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禀润各异者。经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等者。一云者佛身也。佛身为能雨。雨为所雨教法也。称其种性。所滋长也。而得生长者。最初闻教发心。熏得菩提心种子。名生也。多时修行。名长也。华果敷实者。敷字配上华。实字配上果。华敷喻闻教也。华敷见蕊。喻修行众行华开见蕊。必能结莲。教若开敷。必能行行涅槃。

    言以教对理等者。因解此经文说三乘五乘差别。便论乘藏有异。问教既是一般。如何唤作乘藏两差别耶。答疏云。以教对理等。教即一雨理。即真如理也。

    言或以教等后等者。以教对回心已后成就之根。只有一大乘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

    言所说理法唯一相故者。结前。以教对理。而忘其机。名一雨。

    言退性究竟并作佛故者。结前。以教对后。不定性成就之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也。

    言以教对根忘其理法者。名三乘。此上通结定不定性声闻缘觉也。

    言或教对初根未熟位者。不定性根。未回心前。名初根。而有所运。名为三乘。亦名三车。

    言随彼根宜初傍等者。结也。问何名初傍诱引法。答四十年前说小乘。名初引法。亦名傍引法。灵山会上说一乘。正直舍方便。亦名正引法。亦名后引法。牟云。若对定性根。说三乘法。总名正引法。若对不定根。说二乘法。名傍引法。说一乘名正引法(上明乘差别门下明藏差别也)。

    言若以教含行名为三藏者。即是三学。戒定慧也。以教诠戒行。名律藏。以教诠定行。名经藏。以教诠慧行。名论藏。

    言若以教含理等者。以教含生空理。对声闻机。名声闻藏。以教含二空理。对辨根者。名菩萨藏。问何不说独觉藏。答有二说。一独觉之中以教少故。以少从多。声闻中摄。或从声起闻。独觉亦得名声闻。问既总名声闻。何不先说独觉。独觉最利故。答以狭从宽。故摄入声闻也。独觉人少。声闻人多。以狭从宽。又独觉利根。声闻钝根。若唯说利根摄。钝不着。若说钝根兼利亦说。问草既有三。小草人天。何不名藏。答小草之教。无理可含。不与藏名。

    言阿阇世王者。证有三藏也。

    言今以教对理等者。问阿阇世经既有三藏。何故此经言一雨。答今此经以教对理。及后根定一。名为一云一雨也。

    言现有所对之机者。道理名理。或生空理有浅有深。对此明二乘异。

    言教对机理者。教对三根声闻等之道理。名声藏等。

    言将显理之教等者。结前教得乘。名所由也。上来辨藏差别了。

    言三乘种性等者。解经。虽一地所生同一真如地。增上得中说生。如草木各有自种子。事须得土地。地中方生叶茎。名增上得也。

    言依一佛教者。解经一雨所润。名依一佛教也。问前来说山川溪谷土地为能生。草木为所生。此间何故唯说真如名地。答前言山川溪谷虽别。无不离土地。法中胎卵湿化四生差别。无不离真如地。彼处性相双说。此间唯说举性地。所以疏言。依一真理。禀一味教。众生自家尽得生长。不同伏答不知[菛@又]草之有毒。甘草不知黄檗之不甜。声闻不知缘觉姓有胜劣。缘觉不知菩萨性有胜劣。

    言此解似疏等者。牟意云。将不自知及不知他解。此名有差别。云不自觉知。即似道理有疏缘。喻中说不解觉知义。然寻下合文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等文。彼合此不知方知。此解不错也。然取合中结文。不如取标文。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等。问且如四果圣人中十地菩萨。皆知自果。云何此言不自觉知。答除佛知已还。余圣不能知自知他。委细皆尽。故有颂云。如一孔雀身。而有多种色。此何业所感。离佛无能知。

    言下第三合述亦四者。初法述有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妄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等。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喻亦有四。一法王出世喻。经云。密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禀润各异喻。经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四不自觉知喻。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第三合文亦四。今经出世者。初法述一佛兴于世。经云。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等。次本喻云。密云弥布一句。今述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此上三句法也。下一句喻。如大云起。

    言第二合说教等者。前来法述中。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次喻述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合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言不但等者。体经音声上遍义。难作行相。事须依身说声也。不但身遍。声亦遍故。即百亿释迦同时出。名身亦遍。云既喻佛出世。遍覆故是同时。

    言第三合禀润各异者。法述中云。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合之。于大众中。而唱是言。至世尊。

    言一唱德号者。问何故世尊自夸德号。唱身中功德耶。答若佛独有。余佛无。即名自夸。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共有故。不是夸也。

    言此中四种等者。未度者令度苦谛。未解者令解集谛。未安者令安得道谛。未涅槃者乃至证灭谛。故云如次也。

    言已见名今现去皆今故者。料简三明也。即解经中。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今世即现在也。后世即未来也。问何故空言现在未来。不说过去耶。答过去事已见了。现在名今。今现见也。所以空言今世后世。后即是未来也。只将过去境。向今世中收。现在共过去境。皆是已见。又过去境与现在事相近。所以今世之中摄得过去现在。所以经文唯说今世后世。不别说过去也。

    言一切等者。一切知根本智。一切见后得智。

    言或初是者。即根本后得二智。名一切知。一切见者。五眼能见一切也。佛具五眼。菩萨有四。无佛眼。二乘有慧眼。无法眼。无种智故。

    言知开说者。一句标也。

    言知诸境等者。释也。真俗谛境开诸行者。是善行恶行。说诸果者。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或三乘果五乘果。又当经配知诸境。十二品一乘境开诸行。雨品为一乘行说诸果。五品为一乘果。亦如唯识三十颂。二十五颂境。四颂行。一颂果。

    言又知邪正等者。知邪定聚。开正定聚。说不定聚。大论云。知邪定聚。谓阐提也。开正定聚者。小乘初果已去。大乘初地已去。证理除惑。得决定故。说不定聚者。在地前十住第六正心住已前。名不定聚。第七不退住已后。为正定聚也。知三根者。上根中根下根。开三科者。五蕰十二处十八界。说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宝者。佛法僧。开三毒。贪嗔痴。说三德。断智恩。三界欲色无色。开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又识生死即知也。

