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有二种。一善。谓与善十一中随何善心所俱。二净无记亦名不善染污。是无记性。

    疏云大论第一七分别中说不染污分别此有善乃至与此同者。今引此大论来意者。为唯识论中。明无记云寻伺。寻伺与后三乘无记相摄。故彼论来为证。然大论依寻伺若别。而立七分别。七分别中。取不染污分别。论自释云。不善染污分别者。此有善净无记谓随与一心等善法相应者。言若净者。其寻伺亦通生得善。方便善。闻思修慧及无漏后得智。净无无记者。是无覆寻伺。即是四无记中后三无记摄。然论主会大论文。善谓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者。然善法起时。即余记安余十善定俱起。如何彼论言。随与一心等相应。非谓唯得别起一个信。故知彼论但举总数。故言随设一信。彼论言寻伺净无记。正与此论同。

    疏云此文但说不与业果异熟俱乃至彼可与俱者。今言寻伺不与业果异熟心俱。其寻伺即得与法执类异熟心俱。论云恶作睡眠。唯欲界有。寻伺在欲。同未知他洲及三恶趣六欲天中。如何得恶作寻伺等事。既前论文说追悔先业名悔。能寻察名义故。其三恶趣及北洲。如何得有悔。寻伺亦得有之。寻伺嚣苦谛。无漏后得智中。亦有少分嚣繁。由初禅内有寻伺。外有火灾。二禅已下内喜。外有水灾。三禅已下内出入见。外有风灾。第四禅离八灾论等。如俱舍妙说其有缘无记悔修定者。是本有位。解云。即是欲界中本有身。不得上界而起于悔。

    疏云非谤涅槃色界中有无入起悔此违下文者。第一解云。即是少闻比丘。于中有位。不得起悔。若作此解。违下论文。有邪见者。悔修定故。问中既谤罗汉双谤涅槃菩提。此明言谤涅槃。答如金刚般若云。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又如大论谤罗汉足灭道谛。则邪见。此间唯取涅槃。疏中又作天二解。

    疏云又解欲界中有中起悔悔乃至及生有言无。即少闻比丘。于色界中有。亦得起悔。是生下地悔。论又生上不起下悔者。据多分说。又据色界生有说不得起下地悔。然有色中第四禅最安中极。在无过无间。其少闻比丘。于中有枢闰第四禅受生处。无此受生处。起谤灭心极胜。第四禅中有身起无间。中有身而??坠于地狱上头下。

    疏云欲界入初定名下地上者。即身在欲入初禅定。亦得起上初禅寻伺。名下地上。

    疏云第二定已上第四定起初定及欲界耶见者。此解生上起下地寻伺。即第二禅已上。起下初禅寻伺。又初少闻比丘生第四禅中起下欲界中耶见。耶见俱时。亦有欲中寻伺。即是第四禅欲界起欲界寻伺。又色界后后拟生欲界时。其色界终心。亦得起欲界闰生爱及起欲界寻伺。名上起下。

    疏云若无色界起下色界欲闰生名等名上起下者。即无色界没下生欲界。无色界终心。起下欲界闰生闰生烦恼俱时。亦有欲界寻伺。及无色界没来生色界。终心起色界初禅闰生烦恼俱时。亦起初禅寻伺。名上地起下地寻伺。

    疏云有邪者悔修定故悔同缘上者。或有余人初学修定。虽未得上地定。起闻思位多用功夫而不得定。闻此小闻比丘得第四禅定。即仍后堕地狱。自余人始用功天。拟修学定。虽未得定亦悔修定。下地悔亦得缘上定。

    疏云通亦上增乃至心据实义。解云。小闻比丘本是增上慢人。村色界中有中起邪见。而起下欲界悔悔。修上地定。是生上地。起上地欲界中悔。上地欲界中悔。而缘上地定。前论文虽言悔眠生上必不现起下者。约多分说。今此说上地得起下地悔者。据令大义。

    疏云又解彼时极从乃至地下悔生。解云。第二又解。彼少闻比丘。中有起邪见慢。灭已即堕无无间。中有中时。答极役后不容生悔。今之有邪见者。悔修定者。此据欲界本有位虽未得上地定戒。字修上地定。而不得定戒。闻小闻比丘得上禅定。而生无间。余人起邪见。悔一生已来多用功夫。修无生上地起下地悔。先此解即顺前论文。生上地不起悔故。若得上地定。以离欲界染。不得起欲界悔。

    疏云上文烦恼皆以三界分别乃至不相违者。如上论文明根本烦恼及中。皆以三界中分别烦恼随烦恼。三界中皆通。身在下地得起上地烦恼。上地许起上地许起下地烦恼。准前道理亦应生上地得起下地欲界悔。不许悔与九烦恼俱。少闻比丘中有位中。与邪见心前后别时而悔。村悔九灭与邪见俱不相违。

    疏云许俱义解许悔与邪见及嗔俱起义。然此段疏总有四种解。一与第四少分别可知。但加嗔。

    论云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者。然悔唯通学及非无学。不通无学。若染悔非学非无学。然通学者。若初果二人得有悔。若后二果人即无悔。恶作即通四果人。皆有恶作。

    疏云第三果等乃至审决者。初二果人。由有欲界妻子恶不善法。此中第三果人。以师欲界烦恼及恶不善法皆若悉师。不然入三恶趣。栽生已定知生死有边际。得第三果已决定出。村无随事必不悔。已审决故。

    疏云无记设悔随忧根有无行相同者。若有忧处悔则有。无忧则无悔。悔则愁戚。忧亦愁戚相随。有无行相同如彼。虽有愁戚或是舍受等者。此修不还果人。虽离欲染。还有愁戚。愁戚即是戚行舍受。由如大梵王心怀不说。说是戚行。舍此如是。

    疏云善法欲以去名为学。解云。善法欲者。即是初发菩提心资粮位中。所有有漏善法。皆名为学。若大乘中。有学无学。通取有漏无漏善名界。名无学宽。若多宗。从见道至无学位以来。中间所有无漏法名学。若无学身中无漏法。无学不取有漏善法名学名无学。

