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玛多吉·辛迪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精彩看点

    格拉姆·卡迪尔·汗————国之栋梁————围攻拉戈加尔赫————英国的政策————玛多吉·辛迪亚的措施————拉杰普特人联盟————拉尔索特战役————穆罕默德·贝格之死————伊斯梅尔·贝格变节————玛多吉·辛迪亚的伟大————格拉姆·卡迪尔·汗进入德里————受到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和纳贾夫·库里·汗的阻击————格拉姆·卡迪尔·汗得到宽恕————格拉姆·卡迪尔·汗加入伊斯梅尔·贝格的阵营————拉杰普特人的使者————君主亲征————修书给乔治三世————纳贾夫·库里·汗反叛————王子之死————围攻高卡尔加尔————君主返回德里————费罗扎巴德战役————盟军在德里————遇到的困难————玛多吉·辛迪亚的怠惰————贝努瓦·德·布瓦涅

    1786年,已故的扎比塔·汗的长子格拉姆·卡迪尔·汗,前文已经提到他是一个俘虏、一名侍从。虽然没有相关记载描述他获得自由的过程,但是扎比塔·汗一死,他马上以纳吉布-乌德-道拉·霍希亚尔·扬格的名号继承了他父亲的遗产。当时的情况与晚期的拜占庭帝国相似,越是在国家分崩离析之际,那些无能的贵族的头衔越是响亮,最后,甚至没有一根柱子能够支撑破败的帝国大厦。虽然与帝国大厦的剩余部分分离的柱子非常脆弱,但刻在上面的名字仍然很有气势。“道拉”或“道拉特”的意思是“国家”。穆斯林贵族通常被称作阿尔坎-伊-道拉特,意思是“英联邦的柱子”。“柱子”的含义有四层:其一指剑,其二指阿萨夫(即大卫和所罗门的记录员),其三指英雄,其四指盾。现在,年轻的格拉姆·卡迪尔·汗是印度的阿富汗人最杰出的代表。莫卧儿人的领袖是哈马丹的穆罕默德·贝格,玛多吉·辛迪亚为他提供了一支军队,并派遣他率领这支军队进入马尔瓦,围攻拉戈加尔赫要塞。拉戈加尔赫要塞非常坚固,自纳贾夫·库里·汗时代以来,这个要塞一直被一伙卡克瓦哈的拉杰普特人占领,他们还控制了印度和马拉塔人的领地之间的一条主要道路。当马拉塔人第一次入侵马尔瓦时,该要塞的守军击退了他们。然而,拉戈加尔赫要塞注定要继续抵抗玛多吉·辛迪亚的继任者,直到我们这个时代。现在,这个要塞只是一个平静的集市,不过从军事角度依然能看到它昔日固若金汤的特征。

    玛多吉·辛迪亚在多阿布地区发展迅猛。不久,穆斯林开始嫉妒他。玛多吉·辛迪亚试图与米尔扎·贾万·巴克特谈判,目的是劝说王子回到首都。然而,英国驻勒克瑙的帕尔默少校让勒克瑙的总督极力劝阻王子回到首都,因为帕尔默少校认为英国公司和总督的利益已经与这位王子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王子一直由他们保护,马拉塔人就无法篡位;如果王子落入玛多吉·辛迪亚手中,马拉塔人可能会永远占领印度,这的确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威胁。

    1787年,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总督麦克弗森决定在多阿布地区驻扎一支英国军队。前文已经提到,沃伦·黑斯廷斯先生离开印度后,麦克弗森继任了总督之职。麦克弗森采取的措施得到了第二年即将上任的康华里勋爵的支持。众所周知,此时英国开始改变对印政策,但他们做得非常隐秘,不想让别人知道,甚至不想让自己人知道。下面这段文字来自1787年3月8日的《加尔各答公报》:

