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法华疏决择记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理合应言。趣寂无大性。佛不与记。菩萨与记者。约具理因。具令信心不愚于大。所以与记。非趣寂人。根未熟故。后当可熟。菩萨与说。又菩萨与记。亦非令发趣大乘心。言当作佛。而与趣寂人记。若尔。何须与记。即次疏云。菩萨愿心。方便化之。令生信意。所以无记。何以知然。即次引文。如般若经。为证可悉。余文可知。

    疏菩萨亦二者。下明菩萨。言且二者。前列声闻。有其二种。故此菩萨。还有其两。故称且言。

    疏由生数少或令无故者。摄云。前三果人。有七生等。名生数少。无学生尽。名曰令无。或在凡位。经六十劫。三生修习。于此生中。从初生至极。且名令无。或初果人。能超得果。且曰全无。有云。涅槃经说。有二根性。一者利根。能超得果。即于此身。得罗汉果。或名全无。二者钝根。次第得果。摄云。问顿渐之义。岂由生数。若不由者。何事须言。答举生数等。意显得圣。得圣而有学无学别。显二差别。并能回趣。非言生数。证渐悟义。问理虽可通。致生数言。且非至要。且言二乘。即乃包尽。何藉生数。答若不言数。恐不能悉。学无学等。并能回趣。故非无要。

    疏若从二凡者。摄云。二乘凡位。具二种性。修二乘行。未得二果。齐此已还。并名二凡。

    疏曾发二心曾修二行者。谓发二乘心。曾修二乘行。

    疏具彼性故修彼行故者。上句显前曾发二心。下句显前曾修二行。

    疏闻思悟解(至)何必证悟者。此通妨难。难云。若曾发二心等。即名渐悟。既未证果。何名为悟。故此通云。闻思悟解。且名为悟。何要证果。名为后悟也。

    疏况复且有(至)分等者。先解其义。后方释文。杂集论第十三云。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已具资粮补特伽罗。乃至如是三种补特伽罗。由成就顺解脱分。顺解脱分。顺决择分。各三品故。约能引生顺决择分。及谛现观。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于谛增上清净信胜解相。是顺解脱分。即于此法。谛察法忍相。是顺决择分。如其次第。信增上故。慧增上故。此中三品。顺决择分者。谓除世第一法。由世第一法性唯一刹那。必不相续。即此生时。定入现观。非前位故。决云。前文意显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如其次第。未定已定。即此生时。然加行位。分为三品。未定已定。即此生时。在暖顶忍。除世第一法。第一法唯一刹那。名不相续。不可分之。然言即此生时定入现观者。此据刹那生说。前解脱分。言即此生。约一期说。又解。俱约一期生说。以世第一法云即此生时。既除世第一法。明约一期。虽增上忍。且一刹那。犹隔世第一法。非即此刹那生无间入见故。又复通分??顶忍三。为三时故。彼论复有六种顺决择分。一随顺顺决择分。二胜进。三通达。四余转。五一生。六一坐。最初所起。缘谛境行。下品善根。即此善根。转成中品。是名胜进顺决择分。望前下品。是增胜故。即此善根。增至上品。于此生中。决定堪能。通达谛理。是名通达。又此位中。不定种性者。为回向最胜菩提。及诸独觉。为求无师自证菩提。转趣余生。是名余转。若于此生。定能通达。是名一生。若于此座。定能通达。是名一座顺决择分。然今文中。但言已定生。即此生时。及一坐顺决择分。意取生数少者。故不举余。此意摄云。此依凡位。望去见道。说为多少。问既约闻思。而释于悟。何以生等。为理证耶。答但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即名渐悟。况复亦有去。二见道生数近者。不名渐悟。言生数者。意证文修。亦名渐悟。非以生数。证彼入见。方行大行。然非是彼师之本意。疏中两释。约生数者。非疏家意。疏主往在数门敷阐。诸德诤此顿渐之义。有人约此生数以判。故叙之耳。疏主但据或得二圣。或行二行。回趣大者。即名渐悟。

    疏经据劫定(至)少者。此会涅槃文也。若言未入圣位。而有回向心。名渐悟者。何故涅槃经说。须陀洹人。八万劫等。回心劫数。不言凡夫。故此会云。其意可见。

    疏此经所说(至)未爽者。此除执中。初述声闻。后叙菩萨。此经所说至为化记故者。述声闻也。然此意云。据论四种声闻中。中虽为二。说法华一会。正为退心。兼为应化。以满慈子。且在会故。义兼为三者。摄论十义中。无决定种性。今言义兼者。是疏主意。义兼定性。言十义者。至一乘章。当具分别。

    虽亦可为二菩萨(至)未爽者。此叙菩萨意云。此经虽为顿渐二说。然经正宗。唯为渐悟。即三根声闻等益是。若据下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然准此义。兼为顿悟。理且未失。