    疏云今言通无漏者。邪见等势起缘无等生。或见道四谛下邪见势。即前人云。邪见势力引生后念悔。即悔通见道四汸下师。或缘自他见而起于悔。由如前论文缘自他见起贪恚慢相似悔通见道四汸下四。其悔不得与俱生身边二见俱起。以悔不通有覆无记性。其悔唯痴俱。不得已余非理惑俱起。若眠则通与一切烦恼俱起。或随他烦恼后引生。或缘自他见等眠通见师。

    疏云谓在根在五识由无漏后得智位引或引后时五识等生。解云。由无漏后得智位引起者。由与无漏后得智。同时引起五识苦根。五识中苦根与后得智俱时。或引后时五识等生者。或由前念无漏后得智。引起后念五识苦根亦得。谓初地已上芥身。在欲界者。见诸众生在地狱中。有种种苦。即无漏后得智。引起大悲。生地狱火烧菩萨身。心生厌离。即菩萨五识中有苦生。即是无漏后得引起五识中苦。或第六识中。正入无漏后得智。同引起五识中苦亦得。或前念无漏后得智。引起后念五识苦根亦得。今此菩萨被烧有苦。即是分段身。分段身以欲故。故被烧有苦。若变易身是微细眠当不见。岂被火烧而生苦。第二解。变易亦有微苦。问菩萨即入地狱中未。第六识中有苦不。答若地狱中众生为恶业。感第六识有苦。此菩萨或是人身。或是地身。既不被恶业感。为救生虽在无间。菩萨第六识无在根。是无漏亲所引生。无漏不引悔眠。悔眠则不能救众生。又是无用。

    疏云二十二根中仍名不师。解云即二十二根中意五受根通三师。与见道烦恼俱起。意根五受即是见师。若与修身烦恼即通修。及通不师也。

    疏云应苦许为三无漏根者。此应根通未知当知及已知根。为通有漏无漏法即说应。通二根。始从资粮位已去。皆名未知当知根摄。若小乘中。前二根唯无漏。不通应根俱。谓见道前十五心。即名未知根。若第十六心已知所有无漏法。即名已知根。

    疏云若既师者名非所师即无学眠非前摄者。解云。此眠所师缘缚断。言已师者皆既断者。竟说。眠通善性及无覆性者。即断缘缚师。即无学身中眠。皆已师缘缚师。即名非所师。若眠亦通三师。若不善性眠。与见修烦恼俱起。即是自性师。即眠通见师修师。若眠亦通相应师。若善性眠。即是缘缚师。即在无学身中善性眠。名非前断。即不取无记性眠何以得知。即下疏文云。若无漏引名为无漏眠。虽亦能还引生故。故知无漏近引起根。若无漏即还引善性眠。无漏不引起无记性眠。故知无学身中有善性眠。亲所引生即简眠。深求解脱即简悔。若小乘中。说一切有为有漏法。皆是非学非。若有为无漏法。即是学及无学。若无为法即是非学非无学。若大乘中说。有为有漏亦通学。即如应苦等。亦有有为有漏法通无学。如无学身中眠等。若无为即同小乘。据求无漏无漏前引即非非断者。此文意说。若应即能深求无漏。应名无漏。若苦无漏所引。苦亦无漏。今者睡眠。若望他应能求无漏。苦无漏所引者。其眠即是师法不通不师。何以故。眠不及他。应苦能求无漏。无漏不引应眠。但初无学身中有故。眠名非所断。

    疏云又解此据多分不得者。有出世深生悔故。可名名师解云第二解云。今言悔唯见断修断。不通不断者。据实言。与应便求解脱。即说应是非前断。悔与应行相既同。亦有求出世深生悔故。故悔亦通非前断。与应相似故。寻伺二法。虽非无分别智。乃至此解即通无漏师义者。此师意说。然根本智中。即不与寻伺俱。由加行位中寻伺。能引其见道故。或后得智中同时。亦引起寻伺故。寻伺得通无漏。名非所师。后解虽非乃至即不通无漏师义者。意说。若根本后得智中。皆无寻伺。由寻伺能引无漏智。由如忧。或被后得智。引起寻伺。由如苦。寻伺如忧苦。亦名无漏。村五法中。唯分别摄。乃至今以为证者。然大论第五。虽明寻伺中四句。有寻伺皆分别。即彼论说寻伺为分别。即明不分。亦不拟明此分别。即是五法中。第三分别摄。然今此初师。即取大论第五分别说。寻伺文别者。即是五法中第三分别。说寻伺为有漏。若二师解。大论第五中。说寻伺为分别者。即会云后得智中。亦有分别故。诸寻伺皆分别者。寻伺能分别境。有分别非寻伺者。二禅已上心心所。及欲界初禅中。不与寻伺俱起。自余心心所。皆名分别。不名寻伺故。

    疏云彼正思惟能令求寻求趣入极趣入者。初浅推寻名寻求。若深推求名寻求。初浅证理名趣入。后深证理名极趣入。正智中即有根本后得智。后得智摄寻伺。问既言趣入证理之语。力为是根本智。为是后得智。

    疏云是大菩萨语言同故者。此言因者。即是前寻伺是语行。问既引十地论初乃至语言因者。此中问意。既彼论中之又说寻伺语言因者。何处不引三请中何故净觉人等上觉。亦是语言因。语言因故。亦是寻伺。

    疏云念智论具智此颂即是十地经。十地经本是华严经中十地品。今人间流行。谓别行亦得。摄入彼华严经中亦得。如观音经普门品念者。即是修慧。维摩经云。大慧行大念者。即闻是慧。慧者即是思慧。行者即是修慧。如谛理谛理善思之。谛者即是闻慧。善思念之者即是思。念之者即是修慧故。此念即是修慧。答若依梵本。乃至应之净思唯者。答彼文。即是翻译家错。既赞叹金刚藏菩萨。应合好语赞叹以说众生心。若言何故寻伺人即是问。而菩萨如何名赞叹。故知禅家增应何故净思推即是好语。后八地菩萨已上由有者。然八地已上菩萨。于利地中。仍作功用。下文云第九地菩萨。沙于利地中。不欲行鄣。故知八地已上利地。须功用有。正思惟体即是慧。不名为寻者。此第一解。明佛位中有正思惟。后第二解。次明下佛无正思惟。正思惟体即寻伺。又解十无学中。佛无正思惟前以无为寻者。此师意说。正思惟即是寻伺。知佛十无学法中。许正思惟。唯有无学法。又八圣道中。既许正思惟。即佛有七圣道立。

