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人绝句精华(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山甫

    山甫,咸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爲從事。嘗逮事樂彦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存詩一卷。

    柳(十首録一)

    弱帶低垂可自由,傍他門户倚他樓。

    金風不解相擡舉,露壓煙欺直到秋。

    〔釋〕此士不遇賦也。

    贈宿將

    校獵燕山經幾春,雕弓白羽不離身。

    年來馬上渾無力,望見飛鴻指似人。

    〔釋〕此美人遲暮之感也。

    李咸用

    咸用工詩不第,嘗應闢爲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編三卷。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鸞鏡空塵生。

    思君如明月,明月逐君行。

    方干

    干字雄飛,新定人。徐凝一見器之,授以詩律。始舉進士,謁錢塘太守姚合。合視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覽卷,乃駭目變容,館之數日,登山臨水,無不與焉。咸通中,一舉不得志,遂遁會稽,漁於鑒湖。太守王龜以其亢直,宜在諫署,欲薦之,不果。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無有及者。殁後十餘年,宰臣張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請賜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後進私謚曰玄英先生。門人楊弇與釋子居遠收得詩三百七十餘篇。集十卷,今存八卷。

    君不來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將歸湖上留别陳宰

    歸去春山逗晚晴,縈迴樹石罅中行。

    明時不是無知己,自憶湖邊釣與耕。

    〔釋〕方干是實行其志,歸隱會稽,漁釣鑒湖者,故知此詩非姑爲此言,以示高潔也。

    題寶林寺禪者壁

    邃岩喬木夏藏寒,床下雲溪枕上看。

    臺殿漸多山更重,却令飛去即應難。

    〔注〕寶林寺:《西溪叢話》:“能大師傳法衣處在曹溪寶林寺。寶林後枕雙峰。”按方干題下自注:“山名飛來峰。”

    題君山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説君山自古無。

    元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注〕君山:《水經注》:“洞庭湖中有君山、編山。君山有石穴,潛通吴之包山。郭景純所謂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游處,故曰君山矣。”

    〔釋〕此二詩寫山均設奇想。惟其如此,所以不及初、盛唐,不及王、孟、李、杜。蓋諸公皆興發情至,與山水景物融會而出,晚唐詩人則不免用思慮經營,有時似精工勝於初、盛唐,而不及初、盛唐亦正在此。

    羅鄴

    鄴,餘杭人,累舉進士不第。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有詩一卷。

    雁(二首)

    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花開水國愁。

    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

    早背胡霜過戍樓,又隨寒日下汀洲。

    江南江北多離别,忍報年年兩地愁。

    〔釋〕前首不言己思鄉,却寫人思己,與《陟岵》詩不寫己思父母、兄弟而思父母、兄弟念己,同一機杼。

    河湟

    河湟何計絶烽烟,免使征人更戍邊。

    盡放農桑無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釋〕此嘆征戍之苦也。

    望仙臺

    千金壘土望三山,雲鶴無踪羽衛還。

    若説神仙求便得,茂陵何事在人間。

    〔釋〕此諷求仙也。唐自憲宗李純、穆宗李恒、武宗李炎、宣宗李忱皆服金石之藥,或親受法籙,求長生不死之道,故詩人多以秦皇、漢武事諷之。

    汴河

    煬帝開河鬼亦悲,生民不獨力空疲。

    至今嗚咽東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時。

    温泉

    一條春水漱莓苔,幾繞玄宗浴殿回。

    此水貴妃曾照影,不堪流入舊宫來。

    秋怨

    夢斷南窗啼曉烏,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簾外如珪月,還照邊城到曉無。

    江帆

    别離不獨恨蹄輪,渡口風帆發更頻。

    何處青樓方憑檻,半江斜日認歸人。

    賞春

    芳草和煙暖更青,閒門要路一時生。

    年年點檢人間事,惟有春風不世情。

    水簾

    萬點飛泉下白雲,似簾懸處望疑真。

    若將此水爲霖雨,更勝長垂隔路塵。

    〔釋〕此與來鵠詠雲同意。此類詩意非不佳,但以議論出之,感人之力便較唱嘆出之者遜一籌。

    羅隱

    隱字昭諫,餘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從事湖南、淮、潤,無所合,歸投錢鏐,累官錢塘令、鎮海軍掌書記、節度判官、鹽鐵運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勛郎。朱全忠以諫議大夫召,不行。魏博羅紹威推爲叔父,表薦給事中,年七十七卒。羅少聰敏,既不得志,其詩以諷刺爲主,有《歌詩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存詩十一卷。

