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二篇 参考书:武当七侠夺嫡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派大势已去,宋青书被抬上武当,被张三丰亲手击毙,宋远桥势力冰消瓦解。

    宋远桥一时无法应对,只有暂时先回武当稳定局面再说,张松溪的话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借口。

    宋远桥道:“可是我见到七弟这柄随身的长剑,总是忍不住心惊肉跳,寝食难安。”

    连叫:“快走,快走!”

    再说,如果能生擒或斩杀宋青书,丐帮的阴谋消弭于无形,自然也不用回武当,即使要防备丐帮,也应该先从宋青书下手,通过他搞清楚丐帮的图谋具体内容。

    殷梨亭道:“大哥,四哥,你们说这些空话,不是杞人忧天幺?七弟未必会遇上甚么凶险。”

    张三丰是武当的创始人,武当派刚创派的时候,无非是一个老道士收了几个徒弟,还谈不上什么未来。

    俞莲舟这样的性格和宋远桥各有利弊,一个和善谦冲,八面玲珑,一个威严有余,人望不足。

    其时宋远桥已经有四十来岁,在江湖上已经相当有声望,其他弟子相对来说就差一点,自然成为被默认的接班人。

    后来,此事被武当四侠知道,宋青书在武当派的政治生命也就断送。

    宋远桥听他言之有理,恨恨的还剑入鞘,说道:“我方寸已乱,便听四弟说罢。”

    接着就是俞岱岩残废,张翠山失踪。

    派中大多数人不会希望俞莲舟接任掌门,但是一旦接任也镇得住局面,不会有人敢和他作对。

    殷梨亭道:“无忌这孩子决不会做甚么败坏门户之事,那是我信得过的。”

    俞莲舟又说起宋远桥自亲耳听到独子的逆谋之后,伤心愁急,茶饭不思,身子几乎瘦了一半,却又瞒着师尊,不敢说起此事,恐贻师父之忧。

    只听得宋远桥忽然颤声道:“四弟,我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疑窦,不便出口,若是没将出来,不免对不起咱们故世了的五弟。”

    结果宋青书死活不回去,二人大打出手,莫声谷反而被宋青书所杀。

    可人算不如天算,不久宋青书便东窗事发,宋远桥没法再把脏水泼到张无忌头上,不得不作出姿态要去“追杀”儿子,此时张松溪又奇怪地出来阻止:张松溪劝道:“大哥,青书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武当门中人人容他不得。但清理门户事小,兴复江山事大,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

    也显示出宋远桥的地位明显高于他们几个,几乎被江湖上公认为武当派的第二代领导人。

    谁将成为武当派第二任掌门人?

    他们会进一步想到,如果张三丰肯下交殷天正,张翠山的短处就变成了长处,这意味着张翠山有天鹰教的势力作为外援,这对他主掌武当是很有帮助的,宋远桥的地位将再度不保。

    张三丰闭关不出,宋氏父子掌握大权,虽然不能说是肆无忌惮,却也没多少顾忌。

    张三丰本人不一定对宋青书反感,但是他对宋氏父子将掌门私相授受也微有不满,会想到只要自己一死,武当派就变成了宋家的私人产业,非宋远桥派系的其他各支很可能被排挤,这对武当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谷虚子是俞岱岩的门下,俞岱岩残废已久,早就退出了掌门之位的竞争,他的门下也只是主持武当作为道观的日常事务,这是其他人的弟子都不愿意干的。

    但他们站在哪一方面,对于局势也很有影响。

    说到这里,便停了话头,语音中似暗藏深忧。

    张三丰就是这样一个领导人。

    而让谷虚子继位对于宋、俞二派来说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灭绝师太把掌门传给了自己喜欢的小徒弟周芷若,许多大弟子不服,就闹得鸡飞狗跳,如果周芷若不是得到了绝世秘籍,武功大进,这个位置是肯定坐不稳的。

    古往今来,废长立幼的帝王不计其数,更何况宋远桥还没有正式的名分呢?

    张松溪道:“‘门户有变,亟须清理。’咱们武当门下,难道还会出甚么败类不成?莫非无忌这孩子……”

    只听张松溪道:“无忌这孩儿本性淳厚,按理说是决计不会的。我只担心七弟脾气太过莽撞,若是逼得无忌急了,令他难于两全,再加上赵敏那妖女安排奸计,从中挑拨是非,那就……那就……唉,人心叵测,世事难于逆料,自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只盼无忌在大关头能把持得定才好。”

    可见从宗教角度来说,他已经是武当的“掌门”了。

    实际上宋远桥虽然是掌门,宋青书虽然有才干,但是他们忘记了,掌门废立,还是张三丰说了算的事情,真正的大权还在张三丰手上。

    两臂一合,一招“双风贯耳”双拳击在他的左右两耳。

    看来此时,武当已经明显分成了回护和反对张无忌的两派。

    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张三丰明显更偏爱五弟子张翠山。

    俞莲舟悄声问道:“你可曾听到青书与陈友谅的讯息?”

