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1,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1 四乘:三乘加上一乘(佛乘)就是四乘。

    译文

    有一天,智常问六祖惠能:佛说有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教法,却又说了最上乘的成佛方法,对于这一点弟子还没有开解,希望您为我指授教化。

    六祖惠能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心性外的法相。佛法并没有四乘之分,而是人心各有不同。能够听讲佛经并转而念诵的人是小乘行者,悟解佛法义理的人是中乘行者,依法修行的人是大乘行者,一切教法都能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不染不着,超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作最上乘的行者。

    乘是行的意思,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你应该自己依法修行,不必问我。时时刻刻,自我本性如如不动。

    智常礼谢六祖的开示,从此侍奉六祖,一直到六祖示寂。

    赏析与点评

    依据传统佛教的说法,如同学生求学一样,先读小学,然后初中、高中、大学。同理,学习佛法可分为三个级别,称之为三乘:(1)声闻乘: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2)缘觉乘:悟十二因缘之理,破无明,证辟支佛果;(3)菩萨乘:修四摄六度等菩萨行,利益众生,证无上佛果。要明白三乘的内涵本已很复杂,现在又加上“最上乘”,而成四乘,到底应先从哪一乘入手修行呢?初学者无所适从,智常故有此一问。

    惠能单刀直入,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思维说明,法无四乘,只因人修道有浅有深,可分为四个阶段:(1)勤诵佛经,但不明义理,可视为小乘修道人;(2)见闻觉知,悟法解义,可视为中乘修道人;(3)依法修行,求得体证,可视为大乘修道人;(4)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视为最上乘修道人。六祖惠能从人对佛法的信、解、行、证四方面阐释四乘,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令人信服。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盘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1。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1 寂灭为乐:贪嗔痴等妄念一旦熄灭,生死流转便终止,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译文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今广东佛山市),向六祖惠能请教:弟子自从出家以来,诵读《涅盘经》已经有十多年了,都没有明白经文大意,希望大师给予教诲。

    六祖惠能问:你是哪里不明白?

    志道说:经中有一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一句疑惑不解。

    六祖惠能说:你有什么疑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2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2 涅盘:贪嗔痴等烦恼的终结,而不是生命的终结。

    译文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入于寂灭、哪一个身受乐?如果是色身,那么色身坏灭的时候,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组成的色身分离,这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以说是乐。如果法身寂灭,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样,由什么来享受真乐呢?另外,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功用;一体有五用,生灭应该是永恒不变的。生就是从本体中生起作用,灭就是摄相用而还归于性体。如果听任其再生,那么有情含识的众生就不断绝也不灭亡;如果不听任其再生,就将永远归于寂静,而与草木瓦石等无情之物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样,一切万法就被涅盘所限制,生命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赏析与点评

    志道认为,“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没有知觉”。修道的方法便成了尽力灭除“色身”中的贪嗔痴,以便获得“法身”的常乐我净的快乐。这种认知使志道在不知不觉中堕入断、常二见,在理解以上偈颂时才陷入困境,也是情理中的事。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1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1 外道:心外求解脱之道。

    译文

    六祖惠能说:你是佛门弟子,怎么学习外道的断见与常见来议论最上乘佛法?根据你所说的,就是说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超离色身的生灭可以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盘常乐,要有某个身来享用。这是在执着生死,沉迷于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妄认五蕴假合的色身为自我,妄计分别一切法为外尘,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知人生如梦似幻,虚假不实,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盘看成是苦,整天忙碌奔走,营求俗务。佛陀怜悯这些愚迷众生,于是开示涅盘真乐的境界。是没有刹那生起的相可见,也没有刹那坏灭的相可寻,更没有生灭可灭,才是涅盘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感受到这是寂灭,这就是常乐。这种常乐本来没有什么承受的人,也没有什么不承受的人。哪里会有一体五用的名称呢?更何况涅盘禁伏住了一切万法,让它们永远不得再生的说法呢?这实在是诽谤佛,毁谤佛法。

    赏析与点评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大般涅盘经》

    据《大般涅盘经》记载,一日,一位苦行仙人在深山中苦修,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便随偈而反思:现象世界的万物,如水中月、镜中花,刹那间生灭,无常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苦行仙人觉得奇妙无比,向罗刹请教下半句偈。可罗刹故弄玄虚地说:“我饥渴难耐,非新鲜人肉不食。吃饱后,我才有精力说出下半偈。”

    苦行仙人承诺听完下半句偈后,便舍身解决罗刹的饥饿问题。

    于是,罗刹说出下半句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理解为灭除色身之苦而获得“法身”之乐,离生灭求于寂灭,是有“灭”有“断”,堕入断、常二见;而正确的理解是了知万法“不生不灭”之性空本性而无所执着,熄灭贪嗔痴,当下就能见到清净法身,感受常乐我净的快乐。