    疏云八地已以去无漏观心既相续乃至有漏五识是即难曰五识皆由寻伺引者。八地已去无漏心。常相续无寻伺。如何发起有漏五识。

    疏云何亦此不尔定中闻声乃至但说法须者。此即答此前难不然。目连入定。第六识入无所处乃无寻伺。能引五识。定中亦能起耳识闻声故。地五识多由寻伺起故。地八地菩萨无漏心中有寻伺时。亦能起五识。无寻伺时。亦能云五识。五识时不名一切时。皆须寻伺起前显五识。多由彼寻伺起。八地已上菩萨。但为他说法时。必须寻伺发。

    疏云此说诸门说为遍行。大乘不尔。随小乘宗。说寻伺二法是语遍行。大乘不说寻伺是遍行。佛无寻伺。然萨婆萨多宗。说佛亦有寻伺二法。

    疏云唯心遍行。此实遍行此二种遍无漏者。大乘中唯说受想二法是心遍行。不说身行语行名为遍行。唯如上来道理。寻伺二法通无漏。

    疏云十地中是初地已上乃至劣不行者。十地中皆有寻伺。初地已去乃至第十地已来。后得智中所起无漏寻伺。金刚寻伺。此寻伺与彼相应。同时心已。一时不行。寻伺是是劣法。今至金刚心以胜得舍劣。如得未知当知根时。即于前四道。得胜舍劣。如得既知根时。即于却前未知当知今根。得胜舍劣。若得具与根时。即舍却前已知根。得果舍四故。后得胜舍劣故。

    疏云唯后得智。非正智者乃至四句为证者。今说寻伺唯通与后得智俱。不根本智俱者。以七十三说。寻伺四句分别。有思惟真如不离真如。谓加行位中。闻思慧。唯能思惟真如不能真证真如。思惟者。即是寻伺也。有真亲如。谓根本智。正能亲证真如。则无寻伺。不思惟真如。数亲真证。有亦思惟真如亦亲真如。谓无漏后得智有寻伺。名思惟真如。心中拟宜亲真如不思惟真如。不亲真如谓余业果异熟生心。既无漏后得智中。亦思惟真如。亦亲真如智。无漏后得智中有寻伺也。问二乘人。无漏后得智中。亦得起寻伺。利有情。思惟真如不亲真如者。问思惟者即是寻伺。既后得智中寻伺缘真如。真如即是理。如何乃云后得智中缘事。化有情说法时。方起寻伺耶。人答之可知。

    疏云大论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乃至不之唯者。大论第五。初此二种分别。一有漏心名分别。二遍计心名分别。解此二种有漏分别。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别离。据有漏说二分别不之唯字。故知分别寻伺。亦通无漏后得智。后得智亦名分别故。故智无漏后得智中有寻伺也。

    疏云此中第一师说寻伺体乃至闻无寻伺者。此第一师说。说寻伺唯是有漏。即无漏初禅五支中。阙无寻伺支。无漏禅支中唯有喜乐心。亦境性三通无漏。

    疏云至佛便无但即思慧乃至此义应思者。至佛果位。则无寻伺支。但有思慧。体无粗细者。粗心是寻伺。细者是伺。说无是支。若自余人。有烦恼在初修物禅定。则须初禅中寻寻伺支。能对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须寻寻伺支。是对法支喜义。乐是摄益人。定体是所依支。此定体余寻伺喜乐之所依。如来身中烦恼既皆师。无寻伺。为能治支。问不放逸。能对治放逸。如来有不放逸。寻伺既名对治支。如来应亦有寻伺。答染法须除妨。如来则有不放逸。寻伺是语行。佛无寻伺如前。

    疏云中亦有此问答应者。彼礼文如来无寻伺。寻伺支劣。亦无过。由如身中无闻思。闻思慧是劣。还如来身中。有十八不共法。十力无界。与余圣者不共有故。不可说言禅支多者。则胜禅支少者。谓佛无寻伺。谓佛即劣。余二乘等。虽具十八支。不痴是劣。

    疏缘有漏有事等皆准为之。皆皆此四不定。亦得缘有事余寻伺及眠。许悔得缘无事。以悔不得与余根本惑俱业我见边见能缘无事有无漏名境。取悔不得与俱生。身边二见俱。

    疏云其楞伽师乃至立别故者。诸楞伽师。即执楞伽经中。八九种种识。如悔中诸。彼执八识当不可有何□有心所。不别立心所即论师执诸法皆空。法当不许立不立心可。经部唯立三心。所谓五蕴中受想思三。余善谓心惭等。余位贪等。皆于思上假立。无别有体。若处有心所。则文应立多蕴。不合唯立五蕴。故知心所唯有三。此等虽有心所水名无。妙音亦同经部作此说。即是婆沙中四禅师。大论中之一人。谓余觉天世友等。

    疏云如俱舍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婆沙等叙妙音等计者。即是俱舍论中。解十二因缘中。明触支中。叙此等师计也。

    疏云还行及独行无心窹于窟调此难调心者。游历境界。名为还行。无第二故。名为独行。今难云。若有心所。则名伴行等。不应名独行。既名独行。故知无佛。无身者谓形色。意说此心无其形色。窹者睡。窹窟者心窟。意说此心睡窹于心窟中。难若有心所者。应颂中云。谓此难调心所。既唯意调心。不言调心所者。故云无心所。论云染污由心者。解云由无心所。经但云染净净云由心。若有心所。经言染净由心所。不由染净由心。

    疏云心垢故众生垢者。是第八识。此文说。由第八识中有二鄣垢种。即令众生受三界生死身。即名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者。即第八识无鄣垢种。即令众生得或生净土中。

