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注肇论疏卷第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姑苏尧峰兰若沙门 遵式 述

    △大文第二。依宗造论。论有四章。古释多分为四科。谓俗谛真谛明因显果。四论不同。顺文可尔。於理则未然。遂令前二则真俗不即。后二则因果不融。又真俗二谛。非因人所知。权实二智。非果人所用。故知四论同时。说有前后。此宗不修则已。修则二智齐运。二境同观。虽境智义殊。定无二体。从凡至圣。一道如此。方曰一义。古者或谓。前二论明二谛教真俗不二显理。第三。约行。第四明果。此释甚当。更须知此四义通因及果。今且顺宗本分为三节。初前二论明真俗不二显境一。次第三论明体用不二显智一。后第四论明理智不二显证一。今初分二。初物不迁论立俗谛。二不真空论显即真。今初。所以先有此论者。明俗谛事法也。谓佛教显理必须即事。若事外求理。俗外明真。纵离边邪。亦归权小。故今先明事法。后不真空论显理故。又凡人不达俗谛性相。见生灭有无。乃谓变易不停。今并非之。故先立此论。即正推前缘会名义也。大同华严开四法界。先明所依体事。此中文二。初题目。

    ○物不迁论第一

    物者事法也。世间不离三科。出世不过二果。但有名相并称为物。纵说古今时分。时无别体。仗相立名。但了名相无所不收。言不迁者。迁者动也。即变易义。今俗谛门中略有三义。故万物不能迁易。一明物性。二明物相。三明物时。火热风动水湿地坚等即缘性不可易。天尊地卑山高水澄圣净凡染等即缘相不可易。古今朝暮剎那前后盖时不可易。又此性相时。有相由义相成义。即中论云因缘所生法也。此则正属始教。法相宗所陈百法名数各有体性。乃至真如涅盘亦理果净物。故知俗谛一门摄法亦无不尽。故曰物不迁。正明动中有静。静不妨动。宜善得旨。勿滥真常。或曰。凡夫一念转成圣时。何以曰不迁耶。答曰。秖由不迁故能转也。何也。染净二相各存故。真妄二性各立故。妄染时非真净时故。由性相时分各住本位故。能从凡入圣矣。论谓言议推诘次在最先。故曰第一。物即不迁。持业释。物不迁之论。依主释。

    △二论。文二。初序意。二正论。初文四。初标物示人情。

    夫生死交谢。

    生者起也。死者止也。此二亦云。生灭或於生后灭前。开之曰生住异灭。盖言物之性相。缘会则起。缘离则止。故知俗谛生死能总万物交互也。谢往也。生必交互於死曰生。死必交互於生曰死。故当生时死在。当死时生存。方曰交互也。人情不晓此理。见生时曰死往。见死时曰生往也。

    寒暑迭迁。

    此以寒暑言物之时。以阴极曰寒。阳极曰暑。今寒暑者盖言阴阳之生极也。或分四时。则春生夏长秋衰冬落。今不言四时而云寒暑者。盖四时不出阴阳。阴阳之极曰寒暑。故以寒暑对上生死为句。故易云。一寒一暑是谓迭迁。又上生死既含四相。令寒暑亦含四时。故言万物之时。不过寒暑为总。或约三世十世。或约心念剎那。延促不定耳。迭者递互。迁谓动去也。以寒递互於暑曰寒。以暑递互於寒曰暑。既能递互。即知各存。人不晓之。当暑时曰寒迁。当寒时谓暑去。

