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品节云。此品连下十品。通为悟佛知见。且前判开佛知见。经文九品。示佛知见。独一品。而悟佛知见。则十一品。其广略不一何也。须知开佛知见。但约三周开显。三翻授记。历九品即周。若示佛知见。则直示目前心境之妙。令当下情妄。法身既显。净土宛然。了则直下知归。何须多说。至于悟佛知见者。以声闻人。虽了悟自心。犹有历劫无明习气未尽。狭劣知见未忘。故须多方调治。方得法身淳净。抑恐涉俗利生。不善方便。故预示种种守护之方。使其不堕凡情。不生惊怖。此正如来广大慈悲。所谓预留医方之喻也。然判悟之初。便以达多名品者。显悟有难易也。由诸声闻久怀佛道长远之怖。故不生好乐。今既蒙授记。且必又历多劫。方得证果。恐复引起宿习。不肯勤求之念。故世尊自引本事。不惜身命。勤求妙法。已至今日。始得究竟。此悟之难也。又恐下劣之辈。惧难不进。故复引文殊龙宫所化八岁龙女。献珠之顷。即成正觉。况海为生死沉溺之地。龙乃多嗔极毒之因。女为阴柔垢浊之器。可谓最难化者。而当下转凡成圣。即证菩提。何其易易耶。良由亲近大智。为所依故。意令当机于佛灭后。当亲最胜知识。可保妙悟之极致。永不堕二乘地。故列此以为悟首。天台云。提婆达多。此云天授。谓从天乞得故。是斛饭王子。阿难亲兄。入大乘论问。彼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言是大菩萨。答。若是怨者。云何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各去。步步转远。岂得为伴。大云经云。提婆达多不可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若夫自造三逆。及教王害父害母。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设化。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为惧恶人。令不起恶耳。直指云。前品现塔见身。三变净土。虽为三根人示圆行证。其实如来果境。于此全彰。夫有果必原其因。故于此自叙因中求法忘身之事。与上多宝如来为法而来之本愿。正相符合。所以品居见塔之后。即以传经之师而立品也。

    △三发明弘经得果。举古劝今以示流通。分二。一昔达多通经。释迦成道。分三。一往昔师资。又二。一长行。分四。一求法时节。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前品力劝会众发愿弘经。恐人勇力难生。故此便将自己。与一切人。作求经法式也。诸菩萨。即前在会及八万新发心人。天人四众。乃变土中。未移置者。下明时节言无量劫。应是大通之前。无懈倦句。是总标。向后皆表不倦之实。以至常不轻等。皆不倦事也。大都懈倦两字。是诸苦的根本。一有懈倦。不唯佛不能成。法不能求。即世纲亦不能脱矣。

    △二正明求法。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此明往昔捐身求法。乃不倦之实也。直指云。举常为国王发愿求道。非仅王子之位也。为满足六度。是大乘志。勤行布施等。是外施。头目等。是内施。举此能行。乃?受持者之不宜懈倦也。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人寿无量时实增劫。人世之荣。甚长且久。国王之乐。亦足乐矣。乃捐位委政而不顾者。总为法故。非世荣比也。宣令而必击鼓者。鸣求法之心也。求法而及四方者。遍求不已也。谁能为我说大乘者。见所求非权乘小果也。终身供给。正应无有懈倦句事。捐(音员)。

    △三求得法师。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至)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感既诚。而应必验。仙人之来。理固然也。但仙人。而曰我有大乘。亦是随类显应。非泛常所谓仙人也。经名妙法华。仙人当必得名于过去之师。愈知此经沿流无始矣。国王愿在得师终身供给。仙人愿不违我当为宣说。二愿相坚。妙法自现。须知不违一句。仙人不啻与王谨立符券。从上百劫千生如来分身。于种种类中。含冤忍苦。毕竟无违。是不爽仙人之愿也。

    △四受法奉行。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至)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捐宝位。如弃涕等。尊贵若奴仆。屈己如此。使天下知有最贵存焉。足见世尊为法为人之苦心。又不止于今日矣。供给所须。须者乐欲也。仙人所乐欲者。不在果蓏。而在磨炼。世尊以为法为人。故登山蹑涧。无朝不设。身床体座。无夕不施。如是昼夜靡间。可谓极劳苦矣。又必经千岁。可谓极含忍矣。噫无懈倦之心。如此坚也。

    △二偈颂。分五。一颂求法时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

    此颂明求大法于久远。以志精进坚固也。我念者。即如来以宿命智。通观过去久远。如今日所见。此是说己事不虚。令新记于未来成佛时。念因中求法。亦犹今日也。

    △二颂正明求法。

    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至)身当为奴仆。

    世人以妄为真。则五欲为极乐也。至人知诸妄。而不贪世乐。求法师而不惜捐躯。可谓贵所当贵也。前曰击鼓。此曰椎钟。只是要将殷勤求法之心。声闻于四方也。

    △三颂得说法师。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至)吾当为汝说。

    阿私。此云无比。然达多果号天王。人号天授。因号无比。三处名义。皆合法华。故为法华之师。意明有如是因得如是果。令新记人知因果昭彰也。长行曰不违我。颂中曰能修行。正见其不违始能修。能修方不违也。

    △四颂受法奉行。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至)勤求于大法。

    即便随三字。见得毫无顾恋。毫无濡滞。正应捐国委正句。情存两字。乃专一恳挚之谓。世人作一事。便有倦心。只是情不存此耳。情存妙法。身心那得有倦。然此忍苦忍劳。岂仅为身心已哉。亦以诸众生各有佛性。但勤求的师范自我始耳。其意只要新记人毋耽小果。当须勇锐求进成己以成物也。树实曰果。草实曰蓏。又云。果即桃李之属。蓏即瓜瓞之属。蓏(音裸)。

