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讲 早期记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也是一个信号,代表他过去必须奋力营造受宠的情境。有时候,早期记忆看起来无关痛痒,却很值得分析。例如有名男子这么说:“那时我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我妈妈站在柜子旁边。”内容似乎无关紧要,但他提到了妈妈,这就是一个信号,代表他一直对母亲很感兴趣。如果母亲的角色隐而不见,我们研究的繁复程度就会增加,必须试图猜测与个案母亲有关的事。假设那名男子只说:“我记得那时我在旅行。”我们如果进一步追问同行者是谁,将会发现正是他的母亲。或者,如果有个孩子对我们说:“我记得有一年夏天住在乡下。”我们便可以假设孩子的父亲在城里工作,母亲与孩子则住在乡下;这时可以继续问:“谁陪你一起住呢?”如此一来,我们通常能发现母亲对孩子的隐性影响力。

    在研究早期记忆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孩子会很努力想得人疼,也可以看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看重母亲的宠爱。就理解当事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孩子或大人谈起这类记忆的话,我们便能确定说话者一直觉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或总认为别人比他受欢迎。我们也会发现他们的紧张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明显,整副心思都被自卑感占据。这个发现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种人日后将会成为善妒的人。

    有时候,人们对某件事的兴趣会凌驾于任何事物之上。比方有个女孩说:“有一天我负责照顾妹妹,我很想好好保护她。我把妹妹放在桌子上,她却被桌布绊倒而摔下了桌子。”这孩子当年只有四岁。要这个年纪的孩子照顾另一个小小孩,实在太过勉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用尽一切力气保护妹妹的姐姐经历了一场大悲剧。这个做姐姐的长大之后,嫁给了一个“好”丈夫(几乎到了对妻子百依百顺的程度)。但她非常善妒,而且百般挑剔,总是害怕丈夫另结新欢。最后,她的先生为何会厌倦她,变得只关心孩子,理由呼之欲出。

    有时候,人们会记得自己想伤害家人,甚至起了杀意。这类描述清楚凸显出记忆中的紧张状态。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他们不喜欢别人,对谁都有敌意。这种感觉其实早已存在于他们的人格原型中。

    我们还看过一种人,他们害怕朋友或同伴之中有人更受欢迎,或者老是怀疑所有人都想赢过自己,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这种人一向担心周遭可能会有更出色或更受欢迎的人出现,因此无法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不管做哪一行都提心吊胆、紧张兮兮,而这种态度在爱情与婚姻关系中格外明显。

    纵使我们无法完全治愈这种人,但凭借研究早期记忆而知悉的方法,至少可以改善他们的状况。

    上一讲曾提过一位童年时和母亲、弟弟一起上市场的男子,他正是接受我们治疗方法的对象。当那天开始下雨时,母亲原本是先把他抱起来,但看到弟弟后,就把他放下来,去抱弟弟。因此,这名男子一直觉得弟弟比较受宠。

    如果我们可以挖掘出部分早期的记忆,就能预测个案日后的人生会发生什么事。然而,请务必记住,这些早期记忆只是线索而已,并非真正的原因。透过记忆,我们可以知道某个人过去发生过的事,以及发展的脉络。记忆指出了个体透过哪些行动来达成目标,以及必须克服哪些障碍。记忆也揭示出对于生命有用或无用的面向,个体因何而对其中一个面向较有兴趣。比方说,个案或许在性方面受到了所谓的创伤,因而对“性”最感兴趣。得知某人的早期记忆包含性经验时,并无须惊讶。有的人从很小开始,就只对性有兴趣。而对性产生兴趣,实属人类的正常行为。但如我之前说过的,兴趣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和程度。我们常会发现,当个案讲起和性有关的回忆时,此人日后便会朝着性方面发展;而这样的人生最终都是不和谐的,因为性的重要性被过度放大。有些人坚持人生的一切都以性为基础;也有人主张肠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根据这些人的例子可以发现,早期记忆和后来的人格特质是一致的。

