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上是如来以光。引发众疑。此是弥勒以疑。增长众疑也。尔时者。即放光现瑞之时。弥勒作念。谓此光何因而放。此瑞何缘而现也。神者。威灵不测。变者。隐显难知。神变相即光中所见者也。因缘者。本起为因。外助为缘。即今日所有机教相扣之因缘也。如来见诸二乘淘汰已成。将欲显发一大事为因。以至放光现瑞。为引起大教之缘故也。此因缘若非弥勒疑问。则此殊胜利益。从何显发。故弥勒此番作用。亦非小小。

    △问。会中八万大士。何故独弥勒致疑发问。而忖答独念文殊。岂此外诸大士。独不能问答邪。答。若以事论。两大士同于灯明佛时。共见此瑞。共闻此法。则今之问答。无不响应。约理。弥勒主识。即人人之弥勒也。显此妙法断非识识。故托弥勒腾疑而问也。文殊即大智。亦乃人人之文殊也。而此妙法唯智能了。故独念文殊能答也。更知此段文词。乃集经者。以意逆志。详明之耳。

    △二当问谁。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至)当以问谁谁能答者。

    弥勒欲为会众发明此光所为因缘事。必形言致问。然所见事。既希有难思。而能晓之人。唯佛可答。佛今已入三昧。吾将欲问谁。谁复能晓此不思议事邪。此为结集人。冥揣弥勒有如是意。

    [△@△]此处疑议。妙在有佛不得问。有境不能说。往复筹量。吞吐不得。正是会众于妙法。有豁然之机也。

    △三忆文殊。

    复作此念(至)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文殊在会。智超群众。已得称为法王子矣。况历侍诸佛。已经无量。此不思议希有之相。必应见之。可当吾问也。

    △智乃转识之名。其体不二。若弥勒文殊。判然有间。焉知曾近无量佛。又焉知曾见希有事。此又妙在复作念一句。若不作此念。必待定中人。几何时也。

    △二会众疑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至)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见闻既同。而疑念亦等。既见非常之相。必有非常之想。想极而相自明。相明而智自朗。所以有疑必悟。即得佛知见矣。自尔时弥勒下至此。皆集经人悬叙。灵山会里。比时有如是境界。如是见闻。如是疑念。使后人睹此。焕然在目。

    △四弥勒因众而伸请问。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经家叙。

    尔时弥勒菩萨(至)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

    弥勒疑与会众疑。二疑有间。所谓同行不同步也。弥勒记当补处。而引发大教。任所当施。迷态当似。故作此疑也。然而会众之疑。实所未达。故此双叙。一云欲自决。又云观众心。须知观众心。句为切当。则圣教显彰。源案于此。

    △二弥勒问。

    而问文殊师利言(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此略举所见。而陈所疑也。详叙在下颂文。弥勒开口。便曰。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意在为人发明此瑞之所为因缘也。究文殊答处。但曰。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亦未明言何等因缘。必待如来出定。始明示曰。我为一大事因缘。则知放光现瑞。原为此作因缘也。然而弥勒必欲问文殊者。意在引起曾见。出陈二家远本。以为今会之先声。若以表法。即是始本冥契。将证究竟妙觉时。故有此翻酬酢。

    △二偈颂。分二。一颂问。又二。一问此土六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梵语伽陀。此云颂。亦云祇夜。伽陀颂前。祇夜起后。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如此土序后铭也。又随乐欲不同。有乐散说。有乐章句者。再之随生解不同。或于散说得解。或于章句得解者。亦是随利钝不同。利者一闻即解。钝者再说方知也。以表殷勤重说。为众集前后不一故耳。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此颂问近见本会妙事。于六瑞中。而不问说经入定者。乃现相之本。而非相故。今但问有相瑞也。导师者。如来以法。导利群生。引疲极而归宝所也。何故。谓如来是何等缘故。今放是光。而现是瑞耶。旃檀香风者。由花雨种种。则风亦成香。以是可悦众心也。花既飘摇。雨必无尽。则地亦以此因缘。而严净之也。身意快然者。此时会众。眼见圣境。耳闻殊音。鼻嗅异香。身班圣例。意念妙法。所以咸皆欢喜得未曾有也。余皆如前释。

    △二问他土众瑞。分六。一颂见六趣众。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至)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此颂问远见他土妙事。以圆见诸土上下好丑。所以奇特此一瑞也。众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处。善恶。是能趣之因。受报。是所趣之果。土如金色者。长行隐而颂彰也。光从毫现。是中道智。故色黄也。既曰六道。曰生死。曰善恶。即是凡圣交参土。而佛亦必说三乘矣。然此土此众生。岂分外别有如来。不过将现成心佛众生。特为显彰。故曰于此悉见。此字最重。

    △二颂闻佛说法。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至)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此颂见佛闻法瑞。诸佛。即万八千土之诸佛也。三贤十圣。皆主于佛。故曰圣主。师子。乃兽中王。吼时象王失威。群兽脑裂。表佛说法。魔外惊怖。示众十力得无畏故。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如今佛说华严也。故曰教诸菩萨等。双超真俗。曰清净。纯谈实相。曰柔软。其义难解。曰深妙。九界同益。曰乐闻。言各于世界讲说正法者。如今佛现劣应身。说三乘法。故说种种。说照明。说开悟。乃随机教也。