    疏摄论十义解一乘云者。下引释成就中。初至小意来。明执小意。第二即摄论云下。引释成。

    疏三种练磨心者。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然无性世亲摄论。皆广明相。今且依世亲。而叙释之彼第六卷云。论曰。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刹那刹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名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彼自释曰。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心。又诸菩萨。闻所修行波罗蜜多。最胜甚深广大难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二练磨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者。此中意乐。谓信及欲。菩萨于诸波罗蜜多。真实有性。具功德性。有堪能性。深生信解。是名为信。深信解已。乐欲修行。是名为欲。菩萨既得如是信欲。自性意乐。少用功力。修习六种波罗蜜多。当得圆满。又诸菩萨。于佛甚深广大言教。思议决择善巧转时。如是思量。如是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隔一念心。方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心。我有妙善者。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智资粮。无障善者。谓金刚喻定。能破在骨粗重微细极难破障。此定无间。得一切障离系转依。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者。此中意说。于障离系。似彼命终时。一切种智。如彼体圆满。又于此中三种练磨心者。谓诸菩萨善根无缺。善根力持。由此力故。则能三种练磨其心。心无退屈。初当显示第一练磨心。谓人趣中。无量世界。无量有性。刹那刹那。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我今独不能证。次当显示第二练磨心。谓诸菩萨。作是思惟。我此意乐。离诸障碍。波罗蜜多。悭等障碍皆无有故。不由功用。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故证佛菩提。后当显示第三练磨心。有障善者。谓由世间善。而成其善。此有障善。尚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况我今者。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不当成佛无上菩提。无有是处。论曰。此中有颂。人趣诸有情。处数皆无量。念念证等觉。故不应退屈。诸净心意乐。能修行施等。此胜者已得。故能修施等。善者于死时。得随意自满。胜善由永断。圆满云何无。复有余处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且尔。不应自轻而退屈。是为第一。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尚能超。今修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是为第二。薄地凡夫初发心。向据远证菩提果。我已精进经多劫。不应退转劫沉轮。是为第三。三种练磨。论自解释。文相可见。不复繁言。余之料简。且依摄释。彼云。问依三练磨。未登圣位。云何得言。我有妙善。及无障善。答从当为论。若修不息。必得二善。二善既有。可不得果。非时已得。名有妙善。问此三练磨。在何地位。答有二释。一云。总在十信初位。二云。第一在十信前。及十信中第二。在彼十解前。及十解位。第三在彼十回向前。及回向位。故唯识云。此资粮位。于二种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又云。三位中。通三退屈。不假别配。问三种练磨。通能所治。各以何法。而为自性。答能练磨。总以闻思二慧。而为自体。由闻于他发心修行。引他例己。?发自心。比量知故。故是闻思。所练体者。本有种姓。及菩提心。四菩萨菩提分等。所治即是三种退屈。所知障摄。即彼为体。由横思量。谓自无能。谓菩萨心。非众行因。谓果难得。故是法执所知障摄。问练磨者何义。答谓?发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是练磨义。且犹练金。复似磨镜。令心纯净。立练磨名。

    疏断四处障(至)分别者。缘法义为境者。摄云。法谓能诠之文。义谓所诠之义。无性摄论第六云。似文似义。释论云。似外相博。实唯在内。准此即以有似于无。内似外也。四处者。依世亲摄论第六云。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故。论释曰。谓断声闻等诸作意故。摄云。由者因义。因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断作意故者。释离作意。云所由也。此言断者。但是伏也。后三且尔。此意说云。初修菩萨。见生死苦。涅槃为乐。欲舍生死。欣趣涅槃。此即名为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槃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持业释名。或二无学执自乘极。不趣大乘。亦名二乘作意也。第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论释曰。谓于大乘甚深广大。能永断除异慧及疑。此中异慧。谓郑恶慧。于理动摇。疑谓犹豫。由于大乘诸疑离疑者。谓于大乘。安立法相。三自性教。谓若如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诸如是等。永无异门。依遍计所执自性而说。若说诸法如幻阳??。梦相光影。影像谷响。水月变化。诸如是等。虚妄异门。依依他起自性而说。若说诸法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法界空性。诸如是等。真实异门。依圆成实自性而说。于此一切异慧及疑。永无复转。论释自明。无繁别叙。摄云。问标言疑离疑。离疑之言。目于何法。答能断彼疑。名为离疑。或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妄解。名为离疑。然摄释中。断前解正。若以义推。后释且得。第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论释曰。此中意说。断除法执。断执故者。乃至所闻所思法中。执我我所。终不于彼如实悟入。摄云。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入真观。故释论云。执着皆无。于其胜义。证现观故。第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此中有颂。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别。得最上菩提。论释曰。谓加行分别智转时。如理作意。住一切定心。诸相作意。分别皆断。断分别故者。谓于现前色等现住。及骨锁等定所安立。一切所缘。诸境界相。皆不作意。无所分别。由无分别。方便能入。若异分别。终不能入现前自然住等。摄云。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障。入初地时。自灭名断。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法执。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问何者为处。答处者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名之为处。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前释依主。后释持业释。此此中总意。初二障彼厌小欣大之行。后二障彼舍妄证真之行。故得障名。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及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问于何地位。断四障耶。答于十信位。断于初障。在十解位。断第二障。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在世第一。断第四障。问何以然耶。答十信位中。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所以能断初障。若十解位。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正解。修菩萨行。所以能断第二障。若十回向。至忍位中。由作遍计观。遣所执故。所以能断第三障。若在世第一位中。由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所以能断第四障也。问引三练磨。断四处障。有何意耶。答引四障来。释成破执。兼说除疑。第一第三。即破执义。第二即是破疑。其第四障。文便引来。然三练磨。有对治义。亦乘便来。非以练磨除四处障。

    疏今破此执(至)是经者。明破执。意显二乘非极者。破执二乘果为极也。住二乘者等者。破菩萨执。以小菩萨。执唯已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已住声闻。不得作佛。今说此经。住二乘者。且得作佛。故破彼执。

