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八十七 果部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枣 杏 栗 胡桃 林檎 甘藷 沙棠 椰 枇杷 燕薁 檖 蒟子 枳 椇 柚 木瓜 杜梨 芋 杨梅 蒲萄 槟榔 荔支 益智 椹 芭蕉 甘蔗 瓜

    ◇枣

    《尔雅》曰:枣,壶枣,[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枣,犹瓠也。]边要枣,[子细要者。]

    《礼记》曰:妇人之贽,椇榛脯脩枣栗,《毛诗》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晏子》曰: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晏子》曰:昔者秦缪公乘龙理天下,以黄布裹蒸枣,至海而投其布,故水赤,蒸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徉问子耳,对曰:婴闻之,徉问者,亦徉对。

    《孟子》曰: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之。

    《韩子》曰:秦饿,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枣栗,请发与之。

    《史记》曰:李少君以却老方见上,少君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瓠。

    真人关令尹喜内传曰:尹喜共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玉门之枣,其实如瓶。

    《神异经》曰:北方荒中,有枣林焉,其高五丈,敷张枝条一里馀,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赤如朱,乾之不缩,气味甘润,殊於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力。

    《东方朔传》曰: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枝击未央前殿槛,呼朔曰:叱来叱来,先生知此箧中何物,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上曰: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枝击槛,两木林也,曰朔来朔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上大笑,赐帛十疋。

    《汉书》曰: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枣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帝设玉门之枣。

    刘根别传曰:今年春,当有病,可服枣核中仁二七枚,能常服之,百邪不复干也。

    《风俗通》曰: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於山中食枣,或曰:此枣子所殖耶,遂强欧吐而死也。

    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言安邑御枣也。

    马明生别传曰:安期生仙人见神女,设厨膳,安期曰:昔与女郎游息於西海之际,食枣异美,此间枣小,不及之,忆此枣味久,已二千年矣,神女云,吾昔与君共食一枚,乃不尽,此间小枣,那可相比耶。

    王隐《晋书》:傅虞为鄱阳内史,劝厉学业,宽裕简素,风化大行,白乌集郡庭枣树上。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枣六十二株,王母枣十四株。

    《异苑》曰:太元中,南郡州陵县有枣树,一年忽生桃李枣三种花子。

    《世说》曰:魏文帝忌弟任城[原讹成,据冯校本改。]王骁壮,因在卞太后所,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著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王不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豫敕毁器,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之,须臾遂卒。

    又曰:大将军王敦,初尚武帝舞阳公主,如厕,见漆箱中盛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下果,遂食之,群婢莫不笑之。

    《左传》:御孙曰: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

    邺中记,石季龙园中有羊角枣,三子一尺。

    《史》,楚庄王爱一马,啖枣脯。

    夏取枣杏之火,[本条《太平御览》九百六十五作邹子,后同。]

    【诗】晋傅玄诗曰:饥食野枣实。

    后秦赵整诗曰: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

    梁简文帝赋咏枣曰: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已闻安邑美,永茂玉门垂。

    【启】陈周弘正谢梁元帝赉玉门枣启曰:安期旧美,安息高名,臣金马之荣,未获趋奉,方朔之赐,遽降洪恩。

    ◇杏

    《神仙传》曰:董奉居庐山,为治病,重者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於林中所在,箪食一器,是换一穀,少者虎逐之,乃以穀赈贫穷,号董仙杏林。

    《师旷占》曰:梅桃杏实多者,来年谓之穰。

    晋宫关[《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八作阁。]记曰:明光殿,杏八株。

    九州论,魏郡好杏。

    燧人夏取枣杏之火。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文杏,谓有文彩也。

    典术曰:杏者东方岁星之精也。

    《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卢毓冀州论曰:魏郡好杏,地产不为珍。

    《师旷占》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

    南岳夫人传曰:仙人有三玄紫杏,《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者。

    《氾胜之书》曰:杏花如何,可耕白沙。

    玄晏春秋曰:卫伦过予,言及於味,称魏故侍中刘子阳,食饼知盐生,精味之至也,予曰:师旷识劳薪,易牙别淄渑,子阳今之妙也,定之何难,伦因命仆取粮糗以进,予尝之曰:麦也,有杏李柰味,三果之熟也不同,子焉得兼之,伦笑而不言,退告人曰:士安之识过刘氏,吾将来家实多,故杏时将发,糅以杏汁,李柰将发。又糅以李柰汁,故兼三味。

