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见父母未生已前面孔。如忘忽忆。如醉忽醍。名曰见性成佛。即证佛地无生法忍。却将去后来先作主公者。转成常住真心。名究竟觉。故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如来始终皆知。始谓生相。终谓余相。是故下。结归无念。言众生虽未能离念。但肯向日用中观察。无念者。是何等物。如此用心。此人渐与佛智相近。去佛不远。即为向佛智矣。况亲证无念者哉。故宗镜问云。佛称觉义。觉何等法。答。无法之法。是名真法。无觉之觉。是名真觉。则妙性无寄。天真朗然。华严经颂云。佛法不可觉。了此名觉法。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无字宝箧经云。尔时胜思惟菩萨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来所觉。善男子。无有一法如来所觉。善男子。于法无觉。是名觉法。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来证觉。一切法不灭。而如来证觉。是以若不见一法。则常见诸佛。千里同风。若见一法。即不见诸佛。对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顿起尘劳。背境合心。圆照法界矣。问。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一念相应在发心时。何故此中却在最后。答言。最初者。犹如远行。始于初步。然初步之后。非谓无后步也。此取最后者。如远行以后步为到。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问。心念初起之时。正由不觉。实无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何也。答。即谓无念。由无念故。即知前念是生相也。若以有念观生相。则生相重重。又乌能知。必无念而后知初相也。正如翳人。见空中花。必无翳人。方见空中花不有也。故自十信以至菩萨地尽。虽觉有相似随分之不同。然总堕众生数中。皆名不觉。以未至离念境界。未出无明窟宅故。唯佛一人。方得无念。独证觉性。始得遍知一切众生。皆在净觉心中乱起乱灭。正如野马尘埃狂花幻影之在太虚乱起乱灭也。问。何故得无念者。方知众生心指生灭。其余不知。答。以得无念者。圆证真如平等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故得一觉一切觉。问。必无念时。始得遍知生住异灭。然则始觉。亦先觉灭住异而后觉生相乎。答。虽始觉知生住异灭。寔非先知灭而后知生也。以四相之体。皆从本觉体上一念不觉俱时而有。实无自体。即此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性。故知迷则俱迷。觉则齐觉。非谓始觉有先后也。故圆觉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问。前文言四相觉有先后。此言四相俱时齐觉者。何也。答。四相流转。总一梦心。处梦之时。谓为先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知觉。至于大觉。则知梦中四相。唯一净觉。无有体性可辩前后。故曰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一刹那。即无念也。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即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净名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楞伽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皆发明真心随缘造作诸法。别无体性。唯是真心。故知四相即是真心。不觉全同本觉。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此言因本觉而随不觉。因不觉而生始觉。因始觉而发用也。本觉者。即本有清净觉体也。染分别者。即熏习染污不觉也。随者。言本觉不变而能随染缘也。生二种相者。谓断染成净。显出二相。非新生也。不离本觉者。正显二相。在染在净。皆不离本觉也。言智净相者。即始觉智随染还净之相也。言不思议相者。是始觉智还净起用之相也。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依法力熏习者。谓藉真如内熏之力。及法界等流教法外熏之力。依此二种熏力。修习资粮位中加行善根。至登地已。证如实理。行如实行。以至十地行中。方便满足。方得破除心识。净智现前也。和合识。即黎耶也。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故。相续心即微细意识名相续相故。摧碎之谓破。扫荡之谓灭。此在金刚无间道时。用金刚智。破灭心识。则平等法身。从兹发现。大圆镜智。亦得淳净矣。问。此智既已随染分别。若心识破灭。此智何故独存。答。凡是心识。皆是无明。而无明相。不离觉性。则知无明实性。即是佛性。故不可坏。以是心识属无明故。又非不可坏。故涅槃经云。因灭无明。得涅槃灯。故知无明虽灭。觉性不坏。如大下喻明。海水喻觉性。风喻无明。波喻心识迁流无常。水相风相不相舍离。喻觉性无明和合一处。俱时而转。以本觉心不自起故。当资无明之力。方得生起。根本无明。不自转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转。如水不自作波。当因风力。风不自现动相。要资水方现动相。故经云。烦恼大海。有圆满如来宣说实相常住之理。本觉性体有无明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之波。风虽动而水无动相者。喻无明动而觉性不动也。风灭则动相灭。而湿性不坏者。喻无明灭而心识灭。智性不灭也。昔有僧问大随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随曰。坏。僧曰。甚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问龙济。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不坏。僧云为甚么不坏。师云。为同大千。亦是此意。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此言转智而现报化二身也。下文云。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是也。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者。下文云。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是也。实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法性。是名妙境界。随众下。谓凡夫二乘身所见者名应身。三贤十地所见者名报身也。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言觉体无所不遍)。犹如净镜(言无所不显)。