    疏由此摄论(至)二种者。彼中二乘作意。即执二果为极。言我能然。余不能尔。即诸小菩萨。执唯已依大乘修行。可得成佛等。名二种也。

    疏诸疑离疑即是前破也者。前破疑中摄也。问此顿渐二悟。执佛菩萨已有分等。与破疑中何别。答执是决定。疑则犹豫。故二有别。今且论破小菩萨。若依华严。八地已上诸大菩萨。且有烦恼。且无烦恼。无烦恼者。现行已伏。有烦恼者。谓贪求无上菩提。作意欣求。而修行故。据此而论。非独破小。然依此经。且说破小。

    疏初彰记(至)是经者。下彰记三。初标举。次引证。后结成。此初也。彰者明也。问过去十六子时。已闻法华。下经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既云闻一偈时。皆得成佛。何言未为授记。答溜洲解云。自退入声闻已来。未为授记。虽先为说。亦已妄失。故下经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等。故下经云下。引证。故此以前下。结成也。下例如斯。不复繁述。

    疏后彰行者(至)行故者。且三。初标。次引。后判释结成。此初也。

    疏故下经云(至)一事故引者。文也。摄云。问若未先行。今说令行。可名彰行。佛子心净。即先已行。如何得言。今说法华。为彰行耶。答举大先行。令复小者且慕行之。举胜引劣。冀令二乘。见贤思齐。且不违也。此经上下。多有此妨。仿斯通释。

    疏要由修福慧(至)功德者。判释也。要由修福慧等者。摄云。初之五句。如次配眷属境界文字实相观照般若。并名因行。第六一句。即一乘果。由前五因。得此果故。或云。初之两句。明修福慧空有二行。次之四句。明观教理行果四种。虽云修行。未知如何可以修之。故举教等。令依修习。同本彰于行。何故说彼理教等耶。答虽言于行。要在理等。若不因诠。行从何起。不知理果。而何所欣。故说无失。因即七地等者。七地者。依瑜伽四十九云。前之六地。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未发心位。名为种性。发心已去。在于地前。名胜解行。入于初地。名净胜意乐。从离垢至远行。名行正行。第八地菩萨。名为决定。有三决定。一种性。二发心。三不虚行。此第八随在第三决定。第九地菩萨。名决定行。第十地菩萨及佛地。名到究竟。第十因究竟。佛地果究竟。四菩萨行者。一菩提分法行。二神通行。三波罗蜜多行。四成就有情行。又问。七地既通因果。何故言因即七地四菩萨行。答第七究竟。通因及果。因说七地。理且无失。下随所应等者。摄云。下文散广。不可繁谈。今略叙之。示方隅耳。其七地者。如舍利弗等。在法华会。未解一乘。未趣大乘。名种性地。或初发心。亦种性地。经二万劫。到十信故。分别功德品云。八世界微尘众生。发菩提心。观音品云。八万四千众生。发无等等心。此等并名胜解行地。分别功德品云。众生得无生法忍。天亲释云。而是初地。即是第三增上意乐地。又云。菩萨得闻持及旋陀罗尼。即是第四行正行地。此且一相而说也。又云。菩萨能转不退法轮。即当第五决定地摄。又云。菩萨得乐说辨才。即属第六决定行地。又云。菩萨能转清净法轮。即是第七究竟地中。菩萨位摄。寿量且明三身佛果。即第七地果究竟摄。彼等经文。下疏自说。四菩萨行。下且自明。

    疏初利今(至)得益故者。利今文二。初略释意。第二辨相。此初也。

    疏此有二类(至)证利者。下辨相中。初列。次辨。此初也。

    疏果记利者(至)益今者。下辨中。先标。次叙。此标也。会二者。会二乘教行。归一乘之理果。或云。总会二乘教等。归一乘教等。故称会二。破二者。二乘执二果为极。今说非极。令归至极。此义至下一乘章说。盖是灵山一会。三根声闻。授记作佛。即是利今。果记利也。摄云。问授记何不在前彰记门摄。答前门摄谈。而为记别。后门别记。利益不同。故分二门。且无失矣。

    疏方便品下者。下叙释中。初经。后论。虽知六处示现授记下是。自下科判。随义略指。不能具列。智者当思。

    疏经出六处示现授记者。意云。此六记中。有因法华佛记。有不因非佛记。为有简故。故言经也。

    疏二者同记(至)俱时与记者。摄云。问法明普明。二种不同。何名同耶。答法普虽异。明名同故。故名同记。若尔。善现名为名相。学无学等。名为宝相。相名同故。应名同记。答经品不同。根性且异。不可为例。问品同性等。即名同记。庆喜罗睺。性等品同。应名同记。答性品虽同。名不同教。又云。满慈一人。名为法明。余名普明。以少从多。总名同记。斯且无失。又云。庆喜罗睺。合名同记。为欲简别五百千二百等。故言后记。若言同记便滥彼故。为言庆喜等。与五百等。同一记故。若言前同记。后同同记且滥。故但言后记。

    疏与天女记者。摄云。法师品中。言八部等。一切闻经。皆与授记。据此文宽。得有天女。或但此经。通记之处。即摄释女。非??一品。然准经文。无有天女得记之处。不依上释。论乃难通。学者当审。

    疏初已三及第五(至)当知者。料简也。问初二第五。理则不违。第四一种。既不由闻法华。何名利今记也。答然在于会。可言利今。

    疏合四位益者。摄云。问前二位。为是此界。为彼方耶。若是彼方。何开此经。现益之事。若此界者。经无明文。以何为准。又复疏主。下释彼文云。前二位彼土得益。一何????。答准上下疏。疏有二意。一者。四位总此界益。故判四位。总名利今。二者。前二彼界之益。经文形势。有此难准。故为二释。又云。初之两益。由闻彼佛说法得益。后之二类。遥见地动获益故。前后各二。别观文势。初二似如彼方。审而长读。俱为此益。前后皆有娑婆世界言故。故皆属此也。摄云。问四位之中。第二第四。而云记者。何佛记耶。答为二释。或即彼佛。或即释迦。文不明言。任情取舍。问彼佛者。何名现益。答由闻法华。赖彼佛记。且名现利。问既得授记。何不属彼果记利中。答虽云得记。文不记为成佛之事。但可记彼地位等事。故非属果。

