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米索尔战争考瓦立斯之内政————俸金司法田税|萧尔麻剌赛|威乃斯来之武功|公司麻剌赛之战争

    瓦仁·哈士丁斯归国,高级委员暂摄其职,委员运动改摄为署,而未成功;其节省经费之政策,则减少薪金,固不问其私受贿赂,而或虐取于印人也,故其政治腐败,弊端丛生,而有污秽政府之称。一七八六年,考瓦立斯Cornwallis受大总督之委任而东渡,其就职也,非其本愿,迫于应尽之义务而往。其人尝服务于军队,美洲殖民地之独立,将兵讨之;会法海军截其海上之交通,而华盛顿围之,困守孤城,力屈而降,其家世荣誉,未尝因之稍衰,盖其身为贵族,而英国执政者,亦贵族也,得其信任。及其抵印,非若哈士丁斯之协妥同僚,以固其位,而辟德法令予以否决委员之提议,而得执行其政策;考瓦立斯又兼陆军总司令之职;由是地位高尊,属下莫敢抗之。其为人也,虽非天才,而无想像;然其公正无私,勇于进取,而人常称之云。

    大总督之将东渡也,奉政府之令,维持和平,不得擅自宣战,其后违反训令,施其阴谋,以攻其敌国。当时麻剌赛、米索尔之势颇强,二国互嫉,自相攻击;米索尔王跌波深恨英人,而欲逐之。一七八八年,考瓦立斯得地于德干之王,王则请其出兵助攻跌波,意欲从之,而患其公然违法,乃函许之。跌波闻之大怒,举兵进攻公司之同盟国;大总督认其为仇敌之行动,而即宣战,令麻打拉萨总督聚其军队,以待后命;总督拒命,遂免其职,遣人约麻剌赛及赖散Nizam之王,缔结三国同盟,共击跌波。赖散国于德干,许之。大军进攻,其所遣之第一、二军,皆失败归;一七九二年,考瓦立斯统军大举进攻,分道而往。跌波拒战不胜,名城要塞,相继失守,知其不能战矣,遣使议和。英人要求其割让领土之半,赔款三百二十万磅,释放俘虏,而遣其二子为质,许之;和议始成。跌波所割让者,皆其膏腴之地也,而又迫于条约,强其农民出其所有,以作赔金,民多逃亡,于是心极怨望,而预备复战矣。考瓦立斯之许其和者,非有爱于跌波,实因破灭人国,将受英国舆论之攻击,而患印度同盟国之疑惧也;分其所得之土地,以与麻剌赛及赖散之王。是役也,俗为第三米索尔战争;其祸,则考瓦立斯有以启之。

    考瓦立斯画像

    考瓦立斯之在印度也,其内政之改革者凡三,试分言之:

    一、廉洁政府。考瓦立斯初抵加尔各答,力清积弊,首增公司官吏之俸金。先是,经理知其股东之心理,谓加职员之薪金,则耗废公司之经费,故其职员之薪金低微,往往不能维持相当之生活,乃听其营私舞弊,及拥资财而归,其印度政府之不良者,胥由于此。考瓦立斯改定官吏之俸金,而大增其额数,并严禁其营私舞弊;其所得者,虽不若昔日之丰富,而维持其生活,则绰然有余,是为建设廉洁政府之始!

    二、司法。印度自古以来,司法行政,未尝分立,决狱则为官吏职务之一;斯制也,东方诸国,中国,日本,皆采行之,盖古代事务简易,法律不繁;为民上者,苟非贪官污吏,固无弊也。印人习于此制,考瓦立斯废之,每区设一法庭,以决诉讼,区有欧洲之法官一人,并设高级法庭,许民上控,于是行政司法始分立焉。民称不便,且时杀案叠起,盗贼甚多,而法庭数少。其判狱也,不免有苟且速成之弊;大总督又不信任印度法官,尝加法官之俸金,而除印人于例外,欧人固不若印人之知其风俗习惯也。