    此将上文真如门中二义。及本觉门中二义。和合一处。以显生灭门中本始二觉。即真如故。盖觉体是如如理。觉相是如如智。故有如理如智之名。法身智身之号。前虽各立宗因。未有喻合。至此总以净镜为同喻。以显三支无过之宗。喻义既明。则知若圣若凡。说同说异。皆是镜中影像故。先德云。若言众生心性。即诸佛心性。是别教义。圆教心性。是一寂光。无彼无此。极十方三世佛及众生边际。成一大圆镜。无有同异。佛及众生。皆是镜中影像故。故曰。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言本觉本来无妄)。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本觉体空无妄)。非觉照义故(无物可照)。

    先以真如二义立比量云。觉体如实是有法。空为宗。因云。远离一切心境故。同喻如净镜。以镜为同喻者。镜中本无众像故。无法可现者。远离一切依他法也。非觉照义者。远离一切遍计心也。以依他遍计。皆是镜之尘垢。非镜之光明故。正言一法不存。一念不动。离遍计依他是如实觉体。名空如来藏。圆觉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古德云。常了一切空无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

    二者因(内现)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本身清净故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寔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量云。如实觉相是有法。不空为宗。因云。因熏习故。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胡来现胡。汉来现汉故。一切世间。即三世间也。以三世间。不出本觉清净镜故。问。若以镜为同喻者。镜亦有因熏习乎。答。此中言因熏习者。是觉体中本来具足大智慧光明因。故能现三世间。如净镜具足光明因。方能现群像也。此正显觉性内因熏习。如净镜光明。非若黎耶有染净新熏因也。不出等者。言此镜中所现境界。非从内出。不从外入。不因境界出而失其镜。不因境界入而并坏其镜。以此心镜是常住故。以三科七大皆实性故。问。众生世间。是无明染法。若具足圆满。何得言觉体不染。故通云。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以智体不动。具足无漏清净种子。熏习众生世间。故得净法满足。染法不能染也。言具足者。正显不自外来也。已上二义。约真如门说。故无修证。下约生灭门说。故有修证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次以本觉二义作比量云。不空法是有法。淳净明故是宗。因云。出离故。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镜体若为尘封。则无现相之用。必镜体清净。然后能现相故。喻如众生虽具大圆镜智。然为二障蒙蔽。藏识盖覆。不能出离。光明不发。故假磨拭之功。去其重垢。令其明净。然后照物也。烦恼碍智碍。即二障也。和合。即阿黎耶识。离和合故淳。离烦恼故净。离智障故明。出离三过。圆满三德。名法出离。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量云。出离法是有法。遍照众生心是宗。因云缘熏习故。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以能作增上缘遍照众生妍丑故。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众生之心已出二障。已离和合。故能作增上缘遍照众生之心。随彼心念现身说法。此即自得此镜。复将此镜以照人也。永嘉云。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像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所谓不思议业用也。