    疏云此意难云许心似二现此牒已成义者。已前论文中。以成立八识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得心王心所之上皆能。既似无相分。或现似能取能取。此许心似二现。牒已成义。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变似见相二分。若疏主解将此许心似二现。此一句则总结。已上所有八识心王六位心所。皆能变现见相二分。疏主无不释。他难言。但将此结上文。若悊法云许心似二见者。他人申难别此一领证无证云。意说。若染心生似贪现。若染心生。即似信等言故。唯知有心王。无贪信等心所故。有许心似二现贪信二名似二现。若疏主解此假似见相二分现者。即不相当本意。外人净离心外者。别心所相应。无别心所相应。即引此颂证。无心所本意前论现似见相二分。疏主错解。

    疏云如是贪等者。乃第一说染者。疏主解心上变似贪心等现。由如自证分变似见相二分。正王能似。由如自证分贪等是证变似。由如见相二分。悊法禅云。若疏主言心变似贪嗔等。着变言者。则生生相应义。他外人总意诤有别心所与心王相应。净无别心所共心心王相应。亦不净心变贪等。疏主不解相应。但义之唯似。故知非。哲法云。此颂中是似贪等义。似于心等。云染心起。则似贪等现。净心起则似于信等现。唯心王上似有贪信。故知无别信贪等别体。

    疏云无别染善法者乃至如二分者。疏主释云。谓心变似见相二分。见相二分离心已外无别善法。又言心变似贪信等。贪信等离心无别有贪信等体。今变似之言。即显心王是能变。贪信等是所变。由如自证分变似见相二分。见相二分离自证分受无别体。悊云。序之外人本意。净贪信等染善心所。离心王无有引体本。亦不净见相二分。离心别体。外人本意。净有别心所。无别心所。与心王相应。疏主言。心变似贪等。着变似言。如心变见为相二分。即者却相应义。哲解云。无别染善法者。外人云。善心染生似贪起净心生。即似信现。此染贪善信体体外。更无别染贪善信等。故知别心所法。应方上下文意。知疏主错。

    疏云如对法第五相应六等说自性二体不供者。彼论云贪信得与解思等相应。无二贪自体得相应。或信得与惭愧等相应。必无二信自体得相应。唯说与他性相应。非与自性相应。

    疏云离日轮外无有光明如日所故千光明者。离日轮外有多光明。故知离心王外有多心所。疏中且初日轮照千境界。且言千光明法。且日轮有百千万亿光明而照于境。境亦有多。

    疏云第七云五法品说者。彼经中说。相名分别正智如如。名五法。

    疏云彼觉天等之非别有所俱心前后分位别故说有五者。解云觉天等计心前后分位。若别说有受想思。如初怒缘境领纳时既名受。次第二念念缘境施设名言取像即名想。次第三念缘境造作时即名为行。次后于境了时即名为识。即一识体缘境前后分位别。即名受相行识。离心已外。无别心所。余贪信等。皆依思上假立。故知无别心取。即前后分位说有五应。若经部立有受想思已成五蕴。非此所破。若觉天不立受想思等。所以此破觉天立。亦非破耶。思之。

    疏云由相异故体亦应异者。今难既许受行化用相别者。亦应受想行体。亦应别以体不离相故。

    疏云彼计六识体一而所依分位故说六此蕴亦尔者。即是一意识。菩萨计。又彼计六识即体是一。俱所依。有眼等六根门引故。说有六识。如一猕猴于六窗中着。此五蕴亦尔。定唯识。但前后分位别故。说有受想行识五蕴。今者傍引一类菩萨。正破觉天。

    疏云为现在一念有种种行相不同乃至名有多分位若别者。又难云。谓现在一念识。有多行相。谓一念中领纳行相取傍造作家之心了别等众及行相。既许唯有一识有漏。所以念此一念识。有多行相。因缘者。所以义。

    疏云谓多念变异根境相似因缘无别亦尔过先者。又难多变异。设许汝前后多念。则令一识有种种行相引者。今难云。且如一眼前念眼识。亦依眼根。前念眼识。亦缘色境。后念眼识。亦缘色境。既眼识缘前后念。根境相似。有何前以。则一眼识。前后有分别领纳取像造作等行相。若别太成过先也。

    疏云即贪无有所依染心者。即贪无所依识。无所依识。

    疏云又后经说触受俱想者。既经说有触受想。故知别有心所。

    疏云亦言如是诸法和合非不和合者。若别有多心所。可言和合。无有如众多人得名和合。一人不名和合。既唯有一识无心所者。如何得名和合。既言和合。故知别有众多心所。

    疏云又经说灯明喻乃至如前行者。如依一灯则有众多光明。如依一心。即有众多似所长行。如前引者。即前论文云。如与光日光喻与明喻亦相似。如依日有多光。

    疏云又速速三喻乃至成唯有想已者。今云将后三句即配前三界居声闻。云何是唯觉者。即能前欲既说欲界中计四大种为我。岂欲界中唯有色故。亦有心心所。或唯有心者。配上色界。色界中。既言意生。意者即是心。岂色界中唯有心。故地亦有似所。唯有想者。即配上无色。无色界中。既言无色想生。岂无色界中。唯色想而无心所。故地无色界有余心心所。谓乳酪苏乃至有想者。今引此喻。意说证有心所。岂唯有色必应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意生者。即是作生随意然而生故。

    疏云即彼所说三粗四大种以为我者。即如欲界人中及天。皆执此粗四大种。以之为我。

    疏云将决定。解云。五通行。亦名将决定。心起即起故。故言心王为主为依简亦无事。即五经。一者如性说之贪嗔等法。二又后经触受想等。三又言如是和合等。四又经说灯明喻合。又连三喻已上即名五经。

    疏云唯有想。解云。既云有想。故有余触受思等心所。说六界者唯显色动心所乃至故故想言以心胜者。然此中说士夫六界。唯解有内情身中作法。亦不初外山河等上作法。既言言士夫。明知是内。一色取依者。谓身上四大种。其能依法。即有十一。谓五识根及身上五尘。并先表色。此十一法。皆依因身上四大种故。若外尘其外依法。唯有五尘。文十一法。二动所依。谓身中骨节间中界。由骨节间有空界故。法内身能持劣行来事。余心所依可知界也。因言性也。色心之身依空而动者。如人似造时由能等心敬乎起等流色。方始依云有任运任等事也。