    有物。

    即上生死寒暑所总万有之物。

    流动。

    水动曰流。即上交谢迭迁。

    人之常情。

    人情执动常自如此。此上明所治之执。此下亦破断见外道。拨无因果故。

    △二据理申己解三。一据理推意。

    余则谓之不然。

    谓者评论之词。论主自所谓万物性相道理。交而不谢。迭而不迁。

    何者。

    自征上下然之意者何也。

    △二引经标牒。

    放光云。

    八部般若之一数。

    法。

    轨持为义。真妄染净色心依正。各具轨则住持。通得此名。即上物也。

    无去来无动转。

    即不迁也。谓生住生故无来。死住死故无去。中间寒暑。少壮各住。故无流动转变矣。或去来约时。转动约性相。缘生性相三世各住。故曰不迁。若般若宗多荡相显空。色心至乎种智。皆曰清净今借文标为证信。不取彼意。下自推释可见。

    者。

    牒经也。

    △三推释正理。

    寻夫不动之作。

    推穷曰寻。夫即语词。不动者。经云无去来动转。作者推求也。寻究经中於诸法推求不动者也。

    岂释动以求静。

    先破错解释舍也。

    必求静於诸动。

    此显正意经中。定当推静向於群动。故令动中达性相各住。

    必求静於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上句牒前。下句释成自意。经中既求静於动。故我於生死交谢。寒暑迭迁。而见常静。所以谓之不然也。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亦先牒前。下句释成经旨。虽静者。法无去来动转。不离迁谢而显。故曰不离动。则所见即动而静。与经即静而动相符。

    △三明情解相违。文四。初总标解惑。

    然则。

    承上连续之词。因推经旨故。

    动静未始异。

    以经证於自意。则同辨缘法生灭性相常静。故动静不异。

    而惑者不同。

    惑者生时不见死。乃执生静而死动等。故动静不同。

    缘使真言滞於竞辨。

    真言者称实之言也。竞辨者诤言也。惑者执异与不异。称实之言相违。故有诤言。使真言成滞碍也。

    宗途。

    途者道也。动静不异之道。为学者之所宗故。

    屈於好异。

    屈抑也。惑者好异而强说。故使宗途为邪解之屈抑。

    △二示理难言。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躁动也。物之动静理极於不二。惑者执二而强诤故。不可率易而言。

    △三推释其意。

    何者。

    推难言之意。

    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

    称实言则逆世俗。顺俗见则违实理。故未易言也。

    违真故迷性而莫返。

    出违真过也。人情长迷於物理。顺之则不能返悟也。

    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出逆俗过也。淡即无味。谈真逆俗。俗见不晓。无义味可采。故云言淡。道经云。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四蹑前起后。

    缘使。

    解人说动静理同。惑者执动静有异。乃为中人之惑缘也。

    中人未分於存亡。

    中根可语上。亦可以语下。故未能分辨解惑邪正。为当存同亡异。为复存异亡同。下论正被此机。上士已知动静不异故。

    下士抚掌而弗顾。

    即前惑者也。坚执不回弗顾正理。抚掌者大笑之貌也。道经曰不笑不足以为道矣。此上二句语。出道德经。文小改耳。

    近而不可知者。

    物理近於人。而不可以执动静者所知者。下云。

    其唯物性乎。

    唯独也。独有万物缘生之性。动中常静。静不妨动。此理最近而人不知。此即前三义中是约性一门。华严大疏。谈不迁有三义。一能依不迁。即今约性相义。二依所依不迁。三唯所依不迁。即涅盘论明真性随缘常住不变义。

    △四显立论之意。

    然。

    蹑上生起之词。理极难言。故当杜默然。为中人不知物性如此。故下云。

    不能自已(已止也)聊复寄心於动静之际。

    聊略也。际边畔也。动以静为际。故即动以见静。静以动为际。故即静以见动。略寄解心如此。故乃言之也。

    岂曰必然。试论之曰。

    必者决定也。试且也。岂谓决定如然。且以此解心评论之耳。

    △二正论。文三。初正显不迁。次会释教意。三因果结益。然万物常与无常理本不二。虽缘生缘灭。剎那代谢。而生灭各位。聚散异时。世之人情弗能谛审。睹暂有则执住。见忽灭则执迁。此二皆自缚於断常耳。然而执住则易觉。滞迁则难回。由执迁故。不知俗谛门中生灭性相。各得自位。善恶因果始终不差。故先显不迁正理。次会释常。无常二教同致。后以因果结令知益。此论之意不过此三。故今易古之六科。但分三段耳。今初。文三。初引教定宗。文二。初引经论。