    言又悟知诸道者。不过十业道。能略开者。十业道中说一二三业道也。能广说者。十业道总说也。

    言道有一种者。谓一乘道。道有二者。善趣恶趣为二。或世间出世间为二。道有三。谓三乘道。或三恶道。道有四。谓加行胜进无间解脱。道有五。谓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道有六。谓五道中并修罗。道有七。谓七识住。有八。谓八圣道。道有九。谓九无间九解脱。道有十。谓十业道。疏意从一至十。增数而配。故举初二及十。略去中间。言如理知也。

    经言汝等天人等者。此召集也。我有一乘微妙好法。汝等天人八部。总须听来。

    言他闻普至者。亦闻世尊唤。一时总到来。经言。尔时无数千万等也。

    言为利说二草者。则云。大草中草为二也。中草声闻独觉。

    言为钝根说小草者。无种姓人天乘。如来观知根性受道。说当根法。各称本情。所以欢喜。

    言生闻有二果等者。听经已后。得二种益。一现在得好果报。经言。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又死了生善处。经云。后生善处。以道受乐。经云。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名以道受乐。不同外道行邪恶因受乐非理受乐也。上世间果。二得出世间果。二乘人离烦恼障惑苦业三。渐得入道。并离所知障故。渐得入道。此第一解。不定性人根未熟。先得人天有漏果。后得无漏果。

    言如法以理等者。问如何名如法。何名非法。答牟云。如行三归五戒为因。及十善八戒为因。得人天等果。名如法顺理。若言行无因。自然梵天帝等。受人天乐。即名不以道得也。即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德不处也。问如何不以道而得乐耶。答如猒下忻上等。问彼地忻猒。何名不以道。答如人驰驱得事。纵多因力。后不离横。佛法修行用力虽少。得果长时。乃至展转性成。因此出世也。如行杀生祷祀祈福。名非法。纵暂得安。后必重受也。

    言或无种性等者。第二解。无种性人得初人天果。名现世安稳也。有种性人得后出世果也。

    言又菩萨道有二等者。第三解。俱是大乘性菩萨得。

    言一增道者。相云。增胜殊上之义。即自人天果。道者因也。施戒生故。名增上生道也。此在地前有漏闻熏也。

    言二决定者。十地无漏见道。修道。出有漏故。名胜智起。必能断烦恼。名决定也。初增上生道。名得前果。后决定胜道。是得后果也。

    言任力者。任福力取人天果。任智力取三乘果也。

    言此合前法禀润各异者。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等。今合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至生长。

    言不自觉知者。法述。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次喻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合文中广也。

    言一相者。无异相解一字。无相相解相字也。问何名无异相。答有为之法。皆彼生住异灭四相所迁。故名异也。生表此法本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又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十方诸佛同证此法。离十种相。名无异相也。无相相者。此解相字。上相字遮无。向下相字表有。有无相之相也。

    言无量义经等者。不生不灭。解无字也。无彼无此。解前相字也。一相无相。解上一字也。

    言一味者一无漏味。等者。简彼无漏有为。不名胜滋益。今取无为真理。是胜滋益味也。问何者名味。答真如与彼无漏智。为所缘。能牵生无漏智。说名为味。味者资益义。无漏名胜也(上解味)。

    言无体者。解上一字也。故名一味(上依无量义经也)。

    言谓解说惑业者。问何名解脱相。答二乘之人证生空理。断烦恼障。名解脱相也。菩萨之人。初地已去。证法空理。断所知障。此离苦集二谛解脱也。问何名离相。答离惑业相。离所知障各别之相。故名离相。不同无漏有为起尽故。起者生也。尽者灭也。简要问。解脱相与离相。俱是无为。二种何别。答烦恼断尽处显得。名解脱相。所知障无处显得理。名离相。二种别也。

    言寂灭体相者。问何名灭相。答疏言寂灭等。即是真如。经言。生灭灭已。寂灭之相也。

    言所说法体等者。解经中说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即是果中菩提涅槃智性相也。

    言又佛所说理者。重解一相一味道理也。

    言众生闻之亦等者。正解不自觉知义。经云。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根茎枝叶生长不同。成三草名。不自知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总知也。问众生根性所得功德。自家尚自不知。岂况知他人身中功德事。何故执唯有一无二无三耶。又闻众生既不知。如来知否。答释前之经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言有为类别者。解上种相也。

    言理本者。解上体性也。又心行作用为种相者。即见分也。心法体性即自证分。或种相是相分。体性是见分也。有云。准经众生体性种相。二俱不知。若配二分。即自证分缘见分。如所更事皆能忆知是种相。云何言众生不知。应非所知境。此约自不难。若望他人。灼然不知。若许。云何慈恩百法决云。一切皆所知所识所通达。皆世俗境故是所知。皆分别识所了别故是所识。皆胜义智所通达。故云通达。答义门谈彼法体。即是所知。由无始来二执俱颠倒分别故。不能知自他种相。即同唯识自应知倒智也。然疏前体亦非无理。众生身中所有三乘智因。四智本种。及清净法界。涅槃佛尽知也。故非无理。但前解约众生通无为法。后解通摄唯有为也。

    言此明别知者。疏意有四。一三慧所缘者。问何以如来能知。众生不知。答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起三慧所缘境。经云。念何事闻慧。思何事思慧。修何事修慧。三慧所缘。疏主以九门分别。出体。释名。所缘。废立。诸智相摄。诸行相摄。陀罗尼对明。地证不同。诸门分别。不可广解义门。今应略释。释名者。三是数名。慧是简义。带数释也。慧列不同。有其三种。一闻慧。闻谓能听。即是耳识能闻于声。成是生长圆满之义。慧能简择。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依士释。法菀依主也。思谓思惟观察。由思寻虑。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牟云邻近释。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之慧。亦邻近释。若直言闻慧等。即滥持业。无邻近等。若言所成。便无是过。所缘者。小乘俱舍二十二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句文境。未能舍文而观于义。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于义故。修所成慧。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婆沙学喻云。譬如有人。浮深駃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度。当知三慧如次亦尔。若依大乘深密第二瑜伽七十七等。彼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于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闻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双观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七地已前。通凡位说。若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一修慧上立三慧用。七地已前各别有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三慧行相者。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相国引中边说。一者闻所成慧。唯大乘由闻文义。忆持不忘。名闻慧行相。二者思所成慧。于彼文义。而生智解。名思慧行相。三者修所成慧。于定观察名义。而能修行。成就事业。名修慧行相。又十地论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如渴思冷水。如渴人逢水。且饮不能简择水之好恶。如慧缘教不能简择善恶也。三者。如饥思美食思慧。如吃饮食。在口中觉咸淡有资益。思慧于彼文义而能观察。深取所缘。三如病思良药修慧。如人有病服药即差。服药如断惑。惑尽如病差。四众蜂者。依彼三慧修行圣人如众蜂。得涅槃果如蜜也。三慧体者。经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相国此三自性。即是别境中慧。通现及种。思即遍行中思。修慧必于定也。于中闻慧唯取意识相应思惟。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第七识内缘第八。不缘教故。第八果位方有慧俱。果位无闻慧故。思慧唯意识俱慧。五识俱慧。行相浅故。非第七者。在无漏位。行相深故。佛无思慧。非第八故。修慧体通八识。俱有三界分别者。欲界无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无思。??心入定故。无色无闻慧。以无声教故。

