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畫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學畫,先畫樹,後畫石。畫石外為輪廓,內為石紋。石紋之後,方用皴法。石紋者,皴之現者也。皴法者,石紋之渾者也。畫石筆法亦與畫樹同,中有轉折處,勿露棱角。

    畫石塊,上白下黑。白者陽也。黑者陰也。石麵多平,上承日月照臨故白。石旁多紋,或草苔所積,或不見日月為伏陰故黑。石最忌蠻,亦不宜巧。巧近小方,蠻無所取。

    石不宜方,方近板;更不宜圓,圓為何物。妙在不方不圓之間。

    石必一叢數塊,大石間小石,然須聯絡。麵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顧盼。

    石下宜平,或在水中,或從土出,要有著落。今人畫石,皆若倒懸。可笑可笑!石有麵有肩,有足有腹,亦如人之俯仰坐臥。豈獨樹則然乎!

    畫樹易,畫石難。樹有體段,石無端倪。石自石而山自山。今人作畫,樹下轉似山,山頭轉似石。

    石有背麵,麵多皴,背不宜多皴。惟屋亦然,景在下麵朝我,景在上麵朝外。石亦然。

    石麵有似平台者,然平台者,即破山也。山倒去半邊,即成平台。故作色平台,麵染綠,苔草色也;旁染赭色,倒去沙土色也。

    初畫,高手亦自可觀。畫至數十年後,其好處在何處分別?其顯而易者,皴法也。皴法名色甚多,惟披麻、豆瓣、小斧劈為正經,其餘卷雲、牛毛、鐵線、鬼麵、解索,皆旁門外道耳。大斧劈是北派,戴文進、吳小仙、蔣三鬆多用之,吳人皆謂不入賞鑒。刺梨皴即豆瓣皴之變,巨然常用此法。

    山頭宜分土石,或石戴土,或土戴石。所以欲分者,辨深淺耳。深山大壑,純用石山不妨。若淺水沙灘,不妨用土山耳。土山下不妨用小石為腳,大山內亦宜用土山為肉,純用石恐無煙雲縹緲之態耳。

    學畫先畫樹起,畫樹先畫枯樹起。畫樹身好,然後點葉。

    樹身中直皴數筆,謂之樹皮。根下闊處白處,補一點兩點,謂之樹根。

    四筆即成樹身,以後即添枝,身向左則枝皆向左,左枝多右枝少。若向右樹反此。四筆之曲直,視一筆之曲直,但上狹而下稍寬耳。續三筆而直下,合一筆為樹身。

    合二筆之半,自上而下為右杈。自左而右,即轉而上,共一筆也。二筆左半合一筆之杪為左杈。

    自上而下,上銳下立,中宜轉折。然轉折在中半之上,轉折處勿露棱角。惟用中鋒,自無芒刺。

    凡向左枝,皆自上而下;向右枝,皆自下而上。此自然之理,即欲反畫,亦不順手。

    向右樹第一筆自上而下,又折上。折上謂之送,送筆宜圓。若偏鋒,即扁筆矣。向左樹先身後枝,向右樹先枝後身。向左樹大枝向右,向右樹大枝向左,亦有變體即不論。

    向右樹一筆即分丫,分丫處勿結。凡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者,謂之走筆。一株獨立者,其樹必作態,下覆式居多。

    二株一叢,必一俯一仰,一欹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一有根一無根,一平頭一銳頭,二根一高一下。

    古雲:三樹一叢,第一株為主樹,第二樹三樹為客樹。或問何以為主樹,曰根在下者為主樹,主樹近樹也。三株或四株一叢,一樹二樹相近,則三樹四樹必稍遠,謂之破式。主樹欹,客樹直;主樹直,則客樹不得反欹矣。

    主樹根在下,則樹杪不得高出客樹之上。主樹多欹者,所以讓客樹之直也。大叢中不妨添小樹,直立如孔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