    道行云。

    小品一数也。

    诸法。

    物也。即色受想行识曰五蕴。六根六境曰十二处。更加六识即十八界。世间法不过此之三科。又略而言不出色心为总。又菩提涅盘是出世法。今并该之。故云诸法。

    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不迁也。本者来之所起处。至者去之所到处。由诸法性相时分。各住本位。未尝有从本而来去至彼所。所谓本不见从凡中而来。去至圣所。又亦不见本从生死烦恼中来。至菩提涅盘处故。何也。圣凡染净各不相到故。世出世法各住本位故。余可例知。华严亦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若据般若本部。多明无相真宗。直显万法本空无来去相。今借文标宗。用意则别。下定宗中可见。

    中观。

    即中观论。今引之释成经意。

    云观方知彼去。

    观则见也。方通十方。且举东方例之。彼者泛指彼人也。我观东方。知彼一人从此而去。

    去者不至方。

    者即人也。去东之人前步在前后步在后。故不见从此至彼方之相。故曰去亦无所至。反知从东方来此方。亦步步各住。故曰本无所从来。东方既尔。余九亦然。人既即动而静。以例诸法迁而不迁。故引中观释成道行。以立不迁宗旨也。

    △次定宗旨。

    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斯此也。皆同也。此上经论同即动而推静。用此证知缘生物理。性相不迁义已明矣。三量之申此约圣教量。

    △二破惑显理。文二。初解惑对辨。又二。初境同见异。

    夫人之所谓动者。

    牒上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以昔物不至今。

    如以死交互於生。则生为昔物。死为今物。故生不至今也。

    故曰动而非静。

    惑者见死时无生。谓生已谢故。执动而非静。

    我之所谓静者。

    牒上余则谓不然也。

    亦以昔物不至今(同上也)故曰静而非动。

    论主所解生为昔物在昔。死为今物在今。故昔不至今曰静而非动也。以生交死及寒暑等。例上可知。

    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惑者执动为见昔不来今故。

    静而非动。以其不去。

    论主见静已知昔物住昔而不去。此即前序中解惑耳。

    △二逆顺结责。

    然则所造未尝异。

    造诣也。同见昔物不至今。则所诣之境不异。

    所见未尝同。

    解惑所见静动不同。

    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逆理执动。所谓塞滞之人。顺理见静。所谓通解之者。古人多约论主。说逆顺通塞。量无此理。

    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苟若也。道物理也。若得物理无动而非静。岂有动之可惑滞也。

    △二遣惑显理五。初嗟迷执。

    伤夫人情之惑久矣。

    人被情执所惑。从来不觉。故可伤之。

    目对真而莫觉。

    真者即昔物不至今也。虽见而执动。故目对而莫觉也。

    △二陈迷情。

    既知往物而不来。

    牒前昔物不至今。往昔也。

    而谓今物而可往。

    即前执动而非静也。往去也。既执昔物不至今为动。必当谓今物亦可迁往矣。此乃情惑也。

    △三显正理。文四。一标。

    往(昔也)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去也。惑者虽知昔物不来。而不知今物不去。若知今物在今而不去。亦了昔物在昔而不去。即不迁显矣。则古住古而今住今。今古各不相往来。

    △二推。

    何则。

    征上二句。

    △三释。文二。初释上句。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尝无。

    向昔也。求昔物於昔时。昔时定有。故知昔住昔位。

    责向物於今。於今未尝有。

    推责昔物於今时。今时不见昔。

    於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

    明知昔物不至今也。

    於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昔时见昔故知不迁去。何以惑之。而谓动而非静耶。此上释成古无来去义。