    △五颂结证劝信。

    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至)今故为汝说。

    此六句总束前文。教会众当信当学也。前言为众生求法。公心溥矣。此言不为己身欲乐。私情绝矣。然如是勤求。使法容有不获。佛容有不成。亦何必反覆絮絮述哉。惟一求即获。一获即成。所以不惜口舌为汝说也。亦只是要新记人无有懈倦。必得成佛之实。

    △二结会古今。分二。一正结会。

    佛告诸比丘(至)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此明古今不异法无二说也。直指云。我身即是王身。形异而心一如也。仙人即是达多。名异而法一如也。我由法而成佛。则法不可思议。法由师而传我。则师不可思议。

    [△@△]此下明不思议之师。意谓淘成我者。即今之达多也。磨炼汝者。即今之释迦也今既如是。来亦当然。岂不信哉。

    △二明功报。分二。一明弟子因报圆满。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此虽明自己因报。而实归功于师。意在教会众莫辜今日师训也。他经多述求索头目等。是为佛满足檀度。并前五度。惟此经以传法言。是兼满智慧法也。故宝积经云。若无提婆达多善知识者。终不得知如来具有无量功德。故此亦言令我具足等也。四摄法者。天台云。一布施摄。若欲财者。以财摄取。若欲法者。以法摄取也。二爱语摄。以善软之言。随顺众生。安慰开示也。三利行摄。菩萨随起身口意行。能令众生各沾利益也。四同事摄。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缘。即分形散影。和光同尘。共其事业也。四通称摄者。以众生情所爱者。同情接引。渐入大乘。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余皆如方便品释。谓成正觉。度众生。二利功德。总由师之磨炼所至。又见不违师训之验也。

    △二明法师妙果当成。分三。一证果。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世界名天道。

    此处如来本举远因为法。欲引新记。坚固不怠。而授记之言。不觉随至矣。观经前后。达多未预其会。他经云。因害佛故。感生身入阿鼻狱。佛遣阿难。致问苦乐。达云。我在此如三禅天乐。阿难云。何时方出。达云。待释迦入地狱。戒即出。阿难云。世尊岂有入地狱分。达云。我又岂有出地狱分耶。由此而知。如来与记处。正在达多决定不受处异哉。此处好生着眼。果号天王者。大窾云。有大威力。成就如来大因大果也。世界名天道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要知提婆今日之憎心。即昔时之妙法。释迦今日之冤家。乃昔时之知识。安可以两人异视之乎。

    △二化度。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至)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依正庄严。虽不显记。观其说法受益者。概可知也。佛既说法二十中劫。而亦广开三乘。以至得果者。多多无尽也。

    △三灭后。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正法与住世同劫。是彼佛利生之志。深且笃也。全身不散。亦是令法久住之心不忘。塔高六十。广四十正表此理于四圣六凡。无不全体显现。人民以十种供养。表十度圆成也。向下明供塔得果。不出三乘权实。

    △三劝净心信。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此处极赞信敬此品者。又是如来为一切人。坚其无有懈倦而不违我之符券也。世人皆知调达为极恶人。而不知本是大宾伽罗菩萨。为遮众生起逆罪故。示现作恶。与华严之无厌足王等也。今如来已明示其因。而复记其果。恐据迹众生。不生实信。故复劝敬信勿疑。若果能谛信。不惟恶道不生。而胜处常生。要使一切人自心中之调达灭。而伽罗现也。达多通经竟。

    △二今文殊通经龙女成佛。分二。一文殊通经。分五。一明智积请退。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直指云。从上涌塔变土。引过去大因。证提婆妙果。皆为会众。极显真实。虽曰显实。犹属迹门。而本门真实。尚未动着。其来助化者。自药王大乐说。以及智积。皆权智也。多宝之现。本欲为一切人完美法华三昧。而智积但见迹门实显。便催本佛还归。殊不知途路未竟。以致本师不对。由本门大事未彰。因此一举。便引起世尊发轫显本之源。故留智积。以见文殊。令会众更知有本门一大事因缘也。

    [△@△]然智积于如来劝信之下。便请本师还国。试观智积之意。果欲还国耶。是别有为耶。看经人。须将问答者与出证者。作一人看。庶不辜灵山一场局面。

    △二世尊暂止。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此明佛留智积以待文殊。将彰本门大事也。天台云。如来虽留智积。其意在留多宝。以证本门。开显佛之密意。非菩萨所知。

    [△@△]世尊教智积待须臾者。是立地得睹。此有者。即不离当处可与相见。乃划然开发之时也。论说妙法两句。便是深谈实相。究竟还归也。

    △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直指云。佛谓此有文殊。今应念而至。已刺破一切人眼睛了也。序品文殊在座。与弥勒问答。今云从大海来。所以教人着眼这里错过。纵有多说。只益勤劳。于己何益。欲知根本大智。不离当处湛然。欲知本门实主。不离生死大海。生死海中。捞捷佛性众生。非文殊之大智莫辩。佛性众生在生死海中。非释迦之婆心弗救。本智不住于实理。故住在性空。本主不涉于今时。故安然灵鹫。大用现前。入生死海。大用归体。仍入是山。当此之时。正是如如智。契如如理之境相也。但为新记未解其义。故以实就权。往智积所。而智积遂得问其本门之大事耳。

    [△@△]文殊坐华。显往来不出此莲华藏也。俱来者皆如是坐。显人人皆有此莲华藏也。妙乐问。三变土中。无三恶道及诸大海。今何仍言龙从海出。答。今以三义通之。一者。既移天人变大海。若从所移处来。应无远弊。二者。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龙虽不动。而所居已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三者。无缘被移。有缘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

    △四智积请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此为据迹之问也。智积者。表理智未融。而得是名也。意谓龙宫卑湿。非说法之场。龙性憍慢。非受化之机。但不知仁之所化几何数也。

    △五文殊酬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且待须臾自当证知。

    此为彰本之酬也。文殊以实智得名。实智之量。本为无量。意谓善说法者。不择地而施。善度生者。不问机而教。地愈卑而化愈广。机愈憍而意愈勤。此所以非心口可能宣测也。即此便见文殊家风迥别。且待须臾两句。更见斩钉截铁。使徒有其言。不见其实。安见如来留智积之验耶。如来教待须臾。文殊即现。文殊教待须臾。随众即现。此中响应。多少明白。

