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讲 神秘主义的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达摩来中国后传播的禅到底是什么?

    达摩————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后,传播了禅。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理解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禅的特殊性。接下来我想谈一下这个问题。今年正值达摩来华一千四百年,本月五号在京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8]。人们普遍认为:禅是在一千四百年前达摩来到中国后开始传播的。禅宗认为,达摩是将禅带入中国的第一人。在达摩之前中国真的没有禅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禅。禅附属在佛教身上,提到佛教就不得不说禅。因此,佛教传入中国时,禅宗也随之进入了中国。佛教传入时,禅宗没有同时传入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达摩来到中国时,佛教早已经传入了中国。如果佛教的初传是在东汉明帝时期(1世纪中叶),达摩则是在梁武帝时来到了中国。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间,只是佛教在中国弘扬,而禅却没有传播是讲不通的。所以有必要思考“达摩来中国后传播的禅到底是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从中国传到日本————历史上和今天仍在日本传播————的禅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

    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千变万化。刚刚发芽时,樱和梅看不出有太大的差异。伴随着生长,它们会长成樱花树、梅花树。纵观它们成长的轨迹就会发现,发芽时形态很相似,相似之中又存在着差异。长成后的形态又完全不同,所以,萌芽时的形态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要在发芽时就能够看到它们成长趋势的特殊性。梅、桃、杏是同一类树,形态比较相似,但总是会有些许差异的。如果将它们与松树或杉树的嫩芽相比,中间的差异会一目了然。

    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差异。遗传不会随着生长而消失,它会在成长的全过程中始终展现着它的面容。那么,达摩禅的特色表现在哪里呢?达摩时代的很多历史都传承至今,查阅当时的文献就会发现:在达摩以前,“禅”这个字已被广泛使用,并且多位高僧曾经传播过禅,只是和达摩所开示的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历史角度看,达摩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宗教主张无我,要去除我执不可害人。这在原始抽象的宗教中是没有的,随着人加入到抽象宗教中,在原有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条件,从而产生出了各种弊端,即产生了“宗我”。

    宗教中一旦来了外人,必受迫害。这样的做法虽然不对,但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这一点令人无限感慨。我们正在努力不去重蹈覆辙。达摩的迫害程度虽不明了,但对他下毒之类的事,书中还是有所记载的。什么人对他下了毒呢?是憎恨他的宗教界的人士。达摩为什么会受到如此迫害?对达摩的仇恨为什么大到要对他投毒的程度?恐怕是因为达摩提倡的和以往的佛教思想不同吧,否则不会遭此厄运。

    禅始终存在于佛教之中,如果当时禅已经在中国传播,那么达摩带来的禅则与以往的禅在原则问题上有着差异。无论是在传统之上创造出新的禅,还是回归传统禅的本位,达摩的禅必须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内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新”,是指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意思。或者是传统的事物失去了本具的特殊性,只剩下一个形式、一副残骸。毁坏掉残骸,重回初心也是一种创新。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新事物。要么重回本源,要么是改正所犯的错误和完善不足,使之成为新的事物。达摩的禅,正是因为被认为是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所以受到了迫害。当时所谓的传统禅宗所走的道路并不正确,达摩为使禅重回正道,展示出了新的思想。我还有其他的证据,但说下去就该跑题了,留待其他机会。我所说的证据,主要是达摩禅的大眼目,即佛在灵山所演、菩提树下所悟的正觉。从这个意义看,达摩并未创造新禅,而是用全新的思想将沦为形式的禅扳回正轨。简单说到这里,下面重回正题。

    ◇达摩禅正确传达了佛陀的正觉

    在中国,初期的禅是达摩带来的,达摩禅正确地传达了佛陀的正觉。

    达摩之前的中国禅,无法让人得到正悟,只是让人能够静心坐禅、入定。只是在形式上和今天禅宗的坐禅相同,结跏趺坐、内心集中。而达摩禅是希望在修行过程中有一个“眼”,这是与过去的禅所不同的。佛教兴起于印度,又从印度传入中国。布道不仅仅是一个人独自宣讲、传播。必须要有人这一受众。这样才能将佛法放入受众这一容器中。神若想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人类,也同样要借助某个人去实现。神的思想被某个人宣讲出来后,又必将被这个人的条件所限制,这是没有办法的。所谓“被某个人的条件所限制”,是指受这个人的出生地、生活的时代、他的祖先、遗传和所受的教育所支配,神秘的思想无法直接传授,需要借助某些事物。否则,神秘思想将无法显现,更无法传授给他人。所以,神秘因为传播人被附加了很多条件。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别无他法。

