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安刻兰之初政|阿富汗之役|英取信德|昔刻战争|达娄哈昔之侵略政策|印度之叛乱|一八五八年英王直接统治印度

    初,办铁刻辞职,适保守党执政,公司经理拟推其党员继之;无何,自由党组阁,否认前议,而另委安刻兰Anckland。安刻兰为自由党员;其为人也,无坚决之主张,往往为他人所利用;其得东渡者,非其才能昭著于时,而因其党友相助也;印度政治始牵入于英国政党争权之秽史。一八三六年,新大总督抵印,初遵前定之计划,提倡实业,振兴教育,改订政府津贴勤读学生之费,不限于教授英文之大学,宗教则实行经理之命,取消进香圣地之税,而停止官吏管理寺院之财产,又为灌溉之利,兴工开河,人民称便。会一八三七至一八三八年,北印度大旱,农民无食,政府虽出款救济,而其死者至少之数,约八十万人,此其内政之大略也。苟其继续进行,不受英国内阁及其顾问之怂恿,而侵犯西北邻国,则人民将必深受其赐。其对土邦也,则维持现状;其谋叛英者,即废其王而另立其族人代之。

    安刻兰之侵略西北者,受命于英之外相泊米斯坦Palmerston,以防俄也。俄自彼得大帝以来,蚕食中亚细亚,土耳其斯坦,不遗余力,英人患其势力及于印度。至是,俄遣使入波斯、阿富汗,而欲与其王相结。泊米斯坦闻之,大惧,有说其用详大地图,而证阿富汗与英属印度无直接关系者,外相弗听;盖就地理言之,英属印度,与阿富汗边界之间,中隔旁加普、信德等地,而泊米斯坦之防俄,实过虑也。安刻兰既奉命后,经营西北,其地之酋长颇众,欧人统称之曰阿富汗。初,介不娄内乱,其王逃入印度;既而酋长铎斯德Dost Muhammad Khan自立称王。一八二七年,安刻兰遣使谒王,其使命虽谓缔结商约,而实讨论政治问题也。铎斯德请英许其攻取白沙瓦,英使以昔刻王兰结德信Ranjit Singh统治其城,弗应;铎斯德转而亲俄。使者归印,明年七月,大总督与兰结德信及介不娄前王订成三角同盟。其目的,则恢复前王之位于介不娄也。安刻兰听其顾问之说,遣孟加拉,孟买二军往攻介不娄地;其王固未扰及英之疆邑也。孟买军队登轮而往,乃为军事便利之计,公然违背条约,破坏信德之主权,而自其港登岸。先是,信德三分其国,内有三王;一八〇九年,公司与之缔约,借以维持永久之和平,一八三二年,又订新约,载明互相尊重领土之独立,并许不得于印得斯河,运输军需。至是,英军入其国中,其王迫而签字于其所谓条约之上,而自取消独立,岁出重金以养公司之军队,并认公司所铸之卢比为通行合法之货币。

    无何,英军前往堪得哈。途中逾越山道,备受困苦,且又无水,橐驼死者,数约二万,军中颇有怨言,会陷介不娄之名城。铎斯德大惧,出都北逃;英军入都,前王归国复位,俄而铎斯德亦降。安刻兰遣将留兵戍之;其将惛庸无能,而英人信其无事矣,携其妻子而往,长官互相争权,军队则住于无险可守之平原,时适阿富汗之土酋,群起反英。一八四一年,英军有绝粮之虞,大将迁延不退,而大雪深积。明年正月,英军四千五百人,及其家属一万二千,东退不得,仅一人重伤而回耳!阿富汗人乘势前进,东攻要塞不下,乃退。败闻,安刻兰惊悸成疾,不知所为,而新任大总督爱伦保Ellenborough已登轮东渡矣,一八四二年二月抵印就职。爱伦保颇主慎重,令军放弃阿富汗而退,置俘虏于不顾矣。于是英国,印度皆有示威反对之举动,爱伦保迫而改其训令,许将负责自由行动。大军前进,再入介不娄,救出少数英人,余众不知所往,出款赎之。英将深恶阿富汗人,毁其首都繁华之市场以为报复,并许军士纵火劫掠;顷之,凯旋而归。政府许铎斯德回国称王,战祸始已。