    所言未竟无数菩萨(至)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此正须臾得证也。直指云。承上自当证知。以释非心所测之境。前化主与众。俱坐宝莲。足见实相自具。校夫三周新记。毕竟行满功圆。方坐莲华成佛。则权实霄壤矣。

    [△@△]出海诣空等。已如前释。皆是文殊化度者。答其所问数也。共论说者。是互为宾主说六度法。本声闻者。先禀权教。在海修习二乘道法。今闻实法。则皆住大乘第一真空也。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此质彼所问也。言汝谓我所化之数。今既亲见亲知。则汝已心领神会。其实如是。何复待吾与言哉。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至)令速成菩提。

    前四句是赞。谓文殊有大智勇故。入生死而不怯。大德健故。化众生而无量。如此皆大会及我。所亲见者也。次四句是问。谓但不知仁者所说之法。还是唯阐一乘实相。广度众生。速证菩提耶。抑仍说三乘权渐法门乎。故下文殊有唯常宣说之对。

    △二明所利益。分九。一文殊自叙。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文殊因智积意有权实之问。故此答以唯说妙法。是尽洗权执之见。

    △二智积发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前偈若通为赞意。至此不应作如是问。故知后四句。另有意焉。

    △三文殊致答。

    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此即修行此经速得佛果之证也。要解云。龙宫无数菩萨。皆是文殊化度。而独举八岁龙女成佛者。正显佛性不间男女。不拘老少。不择异类。但根智利。必所造深。刹那回光。而菩提可至。亦是破三乘远系。而进其钝滞也。大窾云。智慧利根四字。是总赞。善知下。方是别赞。言诸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根也。行业。即善恶业行也。此是知机。得陀罗尼等下。即是知法。以智慧具足。故知机知法也。于刹那下。别赞利根。初发心时。即得不退也。辩才无碍。即得四无碍智也。慈念众生者。以慈修身也。功德具足者。万行圆满也。心念口演。即自利利他。微妙广大者。致广大而尽精微也。仁者不自有其德。让者不自张其功。和者无卒暴。故能就物。雅者无圭角。故能成物。由此女众德具足。故能速至菩提也。

    [△@△]以八岁女。而居异类。为文殊尽力称扬。则往世修因。又不啻与如来同参阿私矣。须知文殊假此。以破会众权执。二乘之年。可谓曰长。二乘之类。可谓曰尊。但此速证菩提一事。偏独归之龙女。岂不大较着哉。

    △四智积生疑。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上所叙。是举本而开迹。今所疑。是执迹而暗本。故返引释迦久远之因。以破龙女当下之果。殊不知大心之士。悟在刹那。中下之机。万劫莫究也。要知原是智积故作不信。引起龙女忽现。以决八万新记之疑。直指云。文有三段。一举释迦于无量劫以苦行求道。应前达多而来。二举苦行布施。即此大千大地。无芥子许非如来舍身命处。由是累劫修行。然后得成。三则不信此女成道之速。若果如此说。则释迦不及龙女矣。盖为二乘人不知本有之佛。一往外求至此。虽开三显一。又坐在权智有修证处。所以佛留智积。与文殊相见。特为论说。此自性本有之佛。不假修证。故托龙女顿证。以遣权迹之执也。直将龙女与新记。会归一本。始完此一大事因缘耳。

    [△@△]须知智积云。我见如来于无量劫。又云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此见量。岂据迹者之所证耶。此又见智积之大智与文殊无间也。

    △五龙女明圆。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至)无不宗奉者。

    ○龙女不与师俱来。必待智积生疑。便乘机出现。使智积与新记。疑滞顿消。始见文殊钳锤妙密。方契佛留智积之方便。令不虚设也。龙女以偈赞释迦。足见非寻常也。第一句。以实智深。明罪福皆空。即此一句。是将无价珠。献如来矣。以下皆为此句注脚。

    [△@△]忽现于前四字最微。盖龙女虽以偈赞如来。其实为会众发明实智平等也。以世情论。龙乃罪相。菩提福相。不达者。罪福历然。今曰深达。即是实智圆明慧光普照也。此约能证。是般若德。微妙等。约所证。是法身德。法身无相。故曰微。不妨具相庄严。故曰妙。天人所仰者。是报化身。乃解脱德也。由微故天人所戴。由妙故龙神咸敬。以此三德具足。故为一切之所宗奉。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此四句。是龙女将世尊文殊和而为一极。为新记全身显露也。言我成佛果。唯佛与文殊。自当证知。此外皆不能知也。此是圆成三觉之义。成菩提是佛。阐大乘是法。度众生是僧。三觉既圆。万德自具。此岂滞迹者所能知耶。

    △六身子权难。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具修诸度然后乃成。

    莫道身子真个有疑。盖以女身垢秽。佛道悬旷。三周新记胸中必有身。子故借他疑团。作自己问难。引起龙女献珠成佛。更速以决新记必有之疑也。文殊显实。令智积生疑。便谓我见释迦等。是因他疑他也。龙女明圆致身子生疑。便谓经劫勤苦。是以自疑他也。二皆有因。故致疑念顿生。言汝谓不久得道。我言佛道悬旷。汝言微妙法身。我谓汝身垢秽。以垢秽非器之身。成大宝最极之位。此实不可信。以悬远积行之功。为须臾一念即证。是犹不可信也。此文两节。一疑非器不成。一疑非时不证。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女身五障不得成佛正新记人胸中所疑之实。身子知得。故代他历历辨驳。以俟龙女发明也。梵王者。以净修四等四禅为因。女人淫恣无节。不得为也。帝释以勇猛少欲为因。女人杂恶多障。不得为也。魔王以十善具足。尊敬三宝为因。女人毁失正教。不得为也。轮王以慈愍群萌。供养三尊为因。女人慝态不净。不得为也。佛以修无量德。断五住惑为因。女人性多色欲。不得为也。次总结二疑。故曰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噫智积为八万新发意人。决权疑生实信。身子为三周新记。决迹疑生本信。意同语别。而与世尊文殊。可谓唱拍相随者矣。

