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07章 应用壁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下面开始躁动起来,懂版本控制系统的员工忍不住窃窃私语,因为孟谦的想法显然可以解决版本控制系统很现实的问题。

    应用虽然也可以被抄,但用户却不好抢了,很简单的例子,不管是前世的QQ还是这一世的风信,别人就算做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也抢不走用户了。

    而且他不仅知道,他还有能力开发。

    这个时候,当他给我看了五份策划书之后,无论我最终敲定哪一个版本,他都可以把那一版拿出来,而不是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再改回去,这就是版本控制系统。

    一个win7几千万行代码,上千人的开发团队,数十亿的开发投入,一个安卓,上亿行代码,6年的开发时间,一个苹果系统,经历了四次革命,前后投入过百亿,鸿蒙系统12年开始开发,19年被迫备胎转正却一拖再拖。

    而孟谦走的则是商圈模式,他负责把用户聚集起来了,别人看到了流量,想着到孟谦的身边开店赚钱,而孟谦身边的这些店面,都是他的。

    至于做生态为什么难,第一是因为用户习惯,我用Windows十几年都习惯了,突然让我换个系统用,总得有个理由,要么因为硬件的转换连带转换系统,这在手机领域比较常见,要么就是系统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如果硬件又不换,让我在我自己的老电脑上换个没什么区别的新系统,很少会有人有这个心情去换。

    手机造型,触摸屏,这或许是竞争优势,可依然是很容易被模仿的东西。

    而且关于林纳斯多久开发出的GIT,有人说十天,有人说两周,但从逻辑来说,林纳斯真能这么短时间内开发出GIT的他早开发了,应该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沉淀之后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开发出来的,甚至有人说林纳斯故意跟BitMover闹翻的。

    这个事背后的故事感觉应该还挺精彩的,只可惜当事人不太可能把真相告诉世人。

    之后,孟谦又着重跟大家谈了一下关于GIT的几个创新点,尤其是在内容存储上,把后世GIT的几大优势都搬了过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后世国内有一款国产操作系统在全球系统排行中排进了前十,这个系统就是Deepin,深度操作系统。

    按照自己的规划,明后年开始进军电脑产业,竞争需要几年,然后自己的手机系统都该出来了,足够自己积累用户么?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低效的做法,之后林纳斯没办法就去找了BitMover,BitMover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把旗下的收费版本控制系统免费给了林纳斯用。

    联想到自己接下去几年的布局,孟谦想到了一个东西,自研应用。

    之后就是设计的讲解,关于工业软件开发部的工作安排算是完成了。

    第三点就是市场检验,像系统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再牛逼的团队也不可能把几千万行乃至上亿行的代码做到完美无缺。

    在这个前提之下,难的才是生态。

    想想安卓和苹果刚出的时候被喷成什么样就知道了,所以一个生态的建立,不仅仅只是往里塞东西,当生态越来越大,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优化,修复,一大堆问题会摆在面前,一个没做好,人家就会抛弃你的系统。

    但不管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GIT的优异性,得到了整个业界的认可。

    孟谦既能保证日常,甚至还能引导智能手机的应用发展。

    而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版本控制系统,区别就在于,现在市面上的版本控制系统都把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大家想要去提取数据必须通过服务器。

    这款操作系统的成功,界面是一方面,十来年的积累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自研了三十多款基础应用,保证了用户的日常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购买Crossover移植Windows的应用。

    孟谦的这个策略,他取名为:应用壁垒!

    但我想做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数据可以保存在本地计算机上。”

    也许是孟谦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吧,反正在孟谦看来,如果这里说的系统是对标Windows,对标苹果的话,只能说像BAT和华为这样的企业完全有能力做出一个类似体量的系统。

    当年谷歌有聚集运营商硬件商和开发商的号召力,苹果有积累了十几年的用户基础,自己有什么呢?

    孟谦的重生和自己的能力给他的一个优势就是,知道未来哪些软件,哪些应用是最常用的,是最日常的,是最热门的,这些东西,非重生的人不知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