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过渡时代|克雷武之阴谋武功|英人之贪婪|孟加拉之变|克雷武再至印度|孟加拉之旱灾|米索尔之崛兴于南方

    一七六一年,北部第三盼立败德之胜负判决,而南方英法之雄长亦定;自是而后,迄于一八一八年,史家称为过渡时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握有孟加拉之统治主权,而乃因利乘便,借其兵力,攻取印度之大半。其初治印度也,采行二政府之制Double Government;二政府者,公司统有征服地之主权,而为事实上之政府,又置王于其地;王则承其训命而治其国。其采行斯制者,盖英患其骤并印度土地,而将引起欧洲强国之忌;其政治家乃避其名,而取其实也。公司既采苟安之政策,其政治腐败,官吏贪墨;印人所受之痛苦,遂不堪言。一七七三年,英国政府,始立印度法令,委任孟加拉大总督Governor General治理其地;政府之组织渐备。当斯时也,蒙古儿帝国大衰,其皇徒拥虚名;然以历史上之地位,犹未失其尊严也,其夺位称雄者,往往输金以求诏令于特里朝廷焉。一八〇三年,皇权益落,而岁仅受公司之酬金而已。至于麻剌赛国败于波斯,失其恢复印度之望,后则赖其多才多艺之领袖,而势复盛于印度斯坦、德干,其后亦挫于英;回教国之能自主者凡三,然势不足以抗麻剌赛人,此过渡时代印度政治之概观也。其事实之庞杂,而公文书籍及之者,不胜枚举,要多偏于英雄事迹,而近于浮夸之辞。吾人生于二十世纪,所注重者,则其环境、原因、影响,而非繁琐之纪录也。其首立大功者,克雷武Robert Clive也,兹略言之。

    初,英法二国,争雄于南部,利用小国之内乱,而各助其一党;法之总督柳泊雷长于外交,善于经营,其驱逐英人之政策,几将告成于南方矣。英于垂败之时,其转败为胜者,克雷武也。克雷武幼贫,及年十八,远出祖国,而为东印度公司之写字生;公司职员之薪金低微,尤以初服务者为最,克雷武之年薪五磅而已,且不得私贩货物。其始至印度也,又以气候之迥异,生活殊感困难,顾颇忠于公司,服务勤劳。会公司为武力保护权利之计,招练军队,克雷武从军于麻打拉萨,一七五一年,迁为上尉,时年二十六耳。无何,柳泊雷之党势盛,进攻其敌之要塞;克雷武请攻其都尔刻得Arcot以解围兵,许之,率欧兵二百、印兵三百、将佐八人而往,进据其城,巡视一周,知其不能拒守,即令兴工修其要塞。俄而敌兵解围还攻,久战不下,而死伤者极多,是为尔刻得之役;英军之声威大振,连战皆捷,而势不可侮于南方矣!

    克雷武画像

    一七五三年,克雷武回英,后二年东渡,值孟加拉王日光贪于小利,而攻加尔各答,捕获英人,囚于暗室,明日,生者无几,故有黑穴惨剧之称。报闻于麻打拉萨,英人大惊,一七五六年,命克雷武统军乘船而往,遣海军助之,及抵孟加拉海岸,而取其要塞。明年,日光,遣大军来战,克雷武患之,诈言议和;又以法人之害己也,攻其要塞成德拉哥Chandernagar,取之。其地在加尔各答之西北,自法人据之,商业渐盛;至是,法人逃之荷兰之殖民地焉。英将既与日光言和,订立条约;但其毫无遵守之诚意。六月,克雷武谋废日光,而立其大臣麻介那Mir Jafar,乃与麻介那议约。方其秘密进行也,银行家某参与其事,事将泄矣,英将赂之而示以假约,盖患商人谓其政府损失之巨,而报告日光也,商人遂受其欺。约成之次日,克雷武函责日光,而明告其决心宣战,即日,帅军三千而北,共有大炮八尊,日光令步兵五万,骑兵一万五千,及炮五十以御之。及战,日光围攻英军,不成,固守战壕;无何,英军突进,麻介那率其部兵倒戈反攻,日光之军大乱,不战而逃。其殊死战者,唯法人而已,顾其数少,终不能挽回颓势也。英兵死者二十二人,伤者五十,观其死伤之数,可见其非生死之恶战矣,结果则孟加拉之主权归于英人,而立其统治印度之基础矣!

    克雷武与麻介那会面

    自日光败后,克雷武立麻介那为王,新王深得英人之助己也,赏赐将校。克雷武一人受金二十三万余磅,又得加尔各答以南地之租金,年三万磅。英人之丧其财产于加尔各答者,亦得额外之偿金,吾人按其战祸之由起,近因则克雷武之阴谋也。其造假约,同僚非之,甚有拒绝签字于假约之上者,克雷武终不之顾,其行径无异于盗贼也;其私受麻介那之重金,虽王赐之,然其性质实赂贿也。英人之诛求无餍,而王空其府库以供其欲,卒至军队无饷,酿成事变;英国国会后理其事,克雷武供称,谓知其库无余金。其为人也可知矣!当时,公司虽无禁受酬金之法令,要不当私受其金,而增加人民之担负也!

    孟加拉既定之后,英人进而与蒙古儿朝廷,及荷兰人接触,一七五九年,蒙古儿皇子举兵叛乱,澳得出兵助之,侵入巴哈。克雷武统军拒之,不得深入,境内始安。时麻介那受制于英,而公司职员之要求无餍,转而恶之,隐与荷兰商人相通。荷人亦恶英之逼己也,欣然从之,其所据之地,距于加尔各答者二十余里,乃公然宣布英之罪状。唯时欧洲二国之邦交犹未决裂,克雷武患之,不待本国之训命,而自强迫加尔各答之欧人及“半欧”人入伍,练之为兵,共得七八百人,会同海军进攻荷人。海军尽获荷船,而英之陆军人数虽少;及战,又大败之。荷人屈服,自是而后,退出于印度之政治舞台,而不敢复有所活动矣!明年,克雷武归国,公司之统辖孟加拉者,多赖其力,时年三十有五耳,故有少年军官之称。其能成功者,印度之势涣散,不能拒英,而克雷武亦有相当之天才焉。吾人于此,更不可忘英之海军也。海军于一七五六年,自麻打拉萨驶往孟加拉,途遇狂风大浪,而能安抵加尔各答者,实其驾驶技能之神巧也;后攻成德拉歌,其作战之勇敢,常为时人所夸;及败荷人,海军亦有力焉。

    克雷武返英,英人之在孟加拉者,贪婪日甚,盖其东至印度者,多为富于冒险性之少年,其远离祖国,非动于爱国,而印度气候,尤非其所愿也。其动机乃发于求财,而后归国安享富贵耳!印度地在远东,交通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