    △三颂他土三乘。分三。一声闻。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此颂见为三乘说法也。文具四谛。遭苦者。苦含因果。集谛具矣。厌老死即道谛。涅槃即灭谛。遭苦者必究其集。知因集有。深厌自生。故不集也。况老病死。是真苦。皆属身根。既厌苦慕灭。故如来为说真空涅槃。令苦际尽。依此修行。如后所谓求羊车出火宅也。

    △二缘觉。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有福者。辟支百劫种福。较声闻。则曰有福。求胜法者。谓深求胜妙之理。于声闻思增进也。为说者。即佛为说十二因缘。依此修行。如求鹿车出火宅也。梵语辟支迦。此云缘觉。出有佛世。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者。是也。亦名独觉。出无佛世。观化自悟者也。

    △三菩萨。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净道。

    菩萨有上求下化之心。而又能从佛转轮。绍佛家业。故有子义。前曰若人。此曰佛子。则品类别矣。种种行者。谓求佛果时。修种种行。自利也。化众生时。行种种行。利人也。则二利之间。六度齐修。万行毕。具。佛即为说无上慧。令证斯道。如后所谓求牛车出火宅也。净道者。不着有也。如度尽十二类。不见有生可度。乃修而无修之妙道也。

    △四颂结前开后。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至)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此字事。即灵鹫山。理即入无量义处也。见闻等句结前生后之词。若斯二字。结前所告也。及千亿等。发后所陈也。谓我于光中。见闻圣凡之境。不止如是。则有千万亿种。今试略言之也。

    △五颂他土修行。分三。一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此总为发问之端。谓我于光中。见彼土有无数菩萨。各有所行。无限因缘。而各欲求成正等觉也。

    △问。此言见恒沙菩萨者。然恒河横四十里。沙细如面。今之所见。光中见。光外见耶。同时见。异时见耶。若谓光中一时俱见。恒沙明数。不可计。种种明事。不可尽。如是多人行种种事。无非欲求佛道也。万八千土。境量非细。岂一目能见远大众多之人。而一一事事。能分明不谬耶。答。井蛙不可语于海也。凡情岂可测圣量哉。经不云乎。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弥勒既居补处。岂有虚妄。殊不知。此犹为少近言耳。弥勒此处。不免一翻漏逗。具眼者辩之。

    △二别问。分六。一问施。又二。一舍外财。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至)栏楯华盖轩饰布施。

    此论施财。金银等世之所宝。宝既能施。余可知矣。车。大夫所乘也。辇。天子之与也。奴婢。为驾御之人。今皆以欢喜施者。是欲别求上乘。为佛所叹也。驷马等句。当居回向佛道之上。以文皆为施车乘故。

    △二舍身命。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至)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此论施身命。世人所重者身。而不舍者命也。今一一舍之不吝。而复曰欣乐施。是知佛道重于身。而智慧胜于命。如此行人。若非我执破除。不能为也。以妻子。列于身肉中者。见此亦是不易舍者。前谓因缘相貌及信解。俱言种种者。由诸度皆通具也。如布施。以舍心为因。内外财施为缘。是为布施中因缘也。然能施之人。若不信不解。岂堪以内外财。遍施一切。则能施者。即具种种信解矣。正行施时。所求者不一。而能施者。必随处随时。方便成就。是则有种种相貌矣。施度如是。则诸度亦然。故曰种种等。行菩萨道。

    △二问戒。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至)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天台云。在家施易戒难。出家施难戒易。故约比丘明戒也。

    △王最尊也。求出家。知复有尊于己者也。诣佛问道。即发大心。为趣佛果之真因。因真则至乐可舍。故云舍宫殿等。剃发被衣。使身心不二。可易入道。妙庄王案于此。凡光中所见。菩萨修行。与后文符合者多。盖此是见处。后即行处也。余皆准此。

    △三问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天台云。忍有三种。作比丘是苦行忍。处闲静是生忍。乐诵经是第一义忍。

    [△@△]既曰见菩萨。而又曰作比丘。此正见种种相貌行菩萨道之实处。闲静为修忍之因缘。乐诵经。即忍门中信解也。则从地涌出者。谓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案于此。

    △四问精进。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天台云。深山可畏。非窳怯者所居。唯勇进能安之。傍若无物。思惟实相。念念不休。求佛道也。

    △勇猛。是精进中相貌。入深山。为行精进之因缘。思惟佛道。始是信解。提婆达多品云。采果汲水。拾薪设食。勤求妙法。无有懈倦。案于此。

    △五问禅定。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

    禅名正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离欲者。正受也。处空闲。境寂也。修深禅。心空也。境寂心空。而神通自得。故曰。深修禅定得五神通。离欲。即禅定中信解。处空闲。是修定之因缘。得通。乃相貌也。通有六。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境。六漏尽。今言五通。由菩萨漏未尽故。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此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内心已寂。合掌。外貌必谨。复以偈赞法王。亦定深成就也。分别功德品中。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案于此。