    三、田税。印度以农立国,政府之收入,以田税为大宗,常占总税百分之七十五焉。其补助农夫之政策,则维持境内之和平,而不扰其耕种耳。其取于民也,古代政府,征收六分之一,其后杂税繁多,名目不一,阿刻巴改取三分之一于印度斯坦,二分之一于克什米亚。农夫之所剩余者,仅能维持其粗衣蔬食之生活,甚者或无所余,民遂散亡,而地荒芜矣。凶岁则人相食。英人之治印度,遵其旧法,田税之重,一如土邦;其所征取者,始为田地所出之五谷;顾其数量多重,运输不便,阿刻巴改为现金,英属印度政府采行其制。征收之法,阿刻巴则奖直接纳税于官,其因特殊之困难者,则由中介人代收,而许其扣取用费,于是相沿成风,而视中介人为田主矣。实则印度除一二地以外,田地属于政府,人民受地而耕,无卖买自由处置之权,政府亦无擅夺其地之例。其后政府认田地为私有,而中介人为田主;其所征收者,田主之田租也。其无田主而自耕种者,则假定相当之田租而税之。斯制也,非十八世纪之所可能。瓦仁·哈士丁斯尝改田税为拍卖方式,规定拍卖某地之耕种权,其出价最高者,则耕种之,期为五年,此弊政也,后乃废之。

    至是,孟加拉之中介人操纵田税,鱼肉农民,英国内阁闻知其弊,主张改革;其理想之标准,则欲根据于一定之原理,而为永久之制度,公司亦愿其成功,考瓦立斯受其暗示,未至印度,而胸中已有成见。其理由,则谓公司领土三分之一,草木丛生,禽兽萃集。今当许民开垦,而收其地为其所有;若果迟延不决,十年之后,亦无详细之报告调查也。农民既有自由处置田地之权,为其本身利益之计,则当求其田地之改善;夫然,田地肥美,则收入增加,而食料有余,人民胥受其利矣。就其理论而言,考瓦立斯欲以英国田制适行于印度也;其弊不知印度乡村之情形,而根本改其旧制,农民不明新法之内容,常感不便。例如新法规定其欠田租者,则政府拍卖其地,而印度旧制,则拘囚其人,或罪杀之,今乃卖其田产,而破人家,其买之者,多为官吏游民,专心求利,而不顾生民大计者也!新税行于孟加拉、巴哈、波罗尔斯及澳立赛之一部分土地,由是收入大减,不敷之款,取于他地;其人何辜,而受此担负耶?方新税之行也,政府谓其将颁补助法,以济其缺,其后终未颁行,富于经验之官吏,尝评其为失当,固有见而言也。

    一七九三年,国会通过公司专利远东商业之期二十年。初,一七七三年之法令,载明公司专利之定期;至是及期,实业家商人为其利益之计,倡言自由贸易,宣传示威,中级社会代表之议员辩论于国会甚力。大总督考瓦立斯贵族也,坚持反对;其理由则谓公开贸易,牟利之徒将麕集印度,而鱼肉印民矣。又拒教士及办学校者来印,盖教士所说之教义,含有平等、博爱、服务之精神,苟见公司之卑劣政策,则归国宣传,而将大不利于公司。兴学则开通人民之知识,尤非公司之所愿也;其所持之片面理由,则谓印人奉其固有之宗教极虔,宣传基督教义,势必引起怀疑与扰乱也。于是政党领袖之内阁,说其党员维持公司之现状,而许其专利;其稍让步者,则许商人运输三千吨货物于印度也。但其条件苛繁,殊难于获利焉。会法兰西革命而杀其王,英人大惧,对法宣战;考瓦立斯乃求归国,政府许之,遂自麻打拉萨登轮而返。

    初,考瓦立斯主张公司之职员,不得迁为大总督;及其归国,称其下萧尔John Shore曰能,荐之于英国政府;内阁任为大总督。萧尔之才能,不足以总政务;受命于人,专任一职,则良吏也;至是,颇感困难。一七九五年,职员要求津贴,联合暴动,威胁之甚,几执长官,而控制政府矣。先是,考瓦立斯拟采混合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