    疏云又次前引乳等喻经应为返质。觉天等许心十一后变异。若别起五蕴能若别。今返质云。乳酪苏等。前后变异。熟乳酪苏等。即名为即。既心体许前后变异。心体亦名为色。非谓所以质等亦无者。若心王即名能似。心所名似。其心已上起染心。应即似等。若心王上起净。心王即似信等。颂许心似二现。即是心王能似。或似于质等。或似于信等。即是所似质心等。一无别体。乃至现者是也者。意说见相分。离自体分外。无别见分相分。由自体分生。即触变见似相二分现。二虽有别体。体由心方生。为法胜说之为似者。此文即说心所。离心王外别有体。由心王生心所。为王法得生。若尔贪信等。乃至所之似贪信等者是何者。此中问意。贪信等即入能似心王中。受别有所似贪信。能是何想信诸心贪信等法。乃至亦在其中者。此答也。言想者。心王能起染净。别者贪信等所。此中说心王亦能得染贪净信等及无记法本质。即心王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中。有贪信无记三性法。其信亦能缘信等。贪无记法本质。正信等。自证分上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贪无记三性法。其贪等亦能缘信等无记三性本质。然贪等自证分上所变相分上。亦有贪无记三性。其想许心王聚中同时有心所。此解心王贪所心能似贪信。与下解别。其无记法有顺染者顺善者。顺善者乃至此亦是即如善心中缘无记法。缘无记相分。无记相分。即名顺善。染心缘无记亦然。今颂中但云似贪染法。似信净法。不云无记法者。其无记法。若有于此无记法。而起染心。无记法顺染。若有因此无记法。而生于净心。其无记法即顺净。若顺染者。其无记法。即为名染。若其无记法。若顺善者。其无记法。即名为善。颂中不云无记也。如大众部一说说出世鸡胤部。此四部即立有善法恶法。不立无记法。且如由善为因。感得平正好山河果。其山河等虽此感善业善得强。其山河既彼善业感。其山河等。等即顺染善。能感善善因山河等法。亦名为善恶业为因。感得山河世界及地狱等。其恶山河等。亦顺彼能感恶业因。其山河名为恶性。问第二解云。初解何别思之宽胜。应舍宗抄。今此所说。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尔因果非即非理者。然此论中言。若依世俗蕴处界等。心王心所各各别。即是依第二世俗中解。若论中云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即非离者。即依四胜义中。第二胜义说。以第二胜义中法。皆非即非理。以心王为因。心所为果。亦非即离。或心所为因心王为果。亦非即离。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应因俱有因。亦不依第一胜义中。第一胜义中但明诸法如幻。亦不明不即离门故。依第二胜义以说不即离。能立四重世俗。即约诸法定说。若第二俗。即瓶盆还乘。若第二俗。即说蕴处界。心王各各定有。其体各别。若依第三俗中。四谛为因果。果即定是果。果不是因。因即定是因。因不是果。又如善因决得乐果。善不善因。决定得苦果。因果各别。若依第四俗。即二空各别。由断我执而得生空。若依其四胜义门者。即不可说诸法是定。诸法皆不定。若第一胜义。蕴处界等。皆如幻如化。名自等八喻皆不真宗。若依第二胜义。因果不即不离。因即是果。以苦乐是一故。心王为果。心所为因。或心王为因。心所为果。种子与识体为因果。亦非即离。若依第三胜义。真如体是一。但初诠门显。即假说二定。若第四真。即一心法界。心言路绝故。第二俗与第一真。法体虽是一。但初真实如幻等即有差别。余者准知。门后三俗善三真。皆体是一如。我于一法上。而分真俗。若其法是一。但为所为说别。而佛为初入佛法众生及余意生等。即说四世俗法。定有蕴处界等。实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实。若佛为修业者。欲入圣位。即约观行次第说。诸法如幻。因果不即离等。即四胜义真实。后俗前三真。皆体无别。但初观行无及对根不同。即说有异。又约第三胜义。乃至若同二无我。八非定离者。真如虽体是一。约诠以显之。如云善法真如不善彼真如无记法真如。皆约诠显。今之二重。亦初诠。即八识有八。若约二无我。八识皆是二无我有。八识体不别。又则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离。乃至可有实离者。今约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离。既诸法皆如幻如化不真不实。别有即离。其第一真即理胜于第二俗。

    疏云或是第四乃至彼文自会者。若依第四胜义。心王所不定说。若即名离。如下解八识中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依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等。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八识亦不可定说。若即若离故。至彼真胜义中心言路绝。文自当会。

    疏云问虽但有现起乃至依俱义随义随者。若论文中。唯问云何应知现起分位。不问次中所依信义。所以不问。

    疏云解第三能变染第二颂已后乃至心所俱说者。即前解第三能变染。谓次第三能变等一颂为第一。次下云此心所遍行。即是第一颂。依止根本识真。乃至六识亦俱依止第八识真。即颂中五识随缘现。及意识常现起。此前六识。皆依第八识故。或俱不俱。如涛波依水等二句。释俱转义。准论颂合有三句。

    疏云无心之言乃至意得起立者。颂中言无心二字。通下四位。应言无心灭定无心无想定无心睡眠无心闷绝。若余四位。不言无心者。即四位乱有心故。此四位谓言意识得起。意识得起即有过失。既云五位无心如何于中。许意识起。无心无心通下四位。即□下四位亦是无心。无过失耶。

