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肇论略注卷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生死苦患因之而起。此智之过也。故圣人释智遗形。所以免累。

    所以至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

    圣人因知形智之累。故灰身归无。以损其形。灭智沦虚。故忘缘绝虑。由绝虑故。内无机照之勤。勤。劳也。由损形故。外息大患之本。身心两忘。所以大患永息。生死顿超。

    超然与群有永分。浑尔与太虚同体。

    形智俱亡。则生死永绝。高超三界。故与群有永分。心与理冥。返一绝迹。故浑与太虚同体。

    寂焉无闻。怕尔无兆。冥冥长往。莫知所之。其犹灯尽火灭。膏明俱竭。此无余涅盘也。经云。五阴永尽。譬如灯灭。

    此结属无余涅盘之相也。谓涅盘之体无声。故寂焉无闻。无色。故怕尔无兆。泯绝见闻。故冥冥长往。莫知所之。之。犹往也。形智俱泯。故如灯尽火灭。膏明俱竭。以竭尽无余。故云无余涅盘。下引经证此。乃小乘偏空涅盘也。盖论意折辞。皆约小乘起见故难。其答以大乘正义。故以破偏执也。

    然则有余可以有称。无余可以无名。无名立。则宗(崇也)虚者欣尚於冲默。有称生。则怀德者弥仰於圣功。斯乃诰典之所垂文。先圣之所轨辙。

    此举益将以结难意也。如上有余无余之说。则若有若无。皆可指陈。若无名立。则使小乘崇虚者。欣然趣尚於冲默虚无之理。若有名可称。则合大乘怀圣德者益观其功。此赞述有无皆不失理。此乃圣经诰典之垂文。先圣隐显化物之轨辙。故下责之曰。

    而曰有无绝於内。称谓沦於外。视听之所不暨。四空之所昏昧。使夫怀德者自绝。宗虚者靡托。无异杜耳目於胎壳。掩玄象於云霄外。而责宫啇之异。辩玄素之殊者也。

    此指本论责其乖理也。难者意谓若有名可称。使怀德者有所归。无名既立。则令崇虚者有所托。今如所论有无双绝。称谓俱丧。如此。则怀德绝分。崇虚者无凭。虽云玄妙。但非见间之[怡-台+竟]。何异杜塞耳目於胎壳。为生盲生聋之人。玄象。指日月。且又掩日月之光如长夜。而责之以辩宫商之音。别玄素之色者。不亦远乎。

    子徒知远推至人於有无之表。高韵绝唱於形名之外。而论旨竟莫知所归。幽途故自蕴而未显。静思幽寻。寄怀无所。岂所谓朗大明於冥室。奏玄响於无闻者哉。

    此结责违理。以明无益也。谓子言涅盘之道。超出有无称谓之外。徒知高推圣境。逈绝形名。而论之旨趣。毕竟莫知所归宿。涅盘幽眇之途。自是蕴覆而未显发。名家谓我静而思之。幽而寻讨之。茫然奇怀无所依托。非所谓朗涅盘大明之道於重冥之室。使其共见。奏玄响於绝听之地。令其共闻者哉。谓是欲明而返暗。欲通而返塞也。

    位体第三

    位。犹安也。亦立也。因有名核体。寄怀无所。故无名答以位之。发明圣人非出生入死而称有余无余。盖法身随缘隐显以答之。

    无名曰。(据难以答)有余无余者。盖是涅盘之外称。应物之假名耳。

    由前难云。涅盘乃神道之妙称。返本之真名。故今答意直以应物之假名以破之。即此一言。尽祛其迷。

    而存称谓者封名。志器象。者耽形。名也极於题目。形也尽於方圆。方圆有所不写。题目有所不传。焉可以名於无名。而形於无形者哉。

    此破难者妄执之情也。称谓名也。形乃相也。然名相乃依他缘起。为徧计所执。若封名志相。盖徧计之执未忘。故名不能超题目之虚称。形不能出方圆之假象。若了依他性假。则徧计体空。而圆成实性。离名离相。则形有所不能显。名有所不能传。是为超情离见。非常情之境。无形无名之道。安可以形名求之哉。涅盘无名之义。於是乎显矣。

    难序云。有余无余者。信是权寂致(立也)教之本意。亦是如来隐显之诚迹也。(上纵下夺)但未是玄寂绝言之幽致。又非至人环中之妙术(道也)耳。(言但是圣人应化隐显之迹。非返一绝迹之道也)子独不闻正观之说欤。维摩诘言。我观如来无始无终。六入已过。三界已出。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无言无说。心行处灭。以此观者。乃名正观。以他观者。非见佛也。