    言四以何行得何果等者。解经以何法得何法。以何教行名以何法。何理果名得何法。得因得果二差别也。初声闻人依四谛教。观生空理。修七方便行。得声闻果。十二因缘三性教等。问何以将闻慧。解经中念。答唯疏主章中引大论十三云。云何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中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故此经中言念何事等也。

    言但说药草者。问佛四生九类总知。何以知三慧。答此但说药之草者。即知。故不说三恶趣众生也。虽是草不名药。既非是药。亦无三慧。但得知人天五乘之体相。是药草故。不说知余非药之草。恶趣种等故。此不说也。非实不知也。

    言地谓种子等者。疏云。有三般。一种子与现行为地。二心行相见分与熏习为地。三自证分与见分为地。故名种种诸地。此间地取有为种子名地。不同前佛教名一雨。一真法界名一地。于彼一地。其中有四生三乘。佛悉知之。众生不知。何言唯一无二也。

    言或是心行者。五乘众生种类中。八识之中等余心所。体性自性自证分也。种相见分也。

    言举第四喻等者。初法说。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后喻合前。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当唱合。经云。如彼卉木等。

    言此初也者。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云。如来知是一相等者。一相无异相故。不被四相所迁也。一味者。一无漏味之法也。所谓解脱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显得生空理。名解脱相。菩萨人证法空理。所知障尽处得理。名解脱相。离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得理。名离相。菩萨人所知障处得理。名离相。灭相者。涅槃寂灭名为灭相。生灭之灭为灭相。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

    言终归于空者。由佛识达真空之性。体即真如。非空不空。即是圆成实性。能证智即是一切种智。菩提涅槃拟将此为众生说。顿说不得不免。将护众生。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所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若不将护众生。即合初说大乘。后说小乘。

    言为生浅说等者。路意云。说三乘差别为因。今声闻等回心取大。契理断障得智。故便成种智也。

    言二障双等者。谓正体后得是能断。烦恼所知是所断。即所断二障既已双尽。能断二智亦复双圆。今显所断。显能断也。

    经云汝等迦叶甚为等者。问何故世尊劝他迦叶生信耶。答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故。劝生信也。

    言颂前第者。前法述有四。佛兴于世。长行云。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二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四不能自达。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以颂前后。略不颂中间两。段也。今一颂述佛兴于世也。

    经言破有法王者。说法身也。出现世间者。报身。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化身也。

    言能破一有等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定散不同。福业不动业。业虽不同。同是业感。业同故。故名业有。业即是有。故一有故也。不同无因自然等。

    言或二有等者。前世业名本有也。有是苦果身。生有后死有前。名本有。有云。中有者。死有后生有前。名中有。问何不取生有死有耶。答以彼二有唯一刹那。故不言也。

    言或破三有者。即是三界苦果身。名有也。

    言前时有者。相国等诸抄取本有。名前时。有当来生老死支。由今身造得。名前时有。只今此身亦由前生本有身上造得。据能起业。生死次第。本有为依。方能造业。本有为最初故。名前时有。生有虽初时少不取。路府取中有。即违大论文。取本有为正也。

    言或破七有者。五趣外更加业有中有。业能亲感中有。趣生胜故偏说。章敬云。或五趣是所趣。业有中有为能趣。能所合说。故成七有。烦恼疏远。故不取立之。

    言或破九有者。谓即九地也。

    言九有情居者。大小乘同。俱舍论偈。依七识住。添成九有情居。颂曰。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辨曰。一身异及想异者。欲界人中六欲天。有尊卑上下大小不同。身异。于中有苦乐想。不苦不乐想。名想异。是第一识住。二身异同一想者。初禅梵王为主。梵辅为次。梵众为卑。故有种种身异也。想一者。梵王计云。或能生诸梵。诸梵计云。我从梵王生。想一。是第二识住。三身一想异者。言身一者。二禅地中无尊卑上下。身形无别。名身一。言想异者。有喜舍想也。以二禅爱动踊忻猒不同。故名想异。是第三识住。四身一想一者。身一者。第三禅中无尊卑上下。故名身一。想一者。同一乐想。名想一。是第四识住。空识已上无身形。唯有一想。谓空处唯有一空想。识处唯有一识想也。无所有处唯有一无所有处想。兼下三无色。成七识住。对治计识为我。故劝住七识处也。取无想天及非想处。彼能坏识也。又非三恶趣众生识不乐住。故不立识住也。若九有情居者。七识住中。更加无想天及非想处为九。

    言或破二十五有等者。四洲四恶趣成八。四趣即三涂修罗也。梵王成九。六欲天帖成十五。无想十六。五净居成十七。四空处及四禅帖八。成二十五有也。问何故初禅别立梵王。答臣主异故。于梵辅梵众之内。别立梵王。问第四禅中何故别立无想五净居。答无想天唯外道居。五净居唯圣人居。故别立也。已前泛明一切破有。次下当经中破有。正是此经中破执乘。无别体也。

    言初句法等者。此四句经文。总三身三德。不得别配三德三身。但于化身上配即得。初句法身者。破生死有。显法身故。次句报身者。生长为出现。有为称世间。此有二解。一云。由自受用身。出三界生死。故名报身。三界生死即世间。二云。约他受用身利众生故。现于世间。名报身。二说俱得。下二句随众生欲等。配大小化身。

    言此明如来说者。长行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偈云。如来尊重等。述也。

    言斯要者。法华经也。四十年来不说。名久嘿也。不务速说。四十年前不说也。切云作默静也。亦口边作也。

    言专好缄嘿者。不同凡夫多唇饶舌也。

    言此重述者。长行云。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此偈有智若闻等。述也。四十年前恐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惑。则为永失。根未熟故。强为说。诽谤不信。千劫万劫堕在三途。名为永失也。