    △七龙女呈珠。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龙女者。即怀大宝之人也。今见身子作如是疑。亦不与之较论长短。但将无上一珠。持以奉上。是以水投水。佛即受之。正如空合空也。虽曰价直三千。试说大千世界价直多少。则知此珠毕竟是无上也。龙女于呈珠之后。始问二尊。言是事疾不。此欲二尊亲口说出。方使会众破男女相。破同异相。破久近相。破生灭相。故向下会众。皆见有忽然转变成等正觉之境。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演说妙法。

    言显不如相彰。当时龙女。若向灵山会理。论权说实。则转见迟钝。焉得今日使人人皆见实相真境也。忽然者。不待作念。变成男子者。变是转义。男是阳性。况纯阴无成。若不经转变。终不能致繁兴大用。言具菩萨行者。即一念顿超。无行不具。此已却二尊无量劫熏修之疑。则因行满矣。往南方等。表大智圆明纤尘不立之境。况坐莲华具相好。而果德圆矣。此证赞颂中又闻成菩提之实。末三句。证赞颂中我阐大乘教之实。由是会众明见其境。复有何疑。而不释哉。

    △八时会得益。

    尔时娑婆世界(至)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此是会众亲见亲闻。非比量知也。证赞颂中度苦恼众生之实。始见一切众生无不宗奉者。益明矣。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此述明彼此二土所得利益也。无量众生等。彼土蒙益也。六反震动者。彼土瑞应也。娑婆世界等。此土蒙益也。得受记者。即龙女普为时会缘熟众生。作受记也。此即普现色身三昧力耳。

    △九当机默信。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默然者。是会众自证自得之境。非辩折屈伏也。然众会信受固已。要知智积舍利非至此始信。若然者。则前番之疑。亦真矣。须善会之。知音问。龙女成佛。何不通名。答。准起信论。信极真如者。离三种相。智积以历劫久近为难。文殊不辩。有龙女忽现。示此经离言说相。身子以男女垢净为难。龙女不辩。以宝珠奉佛。示此经离心缘相。成佛不言名字。但曰为众说法。示此经离名字相。以三相俱离。堪持此经。故继之以持品也。弘经得果已竟。

    持品第十三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前叙昔因求法之难。引龙女成佛之易。以发会众欣慕之心。而次以持品者。盖此经为诸佛之慧命。乃众生之正因。如来灭后。人多弊恶。最难奉持。苟失其持。则佛种断绝。此世尊之隐忧也。故诸菩萨默领佛意。安慰于佛。曰愿不有虑。各愿奉持广说此经。不惜身命。而五百弟子。与学无学人。亦各发愿于余国说经。以娑婆人多上慢。自量其力。不堪化也。然佛姨母。及诸尼众。向来自视女身多障。不敢希望。今见龙女成佛。自信有分。故特请授记。愿于他国广宣此经。亦见不退之心有在也。世尊复视八十亿菩萨而不言者。意谓声闻虽愿持经。而未习涉俗之行。不知远害之方。志力不充。恐被留难。使缘不广。欲诸菩萨以调护之耳。诸菩萨默领佛意。齐发誓愿。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唯以忍行。能令众生受持此经也。品以持名者。持谓守其所有而不失。故此品单说持经之事。以明悟守之难耳。

    [△@△]持是总名。别有六种。即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礼拜供养也。又有能持所持二种。能持。即菩萨罗汉及八十万亿大士等。所持。即妙法华经。有三种能持之人。亦有三种所持之处。谓二万菩萨于此方持。一切声闻于他方持。八十亿大士。则周旋十方世界持。故总曰持品。

    △四劝发久修新证。奉旨受持。以领流通。分二。一明受持。分三。一菩萨持经。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此先举能持之人。药王是七地菩萨。乃法师品中之所因者。乐说乃九地菩萨。是宝塔品中之请主也。因前闻世尊殷殷之意。勉励会众云。我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又云。此为难事。宜发大愿。而会中竟不见一人领受此经而发愿者。故二大士领诸菩萨发愿云。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此便是与世尊一肩担取也。当奉持等。是举所持之法。于后恶世。又是明持说之处。此下即明五浊。天台云。众生善少即众生浊。多增上慢是见浊。贪利供养是烦恼浊。增不善根是命浊。远离解脱是劫浊。若非深位菩萨忍力成就。安能于此浊世。弘通是经也。

    △二声闻发誓。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此是有学无学二种人。发愿于异国通经。是即声闻得记。学菩萨行。习法师事之初心也。大窾云。弊恶者。言娑婆世界人实难化。怀增上慢是弊多。功德浅少则恶多。瞋者。谓刚暴无柔和之色。浊者。谓污秽无清白之行。谄者。工媚悦而无丈夫之气。曲者。习逢迎而无质直之心。其人如此。故不可以真实法授之。所以不愿此国也。天台问。此诸声闻。既得授记。已登初住。破无明惑。得无生忍。成大菩萨。何故不能于此恶世苦行通经。答。为引初心始行菩萨。未能恶世苦行通经。复起如来说安乐行也。

    △三尼众请记。分四。一波提请记。

    尔时佛姨母(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女众披缁。乃波提最为首唱。故先举也。意欲发愿持经。但未得授记。故不敢呈言。惟瞻视尊颜。希佛宣明而已。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称母名。而称道号。是以法为亲也。以何故忧色为问。乃所以起授记之端也。憍昙弥。此云尼众主。我先总记者。授五百弟子后。其余声闻众。亦当复如是等。已悉言之矣。次记于多劫中为大法师者。欲其广宣大法。渐具福智也。及六千尼众。俱为法师者。由尼众福易植而慧难成故也。号一切众生喜见者。以因植果。由因名爱道故。果得喜见之称。而其间正像劫国等不言。文略故也。转次授记。亦与五百弟子同例。

