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何今言于菩萨法等。答菩萨之行。略有二门。一降伏行。二二利。降伏有二。一降伏声闻。谓三十七品。二降伏外道。谓六神通。二利行中有二。一自利行。净佛国土。二利他行。谓成熟有情行。故今据降伏二乘回心向大。故三十七分名菩萨法。亦无有失也。

    言一四念住等者。二别陈名。敬谓此四种自受心法。一观身不净。除净倒。二观受是苦。除乐倒。三观心无常。除常倒。四观法无我。除我倒。观身不净除净倒。知苦谛。观受是苦除乐倒。断集谛。观心无常。除常倒。证灭谛。观法无我。除我倒。修道谛。章敬云。观身不净立身念住。观受是苦立受念住。观心无常立心念住。观法无我立法念住。身受心法是所住四境。念慧两法为能住。住心于此四处之中。名四念住也。问既言念住。何故疏言以慧为体。答身受心法是所观境。慧之一种。是能观智。即慧与念俱起。同缘于境。念先忆持。令其不忘。慧随于境。简释是非。以慧简择力胜故。故慧为许此念邻近于慧。名为念住也。身受心法者。积集名身。领纳名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四种别也。

    言二四正断者。如外道者。如外道等亦有修断之事。倒故非正。名为错学乱行不正。然正能慧。是智功能。由精进能助。从助而说。故名精进。于此四中。旧云四正勤。新云四正断。若言正勤约体。若云正断约用也。对法论说。初二缘已生未生所对治法为境。后二缘已生未生能对治法为境。简要云。一已生恶法。修律仪断。行道礼念佛。三业精进。总名律仪。为断已生恶法。修能断律仪。律仪即断。持业释。如断蛇头也。未生恶法。于修断断。恶法未生。更修能断道。遮令不起。向上断字。是未恶法上。是能断之法。如没提塘。下是所断恶法。能断故名断断。问精进能断恶。可许说为断。懈怠是恶法。如何亦名断。答精进能断恶。故说名断。懈怠恶能断。善故亦名断也。能所合说。故名断断。三未生善法修习断。善法未生。事须修习令生。由精进心生起善法。名修习。精进心为能修习。善法为所修习如钻火等。精进心。如次火钻。生得善法。如火生也。修习正喻钻火。四已生善法。修防护断。由精进心。增长善法。令恶不起。名为防护。如数溉灌等。问恶法是懈怠。可许说为断。善法既已生。如何说名断。答恶法是懈怠。善法是精进。断恶亦名断。

    言三四神足者。二解。一云。神谓神通。足者定也因也。四禅定为因。感得神通为果。禅定有四。名四神足也。二云。欲勤心观为因。禅定为果。禅定为因。神通为果。神足有四。名四神足。一者欲。对法云。谓由殷重猛利。乐欲为因。方能得定。二者勤。谓常勤精进。无时暂息。方能得定故。三者心。定能持心。心自于定。故得心名。即等持为体。问若尔因果何别。答四神足中。心是前前世所修劣定。令彼种子功能增长。今住得彼胜定。皆因前世劣定为因也。四观者。谓由闻他教法。内自简择。生得闻思。一慧故名观。观即慧也。问神足是一。如何言四。答因有四。故名四也。此即从果名神。从因名四。当体名足。

    言四五根者。生长善故。说名为根。信者。于三宝四谛。生忍可故。进者。于诸善法。勇猛造修故。念者。于境善恶。印持不忘故。定者。于诸所缘。专心一境故。慧者。简择是非。可取舍故。信等即根。皆持业释。金云。小乘五根在忍位。修五力。在世第一位修。若大乘宗于??顶二位。建立五根。忍世第一修五力也。问根力何别。答与前五根。体是一。所望别故。生长善法。名根。不可屈伏。名力。种树令生根。令枝叶渐长。名力。

    言六七觉支等者。择法得失故。精进者勤修善事故。喜者意中适悦故。念者明记不忘故。定者专注所缘故。舍者远离沉掉故。轻安者调畅身心故。择法至轻安。皆持业也。章敬云。觉者慧也。支者分义。此有二种。一觉即支。所谓择法。二觉之支。即是余支。

    言三是别境者。择法觉支念定也。择法是慧。慧能简择为义。在有漏位名慧。在无漏位名智。

    言三是善数者。谓勤舍轻安。

    言一是遍行者。谓喜其实遍行中无。喜但有受。是喜受故。若小乘别修行相在修道。大乘七觉支别修行相在见道。以七支中喜觉支。顺菩萨心。欢喜地故。问入见道皆有七觉支否。答糅云。若二乘人依未至定。初二禅根本定入见道。说有喜觉支。若声闻超越者。及麟喻及菩萨。皆依第四禅入见。即无喜觉支。唯有六觉支也。论中但言入见而有七觉支。不言入见道要具七觉支。故有六觉支。亦无有失也。

    言七八圣道者。化度证云。无漏智在身。名之为圣。闻通涅槃。名之为道。或离八邪。名八正道。章敬云。无漏慧名圣道。支者分义。道此即支。二云。道之支。谓余七法也。谓正见者。观察谛理故。正思惟者。筹量义理故。正语者。离四邪故。正业者。身离三过故。正命者。离五邪命故。正念者。明化所缘故。正定者。摄心不乱故。正精进者。断恶修善故(上列名下出体)。

    言语其思惟等者。章敬云。小乘诸论以寻伺为体。今依大乘唯识有两师。因中果位皆以慧为体。佛无寻伺。能发语故。以慧为体。二者后师。以寻伺为体。以彼寻伺通因中无漏。不通果中。体通无漏。得作道支。菩萨于未究竟位。于药病门中。未能遍知。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问思之一法。亦能发语言。何故唯取寻伺。答由正思惟以慧为体。能发语悔。

    言示于他善非慧者。余法无此功能故。对法云。思惟者诲示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问此与正见俱是慧故。有何差别。答正见是分别支也。思惟诲示支。是二差别。又证法发言。二种别故。

    言正语正业(至)为体者。正语正业为所发。无嗔无痴为能发。正命为所发。无贪为能发也。无贪痴所发语业名正语。无嗔痴所发身业名正业。若无贪所发意业名正命。

    言离五邪命等者。此是智论二十三说。一者。常行乞食。前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有得。三者。为利养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者。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以勤人故。斯活命故。故称无表。问何名为色。答身口七支为所防。现行思为能防。能防是心法。所防是色。将能防就所防。说名无表色。思体不是色。或有说思体不是色。向上有防色发色功能。名色。此上依大乘解。谟云。疏意以无嗔痴。所发身语。即是恶色。恶色不起。起现行思故。取无表色。思为体。有云。思种子为正语等体。非也。此是随心转戒也。不别解脱戒也。