    言此颂第四不能等者。长行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今颂述云。是故迦叶等。是故迦叶随力为说者。约束之词。前云。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先权后实。说名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也。若执乘无别。名不正见。初方便后真实。名种种缘。由佛知众生根。随根说法。随力说。

    言文因前起者。因前无智疑惑文起。所以言是故。

    言初三颂合述初二喻者。合字应作蓄音呼也。

    言犹如大云等者。长行本喻中。初法王出世喻。蜜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颂述云。迦叶当知等三句。述初法王出世喻也。遍覆一切一句。述长行说教普滋喻。长行经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言云有七德者。解经慧云含润等。七德也。疏主添三加成十德。一慧云。云有二种。一干云。二含云云。法中论。天魔波旬变身作佛。不解说法。如干云无雨也。佛身如云说法。含润云也。喻上说因龙起雨。水因龙从。诸处江河中得水来。及成雨。法中论。自受用身如龙。化身所说法。还从自受用身上起来。先布云了。待众生作务了。然后下雨。佛身亦尔。

    言应器熟等者。成佛了三七日思惟。含法不说。即是含雨未施之状。

    言电光晃曜等者。问此间叹云德。何故说电光雷声。答依云有故。总名云德。

    言为作导明者。电。切云。阴阳激曜也。夜后月黑人行。电光能引导明也。如来于智身中。而现身光。导引明故。喻佛智光导众生。生死黑暗。目因之见种种色。

    言惊觉群生者。迅雷风烈。君子必反。蛰虫闻雷启户。凡是含识遇佛修行。虫开户则生长方成。人修行而解脱必得也。疏外解也。如来说法音声。根门方所。雷声喻佛美妙音甚深如云。

    言魔恐怖者。佛出世间。化他眷属尽。故恐怖也。航者。胡郎反。船也。取?阴义也。

    言日光掩者。前来慧日大圣尊。喻佛。此间将日况烦恼也。如来出世掩蔽烦恼之日光。令众生心地上得清凉故。

    言六地上清凉者。则云。引摄大乘云。有余涅槃名清。无余涅槃名凉。问下云干地喻无性人。既尔。岂无性人亦得涅槃。答地义虽同。俱在生死。有性无性干湿不同。故说涅槃有得不得也。意言虽同真性如地皆同。干湿二殊。有性无性。不可干不名地也。今取湿地。何所相违。

    言七叆叇垂布等者。喻上说云色叆叇。?地而来。名垂布。承揽者。手揽得之不盈手。放之不离掌。可以身承。可以手揽。章惊。承者如道谛可修。揽者如灭谛可证。若望实可承可揽即不得。法身上不可身得。不可心得。智证法身理。无有少法可得。故有似得之状。如来慈悲起化身。?阴众生。众生者着之。如似求得之状。其实欲得作佛。事须三大劫修行也。叆叇有三义。一昧暗义。二云兴盛貌。三云?日义。荟者(于会反)亦乌对反。王宫现八相成道。叆叇云也。

    言非正得者。意云非如身手执取故。言非正得故。下云以智证故。以上言当得作佛。作佛即是得于菩萨。故此通也。

    言一次前文等者。喻上说云则起于世间。喻佛慈悲云雾荫一切。二云则龙能现起。化身还从报身所起。三雨能滋润萌牙。喻如来说法利益一切故。

    言此即初也者。一偈雨功能也。长行述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云云)。次喻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颂述其雨普等四方俱下。喻上说雨遍四方。总下率土充洽。法中论。法界内四生。总是如来所化。雨即有草木处即下。更无两般。

    言涅槃经等者。经云。如来说法平等而说。不观众生根性。无有菩萨多说。声闻少说。梁武帝交云法师祈雨讲经。至其雨普等。便是言不观种性字。合是姓氏之姓。非种性字也。不简种姓。贵贱皆说也。流澍无量率土充洽。皆雨功能也。问佛如何遍卵湿生法。答人中有胎卵湿化也。

    言此明所滋长体者。长行喻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至诸树大小。随上中下。横滋竖长体也。今二颂半。述初一偈总喻三草二木。所以疏科作总也。次下一偈半别滋种性。此二偈半经文中。药草品配声闻缘觉菩萨大草也。小草无种性人。配干地普洽。但言干地。不言草也。由此百谷苗稼甘??蒲桃。缘经文不等小草。疏又只言喻中大二草。所以诸抄分配不同。

    言百谷者。续也。种子生长。渐渐多。一颗去三年。成一百石。名续也。章敬云。出说文。传种不绝义也。杨泉者。人姓名也。造物理论。百谷名物。理者道理也。

    言三谷各二十等者。一黍稷。二粳糯。三??豆。各二十。计成六十。四蔬五果子。事须取果子。共四十。成百谷也。

    言诗曰播厥百谷者。证前百谷也。诗即毛诗。厥由其也。播由种也。布也。

    言周易云等者。丽者附着之义。各得所著之宜。

    言百谷甘??等者。有云。一将百谷配大乘。菩萨所知博达广多故。况谷多也。二甘??独立。况缘觉。三蒲桃依架。况声闻依佛而住。二云。百谷配声闻。声闻种性多。故百谷也。二甘??最少。况缘觉。世间中有缘觉性人最少也。三者蒲桃。况菩萨。大乘引蔓傍滋。荫四生故。前解违疏。后顺疏文。疏文云。中大二草先说中。后说大。明知百谷不配大乘也。此上三般况中草大草。中草摄二乘。

    言张骞西域等者。出博物志也。

    言蒲桃有白黑黄者。合言白黄黑。八地已上名白。七地已前名黄。地前名黑。出广雅文。

    言无种性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一种禀雨。草木不生。名干地。天雨虽普。其如枯木。干地纵得沾草洒木不生。法中论。无种性人虽禀正教。不生无漏智牙。喻如干地也。问前来小草况人天。亦是是药草有生长义。此间何故不说小草。答前来约出世种一处说。故收小草。今此唯约出世种说也。其小草配干地也。不能生出世种子也。

    言此依别义等者。简要云。前后将小草皆喻人天。今此将干地。乃喻人天之类。故名别义。以配于喻。有云。唯约有种性。不取无种性。故名别义。有性之类。因此雨故。而能滋茂无漏慧牙。无性不然。所以除也。