    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1断。

    1 三际:即前际、中际、后际,指过去、现在、未来。

    译文

    听我的偈吧:

    无上大涅盘境界,圆满光明常寂照。凡夫愚人称为死,外道妄执为断灭。

    追求二乘之学人,视为无作之境界。都属情执与计度,六十二种边见根。

    妄立虚假之名相,哪解涅盘真实义?只有超格过量人,明悟通达不取舍。

    故知五蕴所成法,以及执蕴之幻我。外显种种之色相,一切语言音声相。

    所有都如梦与幻,凡情圣解了不生。实证涅盘离假名,边见三际尽断除。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译文

    常随诸根起照用,心识不生照用想。了别一切之法相,却无丝毫分别念。

    劫火洞烧海底枯,罡风鼓动山击撞。常享真常寂灭乐,现证涅盘无改易。

    我今勉强为你说,只为令你舍邪见。你莫随言作浅解,许你知晓其少分。

    志道听了偈后大彻大悟,欢喜雀跃,行礼退下了。

    赏析与点评

    据《五灯会元》记载,德山禅师多年研究《金刚经》,写成《金刚经青龙疏抄》,颇为自豪。得知南方“顿悟成佛”之说盛行,不以为然。他于是肩挑《金刚经青龙疏抄》,一路南下,志在破斥“顿悟成佛”这一“邪说”。途中经一点心小店,德山欲买点心充饥。卖点心的婆婆却故意问:“听说你研究《金刚经》颇有心得,你若能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我便免费供养你点心。”“请说来听听!”德山信心十足地答应。“《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哪个心?”德山愕然不知所对,方知道南方惠能大师的顿悟之说,在老婆婆这里就有了印证。

    所谓的众生,是由五种物质(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识)组成,随因缘变化而变化,生命就在这变化中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水,不断地流淌。过去一念已过去,非真;未来一念尚未到来,非实;当下一念不可留,“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也是自在涅盘的彼岸。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

    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译文

    行思禅师,生于吉州安城刘氏家中,听说曹溪六祖惠能法席隆盛,化导无数,就直接来参拜六祖惠能。

    行思禅师问:应当怎么做,才不会落入有次第的渐修?

    六祖惠能说:你曾经做什么了?

    行思禅师说:我连深妙无上的真理(圣谛)也不修。

    六祖惠能说:那落到哪个次第了?

    行思禅师说:连圣谛都不修,哪还会有什么次第存在?

    六祖惠能十分器重他,让他做了首座。一天,六祖惠能说:你应当单独教化一方,不要让正法断绝。

    行思领受了教法,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弘传佛法,广为教化。圆寂后得谥号为弘济禅师。

    赏析与点评

    行思禅师与怀让禅师是六祖惠能的两大得意弟子。一天,有人问行思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行思禅师回答:“卢陵的米是什么价钱?”其意为,如同以公平秤买米一样,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觉悟程度之不同罢了。行思禅师对佛法的看法,深得六祖惠能的赞许。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译文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的儿子。最初到嵩山参谒慧安国师,慧安国师遣他到曹溪参学。怀让禅师来到曹溪山并礼拜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说:你从哪里来?

    怀让禅师说:我从嵩山慧安老师处来。

    六祖惠能说:是什么东西,恁么来的?

    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惠能说:还可以修证吗?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勅谥大慧禅师)

    译文

    怀让禅师说:修证不是没有,污染则不可得。

    六祖惠能说:就这个不污染,是所有佛所共同护念的。你既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禅师曾经预言:“在你的门下将要出现一匹小马驹,他的智慧可以征服天下人。”这个预言,你要默记在心,不要太早说出来!

    怀让当下豁然契悟,于是就在六祖惠能身边侍奉十五年,越来越体证、通达顿教玄妙深奥的意旨。后来前往南岳衡山,阐禅宗顿教法门。(圆寂后得皇家谥号为大慧禅师)

    赏析与点评

    “甚处来?”六祖惠能一语双关,既是问怀让的行踪,同时又考察怀让对佛法的理解,“诸佛本原,从何而来?”怀让对诸佛本原的看法是,“说似一物即不中”,即诸佛本原超越时空,超越逻辑,言语道断,只能由直觉观照万物空无自性而来,十分微妙,无法用任何比喻来形容、描述。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译文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的儿子,小时候学习经论,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教义。因为看了《维摩经》,认识了自心本性。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来访,和他畅谈佛理,玄觉所说都能契合诸祖的意旨。

    玄策问他:你师从何人而得法?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直传佛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得到人印证我的见解。