    △六问般若。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天台云。智深者。慧穷理本也。志固者。誓愿广大也。此即二种庄严。能问能持。

    △问。而能受。足见智深。受而能持。由其志固。此又见弥勒见之明知之切也。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至)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定慧二种。别圆地住。方乃具足。无量喻。即以种种方便。于诸教中。引无量譬喻。助显第一义也。化诸菩萨。展转化他也。魔罗。此云杀者。有烦恼魔五阴魔天魔死魔。而菩萨以智慧利剑。一一能破魔退。而法论可转。故曰击法鼓也。又菩萨说法。以梵音声。警悟一切。有击鼓义。前是自利。此属利他。智深志固。是说法因缘。闻悉受持。即信解也。破魔击鼓。是相貌也。持品中。诸菩萨发愿弘经。谓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为说此经故。案于此。

    △三杂问。分七。一问禅定。

    又见菩萨寂然晏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前以六度次第致问。弗克尽吾所见也。吾又见有种种人。行种种事。如有寂然入定。天龙致敬。而不为喜者。

    △正居此时。尚不见有我。焉复知有天龙恭敬耶。尚不循乎真。焉复有以恭敬我者为喜哉。如此深定。可为妙法之真宅也。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此又见深禅济世。处林者。明定处也。放光者。定深融泄也。济地狱。乃心细境融。苦动悲应也。令入佛道。即转苦乐于无间。摄彼归真也。此与上节。俱属禅定。上是定体。此为定中妙应。

    △二问精进。

    又见佛子未尝睢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睡人之所欲。不睡则品格异矣。经行。非遣睡也。志在佛道。可谓精勤不倦矣。心神昏昧。为睡。六识暗塞。为眠。不睡而但经行。即与般舟念佛三昧同。

    △三问净戒。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大论明十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着。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即究竟也。今言不缺。是首戒。净如宝珠。是第十。举始终以摄余也。菩萨以此严护威仪。求佛道也。

    △四问忍辱。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至)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天台云。内心能安。忍外所辱。故名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又二。谓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二于嗔打骂詈。及蚊蚋等能忍。则不生嗔恼。二者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即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二者心法。即嗔欲慢诸邪见等。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言忍力者。力即量也。非宽宏阔达志力精锐者难忍。初句是能忍之人。下是所忍之境。常不轻案于此。

    △五复问禅。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至)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天台云。离戏。即却掉悔盖。离痴除嗔盖。近智除疑盖。除乱却贪盖。摄念除睡盖。此为除五盖也。亿千万岁。明定深。以此深定。而求佛道。其志力何等勇锐。

    △问。弥勒因光睹瑞。见在一时。何言亿千万岁邪。答。此诸行相。皆弥勒旧时行径。一见即通。何疑碍之有。

    △六问檀度。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至)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此又见行施者。所作种种。初施饮食汤药。既曰百种。是无所不具也。曰。名衣犹为有价。甚至有无价者。亦以之供佛施僧。再之房舍。日千万亿。可谓广矣。皆以旃檀众宝为严饰。可谓美丽极矣。一一舍中。皆有众妙卧具。亦可谓周足尽矣。加之。有花果园林流泉浴池。则举止无不如意矣。如是四事。皆微而不粗。妙而不染。一以欢喜无厌施之。无非欲祈满足菩提道也。

    △七问般若。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此又见行般若人。种种方便求佛道者。寂灭法中。言语道断。复有何说。今谓种种教诏。又曰无数众生。是以方便慧。无说示说。巧逗群机。可谓善说法要者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诸法性。即妙性也。无二相。即实相也。以此性观此相。可谓融二谛于真空。故曰如虚空。

    又见佛子心无所着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无着者。空有二俱离也。既不着于空有。则是心无住。无住之心。方为妙慧。以此慧求佛妙智。可谓水投水矣。

    △六颂佛入涅槃。分二。一明起塔供养。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前来见诸菩萨。虽有种种因缘等。广行六度万行。是佛住世时。依佛化仪。猛力修习。求无上道者。此又见佛灭后。念报佛恩。为供舍利。则又见一翻行径。故此重呼文殊而问之也。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至)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塔以供养舍利。而庙以供形像也。以无数恒沙记。则万八千土中。诸佛舍利。亦应无数。严饰国界者。由塔多则国土自严。而其量纵广可知也。一塔有千幢幡。皆贯珠作幔。露幔者。即塔外张施也。铃和鸣者。塔既无数。铃多可知。风动齐声。故曰和鸣。此皆明塔庙庄严。为菩萨之所供养也。诸天下。又明人天八部亦如是供养。

    △二明塔严国界。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至)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严饰塔庙。本为供舍利也。由塔庙奇丽。故国界殊妙。此不严而严也。天树者。名波利质多罗。此云圆生。高五百由旬。枝叶布五十由旬。华香亦遍五十由旬。其根茎华果等生时。阎浮提树。一切俱生。故曰树王。今谓塔严国土。如树华之开敷。极周极遍。为殊为妙也。颂问已竟。