    言苗稼者。喻声闻因果别也。苗即况因。稼即况果也。

    言又在野者。第二解也。但总喻声闻。不分因果。此中含定性声闻。此中解有种性。与诸抄别。但有三乘圣性。总名有种性也。

    言初二颂禀润等者。此三行颂都述。向前长行。一雨所滋。禀润各异。并横滋竖长也。且初二颂禀润生长者。经言。其云所出等四句经文。总解草与木横滋竖长各异。次经云。一切诸树等四句经文。至生长者。所以牒解云。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竖长木。上长行两师释。不同第一师。八地已上名大木。初地至七地名小木。合分三品。五地已前名下。六七八地名中。九十二地为上。第二师地前为小木。初地已上名大木。大木少木各分三品。且小木三品者。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大木三品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八九十地超过世间二乘道故。

    言称其大少等者。大小二木。曲有三品故。根茎枝叶义。言曲者。如言曲分为三。大小木早是一重。更名有三。故名为曲。有本云。并亦通无失也。

    言如前者。如前长行中解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也。

    言此等各有等者。解禀润体泽也。经言。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三草根茎枝叶向上。皆有华果。

    经言一雨所及皆得鲜泽者。光色鲜泽。通草木上有也。问此等之言。目于何法。答目彼根茎枝叶。若尔。根茎等上。一一法上。云何得具华之与果。答前长行中。以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今言各有者。意云此教等上教行是华。理果为果。故言各有。以前配根茎中。第一解配教等四。第二解依胜劣。以果行理教。如次配故。今言各者。即此二解中各也。今谓上言草木藂林。即摄三草。此三草各有华果。华即教行。果即理果。非是将华等。历根茎枝叶上。一一有之(牟解)。

    言第四不自觉知等者。长行法述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长行喻述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一偈述。如其体性等者。所润是一。教也。而各滋茂。根也。如何唤能润之教。作所润耶。答所望不同。若约能滋说。教为能滋。根为所滋。若约众生。根为能禀受。教为所禀受。教却名所润也。只如待说何因。若将因对说。因为能取。果所取。若将因望自身说。因却是所也。

    言三乘众生等者。解而滋茂。不自觉知也。

    言智有异故。名出差别之所以也。

    言第三段有三十六颂半等者。唯合长行中前三喻。不合第四不自觉知喻也。

    言初二颂颂初二合者。述长行法王出世喻。说教普滋喻。长行喻云。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长行合云。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合法王出世喻也。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合说教普滋喻。今偈云。佛亦如是。出现于世。此两句法也。譬如大云。此一句喻也。此上三句述法王出世。合也普覆一切已上五句经。说教普滋。合也。

    言第二段三十四行颂半述禀润等者。长行喻文有二。初一雨所滋。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已上标从小根小茎下。横滋竖长。后禀润各异一云所雨。称其种性下。是长行合又有二。初法后喻。法中有四段文。初自标召集。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下。名自标唱。从汝等天人阿修罗下。召他集。第二段他闻普至。尔时无数千万亿众生来至佛所下。第三段佛应导利。如来于时观是众生下。第四段生闻获益。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下。今颂中唯述长行喻中三段文。不述第二他闻普至也。

    言初三颂半标者。长行有三。初唱德号。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如来(云云)。次唱利用。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后唱知见。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下。今三行半颂。唯述德号利用。不述唱三明知见。今且一颂半标德号。经言。大圣世尊至之尊。目标德号。次二颂唱利用。经云出于世间至涅槃乐。

    言佛应导利有五者。初二颂佛说胜法。长行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至快得善利。今颂中有九行偈。今当第一段二颂。佛说胜法。经云。我为世尊无能及至涅槃。

    言正法味等者。中方土其味甘故。故言味甘。法中损害名苦。利益名甘。如言甘雨。今谓露者。即甘美之雾也。

    言为大乘因者。经言。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即小乘也。常为大乘等者。即小乘与大乘为因也。

    言平等说法者。二颂半平等说法。经言。我观一切。普皆平等。疏解云。物我亡故。经云。无有彼此爱憎之心。疏解云。爱憎断故。无有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与他人说小乘也。

    言亦无限碍者。若说法不平等。便有限碍也。

    言即前亦云若人信等者。即方便品显胜德也。意言信佛者初发心。归佛者后修行。如来不为欺凌轻贱。而不授大。纯化以小。亦不诳逗初许与大。后不与之。所以者何。以佛亦贪惜大乘。诳而不与。亦无嫉妒。畏彼证大而欺罔之。以无贪嫉等故。内离诸恶。故同彼也。

    言专为利益者。经云。常演说法一颂半。

    言利乐时故者。意言利乐之时。不可说卧也。如佛一时患背痛。敕阿难。为比丘说七觉支。至精进觉支。佛便起坐。故不卧说法也。经言。去即入涅槃也。来即入生死来。坐即四十年来说大乘。立即待机熟也。

    言但观善根等者。路问既有邪见毁戒。如何得有善根而为说法。此亦不然。如舍利弗云我本着邪见等。何妨有善根成熟时。即为说法也。

    言生闻获益等者。长行合中云。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以道受乐。

    言初一颂总标者。经云。一切众生。一颂等是。此述前长行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此颂云。随力所受。住于诸地。前云。既闻法已。此颂云。闻我法者。

    言住于诸地者。路云。十地不同。总有五种。谓三乘共行十地。声闻十地。缘觉十地。菩萨十地。如来十地。今是三乘共行十地。地生长圣智。名地。又圣人阶级住处。名地。又能为依止生长之义。名地也。

    言谓三乘十地等者。干慧地未有定水沃润。名干。以能观察。名慧。牟云。在资粮位。唯闻慧故。二种性地。习成转胜。种性益增。名种性地。在加行位。此位尊高。如大贵族。名种姓地也。三第八地者。阿罗汉果。阿罗汉向。乃至初果向。从胜向劣。初果向为第八地也。亦有云八人地。文虽不同。义无别也。四具见地。初果无漏智名见。问何名具见。答具足成就十六念心。名具见地。此在预流果。第五薄地。欲界修惑九品。已断六品。有余三品。烦恼轻薄。故名薄地。此在一来果。第六离欲地。修惑九品断尽。已超欲界。名离欲地。在不还果。第七已办地。声闻果满。所作究竟。第八独觉地。不待于师。自观缘起。而能悟道。第九菩萨地。始从欢喜。终尽等觉。第十如来地。一切种智。十力四无畏。众德毕备。名如来地。

