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重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子连珠枪,

    咚咚地打在身上,

    不痛了还不容易好,

    就像我爱情的创伤。

    ————民歌

    1

    秀女儿来了。

    程平派她来帮助河西地区的工作。

    她是跟分区党委城市工作部部长蒯爱卿一同来的。蒯爱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略显肥胖的脸上,胡须楂楂都发白了。他剃了光头,穿着长袍,看起来完全像个商人模样,连警卫员也没有带,就凭着伪造的身份证和几个可靠的社会关系,准备进城去检查工作。

    这期间,宋匪在河东的队伍已经全部撤回。他们曾屡次袭击龙虎岗,可是每一次,杨英他们都事先获得城里送出来的情报,有了充分的准备,而群众的情绪又很高,加以高房堡垒和战斗地道的巧妙运用,每一次都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从此龙虎岗这一带的局面日益稳定,各村的反奸清算运动也蓬勃展开了。

    秀女儿和蒯爱卿来到龙虎岗的时候,天还没有黑,焦五妮领他俩直接到杨英这儿来。

    杨英还住在东头。她让老贺、丁少山搬到宋家大院,跟他俩正式成立了区委会,老贺还兼任区长。不过杨英和李小珠仍住在老墨家的东屋。啊,如今,她们每天都能见着太阳了。可是杨英在地道里犯的风湿性关节炎却发作起来,现在正躺在这小破屋子的土炕上,用被子垫在背后,看着党的文件,思索着什么,在小本子上写着什么。

    秀女儿突然跑进来,杨英惊喜地叫了起来:“哎呀,这鬼,是你呀!”她立刻张开胳膊,和秀女儿拥抱起来。正在北屋帮助老墨婶做饭的小珠儿,听到声音也立刻跑来,三个人拉着手又说又笑,多么欢腾呵。

    杨英看了组织介绍信,知道党是派秀女儿到区委会来工作的,心里更是高兴。

    蒯部长只和杨英简单谈了一下有关的工作,就忙着上路,杨英叫高良子和另外一个民兵护送他到千家营去了。虽然,千家营重建的伪自卫团也已经被消灭,但那儿还是敌来我往的游击区,不能不加倍地小心呀。

    “快告诉我,有什么新消息?”杨英急切地问秀女儿。因为最近从城里传出来的消息,说蒋匪军侵占了张家口,杨英不知道这消息是否真实。

    秀女儿似乎明白她问这句话的心思,一面从背包里拿出她带来的一卷最新的《冀中导报》和几卷其他文件,一面正色说:

    “张家口是确实退出了。这次战役,咱们晋察冀部队歼灭了敌军两万二千多人。”

    “哼,”杨英冷笑说,“蒋该杀打中原、夺淮阴、抢安东、拿承德,现在又占张家口,前后赔了二十多万大军换一些空城,不是找死吗?”

    接着,她看到报上蒋介石悍然命令召开伪国大的消息,不禁愤恨得咬牙切齿,坐起来把报纸一拍,说道:

    “好,你独裁,你卖国,你反动到底吧!这样一来,老百姓会看得更清楚!哼,你蒋家朝廷的死期就不会远了!”

    匆匆吃过了晚饭,李小珠跟良子兄妹,到来顺家开本村的青年积极分子会去了,杨英准备带秀女儿到区委会去,还准备带她参加本村的党支部会议。她左胳膊横搭在秀女儿的肩背上,两个人出了篱笆门,顺着村边的小路慢慢地行走。

    月亮升起还不高,而且是残缺不全的。但暗黑的树木、村舍,连同大路上和高房上放哨的民兵,乃至民兵肩上的大枪,凡是向着月儿的一面都被照亮了。收割过的田野,沐浴在柔和的青幽幽的月光里。望得见各处打谷场上,人们正在紧张地连夜打场、扬场,那扬起来的谷子或高粱,在月光里忽闪闪的,灿然发亮。连枷富有节拍的音响从四面八方传来,夹杂着某种机轴不停转动的声音。

    “那是什么声音?是机器吗?”秀女儿奇怪地问。

    “对了,是脱粒机。”杨英笑着说,“你这乡下大姑娘还没见过吧?其实这种机器极简单,听说天津郊区使用的不少。三年前,宋家大院从天津日本商行买来六架脱粒机,在这儿也算稀罕了。现在老百姓决定,把机器都搬出来,排了日程,大家轮流用。”

    于是杨英告诉秀女儿:前些日子,老百姓白天抢收抢打,打下来的粮食各找最秘密的地方埋藏起来;一到晚上,不是小会就是大会,男女老少都投进了反奸清算运动。有些人诉苦把嗓子都哭哑了,有些人算细账算得一宿都睡不着觉。真是,反奸生产两不误,日夜都很紧张。从昨晚起,好容易说服他们,翻身团停止开会三天,让大家也好歇口气,然后准备进入开斗争大会的阶段,可是,他们还是不肯歇。瞧吧,又连夜在突击生产了。

    “怎么,你们这里组织了翻身团?”

    “是呀!”杨英笑道,“你看新鲜不新鲜?其实就是贫雇农团。可本村的贫雇农说:‘咱们要翻身嘛,就得叫翻身团!’我说,好呀,就叫翻身团吧。嗨,哗啦一下子,各村全叫开翻身团啦!”

    “农会组织起没有?”

    “包括一切中农在内的农会,也马上要组织了。”

    “哎,”杨英又感动地说,“群众的情绪实在高!秀女儿,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咱们冀中的农民,觉悟是特别的高!”

    她接着又自嘲地说:“其实,除了冀中,我又去过哪里呢?只有阜平是例外,可是阜平的老乡们,哎呀,那真是,比亲人还亲!”

    杨英还告诉秀女儿,最近她以本村作为全区工作的试点村,深深体会到毛主席的领导方法————除了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还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即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指导全面的方法,是多么重要、多么好。

    “秀女儿,你说是不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嘛!”

    一路上,杨英热情地说着话,秀女儿沉思默想地听着,间或插问一两句,到后来,她耳朵在听,思想可开了小差。不知怎的,她想起日寇大扫荡的时候,似乎也是同样的月夜,她和小梅扶着陈大姐四处逃跑,病了的陈大姐浑身都烧得滚烫;又想起了抗战胜利那时候,小梅刚被救出来,似乎也是同样的月亮低低地照着,小梅的左胳膊勾着她的脖子,右手拄着一根棍,压过杠子的两条腿,那么艰难地行走着……

    “这鬼!怎么跟你说话你听不见呀!”杨英转过脸来,对秀女儿嗔怪地笑着,“哼,秀女儿,我说你变了,你真变了!”

    秀女儿比杨英小几岁,跟王小龙的年龄差不多。杨英觉得,她那玲珑好看的身材似乎拔长了一些,鹅蛋形的俊秀的脸儿也显得消瘦多了,但变化最大的是她的眼睛,她的眼睛的神情,不再天真、活泼、调皮和逗人喜爱,而是又端庄,又矜持,还使人感觉到略显呆滞、略带忧郁的味儿。

    杨英对秀女儿的这一看,使她忽然想起了秀女儿和小龙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她已经听说了一些————于是她心里感到一阵隐隐的难过。她同情地望着秀女儿,想说一些宽慰她的话,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