    △次释下句。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

    去也。反覆更推今物。即知今物在今而不去。非唯不去。於古昔亦知不向於未来。故非动矣。此上释成今无来云义。但变上文以向曰今。今曰向。来曰去。去曰来。读之可见。如人有老少。少住昔而老住今。人多惑之。当老年衰朽不见[月*(?/口/用)]盛。乃谓少事已迁去。殊不思当少之年肤腠润泽。故知在昔矣。何於今而求之。已自迷倒。况求之不得。乃谓迁去。故知甚惑。达物理者了今古各住。无毫发可易。

    △四结成。

    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可见。

    △四引儒文二。初正引。

    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

    文出庄子外篇田子方章。云孔子谓颜回曰。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欤。郭注云。夫变化不可执而留也。故虽执臂相守。而不能令停。康师疏曰。郭注不当。谓交臂之顷已失前人。非谓交臂执手不能令停。今取康师释交臂。此如两臂相交。秪此少顷之时。已见新失於故。若以论中次文指此。以明新故各住之义。而未知仲尼本意若何。孔子若语不迁。何必哀伤其事。若谓吾汝终身同交臂之顷。尔则郭注所谓变化不能令停。亦甚得旨也。今论中文有小改。但取儒释相符之义。非谓彼彼也。言见新者。即前今物自在今。非故者。即前昔物自在昔。秖少顷时。今昔尚各住一世。况日月年劫耶。

    △二结成。

    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牒上仲尼所说。则新故各住。物无来往义已明矣。

    △五责情。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

    往返者去来也。微朕者小迹也。推诸法性相时分。求去来之迹。无毫末可得。未知惑者有何物而可曰动而非静乎。自破题入序至此。破执动之见已讫。

    △三举事结显。

    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自开章已下尽显万物不迁。故今牒而结之。旋岚者亦云毗蓝。华严音义云。正梵语云吠蓝婆。此云散所至。即风名。此风所至无不散坏。又翻云不迟。义翻为迅猛风。偃息也。岳山也。偃息山岳即风之散坏也。康云。偃者仆倒。亦取坏义。举迅猛之风。偃息群岳无所不坏而风。毕竟非山。山毕竟非风。既不相是。亦不相到。故曰常静。故知风山性相各有所住。虽飘鼓迅猛而常静矣。下三句例知。

    江河竞注而不流。

    水虽奔竞。前波后波各不相到故不流。又毕竟不能易於湿性。故不流动也。

    野马飘鼓而不动。

    庄子云野马也。郭注云游气。以三阳之月日气郁盛。则见游气飘鼓。歙歙然而前后各位。故无所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历涉也。天轮左转。日月右旋。时分各住。故历涉天轮。不见有周匝之相。

    复何怪哉。

    怪者异也。即动而静。四皆不迁。何有动相可怪异也。

    △次会释教意者。佛教俗谛有二门。一常门安立义。二无常门推破义。常门破断。无常门破常。此二教同出而异陈。虽教不并立。而执须并除。理须同会前论主即动以说静。使静不异动。则令二教相即显不二理。恐行者不晓斯旨。乃假外宾。引佛无常教义质之。意令动静不二之旨。与佛教常无常不二之理无殊矣。文二。初引教诘难二。初人法双标二。一约教理立难。

    噫。

    伤不平之声。教理相违故。

    圣人。

    圣通也。孔子对哀公曰。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也。今此方释宗。皆指佛为圣人。盖就应迹人伦。穷达理事。无所不通。故曰圣人。佛德难思。且就正徧知义释之耳。

    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

    文引。涅盘经云。人命不停过於山水。今小易其语。言命者。不相应行中一法曰命根。即第八赖耶识体。是受生总报主。来为最先。去为最后。此识体上有连持。计属一报色心之功曰命根。乍生乍灭不停。如川水疾流。此则说无常教。诠无常理也。