    虽然伊斯兰教徒少到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也并不担心印度教徒。许多人认为有必要提高莫卧儿帝国的影响力,以此抗衡印度教徒的势力,但这种策略很失败,因为我们会被无缘无故地讨厌,使我们自己卷入一个衰落的国家的利益争斗中,而这个国家既是我们隐秘的敌人,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同样,麦克弗森派一位部长长驻在浦纳的佩什瓦宫廷,这一做法进一步提高了玛多吉·辛迪亚的警惕性。因此,玛多吉·辛迪亚立即开始巩固自己在印度的势力,以便为将来的变故做好应对措施(无论变故发生在哪里)。他对自己的前任米尔扎·纳贾夫·汗的成功印象深刻,于是,他首先组织了一支正规部队。这一措施引起了马拉塔人的反对,没有人赞成玛多吉·辛迪亚的做法,他们已经习惯过去的政治策略。

    沃伦·黑斯廷斯

    1785年,贝努瓦·德·布瓦涅[1]招募并组织了这支军队的核心力量。因为贝努瓦·德·布瓦涅的经历清楚地展现了印度十八世纪后期的状况,所以本章将在最后对他进行简要介绍。玛多吉·辛迪亚的军队的总指挥是一个马拉塔人,叫阿帕·坎蒂·拉奥,我们会在后面对他作进一步的介绍。

    贝努瓦·德·布瓦涅

    国内政务方面,玛多吉·辛迪亚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扣押一批穆斯林贵族的扎伊吉尔。这个措施不仅引起了这些贵族的不满,还警醒了其他贵族。这种做法带有军事性质,因为扎伊吉尔是依据某一个人的军功赠予他的封地,减少封地是玛多吉·辛迪亚努力组织常备军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他同时召回了围攻拉戈加尔赫要塞的穆罕默德·贝格,试图说服这位首领解散他的军队,但最后失败了。

    罢免纳拉扬·达斯王公也是玛多吉·辛迪亚采取的不受欢迎的措施之一。纳拉扬·达斯王公曾负责财政收入,后来被玛多吉·辛迪亚的亲信沙·尼扎姆-乌德-丁代替。此时,印度教托钵僧的领袖————黑马特·巴哈杜尔在邦德尔坎德公开叛乱,因为玛多吉·辛迪亚要求他汇报所管理的扎伊吉尔的情况,他将这一举动理解为玛多吉·辛迪亚要收回他的扎伊吉尔的先兆。

    在这个特殊时刻,进行军事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是因为拉杰普特人在拉戈加尔赫要塞的抵抗卓有成效,他们变得越发大胆,开始组成一支联军。对玛多吉·辛迪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他失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和收入,还极有可能切断他与浦纳的联系。帕塔·辛格王公(卡克瓦哈的首领、斋浦尔的齐拉贾)向拉索家族的首领————焦特布尔的马哈拉贾·比扎伊·辛格求援,因为马哈拉贾·比扎伊·辛格是他的女婿,并且马哈拉贾·比扎伊·辛格也欣然答应了。由于乌代布尔[2]的拉纳和其他小酋长的加入,拉杰普特人的首领发现,他们已经有十万骑兵和步兵以及四百门大炮。拉杰普特人的军队驻扎在斋浦尔以东四十三英里的拉尔索特小镇上,静待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攻击。意识到莫卧儿贵族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拉杰普特人信心倍增。

    1787年5月底,拉杰普特人终于等到了玛多吉·辛迪亚亲率的大军,同行的还有阿姆巴吉·英格利亚、阿帕·坎蒂·拉奥、贝努瓦·德·布瓦涅以及其他可靠的中尉。莫卧儿人的骑兵和正规部队由穆罕默德·贝格和他的侄子率领。穆罕默德·贝格的侄子叫伊斯梅尔·贝格,这个年轻人将在后面叙述的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伊斯梅尔·贝格是纳西姆·贝格的儿子,纳西姆·贝格曾离开哈马丹前去陪伴他的弟弟穆罕默德·汗,两兄弟在米尔扎·纳贾夫·汗出任宰相的辉煌时期投靠了这位波斯同胞。伊斯梅尔·贝格娶了他叔叔的女儿,虽然他看上去缺乏判断力和原则,但其实胸怀大志。