    疏分别功德(至)菩提心者。问既言得菩提。得何地位。又复何非果现利摄。答论云。八生等得者。证初地菩提故。此非得果。现生中证。故现证摄。问若是初地菩萨。何故经中云摩诃萨。答地前菩萨。望未发心。及二乘等。且名大故。又菩萨有五。一发心菩萨。十信已前。发厌生死。求菩提心。二伏心菩提。三贤中伏烦恼故。三明心菩提。即初地上。证百法明门等。四出倒菩提。八地已上。离分段死变易故。五无上菩提。佛果位是。今言得菩提。即第三门心也。余义至文当释。下皆例然。

    疏前之五记(至)法华者。结判也。前之五记等者。即前引论。六种记中。取前五记。是果记利。此二十五类等者。天授品中有四位。分别品有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并前为十六。药王品下。有其九品。以九配前。成二十五也。问如何灵山。安此多众。答如无色界。共立毛端。或可是佛不思议力。如真会等。或此等多众。皆是变净土后。闻经得益。不同于秽。后二解好。又问释迦既是化身。如何获益。乃是登地等菩萨。又资粮位。见一四天下化佛。加行位。见一三千化佛。无见报身者。哲答云。以三身相依。化即报法。不相离故。又地前见报。且见化佛。若登地见化。且成报也。

    疏利后者。自下有三。初标。次引。后总释成。

    疏散廗已后(至)皆是利后者。此标也。余文可寻。不能繁指。摄云。问他随喜福尚无边。自受持等。云何乃少。答理实无限。若具彰陈。恐诸小智。心生狂乱。狐疑不信。故般若云。我若具说。心即狂乱。是故略举。随喜犹多。故智亲听。福不应冥。复有人问。佛在自说。可为利益。灭后遗教。何成益耶。答只如先帝虽崩。遗制犹须行用。厥父虽殁。告身且荫子孙。所以佛之遗教。且有利益。

    疏初显时者。下时文两。一总略释。二广辨时。

    疏诸佛设教(至)大乘所摄者。略释也。问此正明时。何须说机。答将欲辨时。先须约教。教不孤起。必对其机。机缘有殊。教分顿渐。由此方能识教时分。意云。由机有异。时且不同。或云。此通解时机二别。前解为胜。如胜鬘经等者。摄云。胜鬘说彼四实一权。为对决定四种机故。顿教大乘者。即四乘中。大乘是也。一乘权者。即彼经会以前说言。唯一乘者。是权说也。问彼经上下。总无此言。何得以知一权四实。答直据显文。彼似非有。以理取教。之即非无。言四乘者。经云。摄受正法。

    善男子。建立大地。荷四重任。乃至授以大乘。言一乘者。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二乘四乘。不言随欲方便。故明四实。一乘即言随欲方便。明说一权。若不尔者。随欲等言。何所彰表。问随何意欲。说一无二。答法华等。随不定意。说一无二。胜鬘会之。云方便说。问若说一权。应唯三实。四中大乘即一乘故。答唯说一乘。不立余运。此佛权说。名之曰权。非大体无。名为权也。四中大乘。对大根性。同余三乘。有所对器。故四名实。问四对定四。应器名实。一对不定。随性非权。答望自不定。是实非权。形四定性。故权非实。如此经中所说一乘等者。摄云。问胜鬘说四同重担。即言四实一乘为权。法华说乘。同诸草木。且应一权三乘是实。答法华本为不定声闻。故说一实。下因转破。说三草木。而非本故。故非三真。理实各对定性而言。且得言实。对望不同。故不相例。又云不同。以不定声闻。必舍小归大。故一称实。若尔。舍小归大。大得实名。身子舍大学小。小应名实。答不例。舍小归毕竟更学大。

    疏古有释言者。下广辨时中。初古。后今。古中。初叙教时。后定是非。

    疏古有释言(至)等是者。法苑云。昔时有隐士刘虬。立五时教。或有说云。真谛三藏立五时教。然菩提流支。别作。文疏破之。真谛居梁。流支在魏。故知不是真谛等作。先师云。齐朝时人。年二十八。为当阳令。二十九为南郡亟。南郡荆州是。丞今之司马。年三十三弃官。居武都山。立教有二。一顿。二渐。顿如华严等教。渐复有五时七阶差别。言五时者。一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说五戒十善人天教门。二佛成道后。十二年中。说其三乘差别教门。如次应知四谛因缘六度。未说空理。三佛成道十二年后。于三十年。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未说一乘破三归一。四佛成道四十年后。于八年中。说法华辨一乘义。破三归一。未说佛性。明佛常住。五将灭一且夜谈涅槃。皆有佛性。说身常住。是了义教。七阶者。第二时中。别开三乘。即为七地。亲捡刘注经。不见此之说。应别制造。有如是明。因此略明。古来诸德。立时不同。一后魏菩提流支。唯立一时。所以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等。二北梁昙无谶。立二种教。所谓顿渐。顿如楞伽等。为诸菩萨上根性说。渐者始从鹿苑。终至双林。藉浅至深。故即同其半满二字。三梁朝真谛。立三时教。佛成道后。七年已来。名转法轮。七年已后。四十八年已来。名照法轮。即般若等。自此已后所说诸法。名持法轮。即解深密等。四隋朝笈多。立四时教。一四谛教。即小乘经。二无相大乘。即般若经。三法相大乘。即楞伽等。四观行大乘。即华严明贤圣行位故。五唐朝波颇三藏。立五时教。一四谛教。二无相大乘。三观行大乘。四安乐大乘。即涅槃经。说常乐我常。五守护大乘。即大集经等。佛遣诸佛。守护国土等。