    △二请答。分二一。举疑事以述请。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此颂谓因所见而有所疑也。佛未放光。我等所见。皆寻常也。今由于此光中见皆奇特殊胜。而众疑似不容己也。此界即本土。种种殊妙。即本土六瑞。

    诸佛神力智慧希有(至)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此方颂见他土诸佛神力两句。该在我等见此下。照上。应云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及众会。见彼佛土。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其意自显。前日万八千。约众生现量。不出十八界境。此由诸佛神力。故曰无量。谓我于此光中。所见十法界相。并见诸菩萨。行种种行。及见诸佛神力。智慧希有。皆见所未见也。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前皆问意。此文请答。谓如上所见两土之相。诚不可思议。非尊力不能答也。惟愿速说。以决众疑。

    △二释伏难以明意。伏难者。天台谓。文殊虽居大智。以弥勒乃补处之尊。岂容遽尔有答。况会中知此事者不少。故拟四难推逊。以尽宾主之道。且文殊踌蹰不对。乃欲启会众之诚求耳。第一伏难。因弥勒谓。愿决众疑。文殊意谓。众若有疑。自当发问。今众既不问。我何所决。弥勒潜知文殊有如此意。故以偈请曰。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今四众不问者。意所欣瞻。唯仁与我也。彼众意谓。世尊何故。今于眉间。放大光明。遍照东方万八千土耶。此是弥勒潜知众心处。代此问也。文殊因而又难云。众既同疑。我岂能答。待佛出定。自有分晓。弥勒又请曰。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光明。

    时答者。及时而答也。谓会众正当笃疑欲决。实可发药。幸勿推延失斯时节。此是弥勒急欲为人吐露处。今众意谓。光既放已。必有所演。但不知演斯光时。令我等得何饶益。文殊难云。我与仁者。同居学地。仁亦不妨共酌此事。何独推我。仁试谓之。是何意也。故弥勒复曰。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坐道场。即菩提树下。成最正觉也。弥勒谓。我意正在踌蹰忖量。莫是欲说道场所得法耶。莫是化机已成。嘱付妙法。而授记耶。文殊因此复为难云。据仁所说。如来之意。得已明矣。而众疑可释。又何须繁辞复演耶。弥勒再请云。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然如来今放此光。而示此相。皆不思议境也。不唯见妙庄严土。而又见佛闻法。此岂小因缘耶。焉得以我犹豫之心。判决大事。文殊隐意。而弥勒显之。此可谓宾主历然。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此方结成请意。如谓仁不必过让。当知今会大众。所瞻察者。唯仁而已。仁当实说如来所为因缘。果说妙法耶。果为授记耶。故曰为说何等。

    [△@△]问。弥勒颂中。于六凡佛果。何期甚略。于菩萨万行。何故其详若此。答。今此一会。本为?进二乘。归于宝所。况二乘疲怠。乐于三三昧久矣。惧道行难行。终不能至一乘实境。且六凡已为二乘厌弃之经。况佛果尚远。何必详陈。但将光中所见之相。一一分明剖露。曰佛子。曰菩萨。曰求佛道。求无上道。皆是傍敲正击。意欲兴起二乘慕大之志。故如来出定。便语舍利弗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则弥勒傍提。而如来正挈。师资同一密机。意在此也。又须知光中所现之相。皆不外释迦牟尼。地狱三途中。是释迦牟尼。人天八部里。是释迦牟尼。声闻缘觉。并六度行中。种种相貌者。皆释迦牟尼。若有一事一人非释迦牟尼者。此光即不能现。是知如来于东方一处。亲近供养一切诸佛。行菩萨道。有如此者。则余九方。无不如是。故谓娑婆世界。无一芥子许。不是我舍身命处。则世尊从因至果。始终皆现于白毫中明矣。

    △五文殊拟古。以致答问。分二。一长行。分四。一正惟忖答。

    尔时文殊师利(至)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此是文殊拟古明今必说大法。必授圣记也。惟思惟。忖忖量。意谓。昔佛曾说是经。曾入是定。亦曾放如是光。现如是瑞。后即说大法。显实开权。以昔较今。必无二也。故出言明告之曰。如我惟忖。今日如来。定非如前说三乘法也。定必欲说大法。雨大雨等。法雨者。四十年前。随时灌溉。今必雨平等一味。如后云。其云所出一味之雨。是也。法螺者。乃号令人天。前来以种种譬喻。诱引奖导。今必以一音普告。如后云。我是如来应供等。是也。法鼓者。有警诫义。从前击鼓。警令入方便城。破有漏惑。今必警入宝所。攻破无明。如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是也。法义者。前所演法。不是了义。今必演唱大法。如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也。

    [△@△]问。文殊本属大智。然智无拟议。曷有惟忖。答。此亦宾主谦卑语也。二大士既为唱导之首。所有言论。须各尽其态。不然。则不成问答体度。若论智鉴。请观后答处自明。

    △二略曾见答。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至)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前以己智惟忖。今以略曾见答。咸得闻知者。闻即闻慧。知即思慧。难信者。即所修之第一义也。谓如来欲。令一切人圆融三慧。故现斯瑞。