    据当地历史记载,伊斯梅尔·贝格与三百名莫卧儿骑兵的一次侦察活动引发了一场战争。拉杰普特的一支骑兵在他们前面行进,但是这个马拉塔人并没有追上去,他的近一半骑兵被杀,因此,他不得不撤退到他叔叔的军队驻扎的营地。那天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早上,伊斯梅尔·贝格重新开始战斗,他率领一支炮兵前进,他的叔叔在后面坐在大象上指挥着其余的部队。他们一整天都在和拉杰普特军队的主力纠缠,夜色降临时,西面下起了一场猛烈的暴雨。与此同时,马拉塔人遭到一伙因吸食鸦片而发狂的拉杰普特剑士的重创,战斗变成断断续续的长距离炮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莫卧儿军队的阵营,炸翻了两个骑兵后弹起来击中了穆罕默德·贝格的右臂,他从大象上摔了下来,掉在堆在旁边用作大象饲料的一小摞树枝上,一根树枝扎入他的太阳穴,当场死亡。伊斯梅尔·贝格听到这个消息后喊道:“我现在是领袖!”并立即对军队讲话。一颗呼啸而来的炮弹结束了那天的战斗。次日(6月1日,双方交战的第三天),双方继续战斗到傍晚。一支一万四千人的步兵包围了玛多吉·辛迪亚的帐篷,叫嚷着要求他支付拖欠的薪酬。同时,他们派人给斋浦尔的王公送信,提出如果他能支付二十万卢比,这伙人就会加入他的阵营。这位王公欣然接受了这些条件,于是这支步兵营加入他的阵营后立即得到了二十万卢比。

    莫卧儿骑兵

    沙·阿拉姆二世时期的莫卧儿正规部队

    拉杰普特人的队伍

    与此同时,莫卧儿的马拉塔军队陷入了危难,他们不仅被孤立,还置身敌人的领地。这里的小麦价格昂贵,四赛尔一卢比,而且他们很可能很快就买不到粮食了。因此,无数拉杰普特的追随者开始在夜间进行掠夺,他们趁放哨站岗时偷盗大象和马匹。面对这种情况,次日傍晚,玛多吉·辛迪亚迁营拔寨,撤回马尔瓦。在马尔瓦,伊斯梅尔·贝格率领一千骑兵、四个营的步兵以及六门大炮,不辞而别,向阿格拉进发。玛多吉·辛迪亚认为这是一种公开的叛逃行为,立即与贾特人的领袖兰吉特·辛格商议并达成共识,率领全军追击伊斯梅尔·贝格。同时,他派一支兵力很强的军队进入阿格拉要塞,这支军队由他最得力的军官之一————拉科瓦·达达指挥。

    下面是《加尔各答公报》对此事的报道:

    关于约纳古尔和杰普尔的王公与玛多吉·辛迪亚交战的细节,大家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上个月底,在约纳古尔附近发生的一场非常血腥的战争中,虽然玛多吉·辛迪亚的部队非常勇敢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对方最后还是大获全胜。玛多吉·辛迪亚在漫长而胶着的战斗中失去了一部分炮兵,双方都有两千多人战死。然而,双方仍然坚持战斗。在著名的拉杰普特首领中,袭击玛多吉·辛迪亚的是阿吉特·罗伊。攻击约纳古尔的王公的是哈马丹的穆罕默德·贝格,穆罕默德·贝格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指挥官,他对玛多吉·辛迪亚非常不满,据说如果没有他,马拉塔人会被完全打败。玛多吉·辛迪亚军队中的几个指挥官带着一定数量的炮兵,第一时间冲向了敌人,但是鉴于目前得到的情报有限,我们还不能描述这次叛乱的详细过程。

    根据富兰克林的说法,战斗一打响,穆罕默德·贝格就死了,帕塔·辛格将莫卧儿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伊斯梅尔·贝格。但是帕塔·辛格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发言权,富兰克林的补充也有出入。他补充说,那天晚些时候,已故的阿弗拉西阿卜·汗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但并没有权威资料记载这一点,我们必须自己做出判断,毕竟,这一点并不重要。但很明显,莫卧儿贵族对玛多吉·辛迪亚严重不满,他们在挑起冲突前,拉杰普特人已经很清楚这一点。只要玛多吉·辛迪亚被打败,莫卧儿贵族就会加入拉杰普特阵营。