    △二耶输请记。

    尔时罗睺罗母(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此如来俗中妇也。佛为太子时。有三妃。以表三惑。悲华经谓。佛姨母元为水神。爱佛愿大。故誓生生为佛保母。耶输为须弥山神。名善乐华。爱佛愿重。故愿生生为佛妇。今蒙佛教。俱得道果。故此请记。

    佛告耶输陀罗(至)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果号具足光相者。因中作大法师。阐明如来大法光明故。然既供无量佛。行无量行。说无量法。故寿至无量阿僧祇劫。亦是依因感果也。

    △三尼众领解。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至)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此领记赞谢也。长文是经家叙其领记。偈中方是尼众赞谢。前二句赞。后二句谢。言心安具足者。一向自谓女道阴柔。于无上大果种种相好。必不能得。今闻当得成佛。则二利圆。福智具。而此心安矣。

    △四众尼发愿。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至)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声闻不愿于娑婆弘经之意。前已问明。但约内秘外现。则在此娑婆。行道教化。累经多劫。如来灭后。辅化事讫。亦宜当入佛所安矣。明受持已竟。

    △二明劝持。分二。一长行。分四。一佛唯默视。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此明佛意有待于诸菩萨也。天台云。眼视默劝。而不告言者。上来虽不别命诸菩萨。而如来已举持经功德深厚。引证分明。又多宝分身。远来劝发。此之殷勤。事义已足。有欲应命。宜即发誓。无烦复言。又将护声闻他方弘经之愿。故不称扬此土弘经之事也。

    △二菩萨请告。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至)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此皆经家叙置。前四句明德。皆是二字。总标智德。皆无二也。阿惟越。即位不退。转不退轮。即行不退。则所证所得。二俱不退矣。今见顾视。各从座起。事具师资之礼。而默识如来之心。师不言而言。资无听而听。然意中所有回环付量。虽经家叙语。而后云。我当周旋往返等。便见诸菩萨有斯意矣。

    △三默然知意。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

    此两句。便写尽师资之隐意无余矣。据佛意见。二万菩萨。专于此土。一切声闻。专于他土。是各有所拘。则不能尽十方际。使法有所偏也。据菩萨意。既曰转不退轮。则不拒此而爱彼。一有偏拘。致本愿不满。故曰敬顺佛意。自满本愿也。

    △四发誓通经。

    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至)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此足见诸菩萨知意之言也。知音云。便于下三句。敬顺佛意也。我等下。自满本愿也。周旋者。无处不到。往返者。去而复来。如是则土不论净秽。人不辩善恶。皆可教也。皆是佛力者。谓我等愿虽如此。更须仗佛力加庇可也。在于他方遥见守护者。正要佛践法师品中之约耳。

    [△@△]于佛前作师子吼者。自揣其力。于净秽善恶中。皆可弘经。而无所畏。故云尔也。在于他方者。谓我等虽在他方弘经。惟愿如来威神遥见而为守护。是则地虽遥。而佛不远也。

    △二偈颂。分四。一披衣弘经。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此去是诸菩萨一篇。发愿文也。此四句是总。知音谓。佛待机四十年。而说此经。可谓虑之熟矣。三周后自知涅槃时到。虑灭后人畏恶世不肯广说。故自法师品已来。每每劝人发愿弘经。可谓虑之远矣。今菩萨对佛发愿。土不问净秽。人不问利钝。皆愿教化。则佛虑可释。故曰愿不为虑等。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此下总申恶义。然末世中人。所作恶行。不出乎三业。无智则意恶。骂詈口恶。加刀杖身恶。如此等恶。皆当忍受者。唯忍能化乎瞋。此是得弘经正轨。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至)好出我等过。

    此申明有诸无智人一句。而形容意业之恶。知音云。恶世中比丘下四句。明动中意恶。言比丘者。正显坏法不是白衣。乃狮子身中虫也。上言无智。此言邪智。谓无正智。而颇有邪智。其心不正。故曰谄曲。未得言得。即生大我慢。故曰充满。阿练若下八句。明静中意恶。阿练若。此云无喧争。即山间林下。由其邪智恶增。或时居山林。着衲衣。形服俱似空闲。而心实喧争。自谓已是真修。而返轻贱持经之者。

    [△@△]如此恶人。本为贪着利养。与白衣说法。假装形相。诳惑无知。彼无知者。闻其言。见其相。则敬之如得通罗汉也。是人下四句。结明静中所以为恶。殊不知此等恶人。心常怀恶。口常念俗。由其名假形伪故。常于人前。返毁持经者有过。而被己过。下出其所说之过。意虽毁人。而言言皆陈己肝膈。其实仍毁己也。

    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至)说外道论义。

    此申明恶口骂詈等一句。是形容口恶。知音云。而作如是言下。恶人反谤弘经比丘。为贪利之人。又谤法华为非佛说。谓是弘经者。自作以诳世求名。而为人分别者也。常在大众下。出所谤之方。在大众中。即弘经说法之场。国王大臣。乃有权势。能生杀之所。婆罗门居士。能美恶人之处。余比丘。能随世炎凉之士。于此诸处。皆生诽谤。言我为邪人。谓我所说。俱非佛法。乃外道论义也。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至)皆当忍受之。

    敬佛忍恶。与常不轻意同。言彼轻慢之人是佛。则见菩萨三业俱净。与彼之心言俱异矣。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至)皆当忍是事。

    此释前总颂中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二句。形容其身业之恶。知音谓。后恶世中。有诸恐怖者。以见恶人之类广。皆恶鬼入其心腑。不然。何辱我之极也。辱字含刀杖义。我等敬信。谓彼虽持毁骂利兵。亦无能破我坚甲。而我亦能忍此难事也。我不爱下。转释为说是经等二句。我等于来世下。转释我等敬信佛二句。世尊下。谓凡我所言。佛自当知。浊世恶僧。所以恼我者。由不知佛说。三乘原是方便。闻我直说一乘。犯彼所忌。故口则恶骂。眉则颦蹙。以至数数摈我离于塔寺。虽有如是众恶。我等为敬顺于佛。满己所愿。一一能忍也。通篇重在一忍字。致使法脉源源不绝。

