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教记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天台沙门法照

    普门子序

    普门子序私科为三:初、四教下,叹教在人;二、惟三下,传弘著述;三、普下,谦己记时。著述又二:初、广叙传弘;二、间者下,的美。著述又二:初、著述之艰;二、且法下,签访之美。

    章疏题

    净名玄一此经,理致深远,言旨渊玄。若但依文帖释,恐止事数而已。一教宗极,终自难量,犹须略忖幽微,显不思议旨趣。今辄于文前,撰五重玄义。

    签:(一)(二)玄悟法华圆意者,五义释经,统收五味,故名为玄妙。记:(八)(廿九)略举经题,玄收一部。

    妙宗(上)(二)五重玄义,本是经中所诠,观法大师预取解释经题。

    别行玄记(上)(一)言玄义者,能释之义门也。玄者,幽微难见之称。义者,深有所以也。斯盖大师以三昧力,彻法性际,深见今品人法之意也。应知名等五义,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见。

    光明句记(二)(二十):玄义者,文选云:睿哲玄览。注云:玄,通也。谓离文通示其义,故曰玄义。

    玄之一字,四明妙宗。别行记约所释得名,与净名玄同。光明记约能释得名,与荆溪合。然准妙宗之文,则览所释为能释也。文句二字当亦然。故妙乐云:文谓文字,一部始终。句谓句逗,义通长短。则一部文字,始终句逗,指经明矣。光明记踵此说,但就能释而言,谦辞耳。问:诸部题名曰玄,义曰文,句曰疏者何?曰:精微云:疏是通名,玄句是别目。如妙玄文句等,从别单题。若净名玄疏、别行义疏等,乃通别双题。或单从通名,则观经疏等是也。

    指归钞(一)(一)云:一家言教,解题与释文各部者,则名有玄义文句之异。其合为一部者,则总题曰疏,如净名疏、观经疏之例也(文)。涅槃称疏,此乃新意,非旧题名。问:法华疏题名文句,与教体三假,文身句身,同异云何?北峰师曰:体相是同,用与少异。同称文句,属三假中,二体相同也。故妙乐释文句二字,牒唯识文而例同之。用与异者,此是题名,彼是教体,一不同也。题属一经,彼通诸教,二不同也。题就色立,教体通声,三不同也。问:妙乐云:此亦不论色行等体,亦之一字,对何文下耶?曰:唯识云:文即是字,句诠差别。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是色行蕴摄。今题云文句,非但不可唯识一实三假,亦不同于俱舍摄色行体也。编次玄句疏于后:解题法华玄义释文法华文句题文观经疏光明玄义光明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三请观音疏净名玄义净名疏涅槃玄涅槃疏菩萨戒疏

    光明记(一):(一)文句者,文即经文,句谓章句,亦句逗也。即以章句,节其经文,令其诠旨,各有分齐。故荆溪云: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经文,但粗分章段。题云文句,良由于此。然立此二字,盖谦辞耳。若观释经,大义非少。

    新记云:文句二字,是经文经句。大师消文节句,揽所释为能释。

    玄文四序

    北峰曰:玄文四序:一、总序,既是章安私记缘起,理合居初;二、序王,大师将释五重玄义,先以一序序经,首题王起众文之始;三、私序,王大师虽序经始末,且从其义,章安从说,故复重释;四、玄文,本序、正序、玄文,此四序安布次第也。窃详章安总序与私序王,则大师说玄时未有也。大师将说五重玄义,先览五义,别为序王,以释经名,令知经名通冠本迹,次作本序、正序、玄文。章安私序,乃因大师序王,但序经题,义含五章,未明经文亦具五章,故重作私序而释成之。惟总序缘起,乃最后作也。问:别行经序,为是谈玄之序,为是别时讲经之序?若云经序,何云正序玄文?若云序玄,何云别行经序?曰:荆溪两云正序玄文,的是玄序,而名经序者,对玄文本序得名也。荆溪因见玄文自有本序,又见章安释云盖序王者,序经玄意,故科此别释经名为别行经序。行训作也。问:序王与本序,显释五章之名,荆溪何云似但释名而已?曰:记主见大师于经字前着荡化等语,故知似但释名尔,却科荡化为探取经旨。旧云别行与本序,则能释所释异,一章五章异。

    玄句听次

    玄序云:昔于建业,始听经文,次在江陵,奉蒙玄义。

    妙乐(一)江陵禀受玄旨,建业方听经文。

    妙乐引证:一遍记难,如玄序云云,语虽倒置,事则无殊,盖作文法也。近人以方训始,草庵谓之文误者非。

    甘露门

    玄(一)(一)知甘露门之在兹。

    签:(一)、(三)实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药。今释妙法能通实相,故名为门。

    句(一)、(二)、今明娑婆国土音声佛事,则甘露门开。记(一)、(九)、则甘露门开者,则言乃表,唯声益故。实相为甘露,诸教为其门,门无开闭,理非通塞。此土入者,不假余尘,由之通理,故曰门开。