    言余如自名者。正念正见等。此依自名。疏中更不解。更不解者。依他自名也。

    言三十七种合体有九。化度云。一慧摄九法。谓四念住为四。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觉支中择觉支。八圣道中正见及思惟二也。二精进摄八。谓四正断为四。五根中进力。七觉支精进觉支。八圣道中正精进。三定摄于八。即四神足为四。五根中定根。五力中定力。七觉支中定觉支。八圣道中正定。四信摄于二。即信根信力。五念摄于四。即五根中念根。五力中念力。七觉支中念觉支。八圣道中正念。六喜。七舍。八轻安。此三如名。各摄一。九无表色摄三。即八圣中。正语正命三也。其正思惟。唯显扬论不取别境中慧为其体。直取遍行中思为体者。即体有力也。则云。若依前师。因果二位皆以慧为体。但有九法。若依后师。正思惟前中因位。开出寻故。便成十法。即同俱舍论如彼偈云。此十事准十。谓慧勤定信命喜舍轻安。及戒等为体。

    言遍行有一者。谓喜。遍行无慧有受。即五中喜受也。

    言如无垢称者。彼第二卷五门分别。一释总名。二明位次。三出体性。四明修位。五有漏无漏。今疏有二三两门。略为十类。即是明位次也。合体有九。即是出体门。余三门广如彼疏。

    言菩萨所修者。初依小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解脱分位。四正断在??位。四神足在顶位。五根在忍位。五力在世第一位。八圣道在见道位。七觉支在修道位。若依大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三贤位。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同小乘。在四善根位。七觉支在见道位。八圣道在修道也。问何故七觉支配见道位。答有二义。一为随数随增次第而说。故在见道。二云。喜觉支顺初地故。问声闻菩萨其数皆同。行相何别。答有五种异。一求果异。二断障异。三二死一死异。四悲智异。五利行异。由此五异也。

    言第二游戏神通者。即六神通而现十相八相等。凡夫将车马喜乐。飞鹰走狗等以为游戏。若是诸菩萨。从知足天没。降神母胎。至八相成道。教化众生。乃至涅槃皆是游戏。若凡夫游戏损物命。若诸佛菩萨游戏。利益众生。

    言与论所说。谟云。论即摄大乘论。等字等取法喜论。彼般若经中八相解往成熟。

    言八相者。一从兜率天没入胎相。二婴儿。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又华严经有十相。与八相有异。二法华论无彼现受生相。及向菩提树相故。

    言有异三者。法华论成道了降魔。华严降魔了成道。故有异也。诸抄合十相为八相者。今第三受生与童子为一。又合第六入第七。向菩提树与降魔为一。故有八相也。

    言第三净佛国土者。辨云。疏引无垢称经。凡有两重。初净佛土果以化他。即第一卷文。后净土因而利己。即香台品文中。唯说净土因也。

    言有十八种因者。若秦朝所译经文。阙第三。初亦不次。随文于出此无垢称经中第一。谓发起无上菩提心者。即是维摩经中第三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王中感大乘众生。即是果也。由发起无上菩提心为因故。

    言纯意乐者。此中第二纯意乐。梵言阿世耶。此云纯意乐。不杂恶法。纯净内修。名纯意乐也。即当维摩经中第一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国中不谄众生。即是兼果以明也。

    言善加行者。此中第三善加行。即维摩经中所国也。问何名善加行。答加功而修。名善加行。体唯是慧。有情任持。不舍善行有情。来生其国。

    言增上意乐者。此中第四增上意乐。即当维摩经中第二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此上依章敬分配。与诸抄不同。

    言此四各如自名者。依他经中。自名解释也。

    言六度合为六等者。从布施为菩萨净土。已下六度合名止息。摄云。由此六法故。能遣六障。名为止息。布施止息悭贪。持戒止息毁禁。忍辱止息懈怠。禅定止息散乱。智慧止息愚痴。金云。即当旧经云。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忍辱摄嗔恚。禅定摄散乱。智慧摄愚痴。故六度能止息六障也。经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感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感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感摄心不散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此六度名令名止息。

    言四无量者。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事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感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巧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感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分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也。

    言此四合名等者。既除障已处。发起善故。前三发起利他功德。后一三十七菩提分。发起自利功德也。

    言凡所修等者。如彼经中自名旧经。云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言说息无暇者。惟受众苦。无暇修善处。所有八无暇。即维摩经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也。潞云。然由四轮。或复五法。除八无暇者。成实论云。四轮摧八难。一住善处。谓生中国对治五难。三涂。北洲。长寿天。二依善人。谓值佛对治佛前佛后难。三自发正愿。谓正见心对治世智辨聪难。四宿植善根。对治盲聋喑哑难。五恶处难。第六恶时难。第七恶因难。第八恶果难。五法者。一受持戒品。治三恶趣难。二宿种善根。乐行法施。除聋盲喑哑等。三正见信解。除世智辨聪。四亲近善友。除佛前佛后。五生中国。除北洲及长寿天。菩萨常说四轮五法。故能息除八无暇果。名说息无暇也。

    言自守戒行者。即维摩经言。自守戒行。不诫彼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言十善业道者。即维摩经云。行十善道。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乃至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言此三名寂静者。由能寂静二种恶故。第二寂心。虽即是初一寂恶果。后一寂业。即是寂因也。安国云。能寂二恶。一者恶果。即八无暇。二者恶因。即恶业。菩萨常说四轮五法。故能息除八无暇果。此名寂静果也。自守戒行。持戒不缺。修行十善行。即行也。此二能除十恶因也。此经一轮摧八难。经云。若有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世智辨聪佛前佛后等。

    言彼经香台等者。说有八因。旧云香积品也。无垢称为彼佛土来。菩萨说此世界诸菩萨众净土八因。

    言一思种有情者。旧经云。彼菩萨曰。菩萨成熟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维摩诘言。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即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言二思代等者。问众生作业。自作自受。菩萨发愿。自身得功德。余人不得。若不得。何要虚愿。若得者。世界菩萨无量无边。一时中不发愿。总合无彼三涂。如何苦乐不等。答由彼众生自力修行。菩萨发愿。愿身资助。若总不修。资助何法。

    言三思于等者。旧经云。等心众生兼生谦下。无碍见恶心。常平等同一如故。

    言四思于者。旧经云。于诸菩萨新之如佛。

    言五信上者。旧经言。所未闻之不疑。

    言六于他者。旧经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

    言七调伏者。旧经云。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者已过。不诏彼短。

    言八恒无等者。旧经云。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言此是八法者。结也。

    言广如彼净土者。即是法菀及无垢称疏。广引诸教。以明净土因也。

    经言所以者何者。释所由也。经家徴缘。何事四十年前闻此四般法。不生喜乐。答缘四十年前。世尊令我等出生死入涅槃。当时若先与我说大乘。我亦不妨领解。只缘先说小乘。用佛言教出三界已。待涅槃故。不希大乘。二云。又为年已朽迈。齿过力屈。学大乘。须是何生。年少自知。时节已过。且守小乘。于大乘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亦譬如琴瑟解者弹之。而得其曲。不解弹之。空得其声。大乘智者听之而得其理。愚者听之但得其声。愚者虽听大乘。终不见大乘之理。所以四大声闻。闻大乘。不生好乐也。

