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之四 野战术(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阵则在中军阵的前面,它的兵力约相当于中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让我们先来看看宋军最基本的战斗阵形——“常阵”。宋军的常阵由中军阵、东西拐子马阵、前阵、先锋阵、策先锋阵、拒后阵、无地分阵组成。

    这样的阵容,看起来的确是旌旗密布,声势惊人,如果我们再考虑到他们背后还有一个十万兵力的中军阵,那种场面上的震撼,实在是任何大片都无法比拟的。不过很不幸的是,这样的布阵,实际效果往往是难以指挥,首尾不能呼应。

    而从中期开始,宋军在野战方面的劣势,则主要是由于缺马而造成的。军队机动力的落后,让宋军陷入了先天的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任何指挥上的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带来惨痛的后果——这是非常悲惨的事实,因为实际上的战争与许多文学作品的描写往往相差甚远。战争在实际上,常常是由一连串的失误组成的,获胜的一方,只是失误较少的一方。

    元丰五阵法在赵顼去世前一年才全面在军中普及,它对宋军战斗力的影响,是在赵顼去世以后才展现出来的。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宋军能一直保持对西夏的战略攻势,我们相信有三个原因,第一个自然是赵顼在位时付出惨重代价才夺来的对横山地区的部分控制权;第二个可以归功于著名的“浅攻战术”;第三个,就应当归功于五阵法的持续推行。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阵法对宋军究竟有多重要!

    其次,这二者从中后期开始,便逐渐被修改、完善,乃至于取消。

    有关前阵,曾经发生过一件很壮观的事情——辽军在与宋军作战的时候,有一次,竟然布成十几万军队的大阵,而单单在前阵中,便聚集了三万骑兵!

    所以,这两件事,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宋军超前的作战理念所导致的历史悲剧,但它们指向的,其实正是历史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宋军的话,将此当成一次失败的新式战术实践便可以。“授阵图”与“将从中御”的确在宋太宗时代造成了很大损失,但如果有人用这个来作为宋仁宗时代宋军失败的原因,那就会显得相当的可笑。

    以上就是宋军所谓“常阵”的构成了。这个结构看起来似乎还不错,面面俱到,攻守兼备,有正有奇。在兵力上,少到一万多,多到五六万甚至上十万,都可以使用。不过,这个常阵的最大缺点,就是有点不切实际。因为中后期以后,宋军的骑兵已经比较少,所以,常阵中很多原本要用到骑兵的地方,就不得不为步兵所代替。而在思想上,常阵上所有骑兵的运用,目的都不是为了打击敌人的队形,扰乱敌军,追杀敌军,其目的都只是为了在关键点上抵御对方骑兵的冲击。

    不过这种排场,在当时也只有辽军摆得出来。前期的宋军集结三万骑兵倒也并不难,但没有人敢这么摆排场。太宗皇帝御制的“平戎万全阵”,在当时来说,至少在设想上也算是大手笔,但太宗皇帝就算是纸上谈兵地想想,这里“平戎万全阵”里骑兵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多点……

    这也是宋军中期以后越发地重视阵战术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我们后面将介绍到的宋军阵战术上的缺陷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这些历史,在开始进入介绍宋军的阵战术前,我们还必须要先澄清一个误会,很多人一听到宋军的阵战术,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想起著名的“平戎万全阵”,想起所谓的“授阵图”与“将从中御”……

    其实宋军中也有一些兵法家与将军们对重视阵战的传统很不以为然,他们相信阵战术是才智平庸的将领才需要使用的。但在枢密院的军事典籍中,对这种意见进行了反驳:诸葛亮靠着对八阵图的重新理解与改进,以巴蜀数万弱卒,让司马懿这样的出色将军,统率着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也只能坚壁不出;马隆将军凭借三千步兵与八阵图,转战千里,击破数万骑兵,收复凉州!这的确是很有说服力的案例,无论如何,将诸葛亮和马隆视为用兵庸才的人,也只会是那些只懂得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人而已。不过,到宋军的时代,诸葛亮和马隆的阵法早已经没有人会用,宋军真正继承的,是唐代名将李靖的阵战术。

    请绝对不要怀疑宋军重兵集团的作战实力。著名的君子馆之战,宋军犯下一系列的指挥失误,最终让自己陷入重围,并且还是在缺少冬衣的情况下,在严寒的天气中与辽军正面对决——在这种占尽劣势的情况,虽然数万宋军最后全军覆没,但辽军的伤亡人数竟然也大体相当,连辽军名将耶律休哥也受了重伤!最初可能谁也想不到,耶律休哥几近完美的谋略,换来的,竟然是一个接近两败俱伤的结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恶劣的天气条件让宋军几乎无法张弩拉弓,耶律休哥的这种轻率举动,也许真的会弄巧成拙。

    那么,宋军在野战方面的看家本领“阵战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所以,辽军“成列不战”的战术传统,其中也是有血的教训的。

    但很荒谬的是,这样可笑的事情却一直在发生着。

    先锋阵类似于今日的前卫部队,一般由最精锐的士兵组成,由两到三名悍将统率,担负全军最重要的攻坚任务。策先锋阵是策应先锋阵的部队,一般由骑兵组成。

    而所谓的“授阵图”与“将从中御”,则的确是曾经发生过的僵硬教条主义事件。不过,必须明白两点:

    其中最核心的部位,是由“车营”组成的中军阵,俗称“大阵”。中军阵往往根据地形,布成长阵或者方阵。如果是方阵的话,那就在最外围布置拒马、大车,然后便是步兵的陌刀手、枪手、盾牌手、标枪手,一般来说,每十个士兵里面,必须有四个枪手,一个陌刀手。这些被称为“阵脚兵”。在阵脚兵的后面,就是弓弩手与双弓床子弩搭配排列。而阵中间,往往布置的是骑兵与中军大将的旗鼓。骑兵(如果有的话)之意义相当于预备部队,分成“战队”与“驻队”在战斗中,他们可以通过中军阵的四个门轮流出阵与敌人作战。而最核心的当然是中军阵中大将的旗鼓,在战斗中,各阵之间的配合作战,便全由中军旗鼓指挥调动。

    宋军的阵战术,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了。我们的《攻战志》还剩下最后一章,在最后这一章里,我们将要了解的是宋军的行军,扎营、情报战等等细节,请各位不要迟到才好。

    换句话说,方阵原本是一种进攻阵形,但不幸的是,在宋军手里,竟变成了防守阵型。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宋军的“本朝八阵”(实际只有七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