    △二入室弘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聚落句。犹俗云恶薮也。此是最难忍处。苟有求法兆。足行矣。此所以皆到其所而说所嘱法也。要知有求法三字。是得机施教。非贩鲜鱼辈满街叫卖者比。

    △三坐座弘经。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处恶众如何无畏。仗世尊威力也。于恶众如何亦善说。欲满佛愿也。盖我是世尊使一句。正应法师品如来所遣使等文。我当善说法。即还复长行作师子吼及转不退法轮之意。愿佛安隐住。即酬复如来顾视之心。所谓愿不有虑也。

    △四总结佛知。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此明所愿不虚。如来既顾视。我等敢不受承慈命也。况所愿于十方国。周旋往返。忍诸难事。不唯独对如来。况有分身诸佛与多宝佛。如此多佛证知。岂于世尊灭后。而不如愿奉持耶。但此愿语。佛知我心。故不在再四敷呈也。然世尊为欲流通此经。殷殷之心而顾视之。菩萨本欲流通此经。恳恳之诚而领受之。是知佛与菩萨。各为此经。不啻肝肠血滴滴地。凡我等今得见闻。宜当深体此意。不则辜负多矣。劝发久修新证已竟。

    安乐行品第十四

    品节云。此品来意。由前诸菩萨等各愿持经。以末法中多冤患难。须以忍行为先。文殊意谓。虽能忍难。不若使无难为安。故请世尊。说四安乐行。以为示悟之多方也。四行者。一行处。二亲近处。三深心。四大悲心。即此四行。为末世弘经最妙法门。况行处近处。专精性戒。远离讥嫌。则不犯众难也。深心。则不触众。永离怨恨。而自无过患也。大慈悲心。则不舍众生。常愿教化。永无疲厌也。四行具足。乃得悟守之力。以尽持经方轨。故说髻珠。以显第一之功。惟此四行。乃世尊垂训守护家业之轨范。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备在于此。末法比丘能持此行。可谓不负深恩矣。

    [△@△]安乐对恐怖而言。前品虽是诸菩萨以敬顺佛故。忍诸难事。则实觉有难忍之境。夫以难忍者。而勉力忍之。岂能久远弘通哉。故文殊知其势不可为。只得请佛。示行方法也。如来因之。示以四法。使有刀杖而不加。有恐怖而不畏。身安心乐。行之无难。而能使行人内明三德。外却诸扰。如出尘之珠。秋毫不染。似悬空之日。无暗不辉。即是住大解脱安乐道场矣。天台释此品有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门。依事释者。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心安乐则能进行也。附文释者。着如来衣。则妙法身安。入如来室。则解脱心乐。坐如来座。则般若行进。此约法师品文而释也。若附当品。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也。法门释者。安名不动。谓住持中道。不为六道生死之有。二乘涅槃之空二边所动故乐。名无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行。名无行。谓不行凡夫行。不行圣人行。以一切无所行故。约此三释。名安乐行。

    △五初心欣斯胜福。说安乐行。以便流通。分二。一问。又二。一叹深行菩萨。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此叹前品深行菩萨。于浊恶世。能奉命弘经也。文殊谓诸菩萨为难有者。深知其为末世津梁故。不待请求方法。而自能弘通也。但新得记者。见诸菩萨。如是不惜身命。恐欲效行其事。毕竟遭其阻退。故不得不请其说安乐行门耳。

    △二代初心请问。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此菩萨即理智未圆。真俗未会。仅得事忍。而未达理忍。但不知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此经。始不为人所辱。而两全其化耶。

    △二答。分三。一标四行章门。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此标身口意誓愿四安乐也。安住者。宁静不动之象。即依下文。四法摄心不动。观法无我。称性说法也。要解云。继三业以大悲者。三业既正。则真智现前。必起利物之心。智悲相济。弘经无难。

    △二释修行方法。分四。一身安乐行。又二。一释方法。复二。一长行。又二。一标近行。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此下初身安乐行也。天台云。行名进趣。近名修习。又行处是忍辱衣。近处是法空座。知音云。安住者。谓持经人先要安住己心于行止二处。行处。照方。便品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亲近。亦照佛曾亲近百千诸佛。原说近诸佛。故不许近国王等。原说行道法。故不在徒忍辱等。若能如佛所说。则可以为人演说是经也。

    △二释近行。分二。一释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此明菩萨当如是行自应无难。要解云。行处者。有事理。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事理兼通。真俗不碍。然后利生弘法。触处安乐矣。先明事行。且行处必住忍辱者。六度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乎忍。盖趋事而动。则悔吝生焉。故须忍以御之。惟能忍。故于刚能柔和。而物不能挫。于逆能善顺。而物不能害。于事能审。而不卒暴。于微能察。而所遇不惊。由是克成安乐行也。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此明理行。法指一切所行法也。虽行是法。而不住相。名无所住。盖有所则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敌。则患难生。而安乐丧矣。

    [△@△]法。即菩萨所行自利利他世出世法。无所行者。即不著相。谓我能作如是行也。此即菩萨得如如智。乃为破惑之本。观诸法如实相者。实相无相。要观一切所行之法。皆如实相。而无有相。亦不行者。不见有能观之智。即观诸法。而实相之心亦不行也。不分别者。亦不见有所观之理。即亦不行之心亦无所分别矣。此同圆觉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弘经人如是观者。是名菩萨行处。