    言今获得者。有二般。一言教名得。二当得名得也。

    言总领初周者。经言。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言别领喻说者。别领第二周喻说。经云。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

    言三庆获善者。经云。深自庆幸等。四十年得小乘。如得瓦砾谓是真金。不知今日得无量珍宝也。

    言今亦以喻领佛意者。世尊前来向化道。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领佛意云。我等今者乐说譬喻。顺佛故称乐说也。

    言最初发心者。即十六王子时。最初发心。经言譬若有人。二乘人也。

    言退流生死者。修行至十信第六心已前。退入生死直入三涂。如经言。若十二十乃至三十。

    言中还见佛者。中途逢二万亿佛。名为中途见佛也。即前文云。曾于二万佛所等。

    言不肯修大喻者。即是舍利弗修行。至十住中第六住退也。

    言第五化以二乘者。即是鹿野园中四谛法轮。名化以二乘。此前生事。或即今生。

    言示大不悕者。即是般若会下。虽蒙佛加被。说大乘空法。而无悕取一餐之意。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

    言初之四段同前者。谟云。即同前品初周。如来述成中。初陈往遇也。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等也。且四段同前之中。最初发心中。还见佛同。前闻大乘经。不闻断时说。退流生死。不背修大约众生听闻大乘经。间断时说。若望佛意。退与不退。不肯暂时舍离众生。故经云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众生闻经亦了。元来贪欲乐着生死心婉然。不肯专求大乘。便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只如今俗人。入到讲堂闻经。即是最初发心。中还见佛。出却讲堂门。贪嗔宛然。即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故言初之四段同前所说也。

    言第五段等者。即是第五化以二乘喻。同方便品。次述今逢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经云。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至常令除喜也。

    言第六段者。示大不悕。法华会前。为说般若。即同此间喻中。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此间喻中有。方便品即无也。

    言今获得中者。方便品我今还欲令汝忆本愿所行道故。为诸赞声闻说大等。即同此间集亲族也。

    言幼者弱者。最初十六王子时。初闻大乘。熏得菩提种。至极云弱故。名幼稚也。

    言教大心等者。问何名教发大心。尚密说耶。答有云。当初十六王子时。不向他人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但为说大乘名密。又解时十六王子。知却回大。强为他说。审知当尔之时说无益。意徒与今日回心为因。此心唯第十六王子即知。余人不知。故名密说。最初发心。过去尘劫有佛出世。名大通智胜如来。初转小乘法轮。大乘法轮。有一会众生。共佛无缘。共十六王子有缘。大通佛深入禅定。十六子各升法座。为众说法。一一王子教化得六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其第十六王子是释迦。当时会下度者。即今日三根声闻。当初从凡夫身中。发得菩提心。种子在身中也。譬若有人者。三根声闻也。幼稚者。记国云。习道之位既浅。名幼。慧命之年亦少。名稚。疏意初发心等。解幼义。未广修行一向。解稚义也。都结云。名为幼稚也经云舍父等者。法中论。退却大乘心。喻上说舍却第十六王子。名舍父也。喻上说久住他国。法中论却入生死也。经五十岁者。五道轮回也。

    言第二退流等者。后十六王子他方教他所度众生。退却大乘心。名退流生死也。

    言对等。既言不堕恶道。如何穷子有退流生死耶。答疏言。彼据上品等。上品正见即慧也。增上之言。意显是加行心。论答意。上品发心即不退。中下品发心即退。穷子当日既退。明知是中下品发心也。问未审三品为是三乘相对立三品。为复是一一乘中有三品耶。答三乘之中各有三品。唯取大乘中三品。若发大乘上品心。则不退也。若发大乘中品心。退入二乘也若发大乘下品心。退入生死。直入三涂中也。二云。发声闻心为下品。发缘觉心为中品。发大乘心为上品也。三云。唯有大乘性者。定性大乘发心即不退。有声闻菩萨性缘觉菩萨性带下。名种性。所以属中下品发心。即退也。今对法成增上品正见。虽经历千生不退者。不过前后二解也。问经历千生。与退流生死。同是生死。有何差别。答千生者。唯约人天二趣说。退流即约驰流五趣说。二云。有是上品发心。虽历千生即不退。有是中下发心。虽历千生即退。有是千生在人天二趣。有是千生出到二乘位。不妨却退也。

    言心未坚者。喻上说八岁十岁舍却父。走去向他国。经五十年不归。法中论。二乘身中菩提心种。望法华教下所诠理名父。若专心听教。名亲近于父。若不专心听闻因修即退。名舍父。

    言背教违者。章敬云。背善为逃。从恶为逝。于大乘教理不肯勤求。如回避父一种也。入生死去。名逃逝也。

    言他国者。生死也。五十岁即是久住义也。久不可乐。不是生长住处。自家屋里自由在。何故他国作客。每事叹难忍。苦不可苦。不可爱乐故。法中论三界无安也。生死逼迫不可住也。胡马思北风。越鸟栖南枝。常忆本乡。是自住处也。生死为他乡。佛法为自国也。

    言佛法为自国者。堪久住故。故经云。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又起信论云。返本还反生死之本。还佛法之源。为身中有旧菩提种子故。

    言涅槃经中者。会违文也。亦涅槃经约无种性人。佛法为他国。非己分故等。

    言以此彼者。以此即此经。以彼即涅槃经。

    言此以有性者。此法华经。取有种性及发心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

    言彼以无性者。涅槃经以无种性及有种性未发心前生死为自国。佛法为他国。

    言前虽以三等者。通外难也。问何故于前火宅喻中。言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据前来经文。即一切世间皆是佛之所有。何故今者国分他自。答疏言。今以他国等。意答前约佛所他境。三界之中非论染净。皆是如来宅。将三界望能化主说。是一火宅也。此就所化之中。望三乘佛法为净。此自国也。望生死为染。名为他国也。若净即以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若染即以佛法为他国。生死为自国(如一境解别)。

    言又依凡说者。佛是无漏所变。同能变将所变。次就佛能变无漏心说。总名自国。凡夫有漏识变。将有漏境就能缘心。总名他国。又依所化众生。说有二类人。一凡夫。二圣。望圣人说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望凡夫说生死为自国。佛法为他国(此解胜)。

    言依大悲等者。大悲者。只说生死为宅。舍涅槃入生死故。若大智说生死称他国。佛法为自国。猒生死入涅槃也。

    言下喻说等者。类例国名。总明一品之中所说国也。

    言初及第三者。初即是舍父逃。久住他国。第三即是出入息利。乃遍他国也。第二渐渐游行。遇向本国。第四经历国邑。此二望三乘佛法。名国也。第五人王之国。即是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也。或约喻解。婆罗门刹利居士。喻佛法四众也。