    此正示如来法身真如实际。超三世。离根量。出三界。徧一切处而无方所。不属有无分别。非思议之境。岂可以有余无余假名称谓。可尽其量哉放光云。佛如虚空。无去无来。应缘而现。无有方所。

    引证上义以显自性涅盘也。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故云应缘而现。无有方所。

    然则圣人之在天下也。寂莫虚无。无执无竞。导而弗先。感而后应。

    此承上经义以明无住涅盘也。以法身徧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故云之在天下。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故云寂寞虚无。竞。诤也。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盘。生死及涅盘。二俱不可得。故云无执无竞。此言真身也。导而弗先等。言应身随缘也。寂然不动。故导不能先。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云感而后应。

    譬犹幽谷之响。明镜之像。对之弗知其所以来。随之罔识其所以往。恍焉而有。惚焉而亡。(此释镜像喻)动而逾寂。隐而弥彰。出幽入冥。变化无常。

    此正喻显无住义也。谷镜。喻法身虚明湛寂之体。临照呼声。喻感应之机。像喻现身。响喻说法。不知所以来。不住有余也。不识所以往。不住无余也。其犹月映于江。随方各应。而本体湛然。故云动而逾寂。风吹万窍。群响并作。而谷体愈虚。故云隐而弥彰。此所以出有入无。幽冥莫测。变化无常。以此名为无住涅盘也。

    其为称也。(有余无余之名)因应而作。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

    此释有无之称。乃应物之假名耳。故云因应而作。但显化为生。生名有余。缘息为灭。灭名无余。

    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无名之道。於何不名。

    有无乃应物之迹。无名为本。是则名出於无名。从本垂迹。何所不名哉。但不可执迹以昧其本耳。

    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

    言圣人安住无名法身之体。而应用无方。无剎不现。岂天人所能哉。由其超出人天。故能天能人耳。

    其为治(化也)也。故应而不为。因而不施。(作也)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广。应而不为。故为莫之大。

    此言即实之权。故其用广大也。治为教化众生。以待感而应。故不强为。因机说法。待扣而说。故但因之而无施作。以作则有心也。以无心而施。故大地齐扣。一时普应。故莫之大。以不为而应。故十方徧感。一身普应。故莫之广。此所为其用广大也。

    为莫之大。故乃返於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乎无名。

    此言即权之实。以显体微也。小成语出庄子。道隐於小成。彼言大道在人。而所成者自小耳。此言小成。谓返一绝迹也。谓以无为而为。故大而绝迹。无心而作。故广而无名。由即权以显实。故不可以有无之名求之耳。

    经曰。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然则涅盘之道。不可以有无得之。明矣。

    此引证用广体微之义也。经乃太子本起瑞应经。谓菩提之道。其体微妙。非言思境。故不可图度。其用广大。故极上极下而不可测。然虽包天地。而细人无间。故极广大而尽精微。以此而推。则涅盘之道。不可以有无之迹而得之者。明矣。

    而惑者睹神变因谓之有。见灭度便谓之无。有无之境。妄想之域。岂足以标榜玄道。而语圣心者乎。

    此解惑责迷也。由上言极盘之道体用微妙。不可以有无得之。故此责其惑者不达。睹其神变即谓之有。见灭度即谓之无。故说有余可以有称。无余可以无名。殊不知有无之境。乃妄想之域。岂足标示涅盘之妙道。而语圣心者乎。其实法身体中。有无双绝。

    意谓至人寂怕无兆。隐显同源。存不为有。亡不为无。

    此示法身极证。将解惑者之迷也。谓法身寂灭无为。不堕诸数。故寂怕无兆。隐显同源。真应不二。故虽生而不生。故存不为有。虽灭而不灭。故亡不为无。

    何则。(征释上二义)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以知存不为有。

    此引证存不为有也。佛言者。乃义引般若涅盘经语。言无生不生者。谓无一众生之类而不示生也。无形不形者。谓无一类之形而不受也。不唯人天六道。乃至异类鬼神。总之四生一十二类。无处不入也。此乃法身普应。其体湛然不动。故虽生而不生。虽形而不形。所以存不为有也。

    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又云。入於涅盘而不般涅盘。以知亡不为无。

    此引证亡不为无也。经乃普华严经。即安住长者成就法门名不灭度。所得三昧名无尽佛性。唐释名佛种无尽。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无尽者。以佛性无尽。故入此三昧。见三世佛亦无尽。以此圆宗。三世互现。故义引尽见过去灭度诸佛。楞伽云。无有佛涅盘。亦无涅盘佛。故云入於涅盘而不般涅盘。以此故知亡不为无。