    疏唯说三乘有行之教者。摄云。总对三乘而说。于有三乘。各依自乘所观观行差别。而为有也。

    疏说彼三乘同行空教者。摄云。对彼三乘。总相说空。三故悟异。二乘达我空。菩萨双悟。

    疏此中犹未(至)佛性者。指寿量品我在灵山等。此略明常住。不如涅槃分明显说常住佛性。金刚之身。不可坏故。故涅槃云。若有人言。如来之身。是无常者。云何此人。舌不堕落。又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等。

    疏乍观可尔理即不然者。下觉爱破也。初且总非。后按文难。此初纵夺非也。乍观可尔。且纵许。理即不然。即夺破。

    疏提谓经说(至)教也者。按文难也。初至名曰密成。是按教文。云何但言第一唯是世间教也者。正难也。宣律师感通记云。即摩伽陀国。向北一千余里。有国名缚唱。有处说此?岭。东向五百里。有一长者。名曰提谓。与五百人。南海采宝。回过摩伽陀国。去上茅城六十里。近伽耶城。忽然云雾暗天。风雷九十起。时提谓等。不知所由。有善卜者。云是树神。遂将麨蜜。而共求之。树神知来。化作一人。于路而立。谓提谓曰。汝何所之。提谓二人。具陈上事。树神答曰。神者我是。问曰。何故为穴。神曰。有迦毗罗国净饭王子。舍国出家。于苦行林。六年修道。在我树下。成等正觉。号之为佛。长者根熟。闻佛名已。心生欢喜。树神语曰。佛成道。未有供养。汝之麨蜜。可将奉佛。提谓遂即却报余人。闻悉随喜。俱至佛所。树神教令。达佛作礼。却住一面。奉佛麨蜜。佛便受之。与受三归。并为广说三归功德。闻已。发菩提心。佛便为记。号曰齐成。若准文引普曜经云。曰密成。有本齐成。传写者谬。问佛初成道。未有法僧。云何为彼提谓。受三归耶。答提谓见佛。佛为佛宝。三归功德。名为法宝。僧虽现无。令归未来。故归三宝。或依一体。佛即收三。若据律中。有二贾人。来至佛所。为授二归依。

    疏先忏悔(至)吾我本净者。先忏悔彼等者。摄云。问佛适成道。法犹未唱。何得有谤法之??。而言悔耶。答罪通过现。佛示令悔。四大本净等者。摄云。悟四大等本唯真理。离于妄执。故名本净。但申正解。非者不叙。又摄云。按觉爱难五时教。引提谓经云。四大本无。乃至六尘本无。又云。吾我本净。是人无我。即此备明二空。穷宗之记者。准此疏主。取意而谈。本无本净。义同文异。或经有异。故不相违。悟四大等。明法空理。吾我本净。明悟生空。疏本言五。而笔误也。又五我本净者。即五蕴是。若尔五我五蕴何别。答依他遍计有别。谓诸外道。妄执五我事等。世尊为破此妄执故。说其五蕴。不能了蕴是众缘生。妄执为实。若能证知本唯真理。名之为净。同既有四大本净。何不有四我本净。答外道多执内蕴为我。故不说之。或言五蕴中。即摄四大。故不别说。若尔者。言色蕴时。即摄四尘。何须别立四大净耶。故前解胜。得不起法忍者。准仁王及大般若。忍有五种。各各有三品。一者伏忍。地前三贤。为三品故。二信忍。初三地证不坏信故。三顺忍。次三地顺二乘观故。四无生忍。次三地分段烦恼更不起故。名不起法忍。五寂灭忍三品。第十地及等妙觉。得柔顺忍者。摄云。准仁王经。四五六地。名为顺忍。相同二乘顺无生故。依佛地经。唯第六地。名为顺忍。论自释云。随顺无生法忍故。问何乃不同。答仁王总约近远得名。佛地唯依近顺名顺。问柔者何义。仁王佛地。何无柔言。答柔者调柔。我见若存。是非等起。不名调柔。四地永亡。故得柔称。又此三地。能断害律。羸劣随眠。得名柔也。广略不同。故诸教异。三百龙王。得信忍者。摄云。按仁王经。初二三地。得不坏信。相同世间修绝或修。总名信忍。而言龙者。化相而言。实大菩萨。故华严云。何阿耨池龙。出水洽济瞻部洲人。皆大菩萨。若不尔者。岂畜生身。有得圣耶。若许。便违一切圣教。自余天等至道意者。十信已前。发大乘心。然尚未入十信位中。且可即是十信初心。十亿天心至十善者。十信善位中。有上中下三品。十善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等。提谓长者灭三界苦者。既入初地。或是八地。便受变易。更永不受三界分段生死苦身。故言灭三界苦也。即是初地或八地者。谓经自言灭三界苦。即是出分段死。入变易生。经中为无悲智二言。故置或字。提谓若是智增。即是初地。若是悲增。即是八地。由此不定。故疏云或。