    有一个男孩能考上高中,至今仍是个谜。那男孩总是静不下心,完全没办法坐下来读书。他向来不把正事放在心上,到了该念书的时间,他却常跑到咖啡厅或朋友家闲晃。因此检视他的早年记忆很有意思。他说:“我记得自己躺在摇篮里,盯着墙看。我注意到墙上贴的壁纸有很多花朵、图案……”他一心只想躺在摇篮里,压根不在乎考试。他之所以无法专心读书,是因为他总想着别的事情,而一心是无法两用的。据此可推论出,这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没有能力独立行事。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惹人厌、不被喜爱的孩子。这个类型很少见,属于较极端的案例。孩子通常会有宠爱他们的父母或保姆,可以满足他们的欲望。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被讨厌,是不可能存活的。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早夭。我们也发现,许多私生子、罪犯及弃儿都是惹人厌的孩子,因而常常一副黯然失意的模样。透过研究他们的早期记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确实记得这股被痛恨的感觉。有一名男性就曾说过:“我记得我妈妈打我、骂我、挑我毛病,一直到我逃家为止。”而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他差一点淹死。

    后来,他变得走不出家门,故来寻求心理医师的协助。我们分析过他的早期记忆后发现,他曾离家出走过一次,还遭遇了极大的危险。这件事烙印在他的记忆里,因此每当他出门时总是不断注意有没有危险。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却老是担心考不到第一名。他的个性变得犹豫不决,阻碍了他的进步。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他却担心起自己无法在既定规范之下和他人一较长短。我们知道,这一切都可回溯到他早年遇险时的记忆。

    有一起个案或许也能清楚说明。个案是一名孤儿,双亲在他一岁左右就过世了。他患有佝偻病,在孤儿院也未得到妥善的照顾。因为得不到照顾与关心,使得他日后难以结交朋友。我们回顾他的记忆后发现,他一直觉得别人比他更受欢迎,这种感受在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一直觉得自己惹人厌,这种感觉频频扯他后腿,让他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由于自卑感,他拒绝去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问题与情境,包含爱情、婚姻、友谊、事业……而这些事情全都需要与他人接触才行。

    再举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案主是个很爱抱怨失眠的中年男子。他年约46或48岁,已婚有小孩。他对每一个人都没好话,永远专断独行,对待家人尤其如此。这般行径让周遭的人都痛苦不堪。

    于是我们请他回想早期记忆,他说自己成长于一个双亲感情不睦的家庭,父母总爱吵架并威胁彼此,所以他很怕自己的父母。因父母疏于照顾,他总是浑身脏兮兮地去上学。有一阵子,他的班导师请假,来了一名代课老师。这位代课老师认为教职是一份美好又高尚的工作,对教育充满热忱。她在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男孩身上看到潜能,决定主动鼓励他。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支持与青睐。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发愤图强,但感觉上好像是后面一直有人推着他前进似的。他其实并不相信自己能有出众表现,所以才会夜以继日地努力不懈。因此,他在成长过程中即养成每天熬夜、甚至完全不睡的习惯,把时间都用来思考哪些是他必须要做的事。结果最后他相信,唯有整夜不睡觉,才能做大事。

    他对优越感的渴求,后来表现在对待家人的态度,以及待人处事的作风上。他认为没有一个家人比他强,总以征服者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可想而知,他的妻儿饱受这种行为模式的折磨。

    总结此人的个性,我们可以说他有一个充满优越感的目标,而当一个人的自卑感很强烈时,便会立下这样的目标。过度紧绷的人亦然。紧张是一种信号,显示他们怀疑自己的成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反而会以高姿态出现,也就是用优越情结来掩盖这份自我怀疑。故而,研究早期记忆,便能使真相原形毕露。

    * * *

    【注释】

    [1] 昏厥(fainting spell),暂时失去知觉,是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与疾病或身体虚弱无关。

    [2] 佝偻病(ricket),这种病是体内缺乏矿物质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多发生在成长中的孩童身上,使其生长减慢,骨龄迟缓。

    研究早期记忆,便能使真相原形毕露。

    * * *

    A study of old remembrances reveals the situation in its true light.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