    宋青书叛变事发,对于宋远桥在武当的势力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殷梨亭取出金创药来,替他包扎颈中伤处。

    同时也给其他人希望,主要就是俞莲舟。

    这对宋远桥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威胁。

    张无忌将别来情由简略说了,得知陈宋二人并未上武当滋扰,这次宋远桥、张松溪二人所以不至,便是为了在山上护师保观,以防奸谋。

    宋远桥和张松溪则相对和他关系较疏远。

    当然,传位给谁,一般是掌门人自己的权限,理论上他喜欢传给谁就可以传给谁。

    此时武当派内部却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分歧。

    张无忌虽然当了明教教主,再当个武当掌门也很正常(旧版里甚至当了峨嵋掌门),而和张无忌关系比较亲密的,有小时候照顾过他的俞莲舟和他救过性命,且和明教结成亲家的殷梨亭。

    说到这个“人”字,蓦地住口,下面这个“亡”字硬生生忍口不言。

    宋明明有妻有子,和张三丰一样打扮成道士根本上就是从一个侧面宣示自己作为武当掌门的法定继承人。

    由此可见,宋、张二人是一伙,对张无忌是很不信任的,而殷梨亭、俞莲舟则相对倾向张无忌一边。

    此时,除了是大弟子,宋远桥并没有明显胜过俞莲舟的地方。

    但是宋远桥的势力已经日益巩固,未来掌门的身份已经被江湖上所默认,即使张三丰想传位给其他人,也不得不考虑作出变动对于派内派外的诸多不利影响。

    加上宋青书从全派的宠儿变成二流角色,往常还被少掌门身份约束的一些恶劣品质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了和莫声谷的矛盾,结果导致宋氏势力的覆灭。

    宋远桥背上出了一阵冷汗,颤声道:“不错,不错。我急于追杀逆子,竟将恩师的安危置于脑后,真是该死,轻重倒置,实是气得胡涂了。”

    因此权力关系也无可避免地渗透进了这七位武当派的第二代弟子中,虽然往往只是间接,隐蔽地发挥着作用。

    完全不必要武当诸侠都赶回去守在张三丰身边。

    张松溪缓缓的道:“大哥是否担心无忌会对七弟忽下毒手?”

    张无忌上前拜见,请问张三丰安好。

    这时武当派的上下关系已经有了微妙的不同,以致在光明顶之役中,宋青书堂而皇之地以武当少掌门的身份出现,对殷梨亭等人发号施令。

    在这个时候,武当派中一个小角色承担了这个历史性转变的任务,这个人就是全书中从来没有出来过,只是提到过名字的——谷虚子。

    除了这二人外,张松溪武功也不错,为人足智多谋,心计比较重。

    而宋远桥已经快六十了,年纪太大也不适合继位。

    这话其实也就是借失踪的张翠山向弟子们暗示,你们各有各的问题,还不够资格继承我的衣钵。

    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亲情、友情或义气,而首先是同门关系,处于高于他们的门派中,被门派的规则所支配。

    这样的人聪明是聪明,但是缺乏领袖魅力,只适合做幕僚,副手,出谋划策。

    俞岱岩资质平平,残废与否无关大局,张翠山失踪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武当的局势。

    宋青书偷窥峨嵋派女生寝室,此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丧德败行、玷污女侠清白,往小了说无非是去找周芷若走错了门,根本不用让别人知道。

    书中言到:“近年来俞莲舟威名大震,便是昆仑、崆峒这些名门大派的掌门人,名声也尚不及他响亮。”

    只是因为宋远桥势力深远,不愿引起大的震动,才没有完全追究他的责任。

    等到过了二三十年,宋大俞二这些人都成长起来了,开始收自己的弟子了。

    因为首徒一般武功较师弟为高,又比较有权威,做掌门人较少争议。

    但是回了武当,问题也无法解决,只要张三丰一知道此事,宋远桥一派就完了。

    但是为了维护本派的稳定,还是要有一定的惯例,否则就容易出乱子。

    故事开始时,张翠山不过20出头,武功威望都很一般,当然还不存在继位的现实可能性,但是张三丰当时虽然已经九十岁,却身体康健,精力旺盛,如果能再活十来年,等张翠山到了三十多岁,武功上有了突飞猛进,再立下一些功劳,地位就会大大提高。

    而其中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谁来继承张三丰的地位?

    而殷、莫两个小弟子呢,不但地位上和前几个人差一截,而且一个优柔寡断,一个脾气火爆,毫无竞争力,这几个人都是不用考虑的。

    可是此时,张翠山却回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