    △二释近处。分三。一即远论近。复分十。一远豪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此下释近处。明远十恼乱。乃即远论近。其第一远豪势。以免轻贱之辱也。势位之尊。莫若当路。我苟以利养为心。彼即以富贵骄我。势所必然也。于斯不远。必招轻贱之辱。此谤之所以来也。故世尊首戒焉。天台云。亦是附戒门。助观行。前行处即正行。直缘理境。住忍辱地。今近处即助行。是戒门。广出众辱之缘。应修远离。不同凡夫刀杖自妨。亦非二乘弃舍不观。但以正慧而远离之。即远论近。故云亲近处。

    △二远邪人。

    不亲近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远邪人。以绝诽议之辱也。从邪者正必灭。逞文者行必薄。一则守难破之诡僻。一则肆无名之毁誉。心不可问矣。于斯不远。必招诽议之辱。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人染邪法。迷于正理。名外道。梵志。即婆罗门。此云净裔。其人种类。自谓从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出家外道。名尼犍。等者。等于六师。又尼犍此云离系。文笔者。文即歌诗文。笔即铭辞赋。显德为赞。寄情为咏。外书。如四韦陀五明论等。路伽耶。此云恶论。逆路者。逆君父之论也。又路伽耶名善论。师破弟子也。逆路名恶论。弟子破师也。慈恩基法师云。路伽耶名恶对答。逆路即恶徴问。

    △三远??戏。

    亦不亲近诸有??戏(至)种种变现之戏。

    此第三远凶戏。以免诳惑之累也。戏且无益。??何可言。乃逞一己之技能。遍乱人间之耳目。良可叹也。于斯不远。必受诳惑之累。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相叉相扑。皆??戏也。那罗延。此云力士。即是角力之戏。疏云。那罗延上技戏。乃彩画其身。作变异之相。又云。缘幢倒掷之类。

    △四远旃陀。

    又不亲近旃陀罗(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此第四远屠杀。以固善根也。维善与恶。从不两立苟取利。不辞杀业。岂居心尚有仁慈。是不待辨也。于斯不远。善根渐为所移。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旃陀罗。此云屠者。又云严炽。谓以炽然恶业。而自严饰也。若亲近者。令人无慈。畜猪羊等。皆有杀害之心。名恶律仪。如是人来。当为善巧说法。回其杀心。不可有希望意。知音云。此两科。一以戏取利。一以杀取利。戒勿近者。以远加刀杖之患也。白虎通云。四时之畋。总名为猎。又取兽曰畋。取鱼曰渔。

    △五远二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至)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此第五远二乘。恐生懈怠也。道岸宜登。取法必上。其人安于小乘。其心必无大志。良非法侣也。于斯不远。志气渐流懈怠。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二乘之人。沉滞空寂。不能发菩提心。故须远离也。妙乐云。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域三乘人不杂处。故云或来。既未受大化。不妨顺其小志而说。故云随宜说法。而亦不可有心希求也。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至)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此第六远欲想。以防入邪也。易惑者女容。难锁者情根。念虑稍不自贞。法体便成瓦裂。良可悲也。于斯不远。诚恐入邪不觉。此谤之所以来也。故如来重唤文殊。以加戒焉。天台云。欲能杀害菩提心。故取能生欲想者。或有染其形容姿态。语笑威仪。折旋俯仰。皆能生于欲想。处女。未嫁者也。寡女。无夫者也。

    [△@△]不生欲想则心净。不乐见则眼净。不共语则口净。三业既净。而弘经有准。故知此为浅行菩萨之最要门也。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此第七远不男。以全正气也。形分男女。气禀阴阳。彼漏因积于有生。而形态变于倏忽。皆淫氛所感也。于斯不远。恐正气渐为所耗。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妙乐云。五不男者。生剧妒变半也。生。谓从生以来。便无男根。剧。谓以刀去势者。妒。谓因见他淫。而起妒意。淫心速起者。变。谓遇男变女。遇女变男者。半。谓半月能男。半月能女者。亦有五种不女。谓螺筋鼓角脉。

    △八远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此第八远危害。以谨误失也。俗不宜入。入岂容独。倘彼因独而纵情甚便。此亦因独而忌惮不生。恶因成矣。于斯不慎。难免偶误之失。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要解云。不独入。欲洁身也。但念佛。欲正心也。

    [△@△]佛教比丘入俗。当以上座及阇黎共往。阿难由独行故。至招登伽幻术所加。今谓。有事缘必欲独入。宜以念佛自持可也。然念佛非云口念。要念念在佛。庶正念常存也。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至)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此第九远讥嫌。以正威仪也。口诵法言。身即法体。况为女人说法。持己犹宜庄严。何容轻肆也。于斯不慎。威仪殊觉多忒。此谤之所以来也。故次戒焉。天台云。露齿现臆。增他不善之心。为女说法。当避讥嫌。为法尚不得以亲厚之。况余事乎。

    △十远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此第十远畜养。恐防正业也。道业精勤。多资师友。彼少年之阅历既浅。而耳目之谦隙易生。诚何益也。于斯不远。正业多为所累。此谤之所以来也。故终戒焉。沙弥。此云息慈。谓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盖畜养小儿。妨修正业。故须远之。知音云。年既少小。多不省事。严训之为乏慈。宽待之为失教。是皆妨吾修也。不乐同师者。处之和。致师所疑。防之切。为师所恼。是皆扰于念。犹应戒也。凡此皆末世持经者。杜讥免恶。成安乐行也。天台云。此十种恼乱。分为二边。九是生死。一是涅槃。二俱远离。得成安乐。然以诸教论。但不近二乘有异耳。须知此是圆教行者。弘大乘独妙之经。故亦远小乘之人也。

    △二即近论近。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至)是名初亲近处。

    天台云。此是附定门以助观也。前十种是戒。后观一切空是慧。今修空中三意。定心定处定门也。心。即能期之心。期于破障显理。即修摄其心也。处。谓闲居静处。即今在于闲处也。门。谓修定要门。即今常好坐禅也。知音云。前恶比丘假名阿练若轻贱我等。由我在人间说法教化。今既常好坐禅。在于闲处。则彼虽假名无喧诤。亦不能毁谤说我恶矣。