    言或十乃至五十者。五道之中。中道所感。识等五支种子。五道各五也。为彼十不善业道有三品。十善业只有二品。且上品十不善业。资地狱五支种子。所资。就能资说有十。只却于所资名言种。与向上说或十。不约能资业种向上说十也。又只此名言种子向上。连持色心分限。便是果义也。中品不善业。资饿鬼五支种子。名二十。下品不善业。资畜生五支种子。名二十。善业只分二品。不分三品。下品善业资人趣五支种子。名四十。上品善业资六欲天及上界五支种子。名五十岁也。或者。不定之词。喻上说穷子向他国。或十或五十岁。法中论。或向地狱里。名或十。向饿鬼里去。名或二十。畜生里者名三十。乃至人中者名四十。天中者名五十岁。或遍历五道。名五十也。

    言中还见佛者。即是未退大乘菩提心前。更重见佛。即是到大乘城中。闻大乘法。见化身二万佛也。问前说退流生死。即是退心。如何此中乃言。即是未退大心前。更重见佛。答前言退流者。但约不专求佛。背教行恶。名退流。非是退大心也。意言一回逢佛。发大乘心已。后时还退。退后又逢佛。发大乘心。如是经千万回。发心已还退。此经文约二乘逢诸佛。皆以大乘法化之。未用小乘法化之。此并是二万佛所教化内也。故前云世世以曾从佛受化也。

    言一根性者。信等五根也。

    言年既长大者。喻上说穷子初走去时。九岁十岁。身岁犹少。在外多时。男儿长大三不归。身岁渐大。少之食穷不归。法中论。当初第十六王子边闻教。熏得大乘有满菩提心种。此新熏种子。日日生长。经历年多故。故名长大也。

    言加复穷困者。增也。腊月着葛被。复者熏也。未修福故。名穷。不修慧故。名困。即同初周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等。亦同下周。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等。

    言驰骋四方者。亦同驰走也。向胎卵湿化之中。起色起力也。名驰骋四方。注经云。生老病死周流代谢也四生之苦逼。

    言四规出苦者。求觅出处也。持斋持戒。名求衣食。又正教食正理水故。亦名求也。倦三途而执人天。猒大苦而希少乐。名求食。天子云。吾是饱爪者。焉能系带而不食也。

    言渐渐游行者。等闲行也。以不专求佛法。故名渐渐。种性所逼。任运而行。所作不究竟。故名游行也。

    言遇向本国者。却向三乘佛法内来。名遇向本国。喻上说穷子无心归。令客作贾力信脚行。忽到本国。法中论。穷子五道轮回生死。且拟向人天往来。免被三涂苦逼。忽遇着三乘教法。如遇向本国也。

    言初教发于大心等者。通前。配退流生死中还见佛喻也。

    言顺昔所修等者。不是退大乘心了。却发名顺昔所修。昔是只退入生死。本来大乘心不退。更重闻大乘也。名顺本所习也。

    经言其父先来等者。问长者走却儿觅否。答儿行千里。父心于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云云)。长者总有一个儿失却。求向家中。坐不安心。莣胝热。况钱物无主。不免就国筑城住也。

    言虽先来已等者。问十六王子之教发心。今言求子不得也。答疏言虽等。意言初发心后。却退转背教理。名求不得。中途却失。与不得同。故此二万佛来再教发心。名止城中。城在国中。不于他国。

    言求子不得者。十六王子后更拟将大乘教化众生。休心不学。不肯发心。名求子不得。此望退心后说。非总未曾学。名求不得也。经云。若我遇众生。尽教似佛道。众生自退。故名先来求不得也。自不专求。名退。非不与说。望佛说。无有休息也。

    言中止一城者。即于生死之中。止大乘城。乍观似唤生死作城。非此义也。生死二字。解中字义也。止者。有说停废。废大乘教城。觅子不得。休说名止。此解非也。此意但是总望佛三乘国。大乘如国中有城也。止者居止也。喻上说长者求子不得。故于他国中。筑城自居。以待于子。法中论即留妙法莲华经。在生死中。理居教。如父在城。意言佛身是大乘妙法教下所诠理。名中止城也。问何处望教。说大乘为城。答此经云。佛自住大乘多宝。答云。况教塔中佛见况理。问准下云昔在本城怀忧推觅。有似佛。于自国中求子。似他国求也。答不然。下文亦于本城求。大乘城中而求于子也。

    言将说大乘者。抄云。拟说大乘。令他发大心。名为将说。此解说大乘所以也。今谓不然。前云。常教化汝。即是已说。云何言将说。答今解将者。即将彼所说大乘而为城也。非取余法也。将者取也。如言即将此钱买如是物也。

    言自下资财者。问百?七鸟。皆为其子。长者既觅子。别处筑城居止。以得于子。莫国念钱物等否。答疏言自下等。嘉祥意。穷子背父。流注生死。贫穷困苦。而见失子。果满成佛。众德圆具。名其家大富。财宝无量也。

    言有为仓无为等者。成谷麦等。名仓。成金银等。名库。谷麦种子等有生长义。如四智菩提。从种而生。名仓也。即第八识仓。藏无漏种子报身菩提。名仓也。金银等无生长义。如涅槃无为不生不灭。如库。嘉祥云。养慧命者。如仓。安法身者。如库。圆满义如盈。出用义如溢。又约体名盈。起用如溢。

    言博物志者。是晋朝司空张华造。训释文书。

    言??者。古人以三舛为斗。三斗为斛。今时一石名一斛。但取古时三斗名斛。为喻也。

    经言多有僮仆者。问长者家既大富。资财无量。未审更有多少僮仆乎。力象马车乘。答经言。多有僮仆等。

    言驱策等者。解僮仆义也。一百八烦恼。名多有也。

    言方便善巧等。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也。臣之于君。戏可赞否。致君于尧舜之上者。皆是智臣之用。国以重臣为宝。臣佐不离于王。依于王。始有臣佐。方便善巧不离后得智。依智方有方便巧妙用。臣佐助王治化。致君与尧舜相似。总由臣佐方便善巧。三无数劫佐助如来。令如来为三界大师。四生慈父。皆由方便善巧也。

    言妙愿及力等者。妙愿如吏。十力如民也。吏即少吏。与长者家。计笇钱物。知出知入。民者即是人民。即是长者家客作。大长者稳坐地。使伊和泥[日*((┐@一)/兀)]??输气力也。法中论。妙愿即是四弘誓愿。愿度众生。度了者却舍。名知出。未度者令度。令入佛法中。名知入。犹如典吏行案勾当钱物。有人举钱将去。名知出。有人纳利钱来。名知入。故名吏人知出入也。或佛身上自利功德。名知入。利他功德。名知出。力者如来身上十力。能破天魔。制诸外道。或变大地金山。或毛吞巨海等。

    言五通为象等者。世间象马车乘。能运重而致远。如来五通。能运凡而致圣也。象马为人所乘骑。五通是贤圣所乘也。向野马世界去。或天雨四华。地六种振动等。

    言五乘为车乘者。般载运众生。亦是一切贤圣玩好游戏之具。长者家车牛无数。古人有千驷也。

    言八万四千者。千羊能吃草断草。令人家转富。资人贫穷。八万四千众行。能断恶。资益众生善根也。

    言客利丰广者。解经出入息利也。长者家钱财。出亦带利出来。便须有利。名出有利。入亦带利入来。钱财所入之物待善贾。名入有利也。

    言真俗谛教者。真俗谛教。如经化本钱也。将此真俗谛。教化众生。名出入息利。教中诠无漏无为功德。名真谛教。教中诠人天有漏果报。名俗谛教。教中说断恶修善离苦。名出有利。真俗谛教中。说修善人乐。名入有利。