    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印度又被称为“南天竺”,达摩是从南方进入中国的。来中国的印度高僧多是绕道北方进入。从中国开始的圣地参访也大多走北方,从南方来的很少。达摩是从面向南印度洋的地方出发,越洋进入中国。大概是从今天的中国的广东附近登陆,然后一路向北来到嵩山。嵩山有着备受关注的寺院和本山,古刹存留至今,供奉着达摩祖师的殿堂。从照片上看已是残垣颓壁,屋檐上滋生的野草向下垂挂着,一幅颓败的样子。达摩来自印度,是印度人。所以,达摩禅是印度的禅,这是无可置疑的。今天的禅是在中国和日本历经本土化和几百年的岁月才形成的。所以,禅是十分鲜明的。从印度直接传来的达摩禅,肯定带有明显的印度特色,这就意味着其是一种极为抽象的禅。中国禅,即当代的禅是不离世间法的。

    印度禅运用哲学的语言方式表达,不像中国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当中。例如,慧可向达摩求安心时对达摩说,我潜心研究佛教却无法得到安心,请给我安心吧。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 * *

    慧可曰:“我心未宁。”

    达摩答曰:“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曰:“心可求,不可得。”

    达摩曰:“汝已安矣。”

    * * *

    随着禅宗的发展,问答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举一个例子:

    * * *

    有僧问赵州:“如何是诸佛师。”

    赵州答:“阿弥陀佛。”

    (禅僧将此“阿弥陀佛”理解为一般所说的阿弥陀佛或当今中国僧侣间互道寒暄时的问候语,相当于“早上好”,“Wie geht’s Ihnen?”或“How do you do?”。按照这种理解,日常用语直接变成了诸佛之师。)

    * * *

    上述表现方式与以往的“心可求,不可得”相比,字面就有很大差异,变化是如此之大。唐宋时的禅和达摩时的禅,在内涵上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始于慧能时期。中国禅,若以达摩为初祖,顺序应是:

    * * *

    达摩————慧可————僧璨————弘忍————慧能。

    * * *

    ◇中国本土化的禅开始兴盛

    从慧能起,中国化的禅便盛行开来。这说明,外来文化不经过一定的岁月,便无法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植物也是一样,高山植物移种到平原后,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无法在当地生存。同时,植物的外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最近,荷兰进口的郁金香在日本很知名,但只是进口后的第一年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到第二年就开得不那么绚烂了。日本出口欧洲的牵牛花,当年开的很美,第二年开出的花明显变小、萎缩。植物也是这样变化的。一种植物本土化即完全成为当地的植物,至少需要两三年。我听说,在日本作为行道树的梧桐树,原来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所以不适合日本,只有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后才能种植。精神世界不同于植物,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本土化,至少要一二百年才能扎根。佛教传入日本,直到镰仓时代才成为真正的日本佛教。禅传入中国,至少也需要二三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本土化。达摩将印度禅带到了中国,六祖逐渐完成了本土化,期间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岁月。到六祖的时代,禅中依旧留有印度元素,尚未彻底本土化。