    疏云根本生之由。作解始初也。即是根义。第八识生之因由。又初生此一身之中第八识。亦为生初始之由。不得无始来始也。第八识是无始也。但初生现身一期分限中。立始终也。

    疏云又解第七八识并明乃至影显文者。第八识并明。即有漏分位者。如前明第八识颂中罗供位拾。即明第八识断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识颂中云。阿罗供灭出世道无有。即是明第七识。断有漏分位。则第七识唯明断有漏分位。不明第七八识。第七八识灭分位。今六转识唯明起灭分位。即颂中五识随缘现。及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乃至睡眠与闷绝等。即六转识唯明起灭分位。分明断有漏分位身。解云。第七八识一切事。常行恒无间断。所以第七八识但明断有漏分位。不明起灭分位。即返显六转识。亦有断时。六识但明起灭分位。又显互显第七八识虽但明断有漏分位。亦影七八二识。亦有起灭分位。即七八识正断有漏时。即亦名起灭。今六转识。虽但明起异分位。影显六转识六有漏分位。即前后论文影互显之起灭。灭者。即是五位无心起者云意识现起下转依中自当解者。问何处文是。下疏云。即意识常现起下转依。此一句通二颂说者。即此依止根本识。此二句通下二行。下二行颂中明六转识。明六转识皆依根本识。

    疏云二同缘色境者。即是五尘色境。

    疏云若小乘五识有三类即以五四三缘而生者。三类者。一者眼识为一类。以眼识具五缘生。谓云明根境及作意。二者耳识一类。耳识具四缘生。谓云根境作意。三者鼻舌身三识为一类。此三识具三缘生。谓根境作意。若天眼除明云者。问天眼除明云。鼻身识亦除云。与天眼何别。应天眼以闇中亦能见。及合中眼见。眼取合中知境。又问若天眼除云。眼与肉眼何别耳何别。

    疏云并无根本依者。若前六识。以疏即以第八识为根本依。若七八受互相依。即唯有俱有依。而无根本依。

    疏云或说第八依四第七依三乃至此据正义者。若说第七识具四缘生者。故即是前三师不正义。如前第四初说。第一师说。第七识缘第八识识体。及缘第八识俱时相应想遍行等。第二师说。第七识缘第八见相二分。第三师说。第七识缘第八识体。及后种子。此上三师说。第七识依第八识。其第七识遍缘五遍行。及相分种子。第七识所依所缘各各别也。其第七识即是四缘生。四缘生如疏中解。若第四师说。第七识依第八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即第七识即以依初根。即是所缘境。第七识唯有三缘生。三缘生者即是正义也。如大暴流水者。问经中唯取暴流水。不取池水。甘不流水以为喻。可知。谓如明净镜面乃至多影者。问大乘中之无境中信。如何此经言镜像。又问镜中者名像。如人行在四中。有余色生。名之为影。何故此经中。说中像名之为影。答有一影生乃至多影者。此中既明净镜。镜中即是像非是影。若行在日中。有余色生。名之为影。影此应云乃至法中无等者。此通说想致等。三解云。今此论文中。应云此法喻等。广说如经。则一不之此法喻等。今但之此等法喻者。法中唯有五识处无法可等。若喻中中虽举各设喻。即喻中处有喻可等。谓受等取被像镜喻。此通之此等法喻。

    疏云乃至佛果五识势与因。解云。佛果五识。具缘多小。与因中凡夫相似。亦佛果识多间断。少分相续。以所藉众缘。时多不具。又佛佛中肉眼之具九缘生。既名肉眼。必具九缘识。若佛天眼即具七缘。除云明。

    疏云亦者显不定义。于中四解。

    疏云或缘。于心或异缘而者。或厌于心者。即是无想定灭尽定。或异熟而者。即是无想天。睡眠闷绝。

    疏以八识相望不同前乃至名常现起者。第六识不同前五识粗动。所藉缘时多不具。起时少不起时多。又第六识不同后二。七八识行相微细。一切时常相续。第六识名常现起。

    疏云取后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颂中中不说此第六乃至彼双结者。即论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说。第六说此随缘现。亦应相论中第一翻解。末亦应结。由斯不说此随缘现。今论中于第一翻末。不着此语。于第二解中方着此。由斯不说。此随缘现者。初双结上二解。

    疏云种根理者。种子谓种。根谓六根。理谓四谛理。

    疏云由何依等或阙等时者。或由五识所依五色根。五色根或即间时。如处母胎中羯罗蓝等位。五根未起。即名阙根。五识亦不得起。又胎眼盲聋等。皆关五依根五色根。五识不起。

    疏云缘理事等者。理谓安立谛。非安立谛。理即是内事谓五尘事名外根境等者。根谓六根名内。境谓五境名外。以八七识与同故者。意说五识八七识。皆同缘事。不可约内外解。若第七唯缘内。五识唯缘外。以想为生死之内者。谓诸外道亦不别立受思心所等。唯有想。能缘一切境而取相。如想等因想而造生死。学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内。外道偏厌想。又受修诸禅。想修无色。修诸禅者。即初禅生。应二出苦三出喜三出乐。即初禅有定生喜乐。二离生喜乐。三离生。乐妙乐。四有者念舞静乐。即离变异受。得不动无为。想修无色者。名空无边处想。识无边处想。乃至非想处想。由离不变异受。得灭受想无异。别有高楼者。即大论俱者等。皆说广果天中。别有高楼。梵王居住。初禅梵辅。与梵王同。一个[山/相]云地。可许依此地上别立高楼。外第四禅中。既是碍居天。如何于广果天上。别立高楼。答如果天与无想天。虽各别处住。地高楼故。名同一地。然无想天稍高于广果天。百里五十里。故名高楼。其一一外道。各各住一个高楼。非是众多人共住一楼也。如下三禅。即有[山/相]云密合。但第四禅中。名星居天。所以初天名无。例余上八天。亦名无云。辄所得名故有。如四谛独名安立。举初以显后。集谛名邪行。乃至道谛名正行。然梵王与梵辅。虽同一地。若于间常时。其梵辅亦不见梵王。梵王意遣令见。即得见梵王。

    疏云所解违语如彼说者。即次前疏云。如第二师会唯有有色支。据中间长时。谓初生时及末后时。皆有心时。又虽与无心定为喻。然长时相似。后得为喻。

    疏云然上座部等说生彼中有亦无有心者。彼部说。生无想天中有。亦无心。

    疏云大乘中有生支摄。解云若小乘中说。中有即是识支摄。小乘不立有种子故。过者乃至无名行。中有名为识。识支入母胎。名名色支。胎渐增长名六处。乃至应舍别抄。云谓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耶。