    释觉义已竟。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此下释不觉义也。言不觉者。即无明也。是事不知。号曰无明。以不觉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肯承当。故但起无明。只成倒想。如夜绳不动。疑之为蛇。暗室本空。怖之为鬼。此众生之迷根也。前以始觉契本觉。名始本不二法界一相为觉。此言无始觉契本觉。不达法界一相。故迷清净觉体。有不觉心。瞥然生起。遂转此清净觉心。而成最初一念。名为生相无明。由此无明一迷。从迷积迷。空历尘沙之劫。因爱生爱。永昏长夜之中。然此无明。无有自相。不能自立。皆依清净觉体而有。喻如迷人。以东为西。惑南为北。其寔西北。不离东南。若离东南。别无西北故。众生下。法合可知。以有下。发明觉与不觉。是对待立也。由对彼不觉。即此如实知者。名真觉也。若无不觉。真觉之名无处安立。故圆觉云。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故知觉与不觉。是两头语。真如门中。实无此事。首楞严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故宗镜问云。不觉妄心。元无自体。今已觉悟妄心起时无有初相。则全成真觉。此真觉相。为复随妄俱遣。为当始终建立。答。因妄说真。真无自相。从空起妄。妄体本空。妄既归空。真亦不立。大智度论云。若世谛有如毫厘许有寔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故知凡立真妄。皆是随他意语。化门中收。若顿见性人。谁论斯事。洞山云。这个犹不是。何况张三李四。真空与非空。将来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发拟。只如云这个犹不是。岂况诸狂机谬解。所以云心不系道。亦不结业。道尚不系。降兹可知。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本)业相(末)。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六尘)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前明依本觉而起不觉。此明依不觉而起三细。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也。由前对真如三大后对六粗故立此三细也。由无明一动。迷体大而为业识。迷相大而为能见。迷用大而为现相也。言无明业相者。谓此业相。从无明起。名根本发业无明。此中业通因果。以心动是业因。故曰心动说名为业。以招报是业果。故曰动则有苦。果不离因者。正言粗中业果。不离最初一念业因。所谓因果交彻也。先德云。一翳在目。千花乱空。一妄在心。河沙生灭。反显觉心一发则不动。不动则证平等法身。故大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亦是因果交彻也。二者下。释转相也。由无明覆盖大智慧光。不能遍照。成能见相。即根性也。楞严指此为见精闻精等是也。反显不动时。即是无见顶相。三者下。释境界相也。以无明力。转此第一义谛境界。为世谛境界。即器界也。反显无见则是第一义境界。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由不可知。故曰细。此皆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余所知故。问。此中立义。与唯识宗为同为异。答。亦同亦异。唯识宗立四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此中亦立四分。一真如。二阿黎。三见分。四相分。两相符合。故同。然唯识以生灭业识为根本。相见为依他。此中以真如为根本。即后二分皆属依他。故异。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三者执(着)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前以真如为因。无明为缘。而生三细。此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复生六粗。楞伽云。譬如大海水。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也。

    言智相者。由无明故。不了自心所现境界。依于境界。分别好丑初起爱憎。名为智相。

    言相续者。谓依憎爱心生苦乐受。觉心。即觉受也。由苦乐受领憎爱境念念不断。名相续相。此二遍计。即是六根对境而生。微细意识。即末那也。所以祖师云。不怕念起。唯虑觉迟。又云。瞥起是病。不续是药。以心生即是罪生。是以初心摄念为先。是入道之阶梯。禅原集云。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虑片时。即名烦恼罗刹。故知不觉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宁免后念相续成事之过乎。

    言执取者。谓依苦乐二受。于六尘境。攀缘不息。苦亦不舍。乐亦不离。愈苦愈执。愈乐愈取。名执取相。故经云。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着六尘。无暂住时。

    计名字者。由执取故。复恐于六尘境忘其相状。故于彼境。安立种种名字。于是计著名字。分别不停永无忘失。名计名字相。故经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此二遍计。又从微细意识。引生粗意识也。