    △二约行果定难。

    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

    难者恐虽有教理未必可信。故以行果成立教理决定也。声闻者闻声教证道之人也。成道者证偏真性也。圣人说无常教。声闻闻之悟苦集灭道。现在无常破烦恼障。灭我执心。证我空真理。故八辈圣人。通号声闻。

    缘觉觉缘。离(平)以即真。

    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亦云缘觉独觉人自悟。缘觉者禀教。今取缘觉也。缘是所觉境。即三世十二因缘。觉是能了智。即生空观。由闻无常教故。觉三世万法缘聚暂有。缘离本空。故云即真。虽根利胜於声闻。破执障证我空偏真理不别。

    △二牒前正难。

    苟万动而非化。(牒前也)岂寻化以阶道。

    非化者不迁也。阶道者次第证道故。且万物不迁。无常教理则虚设。岂有二乘寻此变化教理。次第得圣道耶。二乘既得道。方知无常教理非虚。将恐论主所说不迁教理。未可取信。

    △二就理释通二。初叹无常教理幽深。

    覆寻圣言。

    三思曰覆。寻圣言即前无常教也。

    微隐难测。

    叹俗谛不二理难测也。微谓微妙事法。不可以常无常定相思议。隐谓隐密不二之义。潜密在於教下。故难可以言教测度。

    若动而静。似去而留。

    据上说教诠事。则似云动去在物理。则动而常静。去而常留。乃圣人不二之本旨。上句明立教。下句明诠事。故有重句也。

    可以神会。难以事求。

    神解必可契会。事相固难推求。

    △二明常无常幽深教理文三。初明教异意同二。一就本教显异同三。初明执殊教异二。初明异。

    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

    闲防也。人心起常见。圣教说诸法无常以防御之。非谓定无常。

    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释解也。人执无常迁往。圣教说万物常住因果决定以解之。令舍所执。非谓定常。

    △二责异。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可定也。去住二教为破断常二执。二执若除。教不定立。故知教虽异而意同归也。

    △二证成教异意同。

    故成具云。

    成具光明定意经也。

    菩萨。

    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三义释之。如金刚疏。

    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证上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

    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

    证上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此上证教异。下显意同。

    斯皆导达群方。

    群者不一也。方法也。经论法门不一。皆为导达执情故。

    两言。

    常门说住。无常门说去。

    一会。

    常无常理一以会之。何也。且万法虽生灭不停。而生灭各位。虽不失本位。而起灭何常。既动静不殊。则理本自一。盖俗谛不二之旨。纵随机各陈。理无殊致。即圣人之深旨微隐难测也。

    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不可以常无常教异。而谓不二之理有殊。故知物不迁之谈。足以尽圣人俗谛教意也。

    △三述成不二。

    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言常称去。是两言为对二执。常即不住。去即不迁。是动静理一也。

    不迁故(牒上下句)虽往而常静。

    即动以见静也。如於生死中见生不到死。生死各住。例诸法亦然。

    不住故(牒上上句)虽静而常往。

    即静以见动。虽死生各住。而生死不停。此下二句。但翻覆文异。语意是同。

    虽静而常往故。

    牒上即静而动。

    往而弗迁。

    以显动而常静。

    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

    但反上准之。前是以静为首。静即动。动即静。今是以动为首。动即静。静即动。以显两言一会矣。

    △二寄外教显异同。文二。初举此方儒道。说动以显静。

    然则。

    牒上动静不二宗也。

    庄生之所以藏山。

    庄子内篇太宗师章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注云。无力之力。莫大於变化。今取彼意。山有郁茂。欲其不凋。若藏之於陂泽者。变化暗易。岂能令停固。昧者不知耳。

    仲尼之所以临川。

    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亦借意。仲尼以人事速变。劝进学立德。此二圣人。大同佛教说无常破常。而其教意必使舍一取一。岂令即当而达无常耶。