    疏云何但言(至)世间教也者。上总引文。今正为难。难意云。然提谓经。或得不起法忍。乃至或授成佛记。据斯此义。皆为菩萨。云何乃言。第一唯是世间因果教也。

    疏但为此日(至)法轮方名转者。摄云。此释外难。外难意云。为提谓等。说法之日。有得坐者。何不当即名转法轮。至五比丘。始名为转。答意如文。问经文自言。提谓等众。得果大小。各各不同。何故不名三乘同观。答但言果别。不说同观。问五比丘时。岂说同观。答即下所引。大般若之转四谛。是同名同观也。溜洲云。法轮有二。一化渐悟。二被顿悟。三七日后。名转法轮。据化渐悟。若依顿悟。初七日等。且得名转。若不尔者。如何得言。佛所施为。无非法轮。总有二义。三乘同观。二一座成坐。故得名转。故云。三转法轮于大三千。摄云。法轮有二。一者同行。同观四谛理故。二者别行。三乘观境。得果名别。三七日后。名转法轮。据通行说。若言凡所施为。并名法轮。依别行言。且不相违。

    疏次第二时教。此牒起也。

    疏觉爱难云有教者。此正破中。初按文。后云何乃言下正难。觉爱者。菩提流支。此云觉爱。大般若云。佛在鹿野小者。此文即当第三七日三乘之人。同观四谛。若尔何故解深密经云。佛初一时。在波罗痆斯仙人堕处。唯为发起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彼此俱是大乘。一三得益。何乃乖返。答曰。据理。初转法轮。三乘俱益。正为声闻。傍兼中大。深密据正。说利声闻。般若通其傍正故谈。三乘得益。正傍别说。且不相违。

    疏是知一雨(至)先后者。上已难竟。下申自义。兼及释成。是知一雨普润禀教不同者。此述自义。不可说佛教必有先后者。此返释也。意云。佛所说法。犹如一雨。受润有殊。不可定判佛教先后。

    疏今依古义正者。自下叙今。先破。后释。此初也。今依古师。觉爱且破初二两时。自余三时。且如彼破。乍虽可尔者。纵词。理即不然者。夺意。

    疏依今新经(至)三时者。下释中。先略举。后广引文。此略举也。然此意者。若顿悟之教。唯有一时。以大机不从小发故。若渐次之教。即有三时。以从小至大乘故。

    疏解深密经者。下广引三。初引诸教。次会通。后结成。

    疏依于三性(至)性已者。三性者。唯识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释曰。就二颂中。初一颂解遍计性。次半颂解依他。后半解圆成。言遍计所执性者。周遍计度。故名遍计。谓由虚妄。分别执彼。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总名遍计。言依他起性者。谓三界心。及心所等。依他众缘。而得起故。此性非无。名依他起。如外种子。托众缘生。且名依他。言圆成实性者。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言三无性者。唯识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释曰。即依前三性。立三无性。依遍计所执。立相无自性性。依依他起性。立生无自性性。依圆成实性。立胜义无自性性。问云何依三性。立彼三无性。答唯识论云。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依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离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言皆是遍计所执性已者。谓于三性。说三无性。总是遍计所执性。问何以说三无性皆是遍计。答说三无性。是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性全无。说密意。言显非义。谓后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即名为遍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有及无。总说无性。上且略叙所要。广如唯识所说。

    疏毗湿传药者。摄云。此云有功德药。有言此云天马耳。形如干姜。摄云。取前为正。一者名宽。二者疏主。三藏门侍。相传非谬。此意说云。于诸丸散汤等之中。若置此药。令余诸药。功能转胜。于一切教。置此三性。了义云经。义乃显了。余喻准此。

    疏波罗痆斯者。摄云。此乃河名。义无相当。故不制也。问唯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波罗奈城。云何名河。答城从于河。立名无失。

    疏仙人堕处者。摄云。按婆娑云。昔时有王。将诸婇女。在园游观。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见已堕落。因立名焉。问瑜伽深密。文既言堕。为同小部。为取大乘。若同大乘。何乃言堕。答为二释。随转理门。文言堕故。二依大乘义。堕者即是住之异名。

    疏总密说有(至)有其何性者。然第一时。但总密意而说言有者。其有依他圆成。有其遍计。不的言有何性。故云然也。

    疏总密说空(至)且空何性者。此第二时中。但总密意。即说言空。不的言空。空其何性。为空遍计。为且依圆。

    疏有为无为(至)为空者。依他圆成二性为有。依他即有为。圆成无为。其遍计性。我及我所。体性是空。如空华等。

    疏转照持者。转四谛法。置他身中。含生解故。说般若空。合以智慧。照破有执。明非空有。意除滞着。方何任持。以为究竟。

    疏涅槃亦言(至)如是者。摄云。问按涅槃经。初医服乳。喻于外道。客医断乳。及后教服。皆譬如来。如何有教。同于外道。经言初医。性复顽嚚。且后不知病起根原。复不善解风冷热病一切诸患。岂我世尊有斯过耶。答慧日论曰。此对外道执有我。为破此有。令入人空。且密说人空。义显为小。初说法有。次破法有。密说法空。涅槃会中。方为显说。除外道执有故说空。除声闻执空故说有。以闻佛性。非妄计我故非有。有常等故非空。合第二时。摄释有破。然今疏之取意而立。智者当思。复有释云。初医服乳多死者。喻凡夫外道着我。沉沦。不服皆差者。喻二乘无我。出证涅槃。后和药服者。双对凡夫及二乘等。对治凡夫妄执有我。须说无我。对治二乘执无我理。须说有我。此言我者。即是大般涅槃。乐净常我。故中百论偈云。诸佛或说我等。