    阿富汗之战既终,爱伦保乃得暇时,处置土邦,而尤亟于兼并信德,盖因其地在印得斯河下流,足以阻碍英之航行,而大总督欲取其地,固不问何所谓条约也;遣来普Charles Napir为其代表,予以军政政治之全权。来普之心雄甚,决心兼并,而不稍顾其手段之卑劣。一八四三年,其威胁之甚,而使信德之王,不堪其辱,嗾人攻击英国委员之住宅。来普视为宣战之理由,即统军往;其王率军御之,不胜,复战,又败,信德遂亡。来普得赂七万磅金;其下有拒绝不受者,回英宣传加尔各答政府处置之失当,请其恢复固有之王,惜已迟矣。爱伦保以来普之功,委为信德总督,来普治理其地,刚强严明,极专制之总督也;但其疏通河流,颇著政著,信德遂渐富庶。同时,土邦有内乱者,大总督以其军队颇强,借为口实,讨而平之,令其解散军队,顾未并取其地耳,此其侵略政策之大略也。其内政则于一八四三年公布法令,禁止蓄奴。初纪元前四世纪,美葛生斯谓印度无奴;斯言也,殆不可信。奴隶自古存在,但其各地之形式不同,至是,凡数百万人;法令之禁奴也,非直接解放,而乃认其违法耳。政府又改孟加拉巡捕厅之组织,其效大著;复禁地方政府发行彩票为其建设之经费,因其流弊甚多也。

    一八四四年,公司经理议决招归爱伦保,女王威刻道那Victoria知之,意殊不悦。其撤归之原因,则经理恶其性情傲慢夸大,言辞不逊,而好逞其侵略之野心也!哈丁幾Henry Hardinge继之,新大总督少年从戎,数至欧洲大陆,与拿破仑军战,颇立军功;其身被重伤者凡四,并丧其右手;其后被选下院议员者二十年,尝服务于陆军部及爱尔兰;及其东渡就职,年五十有九,但其精神,一如少时。其在印也,时间虽多耗于昔刻战争,然能整理内政,草定铁路之计划,疏通运河,维持教育,禁焚寡妇及溺婴孩于土邦,又公布法令除杀人祭神之恶俗。斯俗也,行于澳立赛之山地,其人知识浅陋,迷信极深,年求收获之丰穰,而以生人为牲,出刀生剜其肉,取之以归,迄于牲人之气绝。其残酷不仁,可谓至矣,故令禁之;其奉行者,玩视法令,殊无效果,后乃禁绝。

    哈丁幾画像

    哈丁幾在职之精力,已如上述,耗于昔刻战争;先是,一八〇九年,大总督明多与兰结德信缔约,各不相侵。昔刻乃并旁加普全境,征服白沙瓦,并取克什米亚;其所以然者,皆其编制新军之力也;初昔刻军队为非正式之骑兵,而无炮队,兰结德信始练步卒,而助以炮队骑兵,其上级军官,则多欧人,故其军队能战,声势大张,然于英人则相处甚善。迨其季年,好酒放恣,国中纷扰,一八三九年,病死。其假子嗣位,年仅五岁,政权归于武人,乃欲劫掠特里而东出兵矣。报闻,哈丁幾大怒,公布对其宣战,亲率兵往,大战二日,英军垂败;会稍振作,敌军始退,英军死伤二千余人,而大总督之传令兵,颇多丧亡,斯见其恶战之烈矣。既而复有数战,英军皆胜,而昔刻之精悍陆军不能为力矣,报之英国。内阁大喜,厚赏其立功之将校;要之,昔刻军队固英军极强之劲敌也。英军乘势进据那何尔,昔刻人无奈,迫而议和,其条件则偿军费,交出重炮,割让克什米亚等,且限其步兵二万,骑兵一万二千,英遣监督驻于其都。英人批评条约而谓其何不即并其地也!哈士丁斯则以其地狭小,不足有为,且当恶战之后,英军死亡颇多,而印兵则难于相信也。加尔各答政府既得克什米亚,赐之土酋,土酋与以七十五万磅金,于是近代之克什米亚土邦成立!

    位于加尔各答的哈丁幾塑像

    一八四八年一月,哈丁幾返英,仕于祖国,改革陆军,创立军官学校,升为元帅。其继为大总督者,苏格兰之少年贵族,达娄哈昔Dalhousie也,初为印度事务管理局长,勤于政事,颇以才称,及其东渡,身患疾病,在印八年,未尝痊愈,其身体虽弱,而精神颇旺;其计划之成功,身体健康之政治家,或不能过之也。其在职之初年,从事于第二昔刻及缅甸战争,一八四八年,驻于昔刻首都之英监督,处置木里坦之总督颇严,而遣人管其要塞。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