    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

    排推也。可定也。庄孔二教皆感叹迁往之事。难以停留。乃一向见动。论主所见者。岂谓推排今物定有迁往耶。即动中见静。已显上往而弗迁之意也。

    △二举西土邻人说常以显无常。文四。一标正意。

    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以前动静不二之理。而观察佛圣人设教之心。必当如是者。则不可以人情所见。而得其意。

    △二推常执。

    何者。

    推上人情所见。下释。

    人则谓少壮同体。

    少则幼年。三十曰壮年。同体者。凡人谓少壮同是一身。

    百龄一质。

    龄年也。百年处世亦一躯质。

    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徒虚也。虚知有少有壮年年迁往。而不觉形随年变衰盛体殊。由不觉故。而执同体一质。此是滞常之情。

    △三引彼文。

    是以梵志出家。

    梵者具云梵摩。此云清洁寂静。即净也。西土事天婆罗门。此称为净志。亦云净行。出家者即彼事天修迁之法。十五入山。以艹果为衣食。至三十归家纳妻生子。令种族继世。至五十再入山永不归。故曰出家。

    白首而归。

    有一梵志。三十不归。人皆曰死。白首之年而归。

    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

    邻近也。五家曰邻。邻居识者曰昔人。梵志三十不归。谓死矣。今尚存。此乃邻人执常也。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犹尚也。上句牒邻人指吾尚为昔人。下句语之曰少年。昔人已谢。我今年老。故非昔人。此乃梵志滞无常也。

    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愕惊也。邻人坚执。闻说非昔人也。故惊愕不信其言。故曰非其言也。此上所引。虽梵志执无常。邻人执常。唯寄邻人常见以显无常。故下结云。

    △四显无常。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

    此借庄子文结斥也。邻人虽执昔人尚存。而不知庄子所谓无常有力者负之而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盖邻人昧者不觉此无常之理。然则邻人执常唯见昔。梵志执无常唯见今。若以今昔各住。常即无常。合此二见方为正理。今但寄邻人执常。结显无常。即前云静而弗留矣。

    其斯之谓欤。

    其是也。斯此也。谓则言也。庄子云昧者不知。今邻人不知常中有无常。正是此言也。欤语助耳。

    △二显教权意实前。虽明教异意同。恐未知其同异之旨。故今示之。令达权实也。文五。初双标教意。

    是以如来。

    是应身如来。说俗谛常无常教故。

    因群情。

    群者不一。即断常二执故。

    之所滞。

    滞有无二境。此上所治之病。以为起教之因。

    则方言以辨惑。

    圣人立常无常方便之言。辨柝其惑情。即能治之药。

    乘莫二之真心。

    照常无常理不二者曰真心。乘运此心而设教故。

    吐不一之殊教。

    吐说也。对二执说二教也。

    乖(教异)而不可异(理一)者。(牒上同异)其唯圣言乎。

    唯独佛教有此言异而意同。

    △二双明权实。

    故谭真。

    动中说静曰谈真。

    有不迁之称。

    破执无常者。拨丧因果之流也。

    导俗。

    俗见多保守生事。故静中说动以导接之。

    有流动之说。

    无常剎那不停。古今代谢。上显教权。下明意实。

    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

    千者言其多数。途道也。虽因执设教说有多途。若契会所归之理。必须动中见静。静处见动。故曰同致。则知教权而意实也。

    △三责执教之情。

    而征文者。

    征执也。前执文诘难之者。

    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

    前境同见异中以昔不至今。论主曰静而非动。难者闻之。乃谓是静也。

    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

    聆闻也。闻上人命逝速之动。乃谓今物可去曰动。此亦不离前文动而非静之情耳。难者既未达不二之旨。故於昔物不至今见静。乃以今物可至昔为动。并为情计。故前责曰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情既未破。尚执动静二教生难。下责执动之见云。

    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既曰古则住古。今则住今。而执惑之者。欲迁今为古者。意之何也。