    疏云非即次生有后第二念时乃至非有意识者。者欲生无想天。有心者。然非即次生有时。第一念第二念。亦非彼本有初第一念第二念。说名有心。彼生有中。第一念第二念。本有中第一第二念。皆无有心。以闷绝。然约彼本有心长时。说有心。谓生彼天。一期五百劫。分位三分。谓初分位中。一百六十七劫以来。皆起法。云彼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位即五十六劫已来。皆有心说极少。亦百年五十年有心。若据生有本有初第二念。即说有心。不初本有位。初分位中。一百六十劫已来。名有心尔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时。生有大第一念第二念。及本有中多念。皆无识起。以是闷绝以摄。即以后本有。方有心起。故知生无想天亦然。

    疏云又非中有末可起想心者。亦非中有末位。可起异熟无记心。以彼中有末位。皆起闰生。闰生生即是染心。不是想心。引起异熟无记无心分位位时者。能引异熟无记种子。六法常定。谓遍行并心王。余五或有或无。异五别境。或时一起二等。即取此等法。为引起异熟无记心体。然无记心。多分不起别境。少分起别境。若善心多分起别境。亦有少分不起。若定心无漏心。即常起五别境。

    疏云今作此分作于第六心灭上无想者。问何故已前论文。依第八识上。建立无想异熟熟。此则依第六识中。立无想异熟。第六识中立无想异熟。为是则别想为是想等。答前据依第八则行识行上。立无想异熟熟。据依第六识中厌心种子上。立不相违。

    疏云如婆多亦许多时起者。即多云说生无想天上。即亦许多时起心。已后即别者无记异熟实法。遮心心所令不得起。若大乘宗唯于第六识不起时。即于厌心种子上。假立无想异熟。

    疏云第四静慧下二天亦然非是凡夫下中熏习。真无云天名下品。福生名中。广果名上无想天上六。熏习。唯在广果天中。不下二天。若许可三禅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六熏习。如初禅中梵众天名下六。无趣天名中六。大梵天上。余二三禅中。三天皆尔下二天亦然者。即生无云福生二天。亦粗动。非此二天即发异受名亦然。此二天亦下中品故。然下六修禅生无云。中六生福生。上六生广果。外道所生彼不知者。问准知疏文。异生身在广果天中。若得他心知天眼等。亦别知五净居天。若菩萨及后二果。身在欲界。乃至四禅广天已来为亦不知。五净居天身得知耶。然今即是定前乃至同大论五十六说者。此下疏中有三解此即第一解云。若前定前。渐渐心时。所熏得种。此种子免在有心位。能有势力。即感彼天想法。第八识此渐心时所熏得种子。此种子至无心位已去。即此种子能感彼天中别法报。第六识即一因能招别想报二果。此解不当。即取下第二三解以为正。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二果别者。此第二解云。若前时利时微细。微细心中所所熏得种子。此种子免势力。能感彼第八识想法有心果。若微心及利微心时所熏成种子。此种子在有心。及以后至无心位。即皆能招别报。第六识即前微微有心时。种子还能招生彼天。初时别法有心。第六识果。若此种子至无心位时。能初彼天以后别报。第六识无心异熟果时。有心时。能招有心果。无心时能招无心果。此等文意说。即前微微心强。招总报阿赖耶识。若微微心时既劣弱。唯能感别报。由如正一白三羯磨时。即成根本业道。能招想法。若前加行心及已后得于或见有护持心。唯能招别报此亦如是何故有位能招彼别报有心果。至无心位。能招彼五百劫无心果。答有如施成坚因藏。初发心施喜将物施喜施施受喜来感得不境互坚因三时。若一时不喜。则不定果业。今此亦尔。初时有心业。感有心第六识。后时无心时业。即能感彼无心第六识。又宗云即约一旦在有心时。无心时分位。别能招总报别报果。谓此定前后时利思。至心定位既去。此思即能招彼无想天中第六识别报异熟。有心位及后无心位。若此时利思。在定前有心位时。即能彼天有心第八识总报果。即许一思能招别报。有心位无心位。由问一是业。能感色非色。色者色身非色者即是异熟心心。初第三解可知。

    疏云前说即许一思招二报。乃至理亦不遮者。即说一思能感总别报。是前第一解。色者谓身。非色离根。如依一业能感色身及根。故知一思则能感别报。

    疏云此念前念唯有有色支言者。即约别法六识中间不行。彼说无想天。唯有有色支。

    疏云设一期此同小乘者。小乘者小乘说定三。约后亦名心。下文之约后有。故无如是是先。大乘破云。中间长时无有过。

    疏云生彼有情必有欲界乃至生天后业等者。如诸外道先于欲界第一生中。修得无想。受此欲界死死至第二生。即生无想天。受无想天。受无想天满从彼死至第二生即堕欲界。以欲中后报第。由如小乘同说。生北洲人。北洲人死。定有后报业。生六欲天业。即如如生山中坐禅师观行等。若能观自身。六有实我诸法皆有。是因缘生唯除法执者。即是好生行。若据法皆云无有体。即是好取云。不摄佛教由诸法云无根生北洲。由前观别无实我故。生北洲。于一切法。皆无我取。以由前缘世坐禅前加行心中。有少闻思善。从彼北洲从已。后报业生欲界六天中。

    疏云此义意言由前在此乃至必生欲界者。即是小乘释。由诸外道前世此欲界中。修无想定时。前必作欲界中善业定。前释种故。受无想天。彼已定生欲界欲界中或生天中人鬼畜无间等中也。和尚用大乘宗。难小乘曰。若言修定时。定前造欲界业。即之后报定生欲界者。今难云。即修无想定时。加行亦造下三禅业。始得无想定。始能修无想定时。即先说生得初禅定。得初禅定已。又修第二禅。得第二禅第二禅已。又第三第四同前。方始生得无想定。定前既造四禅中宗。又应往彼无想。彼已后报业。生下四禅中。若彼救言欲界是劣。即生欲界。今难言。下三禅望彼无想天。下三亦是劣。应得生下三。又彼言定前。或释种涅槃等。往彼无想天没即后报业生欲界者。今难言。若有释种定业。决定不得生无想天。既得无想定即折伏种等业。合成不定。故知下三禅皆得生。