    △三广曾见答。分三。一引一佛同。又三。一明时。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此正引古。以证今所见。是必说大法也。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言无量无边。即远大劫。明时极远。以大智观之。犹一日也。要解云。欲原光瑞。而推于无数不思议劫者。此光此法。固始于无始。超乎数量也。

    △前谓于过去诸佛曾见。乃泛言也。今的指日月灯时所见之实。故知文殊弥勒之所积。亦经如是之无数劫矣。

    △二标名。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引最初灯明先权后实之仪。日月灯是别号。正智如如曰日。大悲普阴为月。随机破惑曰灯。如来等十种。是通号。佛佛皆具。今总略释。如来。无处妄故。仿同先德号。应供。良福田故。堪为福田号。正遍知。知法界故。遍知一切号。明行足。具三明故。果显因德号。善逝。不还来故。妙住菩提号。世间解。知三世间故。达偏通真号。无上士。无与等故。调御丈夫。调他心故。摄化从道号。天人师。为众生眼故。应机授法号。佛。三觉圆满故。觉悟归真号。世尊。具上十德故。三界独觉号。

    △三说法。又三。一说顿教同。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上是名字同。此则说法同。演说正法。是总标。初中后三皆曰善。即下所谓深远巧妙等意。善即美妙也。即事含理。曰深达。即相会性。曰巧妙。理绝是非。曰纯一。权实齐备。曰具足。能所不涉。曰清白。修证不染。曰梵行。然初中后三。法法皆具也。随举一事必有三时。则佛五时施教。各教皆有三时也。此正如来说华严时。三七顿演。初中后三。一一所说。皆称真妙性。随理随机。无不融入萨婆若海。故皆曰善。是以义则深远。难测难知。语则巧妙。难闻难信也。

    △二开渐法同。

    为求声闻者(至)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此为三乘说不了义权法也。声闻者。闻佛声教。得道者也。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皆不虚。故曰谛。苦以逼迫为性。三界上下。无不是苦。有三苦八苦。即世间果也。集以招感为性。即十结使。并本随烦恼聚集。能招感苦果。即世间因也。灭即有余涅槃。可证为性。出三界。离分段生死。是出世间果也。道即三十七品助道法。可修为性。能成灭谛之果。乃出世间之因也。度生死等。即脱苦也。究竟等。即得乐也。涅槃即三三昧。有余涅槃。支佛。此云缘觉。观十二缘。觉真谛理。故得此名。十二缘者。一无明。即最初痴相。无所明了故。二行。造作名行。即前阴也。此为过去二支因。三日识。即投胎八识。乃中阴位。四曰名色。即在胎五阴。名即受想行识。色即色阴。五曰六入。即出胎六根。乃现阴也。六曰触。六根初能触境。未起欣厌时也。七曰受。即对境起欣厌时也。自识至此。名现在五支果。八曰爱。指说诸欲境。未起追求之时也。九曰取。即追求欲境之时也。十曰有。即求之已得也。自爱至此。为未来三支因。十一曰生。即后阴出胎为生也。十二曰老死。生死乃未来二支果。忧悲苦恼。总为生死中苦相。是为十二因缘。此即流转门。从无明灭。乃至忧悲苦恼灭。名还灭门。即缘觉所修法也。菩萨修六度法。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一布施。有三。谓财法无畏也。二持戒。亦三。谓律仪善法众生也。三忍辱。有六。一力忍。不能忘嗔。而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反忍。反己自责。不犹人也。此三未必得理。属事忍。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也。五喜忍。喜其辱者。成己忍力。如力士试力而喜也。六慈忍。怜彼辱者。愚痴所覆。发愿欲度也。后三者皆属理忍。四精进。谓专而不杂曰精。勇而不遇曰进。五禅定。此云静虑。有大小权实偏圆等禅。兹不繁引。六智慧。有三。谓文字实相观照。此六为能趋之行。波罗蜜。是所趋之理。菩萨主此。而广行万行也。

    △三归圆教同。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天台谓。能于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相。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即佛智也。古谓十因者。自尔时有佛至此。即示生降迹名法相同因。

    △二二万佛同。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初引一佛。备举顿渐。说法与今同。中间引二万佛。但举说顿。故言所可说法。后引一佛。但举开渐。与今同。故言说无量义等。此文殊巧说。避繁文耳。要知佛佛垂范无二无别也。颇罗堕。此云利根。直指云。约理。二万者。谓圣凡本体。各具万法。今以真妄双收。为此经实相之体。故曰二万。此处若作过去见。后来三根得记。作未来见。则三世之相宛然。何以为一乘之相耶。文殊恐人作过去佛会。故连忙呼云。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也。又同一姓。总曰利根者。非利根。何以得佛。甚有旨焉。此即第二佛佛道同意非偶然因。

    △三最后佛同。分三。一出家同。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至)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