    贝努瓦·德·布瓦涅将军常常提到这次战役,并认为这次战役展现了玛多吉·辛迪亚优秀的道德品质。玛多吉·辛迪亚对安抚贾特人做出了巨大努力,他用价值不菲的礼物满足了塔库尔的贪婪,同时,他也安抚了巴特普尔军队的不满并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还让贾特人重新占领了迪格要塞。自从纳贾夫·库里·汗征服迪格要塞后,该要塞归君主所有。同样,玛多吉·辛迪亚将他的攻城车交给新盟友负责,他们将工程车藏在他们的要塞————巴特普尔要塞。同时,他还写信给浦纳,恳切地请求浦纳的佩什瓦为了宏图大业促成双方的大联盟。

    伊斯梅尔·贝格也没有闲着,他首先想要与拉杰普特人合作。如果不是因为拉杰普特人过于自负和懒散,没有积极与他联合,马拉塔人的势力可能会再次受到重创,印度也会重现米尔扎·纳贾夫·汗时期的辉煌。此时,在这个短暂而混乱的历史时期,一个新人很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格拉姆·卡迪尔·汗。他急忙从格豪斯加尔赶来,加入了复兴伊斯兰教的行动,希望能分一杯羹。此外,据说君主私下在与拉杰普特人的首领联系,在这之后不久,拉杰普特人再次击败了阿姆巴吉·英格利亚率领的马拉塔人。

    由于玛多吉·辛迪亚无法抵抗这支联军,只好撤回瓜廖尔。伊斯梅尔·贝格此时正在加紧围攻阿格拉。

    1787年的雨季即将结束,格拉姆·卡迪尔·汗来到德里附近,驻扎在沙赫德拉的一条河边,此时他的目标很可能是重新提出他父亲之前的要求,获得阿米尔-乌尔-乌姆拉头衔或者高级军事将领的职位。人们都认为格拉姆·卡迪尔·汗受命于皇室财务大臣曼祖尔·阿里·汗。曼祖尔·阿里·汗希望能有一个可靠的支持者帮助他复兴伊斯兰教的事业,因此,他向宫廷推荐了年轻的帕坦首领格拉姆·卡迪尔·汗。马拉塔人的军队由玛多吉·辛迪亚的女婿统率,这个年轻人在穆斯林历史上被称作德斯姆克,也就是土地收税官。不知什么原因,一个皇室成员授予他奥里亚·圣·沙·尼扎姆-乌德-丁的伟大头衔,如前文所说,最近他才开始负责财政税收。马拉塔人立即从河边的要塞开炮,年轻的罗希拉人格拉姆·卡迪尔·汗从对岸还击。与此同时,格拉姆·卡迪尔·汗运用东方人常用的战略战术,打败了一小部分莫卧儿士兵,马拉塔人坚持抵抗但效果甚微。因此,格拉姆·卡迪尔·汗过了河,莫卧儿帝国的军官逃进贾特人的巴拉姆伽合要塞,将营地和私人财物留给了胜利者。

    不难看出,对皇宫开火是一种影响恶劣的不敬行为,除非有理由这么做,否则就是叛乱。年轻的首领很清楚,以正规军的出现作为他此次行动的理由非常重要。因此,他开始与曼祖尔•阿里•汗(应该记住,他是已故的米尔扎•纳贾夫•汗推荐的人)通信。曼祖尔•阿里•汗将格拉姆•卡迪尔•汗推荐给君主,格拉姆•卡迪尔•汗被召进私人大厅。格拉姆•卡迪尔•汗献上五个金摩胡尔[3]作为礼物,君主欣然接受。格拉姆•卡迪尔•汗将自己的粗暴行为归因于他想为君主服务的热忱,正式请求君主赐予他阿米尔-乌尔-乌姆拉头衔。为了给朝臣们留下他服从命令的好印象,晚上他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地。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三天,格拉姆•卡迪尔•汗没有等到任何消息,他显得很不耐烦,于是带了七八十名士兵再次进宫,住进了以前阿米尔-乌尔-乌姆拉住的地方。