    此上四相。皆由不达境界是自心现。于境界上起憎爱。生苦乐。取相计名。深生惑着。不肯放舍。此由能见为根。能现为尘。由此根尘。生起四种惑相也。下二相。是造业受报也。

    言起业相者。由业习气与二取习气。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名起业相。即业因也。言业系苦者。既有业因。遂感异熟苦果。由业系缚。随业轮转。不得自在。名业系苦。此二皆从无明爱取三种烦恼生也。当知下。结显无明为因。生一切染法。以三细六粗。总属无明不了真如而起故。呜呼。至德之世。耕而食。织而衣。同与鸟兽俱。族与万物并。山无蹊隧。泽无舟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当此之际。含哺而嬉。果腹而游。何爱何憎。何苦何乐。何名字取着之有。故知太古之民。具有三细。六粗未发。爰自中古。至德渐漓。淳风渐丧。而爱憎渐起。苦乐渐生。然未至于计名著相也。殆至伏羲。造书画卦。名相斯兴。虽是菩萨应时设化。对病设药。自兹以降。无论愚智。类皆堕在名相中。无以反其性情。由是惑业习袭。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我释迦世尊。乘悲愿力。现相人中。直指本来清净觉体。令人反情复性。得大受用。逍遥乎无为之宅。游戏乎寂灭之场。非三界四生同体之悲。肯如是乎。故知圣人出世。必因其时。非漫然也。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由前黎耶一量。但立宗因。未曾说喻。其于三支是缺减性。故立喻以足之。方成真能立也。立量云。阿黎耶识是有法。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是宗。因云。非一非异故。喻如微尘瓦器。言同相者。即同喻也。以不觉中同觉性故。喻如瓦器皆同微尘也。由同相显示一切诸法。唯一真如。异相者。异喻也。由异相显示真如。作一切法。谓不觉中虽同觉性。因四圣六凡之相。各各有异而性亦有异。喻如瓦器虽同是微尘。因瓦器之相各各有异。而微尘亦异也。又云。以真如故同。以无明故异。又云。以本有故同。以新熏故异。

    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瓦器皆同微尘性相者。喻无漏所发净业。与无明所发染业。皆悉是幻。总不离真如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以真如不变。随缘成一切法故。文殊师利答第一经云。佛问文殊。汝久远来普游十方刹中。见何殊事。答曰。我久远来不见余事。唯见微尘。佛言。汝百年中居于轮家。不见种种瓦器相耶。答。我唯见尘。不见瓦器。佛言。汝实不见地水火风山川林树种种相耶。答云。我实不见相。唯见微尘。佛言。汝实见微尘耶。答云。我久远不见微尘。佛言。善哉。汝能觉一相。即是无相。若仁者如是觉。依一相门。一切众生本来常住等。问。众生本来是佛。应无众生色相可见。何故现见众生色相。答。此所见者。是众生真如随其染业。幻作此相。寔非本具如来智身也。以智身无相可见故。是知一切法界众生。皆含佛智。但以情尘自隔。不能内照。空埋金藏。枉蔽灵台。如斗没额珠。醉迷衣宝。不因指示。何以发明。但能破尘出经。恒沙佛性一时皆了。是知水未入海不咸。薪未入火不烧。若入此门。皆同一照。无一心而非佛心。无一事而非佛事。未见刹那顷。不是如来得菩提时。无有芥子许。非是如来舍身命处。

    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瓦器各各差别者。言生佛虽同一法界。以无漏所起净业。与无明所起染业。各各不同。故界界互别。性性各异。故名异相。佛问舍利子。汝见此土。作何心见。答曰。我见此土山川林树砂砾土石日月宫殿舍宅等种种相。各各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狭少。心有高下。见如是异等。问。何故圣凡。皆属生灭门收。答。以真如门。圣凡不立故。是故十方众生。全是佛体而无分剂。以不知故。甘称眇劣。禀如来之智德。自堕愚盲。具广大之威神。反跧小器。所以志公云。法性量同太虚。众生发心自小。由斯义故。方见全佛之众生。惺惺不昧。全众生之佛。历历无疑。悟本而自达家乡。得用而如亲手足。云何迷真抱幻。舍实??虚。辜负己灵。埋没家宝。高推上圣。自鄙下凡。都为但诵空文。未穷实义。空记即心即佛之旨。亲省何年。高谈万法唯识之宗。谁当现证。既违教观。又阙明师。虽曰绍隆。但成自诳耳。