    《述异记》曰:杏园洲在南海中,多杏,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月,日食杏,故免死。又云洲中有冬杏。

    嵩高山记曰:嵩山东北有牛山,其山多杏,至五月,烂然黄茂,自中国丧乱,百姓饥馑,皆资此为命,人人充饱,而杏不尽。

    《洛阳宫殿簿》曰:含章殿前,杏四株,显阳殿前,杏六株。

    《地理志》曰:范蠡宅在湖中,有海杏,大如拳也。

    朱超石与兄书曰:光武坟边杏甚美,今奉送其核。

    王逸荔枝赋曰:魏土送西山之杏。

    《述异记》曰:赖乡老子祠有缥杏。

    《庄子》曰:孔子游淄濰之林,休坐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弦歌鼓琴。

    后《周书》曰:张元性廉洁,南邻有杏两树,杏熟,多落元园中,元悉以还主。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四民月令曰:三月杏花盛,可播白沙轻土之田。

    潘岳闲居赋曰:梅杏郁棣,华实照烂。

    又司马相如长门赋曰:饰文杏以为梁。

    【诗】周庾信咏杏花诗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俙暎村坞,烂熳开山成,好折待宾侣,金盘儭红琼。

    ◇栗

    《山海经》曰:南山其上多栗,葛山铜山,其木多栗。

    《毛诗》曰:树之榛栗。

    又云,版有漆,隰有栗。

    《韩诗》曰:东门之栗,有静[静,善也。]家室,[言东门之栗树之下,有善人,可以为室家也。]

    《韩子》曰:秦饿,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果蔬橡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王曰:今发五苑以活民,是使有功与无功互争取也,人生而乱,不如死而治。

    《广志》曰:栗有侯栗,关中大如鸡子。

    《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大栗十五枚一斗。

    《魏志》曰:东夷韩国出大栗,如梨。

    何晏《九州论》曰:中山好栗。

    袁准《观殊俗》曰:索兰枝而不得,见巨房之大栗。

    《袁子正书》曰:岁比不登,唯得卖枣栗瓜梨。

    卢谌《祭法》曰:春秋冬祠,皆用栗。

    《礼》曰:栗欀之。

    汉[《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四作汉书。]燕秦千树栗,此人与千户侯等。

    黄侔蒸栗,[本条御览作魏略。]

    魏氏,[本条魏志四注作魏氏春秋,此有脱文。]许元[魏志注作允。]因司马昭辞,欲杀之,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者,鸭也,帝惧不敢发。

    庄子,古者兽多民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树上,故命曰有巢氏。

    梁州献栗,径寸半。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魁栗双栗楒栗榛栗。

    《史》,苏秦说燕文侯曰:此有枣栗之科,此谓天府也,民虽不级而足也。

    选蜀都,榛栗罅发。

    王逸荔枝赋,北燕荐朔滨之巨栗。

    侯国出栗,大如鸡子。

    桂阳有栗,丛生,大如柿子。

    越中出如拳之栗。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本条《太平御览》九百六十四作论语。]

    【赋】后汉蔡邕伤故栗赋曰:人有折蔡氏祠前栗者,故作斯赋,树遐方之嘉木,于灵宇之前庭,形猗猗以艳懋,似碧玉之精明,何根茎之丰美,将蕃炽以悠长,遇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

    【启】梁庾坚吾谢东宫赉栗启,查或火成,钻以为屑,柰称煎用,曝而成糗,未若北燕巨实,用夺荣枯,南国脯山,翻惭齿决,承恩踊跃,对闻喜之河,念报屏营,问知来之鸟。

    ◇胡桃

    《广志》曰:陈仓胡桃,薄皮多肌,阴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则碎。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胡桃八十四株。

    荀氏春秋祠制曰:常设用胡桃。

    吴时外国志曰:大秦国有枣榛胡桃,莲藕杂果。

    【启】梁沈约为柳世隆谢赐乐游胡桃启曰:挺自禁园,味逾井络,动物回祇,在微必应,此乃胡羯奔逃,吉之先见者也。

    【书】后汉孔融与诸卿书曰:多惠胡桃,深知笃意。

    晋钮滔母答吴国书曰:胡桃本生西羌,外刚朴,内柔甘,质似古贤,欲以奉贡。

    ◇林檎

    《广志》曰:林檎似赤柰,亦名黑檎,广黑檎似赤柰,一名林檎似赤柰,[○本条讹脱複重,明本一名林檎以下作一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刘桢京口记曰:南国多林檎。