    玄策说:在威音王佛以前佛法尚未产生的时代,无师自通是可以的。但在威音王佛出世后有佛法住世的时代,觉悟者都需要得到印可。否则,即便你所悟为正法,也会被视为外道,难以取信于人。

    永嘉玄觉说:希望你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不足以为你印证。曹溪山有六祖惠能,四面八方的人都云集在他那里,而且都是领受正法的人。你如果想去,我就和你同行。

    赏析与点评

    威音王是过去庄严劫最初的佛名,象征极遥远的时间,在此之前属于没有佛法的岁月。当时也有修道人观落花流水而悟出缘生缘灭的无常之理,证得僻支佛果,成为无师自通的圣者。而在有佛法的时代,依法修行,自认为已悟入诸法性空的第一谛,仍存有证、有悟之想念,并未达到于相离相之境界,是心外求道,与外道无别。所以在有佛法的时代,开悟的人一定要得到大善知识的印证,才能避免未证言证的魔道。

    这就是为什么六祖惠能闻《金刚经》已开悟,“米已熟矣,犹欠筛在”,只等五祖弘忍印证,心心相印而继承祖位。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1,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1 无生:诸法实相无生无灭。

    译文

    永嘉玄觉便随同玄策来参礼六祖惠能。玄觉绕着惠能走了三圈,举起锡杖一振,而后站立不动。

    六祖惠能说:出家人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种种戒律仪轨。大德你是从哪里来,为何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因为生命无常,来去迅速,我哪里有时间跟你磕头、行礼?

    六祖惠能说:你为什么不去体会无生之果,去明了无速之道呢?

    玄觉说:当体就是无生,了达本体实义后,则无迟速可言。

    惠能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玄觉这才整肃仪容向六祖惠能礼敬参拜,一会儿便向大师告辞欲走。

    赏析与点评

    永嘉依照玄策的指点,来找六祖惠能印证自己所悟。永嘉见到惠能,因未施礼而遭到责备,永嘉解释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哪有闲暇做那些不能了生脱死的规矩!”六祖听后进一步考问:“佛门规矩固然是表相,你以‘无生’说‘生死’,又何尝不是在执相呢?为什么不直接悟无生(不生不灭的实相)来了生死?”永嘉也不甘示弱:“清净的本体,本来无生,你要我以无生取无生,那不是头上安头吗?”由此,六祖在无生法上认可了永嘉的见地。这真实地再现了禅门以心印心的经过,对后世影响极大。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译文

    六祖惠能说:何必这么快就要走呢?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与不动,哪里有快和不快可言?

    六祖惠能说:什么人知道本来不动?

    玄觉说:这是您自心生起了分别。

    六祖惠能说:你已经深悟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无生哪里还有什么意义在呢?

    六祖惠能说:如果没有意义,谁来分别呢?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译文

    玄觉说:分别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

    六祖惠能说:很好!请小住一晚吧。

    当时称之为“一宿觉”。后来永嘉玄觉作了《证道歌》,盛行于世间。(圆寂后得谥号为无相大师,当时也称为真觉禅师)

    赏析与点评

    永嘉禅师出场之前,与六祖惠能辩论的求道人,无不被六祖惠能三言两语所折服,直到永嘉禅师出场,与六祖惠能论道棋逢敌手,双方寸步不让,十分激烈,使得整个讲法、求法情节发展到最高潮,因此,《六祖坛经》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译文

    智隍禅师,最初参拜五祖弘忍,自称禅定已经修到无念无想而纳法于心的境界。智隍在庵室里长期打坐,累计二十年了。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游学到河北一带,听说了智隍的名声,便造访智隍的庵室,问:你现在每天做什么呢?

    智隍回答说:我正在打坐、入定。

    玄策问: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1!

    1 大定:为佛的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之一,佛心澄明寂静叫作大定。

    译文

    智隍说:我在入定的时候,并不见有“有心、无心”。

    玄策说:既然是不见有“有无”之心,那么就是常定了。既然是常定,那还有什么出定、入定之分呢?如果有出、有入,那就不是大定了!

    赏析与点评

    智隍参禅二十年,仍不知如何用心入定。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禅师点化他说,若有心入定,动物等有情识的生灵皆会入定;若无心入定,一切无情草木瓦石也会入定;若不见“有无”之心入定,便是“常定”,出定、入定从何谈起?智隍无言以对,引发了他参访六祖惠能的佳话。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译文

    智隍无言以对。过了很久,问玄策:你是师承哪一位祖师的法门呢?

    玄策说:我的师父是曹溪山六祖惠能。

    智隍问:六祖惠能以什么为禅定呢?