    已上释立义分中心生灭三字竟。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赖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此释立义分中生灭之因缘也。正谓清净心本无生灭。而忽起生灭。恐人认为自然。故说生灭皆随因缘。非自然也。众生依心意意识转者。众生二字。除佛一人。其余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萨悉在其中。以前云。一切众生不名觉故。依有能依所依。所依。即心意识。能依。即众生也。心意意识。若据相宗解。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别名识。意谓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萨。生灭灭生。各各不同。统而言之。皆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亦由心意意识而转迷为觉也。如楞伽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众伎。如歌舞工伎之人。随他拍转。拍缓则步缓。拍急则步急。众生亦如是。意地若生。身轮动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故曰。身非念轮。随念所使。故知或迷或觉。皆从意转。前文不立末那。此中亦不明指末那。据下五种。俱名为意。而以意识续之。则末那意。实通三细六粗。以半分属业识。半分通意识故。问。众生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此义云何。答。以一切众生皆以黎耶为因。无明为缘。由此二种为因缘故生五种意。谓不觉故心动名业识。复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相续名意。复从此意。计名著相名意识。是故一切众生皆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也。问。前云依无明故而有黎耶。何故此中说依黎耶而有无明。答。有二义。一由无明动彼觉心成黎耶识。即此黎耶。复与无明为依以不相离故。二即此黎耶。具觉不觉。前就本觉说。故曰依觉而有不觉。今依不觉说。故曰依黎耶而有无明也。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业识者。谓清净觉心。本来不动。因无明风鼓。不觉心动。遂转此本觉真心而为业识。为二障之元。作二死之本。故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明知三界别无理。但是妄心生。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电。猛若狂风。撇起尘劳。速甚瀑川之水。欻生五欲。急过旋火之轮。结构四魔。驱驰十使。沉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里之珠。徒经艰险。斗没额中之宝。空自悲嗟。皆由妄心。迷此真觉。若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境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如矣。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由依一念心动。转此大智慧光而为能见。名转识。有能见故。复转第一义谛境界而为世谛境界。名现识也。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者。如楞严云。汝以空明则有空现。乃至色来现色。声来现声。香来现香。味来现味。故曰即也。若据相宗解。五尘。即性境也。现者。即是现在。显现。现量之境。故曰即现。不现过未之境。故无前后。任运而起常在前者。是因缘变。非若分别变之有生灭也。此三虽属黎耶。然亦通属末那。以有赖耶。必有末那故。瑜伽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若据后文即此相续识名为意识。有意识处必有末那。以意识缘境。必以末那为染净依故。但此末那行相微细。故虽通意识。而凡夫二乘皆所不知。是入地菩萨所知境故。此当相宗从自证分而生见相二分也。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

    不了前境从自心现。本无染净。而虚妄计度是染是净。生爱生憎。故名智识。言智识者。谓迷智体。初起分别故。言相续者。谓既生憎爱。复于染净法中念念攀缘。心心无间。名相续识也。此从相见二分而起法遍计也。

    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谓无明既发业已。而此相续识有三种思为业用。能造善恶二业种。而令赖耶执持业种。常不断绝。此即起业相也。楞伽云。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是也。

    复能下。谓此识既造善恶二业。复能令赖耶识成熟苦乐二果。亦不断绝。此即业系苦相也。

    能令下。谓此识妄虑过现未来三世之境。而令赖耶念念受熏亦不断绝。由因果受熏皆不断绝。故名相续识也。下总结云。是知三界虚伪。皆是众生自心所现。若离自心外。无片事可得。当知境由心起。还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灭非境灭。似鱼母念鱼子。如蜂王摄众蜂。鱼母不念而鱼子亡。蜂王不摄而众蜂散。是以有心缘境。万境摐然。无念忆持。纤毫不现。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但是自心生。还与心为相。是以箭穿石虎。非功力之所能。醉告三军。岂曲糵之所造。笋穿寒谷。非阳和之所生。鱼跃冰池。岂网罗之所致。悉为心感。显此灵通。故知万法施为。皆自心之力也。问。现见六尘。森然满目。何故却说唯心。答。以一切法。本无所有。皆从最初一念心动。转心为念。由此妄念。生种种法。复于种种法上分染分净。起爱起憎。妄生苦乐。殊不知总是自心取自心。故知但有一法现前。皆是自心分别。设当一念暂起。尽因幻境牵生。起灭同时。更无前后。问。既是法从心生。何故开眼但能见法。不见自心。答。心不见心。以无形相可得见故。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知下。总结前文。无明。即不觉也。妄心。即业识也。言不但五蕴身是无明业识住持。即外洎山河虚空大地。皆是无明业识住持也。以业识能住持三类性境故。故知缘生之法。皆是无常。如镜里之形。无体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实而虚现空轮。以心下二句。正言流转还灭。皆是自心。更无别法。由二乘凡夫。不达三界唯心。故详示之。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五蕴中妄执主宰为我)。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能依)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贪不断)见爱(所依)烦恼增长义故。