    言既下别说等者。问三乘各有十地。何故此间说三乘共行十地耶。答既同下别说三草故。于初偈总说三乘教。拟解别先须说总。故总中说三乘共行十地也。

    言或凡夫地者。解经住于诸地也。此中含得有种性凡夫及无种性凡夫。缘此一行经文。总说三草种性。后唱别说之中。只说中草得圣已去。不说着见道已前有学凡夫。所以疏中含得有种性凡夫。二乘有学地。通凡有学圣有学地。即阿罗汉也。前言凡夫地。据生人天之凡夫。不言三涂也。经言。闻我法者等。不尔。三恶纵不闻法。自得住故。人天藉闻法也。作第二解也。

    言或此所说等者。即是小乘人天无种性。二乘性声闻缘觉。大乘性即菩萨。各各种性。望自修行。总名地也(上一行总标了下别显)。

    言一颂小草等者。经言。或处人天转轮等。四颂等者是。

    言无种性人等者。问岂无种性人不作三涂身耶。答此说人天身少草。禀雨生长者。说三涂身。是草非药。虽有生长。不禀正教雨。故不说。问岂一切释梵之王。皆是无种性耶。答于中亦有有种性人。作释梵轮王者。今说无种性人极头。是释梵轮王果。约极处说。问争知无种性人不定作人天身耶。答经自云或处。或字者不定义。

    言善戒经等者。问何知无种性人极头得人天果。受人天乐。名小草耶。答疏言善戒经等。

    言或七方便等者。疏主此中说小草。有两意。初取人天无种性人为小草。次第二解。取小草。七方便人亦名小草。此是何意。小乘七方便人有大乘种性。何故共无种性人一处收耶。答缘经文唯说无学。不说圣有学及七方便人。经云。声闻缘觉是中药草。准道理商量。圣有学向中草中收也。经虽不说。道理可通也。经文云。知无漏法。有学分知也。无学全知也。其七方便人有种性者。凡异圣故。不合向中草中收。所以经言。或处人至是小药草。七方便人天身故。向少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人至是小草。七方便人既是人天身。故向小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中含得有种性者。亦名小草。若不尔者。便无所属。疏主且据未得圣位一边而说。寄在小草中收。未是尽理。

    言即胜鬘所荷(至)涅槃三种病人。皆证无种性人。名小草也。非证前七方便也。又亦无圣教判。人天为小草。两解并是疏主自义。理出多途。亦何爽理。

    言此明二木等者。长行喻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长行合云。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今颂中三颂。颂初一颂半经文小木。经云。又诸佛子专心佛道。至是名小树。后一颂半经文大木。经云。安住神通至名为大树。

    言地前为小木等者。问若准第二师义。地前名小木。如何名决定无疑。未入见道。未断疑故。答约伏不起。名无疑。不是断也。渐悟菩萨闻道声闻作佛。疑心便息。二乘疑自不疑他。顿悟菩萨疑他不疑自。即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伏疑决定。知作佛故。

    言证不退者。即通取十地。非八地也。故言非行不退。意者不必八地也。

    言义准二乘等者。因证中草有两重。初论圣有学。后论凡有学。且圣有学即是初二三果。将十地菩萨义。准十地菩萨。是有学。尚得向大草中收。初二三果是有学。何妨亦向中草收。

    言三种意生等者。问若据道理论。初二三果合向中草中收。何故胜鬘楞伽经但说阿罗汉辟支佛意生身。不说前三果也。答三意生等。答意彼胜鬘楞伽经言无学回心受变易。据决定者说。缘无学回心已后。留身久住不得。事须受变易。变易则决定。有学回心已后。或迟或速。一生或二生受变易不决定。彼经所以不说。又此法华经中无学胜。有学劣。此经举胜为中草劣者不说。故此不论也(上解圣有学名中草)。

    言未入圣位者。会凡有学。即七方便人。及无种性。可名小草。然后将地前菩萨例成。七方便人却向中草摄此义为正。唯此七方便义。若不是中草收。地前菩萨应不名大草。地前菩萨未入圣位。是大草收。准此七方便人未入圣位。何妨中草摄。

    言故前解为善者。指长行中草三品。见道已前下圣有学名中。无学名上。

    言或七地前等者。第二解二木也。却是长行第一师义也。

    言此言不退等者。缘此处经文。安住神通。转不退轮。两师所以配位不定。今此第一师取八地已前行不退。简余不退也。

    言一切菩萨名为等者。总陈大草也。问何故取菩萨为大草。不取二乘。答以此验知。依智度论云。譬如雷震小鸟等。意言小鸟惊。如二乘闻说大乘三大劫长时修行。故惊怖也。孔雀舞蹈。如菩萨闻说大乘法三劫长修。不生惊怖。下云。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正同于此也。

    言因释二木等者。标也。因释二木分位。因便会释诸经论中。说得菩萨种不一准。此余文。与前义并不相当。因释二木不退分位。诸师各各取义不定。诸经论中取义不定。疏主总引菩萨不定。证此中解不退亦不定。此上标也。

    言大般若等者。引证中五教不同。大般若明五菩提。前四菩提当此大小二木。一发心菩提。初发心位。十信已前。发心求趣。二伏心菩提。资粮加行二位。三明心菩提。初地至六地。四出到菩提。七八九十地出过有相。凡夫二乘到向佛果故。五无上菩提。即佛果位。

    言金刚般若者。是此二木所证。理果无相。菩提智证理时。虽得菩提无相离十种相。名实无少法得菩提也。

    言复有教言等者。佛顶经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当此大小二木。

    言引经下言者。证此大小二木。或证大木。

    言亦有说言等者。五依瑜伽论解。分二。初标。亦有说言下。是二出彼文。瑜伽说劫有二种者。依日月岁数。正与法华论同。

    言故依者。曾释。不会大般若五种菩提。唯会余四教文。依此义者。依此超少劫。不超大劫义。

    言若据无为等者。会金刚般若无相菩提。无有少法得菩提。

    言初地菩提发心者。会伽耶山顶经。章敬云。彼经前解后解分成两义。初据证发心。得明心菩提。此经同后解。种性发心菩提。与此经别也。且证发心者。伽耶山顶经。净光天子问。有几发心。答言有四。一证发心。谓初地。二行发心。谓六地。三不退发心。八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