    以前我曾讲过,六祖潜心研究《金刚经》,凭借《金刚经》开了悟。六祖与《金刚经》有过这样一段因缘。六祖大师生活在中国南方,是广东人。中国大陆有两条大河,长江和黄河。黄河因为卷入了山中的土,所以水流浑浊,故名黄河。中国人在形容事情很难解决时,常用“河清难俟”一词。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区域是中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六祖并非中原人,他出生于南方的广东地区,这个地区在当时被认为是野蛮人的居住地。六祖是个大孝子,他的父母很贫穷,他靠卖柴养活母亲。父亲在六祖年幼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将他养大。一天,他在集市卖柴时,一位客人买了他的柴。当时,他听到这位客人诵读的经典。闻听这一经典后,他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当时他没有真正开悟,真正的开悟是在来到五祖的道场之后。这些问题我查阅了资料,书中的记载也不是很清楚。总之,六祖听客人诵读《金刚经》时,有了一定的感悟,便询问对方在哪里可以学习《金刚经》。客人回答说:“北方黄梅山弘忍和尚处。”于是,六祖便起身去弘忍和尚门下修行。六祖的修行内容就是转臼捣米。日本的捣米,在中国称为推磨,就是推着石磨转圈。开始是人推磨,而后来则是用牛或马来拉磨。书中记载,六祖在自己的腰上挂上石头增加重量后再去推磨。不知道事实是否如此,但他肯定经历了艰苦的修行。时间没过多久,他就在捣米过程中顿悟到了什么。长话短说,最后五祖认可了六祖的修行。五祖对他说:“你已完成了禅宗的修行,我认可你。你现在就去南方暂时隐居,一直隐居到时机成熟,机缘成熟时你方能出来弘宣大法。”于是,六祖告别五祖,在深山中隐居了多年,直到他认为机缘成熟,方才复出。他复出后的第一个问答,人们一般都认为是“风幡心动”。六祖来到广东的一个集市,在一个寺院里,和尚正在讲《涅槃经》,这是佛教经典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寺院中常常会立幡,日本曹洞宗的寺院中都立着幡。僧人们看到风吹幡动,便议论说:“是幡在动,还是风在动?”禅宗常说的还有“是钟在响?”还是“钟锤在响?”当时辩论得很是激烈。这时,六祖站出来说道:“既不是幡在动,也不是风在动,是你的心在动”。这就是“风幡心动”的典故。寺中正准备讲《涅槃经》的和尚听到六祖的这番话后,觉得这绝不是一般人所言,一定是有修行的人才能有如此的见地,随即款待了他。一问才知是在五祖门下修行的慧能。“风幡心动”的故事中虽然有印度禅的痕迹,但基本上已经中国本土化了。

    事情的时间顺序有点搞反了,还有一个应该提前交代的背景。六祖离开五祖道场时,五祖特意送六祖出了寺院并在河边为六祖雇了船,悄悄地放走了六祖。这让人感到其中一定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但这不是我今天要讲的,姑且略之。

    不久,其他弟子得知五祖将衣钵传给了六祖,六祖将传承五祖心法并得到了达摩传下来的袈裟,弟子们很不服气便四处搜寻六祖的踪迹,要夺回袈裟。其中,一位名叫明上座的僧人一马当先,不知是为夺回袈裟,还是有其他目的,总之追上了六祖。六祖知道逃不掉了,无奈之下,将袈裟(另一种说法是衣钵)放下。虽经反复核查资料,仍无法确定到底是袈裟还是衣钵。禅宗的和尚不执着小节,对某一个问题寻根索源后,即使发现有可疑的部分,也会满不在乎地包容、接受。袈裟也好,衣钵也罢,放在面前的一块石头上,自己躲进草丛中。随后明上座追赶上来,动手去拿袈裟或衣钵。仔细想来,这段情节有些戏剧化。六祖是如何得知有人追赶自己的?他为什么要将袈裟或衣钵放在石头上,然后藏到草丛中?如果这一情节是戏剧的话,一定很有意思。但在现实中是如何做到的?还是令人心生疑窦。预知到后面有人快追上自己了,于是放下袈裟藏身于草丛中,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于现实生活中。

    书中记载:明上座知道这袈裟是传法专用的(如果是钵,他也知道这是五祖传给六祖的钵),当他伸手去拿时却怎么也拿不动。这一现象虽不可思议,但想一想的确有拿不起来的理由,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没有理由让他拿起来。因为这是我们后人所设计的情节。因拿不动而无奈的明上座只得说:“非来求祖衣,只为求正法。”其实,如果不想要袈裟只想要求法,就不应伸手去拿袈裟。这段情节极具戏剧化。六祖听到此言,无奈只好现身说道:“此衣表信,不可力争。”六祖是在告诉明上座,用相对的力量是拿不动的,必须用信方能拿起。这里的“信”是指什么呢?

    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位僧人从印度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