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6.六言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齿录”对“牙绯”,也是假借对,“录”是“绿”的谐音。

    以上从汉魏以来直到初唐,六言诗作者虽不多,但也未尝绝迹,所以我说这是诗史中的一股细流。不过从所有这些作品看来,六言诗仅用于乐府曲辞,而不是文人抒情述志的的诗体。所以古本书籍中仅称“六言”,而不称为“六言诗”。

    到盛唐时,王维写了七首六言诗,描写他在“辋川”庄园中的闲居生活。今选录四首:

    辋川六言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诗了。平仄粘缀,词性对偶整齐,可以称为六言绝句了。但是音调平板,不适合于吟哦,只能供朗诵用。“桃红复含宿雨”一首是著名的,但又见于皇甫冉诗集。

    王维的诗友刘长卿也有五首六言诗,今选抄其二:

    送陆澧归吴中

    瓜步寒潮送客,杨花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处,秋水连天独归。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清溪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瓜步寒潮”一首又见于李嘉祐诗集中。《全唐诗》中还有许多六言诗,互见于几个人的集中,最多的是中唐诗人。大约当时六言诗盛行,互相传抄传诵,以致混淆了作者。“清溪落日”一首共八句,首尾用散句,中间二联用对句。这样,六言诗发展为律诗了。

    但是,窦弘馀的诗集中,有一篇《广谪仙怨》,也是六言八句。他在诗序中说:玄宗在安禄山乱时,逃难入蜀的路上,很后悔不听张九龄之言,以致国家不可收拾。因此谱了一支笛曲,名曰《谪仙怨》。以寄托他悼念贤臣之意。这个曲子在大历年中盛行于江南。刘长卿降官为睦州司马时,在一处宴席上听到这个曲子,就谱作曲词,但刘长卿并不知道这个笛子的来历和寓意,因而他补作一首,名曰《广谪仙怨》,意思是增广刘长卿词的内容。

    根据窦弘馀所述的故事,后世词家就把刘长卿这首六言诗改题为《谪仙怨》,把八句分为上下片,每片四句,于是这首六言律诗一变而成为词了。不过,不要紧。韩翃有《送陈明府赴淮南》和《河上寄故人》二首,都是六言八句,无论如何,总该算是六言律诗了。

    六言律诗作者甚少,绝句则愈作愈好,宋代诗人如康伯可、王安石、秦观、参寥子等,都有很好的六言诗。现在选录张继一首,以结束唐人六言绝句。

    奉寄皇甫补阕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六言诗从古代乐府歌曲中解放出来,成为不合乐的诗的形式,为时不久,又被唐代新流行的歌曲吸收进去。与刘长卿、窦弘馀同时的韦应物有一首《三台》、一首《古调笑》,都是六言句的曲词。

    三台

    冰泮寒塘水绿,雨馀百草皆生。

    朝来衡门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古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王建有《宫中三台词》二首、《江南三台词》四首。《三台》是当时新行的小曲,故后世称为《三台令》,认为是一个词调名。今选录《江南三台词》二首: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城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王建也有《调笑》一首,即韦应物的《古调笑》,大约这是一个古代传下来的曲子,故韦应物加“古”字。后世称《调笑令》。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絃。

    絃管,絃管,春草昭阳路断。

    戴叔伦有一首《转应曲》,就是《调笑》: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茄一声愁绝。

    这是一首边塞词,在唐诗中亦为仅见之作。韦、王、戴三家所作,句式,韵法都相同,已成定格,故后世划入词调,名《调笑令》,或《转应曲》,但南唐词人冯延巳有三首《三台令》,却就是《调笑令》。由此可知,《转应曲》或《调笑令》,就是《三台》的变体。以六言四句为本体,加了四个二言短句。今选抄冯延巳一首:

    南浦,南浦,翠鬟离人何处。

    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六言句不但用入了唐五代的曲子词,也用入了北曲小令。请读一支元人张小山的《晚步》,调名《天净沙》:

    吟诗人老天涯,闭门春在谁家。

    破帽深衣瘦马,

    晚来堪画:小桥风雪梅花。

    以上叙述了六言诗的起源与流变。另外,还有一首顾况的《渔父引》,六言三句,尤其是中唐六言诗的新体。但此诗不见于顾况诗集,而见于宋人记录。黄山谷、徐师川都很爱此诗,全文借用来作为《浣溪纱》的上片。因为无法证明此诗确是顾况所作,更无从知道这三句是否全篇,题目是否原有,故只能作为附录,以备参考。

    渔父引

    新妇矶边月明,

    女儿浦口潮平;

    沙头鹭宿鱼惊。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