    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爲瑞不宜多。

    〔釋〕此仁者别有用心,與尋常但描寫雪色、寒氣者不同。

    嚴陵灘

    中都九鼎動英髦,漁釣牛蓑且遁逃。

    世祖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釣臺高。

    〔注〕昇遐:帝王死稱爲昇遐。  原陵:光武帝陵名。

    〔釋〕詩以帝王陵不及隱士釣臺高,見權勢不足重之意。

    銅雀臺(二首録一)

    臺上年年掩翠蛾,臺前高樹夾漳河。

    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

    〔注〕銅雀臺:《魏志》:“建安十五年冬,太祖乃於鄴作銅爵臺。”《鄴都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曰:‘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餘香可分諸夫人,不命祭。吾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臺上施六尺床,下穗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

    〔釋〕魏武遺令,頗纏綿死後之情,羅隱殆譏其非英雄氣概,故有三四句。

    金錢花

    占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劚將。

    〔釋〕此譏豪門貪黷也。

    煬帝陵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

    〔注〕雷塘:《唐書·地理志》:“揚州廣陵郡縣江都東有雷塘。”按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害,葬吴公臺下,及唐平江南後,改葬雷塘。

    淮上軍葬

    一陣孤軍不復回,更無分别只荒堆。

    莫言賦分須如此,曾作文皇赤子來。

    〔釋〕文皇之赤子,遂令如此犧牲,窮兵者可不戒哉!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

    〔釋〕詩意似有所悟,實乃嘆世人之勞心於利禄者。

    高蟾

    蟾,河朔人,乾符三年登進士第,乾寧間爲御史中丞。存詩一卷。

    漁家

    野水千年在,閒花一夕空。

    近來浮世狹,何似釣船中!

    〔釋〕三四奇語,亦憤語也。

    即事

    三年離水石,一旦隱樵漁。

    爲問青雲上,何人識卷舒?

    〔釋〕“卷舒”猶言出處也。

    宋汴道中

    平野有千里,居人無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長安旅懷

    馬嘶九陌年年苦,人語千門日日新。

    惟有終南寂無事,寒光不入帝鄉塵。

    〔釋〕此以一“寂”字與“馬嘶”、“人語”作對照,亦諷奔競者之詞也。

    唐彦謙

    彦謙字茂業,并州人。咸通時舉進士,十餘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漢南。中和中,王重榮鎮河中,闢爲從事,光啓末,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興元,署爲判官,累官至副使,閬、壁、絳三州刺史。彦謙博學多藝,文詞壯麗,至於書畫音樂,無不出於輩流,號鹿門先生。集三卷,今存二卷。

    漁

    相聚即爲鄰,煙火自成簇。

    約伴過前溪,撑破蘼蕪緑。

    〔釋〕蘼蕪緑當是形容水色之詞。

    春風(四首)

    春風吹愁端,散漫不可收。

    不如古溪水,只望鄉江流。

    新花紅爍爍,舊花滿山白。

    昔日金張門,狼藉餘廢宅!

    〔注〕金張:《漢書·蓋寬饒傳》:“寬饒上無許、史之屬,下無金、張之託。”注:“許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張,張安世也。許氏、史氏有外屬之恩,金氏、張氏自託在於近狎也。”

    回頭語春風,莫向新花叢。

    我見朱顔人,多金亦成翁!

    多金不足恃,丹砂亦何益!