    言入佛法等者。众生发心入佛法中。名入利。为他说法。令他出生死。故名出利。取说法为利也。

    言或三乘教等者。三乘教如财。佛是财主。三乘圣如商人。佛于净土中。说三性三无性六度教法。如坐铺财主。菩萨在会听法。如商人铺货物。从净土出。入秽土中。向三界野市人天二趣行愿卖货物。如观音菩萨现十九类身。说法教化众生。名卖货物。出亦有利。入亦有利。如人借本经。化得利停分。三乘圣众亦尔。又入学佛法。名利外他众生。名出利。菩萨说法之时。得一分自利功德。名入利也。问人天教入生死。如何名利。答胜三涂名利。持五八戒为因。得人天身。依此身后。入圣位前。经云。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长者财物未有。无利虚行。如来五乘法门未有。不成利他功德也。如薄俱罗持不煞戒。遇后母煞之。经五不死。此名法利也。又持不食一日。得五百日余粮。此名利也。若说二乘法。众生闻者。得二乘果。早得三倍五倍利。又释迦如来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如坐铺财主贾客如文殊菩萨闻法华经如铺货物往来海教化。如行卖商人。教化龙女成佛。又海会从众。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似嬴千倍万倍。若逢着无种性众生。不肯发心。谤佛谤经。堕大地狱。此名经犯折钱路。老败乔麦。本里断三百。

    言被生死等者。问佛出唯在欲界人天。云何言教被生死。答身虽不遍故。如王居镐(浩音)。思冷远荒。身不动摇。法同沙界。章敬云。有佛世界。名自国。无佛世界。名他国。亦云。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问北洲三涂。佛法不到。如何名遍。答总望三乘圣。亦得名遍。如观音等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也。

    言三乘圣众者。如世财主。处处经营。十地三乘。分头教化。

    言商估价客者。行卖曰商。坐卖曰估。大化身佛如贾。大乐说等如商。

    言宣尼等者。王莽亦号名文宣王。父母祀尼丘山。得此子。身鲁国为司寇郎。如今补贱官。按论语子罕篇云。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犊而藏诸。待善价而沽之经云。马曰。韫藏樻犊也。谓藏樻中沽卖也。得善价宁肯炫卖之也。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也。马曰。沽之哉。不炫卖之词。我居之待价也。此中意言。子贡以宣尼有圣人之德。至于是[邱-丘+王]必闻。其故何。不炫卖其智用。而自藏其德。故彼斯况。以探其志。马仲尼方我。但而待价证贾义。下言固物以待民也。不就后自炫卖也。法中意三乘之法。如玉。根生不说。如藏诸于樻。根熟堪闻。如善价。处处宣扬。如沽之哉。

    言公户者。字书中无此字。作古。唯尔雅音义中有此贾字。故引来也。

    言市税者。叙也。此中估与贾字同。估即牙即知物贵贱名估也。

    言周礼九职者。九事之中。即当第六大府乡。知市。司祥。斗商。贝佐也。何名九职。一曰晨生九谷黍稷秫稻麻大豆麦等。二周国疏草木。三虞衡采山之材。四薮扻养蓄鸟狩。五百上傍化八材。六卖贾集通货贿(上中)。七嫔妇化治丝枲。八臣妾聚敛蔬材。九间民无常识转移报事。

    言白虎通者。汉高祖置殿。名白虎殿。天下有难文义。扬雄于此殿中通释。故此殿名白虎通。

    言商之言商商量者。何处物财财。于彼货卖。名聚也。

    言贾者。固守于物。以待人来。即是坐卖也。

    言贾亦通语者。意言行卖亦名贾。坐卖亦名贾。故言通语也。

    言荀莹之在楚者。荀莹者。晋大夫也。晋国与楚国。相似更强弱。书云。晋楚常举兵相伐。荀莹晋兵。与楚交战。被楚活舍。将去不损。囚在彼处。彼郑国有商人。入楚国经纪去。郑与楚和好。去来无滞。暗里欲得送荀莹。蹄本国来设计。拟欲向褚中以出之。此总有三解。一云。褚贮义。欲拟将荀莹向衣笼中。成而出之。故名褚中。二云。褚字平呼。褓木车中藏载而出之。三云。商人姓褚。名中。以出之。设计未成中间。晋国自将金帛赎来。意道郑固商人。既向楚固败。卖得将知贾字。亦通行卖也。

    言阳翟者。是县名。洛州东二百里也。此两重意。证非唯坐卖。亦通行也。

    言内道(至)总句者。问何名总句。答此间意游诸聚落与经历国邑。体是一般。故言总句。若约别。宽狭有异故别开邑也。

    言所有说法等者。别标国邑体也。

    言此中意说者。内道即三乘佛法。对外道教。得内道之名。此是三乘修行人居止处。名聚落体也。

    言以求出要者。正解游字。游者游履义。喻上说穷子向自家国里。巡历州郡。客作卖力。名游诸聚落。法中论。穷子向内道三乘佛法之中。听经受戒。名游聚落。

    言前文已说等者。破古师。以外道法。配聚落也。

    言或听说法等者。且初总时说法神通。配国邑。喻上穷子走去为衣食故。经历国邑。前来向他国里经历。如似向出蕃回鹘国中。经历州郡也。行来行去。渐渐到自家国中。经历州郡相似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到自家国里经历州郡。本来无心归舍。法中论十六王子。二万佛时。与说大乘。退流生死。生死苦逼切。求觅出要。还逢三乘佛法。简择不得。或时受戒。或时设不食。或时礼佛。名经历国邑。此初解。总将说法神通。恐国邑不分。国邑别也。说法浅深者。二乘说法浅。大乘说法深。菩萨神通胜。二乘神通劣。名经历国邑。

    言国宽喻等者。穷子听法之时。名经历国邑。问此间穷子未退大乘心。如何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闻小乘教耶。答不妨穷子亦听小乘教。亦观声闻缘觉神通。但是不肯舍大学小。如法师向律讲下坐。不肯学小乘。

    言识众生以否臧者。解至父城也。喻上说穷子无心归舍。自家国里东西南北。客作卖力。以求衣食不觉逢着父所住之城。法中论穷子无心。故听大乘。由善根力。逢着佛法。三乘五乘教。简别不得。任力听闻。忽听着大乘教。名到其父所止之城。否臧者。否由从也。恶也。臧由善也。识三乘之中。逢着二乘人。说二乘法。逢着大乘人。说大乘法。名臧。盛由善也。忽然闻着中道大乘教。名到父舍。上有三解。一听说法之浅深。解游诸聚落。二观神通之胜劣。解经历国邑。三识众圣以否臧。解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言依后解等者。解城与舍别。问城与舍何别。答疏言依后解等。指向后遇到父舍。住立门侧。彼处解名依后解。此间当唱。疏言幸逢佛法。初听大乘。但得名城。不得言舍。向下约久修之人。名到父舍。又总相大乘名城。中道大乘。如舍。问此间何故唤大乘教名城。答佛自住大乘也。路府约此当唱之中。质后解不得。便言疏剩四句者。非也。

