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 版 刘 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将要和一八九八年(民国元年前十四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纪念的一年了。因为一八九八年是中国第一部文法书出版的一年,而一九三二年是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书出版的一年。

    中国人说了几百万年的话,并且作了几千年的文,可是一竟并不曾知道有所谓有系统的文法。直到一八九八年,马建忠先生底《马氏文通》出来,才得有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古话文的文法书。这件事,是孙中山先生曾经拿它来证明他底行易知难的学说的。

    中国人在说话的时候,修了几百万年的辞,并且在作文的时候,也已经修了几千年的辞,可是一竟并不曾知道有所谓有系统的修辞学。直到一九三二年,陈望道先生底《修辞学发凡》出来,才得有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这件事,同样地可以拿它来证明孙中山先生行易知难的学说。

    在《马氏文通》出来以前,诚然已经有了许多合文法有关的书。例如明代卢以纬氏底《助语辞》〔附注〕 ,清代王济师氏底《虚字启蒙》,袁仁林氏底《虚字说》,刘淇氏底《助字辨略》,王引之氏底《经传释词》,张文炳氏底《虚字注释》之类;而且一八六九年(民国元年前四十三年,清同治八年)更有了美国人高第丕氏和中国人张儒珍氏共著的《文学书官话》,是一部正式的今话文文法书。但是以前的那些,固然是不成系统,不能称为文法,而且都是仅仅说明古话文底虚字助字之类的;而《文学书官话》,又仅仅短期地流行于外国人社会和基督教社会间,现在差不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马氏文通》实在是中国有系统的古话文文法书————虽然只是古话文的————底第一部。

    在《修辞学发凡》出来以前,诚然已经有了许多合修辞有关的书。例如六朝梁代刘勰氏底《文心雕龙》,宋代陈骙氏底《文则》,元代王构氏底《修辞鉴衡》,陈绎曾氏底《文说》等,以及宋以后的各种诗话、文话、词话、曲话、论文专著和各家集中与人论文书之类;而且近来更有如唐钺氏底《修辞格》,王易氏底《修辞学》,董鲁安氏底《修辞学讲义》,张弓氏底《中国修辞学》,薛祥绥氏底《修辞学》等,都是比较正式的修辞学书。但是以前的那些,固然是不成系统,不能称为修辞学;而《修辞格》……一类的书,又不是挂漏不全,或是专举古话文的例证,便是专门贩运外国文上所有的辞格,而不曾把中国各种修辞现象做过归纳工夫的。所以《修辞学发凡》,实在是中国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底第一部。

    以上拿《修辞学发凡》和《马氏文通》相比,是只就有系统的一点上说;其实,《修辞学发凡》底价值,可以说是超过于《马氏文通》的。孙中山先生对于《马氏文通》的批评说:

    中国向无文法之学……自《马氏文通》出后,中国学者乃始知有是学。马氏自称积十余年勤求探讨之功,而后成此书。然审其为用,不过证明中国古人之文章,无不暗合于文法;而文法之学,为中国学者求速成图进步不可少者而已。虽足为通文者之参考印证而不能为初学者之津梁也。继马氏之后所出之文法书,虽为初学而作,惜作者于此多犹未窥三昧,讹误不免;且全引古人文章为证,而不及今时通用语言,仍非通晓作文者不能领略也。————《孙文学说》第三章。

    可见马氏只是证明古话文无不暗合于文法,而不引今话文为证,是他底大缺点。现在陈先生底《修辞学发凡》,积十余年勤求探讨之功而后成此书,是和马氏相同的;而书中既引古人文章为证,并及今时通用语言,不但可以为通文者之参考印证,而且可以为初学者之津梁。换句话说,他不但用今话文写述,而且关于各种辞格所引的例证,也是古话文今话文兼收并蓄————这在董鲁安氏底《修辞学讲义》上,虽然也有今话文的引例,但是他对于辞格,是很简略的。在这一点上,却是有超过于《马氏文通》底价值的。

    至于陈先生底著成此书,积十余年勤求探讨之功,这是我在这十余年中所目睹的。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