    △四遣无常之见。谓前难者。执无常教理行果诘难。上既显二教理同。故今遣彼偏执也。

    是以言往(牒无常教)不必往。(遣执也)古今常存以其不动。

    古今各存一世而不动故。岂闻无常便谓定往。或作往昔释之。意欲遣执常教之者。但今正破执动设难之者。故不从也。

    称去(亦牒无常教也)不必去。(遣执也)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

    前之遣执。令知古今各存。此之遣执。令达今不去古。古不来今。并就无常教中说此常理。与前即动求静。教理相照故。

    不来故。不驰骋於古今。

    驰骋者去来不息也。

    不动故。各性住於一世。

    古住古今住今故各一世也。

    △五结成不二。

    然则。

    牒上教权有异意实为同。

    群籍殊文。

    诸经说常无常。

    百家异说。

    诸论说去说住。

    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

    若契会常无常不二之旨。则殊文岂能为惑也。

    △三重宗教意复显不迁。文四。初宗教显意。

    是以。

    牒上佛教对机有异理意是同。

    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

    今人执常论主语之。以无常此宗无常立教。

    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

    人执无常论主语之。以常此宗常立教。

    然则去住虽殊。(对机教殊)其致一也。

    前句即常中说无常。后句无常中说常。故知全动见静全静见动故同致也。非但后宗如此。前动中求静本意如斯。

    △二引证幽深。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

    正理之言说常无常似有相反未达不二之理者疑而不信者。字是牒经。古疏云。此文出普曜经。

    斯言有由矣。

    斯言者不信之言也。因由理不二而言二。故不达者多不信矣。

    △三推释动静。

    何者(微上致一之义)人则求古。於今谓其不住。

    凡人今时不见古物执古物迁而不住。

    吾则求今。於古知其不去。

    论主古时不见。今物知今物在今而不去。

    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

    反释。

    今而无古。以知不来。

    古住古而不来。

    古而无今。以知不去。

    今住今而不去此上顺释也。

    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事者今时事在今古时事在古。

    △四结示不迁。

    然则。

    牒上动静不二。

    四象风驰。

    春夏秋冬曰四象。四时迁变驰疾如风。

    璇玑电卷。

    尚书云。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即玉名。玑衡皆王者。正天文之器。衡则横於上。玑则动於下。并以玉为饰。故曰璇玑玉衡七政。谓日月五星。璇玑下转。王者端视於玉衡寸穴。则知其天文变动。以审政事。今借彼意。唯取璇玑转动。若闪电之疾速故曰电卷。古多谓璇玑是北斗之二名者。恐非其说。

    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

    毫微者毛端至小也。若於一毛端达性相时分各住本位。则万物皆曰不迁。虽见四象璇玑速。若风电之不停。而位位各住即动而静矣。上因外人不知论主动中说静。故执无常教理行果致难。已明权实同异。会不二之旨。不殊於佛教。今即动显静结成令行人再照前不迁之旨。定为俗谛所宗。或曰若然者。二乘道果孰是非耶。答权则为是实则为非今此论废权立实之教。二乘道果正当所破。谓彼偏滞无常教故。若达动静不二之理。自然空有双照。舍权归实并契中道。故知前引二乘行果为难。理不极成。上明会释教意竟。

    △大文第三因果结益者。圣人立教必有所益。既即动以显静。已知俗谛理实。如是今举因果者。令悟由因住古果。亦住今故佛教说因成果定万劫难逃。岂谓万法无常。能逃因果不迁之益其在兹焉。文二。初就果推因。文六。初正明。

    是以如来。

    就佛举果也。然如来有二身。全智归理曰真身。全理起智曰应身法。相宗说佛有二身谓。法报化报。中有自报他报。今他报合化为应身。自报合法为真身。真身寂灭。本非因致。纵假了因所显定非生因所生俗谛门中未明此义今正就应身如来以果推因也。应果身相地前地上所见多种广如诸教所辨。又此特就如来果上。推因不迁者。以显此论宗在一乘无二无三故。