    经言父每念子等者。释迦如来也。与子离别。三根声闻也。五十余年者。驰流五道也。修罗名余年。未曾向人等者。问病欲得杖揭如何不说向人。答衣里破不返似人也。挽耳不离颊。不曾向东家西舍。亲清说着。我儿走不归多时。法中论。四十年不省。曾向十方诸佛大菩萨人天大众。说三根声闻。我曾十六王子时教化。此名未曾向人说如此事。心怀惆怅。求语不得。世尊当日。为十六王子时。八万四千劫说法华经。教化退去。当时忍耐八万六千劫。教化浓厚。即合不退也。当日怕他退去。不敢多说。又恨声闻不早发大乘心。恨不早归舍来。男儿三不归。日后一日。所以经五十余年也。

    言不彰于言者。谟云。彰为彰段。心中念事。事即无戒。口若发言。言成行段。故不戒言。解心怀悔恨也。

    经言自念老朽等者。一长者自念年侵蒲柳。发带二毛。向天远。向地近。头上锹鑺鸣。男女多时不归。欲得眼见二缘。财物极多。无人委付。恐散失却去。不是一朝半日枚拾。活计四十五年。积集得钱物。为男为女今日欲拟分付。男女合万代。子孙相承。不绝继嗣也。是以殷勤每忆其子。法中论。或一句枚大(云云)。又观三千大千世界。未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又普为久等者。即是成道多年。名为老朽。若受用身。成道已来尘劫。名为老朽。设使化身。法华会上望成道四十年。名老也。或前前世起化身。亦名成道日久名老也。

    言虽有菩萨等者。问佛言一切众生皆是吾子。云何言无有子息。答疏言虽等。意言虽众生无量。未与声闻授记。故言无子。

    言或子少者。问如来既有菩萨之子。云何言无子。答疏言或子少等。如来三大劫来修行。所得佛法。恐涅槃□□无人委付。故忆声闻子也。

    言念已乐者。问长者钱财不少。且自活得。何要觅子。答经言。复作是念。我若得子。自来总抛钱物。遇与死亦服今。若也儿不到来没死。亦不意分也。

    言见父后明却走者。前来游诸聚落。经历国邑。彼处早到自家国里。只向自家国里。本来无心归舍。缘求衣食。客作卖力。行来行去。到父舍。多时不归。宅舍总不识。法中论。本来无心听大乘。被种姓所排者边闻经。那边受戒者边闻小乘。那边闻大乘。不觉听着中道大乘教。名遇到父舍。

    言身心精进者。下云。身心清净。以求出要。即同喻中云。共相推排。竞共驰走也。

    言非是本心(至)到父舍者。问初言国。次云城。后云舍有何差别。答犹根性悟一乘。理有近远故。所化众生善有三品也。若下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远。如国。若中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次近。喻到城。若上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最近。如到父舍。上说国中有城。城中有舍。法中论总望三乘佛法。如国。于中总相大乘。如城。城中更有了义中道大乘。如父舍。

    言近生远熟者。潞府。生者生涩也。最初为凡夫时。发大乘心。六十劫修行。渐渐成熟。去凡夫位远。名为远熟也。邻近释迦前生劫生涩。逢缘中退入二乘。名曰近生。二云望后。谓鹙子今始入声闻等。名近生。回心经三大劫。方得成佛。名远熟。

    言大乘教行者。一句标。亦是解门名也。

    言能诠于理能证于果。二句释也。

    言名之为门者。结名也。

    言彼时未能等者。意说声闻之人虽少行大行。亦信大乘。不能普行。全信大乘。即名住门侧。勘尺问已在侧边立也。

    言时未全等者。若能普行大行。普信大乘。即得入门正立也。立者将行之貌。当拟广听广行一乘之行。故住立门侧也。

    言行时安等者。于大乘中。行时安处。名住也。

    言又小机未会等者。金云。初学大乘名小。非小乘名小也。彼时未求小乘也。此是初小之义。大乘根未生长。故名小机。未会大乘。不名入门。示微信习。故门侧也。

    经言遥见等者。三解。一云。为在二乘位中。根性未熟。名为遥见。若回心向大。即名亲见。二云。此是地前遍行真如理性远。故名遥见。有云。若到初地。证真如理。与佛身中理不别。名亲。此解不然。初地理是因中理。与佛果位中理。因果位别故。但名近见。不名亲见也。今是地前对近。得名遥见也。设二乘人与化身佛一处。亦名遥。因果别故。不名亲见。三云。此是资粮位。望加行位大化身。亦名遥见。若至初地已去。见他受用报身。名近见。

    言由去大乘等者。是初地故。名遥见也。

    言佛以四无畏等者。意取无畏义。解师子。不将四无畏解床也。若以四无畏为床。违他圣教也。今以四静为床也。

    言宝机以承等者。形段似切。机向下安之。向上着褥子。承畏者足。简要云。法中论。取无贪无嗔为宝机。以承戒足。一切毁戒。多由贪嗔。若无贪嗔。设能持戒。故似无贪无嗔。为戒学足。

    言戒学迹者。以无贪无嗔为戒学迹。戒为定学迹。定为慧学迹也。

    言婆罗门者。净行义。况戒学。

    言刹利者。王种。于事自在。喻慧能简择自在故。

    言居士者。寂静义。居士之流类。少私置赦。淡台灭明。非公事未尝至偃之室。犹于定法前缘。长左右婆罗门等围绕。法中论佛身左右。三学庄严。

    言又大乘者。或喻三乘之众众。大乘如婆罗门。缘觉如刹帝利。声闻如居士。

    言三念住等者。凡夫之人有乐受。适悦顺故。即生乐。有苦受故逼违故。即生嗔。有舍受。中容逼故。愚痴起。喻上说长者身上。有真珠璎珞严身。法中论佛身上三念住为珠璎。左以刀斫。右以金涂。中间一人不涂不斫。如来观此三人。平等平等。更无有异。

    言臣佐供卫者。疏略不说。亦即是戒定慧三学。不离后得智也。又亦同前方便善巧。为臣佐臣佐不离于王。依王有臣佐也。方便善巧。依后得智。有方便善巧。吏民者。妙愿。即四弘誓愿。力即十力也。

    言心持四摄等者。准经。喻上说以长者左右侍从人。手里执拂。疏中意。长者手自执拂也。即心持四摄。无不离心。纵然左以不离心也。心与四摄相应。是不离左右也。心者。即拂度众生之愿。及十方等相应之心。依彼妙愿及力相应之心。而行四摄。即彼眼力。方行四摄故。如白拂吏民执之也。

