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南赣平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之君子,得其时而仕,则泽加于民,声施烂然;不得其时而隐,则或抱守先儒之绝学,或阐明未发之新知,盖随处抱利济斯民之志也。阳明自正德五年,归自龙场,任庐陵县事者七月(今江西庐陵县),更历仕南北两京,皆居闲曹(旧时以京官事务不多,日为闲曹,犹言清闲之官也),无所藉手,故亦无所表见。宾从往来,无非讲学而已,所谓若仕若隐之时代也。

    时陆甘泉傅白沙之学(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之白沙里人。学者因称之为白沙先生,隐居教授弟子,身盛甚明,成化间大儒也),讲学京师,于阳明为先辈。阳明以后进之士,与之分主讲席,甘泉亦盛称之。两人学派,微有不同,盖甘泉犹守旧说,而阳明则多凭心得也。阳明曰“致良知”,甘泉曰“随处体认天理”。然天理即良知也,体认即致也,故两人之学同而异,异而实同。阳明在京任吏部主事,方献夫(字叔贤,南海人,谥文襄)为郎中。

    正德之初,南中诸省,盗贼疯起,皆据地称王。陈金俞谏,先后讨之,数年不见功,起前南赣汀漳巡抚文森(字德华,太原人。谥恭襄)治之。森畏难不敢受命,称疾而去。于是寇盗滋多,民不聊生。兵部尚书王琼荐阳明,乃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阳明以一书生,而受兵事,剿剧寇,人人皆以为危。乃阳明闻命即行,毫无畏死之状,独王思兴语人曰:“阳明此行,必立事功。”人问其何以知之,曰:“吾触之不动矣。”盖人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谓之不动心。能不动心,则学养已到,可以出而任大事矣。王思兴能于此观人,则亦岂寻常之士也哉。

    正德十一年冬,出京,赴赣州。道经万安,有贼数百,沿途劫掠,商船不敢进。阳明乃结数十船为阵势,扬气鸣鼓,如赴战状。贼惧,罗拜呼曰:“饥荒流民,乞求赈济。”乃令人谕之曰:“至赣后,即差官抚插,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自取戮灭。”贼皆散归。

    正月至赣。二月,已平漳州之盗。四月,班师。九月,改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十月,平横水、桶冈(横水,隘名,在江西崇义县东。其南为十八面岭。桶岗,在崇义县西北,与湖南彬州接境)诸寇,贼首谢志珊就擒。阳明问之曰:“汝何得党类之众若此?”志珊曰:“亦不易也。平时见世上好汉,断不放过,必多方钩致之。或周其急,或逞其嗜好,待其怀德,与之谋,无不应矣。”阳明顾谓门人曰:“吾儒求友之切,亦当如是。”十二月,班师。正德十二年,正月,征三利(又名利头山,名有上、中、下三利,在广东和平县西北接江西龙南县界)。三月,平大帽、利头诸寇。四月,班师。六月,朝廷以平贼功,升右副都御史。

    计自受命巡抚,仅一年有半,而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处,千余里之乱,次第削平。又复改定兵制,建筑城邑,疏通盐法,设立书院,举行乡约,治事之暇,更不废读书讲学。人至功夫成熟之后,出而治事,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其乐有如此者。

    【批评】

    语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即曾子“诚于中而形于外”之意也。今人在学校一毕业,即想立功自见,此犹穷汉东拼西凑,有了些微资本,便想开设行铺,识者早知其必败矣。但买卖场中,犹有机会可乘。至于治国安民之大业,确确凿凿,做一件,是一件,断无侥幸可图。故学不足者,宁可忍饥数年,学成而求任事。

    昔孔子弟子有漆雕开者,孔子使之出仕,漆雕开辞。曰:“吾斯之未能信。”言己之学问,未能自信,不能出任以求事功也。孔子赏之。今观阳明亦然。自成童授书,至二十八岁而通籍;四十五岁,出任大事,受之不辞者,此时学问,实能自信故也。热中之士,急于求用,人亦未必信其学行有素也,而美之曰“有经验”。上以是求,下以是应,此世事之所以日非也。呜呼!可不反其本哉?

    人之所以到处觉得无乐趣者,正因未吃过一番苦。天下之至苦者,莫过于学而未成之时。孔子状学而未成时之意态,曰愤曰悱。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及至豁然贯通,苦尽甘来,则又通身愉快,实有难以言语形容者。不学之人,未知苦,又焉知乐?其终身戚戚也固宜。

    苏秦说秦王,秦王不用,穷困而归。发愤读书,夜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其志亦卓矣。及观其求学之目的,则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鄙陋至此,尚足谓之学乎?国策称之为“揣摩”。揣摩二字极当。苏秦胸中,知有揣摩而已,何曾知有学?揣摩成熟之后,攫取卿相之位,彼自以为乐矣。学道人之乐,固未尝梦见也。阳明之乐,方是真乐。滁州之游,清风明月,一片天机,此之谓名教中自有乐地。

    古代的君子,时机成熟时便做官,因此能够施恩泽于百姓,声名大振;时机不成熟时就隐居世间,有的坚守古圣先贤的学说,有的就阐述前人没有讲述的道理,随时随地都抱着帮助国人、泽被苍生的志向。王阳明于正德五年从龙场回来,在庐陵县当了七个月的主事(今江西庐陵县),后来在南京、北京做了一段时间闲官,没有什么能拿来做大事的权柄,所以也没什么表现,所到各处不过讲学教人罢了,这段时间就是他半入世半隐居的时期。

    当时陆甘泉秉承陈献章先生的学问(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之白沙里人,学者因此称他为白沙先生。他隐居起来教导学生,享有盛名,是成化年间的大儒),在京城讲学,同王阳明对比,算是前辈了。王阳明作为后进的士子同他分别主讲一席,陆甘泉大为称赞他的才学。其实两个人的学派,也有一点不同,大体说来陆甘泉尚且固守着前人的说法,而王阳明多是凭借内心的体悟。王阳明提出“致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