    【书】梁刘孝威谢赉林檎书曰:勇闻齐国,止锡二桃,远至仙方,裁蒙数枣。岂如恩丰汉箧,赐广魏奁,〈女毛〉女数而仅通,筭郎计而方得,生於玉井之侧,出自金膏之地,上灵所贵,下土希逢。

    【启】梁庾肩吾谢赉林檎启曰:丹徒故苑,岁绵长而不见,岷山虽植,路重阻而来难,未有徙核圆丘,移根阆坂,仙厨始摘,犹青玉之盘,[句有脱文。]下贱爰颁,遂入抽蒲之座。

    ◇甘藷

    似竽,[本条《太平御览》九百七十四作陈祈畅异物志。]亦有[亦有下有巨魁二字。]剥去皮,肥[肥作肌。]肉白,南方以当米穀,宾客亦设之,出交北。

    ◇沙棠

    如棠,味如李,无核。

    《吕氏春秋》:果之美者棠实。

    ◇椰

    《神异经》曰:东南荒中,高二十丈馀,叶如甘瓜,二子成[《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二作百岁。]落,生幸,[御览作华。]椰如甘瓜,如两眼,谓之萼,[御览作华如甘瓜华,华尽落而生萼,此有讹衍。]萼越王头[越王头三字御览无。]下生子,三成[御览作岁。]而熟,形如寒瓜。

    《广志》曰:高六七尺者,无枝条,叶如[《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二如下有束蒲二字,蒲下有二十九字,此脱。]美如蜜,核中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出交北。

    选曰吴,[按本条见文选吴都赋,此有脱文。]椰叶无阴。

    七命曰:剖椰子之壳。

    ◇枇杷

    仲长统《昌言》曰:今人主不思甘露零,醴泉涌,而患枇杷荔支之腐,亦鄙矣。

    荆州土地记曰:宜都出大枇杷。

    《广州记》曰:枇杷若榴,参乎京都。

    华山记曰:华山讲堂西头,有枇杷园。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枇杷四株。

    【赋】宋周祗枇杷赋曰:昔鲁季孙有嘉树,韩宣子赋誉之,屈原离骚,亦著橘赋,至枇杷树,寒暑无变,负雪扬华,余殖庭圃,遂赋之云,名同音器,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素华冬馥,霏雪润其绿蕤,商风埋其劲条,望之冥濛,即之疏寥。

    宋谢瞻安成郡庭枇杷树赋曰:伊南国之佳木,伟邦庭而延树,禀金秋之清条,抱东阳之和煦,肇寒葩於结霜,成炎果乎纤露,高临甍首,傍拂阶露。

    ◇燕薁

    《毛诗》曰:六月食郁及薁。

    魏都,萸梅及杨李留郁,[《太平御览》九百七十四作曹毗魏都赋曰英梅杨李,若留郁棣,此有讹脱。]俗谓燕郁。

    ◇檖

    《诗》曰:隰有树檖,疏,赤罗或名山梨,今谓杨檖,树实如梨,但小耳,一名鹿梨,一名鼠梨。

    《尔雅》曰:檖,罗。

    ◇蒟子

    树如桑,取其实为酱,汉音范,[本条《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三作汉书注,范作矩,此有脱讹。]

    广[御览作广志。]薆[御览作蔓。]生依树也。

    ◇枳椇

    《诗》曰:南山有枸,疏,枳椇树似白杨,子著枝端,为之木蜜,从令人酒薄,以为屋柱,酒皆薄。

    《礼》曰:妇人之贽,椇榛脯脩枣栗。

    广志,以[《太平御览》九百七十四作子似]珊瑚树,乾者益之矣。[御览作益美。]

    ◇柚

    《尔雅》曰:柚,条也,[似橙,实醋。]出江南。

    《广志》曰:成都有柚,大如斗。

    《尚书》曰:杨州厥苞橘柚。

    《离骚》[《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三作楚辞。]曰:斥逐鸿鹄,乃近鸱枭,斩伐橘柚,列树苦桃。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云梦之柚。