    玄策说:我师父所说的禅定,法身圆融玄妙湛然常寂,诸法之体性与作用一如,五蕴和合,其性本空,六尘也不是真实存在。心本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远离住于禅的寂静。禅性本无生灭,远离生起禅定的念头。心如同虚空一样,也不存在对虚空的度量。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直接来拜谒六祖惠能。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1俱泯,性相如如2,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1 能所:能识万物之心为“能”(主体),被认知的万物为“所”(客体)。能、所一体。

    2 性相如如:不变而绝对的真实本体或事物的自体称为性;变化的现象和相状称为相。即体性与相状平等不二,如如不动。

    译文

    六祖惠能问:你从哪里来?

    智隍把遇到玄策的因缘讲述了一遍。

    六祖惠能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虚空,不执着空见,应用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分别思量;忘却凡圣的差别,泯灭能、所的对待;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智隍言下大悟,二十年来有所得心,刹那间完全无声无影。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了河北,开示教化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赏析与点评

    智隍因心中对于禅定是有是无、是动是静不太明了。六祖惠能开导他说,修禅时,心如虚空,却不可有“空”的念想;心动、心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起分别心,放下知见与执着,“能所双亡”,心无挂碍,入定、出定都在禅定中。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译文

    有一个僧人问六祖惠能:黄梅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心法(黄梅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到了?

    六祖惠能说:领会佛法的人得到了。

    僧人问:大师可曾得到?

    六祖惠能说:我不会佛法。

    赏析与点评

    “我不会佛法”,这句话不是六祖惠能的反语,也不是自谦的话,而是点出弟子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明心见性的心法,因为“凡是有法相,皆是虚妄”,“本来无一物”,从何而得?然而,“明心见性”这等大事虽然求不得,但可通过领悟诸法空相而得。正如《心经》云:“无智亦无得”。因此,六祖惠能一句“我不会佛法”,点出禅宗强调自证自悟的主张。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膝跪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译文

    有一天,六祖惠能想洗涤一下五祖弘忍大师所传的袈裟,却找不到上好的清泉。大师来到寺庙后面五里远的地方,看到这里山林葱郁茂密,有祥瑞之气笼罩盘旋,六祖惠能举起锡杖在地上一戳,泉水立刻涌了出来,积成了一个水池。六祖惠能便跪在石头上洗袈裟。忽然有一个僧人来礼敬参拜,说:我叫方辩,是西蜀人。之前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大师,他嘱咐我赶快到唐国来。达摩大师说:我所传大迦叶的真正教法及法衣,现在传到第六代祖,目前在韶州曹溪山,你去瞻仰礼拜他。我远道而来,希望能得见达摩祖师所传之袈裟。

    六祖惠能就把衣钵拿给他看,并问:你精通什么事业呢?

    方辩说:善于塑像。

    惠能严肃地说:你试着塑一尊像看看。

    方辩对惠能的要求感到困惑不解,但还是依教奉行,花了几天时间就雕好了一尊佛像,大约有七寸高,惟妙惟肖。

    六祖惠能笑着说:你确实擅长雕塑艺术,却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佑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译文

    六祖惠能伸手为方辩摩顶说:希望你生生世世都成为人天种福之田。(六祖又把法衣给了方辩以示感谢。方辩将法衣分为三块,一块披在塑像上,一块自己珍藏,一块用棕树皮裹起来埋在地下。他发誓愿说:后世挖出这块法衣的人,就是我再来出世,要在这里住持佛法,重新兴建殿宇。宋代嘉佑八年,有位僧人叫惟先,修建大殿挖地时得到这块法衣,跟新的一样。塑像供奉在高泉寺,祈祷就有感应。)

    赏析与点评

    六祖惠能自五祖弘忍传付衣钵心法以来,不断遭受迫害,亲身体会到“衣钵为争端”的含义,遂依五祖嘱咐,决定不再传授衣钵。然而,如何处理衣钵?上文交待了衣钵的去处,交给雕塑家方辩禅师塑成一尊六祖像。佛像塑得惟妙惟肖,六祖惠能大加赞赏的同时,提醒方辩,庄严的佛像可供人们礼拜、种福田,然而觉悟佛性更重要。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译文

    有一个僧人转述了卧轮禅师的一首偈:

    卧轮有一个伎俩,能断绝百般思想;

    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惠能听后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心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行,反而会受到束缚。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

    惠能没有什么伎俩,不用断绝百般思想;

    对境时心不断生起,菩提心作么增长呢?

    赏析与点评

    卧轮禅师的“能断百思想”,其核心是“灭念头,见自性”,这是二乘有为的修行。对此,六祖惠能以“不断百思想”作响应,说明修禅人不是一念没有,而是对境不取不舍,妄心不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