    △三非远非近。分三。一总标。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此即非远非近而论近也。天台云。此附慧门助观也。初观字即标智。乃中道观智也。一切法三字标境。即十法界境也。空字即结成智境。则能观所观皆不可得。而智俱空也。

    △二别释。

    如实相不颠倒(至)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三字。别释境也。天台云。空假二边。对乎中道。非一异名。如非七方便之权名实。以实为相。故云如实相。不颠倒等。别释观也。不颠倒者。凡夫依正之法。本无常而执为常。本是苦而执为乐。本无我而执为我。本不净而执为净。此凡夫颠倒也。二乘于此四德。又执为苦无常无我不净。此二乘颠倒也。菩萨无此八倒。故云不颠倒也。不动者。不为分段变易二死所动。不退者。契寂灭理。心心不退。必至萨婆若海。不转者。不如凡夫为生死转。不如二乘为涅槃转。如虚空者。但有名字。求不可得。观智亦然。求不可得也。无所有性者。了一切法。无自他共离之性。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语言道断者。即绝言思。为空相之相也。不生者。所破之智。悉皆称理。故曰不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理教一切皆寂也。然此实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相不能相。故相空故曰无名无相。此重牒前无所有等也。下又云无所有者。乃重叹中道观智之体无二边之有也。无量者。非阴界入之有数量也。无边者。非如偏小有分限法故。无碍者。遍入诸法故。无障者。无能遮止故。此中虽有多句。其实只是观境相融一切法空也。

    △三结成。

    但以因缘有(至)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此总结上诸句。莫非因缘也。天台云。上直明中道观慧。非解非惑。绝二边之相。今明双照二边。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以因缘一句。义开两境。又因缘有即有涅槃。颠倒生即生生死。此则双照义显。知音云。前谓一切法空。即阴处界一切诸法境智皆空。今复言有者。但以因缘有。非本来有也。既皆不无。今又言无者。从颠倒生。故以言无。非本来无也。不有不无。乃真实法身之相。持经者。常乐如是观。而亲近之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颂上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无怖畏者。由住忍地。虽则心不惊怖。更当要入行处与近处。然后乃可。

    △二颂修行。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至)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入者。证入也。处者谓外远尘嚣。内近于理。非谓一概不近。此颂一离国王。二离??戏。三远屠儿。四远邪智。义如前释。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至)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三藏学者。佛在波罗柰国。为陈如等。说修多罗藏。在罗阅祇。为须那提。说毗尼藏。在毗舍离猕猴池侧。为?耆子。说阿毗昙藏。即小乘三藏。名字罗汉者。谓假其名者。非实证得也。求现灭度者。非大乘器故。弘法华者。不得与之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至)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好心者。谓小乘欲闻佛道也。无畏者。由不怀希望也。如左溪尊者。未尝为利说一句法。未尝因法受一毫财。如是存心。始可谓之无希望也。诸不男者。意摄黄门形神不净之流。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至)如是之人皆勿亲近。

    分割其肉曰屠。细截其肉曰脍。又杀人者。亦曰魁脍。买贱卖贵曰贩。自媒其事曰炫。以杀自活。举体皆业也。以淫自炫。举体皆染也。近之岂但无益哉。脍(音僧)。

    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二处者。即行近二处也。法师能如是行。能如是不近。则众难不干。说即安乐矣。

    △三颂行成。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天台云。此颂前理行。上中下。即三乘法。今约废权说。故云不行。有为是世间法。故不实。无为是出世法。故实。

    [△@△]世出世间。皆是假名。既观一切法皆如实相。则唯一真空。岂又有生死可断。涅槃可证。所谓涅槃生死等空华。故实不实之法。皆不行矣。内既不分实相。外岂分其男女。既内外一如。染净性空。终日行而无所行。故曰不得诸法。不知不见者。非无知见。乃一理平等。无不知见也。如此者。可为菩萨行般若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至)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此别颂近处理行也。知音云。一切下。颂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及如虚空无所有性。无有常住一句。长行无文。亦无起灭。颂前不起。长行无则颂出之乃前后互现耳。

    [△@△]无常住。即不住有无。起灭。即不住空。既得空有不住。方为智者所行处也。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至)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此再颂行处理行也。知音云。颂谓无颠倒者。固不分别。而有颠倒者。则分别诸法有无是非虚实生灭也。在于下。谓持经者。既知此颠倒分别。则其心不定。宜当于闲处修摄。使心安然。如须弥之不动。始得成安乐行矣。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前颂云。安心如山明智。此观一切法等明境。如虚空者。是万法本无。不坚固者。是诸法如幻。不生不出等。总结一相常住。谓菩萨能如是观者。始得安乐亲近也。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此标行成。事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说经时。无怯弱也。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至)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此释安乐之因也。天台云。因入静室修禅定故。止于过恶。得人无我。外则不损。因正忆念修智慧故。离诸取着。得法无我。内无颠倒。是则心不怯弱。即名安乐行也。

    [△@△]问。前教不亲近国王等。此又教为国王等开化演说。意复何如。答。前所谓毋亲近者。由行人自利未充。恐为势利所动。且彼无诚求。而我欲亲近。必致为人所恶。今既从禅定起。则以利济为心。况其心安稳。自不见有势利可尊。如此说法。始是菩萨弘经大体。

    △二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此召文殊。结其所问。初法者。即身安乐。标虽独身。文兼语意。其实三业互陈。汝问于后恶世云何能说。菩萨若安住初法。能于后世。可说是经也。

    △二口安乐行。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应住安乐行。

    此即口净。末世弘经。若语有不正。为祸亦甚。

    △二释行。分二。一止行。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宣说。是对众之语。读经。是自课之言。若说若读时。皆不可说人与经典过也。法华已前。七方便之权法。乃佛随机说不了义。人若听受。容有乐偏小之过。法本随机。何过之有。若言法有过。则人怀恼乱。非口安乐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