    疏云云此不同彼唯今法乃至顺后受业者。大乘不同彼小乘若彼小乘无想天。唯是生报。可言往无想天死已。后报业生欲界。谓欲界中第一生。修得无想定。即第二生生报业。受无想天业。三生可言后业。即生欲界界。大乘中无想天既通后报。即无顺后报业生欲界中。

    疏云故知生彼既通生后不定乃至皆无有者。今乘中生彼无想天。通生报业后报业不定报业。如于第一生中。于欲界修得无想定。往此欲界死。即生无想天名生想法业。如于欲第一生中。得无想定已。现戒现别。即退先者。无定想起下三禅。往欲界死已。第二身中生在下三禅中。随何天中受生已。又重修前第一生中无想定已。即往下三禅中死已。至第三生。始生无想天中。名后报业。又于今身中。修得无想定。现身退已。还生欲界。于第二生。修得无想定已。往此死已。第二生方生无想天。亦名后报。又如人先欲界修得无想定已。后退先无想定命终后经三五生已后。又后重修得已先无想生。即无想天名不定报业。通三业也。若经彼无想天死已。生下无云等。及三禅中。及欲界皆得。又可经无想天死。即向广果天。即至梵众庶天。皆得次第受生。为此人先修得四禅中地地业。且如已前修无想天定。以须伏欲界染。得初禅下六定。得下六定已。即修中六定。得中六已。修上六定已。即起厌心。厌初禅苦粗鄣等。乃至修二禅下六定。乃至伏三禅染。得第四禅下六定。次修中六定。次修得上六定。于上六中。受别极修得上上六无想定。故知无想定前。皆已修得四禅中业。往无想天。别已生得。次第下生广果四禅。乃至初禅梵众天。但不得生云处识等。以为曾来未曾修故。

    疏云言唯于无想天无心故知乃至滥有心故须简者。若无想天。唯在广果一处有。受无别法想。滥不须着。无心简之。故颂中但云除生无想天。除四位无心滥有心者谓亦有有心定。及有有心睡眠闷绝。今云无心故。简去有心。故云无心二定。及无心睡眠闷绝等。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吃粘食。有无心眠。六欲天中。亦有小分无心。若等活地狱。亦有少分无心睡。若余地狱中。即无无心眠也。

    论云伏遍净亦伏净染者。若得初禅有漏定。则伏欲界贪。若得二禅未至定。能伏初禅贪亦不能伏自地二禅。若得第三禅有漏定。能伏二禅贪。不能伏自地三禅中贪。若得第四禅有漏定。则能伏第三禅中贪。则不能伏自地贪。若得云处定。方能伏第四禅贪。乃至有顶亦尔。今遍之伏遍净贪者。约地满心者为论。论云有漏离次下有漏定。不能离自地染。

    疏云依二十二法灭上假立。解云若无想定。依二十二法假立谓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及心王。若无想异熟。唯依第六意识中。十一法种子上假立。谓遍行别境及心王。虽亦有眼耳身识三中。各有十一法。此三识非是第四禅中法。是地初禅下地不取之。如前者。如彼毒箭入身也。

    疏云修厌所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乃至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即修是无想定时。于欲界中种种想中。作厌背想。厌下界为苦粗障。厌背而往谓无想定寂静处。作厌欣背持心而作。

    疏云显扬第一亦作此说即似六行伏或得者。虽外道六行伏或。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无想定远加行。亦作六行伏或。若修无想天近加行。即不作六行伏。即初厌下界为苦粗初。欣初禅为静妙离。既得初禅定已。即起二禅未至定。厌初禅为苦粗障。欣二为静妙离。乃至四禅未至定。即厌三禅已下。皆作欣厌法。既得第四禅上六定已。唯作厌不作欣。即厌粗动心心所故。故近加行。但似六行伏惑。然六行伏惑。即令欣厌二法。问若远加行即作六行伏惑。而欣厌亲近加行。谓得第四定已。唯作厌想。不作欣想。即似六行伏惑法。何故此文于□无想定。持心而住。而作欣想。此论下文。亦云此唯厌想。欣彼果入。又下疏文云。又此定前。即为六行。有所欣厌。答想得远。

    疏云俱舍云或无想者定惑即无想。解云。或得无想者。有此定者。即此人定属此人故。即无想者者定名无想定。依主释。或无想即定名无想定时。持业释。

    疏云有即命终者以论下云通后报后者。有诸外道。于第一生身。修得无想定。后还退先无想定。即于现身中。受不得此定。即后命后后至第生中。方熏修得第一生中无想定。至第三生方无想天。问何故无想定。先第一生中。修得此定。至第二生。受不须薰修无想定。即合生无想天中。何故至第二生中。受熏修无想定。方生无想天。若二生受熏修无想定者。亦应即是第二生。亲造得业。此业应是生报不定后报。如何第一生修得诸业。成后报业者。虽至第二生。亦受不熏修前第一生福业。至第三生中。自合受。何故无想定业。即别论云。不甚光净形色广大者。问光净即是显色。谓赤白等形色。广即是形色。谓长头等。何故不云表色。或多分者。是中六摄少分劫者。是此六摄者。然彼天五百劫。分为三分。三分中分。分分有一百六十七劫。若受一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下六摄。受二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中六摄。若具受三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色六上六摄。或受四百五十劫是中六摄。或受四百劫。未来是此下六摄。

    疏云问若退生色界彼方生得生彼彼时光洁等不者。此中问意者。若有人是下六性。先于欲界中。退先无想定。起下三禅染。后生欲界时。熏修得无想定。彼生无想定天。此人得光净形色广大。

    疏云现不退定中夭者。此人应云现不必退。亦不必中夭。形色者云短色形。谓身形长短等量。

    疏云一据形色量与前别乃至此六摄者。此据形色。以分三品。不约寿量。以分三品。或有虽寿命多而形色果劣。即名下品。或有寿量虽短少。而形色胜前下六。即名中六。极殊为上品。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一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