    疏若以偏圆(至)不相违者。此下初判。次遮。后会。若以偏圆等者。判释也。从小向大。教有三时。非如古师。一五时等偏圆者。小乘名偏。大乘名圆。从小向大。名依偏圆。非一五等者。一谓觉爱。五谓刘虬。意云。若依偏圆。教有二别。非一五等。不可难等者遮难。难云。若教定三。何故经言。一雨普润。三草不同。既言一雨。故知。教但有一。何得立三。其顿悟之机至不相违者。会通也。一果之证者。摄云。不证小果。唯取大乘。名一果也。

    疏此经三周(至)此经者。自下先总判释。后为显第三时下。结成也。

    疏后显机者下。显机中。先引教文。后总判释。前中五类。一明一机有二。涅槃法华。二说两机有三。善戒地持摄论。三显三机有二。且法华涅槃。四彰四机且二。般若胜鬘。五论五机。文有三别。所谓楞伽庄严瑜伽。

    疏依涅槃(至)大乘性者。下明一性。初引文明。后彰所为。此初也。

    疏此经既说(至)教被彼性者。此彰所为。且有本云。初彼大乘根性。

    疏然性有二(至)作佛者。将明根异。先标种性。后方辨释会违。然性有二等者。释也。如下自明。不能预举。前皆有之等者。释会也。前皆有之。后性或无者。辨释。意云。前之理性。一切凡圣。悉皆有之。若四智菩萨行性。有无不定。故置或言。言谈有藏无说皆作佛者。会违也。然涅槃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得成佛者。意云。有行性者得成。非唯理性亦成。若尔。何名一切皆成。答谈其有者藏隐无者。故称一切。即少分一切。非言一切有无性等皆得成佛。又云。谈有理性藏无行性。故言皆作佛。前解应正。智者当思。

    疏依善戒经(至)无性也者。下明且性。文三。善戒地持。合一处说。于中。初引。后被。此初也。六处殊胜者。此出无漏种性之体。无始者显法示义。六处殊胜者。谓十二处中。第六意处。摄第八识。其识含藏本有无漏种子。此无漏体是殊胜。此第六意。六中数。故言六处。更有余解。不及此释。广如唯识疏。

    疏此被有性非被于无者。此彰所为也。

    疏依有非无胜劣异故者。下皆文三。初标。次引。后彰所为。下皆例然。学者当悉。此初也。问此下皆先标起。何故前引善戒地持。答云。作者随时。不可齐一。然下标文。不过依有。非无胜劣有异。有无俱彰。大小类别。依同非异。以别摄通。通别类异。现当非有等。若准摄释。总先通解。今各至文而辨。庶使新学易知。依有非无胜劣异故者。下引摄论。依有性说。不依无性。以菩萨声闻皆是有性。菩萨为胜。声闻名劣。此且应言。依同非异。文略不言。

    疏天亲摄论(至)智力者。引文也。十力有根上下智力者。佛能观知。观所度生。根有上下。故佛智力。有上下也。上者菩萨。下者声闻。

    疏依有非无(至)就别者。标也。依有非无。如前无别。依异非同者。二乘别说。不一处明。故言非同。以通就别者。三乘别明。不说不定。即以不定。就别而论。

    疏远尘离垢者。摄云。论有二释。一云。由见所断诸烦恼缠。得离系故。名为远尘。由彼随眠。得离系故。说名离垢。二云。以现观时。有粗我慢。问无间转。名之为尘。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缘平等。即彼断灭。故说远尘。一切见道所断烦恼。随眠断故。故说名离垢。

    疏有无俱彰(至)摄通者。有性无性俱明。故言有无俱彰。菩萨为大。二乘为小。故云大小类别。二乘合说。而不别明。故言依同非异。三乘别明不说不定。即以别性。而摄通性。故云以别摄通。

    疏涅槃经言(至)一阐提者。彼经二十四云。初病者。谓定寿命。是人已于无量世中。修三品善故。如郁单越人寿命千年。次病者。是义云何。善男子。如是之人。命虽未尽。有九因缘。能夭其寿。一知食不安。即反食之。二多食。三宿食未消。而复更食。四大小便利。不随时节。五病时不随医教。六不随瞻病教来。七强耐不吐。八夜行。以夜行故。恶鬼打之。九房室过差。以是因缘故。若遇即差。不过不差。后病者以命尽故。初喻菩萨。若遇善友诸佛菩萨。咨受深法。若不遇者。悉当成。何以故。以能发菩提心故。次喻二乘。若闻善友诸佛菩萨所说深法。发菩提心。不值不闻。则不能发。后喻阐提。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以断善故。不能发心。若能发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摄云。问四依菩萨。供佛极多。独觉之人。自然悟道。何言菩萨不遇疾疗。二乘要值。方得病疗。答言遇不遇。约始发心。不障后时得奉多佛。声闻必出得遇无违。麟角一人。望远且遇。或从多分。理且无爽。问准何得知。菩萨不遇。亦能发意。若瑜伽论云。菩萨四缘。而能发心。四缘下当自引。至时检叙。

    疏依有非无通别类异者。依有非无者。如前已说。通别类异者。通谓不定性。别谓三乘性。

    疏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者。摄云。正性有二义。一者涅槃。二者圣道。见所断惑。为众惑本。犹如生食。为众病本。名之为生。圣道能断。名为离生。又大般若三百七十八云。以何为生。以何为离。佛言。菩萨以一切有所得为生。以一切无所得为离。又四百八中。以生食等。而为喻也。问何故前释般若不同。答前依瑜伽对法等论。通三乘释。般若唯依菩萨以明。望义异也。意云。不定性人。虽未入见道。离彼烦恼。闻此法已。皆发道心。或离生者。即离异生性。此解且善。智者应思。