    更種明年花,春風自相識。

    〔釋〕此四詩以諷當時權貴也。唐末朝政混濁,權豪貴要起伏無常,所謂“新花”、“舊花”,即此輩也。詩以前二句襯託出下二句,有古詩遺意。

    克復後登安國寺閣

    千門萬户鞠蒿藜,斷燼遺垣一望迷。

    惆悵建章鴛瓦盡,夜來空見玉繩低。

    〔注〕鞠:窮也,盡也。建章:《漢書·郊祀志》:“武帝起建章宫,千門萬户,周三十里。”  玉繩:《春秋元命苞》:“玉衡北兩星爲玉繩。”謝朓詩:“玉繩低建章。”

    〔釋〕唐都長安,自安禄山亂後,屢次淪陷。僖宗李儼廣明元年,黄巢入長安,中和元年,再陷長安,三年,李克用收復,光啓元年,田令孜逼帝出奔鳳翔,文德元年始還長安。昭宗李傑乾符三年,李茂貞引兵犯闕,昭宗奔華州,天復元年,中尉韓全誨劫昭宗如鳳翔,三年,李茂貞殺全誨,帝還長安。至昭宣帝李祝天祐元年,朱全忠弑帝篡位而告終,其間宫闕被毁之慘可知。此詩所稱克復,當指中和間克用收復長安言。

    周朴

    朴字太朴,吴興人。避地福州,寄食烏石山寺,黄巢入閩,欲降之,不從遂見害。詩存一卷。

    塞上曲

    一陣風來一陣沙,有人行處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見花。

    〔注〕紫塞:《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紫,漢塞亦然。一云雁門草皆色紫,故名紫塞。”

    鄭谷

    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遺,歷都官郎中。幼時即能詩,名盛唐末。有《雲臺編》三卷,《宜陽集》三卷,外集三卷,今存四卷。

    感興

    禾黍不艷陽,競栽桃李春。

    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

    〔釋〕此譏逐末忘本也,亦可作用人但取浮華觀。

    採桑

    曉陌携籠去,桑林路隔淮。

    何如鬥百草,賭取鳳皇釵。

    〔釋〕此亦《感興》詩意。鳳皇釵非尋常兒童可賭取者,故知意别有在。

    雪中偶題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釋〕首二句雖亦寫雪,但爲三四句作陪耳。

    十月菊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

    自緣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釋〕此似譏世態炎涼也。“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非人心别而何?

    蓮葉

    移舟水濺差差緑,倚檻風摇柄柄香。

    多謝浣紗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鷺鷥

    閒立春塘煙澹澹,静眠寒葦雨颼颼。

    漁翁歸後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

    淮上漁者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初還京師寓止府署偶題屋壁

    秋光不見舊亭臺,四顧荒涼瓦礫堆。

    火力不能銷地力,亂前黄菊眼前開。

    〔釋〕三四句於凋殘中見生意,無此二句則但傷亂語耳。

    淮上與友人别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釋〕明胡元瑞稱此詩有一唱三嘆之致,許學夷不以爲然,謂“‘渭城朝雨’自是口語,而千載如新”,並謂此詩“氣韻衰颯”。按氣韻衰颯,乃唐末詩人所同有之病,蓋唐末國勢衰微,亂禍頻繁,反映入詩,自然衰颯也。

    讀前集

    殷璠裁鑒英靈集,頗覺同才得旨深。

    何事後來高仲武,品題間氣未公心。

    〔注〕殷璠選盛唐二十四人,詩二百三十四首爲三卷,名曰《河岳英靈集》。高仲武選中唐二十六人,五言一百四十首,七言附之爲二卷,名曰《中興間氣集》。

    〔釋〕《唐詩紀事》:“谷不喜高仲武《間氣集》,而喜殷璠《河岳英靈集》,嘗有詩云云。”即此詩也。題曰《讀前集》者,前人詩集也。唐選唐詩,各有所見,《唐音癸簽》論之甚詳。

    偶書

    承時偷喜負明神,務實那能庇此身。

    不會蒼蒼主何事,忍饑多是力耕人。

    〔釋〕“承時”者與“務實”者不相同,首二句已明言之,第三句故作疑問語,使結句之意更有力。

    崔塗

    塗字禮山,江南人。光啓四年登進士第,詩一卷。

    感花

    綉軛香韉夜不歸,少年争惜最紅枝。

    東風一陣黄昏雨,又到繁華夢覺時。

    〔釋〕三四句諷意宛然,黄昏雨後夢覺之人亦不易得。

    韓偓

    偓字致堯,京兆萬年人。龍紀元年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累遷諫議大夫,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貶濮州司馬,再貶榮懿尉,徙鄧州司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審知而卒。有《翰林院集》一卷、《香奩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