    引一佛。不过一见一闻。未始无议也。今引二万佛。示说不异。故知今佛之示说。亦不异也。复引最后佛有八子。今佛只一子。所以名不同。而体无二也。然所谓家者。即三界六道也。亦即五阴十八界诸烦恼也。言未出家。即所以未越诸尘也。八子表八识。皆以意名。是不离识也。直指云。世间万法。皆从赖耶建立。则一切种子。无不俱含。故名有意。七识善巧执持。名善意。意识分别善恶。念念不定。名无量意。身识是六道所爱相分。名宝意。舌识了味。又能善说法要。名增意。鼻识能别香臭。名除疑意。耳识能随声应响。名响意。眼识能明诸法相。名法意。位位皆有功能。故曰威德。皆能从体起用。故曰自在。位位各有我人等四相。故曰各领四天下也。

    是诸王子闻父出家(至)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此又明诸王子皆宿学也。出家者。即当人以无作功勋。一念相应。契如如理。顿破无明。故曰出家。闻父出家者。即事得理融。一转一切转。舍王位随出家者。即舍俗入真。则全体显露。故曰发大乘意。直指云。从初住至八地。皆属功勋修习。故曰发大乘意。从初住至九地。不守寂境。不失修习。故曰常行梵行。十地津梁法界。故曰皆为法师。念念心光独露。真俗一如。故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若论今佛一子。当表一八识也。以八识能摄彼七故。罗睺罗名覆障者。乃未转业识之名也。此即第三舍俗出家得果相同因。

    是时日月灯明佛(至)如今所见诸佛土。

    此明昔佛现本土六瑞与今同。天台云。文殊举昔所见之说经同。入定同。雨华同。地震同。会众得意同。如来放光同。意皆准前可知。如今所见两句。该尽他土六瑞。则以一言蔽之。乃今会所见者。故不繁叙。即第四未说妙法先示瑞相因。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至)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此是会众疑念与今同。此处又教人。当知二十亿菩萨。即当人称性妙智。但未能三际普融。不及正等正觉。故曰欲知此光所为因缘也。第五见相生疑欲知所为因。

    △二说法同。分二。一经名不异。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益见古今不二也。天台云。昔佛定起。告妙光而以八子师之。又以法付之。今佛定起。告身子。以罗云师之。而亦以法付之。是古今无二道也。直指云。妙光即文殊之前身。义摄日月灯。故曰妙。八百弟子者。据因中以心王言。但曰八王子。今以果称。转诸心所。故曰八百。

    [△@△]因妙光而说妙法者。见法有所因也。因字当着眼。若日月灯明。不因妙光。虽有妙法。何从可说。故直指谓。义摄日月灯。良有见矣。经名妙法莲华者。则此经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已前。早有此名。则今日之名。已为成言。然更须知。日月灯犹有所从而得也。学者若能向日月灯所从得处体究。始可谓与古佛同参。即知此为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二时节不异。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此明说经时节。六十劫不起座。不难于说。而难于听也。今谓身心不动。又云不生懈倦。则知已得法自在矣。故曰如食顷。不然。焉得六十劫身心不动。又焉得六十劫如食顷耶。

    [△@△]问。世尊说华严。只三七日。昔佛说此经六十劫。今佛亦曾经五十劫。何其说华严之促。说法华之长也。若此。答。华严所对之机。皆是登地与等觉位人。智与理冥。说听一如。则三七犹为长也。此经将欲翻破三乘旧习。则六十劫。对六根言。五十劫。对五阴言。五阴六根。乃开合色心之名。由众生久被五蕴笼罩。妄见长短。故二佛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令随座者。亦以六十劫如食顷。以五十劫如半日。皆依佛之验也。此即第六起定因机为说妙法因。

    △三唱灭同。分二。一唱灭授记不别。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至)当入无余涅槃。

    经既说已。则出世之能事已毕。于人天众前唱灭。乃警悟无常也。梵。即色界主。魔。即欲界主。沙门。此云勤息。婆罗门。此云净行。即外道中出家者。中夜者。取其半。表事尽而归理也。又表中道。如来所作皆顺中。而不处二边也。无余涅槃名究竟者。取五住尽。二死忘。具足常乐我净。即无量义定也。初说经。于此定出。是从一出无量也。经毕。还归此定。是摄无量归一也。故曰入无余涅槃。则与今唱灭。亦不别也。即第七能事既毕即唱涅槃因。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至)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此正说授记也。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直指谓。法华既说三乘事毕。遂有授记之事。今佛说法一周。先记身子。转眼识也。彼佛但记德藏。乃转藏识。故至果上。便曰净身。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十号之三也。

    [△@△]问。昔所授记者菩萨。今记皆声闻。何谓不别。答。文殊今日所叙者。远事也。以今望昔。故曰菩萨。今经既授以佛记。岂后会不称菩萨耶。此即第八机教相投为作授记因。言便入涅槃者。法已说。记已授。则日月灯之明已续。即入理无余。是涅槃义。此是第九化缘已竟夜入涅槃因。

    △二灭后通经不别。分三。明持经时节。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至)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

    此明古佛灭后流通得人也。佛灭而妙光持法者。持字当味。佛即如如理。妙光即如如智。况法因佛说。法存而佛即隐。故有佛灭度义。必以妙光持法者。佛灭即理融。理融而智无尽。以此智持此法。则亘万古而常持者也。八十小劫。乃持法时分。满者。即满足自利之智。具八妙音。显八妙智。然后始可为人演说。则二利之功。始圆具矣。