    此明从微细意识而生粗意识也。言即此相续识者。显非别有。即意所生也。依诸凡夫者。指人天乘也。取着转深者。执取相也。计我我所者。计名字相也。由此二种虚妄遍计。于是见色取色。闻声取声。乃至觉触取触。知法取法。故转此意名为意识。又名分离识者。以独缘法尘故。又名分别事识者。以能兼缘前五尘故。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者。即见思二惑也。由此二惑。故令相续益深。妄执愈炽。此从二种法遍计上复生二种我遍计。所谓迷人者必迷法也。此论以执法名意。执我名意识。非若识论立意意识各有我法二执也。若据六粗次第。此段当在起念相应不断故之下。联络住持等文。则前后相贯。读者详之。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所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此下明由心意意识转迷而为觉也。问云。上言一切众生心本清净。皆依无明一动。熏起觉心。转成业识。即此最初无明。所熏之识。何人能知。答。凡夫在五住烦恼中住。二乘虽断四住。未达无明。所以凡夫二乘悉皆无分。此之无明。要具大乘二种性者。于初信位。发心观察。于资粮位。修大乘顺解脱分。于四加行。复修大乘顺决择分。至通达位。入初地时。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地尽。不能尽知。秪名分觉。至佛果位。方能穷了。名究竟觉。问。何故无明必待极果然后能知。答。是心本来清净。毫无垢染。如净明日。无所不照。由于清净觉心。是初一念忽起动心。转此光明净觉而成无明。所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也。既为无明所染。即名染心。不名净觉。所谓不染而染也。由此最初一念微细甚深。唯佛一人独能觉了。余虽随分。实未能知。故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未曾亲近。如隔大千。问。既曰染心。则心已变。何故又曰常恒不变。答。由心性本来常寂。本无妄念。不与染法相应。故虽随染缘。实未曾变。喻如风起澄潭之浪。浪虽动而常居不动之源。似翳生空界之华。华虽现而匪离虚空之性。问。既曰自性清净。本无有染。何故忽起无明。此无明者。从何所来。答。心性本自常恒。皆由背觉合尘。不与法界相应。瞥起一念。故转净觉而为无明。别无所来。实由不变。故随染缘也。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问。今此净觉既为无明所染。不染而染。成此染心。此染心复有几种。何位方断。答。有六种。

    言执相应染者。即六粗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此即意识遍计执也。由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故。二乘至无学位。断见思惑。证生空理。得三解脱。方得远离。若菩萨从初发心观察。至七信位。信根成就。永无退失。名信相应地。然此菩萨。虽未得人空。由信力故。见思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现行。则不异凡夫。若不留惑种。则不异二乘。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若约实教菩萨。从初正信。便达真如本有。无明本空。随顺无念。于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执不生。伏于无明。与真如相应。即能学断。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

    不断相应染者。即六粗中第二相续相。五意中相续识。即分别法执也。此菩萨从初资粮加行位中修唯识观。现行已伏。至通达位。究竟永离。言净心者。由入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故唯识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分别智相应染者。即六粗中智相。五意中智识。此即俱生法执也。具戒地者。即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毁犯烦恼垢故。无相方便地。即第七远行地也。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至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迨至第七地。纯无相观。念念正受。但念空无相无作。故不起分别。此意俱生法执。地地渐除。至此地。则意之遍计已空。故下破依他也。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现色不相应染者。此即三细中现境界相。五意中现识也。此境界是依根本无明一动所现。微细难知。至不动地。已离业色。任运现身现土。名色自在。

