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出师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trong>【原文】</strong>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敞【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3】,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4】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6】,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7】,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9】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10】,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11】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12】,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1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14】,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15】,猥自枉屈【1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7】。后值倾覆【1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20】,北定中原。庶竭驽钝【21】,攘除奸凶【22】,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2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25】,察纳人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strong>【注释】</strong>

    【1】崩殂(cu):死,古时秦朝以后皇帝死亡称“崩”;也叫“殂”。

    【2】疲弊:困乏,这里指国力贫弱。

    【3】殊遇:特殊的恩遇。

    【4】开张:扩大;圣听:皇帝听取臣下意见。

    【5】恢宏:发挥,振奋。

    【6】陟(zhi)罚臧否(pi):陟,升赏;臧,善;否,恶。即赏罚善恶。

    【7】有司:主管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凡事各有专司负责,故称为“有司”。

    【8】昭:光大。平明:公允明察。

    【9】简拔:选拔。

    【10】裨补阙漏:弥补疏失。裨,也是“补”的意思。

    【11】淑均:善良公正。淑,善;均,平。

    【12】行阵:队伍行列,即指军队。

    【13】桓、灵:东汉末的桓帝刘志(147————167)、灵帝刘宏(168————189),均纵使宦官专权,外戚骄横,致使朝政日败,终于爆发黄巾大起义,东汉遂亡。

    【14】布衣:平民,无官无职。

    【15】卑鄙:与今意不同,古指卑微鄙陋,没有地位。这里是自谦之语。

    【16】猥自枉屈:自谦之语,谓刘备降低身份,礼贤下士。

    【17】驱驰:奔走效劳。

    【18】倾覆:兵败。指建安十三年(208),刘备为曹操击败于当阳长坂,追至夏口之事。

    【19】不毛:不长草木,指荒凉之地。毛:草。

    【20】奖帅:鼓励和率领。

    【21】庶竭驽钝:希望能竭尽自己低劣能力。庶,希望;竭,尽;驽钝。劣马钝刀,代指才能低劣,此为谦语。

    【22】奸凶:代称魏帝曹丕。

    【23】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当时为曹魏政权的京都。

    【24】慢:疏忽,怠慢。

    【25】谘诹(zou):咨询。

    <strong>【赏析】</strong>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太平御览》卷459)淡泊、宁静二旨,自古而今,向被文人学士乃至食精厌肥的高官厚禄者流所津津乐道,然而,这芸芸众生中,附庸淡泊、宁静而以“清高”自慰或自鸣于世以求“推销”自己者多,真能得淡泊、宁静之意趣而乐在其中求“明”求“远”者少,至于借淡泊、宁静而盗利猎名者,则更属人中下品,等而下之,不足道哉了。

    若说诸葛亮以布衣之份,屈居于草庐之中,坐论淡泊、宁静,则腐儒辈讥之为“侈言自慰”,是足可欺世人之心的,然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当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之时,以其出师一表,令蜀前蜀后、千代万代无与比肩者,探其微,不能不归结到得自然之精蕴的淡泊、宁静二旨,昭彰于后主、蜀人、天下人并垂百世而至今的这个原因。

    《出师表》,是淡泊、宁静的结晶,是明志、致远的诠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帝王师的最集中的反映。

    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君王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三国时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出师北伐时给蜀后主刘禅的上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表文开头,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领起,统括天下大势“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语句寥寥,却高度概括,将蜀汉政权面临的紧张局面及诸葛亮深重的忧国之心合盘托出,颇给人“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感觉。

    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论表中开头之语:“万难心事,已倾泻此二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