    亡不为无。虽无而有。存不为有。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故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故所谓非无。然则涅盘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径。断矣。

    此蹑前以明双非。以显无住。由是而知涅盘之道。实超有无之境。绝言象之路。断然明矣。又何以生死去来有无称谓而拟议哉○上通答有无以破其惑。下别破劳患以祛生灭之见。

    子乃云。圣人患於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於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无乃乖乎神极。伤於玄旨者也。

    此叙计责迷也。由上发挥涅盘超情离见。逈出言象有无之外。而名家妄以厌患生死。而以灭身绝智为无余。故责之曰。若子之所云圣人云云者。岂不乖违於法身神极之理。伤於涅盘之玄妙旨趣者乎○下引经极成。

    经曰。法身无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

    此引经证圣人身心本无。劳患何有也。晋华严三十二略云。清净法身。非有非无。随众生所应。悉能示现。此证无身而现身。无身可厌也。般若无知下。义引般若无心而照。证无智可劳也。下明不但身心两忘。抑且身心双寂。

    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动若行云。止犹谷神。岂有心於彼此。情系於动静者乎。

    此明无心应物。以释无智可劳也。万机顿赴。如月照万川。有何挠其神。千难殊对。如一雨普润。又何于其虑。华严云。假使无量阿僧祇众生。一一各具阿僧祇口。一一口具阿僧祇舌。一一舌出阿僧祇问难。而菩萨以一言演说。尽答无余。今言千难。犹小小耳。以无心而动。故若行云。虚而常寂。故止若谷神。谷神语出老子。谓虚而能应也。圣人如此。岂有心於彼此精系於动静者乎。此无心而应。有何智可劳乎。

    既无心於动静。亦无象於去来。去来不以象。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

    此明非形现形。故无身可患也。言既无心勤静。则无身生灭。有何去来。由其身心两亡。故能随缘普应。故无器不形。无感不应。如此。又何有身可厌患乎。

    然则心生於有心。象出於有象。

    此言圣人无心生心。无相现相也。谓圣人本自无心。以众生心为心。圣本无相。因众生愿见。故应之以相。是以身心如幻。患累何生。下释无患。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动。纭纭自彼。於我何为。

    言圣人无我故无患。虽流金烁石而不燋。无心故日应众缘而不动。以纭纭自彼。於我何为。又何患乎。

    所以智周万物而不劳。形充八极而无患。益不可盈。损不可亏。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

    此示无患之所以。将斥小乘之见也。以无心而应。故智周而不劳。以无身而现。故形云而无患。经云。法身徧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故益不可盈。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故损不可亏。圣人之身心如此。下斥小见。岂有痾疠中达。此痛背之事。阿含经说。如来向拘尸罗城。中路背痛。令弟子四迭僧伽黎。树下休息等。如来双树入灭。故云寿极天棺。乃佛之葬仪。焚燎乃火化等。此乃小乘见应化佛有生死去来之迹。而不知法身常住。岂可以此为无余涅盘哉。

    而惑者居见闻之境。寻殊应之迹。秉执规矩而拟大方。欲以智劳至。人形患大圣。谓舍有入无。因以名之。岂谓采微言於听表。拔玄根於虚壤者哉。

    此结责迷情也。如上所谈至人身心如此之妙。而惑者不知。以生灭见闻之境。求随应之迹。而拟议法身。其犹执规矩方圆而拟度太虚。将欲以智与形可以劳患圣人。即以生死舍有入无名为涅盘。如此之小见。岂是超视听之表。得法身之理哉。玄根。意指法身。虚壤。意指寂光。此非寻常见闻可及也。

    征出第四

    征。责也。以前云涅盘之道。果出有无之境。征意云。有无二法。摄尽一切。如何有无之外。别有涅盘之体。今详征辞。包举儒老有无之说。复引小乘有无为例。以诘难之。

    有名曰。夫浑元剖判。万有参分。有既有矣。不得不无。无自不无。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倾。有无相生。此乃自然之数。(谓理数)数极於是。

    此言有无相生。以为定有定无也。浑元。乃混沌一气未分之前。名太极无极。谓本无也。及阴阳初判。两仪既分。而人居中。是为三才。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曰万有参分。是谓有也。有既有矣。变化迁讹。四时代谢。不得不无。且无不自无。必因有以成无。只如寒中无暑。暑中无寒。日中无暗。暗中无日。昼夜相代。所以高下相倾。譬如四时。成功者退。有无相生。此乃自然必定之理。天地之理数。极尽於是而已矣。