    言体洁等者。佛法功不与有漏。俱名体洁。即是解自义也。以此四摄。摄聚众生。深众生垢。即是拂义。

    言不离者。常与四摄相应。名不离也。手执于白拂。经历不沾长者之身。愿力四摄相应。悭贪恶语。无因得起。又夫民手执白拂。常能招引清风。愿力与四摄相应。摄引他于含识。布施摄贫穷。名摄。爱语摄嗔恚。名摄。利行摄悭贪。名摄。同事摄一切人前作事业。先同后断。名四摄。

    言四无量为宝者。即是慈悲喜舍。覆荫众生。如宝帐也。亦云有情持法缘。名宝帐。或直取无缘。为宝帐。

    言七净为华者。解诸华幡。七净华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智见净。六行智见净。七行断智见净。八无缘寂灭净。九国土净。糅云。九净中除后二净。取前七。是此七净华也。

    言总持为幡旋转。问无痴。类同总持。幡即连续不断。有二义。一摄。二散。录不遗体。即念慧法义词辨四种如彩帛。念如绵。慧如针。常能连持。长将四种济众生。如以华幡纠敷着。

    言五分法身者。五分法身如香。妙定如水。故合香水。心犹如地。与此为依。五分法身及妙定润身心故。如水洒地。五分法身者。戒香。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能淹众慧。名香也。

    言教他等者。说七觉法为众生。如散众华。华者因义也。喻上说向宝帐前。颂地上洒水可然。后向上罗列宝物。法中论时方行功德。如宝物。外起作用。如烈宝物。化度云。后十力方而降天魔。现六神通。而摧外道等。是烈也。

    言取释内者。意言将此取字。以上内字也。内自取者。即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

    言又出内如前者。意道出内二字。前行解了。故言如前。直下解取与两字也。即众生根熟等是。

    言结类尊高者。嘉祥云。万德非一。称为种种。庄莹法身。义同严饰。十力摧天魔。名为成。四无畏伏外道。名德。七众之生。八部大师。三界无双。四生归仰。所以特尊也。

    言洒音者。又所买反。切云所解反。所卖反。即水落地敛尘曰洒。切通二音也。

    言讯音者。切息晋反。误为思见反。讯??为散也。

    言此是初现化等者。不是眼见。此是资粮位。只令见少化身。今既所见大化身。故走也。古人见报身走。有云。据经所诠理。是佛只是化。净土中少化身佛。形量不合是大化身千丈大释迦。故疏言。未见报身。亦非秽土中少化身也。谟云。或佛力加法华会。见东方净土佛加被也。

    经言穷子见父等者。穷子不归舍。隔阏多时。不认是自家父富贵等事。所以惊怪见恐悔来。

    言比知非眼见等者。当时二万佛时。第十六王子。为声闻人。在贤粮位。闻说大乘佛国净土功德。未必眼见。但是持秽土中闻思二慧。比知非眼亲见也。亦非智证。非初地菩萨智证。既云比知。非眼见也。约大化身净土说。修行至加行位。方见大化身佛。今二乘人在资粮位。闻思比知。故言悔来。问若比知。何唯大化当日是不闻说法执二身。答穷子当日未能广思大乘教。微少得。且言大化。不说法报也。有云。疏生解此处经文势。形量大少。只合是少化身净土功德。问何名比知。答穷子当日在秽土。闻说化净土少化身功德。要待当来生净土。始见未生之间。总名比见。

    言或以眼见佛等者。即是所见秽土之中化佛。放光现神通。名见力势。即眼亲见也。不说一一事须生净土中见也。

    言思不能行者。因向上自不能行。果向上因何能证耶。

    言名悔来者。净土穷子本欲肆力贫里。不谓滥践高门。虽复利见大人。而生心怀少术。既畏其威。且望其利。所以前虽求进。今则悔来求二乘。解脱人亦复如是。本欲驰心少减不悟。辄履大方。虽闻一乘之理。而情厚二乘之乐。既怀道远难进。且望大利之可求。所以逆畏长驱。恶闻大教。故言悔来也。

    言起念者。窃作是念。私窃也。

    言王等者。穷子言真是宰相宅。真是[邱-丘+(万-一+口)]骆驼宅。石崇宅。喻上说王是天子也。等者。天子兄弟。广陵王。舒王。降王名等也。

    言等是相似义者。天子兄弟劣于天子。而似天子也。法中论。王者法身佛。等者是报身佛。等者相似义。报身功德似法身。能证佛所证。无差别故。问有为无为如何相似。答有为无为不合相似。今据自在无上故。名相似也。如文宗武宗。即无胜劣。

    言或王者。如今圣王等者。余异姓王。胜劣异也。故举二类。似显之。如世之王者。即异姓王以比化身也。

    言非我精勤等者。穷子作念。据此人宗。不是我容容作处。狂用却气力。钱不得。手羞脚迭。更被吃棒。不如向穷子儿家客作。床缩自由。法中论。众生闻大乘教中说诸佛神通势。窃作是念。此或是法身功德义。是报身功德。事须三大阿僧祇劫。舍头目髓脑。所求方得。故名非我等。

    言贫里者。二乘中也。问如何唤二乘中也。问为贫里。答无法空理智。名贫。言里者。谟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也。五果圣人有超二十五有之功能。当超已超二类别。名往贫里。

    言纵任者。解肆力也。即二乘教行及有为无为功德法。名地也。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得二乘果。名衣食易得。

    言若久住大者。穷子言我若不走去。抑劝修行大行。名或是逼迫强使我作也。

    言自揣(初糸反)。度也。量也。

    言犹未住者。下言疾走往捉。未放去也。故言未住未到。二二乘中。如穷子乍走。未得作生治处。时富长者。第十六王子。见子便识。穷子不识父。父识于子。亦见便识。时人云。物见主眼楅坚。又父子之道。天性也。有人问如何见子却走去心欢喜。答不会道理之人。作此解义也。缘乍观经文势。即有此难。据实。长者遥见在门侧立。便贪说。长者家富贵。缘隔断经文。末后走去。父与欢喜。文相承便。将谓见走欢喜也。

    言识大乘姓近者。谟问此父子时正见。不肯修大因。何名大乘种子熟。既熟何不发大乘心。答此意言回趣大乘。皆因住少。今既走入二乘。是后回向大因缘也。熟时节到。故言近生缘熟也。或近来生涩之性。远时曾熟也。由识彼熟故喜。

    言而忽自来者。潞问前疾走而去。自摖不肯修大。即退大心。今第三段解。而忽自来。即言根熟。不相违。答前疾走。据近退大乘有漏心说。今来者。约无始本有大乘无漏种五根种子说。五根熟。名忽自来。问何名为忽。答喻上明之。长者求子止城多时。求子不得。于今[那-(邱-丘)+刃]相见。名忽自来。问此言不肯修大。何得更言根熟。答此正说彼中还见佛二万佛时之事。故言根熟。若不尔者。喻上言走去。是得言忽来。故牒前喻也。反照前文。近生缘熟。亦牒前中还见佛也。不违此段。不肯修大也。