    疏诸论虽说(至)离生者。摄云。有回心已。即受变易。有未受者。论据即受。说圣回心。经依未受。故言未入。正性离生者。此人虽曾行二乘行。未得小果。闻大乘经。即发菩提。意云。此不定性人。未得小果。而即回心。既是凡夫。未得无漏。所以不能即受变易。若准此义。前解渐悟二师之中。后师为正。问如有一类。具三乘性。先不发心。不修二行。而顿求大者。此人为是顿悟。是名渐悟。为是定性。为不定性。此义应思。有解云。虽顿修大。仍是渐悟。不定性收。以有二乘种性故。今解不然。是顿悟摄。仍名不定。不修二行。如何名渐。问岂诸圣者。受变易已。方始回心。而言今说不受变易。已回心者。答得圣回心。即受变易。非谓受变易已然始回心。问其变易生。为一度受。为复多耶。答非一。谓圣者回心已去。欲拟长时修道。愿我所有。无漏资本。招生之业。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随短长分限。时既满已。更当如是发愿。乃至成佛。

    疏此经被彼(至)定性者。大乘定性。谓发阿耨菩提心。小乘定性。即远尘离垢。问何故般若唯约有性。不言无性。答据入圣者。而辨乘性。故无无性。且依是说。然未尽理。何者。今但对缘而说。所以故无。或可前说且得。

    疏有无双彰以通从别者。准前思择。

    疏又胜鬘经(至)授以大乘者。泛明重担。总有四种。一凡夫以妻子为重担。二前三果人。以爱结为重担。三二乘无学。以变易为重担。四菩萨以所化众生。而重担。今明菩萨荷负四生如大地者。地有二义。一普遍义。即喻菩萨遍六道化。二坚固义。即喻菩萨化众生时。逢难不退。四喻者。摄云。相传总有三释。一云。大海最重。以喻凡夫。诸山次轻。喻于声闻。草木转轻。喻于缘觉。众生最轻。喻于菩萨。准此依障轻重为喻。二云。海喻菩萨。理性深广。山喻独觉。乐处寂静。神通稍高。草木喻声闻。得涅槃已。后报尽故。众生喻阐提。但有人天生得善根。力渐微小故。喻理如是。然文不次。三云。海喻阐提。生死无尽故。山喻声闻。诸见不动故。草木喻独觉。神通之障。执轻小故。众生喻菩萨。二障执轻小故。教理行果。义非邪妄。名之为正。体苞轨持。目之为法。摄者苞含。受谓领纳。证法在心。名为摄受。无闻者。无闻熏习。法尔无漏。非法者。非圣法器。

    疏依有非无(至)非有者。依有非无。通之与别。且如前说。依有非无者。谓无性中。大悲菩萨。此经亦被。不可言无性也。所以故言。依有非无。现当非有者。无性之中。有二种人。一现非有。即焚烧善根。二当非有。大悲菩萨。亦有本言依有及无。以焚烧大悲。同是无性。故言及无。

    疏佛尽一切众生(至)众生故者。然有解云。而众生界。无有尽期。菩萨愿心。未可成佛。但以依他因缘道理。三祗劫满。自然果圆。虽得佛果。以愿力故。常在生死。故度众生。以不舍众生故。故言菩萨常不入涅槃。维摩经云。虽得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又菩萨不同二乘入于涅槃。何以故。一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二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有期二义。所以不入。非谓不成佛故。名不入涅槃。请智者思之。

    疏有无并说(至)毕无者。现断毕无。此无性有二。一现断即暂时。二毕无谓毕竟无因。余者可见。

    疏第五有二种(至)谓无因者。摄云。按庄严论第一云。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少善且无因。释云。无般涅槃法者。是无性位。此略有二。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涅槃法。时边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谓此但求死。不乐涅槃。因此便明无性差别。然阐提有三。一者一阐提。此云爱乐生死。爱乐生死故。二阿阐提。此云不爱乐。谓不爱乐涅槃故。三阿颠底迦。此云毕竟。毕竟无成佛义故。此三阐提。及智增菩萨。应为四句。一因成果不成。大悲菩萨。二果成因不成。谓时边人。三因果俱不成。谓毕竟人。四因果俱成。谓智增菩萨。

    疏依有及无(至)通别类异者。当成不成者。摄云。当成不成。并同无性。当成有三释。此一释之法。所谓菩提。此当成法。而不得成。是以结名。当成不成。余文准前。问何故楞伽第五。无性无毕竟耶。答此约证法而说。或大悲菩萨。在第五中。与此同明。故无毕竟。何以故。俱名无性。不可一有一无。故不取也。前解为胜。问上来引文。言同异者。依何而说。答同者。约二乘同断惑障。同证生空理等言异者。据利钝劫数神通说法等。摄云。问上所引教。根器不同。各何所以。答依有无通别等者。是释所以。虽有斯释。终未离难。难云。何故依彼。无有等性。一五等别。实理解者。教所被器。器类不同。故一五等。种种有异。何乃须责。

    疏若以一乘(至)经也者。此总别释。非说一乘之处等者。三周说法。是正一乘。流通已下。即是非之处。谓庄严品中。傍利声闻。居流通分。此即重释前所引文。又云。此意非是。但说一乘之处。要被声闻。今言被者。以会中有之。非要一切。此后解审。

    法华玄赞决择记卷第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