    言初地菩提发心便证。约无漏智生现行证理。名发心。即是初发心性心也。

    言与此经同者。会法华经。同此经一生八生得。初地菩萨。名证发心。将佛顶经中证发心。同此经证发心也。

    言或此经中等者。与佛顶经后义不同。

    言其初发心等者。会佛顶中后义。即是种性发心也。问既是种性发心。何名菩提。因故亦名菩提也。

    言三大劫等者。会瑜伽论三大劫也。

    言若更异思者。端坐成佛。更不肯修行。名异思也。

    言法喻合说禀润者。合字。盖音呼。

    言如海一滴等者。已说者少如海一渧。未说如大海水。已说者如甲上土。未说者如大地土。如手叶等。

    经言诸佛之法一颂者。若依初科。路云。总颂三乘无失。即无种性人。得人天身。名得果满足。有种性人各得自乘果。名得果满足。第二遍科。即是别颂小草。无种性人得人天果。名得果满足。经云。令诸世间普得具足。唯人天果也。

    言因人天生等者。意道二乘果。事须依他人天身上求。得离人天。身无别中草果。牟云。即须前解。七方便人名小草也。故知三草并有性也。

    经言智慧坚固等。在地前即同。论说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分等。故知小木不违地前。

    经言润于人华等者。三乘之人。未入圣前。皆是人天身。无别三乘人也。人天身是因。三乘是果。华者因义。故名人华也。

    言此第二段颂前结等者。长行有二。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言。如来知是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等。后赞印迦叶能解深义。经言。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

    言我同诸佛等者。汝等既能生信。故名希有。

    ○授记品

    言鹙子上根等者。鹙子闻法说法领法。述第四段中与授记中根四人。闻喻说喻领喻。述今为授记。故此品来。问鹙子上根。闻佛法说法领法述。佛还以法授记。中根四人闻佛喻说喻领喻述。而不喻授记耶。答章敬云。十二分教授记之中。定无譬喻。譬喻之中定无授记。故授记中不说喻授记也。牟云。又令生决定心中。事要分明。不可于中一一举喻。若论法说喻说不同。不合等与佛记。亦为悟解是一。所以总与授记。又为令生解故。以喻词授记易明。故不以喻也。

    言三种无烦恼人等。论文颠倒。初言无烦恼人有三种染慢。牟云。此即所知障中染慢也。一信种种乘异。执声闻等乘与如来异。二信生死涅槃异人。三信彼此身异。执释迦与分身佛异。为对治此三种染。说三平等。然佛于多宝品中说多宝如来。久已灭度。还复现身。以济众生。显生死涅槃是一。即下经言。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下疏主解。涌出表佛已出生死也。住空表处世以济众生。生死涅槃二无异故。二破执自身他身异故。说身平等者。宝塔品中。论自据。言略者。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收。一切佛法身故。下疏释言。何故唯一多宝为论。非多佛耶。答即是一身摄。一切身平等故。三信种种乘异。所以疏言。初说乘平等。故与授记者。执声闻乘与如来乘有异。故与授记故。显乘平等。

    言上来佛说等者。起执处所也。指药草喻中破顿悟菩萨病也。傍边有声闻无学执。乘定异也。由四十年前执乘有别。故说一乘。无二无三。初周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乘法。第二周三子同上牛车。穷子领长者家财。便有一类顿悟菩萨乘。同病生故。说药草喻品以破之。顿悟菩萨定知乘有差别。便有无学见。前品说乘体有异。故有异病生。执种种乘异故。此品与授记。以破之。

    言显乘平等者。潞府问既授记了。莫乘同病却生否。答无学之人已知乘有权实乘同病。法尔不起。又云。正为四大声闻授记。傍破灵山会一类见道前声闻凡夫执乘定异者。故说授记品。

    言一体性是有者。简遍计性。无体法不可说。今取有体法。即依地圆成性也。

    言二胜有当果者。简无记性者不可说。今取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可记也。

    言三胜人等者。胜人谓佛菩萨。胜理者谓深密之义。大因者即六度万行。大果者即无上菩提记成佛之事也。

    言如十四不可记者。问何名十四不可记。答大般若经有十四不可记事。一世间为常耶。二为无常耶。三亦常亦无常耶。四非常非无常耶。第二重四句。一世间有边耶。二无边耶。三亦有边亦无边。四非有边非无边。第三重四句。一如来灭后是有耶。二云无耶。三亦有耶亦无耶。四非有耶非无耶。第十三句。命与身一为一。问第十四命与身异一句。通前十四句。有外道等。于此十四事中有所问。论佛皆不记者答也。问何故不记。答彼外道等意问。于我假言。世间及与命等故。

    言理事本无者。理无者道理也。事无者体事。道理体事都无也。

    言华严等者。此间无明有因无因。是无记佛。不为答也。牟云。合言无体。无体不可记。故云无记。

    言有一比丘等者。即是问有因无因义也。

    言无明自起等者。疏主释比丘。问显前有始无始义。意言不从他起。即是无始义。

    言更从他起等者。意言无明由我。而作我是本故。名为有始。即是有因。意问无明支乃至向后诸支有因无因。佛种种呵。乃至不须问箭之所以问。佛何故不答。只可不答。答亦无益。问十二因缘是有体法。佛何故不记。答若是佛所说十二因缘。是有体可记。彼比丘本在外道之中。计十二因缘。是神我造作神我。举体是无。唯遍计性。非缘生法。故不可记。佛种种呵责。非缘生体无也。

    言胜有当果者。善不善法能招当果可记。其无记性。不招当果。故不记也。

    言胜人等者。如记弥勒当成佛事等。如记须达当得生天等。如除官宰相节度御史大夫京河尹等。除即人知。如可记。若一薄一尉。谁人得知。不可记。

    言非前二全者。非二全。即是有体者可记。胜有当果可记。此上二记。皆不取也。

    言后一少分者。第三之中。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此经中授记唯取大因大果。不取胜人胜理故。名除后少分。摄云。今经授记望三记中前之二种。全不相摄。摄第三中大因大果之一分也。简余胜人胜理也。问记成佛事亦是有体。有胜当果。何非前二。答前二滥余。故此不摄。摄问云。当成于佛。岂非殊胜有果体。非何故不摄前之二种。又成佛既是胜理。复何不摄第三全分。答意云。前二及后少分。并不望佛故。故不相摄。望义各别。不可便齐。即所问之法有体义者。名有体义。虽望有体望因能有当来胜果。名胜有当果。此非望因说彼弟子名胜人。深密义名胜理。并非望佛。故此不摄。