    言犹故贪惜等者。老人多贫也。夕阳西谢。游水东流。

    经言即遣傍人等者。即是佛后得智。教是理。便理为能道。急是心。使言因发故。故言名使。所说一乘为使者。悲心起教。故名忽追。教上言悉忽。即傍人急也。喻上傍人即是捉事人。悲心是走者。言教便人。长者门前鸟不飞。遇何急穷子。辄敢住门。一乘教行。菩萨顿悟难行。汝是渐悟凡夫。因何惜意。既来至此。真放东西。能发大菩提心。即须苦言教化。不交却入生死。故言即遣等。

    经言疾走往捉者。喻上论。穷子既其疾走。使者由是忽追。法中说。佛知彼急入二乘。只得为之强说。故名为急。即同密说。为今证因也。

    言理本绝言者。一乘理为正。一乘教为傍人也。

    言或行可修等者。行能正断惑。而得圣果。名正主也。若教但能助断惑。名曰傍人。

    言悲心疾起者。若准喻。又教上但言傍人。今疏中悲心疾起者。即佛之后得智。说一乘教法。名之为发遣傍人也。

    言悲教急化者。喻上见穷子不伏恐走。由是使者急追。法中数见欲退大不修。亦得为其强说。故言急化。即同为今证因。故思密说也。

    言疾走往捉者。抑授大乘。名疾走往捉者。若小乘迂会修行迟捉。大乘教名疾捉抑全也。如言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等。上生悲想处。下至转轮王。如其寿命。终还沉生死海。亦如涅槃经说。于夜梦中。现作金刚等相。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等。汝历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尚能超。少修胜行得菩萨。大利不应生退。

    言心口不伏者。心不乐修行大行。名唤。即是三乘不顺修行也。怨者不伏义。如世捉贼。若无灭物断他。即使成怨。故不伏也。若伏即无怨。亦屈也枉也。屈者伏义。抑我令伏。故言怨。屈我所不乐。枉屈于我。名怨也。或口谈世论。名大唤也。

    言不相许犯者。有云。灼然相犯。相犯处大多。喻上论。本来生养于汝。从汝能嗣家。缘背父逃逝他方。五十余年更无消息。穷子既到长者宅门前。快走过去。名不相犯也。长者宅门上书字有事。打门请不直入。何故直入他宅门里立。又人家内外有限。何故辄入宅门里。向内者。见他长者。宅内宝帐。前头罗烈宝物。受他宝物。此即是相犯。即是罪过。如何言不相犯。法中论。本来总不道发大乘心。修大乘行。名不相犯也。二万佛时。十六王子会中闻法华经。教汝成佛。熏得菩提心种。闻慧二恶。日日善生。继大乘法宝家。缘汝后退大不修。此即极为相犯。又前自发言相许。所许长者极多。自后事总不为。诳妄之僭何甚。王子会中发四大愿。一无边众生誓愿度。一个众未度。烦恼无边誓愿断。烦恼未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总未学六度万行之中。初下手学布施。有人乞眼来。因此便退。定不相犯。佛道无上誓愿成。修行过十信第六心已去。第六住前立门侧。便却走去。是不相犯。四大愿。一愿总也未行。自后退学大乘。诳他十方诸佛亦不少(性行云云)。

    言用为今时者。问佛有根胜劣。智力能知众生心。何强抑他令学。答疏言用为今时等。

    言休心不学等者。即入生死。名为躄地。六识不修善也。不断善根。故不见死也。

    经言此必定死者。若教于头目髓脑。修行万行。一句火捉。半偈舍身等。名必应定死也。

    言第五段化以二乘者。证云。以前第四段。既以大乘化之不得。故今第五段权说二乘。方便化导。即是前言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亦即火宅喻中。思方拔济云。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是故此喻中六段疏文。皆约小乘行位而说也。

    言一教发权心者。即是教持三归五戒。且免三涂。得生人天。受胜妙乐。此是二乘之前因。所以初说。

    言二兴小意者。是从人天中发二乘意。欲求出离。所以次说。

    言令修脱分者。彼人既发二乘之意。未知行位何修行。所以此中令修脱分。即是小乘资粮加行等位。

    言子遂依行者。即是正位五停心观。总念观。别相念等。

    言劝入善者。即是从前资粮位满。入加行位。邻次见道等。

    言便成圣位者。从前加行位。入预流等果。又前六段中。前四段是资粮位。次一段是加行位后后之一段。是见道修道等位。

    言位行犹远者。初发心去。不退位远故。真理远故。又云。佛在果位。见子在因。因果位殊。故名遥见也。

    言勿强将来等者。前以悲心既切。名为强牵将还。今言勿者。佛言我有悲心。虽欲仰彼。令学大教。修行大行。彼不受领。故父止之。故经言勿也。且停被大乘之教不说也。问佛悲心应舍众生。答知根授道。却是悲心作说。令他反生罪。置未为悲也。恐损众生。故且止也。小慈妨大慈。好心等无好报。头载破毡帽等。

    言用二乘者。三归五戒法。望有性人。名权。必须令取圣果。方名实也。若望无性。即不名权也。

    言以被其心者。三归五戒能息三涂热恼。名冷。得人天身。多与喜乐二受相应。资益身心。即五戒八戒。名之为水。以此教法授与。名洒。称彼心中所忻。向处说彼。为面。又发心名面。不信名背也。

    言且令悔灭等者。恐二乘人悔修大乘行。堕于地狱。与说人天教。且令免苦。十缠者。八缠向上更加二缠。缠八。无惭愧。嫉恼并悔眠。掉举与惛沉。或加忿覆。为十也。暂息八难者。持三归五戒。得人天身。便是制伏八难也。得生人天。便是醒悟。若堕三涂。名闷绝。问三归五戒何名二乘教。答望无种性人。极头是人天果也。若不定性人。三归五戒十善。为二乘方便。

    言停授等者。问何名莫复与语。答疏停被等。即不教大教如不语。

    经言所以者何者。问如何总不共语。答经言。所以者何。徴也。答经文知□意至所难者。长者调怅。仆从太多。初时将谓富贵无人过。不知此身却与子为大难悔。踞师子床。宝机承足(云云)。我当日着破肩衫系。设舌腰带。着断根鞋。设底袜褁。烈额扑头。骑千二钱驴。坐偏??舍。是伊穷子不怕。我日日共语。不妨付钱物。问既不肯来。莫不是长者儿。答经言。审知是子。知有菩萨种子。法中论。我当且种种教化。何如猿猴麻马。随类他身无竭。化现大化身。居化净土。又一闻无上正等菩提。甚难可修。所以为子所难也。

    经言而以方便者。长者的知是子。未敢即言。恐穷子闻之。即便惊怕闷绝。如来虽知有其大性近远熟。未可即言。曾授大乘。隐之不言。名为方便也。

    言见令放者。问长者贵人。事无不晓。何故初令擒捉。后即令放之。答疏言释放意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