    以此而观。化母所育。理无幽显。恢(大也)恑(奇也)谲。(诈也)怪。(夭也)无非有也。有化而无。无非无也。然则有无之境。理无不统。

    谓历观化母所育。化母。指一气生成万物。故云所育。凡在阴阳所生之物。无论恢恑谲怪。皆是有也。有形之物必归变灭。故云有化为无。此则实实是无。故云无非无也。以此而知有无之境。理无不统。此则世间之法。不出有无。

    经曰。有无二法。摄一切法。又称三无为者。虚空。数缘尽。非数缘尽。数缘尽者。即涅盘也。

    此引出世三乘之法。亦以有无统之也。三无为者。乃唯识六种无为之三也。按百法解。虚空无为。乃喻真如之理。犹如虚空。其体常住。择灭无为。乃二乘涅盘析色所证。谓因慧数拣择而证灭故。非择灭者。谓圆成之理。本来寂灭。不复更灭。故非择灭。即非数缘灭。新疏以非数缘灭。谓诸法缘离自灭。同前儒老自有入无。似非论义。难家通以无为为涅盘。今闻有无之外。别有妙道。所以立难。

    而论云。有无之表。别有妙道。妙於有无。谓之涅盘。请核妙道之本。(体也)果若有也。虽妙非无。虽妙非无。即入有境。果若无也。无即无差。无而无差。即入无境。总而括之。即而究之。无有异有而非无。无有异无而非有者。明矣。

    此申难意。谓三教之理。世出世间有无之法。该括殊尽。而今论云。有无之外别有妙道。名为涅盘。是所难信也。请核下。正出难意。谓妙道之体。果实是有。虽妙亦定有。定有即入有境。若妙道果实是无。则必定无。即入无境。以此总万法而括之以理。即教以究其元。不出有无之外。岂有异有而又言不无。异无而又言不有者耶。

    而曰有无之外别有妙道。非有非无谓之涅盘。吾闻其语。未即於心也。

    此难家责违也。谓非有非无之说。其论虽妙。吾闻其语而已。未惬於心。实所未悟也。

    超境第五

    境。即上难家有无之境。谓根尘为有。小乘灰灭取为涅盘。是称为无。今演大涅盘。超卓有无以破其执。

    无名曰。有无之数。(名也)诚以法无不该。理无不统。(纵也)然其所统。俗谛而已。

    大品云。菩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第一义。故云俗谛。唯识百法该世出世。然皆有我。故称为俗。

    经曰。真谛何耶。涅盘道是。俗谛何耶。有无法是。

    此引证世出世法。通名俗谛。

    何则。(征明有无皆俗谛义)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有无所以称有。无有所以称无。

    此则有无相形也。本无生死而今有之。本无身心而今有之。此有者有於无耳。二乘之人灰灭身心。超脱生死而证无为。是以无者无其有耳。是以有其所无故称有。无其所有故称无。此相待相形。故为俗也。

    然则有生於无。无生於有。离有无无。离无无有。有无相生。其犹高下相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然则有无虽殊。俱未免於有也。

    释成有无相生。如高下相倾。是则有无之名虽殊。俱未免於有。故所以为俗耳。

    此乃言象。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岂是以统夫幽极。拟夫神道者乎。

    此结责有无既形於言象。必生其是非。未为一定之理。岂足以统摄幽妙之极致。而拟议涅盘之神道乎。

    是以论称出有无者。良以有无之数。(名也)止乎六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故借出以祛(遣)之。

    此正明出意也。谓涅盘之道超出有无者。良以有无之名。止乎六境根尘之内。以根尘生灭之法。非涅盘不生不灭之致。故假借一出字。以遣执迷之情耳。始非出此之外。别有一有可居也。

    庶悕道之流。彷佛(比拟也)幽途。托情绝域。得意忘言。体其非有非无。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

    此勉玄悟忘情也。所以言超出者。冀望学道之流。因言比量涅盘之妙。寄心於忘情绝证之域。得意忘言。悟其非有非无耳。岂是有无之外。别有一有可称谓哉。执言昧旨。失之甚矣。

    经曰三无为者。盖是群生纷绕。生乎笃患。笃患之尤。莫先於有。绝有之称。莫先於无。故借无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谓无也。

    此斥迷也。经言三无为者。盖因众生生死往来纷纷绕绕而不停者。生乎根尘为笃患之本也。而笃患之甚者。莫先贪着执有之情也。若欲绝其贪着之心。莫先於涅盘之无。以为安逸之宅。因此故借一无字以明其生死之法中非有耳。此意但只明其根尘虚妄。本不是有。非是绝无为无也。此言拣有二义。一拣涅盘非有无摄。二拣为无之无。非二家所计之无。

    肇论略注卷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