    问:签文云妙法为能通门,妙乐何云诸教为其门耶?曰:妙乐因释此土声教入道,故云诸教为门。签文释经首题,故云妙法为门。要知开显诸教,即妙法也。

    待绝二妙

    玄(一)(一)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

    签:(一)(三)初释妙者,但举一不思议,则已简于可思议也。彼止观为成观故,乃以相待为可思议粗,唯一绝待为不思议妙。今则不尔,圆中约时,待绝俱妙,余味约部,或妙或粗。若前三教,时之与部,一向为粗,至法华被开,方称为妙。止观相待,义似于别,故判为粗。今此妙名,兼于本迹,彼文妙观,独在于圆,虽异而同,细寻可了。下文广释,不俟多云。

    辅行(三上)(二)今法华唯具二妙,所谓待绝。所言待者,唯有待粗成妙,更无待妙成粗。若以迹望本,亦可互形;若以部望部,一向唯妙。今约法华迹理,复置互形。所以玄文待绝,俱称为妙。故以部教相望,复有横竖。望前四时,名为竖待;圆望三教,名为横待。此文既依法华经意,而释名等,大概准彼。相待是粗义,当待粗论妙;绝待是妙义,当开粗论妙。此二亦名废粗开粗。故法华中,唯论二妙,更无非待非绝之名。彼为判教故,待之与绝,同称为妙。今此相待,则判为粗,唯明绝观。无部可待,则无竖待;无教可望,名无横待。故唯一绝,以为能诠。虽立相待,以显绝待,尚无于绝,何待之有?

    玄(二)(十二)若破粗显妙,即用上相待妙。若开粗显妙,即用上绝待妙。

    玄(二)(九)一相待,二绝待。此经唯论二妙,更无非绝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绝何惑?显何理?故不更论也。

    签(二)(卅一)既云此经,当知妙题兼此二义,故使今释诸妙,以二冠初。故迹门十妙,一一妙中,开多科目,无不二释。言更无非待非绝等者,理性实是非待非绝,祇向待绝约理论二,不同双非二边,更有中道之理。恐有人疑,应更别有双非绝待之理,故便释云文理俱无。此待绝理,已破无明,已显中道,故知双非无复所显,故云破何惑等。

    玄(二)、(九)。今待粗妙者,待半字为粗,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粗妙也。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即是明满字也。始坐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于满也。般若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亦是对鹿苑为第一,待般若为第二也。涅槃云: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今于尸城复转法轮。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粗,待此明满大妙,其义是同。今法华明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粗,法华为妙。妙义皆同,待粗亦等,文义在此也(云云)。二、绝待明妙者,为四:一、随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谛,待对即绝。故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此三藏经中绝待意也。二、若随理三假,一切世间皆如幻化,即事而真,无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为不真耶?望彼三藏,绝还不绝,即事而真,乃是绝待。此通教绝待也。三、别教若起,望即真之绝,还是世谛。何者?非大涅槃,犹是生死世谛,绝还有待。若入别教中道,待则绝矣。四、圆教若起,说无分别法,即边而中,无非佛法,亡泯清净,岂更佛法待于佛法?如来法界故,出法界外,无复有法可相形比,待谁为粗?形谁得妙?无所可待,亦无所绝,不知何名,强言为绝。

    签(二)、(卅一)。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为满,故对三藏为半简之(云云)。所以重叙前诸经者,明今经相待,不应对三教文,亦且同诸教所待,故亦指鹿苑而为所待。结中意者,一往以所待之粗,对圆为能待之妙(云云)。释绝待中为七(云云)。初文约教显圆。问:若明绝待,祇应但一,何故开四?以四相形,与待何别?答:若相待中展转明妙,前粗犹存。今论绝待,绝前诸粗,无可形待。又所以渐明四种绝者,为知圆绝极妙,无过前三,被绝圆外无法。细消文意,各有深致(云云)。意但且论展转相望,以明诸绝,显于圆教,无复能绝(云云)。次岂更下,明绝待相状。明法界体一,无复形待。待谁为粗等者,明无能待。能即是妙,法外无法,待谁粗妙?无所可待等者,明无所绝。所即是粗,法外无法,故无所绝(云云)。不可以相待示,不可以绝待示,待绝俱绝,故名灭待。灭绝

    玄(二)(十一)用是两妙,妙上三法。众生之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

    签:(二)(卅四)次二妙,妙上三法者。欲明三妙,在于法华,方得称妙,故须二妙,以妙三法。故诸味中,虽有圆融,全无二妙,三被妙已,故三即妙。故上文云:此妙即法,此法即妙。故得三法,皆具于十,成三十妙,良由于此。问:向释妙云:待绝俱绝,方名为绝。今何以言待绝二耶?答:前明绝待,故须俱绝。今述经意,故须双明。经意虽双,理无异趣。以此俱绝,对前称待,所待未会,会方名绝。是故此部,得二妙名。

    签:(六)、(九)又若不论待,无以明绝,若明待已,即指所待,是于能绝亦绝,方名为绝。

    相待论判,绝待论开,即诸文判粗妙,开粗妙也。相待者,待粗而论妙,能待之义,在于法华。绝待者,绝相待之粗妙而论妙,亦绝能待之妙而论妙,亦在法华。旧谓相待是施权义,非也。

    莲华三喻

    玄(一)(一)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文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文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