    功。

    业也。明应果往因。曰功始自十信初心中间四十一位。所修十波罗蜜万行之因。俱名功业也。

    流万世。

    水动曰流。言万世者万举多数世者时分也。梵云劫波。此云时分。起信论。明信心。尚经十千劫。况入住已来历三。阿僧祇。其中所修功业。今言万世者。盖指远因迁流。至果已经多劫故也。

    而常存。

    果上知昔因在昔故曰常存。

    道。

    说文曰所行之谓道又道路也。皆取可履践义行人。以智诣理所作皆真曰修道。此则以修正行曰道。道即因也。

    通百劫而弥固。

    弥久也。昔日行道流通至果。虽经多劫定知在昔。故曰弥固。

    △二引喻。

    成山假就於始篑。

    论语云。譬如为山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假者籍也。篑者土笼即取土之具。既籍始篑之土迭之成山。即篑土住。初而不灭以喻。昔日功业常存也。

    修途托至於初步。

    道经曰千里之行始於初步。今云修途者长路也。托依也。欲行千里之途。始托於初步至千里已。则知初步在初而不灭以喻。昔日道行弥固矣。此以成山修途喻果显篑土。初步明因存既果籍因招。则果成因在定矣。

    △三结成。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果决定也。以喻况之果然决知如来。昔日功业在昔不朽则因不迁矣。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

    不化者不朽灭也。

    不化故不迁。

    不迁者不来今之果时也。

    不迁故。则湛然明矣。

    水澄曰湛今显因位不动。故曰湛然明矣者。义已现也。

    △四引证。

    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

    三灾者水火风也。弥纶者充徧也。劫坏时火至初禅。水至二禅。风至三禅。三禅已下无不坏散。唯行人道行功业。湛然不动。

    信其言也。

    佛语可信故。

    △五征释。

    何者。

    征也。果上不见因。何以知其不化不迁耶。下释。

    果不俱因。

    俱同也。果在今而因在昔故不同时。

    因因而果。

    上因即因由下因。是因行虽昔因今果而果籍因成故。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

    既籍因成果。果时定知因不可灭故。故上曰虽在昔而不化也。

    果不俱因因不来今。

    因果既不同时定知因。住昔而不来今之果时故。上曰不化故不迁也。

    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以果求因已知因中功业道行不灭去不迁来。则在昔之理明矣。

    △六结责。

    复何惑於去留。踟躇於动静之间者哉。

    去留者即动静也。踟躇者进退不前之言物理在乎动静不二之间。何以疑惑而不进趣耶。故今责之。

    △二举事结显此结通二。一结当。文二。结一论。

    然则。

    承上所推因果今昔之事动静不二故。

    乾坤倒覆。无谓不静。

    易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上覆而地下载今言倒覆者。设若天载而地覆。则乾坤尊卑不失阴阳本位。故无不静。

    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洪流者大水也。滔天者弥漫也。尚书云滔滔洪水方割。以诸波各住自位。故无所动。

    苟能契神於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若能心契神解即物会理。则不二之理不远中根之人。可於此而知存亡矣。

    △第二不真空论显。即真者前明俗谛。今辨即真显真谛。故有此论来。然终实之教。谈真必先立俗言俗必藉於真说。则空有两陈理。则真俗一贯二谛三谛。或合或开。教有多门理无殊致。前是即真之俗。今明即俗之真。真俗不二显第一义谛。为般若所照所证之境。故此一论望前。则真俗互融为对。望后则境智能所为对。故次来也。又凡人秪知万物缘生。生而复灭。而不了生非真生灭。非定灭生灭由缘。缘从真起良由从缘万物无一法。而非真空不知此者。强执有无为破此执故立此论於前五名中此真谛门以性空推缘会故。即事显法性真理已至於本无。故知二论同时真俗不二。即第一义谛。故曰一义也。但境智犹存未及涅盘圆寂之一义释。此分二。初题目。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