    《月令》曰:食橘柚。

    《列传》[御览九百七十三作列子。]曰:吴越之间,有木焉,其名曰柚,树碧而冬青,实丹而味酸,度淮北为杞。

    【赞】晋郭璞柚赞曰:厥苞橘柚,精者曰甘,实染繁霜,叶鲜翠蓝,屈生嘉叹,以为美谈。

    ◇木瓜

    《尔雅》曰:楙,木瓜也。

    《广志》曰:木瓜子可藏,枝为杖,号一尺百二十节。

    《毛诗》曰:木瓜,美齐桓公也,卫为翟人败之,出处于漕,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木瓜五株。

    【赋】宋何承天木瓜赋曰:美中州之佳树,表闲冶之丽姿,结灵根以诞秀,倾朝日以扬晖,擢丛柯之冉冉,布翠叶而蕤葳,惟兹木之在林,亦超类而独劭,方朝华而繁实,比沙棠而有耀,当大夏之方隆,愧微幹之纤挠,岂隐扑以幸全。固呈才而不效,离众用而获宁,永端己以厉操,原佳人之吊投,思同归以讬好,顾卫风之攸珍,虽琼琚而匪报。

    ◇杜梨

    《尔雅》曰:杜,甘棠也,杜,赤棠,白者棠。

    《毛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又曰:有杕之杜,[杕,独也。]

    《韩诗外传》曰:邵伯在朝,有司请召民,邵伯曰:不劳一身而劳百姓,大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於是庐於棠树之下,百姓大悦,诗人见而歌焉。

    【赋】晋孙楚杕杜赋曰:家弟以虞氏梨赋见示,余谓岂以梨有用之为贵,杜无用之为贱,故用获全,所以为贵,有用获残,所以为贱,故赋云之,惟有杕之为杜,齐万物而并生,其质菲薄,既不施於器用,华叶疏悴,靡休荫之茂荣,昔在邵伯,听讼述职,甘棠作颂,垂之罔极。

    ◇芋

    援神契曰:仲冬昴星中,收莒芋,亦芋也。

    《说文》曰:齐人为莒。

    汉[《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五作汉书。]汝南有鸿隙大陂,翟方[御览方下有进字。]为丞相,秦[御览作奏。]破之,郡中追焉,[御览作怨。]童谣曰:怀我陂,[御览作坏陂谁。]翟子威,饭我食,[御览食上有豆字。]羹芋魁。

    秦破翟,[本条御览九百七十五作《汉书》:翟作赵。]卓氏曰:吾闻岷山之下,沃野,有阴蹲鸱,至死不饥,乃求远迁,致之於临邛。

    《广志》曰:有君子芋,大如斗魁,青边芋淡善芋,大如瓶,少子,叶如彻盖,缃色紫茎。

    本草,芋土芝。

    选蜀都,间蹲鸱之沃野,则以为世济阳九,注,济人饥也,叶似蹲鸱。

    ◇杨梅

    《郭子》曰:杨氏子年九岁,孔君平诣其父,设果有杨梅,孔指示儿曰:此贵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临海异物志》曰:杨梅,其子大如弹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时似梅,其味甜酸。

    裴氏《广州记》曰:庐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海人时登采拾,正得於上饱,不得持下。

    《博物志》曰:地有章名,则生杨梅,无章名亦有耳,有章名无之也。

    吴兴记曰:故章县北有石郭山,上生杨梅,常以贡御。

    《南越志》曰:熙安县多杨梅。

    【颂】梁江淹杨梅颂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曰绣壑,炤霞绮峦。

    ◇蒲萄

    《广志》曰:蒲萄有黄白黑三种。

    《本草》曰:蒲萄益气强志,令人肥健少饥,延年轻身。

    《史记》曰:大宛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汉书》曰:且末国无雷国罽宾国,皆有蒲萄。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常下,帝设蒲萄酒。

    《续汉书》曰:敦煌张氏家传曰:扶风孟他,以蒲萄酒一升遗张让,即称凉州刺史。

    《博物志》曰:西域蒲萄酒,传云可至十年。

    又曰:张骞使西域还,得蒲萄。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蒲萄百七十八株。

    魏文帝诏群臣曰:且说蒲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饣肙,酸而不脆,冷而寒,味长汁多,除烦解饣肙。又酿以为酒,甘於麹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秦州记》曰:秦野多蒲萄。

    《博物志》曰:以为刍荛。

    杜恕笃[《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二作杜笃。]边论,汉匈[御览匈上有征字。]奴,取胡麻蒲萄,□[御览作稗。]麦苜蓿,示广地。

    龟兹国胡人奢侈,家有至千斛蒲萄,汉使取实来,离宫别馆傍尽种。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