    [△@△]问。授记何故不及妙光。持法何以不言德藏。答。理有所在也。前谓妙光。即日月灯因之而说妙法者。况理本不分。何记可授。法因而说。持必在彼。故法非妙光。不能持也。德藏虽已受记。藏德未融。只可自利。故流通暂不嘱耳。

    △二明流通得人。

    日月灯明佛八子(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八子皆以妙光为师。则文殊为根本实智。亦明矣。非根本智。无以模范后学。八子既得妙光教化。定于菩提坚固。既受教化。于菩提坚固。当不应复称王子。盖俗谛未融耳。及至供养无量诸佛。始得福智圆满。方称为佛。行人念念奉重。保惜圣胎。是供养诸佛。意成佛道。乃是满足一真心也。最后成佛名然灯者。即表赖耶识。于果上方转。号然灯者。乃继妙光灯明之大智也。八百中。有号求名者。即六识也。直指云。利属三贤利生之法执。养属十地自证之理境。故曰贪着。读众经而不悟法华。如敲水取火。岂能通利哉。既向外面搬来。是故多所忘失。然因持经。而值无量诸佛。是因文字而证实相也。真俗一如。心心不昧。故曰供养恭敬。事到理到。无非妙法。故曰尊重赞叹。

    [△@△]然弥勒虽今为补处。而往昔贪名。亦宿习也。因妙法薰修。故至成佛。即贪求名利。亦因中实事。何必回互。此即第十佛灭度后持经得益因。

    [△@△]问。论八识。即已摄八王子也。谓八王子。转次授记。至最后者。曰然灯。据此则皆成佛矣。而相宗亦谓六七因中转。今以八百中之求名即六识。义恐不合。答。此皆文殊举往古因中之事。然八王子。因受妙光教化。后始有次第授记之言。则次第授记。与六七因中转。乃因中之后相也。八百中有求名者。因中之前相也。虽因中前后事相不同。其实一体。何复疑诸。谓广求名闻。乃谓不专注妙法也。

    △三结会古今。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至)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时分古今。汝我不异。尔时妙光。即今之妙吉祥我也。尔时求名。即今日之慈氏汝也。岂复有异人乎。人既等而见闻又等。则古佛今佛。实岂二哉。故弥勒前谓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即已言其大概。岂实所不知者邪。广曾见答已竟。

    △四分明判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即分明显说。今日如来定说妙法华经矣。何也。以今较昔。纤毫不异。如我惟忖。古今见闻既一。古今说岂有二。是故如来定当说大乘教诸菩萨授记作佛也。

    [△@△]与本无异句。须别着眼。上句谓今见者。已兆已形也。本则当于形与未质已前求之。然此妙法。本于无量劫前。已通上彻下。无蕴积矣。由众生述斯本故。所以盲然。如痴如醉。故如来以光瑞。为之显露。而弥勒问发。欲文殊分明指点。以先彰如来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开示此妙莲华藏也。要解云。夫引瑞事。同今所忖。唯此且又广引三昧唱灭等者。意在冥叙一经本末。故广引之事。皆契后文。

    △二偈颂。分三。一颂广曾见。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长行与偈文。详略互具。至文自见。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至)令入佛智慧。

    此颂直叙古佛先权后实。以明今古无二道也。天台云。演法度生。属权智。令入佛慧。属实智。长行惟说三乘法。令成一切种智。颂中有无数菩萨。令入佛慧。则与今佛同也。

    △二颂最后佛。分三一颂出家同。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二颂说法同。又二。一颂彼此众瑞。又二。一颂此土瑞。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至)现诸希有事。

    此颂最后日月灯明出家。及现瑞等相。义准长行可知。但天鼓自鸣。乃显无情说法。表世尊无问自说也。现诸希有事。总束六瑞。

    △二颂他土瑞。分五一颂见六趣同。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至)各供养其佛。

    此颂光中所见他土之相亦与今同。但补出佛土光色。应是实报庄严。如琉璃等。是不思议境。又补八部供佛。是不思议行。皆长行所未叙者。玻黎即水晶。具云吠琉璃。此云青色宝。

    △二见诸佛同。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至)内现真金像。

    要解云。自然成佛道者。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

    [△@△]又补佛身如金山等。足长文也。自然成道。即见法身。身如金山等。即报身。如净琉璃等。即应身。

    △三颂顿法同。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此以法约人。法既深玄。定为诸菩萨。演顿法也。

    △四颂闻权教同。

    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至)斯由佛光照。

    此以人约法。人既三乘。则知法亦三藏也。天台云。声闻无数。即四谛。比丘持戒。即缘觉。菩萨行施忍等。即六度。声闻曰无数。菩萨曰恒沙。则缘觉之多。可以意领。此皆足长行意。

    △五颂闻大乘同。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至)说法求佛道。

    此正与今会同旨。前四句属禅定。知寂灭相。属智慧。是以后二摄前四也。

    △问。前既言菩萨行六度已。此何再论。答。前多是三贤权渐。言数如恒沙。则所行六度。犹涉事相。此曰求佛道。求无上道。定是大乘十地也。又或以六度分颂。前说施忍诸度。此即说后二度也。