    又此授记差别。总标差别也。

    言或说一种等者。论开合。或总合为一。乃至开为二三四五六也。或记一种。谓十二分教中记别经也。记别有三相。一记弟子。谢往死生。二解。二深密义。三及授记当果。即第三大因大果。简余弟子生死及深密义三记。故言一种也。

    言或说二种等者。问佛语不虚。出言成诚。岂有轻重而记。成佛有近有远。将非如来成于虚妄耶。答法藉当根。药须投病。为人轻贱。心不专精。成佛实迟。故与迟记。若言难得企慕。必深精进修行成佛故。速故便为记。应根与记。故不虚也。

    言猒恶生等者。据实。登地已上更无迟病也。

    言又有二种者。汝当作佛名总。有名号等各别。即如此经中如来自记。五种中通行记。名总。余四为别也。即同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名总也。

    言一自知他不知者。路云。如来有时为一人授记。不对众。唯自知他不知。自知名自利也。他不知者。名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即是身不在会。令迦叶传记等。是也。传记名他知也。身不在会者。名自不知也。即以身不在会。得授记者。亦名他利也。三白他俱知。即舍利四大声闻也。自他俱知。亦名自他。俱利如见鹙子授记。余人作念。大智舍利弗等即是双利也。

    言又有四种等者。牟云。指鹙子得记处。彼以六门分别授记。第四授记差别。初引首楞严经。佛告坚意菩萨。授记凡有四种。一有未发心而与授记。二有适发心而与授记。三有密授记。四得无生法忍现在前而与授记。

    言并如前等者。或说五种。即是此经六种中。除菩萨授记。佛自记有五种也。或说六种。彼引瑜伽四十六说。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与记。何等为六。一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三现在前位。四不现在前位。五有定时限。六无为定时限。是名六种。若唯五种。指佛自记。复六种者。加常不轻记也。故言并也。

    言授者。承右反付也。

    言与验者。其因即因记。记识当果。即果记也。

    经言尔时世尊说是偈已等者。此结集家虽指前品偈。今谓偏取末后两偈。以疏主前来科。为授记之渐也。问授记鹙子但告一人。授迦叶等记。何故通大众耶。答上根唯一人。故但告鹙子。中根数多。故通告大众。又欲开鹙子化物之路。表鹙子在前成佛化人利他。所以别告。欲广发时众。述佛之心。故通告大众。问长行言大众偈中言告诸比丘者何。答当品之中长行傍正兼说。故告大众。偈中唯四。约正为故。告诸比丘也。声闻皆比丘相故。

    言外遇良缘者。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内修妙行者。恭敬尊重赞叹。

    言然观上下授记之人者。疏有三重。初泛叙四句。通一切声闻。次正属四人。后释余二妨。且泛叙四句者。一在小无胜劣。在小同是下根。在大即有之。前后分之在前成佛胜。在后成佛劣也。前后成佛。转次授记。如下经言。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即有胜劣。

    言同时成佛等者。第二句在大无胜劣。如经言。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在小有胜劣者。如学与无学也。在大无胜劣。同时成佛。是也。

    言三小劣而大胜者。阿难是有学。名小劣。在前成佛。名大胜。

    言小胜而大劣者。罗睺罗身是无学。名小胜也。在阿难后成佛。却与阿难为长子。在大劣也。此中四句更加两句。义方周足。一小胜大亦胜。如鹙子。小乘中上根名小胜也。最先成佛。大亦胜。又小劣大亦劣。两类尼众。小亦劣是下根故。最后成佛。大亦劣。

    言今此四人等者。问如何四人不约根性利钝耶。答疏言。此四人不依根性辨位次者。则全供养佛。多少齐等。则应一时成佛。既供养佛多少不等。成佛前后亦别。不约根性也。又在小。同是中根。同无学故。无胜劣也。在大。则有胜有劣未成佛。前有供养佛多者。反显长时成佛。在后名劣。未成佛前。有供佛少者。反显时节不多。成佛在前故胜。供养佛既已不同。明知成佛亦有后。故在小无胜劣。在大有胜劣也。

    言涅槃经说等者。问涅槃经说四依菩萨。始络供养二十六河沙佛。始得成佛。今依供佛。何太少耶。答意乐不同长时修行者。且说一地一位供佛多少乐时。长修行者。即说二十六河沙供养佛也。退心之人非乐广行。如人曾听后不乐听等(云云)。问今法华经说四大声闻回心劫数迟速多少不定。何故涅槃经声闻回心八六四二万等劫定耶。答彼涅槃经约根性胜劣齐等者。说之不妨。极精进者。不满二万劫至十信位。不妨根钝懈怠修行过二万者。劫数不定者。此经不约根性齐等者。利钝胜劣。相和论故。劫数供养佛多少。亦不定也。

    言今以根行利钝等者。四句即是前来在小无胜劣。在大即有之是也。

    言此记自体等者。问何名光明。答因自睹豪光名光。内发智慧名明。故号光明。二者。听法义为因。当成佛果。感身莹金色光。是果故名光明。三者况久修因。一无量生前曾施金珠。二常感身光明。此二事俱在因中。从因为名。故名光明。莹(鸣定反)。

    言此有三等者。一国名者。章敬云。照物施行日光。以光为故。名光德。二劫名者。以大乘之化。庄严万品。故劫名大庄严。

    言准前鹙子知因者。意道同鹙子授记中说。修因所感土相也。彼处有十。一一说因也。

    言皆护佛法等者。摄云。净土之中。理无应事。示现故有。如节度。有土番军。以为侍从。岂彼更有异心。净土现魔。以为眷属。故护佛。又如贼顺还得贼名。魔若归心。亦得魔称。

    言果记中有四。长行有七。不颂前国名及劫名及无魔事也。

    言既怯者。怯威严貌。问习种俱尽影鸽无怖。一何圣者犹惧威严。答如来大悲诚不威物。声闻小智妄起惧心。今举妄情。故言悚栗。

    经云大雄猛世尊等者。欲得如来授记。先赞叹世尊也。而赐佛音声者。即是闻前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经云若知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