    能见心不相应染者。即三细中能见相。五意中转识也。此能见相。亦是根本无明一动所成。九地菩萨。尽此业相。善知众生十种稠林。以四无碍智现身说法。名心自在。

    根本业不相应染者。即三细中业相。五意中业识。此无明业相。至菩萨尽地。在无间道。用金刚智。除灭无明。入如来地。得见心性。名究竟觉。问。何故相宗但空遍计。不遣依他。答。相宗立相。故不遣依他。唯空遍计。性宗显性。故先除遍计。亦遣依他。若空遍计而不遣依他。谓之半头唯识。若空遍计。复遣依他。方名具分唯识也。不了一法界义者。即最初一念生相无明。名不觉相。亦名根本无明。此无明从三贤位学断。乃至菩萨尽地渐离。至如来地。方究竟离。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问。同一染心而有相应不相应者何故。答。言相应者。谓此染心初起。以无力故。心王心所。不能自生。必依染净境界方生。以境有差别。心心所亦异。故曰知相缘相同也。以二法同生。名曰相应。言不相应者。谓无明初起。以有力故。不藉境生。由背清净觉。不与净觉相应。突起无明。即成不觉。故自始至终。从迷积迷。曾无别异。不同心境有别异故。名不相应。是知待生者弱。突起者强。在外者粗。在内者细。背觉者难除。合尘者易遣也。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在业智故。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上以无明染心分根本枝末。此以染心配烦恼所知。以染心为烦恼障者。由彼染心。昏烦恼乱。障碍静心。不能契合根本如理智故。根本智。即智净相也。以无明为所知障者。由彼无明。愚痴暗昧。障碍净用。不能证得自然业智故。自然业。即不思议业用也。所以下徴释。以染心为烦恼碍者。由彼染心于六根门头。见色闻声。妄生取着。分染分净。生爱生憎。障平等理。故以染心为烦恼障也。以无明为所知障者。以一切法本自寂灭。无有动相。由无明一起。妄与法违。故开眼时。不达性空。皆成法碍。故以无明为所知障也。是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但了一心。诸尘自寂。起心背法。即乖法体。既与相违。即不通达。若能顺法界性。合真如心。则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

    已上释生灭因缘竟。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

    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此释立义分中生灭相之相字也。因生灭之相有粗细。故特明之。

    言粗者。即六染中前三染。与境相应而起。其相粗显。人所易了故。

    此即相生灭也。

    言细者。即六染中后三染。是背觉而突起。其相微细。人所难了故。此即流注生灭也。

    又粗下复详分粗细。粗中粗者。谓三染心虽俱名粗。就中第一执相应染为尤粗。二乘三贤皆能觉察此染故。以是粗意识遍计故。

    粗中细者。即前三染中后二染。谓不断相应染。及分别智相应染也。此于粗中稍细。是初地以至七地菩萨所知故。以是微细意识所遍计故。

    细中粗者。谓后三染心。虽俱名细。就中前二稍粗。谓现色不相应染。及能见心不相应染。此是赖耶所缘相分。及能缘见分。是八地九地菩萨所知故。

    细中之细。即最后根本业不相应染。以能所未分。行相微细。唯佛能了故。古德云。学道之人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寻。可中寻到无寻处。方信凡心即佛心。正此意也。

    此二种(就粗细)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此明由因缘而有生灭相。以见生不自生。由因缘生。灭不自灭。由因缘灭也。若统言生。三细六粗。皆依无明熏习而生。故曰依于无明熏习而有也。若别言生。依无明因。生三种不相应心。依境界缘。生三种相应心。故曰依因依缘也。若统言灭。则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灭。故曰若因灭则缘灭。若别显灭。三细因无明生。无明灭时。三细亦灭。三粗从境界缘生。故境界灭时。三粗亦灭也。此约生佛始终言生灭。非约刹那生灭义也。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无明)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灭心上生灭相)。非心体灭。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

    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

    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

    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

    唯痴(无明)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此约粗细二心灭有先后以兴难也。意谓境界缘灭。则相应心已灭。不应复有不相应心相续。若谓尚有不相应心相续者。即此便是不灭之相。云何复说究竟灭。答。谓境界缘灭。唯相应心粗相灭。非心体灭。无明灭时。亦唯不相应细相灭。非心体灭也。

    如风下喻明。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者。立喻本也。

    若水下。先喻相应心也。以境灭时相应心相虽灭。心体不灭。以不灭故。三细相续。正如猛风灭故。粗浪相灭。非水体灭也。

    唯风下。次喻不相应心也。以心非动性。故无明灭而染相灭。而心不灭。正如微风灭故。细波亦灭。非水体灭也。无明下法合。无明依心而动。合喻本也。

    若心下。合相应心灭而心体不灭也。此众生。是依业转二相之众生也。斯即八地已上菩萨皆依业转得名。以粗染灭时。细染不灭。故八地已上菩萨。尚在生灭。流注不断。未得成佛。

    唯痴下。合不相应心灭而心智不灭也。以无明灭时。细染方尽。而如来大圆镜智淳净明故。故曰非心智灭。

    已上释心相竟。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