    其间,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带着她的部队在萨特累季河边镇压了再次造反的锡克人,随后,她立即从帕尼帕特赶到德里宫廷。罗希拉人格拉姆•卡迪尔•汗非常敬畏这位忠诚的女士和她的欧洲军官,同时他发现莫卧儿大臣不愿意与其他人联合起来与他们作对,因此,这位受挫的罗希拉人撤回河对岸,在自己的营地安静地待了一段时间。富兰克林说格拉姆·卡迪尔·汗回到他的营地后会立即开始炮击皇宫,但正如上文所说,他等到纳贾夫·库里·汗到来后才开始开炮的可能性更大。这一次,君主拿出他遭遇不幸和堕落前的勇气,派莫卧儿军队的首领去监视帕坦人,并募集了六千名骑兵壮大自己的军队,费用由他本人承担。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去催促改变了宗教信仰的拉杰普特人纳贾夫·库里·汗赶紧回到德里。纳贾夫·库里·汗当时在他的雷瓦利庄园里。

    金摩胡尔

    雷瓦利在现在的古尔冈县,距德里西南大约50英里。那里有纵横的高山和峡谷。高山表面是原始岩石,峡谷中是朱木拿河右岸的多沙草地。这个地区是他以前的庇护人从贾特人手里抢过来的,纳贾夫·库里·汗一直在努力征服当地莫瓦提斯的居民。这个民族和他一样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的信仰中掺杂了许多迷信因素,像他们的邻居拉杰普塔纳的米纳斯人和哈里亚纳邦的巴提斯人一样,习惯居无定所,不受法律约束。虽然英国政府花了半个多世纪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但至今没有根除。

    1787年11月17日,纳贾夫·库里·汗服从君主的命令来到德里,驻扎在离沃尔特·莱因哈特的寡妻的军队很近的宫殿的正门前。君主任命自己的次子米尔扎·阿克巴为帝国军队总司令。自从他大哥逃走后,米尔扎·阿克巴显然被视为莫卧儿帝国的继承人,他现在已经收到象征荣誉的长袍。一个印度官员的儿子————拉姆·拉坦被任命为王子的副官(尽管他的祖先只是个杂货店店主)。一颗炮弹落在格拉姆·卡迪尔·汗的营地上,他立即下令朝着皇宫开炮,几颗实心弹落入了私人大厅。

    沙·阿拉姆二世任命自己的次子米尔扎·阿克巴为帝国军队总司令

    玛多吉·辛迪亚从未对他此时的行为做出解释。他当时在瓜廖尔,他的军队在拉科瓦·达达的指挥下守卫着阿格拉要塞,保护自己的同时与伊斯梅尔·贝格的军队对抗。同时,《莫扎法伊尔传》的作者告诉我们,玛多吉·辛迪亚最信任的一个副官阿姆巴吉·英格利亚率领一小队人马抵达德里。他的到来意味着君主的主要追随者已经和格拉姆·卡迪尔·汗和解。随后,格拉姆·卡迪尔·汗被召进宫,授予了高级指挥官的职位,这也许是一种妥协。格拉姆·卡迪尔·汗从马拉塔人的宰相手里得到了他想要的职位,因此他必须承认宰相至高无上的权威。整个事件的经过令人困惑。开炮时,这位帕坦族的首领突然出现在皇宫,当玛多吉·辛迪亚的军队到达时,他接受了自己一直想要得到的职位,这有悖于玛多吉·辛迪亚的意愿。取得成功后,格拉姆·卡迪尔·汗率兵前往阿里格尔要塞。富兰克林解释了他的这一行为的动机:格拉姆·卡迪尔·汗当时得到了米尔扎·贾万·巴克特王子在黑马特·巴哈杜尔军队里的消息,而黑马特·巴哈杜尔早已加入伊斯梅尔·贝格的阵营。无论如何,格拉姆·卡迪尔·汗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一个人,但他最近刚刚将这个人的军队从德里赶走,他没有以这个人期待的方式来表达感激之情,因为他事后立即前去攻打玛多吉·辛迪亚刚刚占领的阿里格尔要塞了。这个要塞很快被他攻下,然后,他率部加入了驻扎在阿格拉要塞前的伊斯梅尔·贝格的阵营,并且在那里待了几个月,帮助伊斯梅尔·贝格围攻阿格拉要塞。这些军事行动都是因为贾特人与玛多吉·辛迪亚的军队之间的频繁摩擦引发的。1787年冬季结束时,玛多吉·辛迪亚的军队渡过昌巴尔河,在德干地区补充了大量兵力。伊斯梅尔·贝格和格拉姆·卡迪尔·汗加紧对阿格拉的围攻,然后调转枪头准备迎战玛多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