    △二颂四众疑念。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至)是事何因缘。

    各自相问。乃为进趋大乘之径路也。当时会众见此。喜心顿发。而各自忖。则因缘可明。大法可待也。与今会疑念不别。

    △三颂唱灭同。分五。一人法同。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至)说是法华经。

    世间有三种。此言有情世间也。眼有照了义。谓众生智境不开。如生盲之无所见。因菩萨说法开导智性洞明。使人人彻见本源。故为世间眼也。智能总摄一切。故言一切所归。信智为载道之器。故曰能持。理智一如。故曰我说。唯汝能证也。赞叹令喜一是师资道合。一是令法流通。故下言说是法华经。

    △二时节同。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至)悉皆受持。

    六十小劫。妙在不起此座。如来处此说法。妙光处此受持。诚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也。

    △三唱灭同。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至)当入于涅槃。

    前言令妙光欢喜。此言令众欢喜。是闻经得益也。是曰。即理与智冥之时。诸法实相者。则实相为诸法之本。即法华三昧。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

    汝字。乃日月灯告诸会众也。如来所以示入涅槃。亦不过要人离放逸。而勤精进也。说诸佛难值。说亿劫始遇。是何等警悌。今遇难遇之尊。而不勤求是道。谁之过欤。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

    此见示灭之机。发必中矣。闻说涅槃。便怀忧恼。信知后不复遇。岂更有不精进而放逸者哉。约理。佛灭者。正是理境将尽未尽之际。未免一翻迷闷。及至豁然开发。始得大快速者。即画然得解也。

    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

    向闻警欲精进。又闻亿劫难遇。不由不悲感过分也。当时有过于悲泣者。遍体血流。如波罗奢华。故佛愍而安慰曰。我虽灭度。持法有人。法在则吾在矣。何悲之有。

    △四授记同。

    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至)亦度无量众。

    无漏者。收摄三谛。无漏失也。实相者。离虚妄分别。即无相之相也。德藏而通达实相。则可为模范矣。况将成佛度生。得号净身。岂不为人所赖耶。此虽安慰会众。而意即为德藏作授记矣。

    △五通经同。分四。一颂灭度时节。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至)以求无上道。

    天台云。小乘佛以果报身为薪。智慧为火。身灭智亡。故曰薪尽火灭。大乘以机为薪。逗应为火。机尽教亡。故云。薪尽火灭。

    [△@△]薪尽火灭。迹泯情忘。脱然无系也。要和如来示生如幻。度人如幻。转法轮如幻。般涅槃亦如幻也。其实所谓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法身常住世间。但四众见佛示灭。感昔深恩。故有分舍利起塔供养等。而后文医子一喻。已案于此。

    △二颂弘经时节。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佛灭后。妙光易菩萨之名。而曰法师者。足见佛灭之后。定当以法为师。使法流通。显智身常住也。八十劫中广宣者。是无间道。则八王子。成熟妙法。正在于此。

    △三颂所益弟子。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至)度脱无量众。

    此明闻经得益之人。谓八王子。于八十劫中。受妙光教化。当见无数诸佛。作诸供养。随顺行道。始得福智圆满。而后相华成佛。展转授记也。最后出然灯之名者。是发今佛之本源故。梵语释迦。此云日种。所以从日月灯而至然灯。皆是光光相然。照耀无尽之意。天中天者。一曰世间天。二曰生天。三曰净天。四曰义天。如来出于四天之上。故云尔也。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至)其数无有量。

    灯明处懈怠。而后于诸如来处。则又精进矣。亦行众善。乃是密行。由此行众善故。即得见无数佛也。不然。岂行大道。具六度者。而复懈怠乎。释师子。即今释迦牟尼。为圣中之圣。故以师子表之。余意如前释。

    △四颂结会古今。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三颂分明判答。分三。一颂说大乘经。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天台于此又立弥勒四种伏疑。初谓。文殊广引先佛放光之后。定说法华。况诸佛说法。人时各异。但未审今日如来作何等说。文殊潜知弥勒疑意。故日我见等。

    [△@△]本光瑞如此。本字与如此字。俱有关要。即是文殊为人觌体显彰处。要当细审。又于五重玄义中。此答法喻为名。

    △二颂教菩萨法。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弥勒又疑谓。自有名义同者。有名义不同者。今虽同名。而义未必同。故文殊云。今相如本瑞等。此答实相为体。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弥勒因实相义。又疑谓。实相无相。何人会之。文殊。云。但一心待。佛当与说也。此答一乘因果为宗。

    △三颂佛所护念。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弥勒疑谓。佛雨法雨。止洽菩萨。亦能泽及二乘乎。文殊云。诸求三乘人等。此答断疑生信为用。此中缺第五教相无配。而义摄前四。直指云。此品远序三世宗旨。近序生佛本因。于中序人事。序心境序悟迷。序本迹。序权寔。序体用。无不备悉。文简而义周。演长文则次第布置。述应颂则前后互显。总之显圆机无碍大解脱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究竟还归此法界也。以下二十七品。悉为此品注脚。观者幸研究焉。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